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问责制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领导问责制范文

突发公共事件领导问责制

修水县突发公共事件领导问责制的规定

一、从重情节

修水县领导干部具有违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挠、不配合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

(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二、从轻情节

修水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三、问责方式

受到问责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再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乡党委针对上述干部的一贯表现等情况,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一年

后,如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需经修水县党委研究决定。

四、问责程序、实施及纪律要求

对领导干部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责线索,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听取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意见,对需要问责的,县监察局形成调查报告,向县委提出问责建议。

(二)对因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或者其他方式发现的问责线索,县监察局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听取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意见,对需要问责的,形成调查报告,向上一级党委提出问责建议。

(三)调查中,应当听取被问责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合理意见,应予采纳。

(四)修水县党委集体讨论,作出问责决定, 并按相关规定报市政府备案。

第二篇:望江县实行领导干部工作问责制

近年来,望江县实行领导干部工作问责制,将问责作为干部管理监督的主抓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管好、用活干部,向干部要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重点工作问责。县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发展配干部,在发展中考察干部,实行重点工作问责制。一是将招商引资作为压倒一切的头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明确目标、分解任务、严格考核、追究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将任务分解到单位,制订严格的奖惩措施,年初与乡镇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县里还专门成立了考核办公室,考核办主任挂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一月一督查、两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考核,年终进行综合考核。明确规定未完成任务的,一律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党政主要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根据完成任务比例扣除年度奖金;乡镇排名最后一名、县直单位排名后三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降职。二是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细化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程序,月考核、季兑现,一事一问责,年终综合考核,年终考核后两名的,不评优、不提拔、不调动。县委组织部将两项重点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仅2005年一年,就有3名乡镇党委书记被免职,5名乡长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被降职、或改任非领导职务、或责令

离岗招商,3名科级干部、12名一般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2名主要负责人被通报批评,还有 12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群众评议问责。为了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强势招商,县委、县政府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负责人代表对县直服务部门进行评议。参加问卷评议的代表每次都在100人以上。对在评议中被评为前三名的予以通报嘉奖,后三名的给予通报批评和黄牌警告,连续两次被评为后三名的,属县管单位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同时追究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属条管单位的,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建议调整其单位领导班子。同时,实行市民投诉待岗制、民营企业处罚报告制、县领导联系企业和责任单位帮办制等政策措施,落实责任,严肃追究,为招商、安商、扶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年度考核问责。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年度考核实施办法,组织、人事部门年终进行全面考核,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既进行量化评分,又进行定性评价,并将考核结果进行比较、排名、排座次,对在考察中反映较差、群众评议中不称职票较多、排名靠后的,坚决撤下来。2005年乡镇换届中有1人降职、29人从低安排,县直单位人事调整中,又有7人降职使用或改任非领导职务。

跟踪考察问责。对领导干部在中心工作、处理突发性

事件等方面的表现实行跟踪问责制,进行全程跟踪,督查问责。2005年在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拆迁、清查违法占地和违法建房等工作中,县委组织部全程参与督查,督促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阻碍拆迁、妨碍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诫勉谈话,并把领导干部在这些工作的表现记录在案,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经济审计问责。县委制定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意见》,党政主要负责人凡离必审。县委组织部还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干部的考察考核结合起来,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该重用的重用,该谈话的谈话,该诫勉的诫勉,该采取组织措施的采取组织措施。2005年对21个乡镇和7个县直单位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和责任追究。

通过层层问责,严肃追究,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有效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显现出良好态势。去年各项经济指标均以两位数增长,实际到位外资比上年增长49%,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工业生产总值等指标增幅超过20%。更为可喜的是人气指数得到提升,外部形象大为改观,干部群众信心强、士气振,谋事业、创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董中群 吴建红

第三篇: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步入法制化的重要步骤。它完善了制度层面对公共权力控制与监督的责任追究、纪律追究、法律追究三大机制,对于健全责任追究体系,规范问责行为,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

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问责规定》的基本内容分为“总则”“问责的情形、方式及适用”“实行问责的程序”“附则”共四章二十六条。同时明确地划分出问责对象范围、坚持的原则、问责的情形、问责的方式、被问责后的使用和问责方式与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等。第一章规定了《问责规定》的立法目的、问责对象、实行问责的基本原则、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以及刑事责任追究的衔接。第二章规定了问责的情形、问责方式、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如何使用。第三章规定了问责的程序,包括问责情形的发现、调查、提出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执行、受理不服问责决定的申诉等内容。第四章规定了除第二条规定的问责对象外的其他适用和参照《问责规定》的人员范围。

《问责规定》的一个亮点是将党委系统纳入问责体系,补充了以往只在行政系统问责、而同样负有领导和决策责任的党委系统却置身事外的弊端。《问责规定》的颁布实施说明了党的领导干部一方面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要对领导范围承担一定责任。

问责的情形上,做到了一方面使党政领导干部清楚地了解到出现哪种情形应当被问责,以促使其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也对在何种情形下应当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予以明确,有利于避免问责的随意性。某种情形采取哪种问责方式,由问责决定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对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后如何使用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样的规定,既考虑了问责阶段民众对问责对象的情绪反映,又体现了最大限度地教育和爱护干部,而不是将被问责的干部简单地视为一无是处,一棒子打死。问责决定的公开透明,有效防止了“带病复出”的现象。

问责方式与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方面,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就是说,实行的五种问责方式不能代替党纪政纪处分,问责后根据实际情形还可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被问责者党纪政纪处分,但也不是对实行问责的都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当前,应高度重视《问责规定》,要把学习宣传《问责规定》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颁布实施《问责规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增强贯彻执行《问责规定》的自觉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助党委、政府严肃查处问责案件。要注意科学界定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限度,做到责任与职权相一致、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惩戒与教育相结合,以避免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时的情绪化与粗糙化倾向。

第四篇:关于实行处级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推进公司依法治企战略,进一步深化责任法人考核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领导干部问责,是指公司对处级领导干部、对外控(参)股单位我方派出高管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管理职责,致使所分管的单位部门工作失误,或领导干部个人失律失误,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指出其问题、追究其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 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实履行公司赋予的岗位职责,正确行使权力,严格执行公司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公司设立问责领导组,领导组成员由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组成。领导组下设联合协调办公室,联合协调办公室成员由党委组织部、纪委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党委组织部。

第五条 联合协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经常性地通过组织程序、民主程序等不同渠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了解矿处级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方面的情况。

2、负责受理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等方面的来信、来电、来访及相关署名材料。

3、负责受理上级部门或公司领导批示的对领导干部的问责调查。

4、牵头组织协调或委托有关部门对需问责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5、提出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提交有关领导或相关会议讨论决定。

6、完成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建立联合协调办公室会议制度。一般每月召开一次联合办公会议,由党委组织部召集并主持,全体成员参加,必要时可吸收有关领导参加。

第七条 建立请示汇报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联合协调办公室成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定期沟通交流信息,如遇重大问题,要及时向问责领导组汇报。

第三章 问责原则

第八条 问责原则

1、依法依规原则

对领导干部的问责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有关规章制度,不得随意启动问责程序,不得随意加重或减轻处罚。

2、从严治企原则

问责以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为目的,促使干部严格执行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领导水平。

3、权责对等原则

在追究领导干部责任时,要严格按照其职责范围,结合其职

2 位权限,明确其权力责任关系,防止处罚偏轻偏重。

4、民主集中制原则

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处理,必须经集体讨论研究作出决定,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5、实事求是原则

在追究领导干部责任时,要以事实为依据,以职责为标准,严格区别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上级责任和下级责任,分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第四章 问责情形

第九条 党政领导班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1、领导班子整体效能低下,执行上级指示、决定不力,致使政令不畅或影响公司整体工作部署的;

2、无正当理由,未完成责任法人主要目标的;

3、不履行或未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司一个时期的某项重要工作未能按时完成,影响全局工作落实的。

第十条 党政正职(部门正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1、按照公司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

2、按照公司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应当向上级请示汇报的事项而未及时请示汇报的或瞒报、虚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重要情况、重要数据的。

3、本单位、本部门生产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干部管理、行业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生重大问题,受到省、市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通报批评的。

4、由于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本单位、本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干部因违法违纪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罚的。

5、由于缺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本单位本部门制订的有关管理制度、政策措施,存在重大缺陷和漏洞,导致执行中发生偏差的或对基层指导服务不及时、不到位而影响工作的。

6、对二级单位请示不及时答复、批复或对下级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不及时处置,对职责范围内应当上报的问题不及时报告而贻误工作的。

7、领导干部个人违反公司廉洁自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

8、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第十一条 党政副职(部门副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1、直接分管工作或业务出现失误的。

2、应当向正职请示汇报的事项不及时请示汇报造成不良后果的。

3、由于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分管科室、区队、车间的中层管理干部因违法违纪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罚的。

4、领导干部个人违反公司廉洁自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

5、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第十二条 外派中高层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1、外派董事对需提交控(参)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审议的事项,未提前征求公司意见的。

2、外派监事、高管人员及财务总监发现控(参)股公司有损害公司权益行为,未及时制止或未向公司汇报的。

3、外派中高层管理人员违反公司廉洁自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

4、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第十三条 涉及多方责任时,应当实行相关问责、附加问责和连带问责。

第五章 问责渠道及问责程序

第十四条 问责信息收集渠道

1、职工群众的举报、控告或署名材料。

2、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信访等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

3、企管、财务、审计、安监等职能部门履行职责过程中提出的问责建议。

4、二级单位、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

5、公司领导、上级相关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

6、控(参)股公司监督协调领导组及办公室提出的问责建议。

7、法律、仲裁机构提出的问责建议。

8、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9、其他。

第十五条 问责程序

1、问责领导组办公室接到问责信息或建议后,组织召开联合协调办公室会议,提出是否问责的意见和建议,向问责领导组报告。

2、问责领导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或责成有关部门人员,对需问责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和处理建议,提交问责领导组会议讨论决定处理意见。

3、问责领导组办公室反馈处理意见,指出领导班子及个人存在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必要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情况。

4、问责领导组办公室定期督促检查,促使问责对象纠正错误或改变工作不力局面,减少不良影响。

5、问责对象的行为涉嫌违纪的,按干部管理权限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责任认定和处理方式

第十六条 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的认定 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损失负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分管的工作或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负次要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 第十七条 责任认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看是否把好教育关,判断其是否失教。

2、看是否把好决策关,判断其是否失误。

3、看是否把好执行落实关,判断其是否失职和渎职。

4、看是否把好监督管理关,判断其是否失管。

5、看是否把好所管辖单位和干部的廉政关,判断其是否失察。

6、看是否把好发现问题查处关,判断其是否失究。 第十八条 组织处理方式

1、党政领导班子

6 (1)批评教育 (2)责令书面检查 (3)通报批评 (4)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5)责令负主要责任的领导辞职 (6)整顿调整

2、领导干部 (1)问责谈话 (2)批评教育 (3)责令书面检查 (4)通报批评

(5)取消评优评先评模资格 (6)诫勉 (7)调离领导岗位 (8)引咎辞职 (9)责令辞职 (10)免职 (11)撤职

第十九条 组织处理与党纪政纪处分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第七章 监督保障

第二十条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建立责任目标,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

第二十一条 建立健全规范的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工作程序和业务

7 流程,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程序严密、有效制衡,用权规范、协调有序。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各部门对职责范围内发现的问题,有责任、有义务及时反映汇报,对知情不报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三条 联合协调办公室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导致调查报告出现重大错误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对本单位科级干部的问责实施细则,并报公司问责领导组联合协调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五条 领导干部责任追究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处分批准权限及有关程序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公司党委组织部、纪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干部学习讲稿: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官员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傅思明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 课程前言

大家好!今天我们就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这一个专题讲座。在问责问题上我们常常看到政治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政治家常常说他要对历史负责,他要对未来负责。这个话听起来有点大话,恰恰问责制才使得责任从空谈变为了现实。今天作为一个官员应该接受问责制的教育和训练,因为今天每一个官员都已经被纳入到公共问责制的框架中来,官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弄的不好,他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还关乎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问责这样一个动力机制恰恰使得领导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其权力的预防、出错、出事、出大事。也正是因为问责才使得领导干部真正的,并且主动地去工作,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正是在这一点上,2008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就指出:“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去年5月,我们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实行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正在加快推行对主要官员的问责制度。 而今年6月30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的出台加大了对问责的力度,规范了问责的程序,而且实现了党政领导干部一体问责,问责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

那么今天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到底有哪些亮点?就此我想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我们首先来谈谈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在我们国家是怎么从个案走向风暴,今天走向制度化的道路。这一部分我们将花大约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要说明,然后进入第二个部分,那就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应该贯彻哪些基本原则?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基本规则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大约花50分钟的时间做一阐述,然后进入第三部分。也就是在加快实行问责制的今天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运行机制是怎样的?这一部分大约花20分钟的时间。

一、官员问责:走向制度化

(一)问责制的正当性

好,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对官员问责是怎么走向制度化的。当我们大家在思考问责制度的时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的正当性在哪里?为什么要实行问责制度? 而简要思考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全部正当性实际上就是五个字叫权为民所授。。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责任理念呢?我们讲继续调查这件事情使它水落石出到目前没有否定原来的结论。

朱总理最后说,我今天向全国人民承诺一定从这件事情吸取足够的教训,完善和重申已经制定的法律,绝不允许学校进行有生命危险的劳动,如因此导致生命损失一定将县长、乡长、镇长立即撤职,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省长也应给予行政处罚。你看我们的总理回答记者的问题他从头到尾回答的是责任、问责,他说江西那里发生爆炸,国务院没有尽到责任。他说江西那里发生爆炸,不管事实如何,国务院和我本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说以后如果发生这样的生命损失,那么县长、乡长、镇长立即撤职,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对省长也应给予行政处罚。

实际上就在这一年3月15号答记者问以后,过了一个月2001年4月21号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颁布实施,它的第15条就规定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实际上对领导干部的问责立法其实恰恰是经历了2003年非典的教训。 我们首先党内立法展开,非典结束以后2004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出台。2004年,《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颁布。其中,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引咎辞职九种情形规定在《辞职暂行规定》中。

而在我们地方立法层面也值得我们大家注意,早在2003年《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它是国内第一个政府行政问责的办法。2004年,《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是国内第一个省级首长问责的办法。2003年,首钢集团颁布《领导干部引咎辞职规定》,成为推行问责制度的国内第一家国有企业。随后,我们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个地方的政府都在通过立章吏治去在制度化。

而在党内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基础上,统一立法也在展开。2006年1月1号,实施的《公务员法》对于公务员的问责有了明确的制度规定。而今年6月30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对于党政领导干部一体问责以及问责的原则、问责的方式、问责的程序有了明确的规定。

而在这里也值得我们注意,问责它和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我们说问责不能代替党纪政纪处分,党纪政纪处分也不能代替问责。问责以后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给予党纪整纪处分。当然,问责以后也并不都要给予党纪整纪处分。

关于这一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第四条这样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就非常明确地表明问责与党纪整纪处分的正确关系。

实际上在今天的中国,在原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公务员法》颁布以后,我们国务院又制定了《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党纪整纪处分有了较为完整的规定。而近年来,一个一个问责的案例催生了问责这项制度,而问责这项制度它和对党政领导干部党纪整纪处分是并行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交叉。

二、行政问责:原则和规则

那么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到底应该如何问责?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问责应该贯彻哪些基本原则?问责的运行规则是怎样的?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的同志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两列火车相撞事故发生了,老百姓的生命受到了伤害,我们有的同志说两列火车相撞,假如说我是铁道部长我哪儿知道,我是铁道铁路局的局长我哪儿知道?当我们思考我哪儿知道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如果我们要问责他,那就是冤枉他了。那问责它的原则和规则到底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冤枉一个领导干部了呢?

(一)问责制的基本原则

我们首先来考察问责的基本原则。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这些原则确立了今天我们党要从严治党,政府要从严执政的问责文化。那么这样的原则它包含哪些内容?

第一,关于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的确,在我们国家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责任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及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既是严格要求,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而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的履行职责出事,甚至出大事了,他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是两个责任。

一、岗位责任。岗位责任其实是一种过错责任。它包括第一,违法或者不当履行职责。第二,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职责不力。那么在工作中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合法要依法办事,但是当出现违法办事的时候要求工作要合理行政,要按照比例原则去做到适当地行政,但是却出现不当履行职责的时候,还有今天的政府必须积极地履行职责去管理社会。而当出现不履行职责或者不履行职责,或者是履行职责不力的时候那么必须出来为此承当岗位责任。 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除了有岗位责任以外,还有另外一个责任的担当,那就是领导责任。领导责任是在岗位责任的基础上,他还必须承担另外一种责任。因为作为领导干部其实有责任有义务使自己的下属对岗位负责,使自己的下属对法律负责,使自己的下属对人民负责。现在我们倒过来想一想,一个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他的下级对岗位不负责任出事了,对法律不负责任出事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出事了,那么领导的责任的确不可推卸。

甚至我们还记得三鹿奶粉事件出来以后,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暨省部班开班仪式的讲话中,指责有些领导干部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当我们的总书记指责有的领导干部麻木不仁的时候,我们说这样的领导干部必须出来承担领导责任。这是严格要求,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举个例子,我们大家都知道去年9月8号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那次特别重大溃坝事故,死亡277人,失踪4人,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害9619万元。

而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是企业违法生产和建库,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说明企业有责任。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得力,说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有责任。

正因为有责任,我们注意到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中除了这个新塔矿业公司的老总以外,襄汾县的县委书记、襄汾县的县长都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县委书记和县长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在被追究党纪整纪处分的责任人中临汾市的市委书记被撤职,临汾市的市长被撤职,临汾市的一位副市长周杰也被撤职。鉴于这次尾矿溃坝的隐患早就存在,所以我们也注意到原襄汾县的县委书记原县长也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注意到中央的通告里说鉴于省长孟学农同志对这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引咎辞职,而分管副省长张健民被免职。的确,今天面对人民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损失特大事故必须按照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去加以问责。

问责的第二个原则权责统一,也就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实际上我们的温总理始终强调有权必有责,权责一致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哪里?英国启蒙思想家密尔在他所著的《代议制政府》一书中有一句名言,让我们能够充分理解为什么问责能做到权责一致。密尔说如果能够将权力和责任统一起来就可以范性的将权力交给任何人。的确,只有权责一致了,那么行使权力的人才会面对责任的担当兢兢业业的去行使手中的权力。而权责一致、惩教结合要求我们做到这样几点。

第一,就是权责对应。权力和责任必须对应,在这里谁有权那么就问责谁。而问责谁是权责对应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其次,权责对应还要求问什么?什么事情要承担责任?而怎么承担责任,承担的是什么责任?这就是权责对应的要求。而为了做到权责对应,在我们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中有明确的规范。

比如说问责谁,按照问责暂行规定问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责对象。一,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第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这些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以及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第三,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第四,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的领导人员也参照执行。 那么对于这些党政领导干部问什么呢?关于党政领导干部暂行规定的第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这一暂行规定列举了七种问责的情形。 第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 第二,因工作失职致使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上一篇:劳务员职责范文下一篇:论语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