在行动研究中促进学生成长

2022-09-13

作为课题组长,笔者最痛苦的莫过于带着全组成员,在实践中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目标,在研究路途中东闯西撞。多么希望有一盏“明灯”能照亮我们的研究之路,多么希望能 有一个“引路人”给我们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

1个体差异,呈现“泛”化

我们的课题《小学高段“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渐渐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可是当我们拿起书本仔细地看学生的批注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大段大段地画线,囫囵吞枣似的写一两个词;或只画一两句话,圈上一两个词 ,写一句简 单的、不痛不痒的理解;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个性化理解真是凤毛麟角。

为此我们以《小桥流水人家》为例,对实验班学生的自主批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

(1) 所有学生 都使用了 “○”、“□”、 “~~ ”、“△△”、“=== ”、“—? ”等各种符号 ,但文字批注相对少了 , 有的甚至一处也没有。

(2)文字批注中 , 学生的质疑集中表现在一些浅层次的常识性问题和词义不清上。

(3)文字批注中 ,虽然学生谈及感受的比提出质疑的多 ,但感受批注都比较“泛化”。

(4)首尾段落的批注比中间段落多 , 明显有为批注而批注的嫌疑。

学生“圈点批注”的实效性不强,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使批注流于一种形式,随便的圈划只为应付老师的检查,作批注成了学生的累赘,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在自主批注时学生到底应该批注什么? 自主批注到怎么样的程度才算是有效的优秀的? 正因为没有依据可循,也没有前车之鉴,课题组的老师们无法统一出一个合理的意见。

2集体交流,悟出“实”效

马副校长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既然老师们都没能统一起来,何不换种方式思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呢? 是啊,由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不同,导致学生在自主批注时表现得参差不齐。为此,课题组开出了针对于怎样才是有效批注的研究课。

【实录片段】:《小桥流水人家》

师:同学们,我们读一篇文章时 ,一定会有 一些自己 的感受,这是我们边读边思的好习惯,如果能把这瞬间的思维记录下来就是批注式的阅读。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渐渐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可是当我们写下自己的感想时,你有没有发现,有些批注无需多想,而且适合很多的地方,如“写得多好啊”“真美”,这些批注很泛。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哪些批注是值得大家记录的。这是大家在预习《小桥流水人家》完成的批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的批注)

生:我觉得1、2、3、4条写得比较好,因为他们不仅把柳枝很美的感受写出来了,而且还能体会到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师:你真善于发现,原来批注可以从关注作者的修辞手法上入手。

生:我发现好多同学和我一样,就直接写了“这地方真美”、“这声音真好听”,却没有写这些感受都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师:是啊,泛泛地讲“多美”“多好”,千篇一律。如果能批注到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你就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

生:老师,我还发现“11.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完全的抄了一次原文,根本就不是批注。

从学生中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明白,并且自己提炼出哪些批注有效, 哪些批注无效, 比教师在课堂上说教效果要显著的多。

3跟进指导,初见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地跟进指导, 学生自主批注时大致有了一定的方向。当我们再次拿起学生的课本时,发觉“真美啊!”“写得多好啊! ”之类泛化的批注少了;不懂的词语开始自己试着想办法解决,并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记录在旁边。

如教学《七律长征》时,学生自主批注到:

生1:(“不怕”打上了着重号)这么长的路程红军都不怕,佩服!

生2:红军走过一座座高山,趟过一条条大河。爬过一根根铁索,终于完成了长征。他们不怕危险的这股精神使我敬佩

生3:(“等闲”打上了着重号)我觉得红军的身上有一种坚强的意志,两万五千里长征是非常难走的,可他们觉得很平常。

生4:(“万水千山”打上着重号)概括了长征旅途的艰难。

……

他们也开始质疑:

生1:题目为什么叫《七律·长征》?

生2:为什么金沙江的水会拍在高入云层的悬崖上?

生3:“寒”是什么意思? “暖”是什么意思?

生4:红军要走过这么危险的地方为什么不放弃?

生5:三军是指红军打了三次仗吗?

……

4个性引领,批出“诀窍”

暗自欣喜的同时, 我们还经常和一些批注写得优秀的学生进行交流,可喜地发现他们原来有着自己的“诀窍”。

4.1从“连接语”中找方向

比如《武松打虎》的连接语:

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 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课文。《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课文写的是广为流传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先认真读课文,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与什么关系。还可以谈谈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连接语”中提示,自主批注时可从两方面做批注 :①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与什么关系,提示我们可以从课文的布局谋篇入手; ②谈谈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提示我们可以从分析人物个性入手。

4.2从课后习题中挖点子

“课后练习”是编者遵循课标精神 ,根据课文特点 ,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统筹安排、精心设计的,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它既指明了教学目标,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学方法和思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依据。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画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这个练习提示我们, 自主批注时可以找找画画自己读不明白的句子,写写自己的理解和不解。

上一篇:生鲜产品物流及配送问题解析下一篇:浅析动画的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