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换位共创和谐课堂

2022-12-15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文中指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 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 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 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课程改革告诉我们: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 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心灵沟通。而“角色换位”理论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从自己良好的愿望出发, 一意孤行, 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所授的知识, 而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 知道学生所思、所想、所需, 把准学生的脉搏, 这样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奏出课堂和谐之声。

1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真情对待学生

“爱屋及乌”是大众心理, 学生对教师也存在这种效应。对自己尊重、喜欢的老师, 不仅喜欢听他的课、乐于接受他的观点, 甚至在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去刻意模仿。要想对学生施加良好的影响, 首先得让学生接受教师。怎样的教师受学生欢迎呢?

学高、身正是前提。“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是对一名合格教师的总体要求和高度概括。有渊博的知识, 有高尚的人格, 这样的教师才真正受学生尊敬, 他也才能有力量去感化学生。要知道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 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平等、尊重是关键。自尊心是青少年学生宝贵的心理品质, 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 他们的自尊心很强, 也很敏感, 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如果教师有意无意地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必定给后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在平时的工作中, 我特别注意呵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不训斥、不责骂,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 平等地与学生对话, 关心和爱护学生, 与学生以诚相待。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情感的体验中受到教育、启发。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抱着宽容、谅解的心情, 引导他们进行角色换位, 即把自己换到家长 (或老师) 这个位置, 体验心情, 体会感情, 从而理解父母的苦心, 进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剖析,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理后导行, 重在指导学生以后的行为。

另外我也常常换位为犯错误的学生, 希望老师如何处理呢?所以一般不轻易批评和指责学生, 特别是不在集体场合中指名道姓的批评和指责学生的过错。学生犯了错误, 我总是让他离开集体场合, 然后与他交心谈心, 一方面让学生自己说出这样做的理由, 谈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 并帮助他分析这样做给自己造成的影响, 以及对他人和集体造成的影响。最后, 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在谈心的时候, 我不会让学生站着我坐着进行, 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 我认为这样做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再有, 我与所带的学生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你, 谁的正确按谁的办。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收效较好, 也让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师对师生关系在心理上应有正确认识, 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 教师要营造一种人格平等, 心理平衡的氛围, 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损伤, 充分尊重学生意志。只有热爱学生, 把师生关系看作“推心置腹的朋友关系”,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产生师生共鸣、情感融融的课堂气氛, 形成师生关系的良性循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 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教师不是教书匠, 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有思想的头脑, 因此, 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2 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共创和谐课堂

可以说, 一门所谓学生不欢迎的课, 一定是老师没有设计好。每一门课, 只要教师注重换位思考, 总有办法找到问题所在, 扭转局面, 成为广受欢迎的课。

除精心组织好教学内容外,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培养学习习惯, 建立规范的课堂秩序, 提高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

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仅可以节省学习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还可以减少错误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校表现为建立规范的课堂秩序。现在职高学生学习效率低的第一大问题就是课堂效率低, 而课堂效率的根本原因是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其实活跃的课堂与规范的课堂秩序并不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必须建立规范的课堂秩序。如何真正使课堂活跃而不散乱, 规范而不死板?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 及时调整学生情绪, 一有懈怠, 马上活跃气氛, 始终做好“导演”, 让学生作为演员始终参与课堂学习的每一幕中, 这样能使学生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亦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创设宽松学习的氛围, 从教师自己做起, 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

教师上课时要有亲切的教态, 它容易感染和营造轻松的气氛, 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是和他们一起在学习、在探索, 没有居高临下的压迫感。每次上课伊始我取消了复习提问, 取而代之的是由教师将上一堂课的知识作一个陈述并写下重点, 有些关键点让学生齐声回答或查书回答。旨在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链接:一方面, 是知识的链接, 构建进入新学习情景的桥梁;另一方面, 是心理的链接, 不在课堂上制造灼灼逼人的气氛, 让学生能用良好的心态来接受新知识。只有学生带着高涨、轻松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学生才会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

教师上课时要经常采用激励方法, 良性期望,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良性期望会产生良性效果。对学习信心不足的中专生而言, 教师的肯定、鼓励尤其重要。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愉悦的心情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 提高教学效果。更多地采取赞许、表扬、奖励或给与信任性的委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律能力, 使他们因为被认同而明确体会到什么是正确和高尚的行为, 知道怎样严格要求自己激发起积极向上的热情。

2.3 合理把握问题情景, 不断激发求知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境”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 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谓的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自己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 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 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达解决的心理状态。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思维情景, 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成教学的首要任务。有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设置问题, 如:一个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 这时断面处磁铁是吸引还是推斥?学生马上会猜想吸引, 然而实验证明却是推斥。在学生们思维被激活时再分析该现象,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行为主义观点认为, 强烈的刺激才会有强烈的反应。出乎意料的问题情境就是设计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普遍做出一种一致的并较为自信的预测, 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 从而使学生一下子全神贯注于“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进而产生一种恍然大悟后的满足感。

一个和谐的课堂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以前的教学中, 我十分头痛学生上课时有人乱插嘴, 惟恐思绪被打乱, 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进程。在学习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使我明白了, 这样的乱插嘴才是学生思维的火花, 是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的“节骨眼”, 要好好利用, 好好引导, 学习兴趣正是从这里开始的。记得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如今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随时提问, 我有时引导提问者自己分析, 有时请同学们相互帮助、讨论。一次次问题的提出, 一次次问题的解决, 可以清晰地看到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地增强。

2.4 观察课堂反映, 及时设疑、清障, 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在学习中出错是难免, 当学生出错时, 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 说出正确结果, 如果直接给出正确答案, 可能造成学生一听就懂, 一过就忘, 一用就错, 不如将错就错, 创造纠错情景, 让学生通过自己教育自己,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学习三相负载的连接时, 我出了一个设计题。请同学们为一幢三层教学楼的电灯设计安装线路, 并画出电路原理图。同学们跃跃欲试。把他们的设计稿进行了展示, 让其中的一个谈谈设计思想。他谈到考虑让三相负载平均分配, 对称三相负载连接可省中线。他考虑的确实很周到, 但由于缺乏实际经验, 还是出错了。“来, 同学们, 一、二、三开灯。”他楞了一下, 大家笑了, 他也笑了。问他笑什么?他说:“平时不可能让大家一起开灯一起关灯, 三相负载在设计时是尽可能对称安排, 但实际使用时三相照明电路是不一定对称的, 所以必须加中线。”通过这一过程, 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是老师硬塞给他们的, 而是理解了的知识, 掌握得也牢固。教学相长的前提条件是要认识到“学生具有无限潜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平时的教学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发现, 形成一个对话的课堂, 给学生一个随时提问置疑的良好环境。学生上课时始终带着置疑的态度学习, 收获一定颇丰。

在传授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同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时, 结合课程的特点, 自然而然地、机智地、适时适量地将新知识、新技能渗透到教学中去, 使学生以轻松、愉悦、自然的方式接受知识。另外在课堂上, 教师要多洞察学生的表情是愉悦、舒心还是疑惑、反感, 从而真实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 在学生思考后要及时给与帮助, 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倾向, 后进学生也不例外;同样, 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 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即使是后进学生, 也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取得成功,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尤其对于学习意志力薄弱的职高生来说, 学习障碍的及时清理有助于让学生体会新知识学习的通畅性, 有效防止畏难情绪的产生, 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同时也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就是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期待, 体验成功的快乐和维持成功的感受。

总之“角色换位”能有效地引起师生的心灵沟通、感情共鸣。教师在自主学习情形中角色的转换, 也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又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不断地更新观念, 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教学理念和新教材、新教法的学习研究, 做一位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勤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创新的新型教师, 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 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共创和谐课堂。

摘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是当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解型师生关系是指为了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由师生共同参与和构建的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和对话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理解型师生关系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角色换位”能有效地引起师生的心灵沟通、感情共鸣。“角色换位”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 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共创和谐课堂。

关键词:角色换位,师生关系,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  朱志平主编.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

[2]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

[3]  陈玉琨.代蕊华主编.课程与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诗与寺夜半钟声铸永恒——谈《枫桥夜泊》中的佛境禅意下一篇:血糖控制水平对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