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家演讲稿

2022-07-31

演讲稿是工作会议与报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通过演讲稿的内容,可以进行思想与观点方面的交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6以校为家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56以校为家演讲稿

“以校为家”演讲稿 (1)

以校为家

家是一潭清澈的湖水,一片宁静的港湾;家是小孩手中放飞的风筝,是牧人心中肥美的草地;漂泊于苍桑人世,家是芸芸众生心灵的寄托,是身心疲惫遭遇尴尬后日思夜想的温床。

作为一名教师,学校成为我生命的第二故乡。心怀学校,情系学生,无论走出多远,心中想着的还是学校,眼中盯着的还是孩子,学校再无法从我的心中抹去。

我很庆幸,从业初始,就遇到了这样一行为共同热爱的教育事业而奔波操劳的赶路人——柏渡小学的前辈们。一群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可爱、可敬的老师们!能成为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倍感荣幸。他们那执着、坚定的步履深深地吸引与征服了我,让我欣然加入了这个群体当中。他们对学生的爱,犹如滴滴甘露,缕缕春光滋润万物,整天埋没于纸堆题海中重复着日升日落,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汇聚成散落飘浮的浪线标点。在工作上,他们追求着尽善尽美,以身作则,就像辛勤的农夫,精心耕耘着,为我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从学生进校的那一刻,他们就将自己和学校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的一校之长,以学校的发展为已任,常常为了改善学校的环境,改进学校的设备而带病四处奔波辛劳。绿树参天,草坪如茵,崭新的教学楼,四间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正是他辛勤劳动结出的果实;这,也是他爱校如家、无私付出的明证!

对学生,老师们倾注了满腔的热情。课堂上,他们广征博引,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下课了,教室里,被学生团团围住的数学老师们正在给同学们排疑解惑,那么投入、那么富有激情;走廊上,英语老师们正耐心地教学生读英语,那么专注、那么认真„„这样的画面不胜枚举。西小的一切,感染着我。西小在茁壮成长,我也在不断进步,从一个初出茅庐,没有半点教育经验的大学生,到今天能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迎接孩子渴求知识的目光,家长挑剔的眼神。一步步,我在努力着,实践着。爱心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讲台下,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是播种希望的圣地,更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我将用最无私的爱,让我的孩子们行走在爱的林荫道上,点燃他们的梦想,照亮他们前进的路程。为着“教师”这个称谓,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付出着自己的心血!

第二篇:教师以校为家,贵在何处?

东坪镇青山园完小 邓吾佳

【内容摘要】:教师“以校为家”贵在何处?“以校为家”需要教师有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思想境界;“以校为家”需要教师有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精神支柱;“以校为家”需要教师有包容之心和容忍之心的大度气质。2012年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的“走基层,寻找最美的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摄取的“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就是以校为家的榜样,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用自己最纯朴的表达方式诠释着教师“以校为家”的内涵。

【关键词】:教师

以校为家

爱生

爱学校

爱同志

我原本认为“以校为家”就是教师应住守学校这片天地不离不弃那么简单,细细想来远不至如此。教师“以校为家”贵在何处?“以校为家”需要教师有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思想境界;“以校为家”需要教师有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精神支柱;“以校为家”需要教师有包容之心和容忍之心的大度气质。2012年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的“走基层,寻找最美的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摄取的“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就是以校为家的榜样,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用自己最纯朴的表达方式诠释着教师“以校为家”的内涵。

一、教师以校为家,就要爱生如子,把学生当自己子女。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一个教师只要对学生抱有强烈诚挚的爱,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们,就能相应地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爱戴。只有懂得对学生爱,才能算是教育的内行,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自己辛勤的劳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陶行知曾经说过:“爱满天下,爱生如子。”我想这就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吧。教师要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尤其是对那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学困生、特困生、心理障碍儿童、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更要陪加关爱,要对他们有耐心,有信心,有包容心。

爱生如子,多点亲近,多一点关爱,把爱意倾注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把关怀表现于学生方方面面的细节当中,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的道德水准。教师要给学生多点亲近,多一点关爱。进入学生群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生如子,多点沟通,多点包容。尤其是对待犯错的学生要揣怀着包容的心理,放下老师那师道尊严的架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平静的心态去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师与生的情感碰撞,绽放出融洽的火花。尽量地挖掘学生潜在的闪光点,尽可能够的宽容学生的缺点,但不纵容学生的缺点,用老师的真切感化学生,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真正了解到一个学生的生活需求,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更好地得到学生的亲近。

爱生如子,多一点慈爱,多一点理解。老师舍得摧毁自己那威严的城墙,学生才会自觉地走上你沟通的平台。老师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严而有度,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慈祥,学生才敢与你近距离的沟通,才敢与你自然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如父,如母。

教师做到了爱生如子,学生才会“亲其师”与“信其道”。 湖北郧县南化塘镇罗堰教学点一位叫邹桂芬的老师却在这里呆了34年,成了山旮旯里唯一的教师。 一说起邹老师,很多村民都会提到她背学生过河的事。原来,在罗堰教学点前面是条60米宽的滔河。每到雨季或上游水电站发电放水,河水暴涨,怕孩子们过河不安全,邹桂芬就会背着学生过河。这一背,34年背了两代人。她不正是一个爱生如子的典范么?

二、教师以校为家,就要爱校如家,做好学校的主人翁。

“学校是我家,维护靠大家。”教师要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共同维护学校的生存、发展与繁荣。 “以校为家”必须爱校如家,爱校如家就应有主人翁的精神,共同维护学校的荣誉。

“爱校如家”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学校教学质量。质量是打造学校名誉与威信的品牌。没有质量的学校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第一己任来推崇学校名誉,用自己智慧、激情、责任去获取质量的最大值。

“爱校如家”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担当繁荣学校的责任。责任是

确保学校发展与繁荣的保证。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人,就要有主人翁的责任心来关心学校的方方面面。凡事有人做,凡事有人管,不以分工做界限,不以本份为分寸,人人都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主人,学校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学校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

走基层,寻找最美的乡村教师——湖北省恩施市河溪村,却有一个校长,带领老师和村民们用背篓背回了六万零一百斤水泥,背出了一座学校。苗寨干昌位于贵州的大山深处,为了解决深山区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18年前,黎永清和妻子唐乔英自费办起了一所小学。他们真正是一面面以校为家,爱校如家的旗帜。

三、教师以校为家,就要以和为贵,视同志如兄弟姐妹。

“以校为家”必须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一所学校同志就是兄弟姐妹,应该保持一团和气,上下精神团结。这样人心才会有凝聚力,工作才有责任感,学校才有朝气。

以和为贵,要有互助精神。一个群体中能力是有差异的,要把一件事情做完美,也许需要众多人的参与和支持。一个群体中生活的差异也是有的,济同志之所难,帮同志之所困,这是视同志为兄弟姐妹的真实体现。

以和为贵,要有包容的心态。一所学校教职员工那么多,天天相处在一起矛盾和分歧总会难免。舌头和牙齿相处得那么好,舌头也常被牙齿咬。一旦产生矛盾和分歧教师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地思考,沉作的对待。多反思自己:“一个巴掌拍不响”,有时即使是人家的错,

只要你能忍辱负重,不斤斤计较,能宽容大度矛盾也会由大化小,甚至由小化无。要做到这些,一是教师必须要有包容、忍辱的气质。周文王忍受了被纣王囚于商并逼食亲儿之肉的屈辱,越王勾践忍受吴王夫差的种种凌辱甚至是舐屎之辱,汉功臣韩信曾忍受了胯下之辱;二是教师必须要有平和的心态,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将风范。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总之,要把同志视为兄弟姐妹,要有包容心态,就要消除狭隘心理,要有容人之心,意见与分歧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得到解决。

以和为贵,要有互信心理。同志之间,上下之间要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不猜疑,阳光相处。充分体现同志就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总之,作为一个教师也应该“以校为家”。能做到“以校为家”的教师,也一定是一个事业心好,责任强,受人敬爱的好教师。

2012年8月25日

第三篇:以校为家讲奉献 勤奋感召创辉煌

———XXX校长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十七大五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以教育局工作要点为指导,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契机,在“扭转、提高、稳步、辉煌”四大战略目标基础上,紧紧围绕“保稳定,强改革,促发展”的三大规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校为家,视教育为天职,师生为上帝,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勤奋感召全体教职工尽力干好一切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以下的述职。

1、制度建设日臻完善。今年在原有《昌盛中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修订了奖惩管理制度,细化了过程管理制度,为教师分流制定了考核办法,重点突出了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更加奠定了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基础,尽力做到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初步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顺利通过教育局的督导评估。

2、管理队伍建设大见成效。学校主管领导结合争先创优活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三处一室精诚团结,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要求他们做为师之师,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培养出能干事、干成事、快干事的领导集体,我本人时时在先,事事有先,率先垂范,用自身的勤奋和科学的管理形成了有感召力,战斗力的领导集体。

3、教师队伍建设效果显著。针对我校教师流动性大,新上岗教师多的特点,结合“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公仆意识”活动继续倡导师生开展“同学习,共进步,都发展”的教学相长活动,要求教师做为生之师,明确昌盛中学就是炼就教学本领的平台,进城工作的跳板,城区教师的摇篮,鼓励在教中学,学中教,培养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

4、继续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我校结构特殊,学生年龄跨度大。“一校两部,一校两制”格局初步形成,使集中办公和分散办公发挥得更好。初中部和小学部科学合理安排作息,细化管理环节,高小课前五分钟兴趣活动卓有成效,使两部

有机高效整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管理机制。

5、德育工作力争务实高效。学校确立领导班子建设标准,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学生良好习惯标准,结合一校两部实际,要求九年级带动

七、八年级从而拉动五六年级,进而拖动三四年级学生以良好习惯标准为准则,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同时将经典蒙学校本教材深入课堂,使“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蒙学内容深入人心,伴随终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集目标和德育功能为一体的蒙学教育策略。同时晨夕会教师列队站立,树立榜样;全体教师列队做操,做出表率;更加细化德育行为。

6、教研教改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改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重点突出青年教师快速成熟工作。要求教师要有危机意识明确今日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失业意识,最大限度从教学五环节细化指导,并充分利用领导分组蹲点,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成倾向给予及时的校正和指导。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结合培训举行了观课议课专题讲座,更新理念促进成长。目前理科上形成“合作、探究、以练导讲,体现三主”模式,文科上形成“五读法”教学特色,并在学校初步推广参与式教学,青年教师拜师学教,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能。

7、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针对昌盛地处偏远,民风淳朴,外部干扰少,内部教师新,功利意识不强,周边环境纯洁的特点,倡导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让昌盛学子从学习习惯到思维习惯再到终身发展,去面对我们的管理和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在不同领域或岗位都能成功,推行绿色教育,让他们在昌盛学习的这段经历成为人生价值去向的航标。

8、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收并昌盛片三年级学生后,我感觉身上的担子加重了许多。生活起居样样操心,吃喝拉撒样样照顾,逐渐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为此,我要求每班两位班主任视他们为儿女,手把手的教,冬天每人准备一个热水袋,生炉子,打开水亲临现场,专人负责。对

三、四年级各项活动做到提前培训,学期初强化指导,平时重点关爱,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9、各项活动开展到位。每学期按照教育局安排,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活

动安排,从周一晨会,教工例会到各项活动的落实,按部就班。开学典礼、班主任培训、教学评优、初三级质量分析、节日庆祝、田径运动会、演讲比赛、蒙学知识竞赛、教案作业检查、安全知识讲座及演练、“关爱奉献,日行一善”和月检测等各项活动开展扎实有效,重细节抓环节才能出成果。

10、教学质量不断攀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在实现了“扭转、提高、稳步、辉煌”四大战略目标基础之上,又制定了“保稳定,强改革,促发展”的三年规划,逐年落实。今年是第二年,从教学管理的环节细节入手,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认真对待每一周、每一天、每一节课,达到预定目标。在今年会考中,高中升学率再创新高,升入

一、四中学生26人,有两名学生进入全县100名。抽考成绩综合名次居全县中上游,受到了教育局的通报表扬,学校每年被教育局评为先进集体,教学质量令老百姓满意。

11、校园美化绿化品位提高。在去年项目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申请到了校安工程并且顺利开工,明年秋季将两部合一,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集思广益,提前谋划,精心构思,使美化绿化尽力发挥到极致。目前步入昌盛中学大门,柳树婀娜多姿,松柏常青,整齐的马路,宽阔的广场,崭新的路灯,五彩的花台成为校园一大景观。真正体现了横向看广场马路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纵向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号召昌盛学子迈上状元之桥,踏上成功之路,跨出崭新的校门走向社会成为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优美的环境不仅为昌盛教育增添色彩,更重要是增加了昌盛中学的文化内涵,达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12、师生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年级跨度大,工作难度大,为此我把关心师生生活纳入日常工作来抓,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师生伙食,随着教师私家车增多,安排教师乘车往返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为教师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让教师工作舒心。

13、财物管理不断加强。学校年级多学生少,资金不足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为此我注重培育造血功能,开源节流,把所有资金全用在该用的地方上。实行家长委员会和学生灶务管理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管理出谋划策。

14、灶务管理不断优化。师生两灶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找炊事员困难,主管人员缺乏,师生期望值比较高,所以指导种菜,拉运白菜储菜,精心谋划,勤俭节约。定点采购,拟定菜谱,严格要求,层层把关,确保饮食安全和伙食质量,在灶务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师生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目前所有教师全部上灶,学生问卷中满意度有所提高。

15、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安全管理工作逢会必讲,实现四轮联动管理机制,即行政领导包天,值周领导及其值周教师包周,班主任包班,夜间巡查人员和宿舍管理人员包片,层层建立了安全台帐,学生挂牌住宿,列队往返,人防物防并重,责任到人,消除安全隐患,进行了安全撤离演练,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

16、加强自身修养和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本学期参加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在掌握了校长的责任和意识,明确了校长的教师观、学生观、社区观、评价观基础之上,更加懂得学校发展和创新以及校长的价值取向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校长的专业化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决定学校未来。一个好校长应具备政治家的追求,教育家的精神,领导者的素质,不断创新的意识和管理者的技能,我正在学习和实践之中。尽管目前学校发展前景良好,本人年年被评为全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但成绩的取得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所有教师共同艰辛的付出。在偏僻而又复杂的学校,只有以校为家,无私奉献,用勤奋去感召别人,甘为人梯让所有教师成功,让每个学生不断进步,才能赢得全体师生的崇尚和尊敬;只有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用知识引导别人,默默无闻让所有的教师发展,让学生有终身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永远赢得人心。

尽管我尽我所能,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克服决策优柔寡断,青年教师培养手软,财金管理知识缺乏,制度落实强度不够,学校核心价值观体现不好和遇事心浮气躁等不足,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带领全体教职工继续在管理上做文章,在改善办学条件上求突破,在提高生活水平上想办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谋发展,努力办人民更加满意大教育。

第四篇:“以校为家,爱岗敬业”后勤公司刘XX先进事迹材料

爱岗敬业 以校为家

――后勤职工刘XX事迹材料

刘XX同志,男,现年60岁,中共党员,1972年至今一直奋战在学校后勤工作的第一线。历任学校总务处炊事员、车队司机,后勤办汽车队队长、环卫绿化中心主任,公司环卫绿化中心主任、总公司物业中心副主任。40年来,虽然从事的岗位不同,但刘XX同志一直兢兢业业,舍己为人,为学校的工勤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深受广大职工称赞。

1972年,19岁的刘XX同志来到我校教工食堂,从事炊事员岗位,年轻的他每天早出晚归,以认真好学,勤劳肯干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教职工的一致好评。很快他得到了老师傅们的真传,掌握了各种烹饪技巧,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术,树立了良好的服务意识。

1974年,凭借优异的工作表现,刘XX同志被任命为教职工食堂的炊事班班长。当时正值计划经济时代,粮油肉菜供给紧张,教职工更是来自全国各地,众口难调。在这期间,刘XX同志,对现有饭菜种类进行改造,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尽最大努力为教职工改善伙食。当时教职工的收入是很低,困难职工,以及带孩子的女职工,生活更是艰辛,刘XX同志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刘XX同志总是主动要求食堂炊事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与最大的照顾,给与了他们莫大的帮助,时至今日,许多老教师、老职工提起当初那个食堂的小师傅时还对其感激有加。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救灾期间的情景至今还另人心有余悸,

但就在这样的危险时刻,在震后第一天早晨的食堂,为了让教职工和家属们吃上早饭,刘XX同志带领几个工人冒着随时发生余震的危险,为老师和孩子们做了早饭。在食堂给老师们做饭、送饭的情景,人们至今难忘。但等他等赶回到家里的时候,他的家人还在为没有粮食和早饭而发愁。他说,为这件事至今都感到愧疚,总感觉对不起家里的老人和自己的弟妹。

1977年,刘XX同志调至学校车队,当时,交通尚不发达,卡车是学校是科研、生活、实习活动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学校正常中作的重要保障,刘XX同志不顾卡车驾驶员工作的辛苦,主动申请卡车司机的岗位,从此早出晚归,兢兢业业,一干就是16年。16年间,他驾驶90万公,从未发生任何事故,无论是运送基建物质生活用品还是接送学生实习(当时卡车可以载人),均能按时、圆满完成任务。1985年,刘XX同志成为学校大型客车的驾驶员,负责接送学生实习等任务,过硬的驾驶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成为了他的代名词,师生的赞扬和好评不计其数,在学校每年的评奖中,年年获得优秀驾驶员称号。

1995年,刘XX同志被任命为了车队队长,在任期间他坚守在驾驶岗位,积极进行改革,精打细算,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保证了车队安全行驶无事故。他所在的车队更是成为了本地公认的先进车队,他本人两次被评为交警认可的模范车管干部,被学院聘为安全监督员。

在2000年后勤社会化改革伊始,后勤系统面临着全面重组,刘

XX同志以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脱颖而出,由后勤处任命为环境管理中心主任一职。在那时,学校环境绿化效果较差,尚未摆脱脏、乱、差现象,学生们也没有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刘XX同志常说:正因为校园环境没有要求到位,才导致学名们没有养成爱护、保护习惯的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创造了好的环境,学生们自然也会自觉维护、爱护我们的校园。为此,建设一个美丽的、让人自觉爱护的校园成为了他心中的目标。在2000年到2001年这一年中,他起早贪黑、亲力亲为,在评估员的指导下,在后勤领导的指挥下,先后建成了樱花园、桃竹林园、越千年前花园等园景小区,并组织本部门职工,种植了草坪,一年内学校的大环境实现了完美蜕变。在评估期间,评估专家当时有这样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专家说:没有想到县城外围这么差,而学校环境这么美,反差太大了。2006年,河北省建设厅的评选中,学校凭借优美的校园环境获得了河北省“园林式单位”称号。

2004年,校园环境管理中心合并为卫生绿化中心,全部卫生环境绿化划归到卫生绿化中心,刘XX同志正式担任绿化中心主任。为做好管理工作,他在人员管理、业务管理、景观设计、新树种引进等方方面面,不断学习和提高,积极筹措绿化资金,合理安排环卫清扫,在刘XX同志带领下,校园环境管理中心的工作能力逐步提升,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水平也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2007年的学校教学教学水平评估打下了坚实基础。优美的环境,园林式的校园,不但使评估专家对学校的校园环境非常认可,更赢得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

2008年绿化中心合并为现在的物业中心,刘XX同志担任物业中心副主任至今。在此期间,他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负责地协助中心主任,做好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凡是在绿化工作的第一线,总是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在从事本职工作之余,1987至2008年间,刘XX同志还一直兼任学校学院工会委员。作为委员,他参与组织了每年的教职工体育活动,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坚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在广大教职工眼中,刘XX同志绝对称的上是一个好同事、好邻居,无论谁家婚丧嫁娶或是生病有事,他总是主动前去相助,最早赶去最后离开,尽心尽力、不求回报。40年来,他几乎没过度过完整的双休日,有他做的好人好事已不计其数,他帮助的教职工已遍布整个学校。校园中,每当谈起后勤部门的刘主任时在场人员无不翘手称赞。

每当他回顾在后勤工作的日子时,他总会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尽管辛苦,但心中充满喜悦,看着校园在自己手中变得美丽,看着一批批来到学校后喜悦的笑脸,这是一个后勤人心中的幸福和甜蜜。

40年的历程,使他从一个天真的青年,变成一个成熟的后勤人,“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已经深深的铭刻在他的心中,为此他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后勤事业,正是这无私的奉献,换来的是一片片掌声,一声声赞誉。现在,他已经退休,但他不愿休息,现在依然坚守在绿化工作的一线,继续用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他对后勤的爱,对学校的爱。

第五篇:以校为本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新课程给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教师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与优化,教师的专业技能要不断提高;学校不再只是教师任教的场所,更应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舞台。面对如此形势,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要如何应对教育改革的挑战?所以,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提出:以理念为导向,以学习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立足农村实际,充分发掘各种资源,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下是我们平时的想法、做法和反思。

基本理念

理念是导向。从一开始我们就认为“关注学生必须同时关注教师!”。众所周知,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但同时也指出一个关键环节,教师是这场改革的具体实施者。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能否跟上。坦率地说,如果忽视了教师,而一味追求关注学生难免会有筑造空中楼阁的现象。基于此,我们坚持以三个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探索与实践

要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习是根本,实践是关键,制度是保障。

一、寻求活动新形式,促进交流共发展。

师素质的提高在课改背景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而有效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读书做笔记这么一个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探讨交流和展示的活动中。

1、每周论坛——开辟交流平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经过一阶段的学习思考与策划准备,结合课改要求与学校实际,尝试开展“每周论坛”活动,制定了《“每周论坛”活动细则》,确定了活动目标、内容、计划、形式与要求等。同时召开了校委、教研组长联合会议,认真选定了学期论坛的大主题如: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根据学校大主题确定主讲话题。如:《让班级活起来》、《论持久战——班级学生自主习惯的培养》、《自主、自律》„„把每周一下午第三节作为交流探讨的时间。活动采用专题讲座、漫谈交流等形式,话题涉及教育热点、实践发现、学习反思、困惑对策等进行交流。在“每周论坛”活动中,还设置了主持人、主讲人,这个设置意味着一种责任的下放。责任感驱使主持人主讲人认真思考问题、捕捉信息、加强学习、勤于动笔。教师在这个过程的锤炼中,获得较佳的状态并展示了自我,从而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成就。

为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让“每周论坛”发挥作用,成为构建学习化校园的一个辐射源,作为一校之长,我们强调了几个要求。

人人参与。这也是一个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对这项活动不回避,或主持、或主讲、或记录、或漫谈、或争议思考„„人人参与,那就意味着这项活动做有所值。

认真准备。“思考”是准备的关键之一,能否真实地去反思教育的现状、问题,不敷衍了事,决定着活动的实质性效果。这不仅影响工作成效,从中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现教师个人内心深层的另一种工作品位。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要求主讲人要提前一周把讲稿送交主持人审阅并共同交流、完善,以确保发言稿的质量。

联系实际。言之有物,言之有效,关键还得联系实际。教育的现实性,要求我们谈论、思考的东西必须是现实而非空洞的,故其内容应来源于学习心得、实践发现、困惑反思,范围包括眼中的学校、班级、课堂、家长、学生等等。一句话,在我们的身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即借鉴与应用。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这不仅是一个学习要求,也是一个工作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来验证,学是为了用,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实中的教育服务——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如何在交流中借鉴,在反思中改进,以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教育。这一点是“每周论坛”的归宿之一。

“每周论坛”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教师交流新平台,突出了参与、交流、探索、争鸣、促进、发展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学习氛围的形成,对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现实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每周论坛”不但是教师学习的交流平台,更是教师参与的锤炼天地。

2、研训结合——提高教研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门面。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校发展内涵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所以,我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的相结合起来,构建“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校本研训模式。校本研训立足于教师参与学习、交流和实践,开辟具体的载体或平台,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来源于实践,服务于教育,以此引导尝试行动研究,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研训以 “学习”为基础,与“走进大师”教育阅读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与教研交流相结合,与“教育教学反思”相结合,促进内化学习。

教研方面,各教研组固定每周有半天的教研时间,全校确定一个学期总的教研主题,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大主题和本班实际确定自己的子课题开展研究,教师定期以公开课的形式就该课题研究情况向教研组做汇报,并为大家做本课题的专题讲座。教研组结合公开课的实施情况也向教师提出建议,以便更深入地做进一步的研究。学校从说课、集体备课、开课到评课,规范了教研活动流程,并围绕主题规范整理形成各环节文字材料。如围绕教研主题,结合课例,开课教师需要撰写说课稿、教学设计、教后反思,组织者则要整理教研记录、教研小结等各种材料。在活动中,教师感受到教研是一个严肃而认真的工作,从而行之有效,言而有物。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为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理论水平,我校以“材料集成”为手段,促进教师系统整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先后整理汇编了《关注》、《耕耘》等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手记、心得体会与学校教研材料汇编。

3、撰写手记—— 促进反思

手记是成功经验的积累和失败实践的反思。教师在手记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发现不合理因素;在反思中,不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改变做法。为此,我要求教师每周至少撰写1篇教学手记,并作为学校常规每月自查的一项内容。同时,为鼓励与推动,我们汇编了教师教育手记集《耕耘》——教师手记选、《关注》(白埕小学教师手记选)、《蚂蚁的触角》。

4、网络信息—— 拓宽交流渠道

整合各种教育资讯,构建校园信息库,给教师提供跨时空多领域的学习、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这是学校适应信息社会,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是架设宽带网,让电脑发挥作用,致力使教师个人资料、学校工作资料规范合成。一方面使教师在信息集成中得以锻炼;一方面促进教师开放交流,资源共享,拓展教师交流空间,增加学习渠道。同时通过网上交流,又展示了自我。网络建设又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块活动阵地。

二、尝试课题探究,促进工作转型。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应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的工作转型,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效的媒介。

1、课题引入—— 提升探究水平

引进的优势就是指导相对到位,资料相对丰富。几年来,我们有三个教师参与了“作文生活化”(国家级课题)、“发展性评价”(县级课题)、“构建学习化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县级课题)的探究活动。

2、课题创生—— 提高探究质量

“自主-导行”是我们在学习工作摸索中感受创生的。目前,我们还在围绕这一主题,指导教师尝试从“我带同学学”课堂教学新模式、“自主-导行”少先队管理新方式等主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我校潘全兴老师为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凸显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创设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反复思考,尝试了“我带同学学”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确定了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教师导入——宣布带学顺序——学生带学、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引领——教师对学法、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学生在课前须先报名,然后确定带学内容,再商决学习方法、选择学习方式。教师课前只做到协调带学内容,帮助确定学习方法和方式;课堂上指导、点拨、引领深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领突破重难点。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个性化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该教学模式多次在县、中心校做典型课例推介,并受到一致的好评。

3、行动研究—— 促进工作转型

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然而农村小学教师又存在理论不足和受时空制约的弊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我尝试了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以问题攻关为主方向,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来于实践,服务教育。我校先后尝试了“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预习能力的培养”、“学困生的转化”等课题研究。并把每周论坛做为教师行动研究的交流平台。行动研究的开展,不仅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而且使教师逐步由原先的“教书匠”心态向“研究者”的意识转型,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课题琳琅满目,又显粗糙,似乎有悖现实,说是课题研究未免操之过急。但是我认为百花齐放体现的是一种关注,一种兴趣,一种尝试,又何尝不可。而这又将在交流中带动相应的工作开展,积极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不断促进教师形成自我成长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教师走向课题研究,科研转型是必然趋势,也是我校的教师的共同需求和选择。

三、建立规章制度,促进自我反思。

为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制定了《常规工作要求》、《常规自查工作要求》、《师德内涵》等制度,配备相应的评价工具,如:《课堂教学同事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学生、家长)》、《常规自查表》。为帮助教师做好工作调整还设置了《教师发展建议》(自我及同伴建议)、《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使教师对今后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作为教师行动的指南。“自查反思”式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强调了教师参与、主动反思;强调交流与沟通,以利共同发展;强调真实、客观。反映教师个人与学校的自我反思与工作调整,从而引导教师自律,促进教师成长,实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

2、档案袋建立—— 记录成长历程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建立是一种基于“学习与反思、记录成长历程”的教师发展目标引导的档案袋管理。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交流与反思、科研能力等方面。内容涵盖教师师德、教育教学常规、教科研、继续教育等方面,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脉络等相关内容。具体包括两大部分:基本部分和过程性材料部分。

基本部分包含《档案袋建立实施说明》、《教师专业发展参照标准》、《教师基本情况表》、《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档案袋内容目录记载》、《教师教育大事记》、《工作回顾与展望》。基本部分也是档案袋的主要部分,从整体上介绍档案袋建立的依据、理念、结构,体现教师的发展计划、成长历程及确定发展目标。

过程性资料部分是对基本部分的补充和深化,主要包括生涯规划、我的学习、交流与反思、教育与教学、教育科研、我的成果六大部分。收集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个性化有价值的过程性材料,以帮助教师更条理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历程。

同时,我还成立以校长及教务骨干为主的档案袋开发小组,负责档案袋的假设、验证、交流、实施。成立以校长及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为主的档案袋管理小组,负责档案袋建设的指导、组织交流、实施建议工作。为确保档案袋能真正促进教师反思、归因、总结、调整,我们还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原则》及《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工作要求》。确定了真实性、操作性、过程性、人文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袋的功能,我们开展了“规划生涯”研讨会,先由教师自我介绍自我发展计划,然后教师再针对其发展计划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不定期组织阶段性成果汇报会,汇报一阶段以来自我发展情况,及对今后工作是否做适当地调整。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为更好地展示教师所取得的成果,提高教师的自信心,我设置了“丰收硕果”展览室,把教师所获得的较有价值的成果(获奖证书、论文发表等)进行展示,让教师一走进“丰收硕果”展览室就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档案袋的建立让教师在自查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在反思中不断地调节自我;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促进反思与交流,在交流中走向成长。总之,教师在不断的反思、归因、总结、调整中,在自觉的学习、交流中,促进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上学期我校还选派5位教师参加东山县教育局举办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建设现场会,并有两位教师被评为“教师专业成长先进个人”。

四、塑造校园名师,促进个性张扬。

“名师”之名,不在名声高低;“名师”之名,不限范围大小。而在于自身素质、个人对群体的影响程度。名师塑造实际就是个性张扬,宣扬推介。

1、赏识寻优——张扬教师个性。

2、骨干培养—— 目前,我校已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3名,中心校级骨干教师2名。

3、活动推介—— 塑造校园名师。名师之“名”必须扬“名”,我们努力争取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参与,让教师在各级公开课、校际交流课、带教示范课、中心校本培训等活动中展示、推介。同时创设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主持、评课发言、学习交流等活动中加以锤炼,凸显能力。几年来,我校已有一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获得好成绩,有四名教师获得县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有多名教师成为县级、市级骨干教师,有7名教师在中心校校本培训中做专题讲座,多名教师也成为中心校的学科带头人。名师之名,让教师在普通的岗位上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正是形成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成效与反思

自我校探索“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来,学校形成了学习、探讨、实践、再学习、再交流、实践的循环式学习化氛围,教师学习、探究的内需得到加强,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开放、有效”的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也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1、促进了教师内需的发展。当前,由于教育“大锅饭”体制的因素,致使很多教师存在“得过且过”思想,对自身要求不高,学习积极性弱化。“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建立,通过外部驱动,促进了教师内需的发展。

2、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作为农村学校,受财力、物力、人力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发展的条件极其有限。“以校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建立,认为理念是导向,学习是根本,实践是关键,制度是保障。通过创设各种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3、促进了学习化校园的建设。学习化校园建设是学校走向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体系注重“学习—交流—行动研究”的教研模式的建立,把“行动研究”作为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桥梁,让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尽管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存在的问题也应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关注。

1、师德建设

在学校当前的状态下,制度更大程度是目标导向,引导着学校、教师的发展。因此,在极力倡导教师自律反思的同时,我们应当重视师德建设,人格影响,氛围影响。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尚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以做支持和保障,促进教师、学校发展。

2、促进内需

以校为本,创造机会,氛围影响,制度支持,都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驱力。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才是其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更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还是我们今后探索的问题。

3、经费支持

一年来,在东山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在陈城镇白埕村两委及有志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白埕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完成了篮球场的修建,围墙周遍的扩建、水泥地板的铺设,37个花坛的修建;六千多平方米操场的填翻和整平,完成了教学楼的全面整修,购置了多媒体教室的课桌椅,配置数码相机,给教师配置屏风式办公桌和计算机等等,实现办公电脑化,学校办学硬件设施逐渐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虽然,我校的办学条件在一年来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是,我不想停留在现状,还期待着学校有更大的发展,还希望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支持,共同打造我市一流品牌农村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服务于我们的孩子,服务于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发展核心问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校园更美了,设备更齐全了,学校要成为优秀教师的摇篮,培养出新一代一批批优秀学生,“路茫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着眼国家的未来,创办特色的学校,以校为本,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建设;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50句走心广告文案下一篇:3d打印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