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师德规范

2024-04-22

学师德规范(通用9篇)

篇1:学师德规范

老河口市孟楼中学

“学师德规范、做模范教师”师德演讲评分标准

1、演讲稿主题鲜明,符合要求(1分)

2、演讲稿内容丰富,说服力强(1)

3、联系实际交好(1)

4、引用论据,观点正确(1)

5、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1)

6、有记叙、议论、抒情(1)

7、手势、动作、表情适当(1)

8、演讲流利(1)

9、仪表整洁(1)

10、现场效果好(1)

篇2:学师德规范

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高于其他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锻造不朽师魂!我认为在工作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忠于教育事业。

我们要以自己的职业为自豪,为培养现代化人才而勤勤恳恳、恪守职责,不可见异思迁,要立志为教育事业贡献毕生。为了胜任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使命,需把自己锻造成学者加技师型的高水平教师,为培养高素质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

我们要以赤诚之心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学生的亲人和带路人,既耐心教育又严格要求,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很重要的是体现在热爱学生身上,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这不仅仅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达到教育目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对学生始终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对学生的过失或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一顿猛批,甚至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毫不留情面,这样往往会伤了学生的自尊,结果造成师生的对立。当然我不否认严师出高徒,但要严的有理有章法,绝不可形成学生表面“敬你”,心里恨你的师生关系,这样是绝对达不到育人目的的。

三、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工作中要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将不知以为知,否则既误人子弟更是损坏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四、言传身教,以身作责。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与学生面对面的实施教育,因此,咱们就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责。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作为常常是最好的教材。比如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安全生产等,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能违犯,要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表率。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螃蟹妈妈教诲自己的孩子说,你们应该学会直着走路,不要横行。小螃触们说,那么妈妈,你走给我们看。”可想而知,这位螃蟹妈妈只好吃窘了,在身教上她是失败的。它明知横着走路不美,想教育自己的后代改变这个固疾,恰恰自己身教不到,则言教无以附焉。推而广之,如果我们当老师的不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小则失之于教容教态的检点,大则失之于品德情操的修养,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的言教在学生中失去威信,甚至使部分学生视莠为良,亦步亦趋误人子弟。

五、结合课程,渗透德育。

每门课都有其特点,每门学科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一些人生哲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挖掘,结合所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合具体情况。

学生情况是复杂的,每一届、每一班都各有各的特点,作为老师应灵活机动,针对具体情况引导启发学生。有一年我接的一个班级,通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自卑感比较强,通过座谈发现,这个班的学生绝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对此我提出了“自尊、自爱、互帮、向上”八个字,在全班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启发同学们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增强自尊心,用团结互助增强同学友谊和班级凝聚力,并将“自尊、自爱、互帮、奋进”(采纳学生建议将“向上”改为“奋进”)确定为班风,随时激励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年后这个班的学习成绩明显提升,而且同学之间及师生间关系很融洽。

七、要有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关于“近朱者赤”,有人做过调查,学生群体的人格品质和班主任的人格品质趋于一致。比如严谨的班主任班级风气严谨,活跃的班主任班级气氛活跃;教文科的班主任,班级学生大多爱好文学;擅长体育的班主任班级的体育成绩不会太差;性格内向的班主任的学生大多稳重,性格外向的班主任的学生显得活泼。可以看出班主任的人格品质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件事采取了不同的取舍态度,这不同的态度当然也会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品质。所以,教师一定要用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去影响正处在成长期的、可塑性很强的学生。

篇3:学师德规范

一、学生视角下师德规范调查反馈

为深入了解学生视角下师德规范的内容,课题组开展问卷调查和走访问谈,面向广东8所高职院校学生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0份,有效回收率93%,其中受访男生有306人,女生有344人;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76人、274人、200人。此外,还随意访谈个别学生。从教师形象、师生关系、教学态度、教学管理、教学风格、职业态度等六大方面调查学生对师德规范的认知和反馈。

(一)总体状况和教师形象

1. 总体状况。

学生对本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感到“非常满意”的有168人(26%),“比较满意”的有312人(48%),“一般”的有148人(23%),“不太满意”的有14人(2%)。学生满意度显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

有268人(41%)认为对自身成长影响最重要的人是“家长”,84人(13%)选择“朋友或同学”,226人(35%)选择“教师”,选择“社会”的有60人(9%)。“师者,父母也”,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

具体而言,教师影响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道德品质”(390人,60%),其次是“教学能力”(184人,28%),再次是“科学知识”(48人,7%),最后是“生活方式”(32人,5%)。由此可见,新时期教师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道德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

2. 教师形象。18人(3%)认为本校教师的言行、举止、衣着等“完全符合”教师的职业形象,614人(94%)选择了“基本符合”,有18人(3%)认为本校教师的言行、举止、衣着等“不太符合”或“不符合”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形象是师德的外在表现,绝大多数教师有良好的职业形象,但部分教师应重塑职业形象。

(二)师生交流与师生关系

调查表明,只有6%(42人)的受访学生“很愿意”与老师在课后一起讨论问题,28%(182人)的受访学生“比较愿意”与老师在课后一起讨论问题,而其余66%(430人)的受访学生“无所谓”甚至“不太愿意”与老师在课后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对于与老师交流的态度反映出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交往方式单一,学生主动交往意识不强;内容大多为课程学习方面交流,缺少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这些问题导致高校师生关系日渐疏远、趋于淡漠。师生关系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因为教师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负主要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2%(78人)的受访学生“基本没有”或“没试过”在课后与教师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流,67%(436人)的学生表示在课后“偶尔”与老师交流,21%(136人)的学生在课后与老师“经常有”交流。主要原因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QQ、微信等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实时无障碍联系,师生之间的沟通打破了传统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教学态度与教学管理

1. 教学态度。

受访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均是师德的体现,课前准备、课中传授、课后总结均有所提及。84%(544人)受访学生认为老师“充分”或“比较充分”地备好了每一节课,认为“照本宣科”的有102人(16%),认为“敷衍了事”的有4人(0.6%)。

在回答“如果您知道某位教师业务水平很高,但教学过程对学生态度恶劣,关系冷漠,您还会继续愿意听他的课吗?”时,有296人(46%)认为“听课积极性受影响”,有234人(36%)认为“不清楚”是否愿意继续听课,有18%(120人)表示“继续愿意听”或“不受影响”。可见,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影响极大。不管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变的教学手段,还是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认为最能体现一位教师师德的具体内容仍然是教师的教学态度。

受访学生回答“您认为造成某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因素是哪些(多选)”时,有380人(58%)认为是教师自身原因(如:“自我修养不高”、“个人能力水平有限”)所致,140人(22%)认为是“社会环境因素”,280人(43%)认为是“学校管理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2. 教学管理。

有180人(28%)认为教师对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说话、睡觉等现象“经常”提出批评,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对上述不良现象“偶尔”提出批评,114人(18%)认为课堂上老师“基本不”管理上述课堂不良现象。虽然将近80%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课堂上是“低头族”(玩手机或睡觉),但仍希望教师从严要求,肩负起课堂管理的责任。

(四)教学风格与职业态度

1. 教学风格。

在回答“您认为本校教师教风较好的是以下哪类教师?”时,答案递减顺序为:外来兼职教师(324人,50%)→专任教师(246人,38%)→行政兼课人员(80人,12%)。在回答“您认为本校哪个年龄段的教师教风较好?”时,答案递减顺序为:中年教师(280人,43%)→老年教师(194人,30%)→青年教师(176人,27%)。可见,教学风格与教师的社会身份、年龄结构有关联。

2. 职业态度。

在回答“您对高职教师从事第二职业(在外兼职)的看法(多选)”时,选择“赞成”的学生仅有40人(6%);“不赞成”教师在外兼职的学生有386人(59%),主要原因是学生担心教师在外兼职“助长教师功利化趋势”和“分心,影响教学质量”;有256人(39%)认为“只要不影响上课,无所谓”。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色彩斑斓的市场经济,部分教师将个人的主要精力放到校外,将本职工作变成了“第二职业”,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排除干扰因素,专注职业,专心教学。

二、学生视角下师德规范问题分析

当前,我省高职院校师德的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突出问题。受访学生在回答“您认为当前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哪些(可多选)”时,43%的受访学生(278人)认为教师“缺乏激情与责任心”,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科研业务繁重,疲于应付业务,激情殆尽。36%的受访学生(234人)认为教师“对学生冷淡,缺乏爱心”,主要是因为师生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不能面对面沟通。9%的受访学生(60人)认为教师“名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表现在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极力追求“票子”“帽子”“车子”“房子”等物质利益,消极应付本职工作。15%(98人)的受访学生认为师表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在“散漫随意”“态度粗暴”“弄虚作假”、“品行不端”等。可见,教师责任缺失、爱心缺位、缺乏奉献、师表意识淡薄等问题是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虽非主流,但危害性极大,腐蚀着高校教师的群体道德,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

从反馈的内容来看,学生对师德建设的要求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师德规范,近七成的受访学生认为,上述六方面师德规范内容的重要性依次排序为: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管理、教师形象、师生关系、职业态度。它们具体包括如下十个构成要素:道德品质、教学能力、知识储备、生活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态度、教学管理、教学风格、职业态度、师表观念等。随着新媒体及电子文化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三、师德建设对策

(一)以党风建设引领师德建设

教育部《关于重视和提高师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师德建设关系着高校学生的成长,关系着党的事业的继承性,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师德师风。因此,要切实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通过党性教育,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科学地制订师德建设考核目标

一是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师德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师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查测评。二是建立公正合理的政策导向机制,实行师德标准“一票否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师德建设工作现在所处的这种弱势地位。

(三)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树立先进典型,达到推动整个师德建设的目的。同时,对那些不能为人师表的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严重的应坚决予以处理,决不姑息。

摘要:在价值多元背景下,开展师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广东高职院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学生视角下师德规范内容进行反馈,分析了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师德规范,师德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吴礽超,李鼎立,王富.学生视角下师德规范建设内容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4-25.

[2]何祥林,黄吴静,徐丽.教师为本,师德为魂: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86.

篇4:弘扬师德 践行规范

以“爱”为核心的师德品质

真心关爱学生,这份爱应是真挚、无私的,只有这种爱才真正具有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

我们常看到,有些教师,教课深受学生喜爱,所教学科的学习成绩也往往普遍较好;有些教师,逢年过节都有许多毕业后的学生成群结队回来探望;有些教师,批评学生虽严厉,但学生却乐于接受,甚至听老师的话甚于父母的话。这些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深受学生的爱戴。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师爱,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怀。

笔者曾参加过一场由初三年级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中考百日誓师大会”。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家长和孩子手挽着手一起“跃龙门”。但有几位学生因父母有事,未能到场参加活动以致落单而不知所措。这时,有教师果断走上前,挽起学生的手昂首走向“龙门”。活动结束后,笔者看到有位学生扑在教师的怀里落泪了。

有教师说:“我就是喜欢学生,我就是喜欢当班主任”;有教师说:“我的生命和事业就在学生中”;还有教师说:“学生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必须牺牲教师的发展。相反,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常言说得好:“真水无香。”这些教师的言行,体现了他们对学生的真心关爱!

以“诚”为本的工作原则

教师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应该是诚恳的。正所谓“以心去发现心,以火去点燃火。”

笔者有一次听公开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授课教师让一位看起来非常文静的女同学上台朗诵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只见她憋红了小脸才朗诵了两句,然后就开始结结巴巴地读不下去了。一看,原来是诗中有几个生僻字难住了她。眼看她再继续朗诵下去会引起哄堂大笑,只见教师大声对全班同学说道:“××同学敢于站起来朗诵,且铿锵有力,精气神都在,非常好。现在有几个字她不会读。我们怎么帮助她?”“和她一起朗诵!”有同学说。教师马上表示赞同:“好!这正是红军的好作风,谁遇到困难,我们大家都来帮助她。就让我们大家和她一起朗诵吧。”顿时整个教室响起响亮的朗诵声。朗诵完毕,我看到这位女同学激动地走回自己的座位,而回望着老师的那一瞥,眼里满是感激和信任。

俗话说: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信任,在怀疑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怀疑,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宽容。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学会赏识孩子吧,让他们天天都拥有好心情,充满自信地面对竞争和挫折,展示自身的价值。

以“才”为中心的文化素养

我们说:“无德不能当老师。”我们也说:“无能不能当好老师。”只有德能兼备,才能有效地、科学地、务实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有一次听课,教师正在介绍从小布什、希拉里被丢鞋事件看公众危机的处理技巧。小布什机敏地躲过了朝他扔过来的鞋子后,说了一句:“我看过那只鞋子是10号的。”希拉里及时闪避并打趣说:“是有人朝我扔东西吗?这是太阳马戏团的部分表演吗?”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与会者哄堂大笑。他们都巧妙地化解了一起尴尬的事故。教师刚讲到这里,突然有一位学生举手提问道:“老师,假设是你出国访问被扔鞋了,你会怎么说?”这个突如其来的问话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我为这位教师如何应答学生而捏了把汗。但只见这位教师不慌不忙,微笑着应答道:“如果有人向我扔鞋,我会调侃地说‘这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同学们会意地笑了起来,不由得为老师的幽默鼓掌喝彩!

这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位教师较强的应变能力,他能够抓住偶然的契机及时教育学生。于是,学生情绪被巧妙地疏导了,思想境界也得到提升了,一堂课在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教育家叶澜曾这样分析:“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这就是我们期待的未来的理想风采,在我们的身边已能找到这样的老师,然而在未来的社会中,这将是一支值得人们敬佩和国家引为骄傲的、由千百万教师组成的大军。”故应当说,师德与师能,二者是并重的。

“活”的工作方法

鼓励孩子是有方法的。教师的工作,其对象是人,最需要讲究灵活的工作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借着学生出现的问题,伺机发挥,并巧妙、出奇、适度地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

说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吧。某次高考日上午,在候考室里,一位高三年级的女同学由于紧张惧考,突然放声大哭。在场的教师进行了安抚劝慰,该学生的父母也赶到了学校,可她就是不肯进考场。距离开考不到5分钟了!就在所有人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班主任突然灵机一动,从其衣服口袋里摸出了一枚精致的纪念币,然后放在这位女同学的手中,跟她说:“这枚纪念币是老师的幸运币,它跟随老师多年了,遇事皆能逢凶化吉哦。这样吧,今天你参加高考,老师就暂时把它借给你,这两天你都把它带在身上,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好运。”

霎时女孩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手心紧紧拽着老师的这枚幸运币,缓缓走进了考场。据说该生后来在考试中发挥得还不错,考上了本科。可见,教育不仅需要有爱心,更需要有活的工作方法或技巧。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加强新时期的师德修养,规范教育行为,并站在时代的高度,认真践行师德规范,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工作中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篇5: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认为要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我们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要结合教学,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篇6: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

张富成我自从当老师到现在,历时有二十个春秋了。这次通过“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学习活动,我学习了《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规范以及先进教师的先进事迹,反思自己,觉得自己从教二十几年来,在师德方面做得还不够:

1、在依法执教方面,尽管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有时候还存在消极的教育言论、行动等问题。我有时候放松了或不注意这个准则。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偶尔有敷衍塞责现象。

3、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4、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

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通过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

6、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由于本单位工作特点,决定与学生家长联系相对减少;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为此,我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1、终身学习,持续发展。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一定会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会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多读书、多看报。活到老、学到老,要积极努力地上好课的同时,主动参加学校科组的教研活动,把自己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

2、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的长城。使我们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更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师德建设就是“建筑人格长城”!师德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

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会努力成为“思想坚定、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3、注重小节,修炼人格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

篇7:“学规范,强师德”心得体会

灵璧县蒋圩小学 李玉新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我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爱国守法。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爱国守法。这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想一想教师的工作是教育学生,是教育祖国的未来,是教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寓了。如果教师没有爱国守法的思想,那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做一个心中有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呢?

而要做一个爱国守法的教育者,就必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学习“八荣八耻”。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指导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爱岗敬业。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来干。一个不热爱自己的岗位,不热爱自己的职业的人,是不能在工作中干成一翻成就的。人的一生需要精神和物质,缺一不可。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其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整个人生也是残缺不全的。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三、关爱学生。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都是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师”,而不是偏重于传授知识的“经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并善于用自己的言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四、教书育人。虽然表面上只有4个字,但却含有丰富的内涵。以前总认为,我只要按照大纲要求,将学习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一些做人的道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但现在我重新认识到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责任,当作一种义务,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同时最后的评价也要改进,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要充分运用综合的评价的手段,将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所以说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人都不会做,何需谈做事。

五、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问比他们人高,人家自然有向你学习的道理。学生年龄小,不具备分析事物好坏的能力,他们往往是学习时连同教师的行为习惯也一并学了去。教师的行为举止,得起到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为师者应当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

六、终身学习。以前总是强调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现在已经不够了,随着知识的多元化,综合性的加强,现在的教师要具备更多的知识,现在要做自来水,甚至都不够,必须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今后我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篇8:贯彻新版师德规范五部曲

新规出台后, 校长可以举办讲座、研讨交流会, 引领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规范》的要求, 字斟句酌地把握其精神内涵, 及时统一教师的思想, 使教师们主动把自己的道德追求与新规的精神统一起来。新规以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精神为指导, 把爱国守法作为规范的第一条, 强调了一名人民教师道德的核心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这好比是一条高压线, 一旦违背, 其师德丰碑便轰然倒塌。第一条还规定了达成“爱国守法”规范的实践途径, 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这一规定有较强的针对性, 对一些教师不负责任的言行给与了严正的警告。这样逐条分析每条规范的深意, 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修订考核方案

新版《规范》出台后, 校长应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及新形势下的师德要求, 与时俱进地修订考核方案。一方面, 应自觉废除一些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师德评价内容, 保证方案有科学的导向性;另一方面, 校长应加大师德在教师考核中的权重, 围绕新规的内容补充制定便于操作的计分办法。例如我校规定师德满分为10分, 其中补充了“不服从学校分配, 讨价还价, 背后散布不满言论, 且进行人身攻击者酌情扣1分。”“教师之间如有谩骂、打架等损害教师为人师表形象者, 每人扣0.5分。”“凡个人向学生兜售学习资料和物品者, 每次扣0.5分。”“上班时间从事打牌、下棋、玩电脑游戏等与教学无关的娱乐活动者, 每人次扣0.5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情节严重, 学生家长反映强烈者, 每人次扣0.5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带来严重后果、上级领导责令处理者, 除责任自负外, 该项记0分。”这些规定的出台, 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再一方面, 针对师德的考评, 学校应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各种评议分按一定比例计入教师的师德考核, 建立教师师德情况的反馈机制, 让教师能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 以便于反思、调整、改进工作方法。

教书育人并重

就师德建设而言, 单纯的说教毕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在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中, 才能真正落实新版《规范》的要求。为此, 校长应加强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严格抓好教学管理, 引导广大教师教书与育人并重。例如, 学校应督促教师严格落实课程标准, 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 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格控制学生的作息时间, 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培优辅差、业务学习、听评课、单元检测等常规工作进行常规性检查与反馈;加强师德承诺、业务学习、基本功训练、名师培养等制度的建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袋等。

榜样示范带动

在教育战线上, 达成或超过新版《规范》的教师可谓是不可胜数, 存有道德缺陷的教师毕竟是少数。为了更好地激发广大教师自我修炼师德, 自觉向优秀教师看齐, 校长很有必要对照新规这面镜子, 将本单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师德标兵”“功勋教师”评选出来, 让他们大红大紫, 得到全校师生的推崇, 学校应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给予他们丰厚的奖励, 尽可能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鼓励他们与其他教师结对子, 主动传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经验, 必要时对优秀教师提拔重用, 让他们带动全体教师提高师德修养, 树起“修师德, 铸师魂”的浩然正气!另一方面, 还可以大量印发各级名师的师德报告, 作为政治学习的内容供教师们学习。还可以带领全体教师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光盘, 学习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剖析自我差距, 修身养性立德

篇9:铸就崇高修养,树立师德规范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需要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来实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初中教学中暴露出了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诸多问题,师德状况不容乐观,令人堪忧。

(一)治学松懈,缺乏敬业精神。

教师是教育问题的关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教师的师德方面呈现出缺位现象,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均发生了深刻变化,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能顺应改革大潮的形势,严于律己,但也有个别教师不能抵御经济利益的诱惑,让利益驱动了良知,从而使教育教学发生了某些偏离。据学生反映,20%的教师不能及时批改作业,更有甚者,让学生帮着改作业。有的教师还认为“备不备课无所谓”,工作上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上课迟到早退习以为常,下班级辅导、下寝室督查只是签字应付,这表明相当数量的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仅当作生存的手段而已。

(二)师德腐化,缺乏师表师爱。

一方面对待学生,缺乏爱心尊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当成一个有独立人格、个性,富于主动性和发展性的个体来培养。”但据调查显示,48%的学生,32%的家长认为教师不能公正的对待学生,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不闻不问,甚至时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你这都不懂!”“你给我滚出教室!”“滚回家种地种蘑菇去!”等,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忽视、被轻视,甚至被歧视的地位,结果导致了部分教师的师生关系紧张,使学生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部分教师依法施教观念淡薄,打骂或罚惩学生现象严重,如罚抄几百遍作业、罚劳动、甚至罚款等不一而足;另一方面素质低下,功利思想严重。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不努力,课外则拼命做有偿家教,在公共场所不顾及教师形象,常口出污言秽语,淫词不断,甚至聚众赌博,女教师则烫发染发、着奇装异服已成为学生效仿的理由,还有的教师收受家长礼品甚至暗示家长请客送礼,功利思想严重,偏离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原则。

(三)监督不力,相关制度缺失。

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只关注成绩和升学率,不注重教师日常行为的监督,对教师为提高成绩而对学生采用不人道的教育手段视而不见,甚至帮助掩盖,而部分领导本身素质低下,如自家的有偿家教学生数比别人还多,有的甚至染上贪嫖赌通病,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和监督机制的缺失,由此造成了师德师风腐化的局面。

二、农村初中教师师德方面问题原因分析

(一)学校缺乏相应重视。

学校重师德理论,轻师德践行,对有违师德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注重师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监督不力,造成师德认知和实践的脱节,就只能培养一批师德理论上的“圣人”,师德行为上的“小人”。

(二)领导自身素质不高。

师德教育具有重要性、特殊性和艰巨性等特点,提高师德修养,需要靠领导的教育引导和同事的帮助,由于部分领导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廉洁自律,不能为群众做出表率,造成学校师德建设质量低下,师德师风腐坏的现象日益增多。

(三)教师队伍素质较低。

有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年轻教师在大学里缺少师德教育和熏陶,责任感差,缺乏岗位使命感,讲索取不讲奉献,贪图享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少教师由于平时不学法、不懂法,缺少基本法律知识,在执教过程中常常淡化或漠视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保护,违法行使或滥用职权,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作用下,往往以过激的言行对学生进行体罚。有些教师还认为,体罚学生并非出自恶意,而是出自管理和爱护的需要,即使伤害了学生,充其量也只是“好心办坏事”,却全然不明白“爱护、尊重与信赖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品质”。由此看来,教师体罚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更多的是视为道德和纪律问题,甚至被视为教师的小节,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侵权和违法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随意性很强,这不能不说是教师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不够、对其实质领会不深、联系实际的针对性不强、法律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的体现。

三、解決当前教师师德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教师的职业道德关乎学生的安全健康,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学生的学业发展,关乎学校的声誉形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初中教师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一)领导改变观念,强化师德建设。

学校主管领导要改变当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一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轻道德实践的观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领导者与教师应当是团结互助、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互相体谅的同时也要坚守道德底线,对有违师德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依据相关法规进行惩处,绝不能坐视不管,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强化师德培训。学校要注重和强化教师的职后教育,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现代化的要求及终身教育思想,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开放式、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教师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持之以恒地学习。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其发展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学校是教师成长、发展、走向成功的基地,促进教师的发展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因此,21世纪加强农村学校师德建设,要从学校发展目标出发,立足于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现实,把握世界教育属性的趋势,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师持续不断地自主发展,在促进教师群体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的个体发展;其次是加强师德监督。坚持多元化的的评价机制,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展开适时评价,与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挂钩,监督教师包括各级领导的道德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

(二)依据学校实际,健全相关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依据《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师德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学生违纪处理法规细则,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过激行为,并加大对教师道德素质的考核力度,确定科学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把爱国爱家、爱憎分明、勤奋好学、感恩奉献等正面教育内容,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形成系统、长效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德育培养机制。

(三)要从自身做起,注重师德修养。

一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师德建设的核心要求。《韩诗外传》提出“智如泉源,行为可以表议,人师也”。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教师的职业光荣而神圣,希望老师们不仅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而且成为全社会的表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文明的传播者;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文明行为,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和社会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要用纯洁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特别是高校教师要做一个具有“大爱”之人,要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即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承当未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大学生们做出榜样,同时使他们能受到良好师德师爱的教育和熏陶。为人师表就要爱国家、爱民族,深谙中华民族的复兴系于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系于教育,时刻不忘我们初中教师有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二要热爱学生。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充分激发这种潜能,实实在在地热爱每一个学生。爱学生,就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灌输的“容器”,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身心发展需要教师倍加呵护的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就要多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就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厚此薄彼,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亲生子女,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扬其长而避其短,树立“人人都能成材,人人都是人才”的信念;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好奇心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民主地相处和探讨问题,将他们视为自己教学相长的朋友和探索真理的伙伴,以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还要有一个宽容大度的心,在学生犯错且屡屡重犯相同错误时,我们自己要有耐心,要宽容他们的无知、过失甚至冲动,用心去感化教育他们,切不可一味地指责、批评与惩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会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发生矛盾,学生做出如顶撞教师、扰乱课堂等事情时,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当方式缓释不良情绪,在许多情况下,教师做出有违师德的过激行为,往往是教师自己的不良情绪外泄而引发,并非师德认知问题。当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境时,还要学会自我迁移,即有意识地转换目标,冷静分析事态,降低期望值,不要一味与别人攀比,主要应与自己比,看自己是否进步了。只要有目标,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努力了,就可以了。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正视自己,俗话说,“知足常乐”。

三要爱岗敬业。我们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应该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诱惑和经济大潮的冲击,坚定无私奉献的信念,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热爱教师职业,扬弃拜金主义,勤勤恳恳、不折不扣地做好备课和上课、批改和辅导等各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多讲奉献,少讲索取,淡泊名利,敬业乐业,把自己的生命、乐趣、幸福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上,建立在教育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总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农村初中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重视和解决当前农村初中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纳入学校和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始终作为学校的重点管理工作之一,常抓不懈。可以相信,只要勤于拂拭,擦净尘埃,必将再现教师崇高的人格光辉,农村教育事业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梁继平,郝明.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J].教育与发展,2010,(7).

[2]姜宏.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师德内涵[J].中小学校长,2010,(3).

[3]王存才.爱生.勤学.敬业---浅谈师德的几点体会[J].技术与市场,2010,(2).

[4]薛瑞芬.当前初中学校的师德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1,( 25).

[5]强兆麟,彭学秀.农村教师师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天津教育,2010,(5).(编辑王影)

上一篇:六语上教学计划下一篇:毕业赠言:千万别忘记把友情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