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方志工作的意见

2022-12-27

第一篇:加强地方志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切实发挥司法建议促进社会管理的作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结合本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司法建议工作。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的重要方式,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全市法院要高度重视司法建议工作,将司法建议工作与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司法建议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采用司法建议的形式协助被建议单位预防法律风险、修补管理漏洞,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司法建议分为个案建议、类案建议、综合建议三种类型。个案建议针对个案中反映的具体问题提出;类案建议针对一类案件中反映的普遍性问题提出;综合建议针对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系统性问题提出。

3.对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下列问题,应当发出司法建议: (1)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需要相关方面积极加以应对的;

(2)相关行业或者部门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需要有关单位采取措施的; (3)相关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管理中存在漏洞或者法律风险的;

(4)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威胁,需要有关单位采取措施的; (5)涉及劳动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民生问题,需要有关单位采取措施的;

(6)法律规定的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拒绝或者妨碍人民法院调查、执行,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进行处理的;

(7)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进行处理的; (8)发现违法犯罪行为,需要有关单位对其依法进行处理的;

(9)诉讼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尚未彻底解决,或者有其他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关注的; (10)其他有必要提出司法建议的情形。

4.司法建议应以书面形式发出,发送对象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

二、提高司法建议书撰写质量

5.司法建议书是司法建议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司法建议书一般包括首部、主文和尾部三部分。 首部包括法院名称、司法建议书、司法建议书编号、主送单位(被建议单位)名称。

主文包括在审理和执行案件中或者相关调研中发现的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依据法律法规及政策提出的具体建议,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尾部包括院印和日期,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回函邮寄地址。

6.司法建议应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审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充分阐明提出建议的理由和根据,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7.司法建议书应表述清楚、措词得当,确保司法建议书易被有关单位或人员接受,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切实可行。

三、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程序

8.司法建议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各法院应明确司法建议工作的主管部门,并设专人负责本院司法建议工作。

9.司法建议书一般由所涉案件审判业务部门负责起草,类案司法建议书、综合司法建议书可以由有关综合部门或者审判业务部门负责起草,要进一步加大类案建议和综合建议的工作力度。司法建议书起草完成后,由承办部门主管院领导签发,必要时可先经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承办部门主管院领导签发。向政府机关发送的重要司法建议书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发送的司法建议书,经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院长签发。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10、司法建议书一般应由做出生效裁判的法院发送。基层法院拟向上级政府及其部门提出的司法建议书,必要时可报送高级法院审判业务部门审核。

对提起上诉的案件,一审法院认为有必要发送司法建议时,司法建议书的内容不得与二审处理意见和结果相抵触。

11.司法建议书在必要时可以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

(1)司法建议涉及多个单位,需要由其上级单位配合协调、督促整改或统一部署的;

(2)涉及本意见第3条第(4)项至第(8)项的司法建议,被建议单位未采纳,经法院询问督促无正当理由仍不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的;

(3)发送司法建议书后,被建议单位在审判活动中仍存在同样或类似问题的; (4)存在其他应当抄送被建议单位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情形的。

如需抄送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的,应当在司法建议书尾部列明抄送单位全称。

12.各法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应督促司法建议书承办部门做好本院司法建议书的跟踪落实工作。司法建议书回复期限届满后未收到反馈意见的,相关承办部门应主动向被建议单位进行询问或回访。

13.建立司法建议反馈情况定期总结分析制度。各法院应定期梳理本院向政府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及反馈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向本级政府发送并报送高级法院。高级法院汇总全市法院向政府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及反馈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向市政府报送。

14.司法建议书承办部门应及时将司法建议书及反馈情况报本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备案。

四、加强司法建议管理工作

15.高级法院研究室承担全市法院司法建议工作督导、评比、表彰、培训职能。 16.各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司法建议主管部门应当承担以下司法建议工作管理职能:

(1)重点司法建议选题工作。各法院应在每年第一季度确定一至两项重点司法建议课题,指派专人调研论证,完成司法建议书并向有关单位发送。重点司法建议课题应以综合建议为主;

(2)司法建议内容审核、文书及反馈意见备案、统计分析工作; (3)司法建议教育培训、总结考评工作; (4)其他司法建议管理工作。

17.各法院应在每年第一季度完成上一司法建议工作总结,对上一司法建议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并报送高级法院研究室。

18.各法院应积极推动司法建议书公开工作,拓宽司法建议书公开的范围、渠道和方式,通过司法建议公开,更好地发挥司法建议的功能作用。

19.各法院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司法建议工作的宣传,取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扩大司法建议工作的社会效果。对优秀或重大司法建议,应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专题稿件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五、加大司法建议工作考评力度

20、高级法院对各法院司法建议发送、反馈、管理、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纳入优秀调研成果评审并通报考评结果。考评细则由高级法院研究室制定。

21.各法院应将司法建议工作纳入本院目标管理考核中,对司法建议工作完成情况好、取得显著社会效果的部门和人员应给予表彰。

附件:司法建议文书样式 附件

×××人民法院 司法建议书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建[20××]××号

××××(主送单位名称):

我院在审判(执行)工作(或写明××个案,或写明××案件类型,或写明调研工作)中,发现…………(写明有关单位存在的重要问题和提出建议的理由)。为此,特建议:…………(写明建议的具体事项,内容多的可分项书写)。

以上建议请予以考虑,并将反馈意见及时函告我院。

附:相关××判决书或裁定书×份及其他相关材料 回函地址:×××××××× 联 系 人:××× 电话:×××××××× 抄送:××××(抄送单位名称)

来源: http:///fg/zdalsyb/detail526647.html

(院印) 年

第二篇: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执行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执行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省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强化执行监督,规范执行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执行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及《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规定,结合我省执行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立法、司法解释(1)条

第二条 省法院对全省各级法院办理的执行案件实施监督,中级人民法院对所属基层人民法院办理的执行案件实施监督,均适用本规定。

执行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案件是否存在违法执行、消极执行和超期执行的情形进行审查并依法提出处理意见、指令执行法院纠正执行错误或者直接裁定纠正。

第三条 各中级人民法院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合议庭,负责办理执行监督案件。基层法院执行局应设专人负责处理对违法执行、消极执行和超期执行的投诉。

第四条 省法院可以指令中级人民法院对所辖基层法院办理的执行个案进行监督。受指令的中级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省法院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报告督办结果。

第五条 省法院指令中级人民法院对其所辖基层法院的案件实施指定执行、联合执行或提级执行的,该中级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指定执行、联合执行或提级执行。

第六条 立案监督的执行案件,上级法院可以用信函、电传通知执行法院到上级法院汇报案件的执行情况。情况紧急的,也可以用电话通知。执行法院应当依时派人参加。

第七条 上级法院可以采取通知执行法院到上级法院汇报、实地调查取证、召开听证会、调卷审查、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案件进行审查。

省法院在对基层法院办理的执行案件实施监督过程中,需要中级法院派员参与调查的,中级人民法院应当派员参加。

第八条 上级法院调卷审查或指定执行、提级执行的案件,执行法院必须在收到上级法院调卷函之日起五日内将执行卷宗送(寄)交上级法院。

第九条 上级法院指令自行纠正违法执行和错误执行行为的案件,执行法院必须在上级法院限定的期限内纠正。

第十条 执行法院在上级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未自行纠正错误的,上级法院可以直接裁定纠正或指定其他法院执行。

第十一条 对于消极执行的案件,上级法院可以指令执行法院限期执结。

执行法院必须在上级法院限定的期限内执结,如需要以其他方式结案或因客观原因不能执结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将不能执结的原因报告上级法院。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第十二条 上级法院对下列案件可以裁定提级执行、联合执行或指定其他法院执行: (一)超过法定执行期限仍未执结的案件; (二)在上级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执结的案件; (三)未能按上级法院规定自行纠正错误的案件;

(四)因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干扰而难以执行的案件;

(五)上级法院认为应当联合执行、提级执行和指定有关法院执行的其他案件。

第十三条 案件被指定或提级执行后,原执行法院有协助执行的义务。

第十四条 上级法院收到执行当事人、案外人的申诉,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一)需要发函督办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10日内发出督办函;

(二)需要提级执行、指定执行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裁定; 提级执行的裁定,由院长批准;指定执行的裁定,由执行局(庭)长批准。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对下级法院的执行案件立即采取暂缓执行措施的,由执行局(庭)长报院长批准。 暂缓执行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报院长批准;二次暂缓执行的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十五条 执行法院收到上级法院的调卷函后或原执行法院收到上级法院指定执行或提级执行的裁定后,未在10日内将卷宗送(寄)交给上级法院,或在上级法院通知汇报的时间内未到上级法院汇报而事前又未与上级法院经办人另商汇报时间的,上级法院应对责任人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对当事人或案外人不服下级法院驳回异议的通知,继续向上级法院申诉,请求监督的案件,上级法院立案后,应当调卷审查,一般应当召开听证会。

召开听证会之前,应将申诉书、听证通知书等文书送达听证参加人,并告知会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以及听证的时间、地点、参加人的权利义务等。

第十七条 对于消极执行的案件,上级法院可以对执行法院及其案件经办人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审查处理。

第十八条 对于错误执行而拒不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在限期内纠正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审查处理。

因执行错误而不能回转导致国家赔偿的案件,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第 二十四条、第 三十一条的规定,在执行法院赔偿损失后,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2002年6月7日

来源: http:///fg/detail255733.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第三篇: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

指导的意见

各市、县(市、区)人民法院、司法局:

人民调解是我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和业务指导,逐步买现人民调解工作与民事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各类民问纠纷、增强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现就人民调解工作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各级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依据《民事诉讼法》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针对人民调解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支持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依法调解、自愿平等调解和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及时主动地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本村、本社区和本单位的一般民间纠纷。乡镇(街道)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受理当事人提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理或人民调解委员会两次调解不成、经纠纷当事人同意移送的民间纠纷。乡镇(街道)调解中心受理辖区内的复杂、疑难纠纷或乡镇(街道)司法所移送的纠纷。对跨地区、跨单位的纠纷,司法行政机关应及时协调有关各方面调解组织共同调处。

基层人民法院及其人民法庭对不符合其受理范围的民间纠纷,可告知纠纷当事人向乡镇(街道)司法所或调解中心申请调解。

四、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活动中,可邀请乡镇(街道)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参与指导和协助。乡镇(街道)司法所或调解中心在调解活动中,可邀请有关单位和群众参加,接受有关单位和群众对调解活动的监督。被邀请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做好纠纷调解工作。人民法庭应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或调解中心的调解业务进行指导。

五、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或调解中心要严格规范调解程序,调解纠纷应当进行登记,制作笔录。调解笔录应当由纠纷当事人签名。

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或调解中心调解纠纷达成协议的,可以根据需要或者当事人的请求制作调解协议书,并由纠纷当事人、调解人员签名,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印章。

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纠纷当事人基本情况、争议事项、调解结果。

六、纠纷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调解协议。主持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和调解中心,负责督促当事人及时,有效地履行调解协议。需要有关单位协助督促履行的,应当将调解协议书送有关单位。

七、对经调解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及还款(物)协议等其他债权文书,当事人(债权人)可向公证机关申请办理公证。公证机关在办理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条件和范围的债权文书公证时,应当依法赋予该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不完全履行该债权文书时,债权人凭原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接到申请执行书,应当依法按规定程序办理。

八、纠纷一方当事人反悔或者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反悔的一方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九、纠纷当事人对调解协议没有异议,只是就履行问题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调解协议系双方自愿,未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也未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依照自愿合法的原则予以调解,或依据双方一致认可的事实,依法作出判决。

十、纠纷一方当事人对解协议有异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就原争议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应注意原调解情况,如调解协议系自愿达成,不违背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且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解或依法作出裁判。对诉讼前曾经调解的内容可在裁判文书的事实部分予以表述。对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纠纷当事人无正当理由再行主张权利或要求返还的,一般不予支持。

十一、各基层人民法院及其人民法庭要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联络制度和调解业务指导制度。指导乡镇(街道)司法所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工作人员调处民间纠纷;指导制作调解协议书;邀请调解工作人员观摩案件庭审;对调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

十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在人民法院的协助下,司法行政机关要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调解程序,明确受理范围,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司法所、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工作队伍建设,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面。总结推广调解工作先进经验,组织开展调解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确保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

二00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来源: http:///fg/detail250570.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第四篇:上海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若干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上海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了进一步深化刑罚执行制度改革,运用法律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在依法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敦促绝大部分罪犯的教育转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各具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特作如下规定:

一、参与社区矫正,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和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非监禁刑案件中,坚持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适当运用刑罚,并配合社区矫正组织从事教育转化工作,以达到预防犯罪和减少重新犯罪,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目的的活动。

二、人民法院应当遵循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加强同公安、检察、监狱管理机关的联系。同时,要加强同社区矫正组织的联系和配合,以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及时、有效地开展。

三、对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人员,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适用非监禁刑:

(一)初次犯罪且罪行较轻的; (二)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 (三)过失犯罪的;

(四)犯罪时属老、弱、病、残、孕的; (五)职务犯罪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六)经教育后,确已悔罪的; (七)其他符合非监禁刑条件的人员。

四、对于具备减刑条件,且实际服刑在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员,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适用假释:

(一)符合本意见第三条第(一)至第(五)项情形的; (二)余刑在6个月以上的; (三)减刑后,余刑不满一年的。

五、对累犯、再犯、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不适用假释;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罪犯、严重经济犯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罪犯、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犯罪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假释。对经济犯罪案件中赃款大部分未追回,财产刑大部分未执行的罪犯,在适用非监禁刑或假释时,应从严掌握。在本市无居所而不具备假释考验条件的,不宜假释。

六、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人员,在交付执行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患慢性疾病,经久治不愈的; (四)其他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七、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如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撤销暂予监外执行: (一)骗取暂予监外执行的;

(二)以自伤、自残、欺骗等手段故意拖延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期限的; (三)保外就医后不积极就医治疗的; (四)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 (五)其他应予收监的。

八、假释应当由执行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向法院提出建议书,报请审核裁定。

九、驾驶和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在假释考验和监外执行期间提出申诉的,应当依法保护其申诉权利,不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能据此认为不具有悔改表现。

十、被假释人员和缓刑人员,在假释和缓刑考验期内有违反纪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安机关有关假释、缓刑监管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教育;情节较重,或者构成犯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或者缓刑。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执行机关提出撤销假释(缓刑),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后七个工作日内组成合议庭审理,并作出是否撤销假释(缓刑),收监执行的裁定。

十一、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被交付执行前,由负责羁押的公安机关提请原判人民法院审查决定;被交付执行前未被羁押的,由原判人民法院直接决定。人民法院对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作出决定前,应当听取同级检察机关的意见。

十二、应当撤销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由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建议书,原判人民法院在收到建议书后七个工作日内组成合议庭审理,并作出决定。

十三、暂予监外执行期限需要延长的,原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进行核查,并于暂予监外执行期限终止前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十四、被假释人员在假释考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可以减刑;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在监外执行期间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

十五、适用非监禁刑的案件在公开宣告时,应当通知负责执行、考察的公安机关和涉案人员居住地的社区矫正组织参加;还可以通知涉案人员的家属参加。宣告后,将涉案人员交负责执行、考察的公安机关或者社区矫正组织。

十六、人民法院在办理假释案件时,应当在公开宣告的同时,将被假释人员的名单等材料送至上海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该办公室通知相关地区的社区矫正组织。

十七、从迅速审判,简便高效的原则出发,公开宣告可以采用下列形式:

(一)人民法院在办理假释案件时,根据需要,可以委托涉案人员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或者服刑监狱(看守所)进行公开宣告;

(二)人民法院在办理假释案件和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时,可以在法庭或者监狱(看守所)集中宣告; (三)人民法院在办理假释案件时,可以选择部分被假释人员进行谈话,了解其思想和改造表现,经合议庭当场评议后,作出口头决定,并于五日内将裁定书送达执行机关、驻监狱(看守所)人民检察院、涉案人员居住地人民检察院和社区矫正组织。

十八、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裁(决)定不当,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的,有关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内重新组成合议庭审理,并作出最终裁(决)定。

十九、高、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专门合议庭。条件尚不具备的法院,可以在刑一庭指定合议庭审理。

十、高、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合议庭和基层人民法院的少年庭在履行法定职责基础上,配合社区矫正组织做好被假释人员、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和涉非监禁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

二十一、高级人民法院设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全市法院假释案件和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审理工作,总结和推广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经验。

二十二、审理涉非监禁刑人员的案件、暂予监外执行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或者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

二十三、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可以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

二十四、适用非监禁刑的裁判文书和准予假释的裁定书,可增加“法院诫勉语”,以增强罪犯回归社会、重新做人的意愿和信心。其表述为,“

回到社区后,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完成公益劳动,做一名有益社会的公民。”根据原裁判文书格式,在实体裁判结果(刑期起至时间)后,独立分段饮用。

二十五、基层及中级人民法院要定期向高级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指导小组报告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情况。必要时,可向社区矫正组织反馈对重点人员进行随访的有关情况。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二十六、本意见下发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所制订的相关规定与本意见抵触的,以本意见为准。 二十

七、本意见自2003年7月1日起试行。

2003年5月28日

来源: http:///fg/detail232075.html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

第五篇:加强党对地方机构改革工作的领导

2018年5月月11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要注意边实践、边总结,把好经验运用好,周密组织地方机构改革,使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在工作部署、组织实施上有机衔接、有序推进,确保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全面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毅力推动改革工作全面深化随着一个个“硬骨头”被逐一“啃”下,机构设置上的障碍和弊端逐淅突显。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拉开了机构改革序幕。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开创了“气势如虹、势如破竹”的良好局面。我们要坚定改革的正确方向,确保各方面统思想,要抓紧启动、压茬推进地方机构改革,确保深化机构改革取得全面胜利。

地方机构改革要加大统的力度。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一要加强思想统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维护以习逝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葉屮统一领导,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机枸改革的部署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贾笄改革全过程,牢牢把稳地方机构改茸的方向,保证改革期间各项工作续稳定是要如强工作统领。要加强党对地方机构改革工作的统领,要统筹等研究机构改革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地方机构改革要明确改的章法。

一是注意把握全局的统一性。深化地方机构改革要注意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相对应,确保上下职责能打得通、街接得上。二是注意局部的灵活性。漆漆深化地方机构改应根据本地经济社会特点和工作需要因地制宜设置相关机构,确保机构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注意发挥好导向作用深化地方机构改草,是为了更好服务群众、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现行的基层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时代的发展,必须尽快实行改革苹,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机制,才能更好服务方便群众。

地方机构改缂要做好人的工作。

一是要注重统筑筹做好相关人员调整工作、根据工作要和本人意愿以及特长安排岗位,努力实现人尽其才。二是要注重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终身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一套党员干部终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党员千部实际工作情况,作为篌量一个党员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指标。三是要注重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要为干事创业的党员千部鼓劲加油,敬发党员于部内在的斗志,发党员于部敢于攻坚克难的勇气。要为干事创业的党员千部提供有效保障,让党员千部无后顺之忧,一门心思向前冲,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深化地方机构改革将重建基层管理机制,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我们要坚持问颕导向,对一些起关键作用的改革,要加强形势分析和研判,抓住初遇、羸得主动。我们要加领导,周密组织,有序推进,统筹抓好地方机构改革,夯实党在基层的抗政基础,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上一篇: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下一篇: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