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术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教育学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融入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主题学术生涯教育,不仅拓展了专业发展领域职业生涯辅导的空间,而且彰显了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术生涯教育功能。

第一篇:小学教育学术论文

深化学术交流,共享教育成果

由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主办,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音乐课程承办,香港音乐教育家协会协办的“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于2013年5月13至15日在澳门理工学院举行。论坛旨在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探讨音乐教育理论与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等相关问题,是继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和2012年香港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两届后的又一次音乐教育盛会。为了吸引更多从事音乐教育的学者和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关注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会议研讨主题为“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活动分为各地经验交流、论文宣读和澳门中小学音乐教学现场观摩两大部分,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简朴务实,集中高效,努力构建音乐教育学术交流新平台

自创办至今,论坛始终坚持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中心,促进基础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师教育发展一体化为宗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富有时代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本次论坛参会人员由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学术机构以及一线教师共同构成,目的在于落实国家艺术教育方针,强化学术交流,共享音乐教育成果。因此,政策引领,专家解读,突出实践,及时总结,共同研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成为本次论坛的最大亮点。其中主旨演讲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巡视员万丽君博士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推进策略》,就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细致分析和前瞻愿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音乐课程标准》制定负责人王耀华教授的《面向全体学生,凸显学科特色——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看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向》,就修订依据、思路、重心、内容及对教师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与阐述。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的《让传统音乐走进媒体时代》则针对传统音乐在当下存在的危机,呼吁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育人教化功能。三位专家讲解鞭辟入里、深入透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反思差距与不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政策性和前瞻性并重,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得,可操作性强。在其间提问及之后的交流中,有的老师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积极思考寻找解决方案;有的专家与一线教师交流学术性话题如何真正获得实践效果;特别是两岸学者们相互尊重,彼此学习,体现出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良好氛围和精神状态。

就目前来看,我国艺术教育还比较滞后,全国艺术课程开课率仅为45%左右,无论设施、师资以及教育质量都与时代发展有较大距离,尤其是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着数量大,教学任务重,音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严峻形势。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经济强、文化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壮大,人民物质、精神文化才能真正提高。首先,必须改善当前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社会认可度较低的局面,必须打破艺术教育的“精英式”、“特长式”、“门窗式”的陈旧观念,深刻理解音乐教育的价值、功能、作用和存在意义。艺术教育既要体现出文化的先进性、多元性,又要尊重艺术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出每个人获得艺术教育的基本权利。其次,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的过程,是一种培养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审美教育过程。所以从形式与内容、精神与物质上既要表达社会的审美理想,又要集中体现人的审美需求,把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传授和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即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社会公平的最好表达。再次,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今全社会都在提倡建设创新型社会,音乐的独特性和音乐教育的价值就成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最后,音乐的民族性也不容忽视,理解、传承民族音乐,离不开音乐教育,尤其是学校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文化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民族音乐审美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是尊重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保证。

二、围绕主题,深入研讨,分享音乐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澳门理工学院代百生的《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社会因素》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不仅有音乐教育学研究中给予很多关注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更有诸多的社会因素。香港教育学院刘永慈和黄树诚在其《新颖的音乐肢体课程对在职幼师于信念、态度、技能和知识上的改变》认为,在学前教育中,音乐肢体课程在发展幼儿的生活技能、社交技能、美育智能和创造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台南科技大学陈资光《流行音乐录音带文本分析之研究》认为,在学校音乐课程中进行流行音乐录影带文本分析的教学,不但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同时也能提升他们在音乐性和媒体认识上的能力,是值得音乐教师多加重视的教学活动。台南大学音乐系谢苑玫、许芷葳的《自由软件操作与教学策略结合的音乐教师培训》以自由软件musescore的应用为例,分享其教学行动中逐步的改变。华中师范大学张业茂认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及国际地位也不断攀升,国内学校音乐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世界音乐教育话语权重构过程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广东东莞桥头镇第二小学音乐教师叶剑波认为,媒体资讯辅助教学的出现,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了课堂教学感染力,让教师能够更系统更灵活地进行教学。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马达教授则从目前内地普遍开展的综合大学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自身对“院团结合”新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了有益的尝试。华南师范大学王朝霞《教育信息化时代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与重构》认为,多媒体时代催生的教育信息化给音乐教育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王培喜《音乐教师教育应体现基础教育的需求》认为,音乐教师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应具备对音乐教育进行研究的基本能力,更强调作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音乐专业技能。

学校音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初等、中等、高等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尤为重要,而并非仅仅指中小学音乐教育。然而现实中其连贯性和整体性往往被人忽视或轻视,高师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割裂或断层。高等师范院校无视基础音乐教育现状,一味地强调专业性,忽视基础性,以至于出现“你改你的,我教我的”,缺乏相互沟通和了解,教师教育的质量便无从保障。否定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性,否定“动局部而牵扯全身”的客观现象,就是否定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基础音乐教育实施改革,必然会深刻影响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

三、主题演讲与现场观摩并重,彰显学校音乐教育的连贯性

会议期间,为了推动一线教师与教师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主办方安排与会人员参观了澳门当地的学校音乐教育现场,使得大家对其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成为本次论坛的另一大亮点。浸信中学由澳门浸信教会创办于1955年9月,开办初期仅办幼稚园及小学,1967年增办初中,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相当的“一条龙”学校。全校共分幼稚园、小学部及中学部三个教学部,学生1600名,教师200余人。学校突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提倡从多方面表扬、肯定及欣赏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自我形象。学校为与会者安排了一场小学音乐课观摩。小学部借鉴“愉快教育”和“创思教育”的理念,利用多媒体设备授课,强调以学生为本,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能力及学科基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之得到全面发展。授课中多媒体演示、教师弹唱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圆,教学内容简单,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特别多,这种学生参与式教学也是近几年内地普遍提倡和采用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体验音乐,提高学生大脑的灵敏度和音乐鉴赏力和想象力,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该校与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合作,为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开设小提琴及大提琴课,每周进行两节课,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这种联合式培养模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毅力、组织力、协作能力以及处事能力。中学部设有合唱团、管乐团、管弦乐团、舞蹈组等多种学生兴趣组织,并参加教青局的“融合教育计划”,为在音乐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学生,专门聘请老师,学校专设浸信中学高中职业技术课程,期望透过这种课程重点培养音乐人才,提升他们音乐方面的能力,为进一步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学习奠定基础。培正中学1889年创办于广州,是中国第一所由华人基督徒开办的新型学校。1938年为了躲避战乱,迁至澳门。该校以“至善至正”为校训。教学包括幼稚园、小学及中学,全校学生超过3200人,教职员工260位。该校的管乐队、弦乐队、中乐团很有特色,一方面作为实施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渠道,旨在培养学生兴趣,普及高雅音乐文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则对于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使其为将来从事专业音乐教育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表演弦乐四重奏的四位成员即是本校学生,也是澳门青年管弦乐团的成员,经常代表澳门外出演出。

观摩的两所学校,学校艺术教育各有所长,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学校音乐活动平台面向所有学生,学校的艺术活动也丰富多彩。只要每位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再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素质一定能够得以全面发展,个性得以突出表现。

四、培养感情,强化沟通,健全音乐教师培养机制

正如华南师范大学郭声健教授总结本次论坛时所言,论坛的初衷即是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与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搭建一个学术的交流平台,通过对话和交流,建立起情感机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反思以往教师教育的得与失,积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随着近几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院校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加之专业定位模糊,管理者缺乏自觉意识和时代意识,使得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合格率不足30%。对于高师音乐教育而言,一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应具有专业技能与视野,更主要在于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既懂得学校音乐教育基本规律,又能驾驭学校音乐教学和实践。高等师范院校的关键不是如何追求“窄、专、深”的教育模式,而首先在于培养和加深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感情。基础音乐教育和高师音乐教育本没有高低之分,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只有多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协调的机制,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艺术教育质量才能得以保障,高师院校办学特色才能彰显。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带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为了进一步强化高师育人目标,教育部相继制订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等相关政策和组织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就是推动基础音乐教育与教师教育相互协调,一体联动,就是要为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如今中国艺术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历史机遇。由于学校音乐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对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心理、能力、情操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艺术教育必然随着社会物质文化发展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必将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然而,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情况参差不齐,音乐设施及音乐师资分布不均,甚至有些地方严重匮乏;地区之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音乐教育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贯通而有机的联动机制等等。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学校音乐教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王晓平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王晓平

第二篇:学习自传: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

摘要:融入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主题学术生涯教育,不仅拓展了专业发展领域职业生涯辅导的空间,而且彰显了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术生涯教育功能。作为质性学术生涯评估工具的学习自传,在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进程中扮演着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角色,进而引导着本科生,在本科新生体验计划、跨学科学习情境、本科课程纵向结构、难以预知的学术生涯发展历程等复杂环境中,成长为学术生涯的自主管理者。学术生涯自主管理能力、可迁移能力、学术素养、创新能力、职业适应力、使命感、职业生涯决策模棱两可容忍度的共同提升,对本科生的学术生涯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学习自传;质性学术生涯评估工具;学术生涯发展;本科生学术生涯教育;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

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对本科新生自主进行学术生涯发展方面的思考有什么帮助?答案或许并不像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设计者预期的那般乐观。例如,一项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被问及“研讨课对你的专业规划、职业选择等有哪些影响”时,许多新生表示“没有太多联系”或是“还没有考虑到”。那么,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术生涯教育作用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呢?在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中专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模块,应是一个有实践价值的选择。正如我们的干预性研究己初见成效——依托本科生学术素养训练体系,通过于“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中和在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时专设学术认同模块,来纵向引导本科生自主开发与管理学术认同。广义而言,结合学习自传撰写开展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实践构想,与将就业能力提升融入课程的成功实践,本质趋于一致。在诸多将就业能力提升融入课程的成功实践中,“实施旨在帮助学习者建立经验联结并反思这些经验从而确定如何获得职业生涯发展建议的个人发展档案袋计划”,更是与结合学习自传撰写开展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实践构想相契合。

一、质性职业生涯评估承担主题学术生涯教育职能

我们曾致力于“通过调查的方式,采用自编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和本科生共同思考自我与学术职业之间的关系”。依职业生涯发展的系统理论框架整合观点看,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有助于支持本科生做出适宜的职业生涯决策。具体而言,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的支持作用,是通过引导本科生“分析其成为大环境下独特个体的原因,探讨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来实现的。更进一步:学术生活体验研究意义上,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所设学习目标回顾方面的开放式自述项目,发挥着“透过本科生亲笔书写的学习心得,洞察本科生在其学术生活中成长的心路历程”的作用;超越对质性职业生涯评估工具所设开放式自述项目的思考,认知与行动层面学习目标展望引导下的研究实践,还促使着本科生“听到学术生活的召唤,理解自己的专业志向”。由上述反思可见,参与质性职业生涯评估的过程即接受主题职业生涯(含学术生涯)教育的过程。

希望依托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自主研发的质性学术生涯评估工具,在引发认知与行动层面思考、引起真实行为的同时,能够进而扮演如下主题学术生涯教育角色:学术生涯发展理念的交流者;自主学术生涯管理的辅导者;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教与学的创新者;学科与学科文化理论及应用的传播者;可迁移能力的开发者;本科新生体验计划和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的导向者。

二、适用于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习自传项目设置概览

针对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教学情境自主研发的质性学术生涯评估工具为“学习自传”。实际上,传记(尤其是自传)作为研究方法,也己用作教学方法。例如,建议研究生开始撰写自传,并根据自传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学习自传特别强调学习者围绕“我是怎样成为今天的学习者”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在写作中“叙述自己接受教育的历史,从而理解学习是怎样影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使自己发展成现今的状态”。随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逐步深入的主题学术生涯教育要点(即学习自传项目)如表所示。本科新生围绕“学术生涯发展”主题进行的思考,可以涉及“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等多个层面。

就融入式主题本科新生学术生涯教育模式、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建设以及教与学方法创新而言,另有两点需要明确。第一,课程初,本科新生将获得全程化学习自传的各个项目,这样,本科新生就可以针对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动态关注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收获以及尚待解决的学习问题,并藉学习日志动态记录关注结果。第二,与本科新生在课程初撰写学习自传同步,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模块也应加强建设——分析学习自传成稿内容从而集中于学术生涯发展提出即时课程优化建议,正如成功案例所显示的“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诞生,或者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而不断调整”。

三、适用于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的学习自传项目设置详解

学习自传所设项目涵盖对个体“过去、现在、未来”成长经验的回顾与展望,从而体现了学术生涯发展(可理解为具有领域特异性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到特定发展阶段,本科生的学术生涯发展历程是学习者与本科生学术素养训练体系交互作用的结果。例如,一项定量研究基于四个调查结果得出结论,本科生科研项目参与经验能够引起个体对科学类、技术类、工程类、数学类职业以及硕士/博士学位的兴趣,而为“尽早”激发个体对这些职业或学位的热情,向本科低年级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尤其值得重视。重在研究与发现乐趣体验的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含主题学术生涯教育),正是本科生学术素养训练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学习自传所设项目涉及跨学科学习情境、学科/专业规划等环境因素或者自我与环境关系因素的期望在于,进行中的教学/课程改革有待本科新生着眼于学术生涯发展来创造性地审视与应对。一方面,修习跨学科式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可能益于本科新生“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探讨,探寻到自己感兴趣的交叉学科发展路径”。主修跨学科专业、攻读双学位/辅修专业、修习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或通识课程、转换主修专业等,也为本科生创造了类似的学术生涯探索、决策、规划与适应机会。另一方面,本科通识教育方案可以实现从“重视学科”到“重视能力”的转变——通过“思维与行为方法(新生研讨课也纳入其中)、有效思考、写作与修辞、语言”这四类必修课,来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有效表达能力”,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并引导个体未来理智地工作与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经由本科通识课程提升的“思维能力、有效表达能力”等可迁移能力与“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那么在全部本科课程而不只是本科通识课程意义上,关乎学科主题的专业知识能力将反过来成为可迁移能力持续提升的水之源、木之本。换言之,本科生学术素养最终以“通专结合”的方式建基于学科领域及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联系之上。这也是促使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与学科课程体系形成合力背后的逻辑。例如,成功教育实践提示,除了开设跨学科式学术论文写作新生研讨课之外,还应“从导论课程直至毕业设计,顺次将学术论文写作融入学科课程体系”。

不可否认,未来学术生涯发展历程中充满的不确定性,是本科新生难以在学习自传撰写过程中预知的。例如,一项以分析阶段性年度调查数据方式进行的本科生科研项目评估结果证明,和参与项目之前相比,完成环境可持续性主题本科生科研项目之后,学生追求科学或工程领域学术职业的倾向有所下降,尽管其深造的倾向有所上升。这个结果反映出,完成项目之后,学生对自身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的自我评估可能更为实际,或者学生对专业型硕士/博士学位的认知度可能有所上升。所以,尚待研究的问题是:在本科阶段即阻止学生追求自认为兴趣和能力不足的职业是否有益?本科生科研项目参与经验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硕士/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可能职业选择?上述现象,既提示了开展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又为本科生学术生涯教育养成学术生涯自主管理者的追求,探明了“职业适应力和使命感或职业生涯决策模棱两可容忍度共同形成与发展”这一具体方向。

和在撰写学习自传过程中思考“怎样做”尤为不同的是,本科新生需要在完成学习自传之后,以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为起点不断地自主建构学习经验。需要如此采取真实行动的缘由是什么?横向而言,本科新生体验计划可归为“四种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且呈螺旋式上升态势的类型”,这四种类型包括“课程(如新生研讨课、学习共同体),学术支援(如学术指导、图书馆与信息素养、辅助教育),课外活动(如服务学习),服务(如入学管理、定向辅导活动、宿舍计划)”。纵向而言,“新生研讨课、通识课程、本科生科研项目、大四顶峰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支持的本科课程纵向结构,使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得到了保证”。不难分析出,学术性转变类新生研讨课主题学术生涯教育的实践价值是,在模式/体系、工具、心理/行为等意义上,支持本科生成长为学术生涯自主管理者。

四、发挥本科生在丰富学习自传应用上的主体作用

本科生是通过学习自传撰写来解决学术生涯发展方面问题的主体。因此,未来的本科生学术生涯教育研究及实践,将寻求发挥本科生在丰富学习自传应用上主体作用的途径和策略。相应的探索,将立足于人才培养,以促进个体毕生发展、终身学习为目标,从自我发展及学习环境/学术职业建设这两个层面展开。当然,整合自我与环境中影响学术生涯发展各种因素的独特方法,有赖于作为学术生涯自主管理者的本科生在行动中尝试。

[责任编辑:周杨]

作者:刘秋颖 苏彦捷

第三篇: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

摘 要:研究生作为未来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对其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学术规范教育应从其内容、性质、价值去研究,通过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教育,进一步培育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建立起健康规范的学术环境。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体制

一、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现状

研究生作为未来科学研究的骨干力量, 对其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已经刻不容缓。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下扩大学术交流、实现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开始有人重视并探讨学术规范问题。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使得学术规范在我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有关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讨论也因此步入不少学者们的视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认为,近年来,尽管学术界和高校存在学术不端现象,有的还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但涉及违反或不遵守学术规范的多数研究生还是不懂学术规范,或者是对学术规范还不知道错在哪里,有的连基本的要求都不知道。[1]有关人士无不忧虑地指出:“从近年来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缺乏对学术规范的了解,缺少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不知道如何标注参考文献,因此,他们很难区分什么是合理引用,什么是抄袭剽窃。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掌握得很少,他们十分渴望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2]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使学术论文写作和道德规范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势在必行。但是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许多高校原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规范和评价体系变得不合时宜,导致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处于尴尬境地,名存实亡。同时,高校研究生教育与社会教育越来越紧密地结合,社会上弥散的拜金主义、“官本位”思想也日渐蔓延到高校学术界,成为导致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的直接诱因。在这样的环境下,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自然受到影响,变得形式化、肤浅化。

二、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理论分析

1.从内容看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的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分为学术法律规范教育、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学术写作规范教育。[3]

众所周知,研究生是不断充实学术队伍的生力军,研究生阶段是他们将来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阶段,他们是否受过严格的学术规范教育,将极大地影响未来的整个学术行业的规范。但遗憾的是,在研究生教育中,相当多的高校连基本的学术形式教育都没有进行,恰如郭世佑先生所感叹的:“凡是在我国学术界所存在的学风不正与学术失范现象,无论是低级错误,还是‘高级’错误,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都不难找到可以对应的依据。”[4]

对研究生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是他们将来从事科研工作不失范的一个最低技术要求,也是建构学术规范的最低保障。这种形式训练应该包括如何读书,如何收集材料,如何分析材料,如何引用材料,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讨论问题,什么叫合理借鉴与引用,什么叫技术不当构成抄袭剽窃,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学好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细心和耐心,这个做学问的入门功夫不过硬就必将影响今后的学术规范。

2.从性质看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在性质上不仅仅是学术规范学习,更应该属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学术道德规范是对学术工作者从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方面提出的应该达到的要求,它是学术规范的核心部分。

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在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中必须从实践出发,发挥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使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实现它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最终塑造出一个个学术研究上的“主体性”非常强的学者。

3.从价值看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价值的实质是客体同主体的一致,使客体为主体服务,价值归根结底不是客体本身的属性,而是对主体的作用、意义和一种关系,是以主体为核心的主客体的统一。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研究生,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对国家来说价值非常重大。对初入学术之门的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克服其学术浮躁、急功近利和浅尝辄止的心态,使他们树立为求真理而从事学术的意识,不随流俗、不慕虚荣地踏踏实实学习,从而不断地认识真理,发展真理,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大厦建设添砖加瓦。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对于其客体,即研究生来说也意义非凡,能使他们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学者是坚守自己的学术研究,自尊自信,能在复杂矛盾和多种诱惑面前冷静自持地追求真理的人。

三、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相关建议

1.营造健康学术气氛,健全学术规范教育体制,注重教育培养兴趣的功能

江泽民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其中第四点提出,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切中当前学术研究时弊。这五点希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当全面加以贯彻,而做到第四点是做到其他几点的基础。高校进行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必须营造健康学术气氛,坚持民主求实的学风。

高校进行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要建立学术监督和奖惩机制。一方面要对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惩戒,另一方面要对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为研究生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规范教育体制必须由课堂填鸭式走向多元式,如建立导师负责制,请知名专家作相关讲座,建立查新防作弊网站等。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要注重教育培养兴趣的功能,在规范教育中,为使研究生“乐学、爱练”,最佳的切入点是激发和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练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研究生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宣传规范学术研究,提倡学术规范养成教育,注重教育锻炼意志的功能

人民网等国内网站开辟了学术规范监督的网站,大力宣传学术规范,许多高校也意识到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制定了相关的学术规范制度。

鉴于其德育属性,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必须与素质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学术规范从根本上说就是学术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规避学术失范,关键是研究生当从自身做起。学校应该从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天,从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步起,就加强学术规范宣传,要求研究生们认真严谨、科学规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要确立学术规范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重视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对学术多一分敬畏之心。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反对弄虚作假,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不良学风,严格恪守学术道德,加强自我规范意识和学术积累,提高学术素养和学术创新能力,实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久之,学术道德就会逐渐内化为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内在诉求,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关键性转化,由“失范”到“规范”。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要注重教育锻炼意志的功能,从事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在规范教育中要锻炼研究生坚忍不拔、顽强向上的意志。

3.完善正规学术评估,建立学术规范诚信档案,注重教育陶冶情操的功能

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要指导研究生走创新求实之路,要推倒那些非学术的虚假、荒谬的学术评估指标,确立新的学术指标。学术评估指标必须从学术史背景出发,看其是否推动了知识的增长,提供了前人所没有的新的东西。

建立研究生诚信档案,真实反映学术诚信程度。应该从研究生入学的时候就开始建立。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大力开展学术批评。要建立有关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监督机构,监督和处理违反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不端行为。[5]

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要注重教育陶冶情操的功能,高尚的情操和追求始终是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有了高尚的情操,就能正确对待学术科研的规范问题。

结语

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到改革现行不合理的高校学术评估体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关系到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术涵养教育,还关系到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训练。通过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教育,进一步培育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进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建立起健康规范的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1]葛剑雄.教育部出反腐令[EB/OL]. http://edu.qq.com/a/20040827/000009.htm .2004.08.

[2]崔月琴.加强学术规范化教育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3]叶继元.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J].学术界,2005,(1).

[4]王锋.“刘燕文诉北大案”的法律思考[J].法制日报,2000-01-06.

[5]陈素珊.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术规范问题探析[J].教育探索,2006,(9).

(责任编辑:韩慧玲 韩 毅)

作者:李诺枫

上一篇:土木工程监理论文下一篇:音乐生毕业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