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章的谋篇布局

2022-09-11

谋篇布局, 通俗地讲就是按照一定的写作意图对所写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 合理安排, 使文章的各部分构建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它讲究思路清晰, 逻辑严谨, 层次分明, 详略得当, 首尾照应, 过渡自然。为表达主题寻找最有效的行文格局, 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1 记叙文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记叙文把客观的人、事、景、物选作记叙、描写的对象, 其结构形式有:

以时间推移为顺序, 依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叙述事件始未。即便运用插叙、倒叙手法, 其时间脉络依然清晰, 基本时序不会改变。

以空间位置变换和观察角度变换为标志, 记述、描写客观对象。如《我的空中楼阁》, 作者从远近高低空间位置的变化, 立足于小屋之外和小屋两处, 全景式横向展开描写。

根据材料的性质分类, 按材料的属性划分逻辑层次。如对《谁是最可爱的人》所选三个材料的安排:

记松骨峰战斗——展示志愿军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

记战士玉祥扑火救儿童——发映志愿军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记马就雪吃炒面的对话——揭示志愿军伟大的爱国主义品质;

总结: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文章的脉络, 脉络的走向体现着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把握线索可以理清文章的结构:

1) 以时间为线索。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中有许多表时间的词语:“1892年”、“一个列日炎炎的下午”、“几天以后”、“清晨二点钟”、“整个夏季”、“翌日”、“3 0年后的一天”等。这些时间词语, 把两代人的故事串联了起来。

2) 以人物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围绕着“悼念母亲→回忆母亲→报答母亲”这一线索展开。

3) 以事件为线索。如《荷花淀》围绕别夫、探夫、遇夫、助夫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情节。

4) 以感情为线索。如《我的老师》以“我”对蔡老师的依恋、思恋之情将七件零散的小事贯穿起来, 刻画了蔡老师的感人形象及她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5) 以物为线索。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从衬衫不同寻常的价值→倒叙衬衫的来历→衬衫引发的感想, 全文紧紧围绕“衬衫”展开。

6) 以游踪为线索。在游记或一些写景散文中, 常常依循主人公的游览路线, 移步换景安排文章的结构。如《雨中登泰山》。

记叙文结构的完整性, 要求文章的开头结尾前后呼应。惯常的做法是开篇点题, 卒章显志, 首尾勾联。

如《一件小事》的开头、结尾文字是: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 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 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 都不留什么痕迹, 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 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 ——老实说, 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 却于我有意义, 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 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事到了现在, 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 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 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日诗云”一般, 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 却总浮在我眼前, 有时反更分明, 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 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上述《一件小事》的开头把“国家大事”和“一件小事”相对比, 强调小事给我的影响之大, 印象之深刻。结尾再以“文治武力”和“一件小事”对比, 强调小事给“我”的教育帮助之深远, 给了“我”勇气与希望。首尾遥相照应, 开头设置悬念, 末尾释解悬念, 不仅内容表达完整, 文章结构也完整。

记叙文各段落层次之间意思的起承转合, 衔接照应需要有一个中介性形式, 那就是设置过渡段、过渡句或过渡词语, 使内容衔接严密, 结构框架谨严。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有不少承递性的过渡句和词语, 使段落层次之间逻辑更为严谨: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该是很够了。……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 ……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 ……

正因为这样, 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 议论文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组成, 对这三大要素组合编排, 其基本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引论——本论——结论

引论即提出论点。本论即运用论据, 通过相应的论证过程证明论点。结论即对论证结果作总结归纳。这一程式也可以解释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模式有:

并列式结构。如《劝学》先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继而并列论证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态度方法。其本论部分为三项并列。

层进式结构。如《反对自由主义》, 提出论点——列举自由主义表现——分析危害——揭示本质——提出结论。论证过程层层推进, 由表及里, 由现象深入本质。

总分式结构。其一为总——分结构。试看下面的文字: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 要说真话, 老老实实, 要“不偷、不装、不吹”。不偷, 就是不把别人的当自己的, 书是人家写的, 不要“抄袭”。不装, 就是老老实实,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 懂就懂, 不懂就不懂, 不要“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相) ”。不吹, 就是一是一, 二是二, 不夸大, 不吹牛, 要实实在在。 (1)

这节文字先总说, 提出论点, 然后分项阐述什么是“不偷”, 什么是“不装”, 什么是“不吹。”论证结构严密。

其二为总——分——总结构。试读下面一段话:

一个人生着两个耳朵, 能听话;生着两只眼睛, 能看东西;生着两个鼻孔, 能闻味。听话, 能听正面的, 也能听反面的;看颜色, 能看白的, 也能看黑的;闻味, 能闻香的, 也能闻臭的。所以人体的机能也是合乎辩证规律的。 (2)

这段话先总说耳、眼、鼻的功能, 再分承阐述耳的作用, 眼的作用, 鼻的作用, 最后合叙耳、眼、鼻的功能应符合辩证的规律。

需要指出的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像因果论证法, 正反对比论证法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 也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3 说明文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说明文是要向读者介绍知识, 使读者增广见识的, 其写作的对象大体上有两类, 一类是介绍事物, 一类是阐释事理。这两种说明文, 写作对象不同, 其功能性结构也不完全一样。

介绍事物类的说明文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时间顺序。任何事物的运动过程都是时间过程。事物此时的状态不同于彼时的状态, 要全面认识分析事物就必须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其加以描述, 这就决定了说明文的一种基本布局形式。例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 介绍景泰蓝生产的工艺流程, 从制胚、掐丝直至打磨成型, 作者一一介绍了景泰蓝生产的各项工艺, 是依时间顺序来组织层次结构的。

空间结构。事物的存在总是一种空间状态。特别是描述处于相对静止的事物时, 往往需要按照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 从前至后, 从外到内, 从整体到局部依次将事物的空间形态描述清楚。这样的描述程式自然也是文章的布局形式。像《刻舟记》一文, 作者就是依照介绍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来确定该文的内在节奏和结构的。

阐释事理类的说明文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1) 逻辑结构。逻辑结构是指说明文依照事理本身的逻辑顺序确定的一种说明文结构形式, 大多为先主要后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从原因到结果。

2) 递进结构。递进结构是指说明文依照读者认识客观事理的规律确定的一种说明文结构形式, 大多为先简单后复杂、由浅显到深入;因其往往是前一层次段落为后一层次段落的说明基础, 后一层次段落说明的知识深于前一层次段落所说明的知识, 所以这种结构被称之为递进结构。

此外, 和议论文一样, 说明文也有总分结构。无论是介绍事物的说明文, 还是介绍事理的说明文, 往往有一些是说明对象比较复杂的, 必须从不同方面或从不同角度加以说明。这样就需要把几个不同方面或不同角度作为分说加以并列, 并在开头、结尾处加以概说和总结, 形成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如说明文《一个好树种——泡桐》, 其结构布局图为:

以上我们对三类文体谋篇布局的基本形式作了介绍。说到底文章谋篇布局取决于立意选材。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什么样的形式, 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因而在写作实践中文章的结构样式是极为丰富的。古人讲:文无定法, 非法法也。强调的是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写作规律, 防止“千文一面”, 雷同化。

摘要:元代学者程瑞礼说:“作文, 以主意为将军, 转换开阖, 如行军之必将军号命。”《程氏家塾读书分日程》这是说文章主“意”犹如三军统帅, 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而谋篇布局就是按照文章的灵魂和核心进行综合考虑, 合理安排, 使文章的各部分构建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为表达主题寻找最有效的作文布局, 力求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写作,谋篇,布局

参考文献

[1] 伟大转变和重新学习[J].人民日报, 1978, 12, 24.

[2] 周恩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M].

[3] 杨振宁.南京大学“华英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即席讲座[J].光明日报, 2000, 1, 11.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的应对与创新下一篇:肛裂之改良括约肌纵切横缝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