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灵沟通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学生心灵沟通范文

真诚——沟通教师学生心灵的桥梁

有人说:“孩子和老师之间有一条沟,他们是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他们是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他们是将军与士兵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真的有一道“沟”吗?它真的不可逾越吗?不,即使教师和孩子之间有一道沟、一道河流,只要架设起一座桥梁从此岸到彼岸就能连为一体。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沟通,同样需要筑起一座桥梁,而真诚是这一神奇的桥梁。

一、用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心灵相融

实践证明:每个学生在思想、观点、情感等方面,都有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扉总是对大多数人关闭,只是对少数挚友开放,而教师要实施教育,恰恰需要了解、熟悉学生的这个精神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之门。因此,努力成为学生的挚友十分重要。

记得去年刚开学,我接过现在这个四年级时,我是多么的沮丧!首先我知道这个班论学习成绩是很差,但我并不是那种只看重学习成绩的老师,我想他们在其他方面也许是优秀的。但是,事与愿违,一进教室上课,我就有种感受:不论纪律还是卫生,学习更使人头疼。最突出的问题是:上课叫起来不说话;作业潦草质量差;一进教室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邪味。一段时间以来,我一进教室就板起脸,学生一见我就害怕。

“老师,你原来教过的学生都很聪明吧?”“老师,你嫌我们农村孩子土气,是吗?”“老师,你能上课和我们笑笑吗?”午饭时间,我凑到餐厅和孩子们一块吃饭时,他们围住了我,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

出来。顿时,我惊异了:是我小看了他们,是我对他们太苛刻了,是我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我变得有些激动,怎么能对他们存有偏见呢?

事后,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学生的真诚交流,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少了否定、少了埋怨,多了宽容、多了肯定。

后来,我很快地了解了每一个同学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在学生有了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时,我总是十分兴奋地表扬鼓励;而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我总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引导改正。我积极地参与学生活动,与他们交友谈心,学生更喜欢和我在一起。课上,大家抢着举手发言,学习气氛活跃了;课下,大家争着和我交谈,心灵大门敞开了。我深深体会到,是真诚和爱心架起了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其实每个学生的心都有一把“锁”,教师惟有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师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各异的钥匙,近距离架设起一道通向学生的桥梁,深入学生的心中去了解他们。

二、真诚对待学生,给他们无私的爱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过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人们常把是爱比喻成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他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也不能专门针对少数同学的爱,而是“爱满桃李的”爱。

就在这个班里有一个学生,因在家里挨了父母的训,心中不快,

在学校把另一个班的教室门踢破了。我达到汇报后,把他叫到办公室,我没有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去狠批他一顿,而是请他坐下来,耐心地向他了解情况,帮助他解开心结并举例来说明他的做法是错误的,最终,他心服了,并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按照学校财产管理制度自己请木工修好被他踢坏了的门。此后,他更加信任我了,我也时常拍拍他的肩,表达我对他的关爱之心。

人需要忠言,但是再忠诚的言语也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告诫给别人,正如学生们所说,师生之间应是真诚的,有人情味的,真诚,沟通心灵的桥梁。特别是对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健全的小学生,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关爱、体谅,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学校教育的真谛!

山西省阳城县白桑完小原仓库

第二篇:搭建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搭建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暑期家访心得体会

作为职校教师,面对被义务教育所忽视的群体,家访,似乎离我们的工作渐行渐远,但这个假期,学校开展了教育进万家,教师家访活动,让我们教走进学生的家庭,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父母共同商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感触颇深。

起初的工作,是怀着忐忑的心情进行的,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被社会所忽视,甚至歧视?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在这次活动中却收获了作为教师的自豪感,使命感及社会的认可。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们近距离的了解了我们的学生,走进了他们的家庭,感受了他们成长与生活的地方,接触了陪伴他们成长的家人,让我们深刻的知道,对学生进行教育,掌握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家长结成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14数钳班的付艳丽和孙悦家住卑家店小辛庄,是住得最远的学生,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小辛庄,所以这次要家访难度很大,无奈之下,李桂芝老师的父亲和一个邻居作为向导,带领李桂芝和付会老师才完成了这次家访任务,到了学生家里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那是一个很闭塞的村庄,附近没有繁华的地方,没有商场。交通极不方便,没有公交车,学生平常回家都是打车。学生住宿,每周回家要花进100块钱的打车钱,上学实属不易。我们和家长聊到这的时候,对学生的坚持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技能,经来找份稳定的工作,搬出这个闭塞的村庄,带着父母去住楼房,听完我们的话孩子和她们的父母都信心百倍。或许,我们的学生没有出色的成绩,但是他们也在默默地坚守者自己的信念,或许他们曾因为学习成绩差而备受冷落,可是今天,当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时,发现他们身上有着难能可贵的品格:那就是乐观,积极和永不放弃。

14焊接班的学生家庭问题最多,我想这也是导致学生状况百出的直接原因。

王伟同学的父母做生意,常年在外奔波,没时间照顾他,督促他,在和他父母的长谈中,他们拿出了王伟小时候的照片,很英俊的小伙

子,他父母的脸上也泛起了开心的笑容,可是谈起他的行为习惯时,他的父母显得有些无奈了,这时候班主任老师赶紧列举了王伟在校的几方面优点,他父母有些意外,有些惊喜,“我儿子还有这么多优点呢?”王伟同学也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有向父母告状,而是表扬了他,王伟同学消除了对老师的敌意,所以那次谈话很温馨,很亲切。

的确,面对这样生活中缺少温暖和关爱的孩子,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

Xxx,父亲是青龙人,入赘到姥姥家,现在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经济条件一目了眼,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家里的摆设简陋,父母没有正式的工作,Xxx同学从小就受人欺负,可以说他的校园生活里太缺少阳光了。所以一度导致该生厌学、畏惧和别人交往。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在初中也是藏在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次我们去他家,他的家人说不上感激涕零,但也是“受宠若惊”,在我们表示了以后会多关系他、多帮助她之后,感觉他和他的家人眼睛都湿润了。

同样受欺负的孩子还有习少斌,这个孩子说话不清楚,智力发展的比同龄孩子慢,我们了解到他的父亲也不是个很精明能干的人,怎么形容呢?说白了就是挺傻的。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他们对学校对老师给予的期望,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不敢懈怠。

通过这次家访,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

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还有的是单亲家庭,这对孩子心灵上的伤害更大,所以导致学生性格上

有些偏激,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们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常言道: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而在这次家访中我们所付出的和学生所感受的师爱,将能帮助我们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

暑期过去了,家访也告一段落,“这老师真不错,很负责任”,“职教中心的老师很不错,很关心学生,假期还来看学生”,这样赞美的话语犹在耳畔,我们也再次感受了作为教师的荣耀与自豪。

家访,作为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还需要坚持下去,这将鞭策我们认真的负责的对待我们的工作,做好良心工作。

第三篇:教师应该怎样与学生心灵沟通

发表日期:2007-7-10 14:29:54 发表人: 有118位读者读过此文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该如何掌握沟通技巧呢?

1.学会了解。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兴趣所在。教师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师生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2.专心倾听。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

3.面带微笑。在人际关系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我们都知道,师生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方式方法,会无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了,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感。

可是,通过观察、和老师谈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而学生却毫无兴趣,教师常常面临的是学生的抗拒、低度的学习动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甚至直接的反对。相当一部分师生因为双方沟通不畅,长时间在互相埋怨,互相不信任,对对方不满意,继而对自己也充满了失败感,然后共同对教育失去信心。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究其原因就是青少年因生理、心理的日趋成熟,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渴望摆脱束缚,既不愿主动向老师吐露,又埋怨老师不理解自己,而当遇到困难时又希望得到帮助。而教师和学生之间又缺乏沟通,造成学生感到无助而上网、厌学、离校出走、早恋、缺乏自信等现象。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和父母常常不自觉地或习惯性地使用沟通的"杀手锏"--命令、警告、训诫、讽刺、责难等语言,往往导致学生的反抗,然后,学生们还有一个常有的反应是变得顺从、依赖和沉默。这些沟通的后果违背教育本身的初衷。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潜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激发他们本身的固有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不是培养学生的依赖性和单纯的服从性。

我们都知道"环境造就人"这样一个毋容质疑的事实,我们每一个成人都会感同身受相信它。但作为教师和父母,我们给学生和孩子提供的是怎样的环境?在与学生和孩子的沟通中是否一贯理性地把握某些原则?比如平等、尊重。是否对照教育的目的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改进沟通的方式?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就可能无意识的伤害了一些学生。

要想与学生很好的沟通,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与方法,主要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第一:学会了解

了解学生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老师的本职。我们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谈话达到要求。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任科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如为谈话顺利开展,教师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了防止谈话过程无意识触及伤害学生的话题,例如家庭的变故,学生的一些缺陷等。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学生。

第二 :面对现实

要接受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现实,要明确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孩子的某些过激行为不是病态的,而是正常的表现;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在10岁到20岁这段时间,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青春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从不具有生育能力发育到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可以说,青春期是以性发育为主要特征的。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识到自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这时的少男少女,往往憧憬着新的生命历程,内心世界与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常常发生矛盾冲突,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

第三:爱心感化

与学生在沟通的内容方面,讲道理应该只占5%,而爱心要占95%;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第四:平等对待

沟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时间”,即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五:专心倾听

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的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的表达

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班主任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第六:面带微笑

在人际关系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我在批阅学生的谈心本市,有一篇令我非常深刻――《我们的新班主任》:“班主任你非常潇洒可爱,一头乌黑的头发,水汪汪的眼睛下有一个高高的鼻子……非常开朗,经常笑,但有时却非常严肃,还带着一些凶恶的表情。老师我好希望你保持你开朗的笑,我喜欢看你的微笑。”

学生爱看我笑,学生会因为我的微笑而心花怒放,“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接触温馨可亲充满笑容的我,而讨厌整天带着凶恶神情的我。细细一想,对!人与与之间的一个微笑可以把两个不相关的人拉近。对教育而言,老师更应该对学生保持微笑,如此细小的一个动作却可以得到丰收,我们老师何乐而不为?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称赞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在当今,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当惯了“小皇帝”,对老师严厉的硬性说教并不十分愿意接受;反而友善的气氛中,以平常谈话形式输入你要求他怎样做会更有效。教育学生决不是说了就行,和学生沟通应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使情感上升为信念,成为提高学生自觉认识的动力。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学会和学生沟通的艺术找准机会,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和学生进行思想得沟通,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成效。

第四篇:沟通,架起班主任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昌乐县红河镇平原中学 赵晓媛

摘要: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师生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既可以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又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建设和谐班级。因此,班主任要非常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打好师生顺利沟通的基础,选择师生有效沟通的途径,讲究师生和谐沟通的技巧。

关键词:沟通,基础,途径,技巧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学生。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对班集体的影响最为直接,影响力最强。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便更难以收效。所以,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成功地将教育要求和目的,通过教师这一中介迅速转化为学生的成长需求并使之付诸行动。而沟通,就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法宝。

所谓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在情感上将心比心,即能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并真诚地帮助学生。这种相互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师生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法宝。

一、师生顺利沟通的基础 1. 熟悉学生

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情绪很大程度来源于师生之间良好感情的交流。为此班主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学习情况、理想志愿、思想动向和存在问题等,掌握第一手材料,真正做到知微见著。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为顺利开展工作准备,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2.关爱学生

“爱是理解的别名”,要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在心理、身体、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关心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取信于学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3.理解学生

唯有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沟通。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相信学生口上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干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人的成熟要有过程。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错误,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而是用一颗宽容而仁慈的胸怀去接纳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错误,并且细致、不懈地扶持学生改正错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理解是宽容的体现,是心与心的碰撞,能避免疏远、对立,能化解矛盾,像粘合剂一样,将师生之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4.信任学生

人们常说:“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信任可解释为“信而任之”,即相信敢于托付。首先,教师以坦诚的态度对待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可以交心的。同时,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老师应鼓励、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分析事理、明辨是非、正确处理。作为班主任,一方面我们要尽量多教学生一些生活和做人的基本技能和常识,同时,也应该大胆地信任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给他们为自己做事、做主的机会。唯有用这把信任的金钥匙,班主任才能成功地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5.尊重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承认学生的价值,相信他的发展潜力。学生受到尊重,才能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才能积极主动地向老师靠近,尊重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班主任尊重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要能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比较,推心置腹地教诲,还要用自己的快乐情绪,快速地感染班级中的学生,调控好学生情绪变化,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因此,班主任应始终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与学生接触时要和蔼慈祥,处处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

二、师生有效沟通的途径

师生进行沟通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 1.谈话沟通

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谈话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个别谈话式沟通具有私密性,便于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间隙时间,化零为整,在教室里、长廊间、大树下与学生亲切交谈,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老师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摒弃了说教,娴熟的互动,倾吐了自己的心里话,学生普遍欢迎。

早上和学生见面时,一句“你今天的形象看起来真不错”,让学生觉得你可亲可敬;学生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和那些不太合群、不善交往的同学说说话,鼓励其参与集体活动,而特别活泼的学生要用谈话激励他们帮助同学,邀请内向害羞的同学参与活动;校外偶遇时,可以询问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时在关心自己„„使和谐的谈话沟通打动学生的心弦,点亮学生的理想明灯。

2.眼神沟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则是眼睛的语言。“用眼神来说话”便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通过“心灵交流”获得师生间的情感和谐与心灵共鸣,从而获得最佳教育效益的方式。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应善于运用“眼神”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传递与行为的暗示,从而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培植他们的自律意识。

每当跨进教室,班主任都可以习惯地对全班同学亲切的一瞥。在这一瞥中,班主任的目光与几十双目光一一相对:有的目光与老师的目光碰撞时,它熠熠闪光,流露出的是饱满的精神,班主任则可以报以赞许的目光;有的目光飘忽不定、左右顾盼,班主任的目光则可以多停留片刻,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否定中更多的是鼓励;有的目光则是躲避、低头,他必有心虚的一面,班主任可以双眉稍皱,目光严肃中又有宽容;而有的眼睛双目无神、似梦似醒,班主任就可以投去“警示”的目光。这仅仅是课前的“全方位”的扫视,但在这扫视当中,班主任去已经大体了解全班学生的精神面貌。然而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的相处当中,班主任要善于用敏锐的目光,关注一些后进生,一些特殊学生;用眼发现他们的毛病、缺点,及时指出、批评;或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表扬、鼓励。

3.书面沟通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还可以用笔与学生进行书面沟通。班主任可以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周记,叙写他们在一星期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心想到的许多见闻和思考。可以是关于学校或班级的,可以是关于家庭和个人的,可以写好人好事的,可以批坏人坏事的,可以问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的,可以提建议、献计策的,可以对自己过失进行反省的,可以

2 对老师讲悄悄话的„„班主任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能透过学生周记中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信息,然后进行必要的沟通,如写一段鼓励性的语言,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4.网上沟通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上网也就成了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部分。班主任大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吗?那好,班主任就建一个聊天室,让喜欢聊天的学生都进来,陪他们聊。当然班主任也应取一个好听一点的昵称,这样师生沟通可以更自然一些。学生不是喜欢玩游戏吗?那好,班主任就规定一个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师生可以共同玩游戏,在游戏时师生的沟通就没有困难了。

三、师生和谐沟通的技巧

处理好各种关系的最大因素是沟通。沟通能否畅通,是否会起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技巧和艺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不是班主任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如果能有效地运用沟通技巧来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能让学生在学校如沐春风,而班主任自己也会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体会“教并快乐着”的美妙感受。

1.语言婉转幽默。学生做了一些不好的事,老师看到了说几句风趣幽默的话,大家都会在笑声中理解话中之意,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还有和学生谈话,不能一味地批评,尤其对脾气僵的学生,谈话时语气要柔和一点,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直言不讳有时会伤害学生的情感,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学生容易接受。对年龄较大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学生,在师生沟通中,把话说得含蓄一点,让对方从老师的话语中揣摩其中的意思。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2.学会耐心倾听。倾听是师生沟通的又一种技巧,是认识学生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倾听时,可以听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听学生的情感流露,听学生的思想,听学生的心声,听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倾听学生的表达等于尊重他、欣赏他给他信心和勇气。学生会在老师的倾听中获得信心和力量。

3.借助非语言表达。老师的非语言表达能在无形中传递其丰富的内蕴。比如,老师说话的音调、音量与节奏的变化,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生视线的接触,有时也能达到以目传情,以目传意的目的;老师的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也可以给学生以感染和教育,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师生沟通的目的。

总之,要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

3 深地体验到班主任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这样,班主任和学生就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傅宏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心灵的接触

班主任每一天都要与班级的学生打交道,曾样与学生交流沟通成了一门真正的学问。沟通的好,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交流的不好,会把学生置于对立面,不利于班级的工作,更不利与学生的成长

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小学生也是如此。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讲话,要学生仰视才能看到你,她看累了就不看你了。你的教育也就宣告失败了。我们经常看到年轻的父母和自己的小孩子说话时都会蹲着,为的是让孩子听得清,让孩子感到你和他一样高,孩子心里有一种平衡感。我们做老师的到不一定要蹲下来和学生谈话,但一定要低下头或者弯下腰和他讲话,让学生感到你在关注他,你是在和她讲话,心里有他。如果在讲台上讲话,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认真地听。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跟学生讲话应该看着学生,让他感到你在关注他,眼睛里有他,心灵的沟通依赖于眼睛的对视。当你看着学生说话,他会看着你,你可以随时观察他的心里状态,思考他的思维。特别是学生有违纪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逃不过你的眼睛。当然,学生信赖的眼神,更会让你体会到教教师的伟大。所以和学生交谈,一定要看着学生的眼睛。 教师不要一味的说教,学会倾听也是很重要的。听会了解一个人要表达的意思,也会琢磨出他不想表达的想法。教师一味的说教,不把学生放在眼里,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听你的,因为您不听他的。

班级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是经常有的。教师首先要大度,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的训斥一通。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找出改正的方法,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不要一味的打击,找出学生的本意,健康的鼓励,错误的坚决消灭。

找个放松的时间和学生聊聊天,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自己读书时如果有老师做在你旁边问长问短,你会觉得心情很放松,也很开心。自己做教师以后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心情,谈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平易近人就不是说空话了。

用一个亲密的动作,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体贴的话语,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微笑的招呼都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建立建立师生交流的平台,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上一篇:学生体检服务范文下一篇:新手司机必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