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制与环境监测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与管理制度研究

摘要:2017年0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提出了自然生态空间概念,并对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维护修复、实施保障、监测评估提出了相关要求。当前国家所发布的自然生态空间相关政策还是比较初级,尤其是自然生态空间划定政策比较缺乏,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方面。新建区东临赣江,北至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属江南丘陵滨海地区,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域内水流、森林、湿地、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丰富。而丰富的水流、森林、湿地、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自然生态空间范畴,正是因为如此,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与管理制度研究借鉴新建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和其他相关生态空间数据资料,在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生态空间相关数据,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各类空间叠加和剔除调整,最终划定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并依据《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构建了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从而为保护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主要包括7个部分的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研究、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管理制度研究3个部分。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对新建区国土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即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为基础,从农业生产、建设开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等方面对新建区国土空间进行适宜性分析,明确不同空间适宜性等级,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确定提供基础依据。通过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新建区现有国土空间中,适宜农业空间94686.54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3.84%;适宜城镇空间39913.80公顷,占比18.48%,适宜生态空间81372.66公顷,占比37.68%。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研究是以2016年新建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为底图,利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叠加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中的自然生态空间图层以及其他相关自然生态空间涉及图层,利用新建区自然地形地貌界线、行政界线、河流,以及交通等现状地物,形成自然生态空间的最大控制范围,初步划定最大自然生态空间总面积为81913.62公顷;结合新建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相关规划成果,以最大控制范围为基础,依次扣除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宜耕后备资源范围内的空间,考虑到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空间格局的连续性等,对新建区初步划定的自然生态空间进行修正,新建区一共调出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初步划定面积5226.23公顷,一共调入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初步划定515.58公顷,最终新建区共划定自然生态空间77202.97公顷。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管理制度研究是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政策要求下,借鉴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对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构建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其中,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基础制度2个;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关键制度4个;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维护制度2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保障制度3个;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监测制度3个。本研究通过对新建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基础上,对新建区现有国土空间进行了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并以2016年新建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为底图,叠加相关生态用地图层并进行调整,最终得出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范围,并为了更好的对新划定的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和保护,本研究在研究《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和借鉴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础上,最终构建了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制度体系。显然,本研究所进行的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和管理制度研究都是自然生态空间相关研究的一个初步试点研究,本研究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空间划定方法能够为今后相关区域自然生态空间划定提供实践基础,而所构建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能够新建区和其他区域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制度构建依据。

关键词:自然生态空间;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用途管制;新建区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自然生态空间划定与管理国内研究综述

1.3.2 生态空间划定和管制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数据来源

2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与管理制度研究的理论分析

2.1 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和研究的基础理论

2.1.1 生态国土空间规划理论

2.1.2 人地关系理论

2.1.3 生态承载力理论

2.2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

2.2.1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评价理论

2.2.2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修正评价理论

2.2.3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理论

2.3 新建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理论

2.3.1 新建区国土空间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理论

2.3.2 新建区国土空间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理论

2.3.3 新建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理论

2.3.4 新建区国土空间适宜性综合评价理论

2.4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理论

2.4.1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方法

2.4.2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图层叠加原则

2.4.3 新建区初步自然生态空间修正原则

3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现状分析

3.1 新建区简介

3.1.1 新建区自然资源现状

3.1.2 经济发展状况

3.2 新建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1 土地总体利用现状

3.2.2 土地详细利用现状

3.2.3 新建区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3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现状分析

3.3.1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现状

3.3.2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现状特点

4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4.1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4.1.1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评价

4.1.2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修正评价

4.1.3 新建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4.2 新建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4.2.1 新建区国土空间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4.2.2 新建区国土空间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4.2.3 新建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适宜性评价

4.2.4 新建区国土空间适宜性综合评价

5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研究

5.1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地调查成果

5.1.1 2016年新建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

5.1.2 新建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5.1.3 新建区2016年林地更新暨森林资源调查数据

5.1.4 新建区湿地“二次”调查数据

5.1.5 新建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初步成果

5.1.6 新建区各类保护区数据

5.2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地相关数据衔接

5.2.1 新建区自然生态相关空间用地数据衔接原则

5.2.2 新建区自然生态相关空间用地数据衔接处理

5.3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

5.3.1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方法

5.3.2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初步划定

5.3.3 新建区初步生态自然划定空间修正

5.3.4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最终划定

6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管理对策建议

6.1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基础制度

6.2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关键制度

6.3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维护制度

6.4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保障制度

6.5 新建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监测制度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建筑物及校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论诗经中的爱情观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