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2022-07-14

我们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事情,在事情发生后,以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记录,可使我们改进不良思想,留下激励自己的正确思想。怎么写出有意义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师德规范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师爱无限

— 我的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方惠慰

在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并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之后,我又看了一些诸如《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行为十不准》、《师德师风规范》等材料,这使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规范》里要求教师要切实维护学生利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刚涉足教师行业的青年来说,要做的就更多了,仅仅是学习相关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怎么去践行的问题。

记得去年我考教师编制面试的部分就有这样一道题目,叫师爱无限。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是要有爱,这个“爱”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下面就将对这个爱的理解,就我个人的看法阐述一二。

(1)爱的来源

孟子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四端——仁、义、礼、智——的萌芽。善性人人都有,将它发扬光大,因而为善,若不保持,所以为恶。所以每个人内在的都有善心,也就是爱心,即是对别人的一种本能的关爱,这种爱虽然是本能所致,却不是本然所生的,在人的内心里存在,但是并不是就会直接表现出来的。

具体到教学上,师爱的产生,关键是要认同等位思维,即教师与学生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老师并不比学生高,中国传统的所谓“师道尊严”不是说没有道理,但是教与学却不是处于同一个地位上,这样,老师对学生可能也有爱,但这种爱基本上是一种长辈对后辈的爱,这是一种追求生存的爱,因为人类要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这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爱,不是我们所说的师爱。我们所说的师爱其实是一种平等的爱,在这种爱下面就不会出现体罚、侮辱学生,因为老师与学生不是家长与子女的关系,而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对等关系,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也尊重老师,这不是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吗?我自己有一次因为学生纪律不是很好,当时难以自控,火气比较大,但冷静了一会,我向所有学生郑重地道了歉,当时学生们都很感动,在那以后,不仅是纪律好了,而且我和大家的关系更密切了。

(2)爱的传递

光有爱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爱心传递出去,而传递主要是两个层面的事情的,第一是传递的对象,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爱每一位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所以我们的爱的对象是所有的学生,并不是有所偏向的,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也不管是纪律好的,还是纪律差的,一视同仁,一个标准到底。就比如我刚来的时候也只是注意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对那些差生基本上是不认识的,后来我逐渐地注意到不管是哪个学生都有他或她的优点,都有他或她的可爱之处,我们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并不是某个或某几个。第二个层次是传递的过程,即怎么去传递,在上课时可以把目光洒向

每一个学生,读解他们的表情,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提问时不管是正确或还是错误,都要鼓励他们,再多多努力。改作业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在上面写一点关心爱护的话,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温馨的词语,一个玩笑的符号,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一下子就拉近了。

(3)爱的发扬

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老师的爱并不是只在课堂与学校里的,可以说生活的外延就是我们师爱的外延,于生活处处、生活时时都有爱。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或许没有发觉,但是就像杜甫所说的“润物细无声”,它确确实实存在着。所以我们希望把师爱更加地发扬光大,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可以转换成学生对自己家长的关心,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可以化成学生对陌生人的尊重。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老师的言行身教就可能是学生行为处事的方式,老师的爱就是学生的爱,从而也就是全社会的爱。学生如果把这种爱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的素质的话,那么我们的师爱就不仅是师爱了,它是整个社会的爱,整个社会的良知了。

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在这次师德规范学习活动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师爱了,作为一个老师,不说要做什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炬”吧,我想最大的事情就要有那种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爱。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言得之。

附: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篇:学习师德规范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高尚的师德。不仅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更要热爱学生,只有心中充满爱,充满热情,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栋梁之才,培养出具有合格人格情操的学生。教师的高尚,不在于培养出多少伟人,多少科学艺术家,而在于他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养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二、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教师必须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

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学习师德规范体会

刘万双

学习师德规范体会

运兆忠

学习师德规范体会

高洪奇

学习新《师德规范》的体会

学习新《师德规范》的体会在政治学习中,我校认真组织老师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触颇深。《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上一次修订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而教育部早在XX年就启动了“道德规范”的修订工作,并专门就此成立了由专家、官员和教师代表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方式,最后形成了修订方案。比较两次修订后的条款发现,新版修订从8项缩减为6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大体内容不变,只是将属于教师个体文明素养方面的原三条并为“为人师表”一大项。

从内容上,一些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如“依法执教”修订为“爱国守法”;“热爱学生”修订为“关爱学生”等。除此之外,一些新增加的内容或表述相当醒目,包括“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知荣明耻”等。

新规范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作为在一线的老师们更要认真贯彻执行,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不喜欢那些考试成绩差的孩子,认为他们一无是处,有时候还对他们有些过急的言行,现在纳入了师德规范,作为教师要自觉地遵守规范,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是非常及时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愿望。社会对人的要求正在向多元化转变,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力,而学生的差异是现实存在的,以往用分数来判定好坏的评价模式常常导致独特个性被抹煞,独创精神遭打击,往往会出现学习上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积极开展品德银行储蓄活动,让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约束力,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偿家教逐渐成了商业意识在教育领域中的突出反映,是近年来冒出的现象,异化了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师德“新规”将“抵制有偿家教”列入其中,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师德规范。我认为,教师的功夫应放在课堂上,我赞同教师对一些基础稍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我们应该积极抵制有偿家教,对基础差的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辅导,决不能收取报酬。

但,不管无论怎样修订,师德规范的主旨不会变,简单概括就是“责任”与“爱”。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也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

新师德规范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被很多人解读为“专门堵‘范跑跑’师德漏洞”的“保护学生安全”规范。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做好安全工作,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呢?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不做危险的游戏,遵守公共安全规则等,其次,采取得力的措施,建立安全巡逻员的制度,使学生不发生安全事故。另外担任值日老师的时候,要认真的履行职责,不迟到,值好勤。

“师德规范”是根据教育法和教师法制定的行业规范。教育部号召老师自觉运用这个规范来要求自己。而作为教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遵守这个规范,对于一个优秀的老师来说,不仅是课要讲得好,更要有高尚的师德。我们全体老师应共同遵守这样的道德规范,育好国家栋梁,努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通过此次学校组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谈谈。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尤其是党员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在假期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加入到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去,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

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我们党员的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但是实现推进全中华民族素质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第三篇:师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

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到任

重道远。老规范共八条,新规范已精简成现在的六条,但是内容更为充实,体现了时代特色。新规范共包括六项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规范》对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

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只有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教育的执着、认真,你的这份热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让他们多对学习投入一份认真,同时老师也会多赢得学生的一份尊重。

二、“把爱撒向学生”。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是育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

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一个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和献身

精神,只有通过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苏联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他用诗

一般的语言十分确切地指明了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他还说,

“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一

点自己也深有体会,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这里需要

说明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属于亲缘关系,不是出于个人需求,而

是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一种特殊的、充满科学的、

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一种亲近感、

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这种爱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

围,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上相互沟通的桥梁,可以转化学生自身学习

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正像一位同事所说:“有时自身感到很疲乏,当一走进

教室见了自己的学生,不知从什么地方那个劲儿就上来了。”我认为这就是

一种爱的力量,有了这种爱,什么金钱、享乐将会被抛于九霄云外。教育

是爱的教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就不可能建立起师

生之间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支持,提

高教育和教学的成效。

三、 修师德,从多一点思考做起

严谨治学这一师德规范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

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它包含有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其中包

括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科研水平等。因此,在学习中,多想一点所学;在授课前,多想一想

该如何讲授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授课后,多想一想这一节课哪些知识点、哪些教学环节好些或差些,或是哪些学生接受好些或差些,为什么?这个问题,我还可以想哪些办法解决?哪个办法最有效?最有新意?就这样多一点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作风。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更加热爱学生了,更加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第四篇:师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兰州三十四中 万里松

一、对几个主要概念的认识

规范:标准、法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语言规范

(一)师德:指教师的道德

道德一词一说:源于拉丁语,意指风尚、习俗。道德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论语〃述而》:“老于道,据于德”。《孟子〃公孙丑下》:“尊德贵道”。道德是分开讲的。所谓“道”,是指人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天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作为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得,所谓德者“得也”,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在古代,“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首先将道德两字连用的是《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现在人们通常把道德理解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德、境界、修养及善恶评价,甚至用来泛指风尚习俗。

道德作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对人类社会的具体生活和具体行为进行制约和引导。道德渗透到具体的职业生活职业行为中,就表现为丰富多采的职业道德,如:干部道德、医生道德、教师道德、律

师道德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二、师德及师德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道德是在教师的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民教师处理和调节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殊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道德总的特点:利他性、自觉性、广泛渗透性、稳定性、实践性等等。

⑴师德意识要求高水准。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职业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这种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的神圣任务,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与其他职业劳动特别是工农业劳动、商业活动等不同,教师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和塑造新的一代,所以不仅要用自己丰富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是以自己的品格去“传授”品格,即以自己良好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健康、聪明、活泼的新一代,正由于此,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正因为此,社会对师德水准的要求比较高,在人类道德史上,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上。

⑵师德行为要成为楷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人们形容教师:“人之楷模”、“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等。比喻成“园丁”、“红烛”等等均是对教师道德行为表率性或典范性的要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你们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⑶师德内容具有继承性。由于教育过程所遵循的规律具有共同性,尽管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教师道德要求不完全相同,但又具有某些共同的规范要求,这些共同性正是师德内容继承性的基础。我国历代师德具有丰富的内容,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孔子的“有教之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骨干师德之风”。孟子也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他主张“因材施教”,荀子认为教师学习礼仪是修身的重要环节,“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之谓道德之极。”学习后还必须初中躬行。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篤行”(篤:忠实、全心全意)要求教师不仅要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并要认真地分析、思考,明辨其真伪、善恶、是非,并贯彻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三、教师道德规范的内容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这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或称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就是要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为培养后一代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

认真教学培养后昆为天职,人们对教师也用了许多比喻,如:“园丁”、“春蚕”(吐尽最后丝)、“红烛”(烧尽自己,照亮别人)、“人梯”(让别人踩着肩膀向上爬),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树人”是伟大的工程,并不仅仅是完成某门课的教学。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代早有“师表”提法,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指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孔子最早倡导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从事教育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他倡导教师要有良好的举止、语言的修养,也很重视教育有道,受到学生的爱戴。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教师的举止影响太大了。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表里如一,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要身体力行。

(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这是师道规范,教师要爱学生,这是社会责任,是社会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体现的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爱的具体体现,责任感和良心,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当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爱时,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言,师之惰”,但严格并不等于惩罚,教师绝不允许使用体罚,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要使学生对自己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远之。诲人不倦,即对学生要特别有耐心,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坚持正面教育,正面引导、灌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另外对学生要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一碗水端平,孔子有句名言:有教无类,即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远近亲疏,尤其对差生,更应当倍加爱护和关心。

(四)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人类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因而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有比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这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混糊现象在高校教师中是绝不能存在的,千百年来,一直将精通业务作为师德的主要内容之一,“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感不能解,非师也”。

过去有一桶水的比喻,“活水”、“源头水”,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要了解当代科研成果的最前沿动态,要讲知识,更要传授学习的方法,要精通一门学科,又研究相邻学科,使自己具备广博精神的学问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经济、知识爆炸时代,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新的成果,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学而不厌还应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鼓励教

篇二: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吕燕:

教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和大发展,首先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对于特殊教育岗位上的老师而言更要做到爱生以德。

爱是生命的维生素,人们都渴望得到“爱”,爱的范围是很大的,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爱的关系,而离我最近的、最有内容的爱则应当是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的爱。 汐。

“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爱对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教育中有爱,有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舒展,有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涌动。

徐敏:

教师去学习礼仪规范,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气质风度,也许比学业的进修更来得有意义。因为我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一项不断与人交流交往的工作,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如果不懂文明礼仪,周围的人很难接受你,承认你。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为人师表,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一次,当我走进教室,我们班的一个男孩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的回家作业忘在家里了!”换做以前处理学生的办法,我肯定让他另外补起来了,谁知道他到底做没做呢?但当我看到眼前这张稚嫩的脸蛋时,我原谅了他,只是要求他明天带来给我看。第二天早晨,我刚从教室走过,还没进办公室,他就追出来把作业交给我了。我想,不管他是真的做好了忘在家里了,还是后来补起来到第二天再来交的,这一次小小的宽容让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的信任,我相信,以后他一定能及时上交作业的!

所以我认为爱护学生,善于包容的老师,这样才能受到学生欢迎。

顾小红:

一、“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爱的越深,教育的效果就越大。当然,教师的爱要细致而严格,爱学生不是一味地溺爱学生,更要有严师之威,教育是爱更是一门艺术。

二、“诚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出发点。

教师对待学生,就要心平气和,真心相待,要努力使学生相信教师这样做是为他们好,要充分理解与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工作,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耐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必要环节。

教育学生是有一个过程的,特别对于我们的特殊学生,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善于捕捉任何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充分肯定,热情鼓励。

四、“信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动力。

教师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只要持之以恒,肯下功夫,对症下药,教育出现成功的那一天就会到来。我们的学生都缺乏自信,但作为教师必须充满信心,否则就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或功亏一篑的结局。

无论是谁,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拥有爱心、诚心、耐心和信心,把教师的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我们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顾敏:

作为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所面对的对象是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他们有的生活在自我封闭的环境中,有的情绪无法自控,有的行动不便,甚至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在这片园地里,我们需要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淡泊名利;需要用十倍的艰辛、百倍的耐心去培育这些“残苗”。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更需要注重创新师德观念,更需要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的崇高的师德师风。

我们从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去爱学生,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要疼爱与关心他们,从简单的吃饭、穿衣到系鞋带,上厕所等小事,处处时时对他们给予帮助、指导,促使他们萌发健康、正常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一开始就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特殊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生存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源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紧密围绕生活主题编排实用教材。因为这些残疾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得到的关爱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师更需要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分别制定不同的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他们制定个体化教学方案。

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没有创造的生活是平庸的;没有燃烧的事业是无奈的。”教师职业苦中有乐。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

信,真诚沟通;我们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顾敏捷:

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 热爱学生,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也指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老师要真正走到学生中,营造一种和学“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 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的成长,宽松的环境能使心灵更健康的发展。创设宽松的育人环境,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活泼的学习,是我所追求的工作原则

归顺萍:

我们的孩子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审美感念,他们也都喜欢美的事物,在他们的小眼睛里最想看到的老师我想不一定有美丽的外表但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我时常和他们谈心时说道:老师允许你们犯错,老师象你们那么点大的时候也做过调皮捣蛋的事情,但是要知道悔过,同样的错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记得以前在一次师德报告中一位老师谈到:教师的礼仪分为“教师的素养”和“教师的语言”两个板块。我们知道学生每天在校与老师同学8个小时,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令而不从。”这就要我们要有严谨的态度,对自身要有高要求。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我们的学生,我想每个学

生都愿意接受一个“阳光”而又富有爱心的好老师,多点表扬与鼓励,相信我们会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爱的好老师,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文明有礼的育人环境。

赖美君:

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关心。特教老师对学生也有一种本能的母爱,关心是它的主线。当天气突变,老师发现学生穿少了,她一定会想方设法找衣服给学生穿,或者把自己的衣服披在学生身上。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耐心。老师的爱是理智的,她比母爱多了一份耐心。当孩子以哭闹“要挟”父母以达到某种要求时,老师会非常“狠心”不理他,耐心等待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能力。一种专业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听懂无语孩子的“语言”,并使他们开口说话。这种能力能把阳光注入孩子封闭的心田。这种能力能让奇迹不断在孩子身上出现。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意志。为了让一个孩子学会某一种技能,老师可能会教几年,也许仍然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老师会坚持,永不放弃。特教老师的爱是一种智慧。老师的爱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某个吵闹的孩子忽然不吵闹了,刚进学校的小朋友,队伍排得那么整齐,课堂上,各种层次与性格的孩子能互相配合,在老师的引导下快乐地学习??这一切成果无不凝聚着老师的智慧。老师只有艺术地处理各种出现在孩子们身上的状况,用智慧引导孩子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孩子们才会不断地进步。

盛虹:

从事特教这个职业已经是我生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选择了这份职业,就选择了一种社会角色,进而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我将在这个舞台上坚持不懈地努力。

对于老师的看法,我们的学生最简单:只要你是爱他(她)的,就会回报你他(她)的爱。 篇三:学习师德规范十不准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十不准》心得体会

胡秋梅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的职业理想 -- 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 情感 --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 为人师表。 因此,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面对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更新、 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 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教师 十不准》 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 师德的核心问题是 爱 , 这种 爱 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 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现在: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 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助;当学生生病的时候, 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 亲地给予解答;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 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起来。 首先,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限的 。

( 1 )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 职尽责,教书育人。

( 2 )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 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 3 )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所以,教学工 作

中,我门要保证学生既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又能积极参与 课堂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 中,要妥善处理师生关系:

( 1 )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

( 2 )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往往给学 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 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 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

(3)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 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 再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要知 道,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学之 余, 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探索新的教学规律,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篇四:2012年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2012年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在想,我要怎么做才能算得上是好老师?优秀教师的标准是什么?五年的教学生活让我明白了:教育孩子的正真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人!作为新时代的普通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面简单谈谈我对学习“师德”的体会:

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要爱岗敬业

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如果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么这一辈子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要热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给予很多的爱。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让每个学生学得快乐,能在我们的学校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要学无止境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四、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

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楷模,正如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更应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时严格地要求自己,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让学生心服囗服,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良师益友,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会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篇五: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尤溪五中 陈爱华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对于老师这个崇高的职业还有一点“陌生”和“距离”,在学习了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之后,对于教师职业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下面就是我认识最深刻一点心得体会:

一、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教育者要先爱教育。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卓有成效地工作。同时,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怎能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尽心尽力?所以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就会甘于平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毕生的精力。作为一名新老师,刚投入教学工作,有许许多多的疑惑和苦恼,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惑,有时也会灰心,也想放弃,但一个老师如果不爱自己的岗位,不忠于自己的职业,又怎能成为一名好老师,所以我时刻鼓励自己,一直坚持努力工作,并且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二、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所以教师要真心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第五篇:学习师德规范心得体会

高怡慧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近日,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八要”、“八不准”守则及违纪处理规定》。学习会上,园长就有关通知要求和文件精神,老师们认真学习,认真记笔记,并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写出了学习体会,老师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学习“八要”、“八不准”守则,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以“八要”、“八不准”守则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工作作风扎实、师德优、业务精、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八要”、“八不准”守则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八要”、“八不准”守则,学习身边优秀教师事迹等,增强了自己的教育法制理念;通过学习先进事迹,树立了向模范人物学习、当好人民教师的信念。通过开展 “八要”、“八不准”守则学习活动,我认为:搞好教育工作要有恒心。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一生一世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有成效地工作。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不小,它会破坏教育这座大厦的基石,影响教育大业的发展。 搞好教育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我们要向模范学习,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积极工作,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爱充满校园,让师爱温暖孩子们的心。

搞好教育工作要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造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通过学习“八要”、“八不准”守则,使我真正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了我的教育法律意识和规范行为品德,使我树立信心,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上一篇:诗词中有趣的诗句下一篇:生产制造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