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真理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艺术与真理范文

真理与谬误

(3)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为: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其统一性表现为:第一,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第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情况: (1),如果超出适用的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如果不顾客观实际的变化,真理会转化成谬误 (3),如果任意肢解真理体系,真理会转化为谬误

(1),从错误认识中总结经验教训,就会得到正确认识,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 (2),不断修正错误而有所发现,是人们获取真理的基本途径

2:真理与谬误告诉我们的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地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理想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理想而献身。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都要坚信,真理最终要战胜谬误。

例子:我们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一个自觉地运用真理发展的规律,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而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但是必须明确,这个方针不是目的,而是达到认识真理的手段。

第二篇:谈真理与价值

《难以忽视的真相》是一部有关气候变迁的纪录片,其中特别关注全球变暖现象。在影片中,戈尔一改过去刻板的政治外表和略显木讷的个性,以地球村普通公民的身份向人们展示全球变暖的危害:长此以往,冰川将融化,洪水将泛滥,人类的家园将遭遇毁灭性破坏。戈尔一再呼吁全人类要为地球的环保行动起来,让公众的公德心苏醒!就像他所说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是一个政治议题,而是道德议题!”。

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生命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作为人,我们的存在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的生存价值究竟是什么?人类自诩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物种,那么为什么我们要那么贪婪地无止尽地索取着大自然,不知觉醒地毁灭着人类自己唯一的一个家?细究,社会上竟充斥着这样一种关于全球变暖的谬论,比如:“地球太大了,我们不会对地球的环境造成无可弥补的毁灭!”诚然,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才导致至今很多自以为是的人都对温室效应引起的后果熟视无睹,不以为然!正如马克·吐温所揭示的真理一样: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戈尔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同时是一个让人觉得可敬可畏的环保主义者!他选择了环保,他把自己的价值放在为全人类谋福利的环保事业上,并致力于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那么我们的价值又是什么?价值的定义又是如何的?

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一个有价的人生;而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在于你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索取到了什么;还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使用生命。庸夫用享乐来衡量价值,英雄用创业来计算。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对价值有着不同的定义。我们且看哲学上对价值的定义:“价值” 是揭示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这是客体对于主体人类的价值的定义。那么,人的价值呢?在物质社会越来越发展,环境越来越恶化的现代,我们作为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创造无止境的财富?获得炽热的知名度?实现个人理想?抑或是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丝之利谋得一职之位??

其实,关于人生的价值我想用季羡林的一句话来说:如果人生真的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有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的需要,需要的人越多,价值就越大。人生越尊重客观规律,越能超越自我,价值就越大。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是值得我们当今每个人追求和实践的价值观! 全球变暖的影响不是假想的:波浪已经冲击到南太平洋的岛屿,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国家面临严重的洪水,飓风等极端天气状况加剧,极地冰盖和世界冰川在融化,北极熊和其它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疾病的传播更容易,欠收日益增加。难道这些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还不足以唤起全球性的环境意识吗?真相是我们正站在悬崖边,如果再一意孤行地追逐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的每况日下,人类最终会走向毁灭的深渊!

全球暖化可能是最严重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威胁着地球上的生命,正如戈尔有力地证明的,是“难以忽视的真相”。所以,全社会都需要全方位地正视这一严峻的真相,并树立起追求环保的价值观!追求环保是我们人类每一份子都应具备的使命,我们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对全球暖化,我们也需要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全球暖化。我们要用我们的餐叉对抗全球暖化!圣雄甘地不朽的,强有力的话是这样说的:“你希望看到这个世界改变,必须从你自己做起。”

第三篇:与真理相关的名言

1 、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拉美特利2 、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克罗齐

3 、 在我所讲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于人有益。——爱尔维修

4 、 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博克

5 、 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列宁

6 、 遇到有承认自己错误的机会,我是最为愿意抓住的,我认为这样一种回到真理和理性的精神,比具有最正确无误的判断还要光荣。——休谟

7 、 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赫尔岑

8 、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门捷列夫

9 、 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10 、 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罗曼·罗兰

11 、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

12 、 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列宁

13 、 科学所以叫作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斯大林

14 、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15 、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歌德

16 、 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麽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贝弗里奇

17 、 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高尔基

18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19 、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20 、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21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22 、 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布莱克

23 、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约里奥·居里

24 、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普托里尼

25 、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

26 、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27 、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达·芬奇

28 、 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乔治·桑

29 、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30 、 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31 、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32 、 一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证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贝弗里奇

33 、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

34 、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35 、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布莱希特

36 、 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帕斯捷尔纳克

37 、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

38 、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39 、 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莱辛

40 、 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41 、 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歌德

42 、 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卢梭

43 、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

44 、 只要在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列宁

45 、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泰戈尔

46 、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47 、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48 、 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赫尔岑

49 、 我们探求真理,在一切事件中,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桑塔耶纳

50 、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51 、 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莱辛

52 、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王若飞

53 、 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刘少奇

54 、 过去的错误的学说不宜忘掉不谈,因为各种真理都要在和错误斗争之中,才能维持他们的生命。——克罗齐

55 、 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张志新

第四篇:论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它们贯穿在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各个方面。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主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内部的基本矛盾问题,是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真理与价值相互区别

人们所说的真理原则,就是在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和执行真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真理原则,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客体内容和检验尺度所决定的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根本规则、准则。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和尺度,这是由人以外的客观事物所设定的尺度,即物的尺度。人对这一客观尺度的遵从,也就是对自然规律的适应,但同时却带有自己明显的自觉性和积极能动的特点。

首先,人对物的客观尺度的遵循和运用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所谓人能够全面地认识和运用物的客观尺度,不但是指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和把握各种事物的内在结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即不仅以每一种特殊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活动的特殊尺度,而且同时指人能够通过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的认识,把握作为系统整体的物质世界,从而以整个客观世界作为自己活动的一般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真正懂得物的客观尺度。

其次,人对物的客观尺度的遵循和运用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人要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全面地把握各种事物和整个世界的客观尺度,仅凭动物那样的遗传本能显然是不行的。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引发出了越来越清晰的思维,并能通过自己的意识自觉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由此才能遵循由统一的物质世界所规定的一般尺度,从而“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人对物的客观尺度的把握和运用方式,决定了人认识真理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为了自觉地、全面地把握物的客观尺度,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念去追求客观真理。但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不能归结为“理性的热情”,而是出于改造自然界实现人类美好愿望的需要,就是说,人类的活动还必须遵循价值原则。 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包含着主体需要、追求价值、注重效益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改造世界使之适合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或按照人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包括人和社会本身)。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另一个尺度,是由人的需要和“本质力量的性质”所规定的尺度,这种尺度对人来说是内在地起作用的属于人自身的尺度。这种尺度,使自然界成为对人来说应当如此的世界。这种由人的本性和需要决定的尺度是人所特有的内在尺度。

I

人的内在尺度即不是由狭隘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需要所设定的,也不是由人的主观精神所任意设定的,而是由人的历史地形成和历史地变化的具体的社会本质所决定的。人的任何需要都要同人的社会本性相联系,相适应。因此,由人的社会性本性和需要所决定的内在尺度,也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体现在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真理与价值各自有着不同的规定性。真理所体现的是主体认识与客体的实在状态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所体现的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或效用关系,二者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所必须遵从的两大基本尺度,即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因此,无论是就其本质内容来说,还是就其在人类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基础和根据来看,真理和价值都是有根本区别的。 真理与价值作为两种不同尺度的体现,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在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又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

二、真理与价值的联系

理与价值的联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真理反映价值关系,另一方面是真理自身具有价值。

人们认识事物,不仅是要了解它的性质,而且要弄清楚它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以便满足主体的需要。因此,真理的对象包括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真理的内容包括对价值关系的正确反映。如果忽视了价值关系也是真理的对象,以为真理只是反映同主体无关的客体属性,那么,在探求真理时就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一定的客体对某一主体来说是否有价值或有什么价值,例如某种矿物对人类有何用途,某一历史事件对某一社会集团有利或不利等,都是不以主体的意识为转移的。不同的人们对同一种价值关系会有不同看法或评价,并且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和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是现实存在的价值关系并不随人们的评价或价值观念不同而改变。只有同主客体之间实际存在的价值关系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形形色色的,但是反映同一种价值关系的真理或真理体系只能有一个。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应该同对事物其他方面的认识一样,力求按照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

另一方面,当我们考察真理本身时,又可以看到,真理是有价值的,或者说真理是有用的。真理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它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实践需要。获得真理,摆脱思想上的困惑,这本身已是一种精神享受。真理充实了人们的头脑,会提高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从而转化为探求新知识、创造新的精神产品的条件,这也表现了真理的价值。真理的价值归根到底在于它能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真理价值的肯定。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有时某些科学真理产生之后在实践中一时还派不

II

上用场,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但是凡属正确反映了客观对象的科学认识,终究都能通过指导实践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造福于人类。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内在环节之间的统一,它们的统一来源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本性,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实践既是按照对象的本性改造对象的客观物质活动,又是满足人的需要、体现人的目的性的自觉能动的活动。因此,实践既包含了真理的要求,又包含了价值的要求。只有实现了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不是凝固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之所以是具体的,是因为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总是在一定的实践条件下所达到的相对的统一。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基础上人们所认识的真理是具体的,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以及价值所能实现的程度、范围也是具体的,由此决定,真理和价值的每一个统一也必然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之所以是历史的,是因为二者的统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的,实践推动真理由相对向绝对辩证转化,实践的发展也给人的客观需要增添新的要求和内容。当实践向前推移后,无论是新的科学真理的发现,还是新的客观需求的形成,都会促使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出现矛盾,从而在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中打破二者间原有的平衡,建立起新的平衡。

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一方面,真理与价值在人的活动中互为前提。没有真理的指导,价值就不能成功地贯彻下去;没有价值的推动,真理也得不到坚持和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真理与价值又是相互适用的。真理在价值生活中普遍适用。对于任何价值的认识特别是评价的认识,人们总是要追问它“是真是假”,以便去伪存真,弃虚求实;同样,价值也适用于真理问题,对于每个具体真理,人们也要探究它“有何价值”,以便根据和利用真理,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

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在人类活动中,总是不断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实现着相互之间的过渡。真理与价值的相互贯通,为二者的相互过渡提供了可能性。真理从被发现到进一步具体化和完善化的发展,是朝着更深刻、更全面理解人的生活条件和人本身的价值的方向前进的,这表明真理的发展趋向于价值。人们对客观世界有了新的正确认识,就会提出和实现新的价值目标。反过来讲,人们对价值的不断追求,也势必引起对制约实际效益的客观条件和规律的探索。从价值走向真理,是实践和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回到原典,致力创新,加速分化,促进综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历史责任。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III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主体与客体、人的内在尺度和物的尺度、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在实践与认识活动中的对立统一,辩证地理解和把握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这一结论是反对一切把价值与真理的关系作主观化、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理解的结论的。实用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论,把真理与价值统一起来是它的一大特色。这就是它的那个核心命题:“有用就是真理”。詹姆斯说:“你可以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也可以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 “真的”完全等同起来,无视真理与价值的原则区别,把真理归结为价值,用人的内在尺度去消融物的尺度。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实用主义的这种统一观,是以否认对象的客观存在、否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否认人的观念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为基础的。它把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的兴趣、情感和意志,也把真理归结为主观经验形式,完全否认其客观内容。在实用主义者眼里,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受人的主观经验操纵的、仅仅作为信念的效果而存在的统一。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则是“无聊的”假设,从而被置之度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实用主义的统一观,实质上是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是主观真理论的一种形式。

IV

第五篇:复习教案:《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四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前预习案--基础知识】

一、【单元知识体系】-------梳理知识脉络,呈现主干知识

二、知识点回顾:-----夯实基础,背多分

1、8个概念:物质、意识、运动、静止、规律、实践、认识、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

5、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8、实践的特点

9、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0、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原理、方法论

11、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方法论

【课堂探究案----能力提升】

三、解题技巧指导-----明确知识范围

1、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类:

(1)2016课标3卷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2)2015课标1卷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3)2013课标1卷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4)2016年天津文综,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2、单元标题类

(1)2015山东文综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知识点类:

(1)2015课标2卷: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2)2014课标1卷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3)2014·课标Ⅱ卷: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4)2013课标1卷: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5)2014山东文综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课堂探究案】

1、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8年,二十国集团已先后召开了十次领导人峰会,在应对危机、复苏经济和促进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首次举行。峰会主要议题是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11年11月,由于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面临保增长与抑通用两难困境,法国戛纳峰会主要议题是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展问题和全球治理等。

2016年的中国杭州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经济虽总体保持复苏态势,却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速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中文失去G20就《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国集团是如何探索全球经济发展的。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并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会议主题。(4分)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二十国集团制定的会议主题和方案,随着全球经济情势的变化而变化。(4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全球经济问题复杂且长久,二十国集团多次召开会议,在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探讨新问题,提出新举措。(4分) (2)有人认为,“有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每个成员国就能应对危机,发展经济”。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和实践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①该观点是片面的。(2分) ②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有利于为成员国提供思路,指导成员国有效地处理危机,发展经济。(4分) ③但是,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要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成员国需要积极践行《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使其发挥作用,促进本国和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分)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成员国能否应对危机,发展经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把蓝图视为唯一因素。(2分)

(3)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请你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树立正确的、具有主动创造性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任意两条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以考虑给分,注意结合题目)

【课后拓展案】

1、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出现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越写越不认识的现象,这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语义饱和”,即大脑神经活动在接受持续相同剌激之后,会因神经疲倦而受到抑制,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语义饱和”现象告诉我们:D

①心理活动是影响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②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一切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活动实现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望梅止渴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①望梅不等于变革梅的活动,望梅不可能止渴 ②意识的梅来源于具体的梅,故望梅能够止渴 ③望梅可以引起人的本能反射,故可能止人之渴 ④一般的梅存在于具体的梅之中,故望梅能够止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导弹只能用来打击敌人吗?我国一家航天研究所研制的“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想法。科研人员研制的导弹装有高效灭火剂,可以远距离发射到火场的着火点,尤其适用于城市高层建筑物或其他危险场所。导弹灭火系统的研制:D ①是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②是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多次圆圈式反复的过程 ③是对原有的认识既肯定又否定,寻找新思路的过程

④是发挥意识创造性,在导弹与灭火之间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叽叽喳喳争抢洒满阳光的枝头,燕子飞进飞出忙着啄泥搭窝。白居易的诗句以对早莺新燕的喜爱衬托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引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

A.早莺新燕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 B.“争”“啄”的运用突现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

C.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想象 D.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

2 0 1 6 年春节前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江西井冈山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和忠魂堂, 总书记凝视着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的照片, 深情地说, 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 思想都受到洗礼, 心灵都产生触动。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牢记他们, 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 0 周年。当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 不仅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道路、 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基础, 而且也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 实现“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有些人打着“ 还原真相” 的旗号, 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 采用“ 戏说” “ 爆料” “ 揭秘” 之类的手段, 肆意歪曲长征历史, 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如: 质疑“ 二万五千里长征” 的真实性, 否定红军“ 飞夺泸定桥等” 极大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 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 大肆炒作, 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予以有力批驳, 我们要还历史以真相, 洗刷泼向长征伟大壮举上的污水, 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

(1 ) 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需要激活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 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2 分)

2、 红色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泉。( 2 分)

3、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2 分)

4、 激活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2 分) (2 ) 结合材料, 运用“ 意识” 的知识, 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1 2 分)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 分) 只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的意识, 才是正确的意识; 歪曲或虚幻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错误的意识。(2 分)

2、 错误的意识, 会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 2 分) 否认长征、 否认红军的历史虚无主义, 遮蔽了真相, 是错误的意识, 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2 分)

3、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 2 分) 只有尊重历史、 还历史以真相, 才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2 分)

6、曾几何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曾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穆青一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亿万人民心里播撒了党的好干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精神种子;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也唤起一代代年轻人投身科学、报效祖国的青春激情……这些报告文学、通讯穿过时光的隙缝,依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春节期间,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返乡记”,多是在外工作的人回到农村老家有感而写。有的是说农村发展迅速,农民生活变好,有的慨叹农村颓废衰败;有人看到山水如画的故园,有人看到的是家乡“空心化”的凄凉……这些报道中,有的以局部的真实代替整体的真实,有的以记忆揣测现在和未来,还有的并非返乡之作而是虚构。怎样的报道才能真实准确、分析客观,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应该怎样让报道真实准确、分析客观。(12分)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新闻报道必须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3分)

2、新闻报道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俯下身、沉下心,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2分)

3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反映全面的实际而不是片面的实际;(2分)用坚持发展的观点,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做到真实准确、分析客观。(2分)

必修四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答案

【课堂探究案】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国集团是如何探索全球经济发展的。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并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会议主题。(4分)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二十国集团制定的会议主题和方案,随着全球经济情势的变化而变化。(4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全球经济问题复杂且长久,二十国集团多次召开会议,在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探讨新问题,提出新举措。(4分) (2)有人认为,“有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每个成员国就能应对危机,发展经济”。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和实践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①该观点是片面的。(2分) ②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有利于为成员国提供思路,指导成员国有效地处理危机,发展经济。(4分) ③但是,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要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成员国需要积极践行《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使其发挥作用,促进本国和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分)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成员国能否应对危机,发展经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把蓝图视为唯一因素。(2分)

(3)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请你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树立正确的、具有主动创造性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任意两条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以考虑给分,注意结合题目)

【课后拓展案】

1、D

2、A

3、D

4、B

5、1 ) 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需要激活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 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2 分)

2、 红色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泉。( 2 分)

3、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2 分)

4、 激活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2 分) (2 ) 结合材料, 运用“ 意识” 的知识, 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1 2 分)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 分) 只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的意识, 才是正确的意识; 歪曲或虚幻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错误的意识。(2 分)

2、 错误的意识, 会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 2 分) 否认长征、 否认红军的历史虚无主义, 遮蔽了真相, 是错误的意识, 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2 分)

3、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 2 分) 只有尊重历史、 还历史以真相, 才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2 分)

6、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应该怎样让报道真实准确、分析客观。(12分)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新闻报道必须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3分)

2、新闻报道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俯下身、沉下心,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2分)

3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反映全面的实际而不是片面的实际;(2分)用坚持发展的观点,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做到真实准确、分析客观。(2分)

必修四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前预习案--基础知识】

一、

二、 【单元知识体系】-------梳理知识脉络,呈现主干知识

知识点回顾:-----夯实基础,背多分

1、8个概念:物质、意识、运动、静止、规律、实践、认识、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

5、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8、实践的特点

9、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0、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原理、方法论

11、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方法论

三、解题技巧指导-----明确知识范围

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类:

(1)2016课标3卷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2)2015课标1卷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3)2013课标1卷

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4)2016年天津文综,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

2、单元标题类

(1)2015山东文综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知识点类:

(1)2015课标2卷: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2)2014课标1卷

:“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3)2014·课标Ⅱ卷: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

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4)2013课标1卷: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5)2014山东文综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课堂探究案----能力提升】

1、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8年,二十国集团已先后召开了十次领导人峰会,在应对危机、复苏经济和促进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首次举行。峰会主要议题是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11年11月,由于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面临保增长与抑通用两难困境,法国戛纳峰会主要议题是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展问题和全球治理等。

2016年的中国杭州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经济虽总体保持复苏态势,却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速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中文失去G20就《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国集团是如何探索全球经济发展的。

(2)有人认为,“有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每个成员国就能应对危机,发展经济”。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和实践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3)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请你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课后拓展案】

1、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出现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越写越不认识的现象,这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语义饱和”,即大脑神经活动在

接受持续相同剌激之后,会因神经疲倦而受到抑制,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语义饱和”现象告诉我们:

①心理活动是影响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②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一切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活动实现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望梅止渴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望梅不等于变革梅的活动,望梅不可能止渴 ②意识的梅来源于具体的梅,故望梅能够止渴 ③望梅可以引起人的本能反射,故可能止人之渴 ④一般的梅存在于具体的梅之中,故望梅能够止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导弹只能用来打击敌人吗?我国一家航天研究所研制的“高层楼宇导弹灭火系统”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想法。科研人员研制的导弹装有高效灭火剂,可以远距离发射到火场的着火点,尤其适用于城市高层建筑物或其他危险场所。导弹灭火系统的研制: ①是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②是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多次圆圈式反复的过程 ③是对原有的认识既肯定又否定,寻找新思路的过程

④是发挥意识创造性,在导弹与灭火之间建立新的联系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叽叽喳喳争抢洒满阳光的枝头,燕子飞进飞出忙着啄泥搭窝。白居易的诗句以对早莺新燕的喜爱衬托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引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早莺新燕的动态画面突出了实践的客观性 B.“争”“啄”的运用突现了诗人的主动创造性

C.诗句引发的美好情感源于读者的想象 D.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创作的源泉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

2 0 1 6 年春节前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江西井冈山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和忠魂堂, 总书记凝视着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的照片, 深情地说, 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 思想都受到洗礼, 心灵都产生触动。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牢记他们, 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 0 周年。当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 不仅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道路、 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基础, 而且也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 实现“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有些人打着“ 还原真相” 的旗号, 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 采用“ 戏说” “ 爆料” “ 揭秘” 之类的手段, 肆意歪曲长征历史, 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如: 质疑“ 二万五千里长征” 的真实性, 否定红军“ 飞夺泸定桥等” 极大

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 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 大肆炒作, 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予以有力批驳, 我们要还历史以真相, 洗刷泼向长征伟大壮举上的污水, 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

(1 ) 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需要激活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 分)

(2 ) 结合材料, 运用“ 意识” 的知识, 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1 2 分)

6、曾几何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曾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穆青一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亿万人民心里播撒了党的好干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精神种子;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也唤起一代代年轻人投身科学、报效祖国的青春激情……这些报告文学、通讯穿过时光的隙缝,依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春节期间,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返乡记”,多是在外工作的人回到农村老家有感而写。有的是说农村发展迅速,农民生活变好,有的慨叹农村颓废衰败;有人看到山水如画的故园,有人看到的是家乡“空心化”的凄凉……这些报道中,有的以局部的真实代替整体的真实,有的以记忆揣测现在和未来,还有的并非返乡之作而是虚构。怎样的报道才能真实准确、分析客观,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应该怎样让报道真实准确、分析客观。(12分)

上一篇:一曲红楼叹范文下一篇:养鱼和养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