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科技创新

2022-07-21

第一篇:新时代的科技创新

历史性变革与新时代的理论创新

历史性变革与新时代的理论创新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新征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为什么能够进入新时代?

极不平凡的五年,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1)经济方面

我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阵营。我国GDP从2012年的15万亿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19.89万亿美元,到2017年底将超过21万亿美元。2016年已提前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2)科技创新方面

我国科技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科技水平跃居世界第二阵营。我国研发投入呈现高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资国,接近美国研发投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 (3)国防建设方面

国防实力再上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二阵营。我国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4)综合国力方面

综合国力再上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一阵营。中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从2012年的17.58%提高至2016年的20.08%。

(5)全面深化改革方面

五年间,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1 在社会发展方面。

(6)社会发展方面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世界减贫奇迹,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2亿人减少至2016年的4335万人。 (7)在外交方面

我国积极拓展外交布局。“一带一路”建设,杭州G20峰会成功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方案顺利促成等,显示了影响战略资源配置与游戏规则制定的能力明显提升,成为世界领导者和国际政治议程的重要推动者。 (8)在党建方面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三个“意味着”: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新时代的内涵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2 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4.新时代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

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深刻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变: 1.民主革命时期

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49至1952年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1953年以后,在土地革命任务完成以后,国内主要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改革开放以来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接着出现。

第一,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有助于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

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第二,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鲜明深刻。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横向:不平衡;纵向:不充分

第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只能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消除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5.新时代的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四个伟大”

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二、新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形成条件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 2.主要内容(八个明确) 1.总任务; 2.社会主要矛盾;

3.总体布局、战略布局 、 四个自信 4.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6.强军目标 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8.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精神实质: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基本方略

新思想对治国理政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基本方略,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方略

基本方略十四个方面:赋予新内涵,先富后富,顶层设计。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5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如何理解“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分别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加以概括,分别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个明确”,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来讲,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会有不同的内涵。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它主要是回答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步骤等等。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是理论上的回答,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的回答,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当中,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讲方略、办法、路径的问题。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三、新征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新征程

1.战略安排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7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五位一体建设

(1)经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政治建设: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党的十九大准备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从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始启动,提出议题,广泛征求党内外各方意见和建议。开展调研工作,中共中央组织了59家单位针对21个重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同时还就一些问题请有关部门、专家,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报告形成后,进入中央审议过程,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700余人。 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6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还专门听取了部分老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许多意见都得到了采纳。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都经历了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再集中,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全党全军全国范围内,集中国政治智慧之大成,不仅包括党内的智慧,也包括民主党派智慧、学者专家智慧,从而形成政治共识,最后完成政治决策。这样的民主是有优势的,是管用的。

8

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报告强调意识形态:

讲成就: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讲问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

讲方略: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讲征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意识形态内涵: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艺术教育

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基本方略中提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什么强调两个方面?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八大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4)社会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10 十七大报告指出:2020年: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5)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3.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

两个坚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一个主线: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一个“统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一个根基: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三个着力点: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六个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

11 习近平:“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

习近平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情,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信马列信“大师” 刘志军的“靠山石”

胡建学,因缺桥,改国道穿水库建桥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第二篇:我国国有企业工会在新时代的工作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些都为企业的工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的工会是联系企业和职工沟通的纽带,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改革 发展 管理方式 创新 挑战 科学

1 概述

在当前市场经济、国企改革和各种矛盾、利益复杂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工会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工会工作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完成新时期使命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就要围绕“民主”这一关键词,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以内因为重点,以外因为动力,这就需要基层工会组织结合当前实际,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在主观努力上加大力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客观条件上找准切入点,创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作为国家国有企业,企业工会工作必须与企业经济的发展相呼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实在在解决困难员工的问题,有效树立工会的良好形象。本文对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进行一个分析探讨。

2 公司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公司工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履行职责,在企业民主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监事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工会参政议政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有力地推动了“依靠”方针的贯彻落实。公司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职工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广泛听取职工对公司决策和经营管理的意见,在出席监事会议和列席董事会议的时候,积极反映职工呼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工会每年与公司集体协商职工工资标准及全年收入水平,参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掌握职工收入分配情况,从源头上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工会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小事,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激发职工爱厂如家的工作热情。工会定期组织职工体检,上门慰问住院职工,审核职工自理医药费补助,走访困难职工家庭,给他们送去困难补助,高温季节送清凉饮料到职工手中,职工在购房、结婚、子女就学、住院等资金短缺时,建议公司给予一定额度的借款。工会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举行羽毛球、乒乓球、棋类、钓鱼、卡拉OK等比赛,组建震凯篮球队,坚持日常训练,积极选送职工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组织职工去外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工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民主管理的活力,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工会将继续认真履行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创新民主管理思路,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3 企业工会的组织能力创新

3.1 积极推进公司制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要一手抓建制、一手抓规范。督促公司制企业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相关内容。对尚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制度的公司制企业,依法应当设立却尚未设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公司制企业,上级工会要加大建制工作力度,指导和帮助这些企业尽快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实行厂务公开,同时,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推动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中发挥积极作用。

3.2 努力推动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要及时总结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大力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加强与党委纪检部门、组织部门,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监察机关,企业代表组织等有关单位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把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抓好抓实。要加强立法源头参与,推动地方出台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相关法规,为国家修改《公司法》和制定企业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奠定实践基础。要积极推动立法机关开展执法检查和政府有关部门行政监察,依法推进公司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公司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3.3 充分发挥公司制企业工会在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公司制企业工会要积极争取党组织的领导和经营管理者的支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要切实履行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的职责,努力做好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推动职工代表大会各项决议的落实,积极开展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职工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要认真做好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交办的各项工作,努力落实工作责任,完善考核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要监督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民主程序落实和集体合同的切实履行。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意愿和要求,积极为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提供履行职责必要的信息和建议,帮助提高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履职能力。

4 企业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

4.1 与公司管理层达成民主管理的共识。企业工会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实行民主管理方面达成共识。就工会参加民主管理的程序、范围、方式进行确认,这里包含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方的理性化和制度层面的许可,对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认同;二是工会的积极有效的参与,采取劳资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来参与民主管理。建立在彼此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民主管理得以良好地开展起来。

4.2 企业民主管理需要工会的有效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需要工会的参与,尤其对企业职工的用工制度、辞退、工伤、福利、休假、医疗和保险等方面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参与。比如,对辞退员工这个环节,做到合理合法合情,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公司的相关规定,公司行政与工会协商达成的协议,须有工会签字才生效,做到程序合法操作规范。

4.3 企业民主管理要有长效机制的制度保障。民主管理应该贯穿公司管理的整个过程,并且要有制度和长效机制做保证,它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权利和义务的体现。当然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和公司对企业的管理还是有重要区别的,关键在于工会要把握好切入点和介入的尺度。它应该是主动宣传积极参与,而不是事后责怪抱怨,它应该是过程管理,而不是在某些方面替代行政或超越权限去作出某些决定。它应该是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爱岗敬业、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而不是为达到一些目标去设置障碍阻碍发展;它应该是教育员工遵守公司的制度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行为规范,而不是鼓动员工以不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4.4 民主管理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石。我们在民主管理中深深体会到,搞好民主管理是促进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在整个生产、研发及经营活动中需要调动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推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来实现近期、中远期的经济目标。所有这些都需要民主管理的环节,我们在民主管理中协助和配合企业,形成了和谐互动的工作氛围,促进了企业业务的增长,实现资源最大化成本最优化。

5 结束语

作为工会组织,要做竭力推进民主管理的倡导者与维护者,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天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亲情化管理。讲究工作方法,讲求管理艺术,与人为善,交人交心。多一些沟通,少一些积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会,创造和谐环境。要充分体现“顺民心、合民意”,工会干部就要经常深入基层,到职工中去,与他们沟通与交流,掌握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并通过调研、座谈、对话、恳谈等多种形式,让职工说出想说而无机会说的话,管理层听到想听而无机会听到的话,使职工有话能说,有话敢说,有话有地方说。不苦闷,不憋屈,不抑郁。从心底感受到工会组织是“娘家人”,自己是单位的主人,是单位大家庭中的一员,由此形成一种责任感与荣誉感,谈出心中全部设想,焕发出工作热情,发挥聪明才智,展现自我价值与魅力,参与单位管理与决策,营造一个和平共处,平等协商,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以利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我国的工会法律制度及其完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张龙柱.影响工会维权职能发挥原因浅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01).

[3]胡永生.国有企业工会职能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陈剩勇,张明.中国地方工会改革与基层工会直选[J].学术界,2004(06).

[5]王德益.浅析新形势如何做好企业工会组织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1(14).

[6]焦利英.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创新探讨[J].现代交际,2011(07).

[7]?t元峰.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1(12).

[8]肖兴萍.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企业导报,2011(11).

第三篇:论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战略创新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是社会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生产关系中人这一要素的综合素质提高、流动配置、使用激励等等方面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我国人文特色,信仰理念状况和国际大环境,明确提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乃至较长一个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具备的特征,可作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 参考方向

引 言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知识爆炸,信息近乎共享的时代,知识经济尤为重要,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创新意识;需要对我国本土人文特色进行深入客观的认识,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做详尽的调查分析,取众家所长;更需要人才,需要懂得科学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需要有敢于创新,不畏困难的技术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将会成为人力资源发展的第一要素,将来的世界将是有德有识有技能的人的世界。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应该要被社会和企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实施。企业若是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道路,前途将是一片光明,这样既能够夯实基础,又能够全面把握企业所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把员工的职业规划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能够很好的将寻找到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结合点;更要敢于大胆创新,有前瞻性思想,创新的开展工作,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

1.我国现阶段及未来市场经济特色

从上世纪末以来,追寻国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总结到,当前经济的发展都是涉及到计算机,都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这也经济发展大趋势。现阶段及未来经济是集信息、网络、数字、生物和风险经济于一体为特征的经济。

2.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的特点

2.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是知识型员工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方向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以前的资本密集型到知识、智能和技术密集型的根本性转变,由于人才在资本增值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带来报回报的利益,所以资本疯狂追逐人才,使其为之服务,人才选择资本知识与人才雇佣资本成为必然。因此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承认知识型员工的贡献与价值,所以资本单方面参与利润分享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知识创新者和职业企业家具有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

2.2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和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导致信息网络技术在企业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已经进入了一种虚拟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了员工自身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和员工的配合程度达到很好的默契,从而可以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在工作和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以由于这种关系的建立,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游戏规则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要以新的思维来对待员工,以营销的视角来开发组织中的人力资源。

2.3 人力资源管理走向全球化与信息化

当代社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因素莫过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人才流动国际化,国际化的人才交流与人才交流市场也将出现,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利用网络优势加速人才的流动与交流,新世纪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领域与重要内容。

3.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

3.1 营造创新文化

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和时尚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这种创新的理念来驱动。企业的人才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以利于发明、创造和企业未来的技术研究与展望;提倡挑战性思维。挑战性思维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提出质疑,不断思考和创新。设立共同的目标。

3.2 实行柔性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成为工作的主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使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3 企业与人才同成长

新经济时代的人才时刻在思考着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让人才能够分享企业的成果,让人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具体强化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金钱财富。

3.4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培养一种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需要一种敬业、进取和宽容的合作氛围。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基础,要努力培育共同的企业文化意识,共同的企业文化意识使得企业成员对企业目标和价值有着共同的理解,共同的文化意识还使得企业的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现实相吻合。这方面,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普及,明显人本有的至善感恩心、责任心、敬畏心、利他心,人我一体、家国家企不二的信念。这样,人们做事没有公私混淆,假公济私者。

4.结语

由于新经济时代的环境变化节奏越来越快,使得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在新世纪经济时代的人才不得不每时每刻都得思考着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企业要将自己以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将思路进行变通,将员工的职业规划和企业的发展形成一条统一战线,使得员工和企业共同来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让员工能够享受到企业所获得的成果。新世纪经济时代是知识的经济时代,也是知识的人力资源,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成为其兴旺发达,保持恒久竞争力的关键。

第四篇:试论知识时代的营销创新

试论知识时代的营销创新

当今世界,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无容置疑,知识经济对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样,对企业管理、企业营销也必将

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以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使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并使消费者需求发生如下变化:

、消费者需求产生巨大差异,而且趋于个性化。由于知识经济使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获得普遍的提高,从而促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趋于个性化。同时由于知识经济带来科技与知识的创新、从而引导消费者消费的个性化。因而,要求企业一改工业经济时代那种单一的、大批量的营销方式、转向实行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消费者行为随着信息量增大而趋于理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能够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全面、迅速地搜集与购买决策有关的信息。例如消费者借助电脑咨询软件迅速收集有关产品信息,并拟定与评估不同的购买方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购买决策。

、消费者的需求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即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如消费者从原来的对衣食住行最低的生理需求向文化教育、娱乐等精神需求转变。

第二、对产品的影响:

、知识经济使产品的外延与内涵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产品的外延看,知识经济时代不仅农产品、工业品成为商品,知识、服务、信息及技术都成为商品,即与知识相关的无形产品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对象。从产品的内涵看,由于知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要求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高了。因而,衡量产品价值的标准产生了变化,即由传统的以物质为基础转为以知识含量为基础进行衡量。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囿于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周期日益缩短,因而,要求企业快速开发新产品,并迅速将新产品投入市场。

第三、对价格的影响: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广泛运用,从而要求企业同用户面对面进行定价。

第四、对分销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传统分销方式,即主要通过中间商向最终用户销售产品的方式发生巨大的冲击。而网上交易却逐渐频繁起来,企业必须尽早适应这种变化。

第五、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对原来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即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约束,实行松散型的管理,不能不是巨大的挑战。

面对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对我国企业营销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企业要迎接挑战,必须进行营销创新。因为营销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企业要制胜知识经济时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营销创新。这主要包括营销观念、营销制度及营销管理的创新。

一、企业营销观念的创新。营销观念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营销观念的创新,需要企业从满足顾客需求的传统营销观念转变为不仅满足顾客需求,还要创造顾客需求的新的营销观念。这缘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新产品层出不穷,由此引起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这必然驱动企业经营哲学的不断更新。其次,要求企业从偏狭的国内营销观念转向全球营销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推进了经济全球的发展,使国内外市场连成一个整体。因而,企业必须树立全球营销观念,才能推进企业发展。

二、营销制度创新。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对各种要素的一种“新组合”,它包括引进新产品和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和新来源;实行企业组织新形式。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营销组织创新,主要是从传统的等级制度转变为柔性的营销组织。从目前国际柔性组织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是建立起扁平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及全球化的组织。一是扁平化。指企业通过技术网络同广大员工发生直接联系,而且使企业同消费者、研究机构之间构筑一个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二是网络化。它是使企业领导与广大员工众传统的等级制度关系变成非正规的网络关系,从而提高员工的自信以及经营效益。三是智能化。这既要求职工不断提高个人知识和智慧以及不断的超越自我,又强调企业的系统思考和知识的整合力量,以不断再造企业的无限生机。四是虚拟化。是依靠信息技术而建立临时网络,是一种灵活机动的新型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为了实现其目标,可以突破企业界限,在广阔范围内寻求各生产经营环节(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经营

销售等)及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一种形式。企业一旦完成目标就自行解散。这种组织形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并节省费用。它要求管理者要具有很高的协作精神、协调能力及综合能力,要求企业组织形式及组织行为充分考虑这一时代特点,研究企业营销如何同国际惯例接轨,如何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及适应全球的竞争战略。

四、营销策略创新。营销策略创新是

营销创新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产品策略创新、价格策略创新、渠道策略创新和促销策略创新主要包括产品、价格、分销及促销的创新。

⒈产品策略创:产品策略创新重要的是要通过产品创新来引导消费者需求。

一是通过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创造出新的需求。通过市场引导改变人们的习惯是较能获得成功的。因为一般来说,当你在改变人们习惯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市场,而这个市场最初往往是你所独立拥有的。别人暂时还没有意识到,也就难进入你所创造的市场与你竞争。美国人对中国自行车的接受,中国人、日本人对咖啡的接受,都是企业进行创造需求的结果。

二是通过主动参与新生活的设计,进而开拓出新产品。日本人突发奇想、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卡拉OK娱乐形式,征服了所有年龄层次、所有国家的消费者,旋风般流行当今娱乐世界,就是主动参与新生活方式的结果。

三是通过把握全新的机会来创新产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未被满足的现实需求和尚未实现的潜在需求,更要通过营销努力开发出新的产品去创造全新的需求。例如,电视机、电话机、手机等科技产品在尚未进入市场前,消费者并没有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只有当这些产品开发出来之后,才使消费者产生了新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潜在需求与日俱增,企业应充分把握这一良机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来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⒉价格策略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享有充分的信息知情权,以往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拥有的信息优势不复存在,使得厂方与消费者占有对等的信息,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服务费用、创新成本及盈利水平等价格构成要素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购销双方均明白价格构成中哪些是刚性的(如材料费用、设备费用),哪些是弹性的(如创新思维、设计费用等),因此,企业在定价时必须加大透明度,尽可能采用低价策略,且以消费者接受为底线。

()定价因素创新,将知识因素、创新成本纳入价格之中。在知识为核心的产品营销中,定价就必然体现注重产品所含的知识价值,因而价格构成中不能缺乏创新成本这个范畴。也许在我们以往的产品价格中,原材料、人力费用、服务费用是重要的成本开支,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费用可能仅是产品价格构成的一小部分,而且也是相对固定的、刚性的,只有创新成本所占价格比例极大,且在价格构成中具有一定的弹性。哪家企业的产品所含技术含量高、知识创新价值大,哪家企业就拥有制订较高价格的可能。

()定价方式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说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网络也使得运用价格的策略产生了变化。如:竞价拍卖就不一定非到某一固定场所进行,通过互联网络就可进行商品、货物、古玩、艺术珍品等的拍卖,竞价者只需找到相应的网址按动一下鼠标就可快捷地提出报价,而且拍卖师也无需像以前那样一次只能接受一位顾客的报价,电脑这个“超能”拍卖师1秒钟就能接受并处理1.2万多人的报价。

⒊渠道策略创新

渠道结构创新,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转变。渠道扁平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分销渠道的发展趋势。如有的企业由多层次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还有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立配送中心,直接面向经销商、零售商提供服务。这种扁平化结构的销售渠道通过通路层次的减少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增加了品质保证;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把握消费者需求,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渠道方式创新,实施E化分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将使全球贸易和营销胍桓鋈碌氖贝础懊挥校牛模桑ǖ缱邮萁换唬┚兔挥卸ǖァ钡耐缬贝;チ际鹾偷缱由涛竦姆伤俜⒄刮笠登溃呕峁┝斯憷目占洹N夜笠当匦氤浞掷煤褪视χ毒檬贝峁┑募际跤攀啤⑿畔⒂攀坪屯缬攀疲迪址窒绞降母靖谋洌媸凳┓窒试醇苹ǎ模遥校共渭咏灰椎母髑莱稍币约跋喙夭棵琶芮薪岷希餐邮峦缁肪诚碌牡缱臃窒疃#呕酪钥缡笨铡⒔换ナ健⒛馊嘶⒏咝饰卣鳎芄皇视χ毒檬贝颜呖焖佟⒈憬莶⒏挥懈鲂缘男枨蟆

促销策略创新

⒋广告策略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的普及,使企业可运用网络广告与消费者进行交互式促销,也可抓住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关注知识的特点进行广告诉求,还可运用科技手段刷新传统的广告方法,使消费者从手段创新中领略企业创新的风采。网络广告是知识经济时代广告策略创新的最主要表现。网络广告的互动式信息传播,能够较好地激发消费者的需求,达到广告的效果。网络广告借助其自身的技术优势,不仅可采用文字、图片、色彩、动画等表现形式,而且可用三维空间展示,使用户全面了解产品信息。网络广告可以采取的形式大致有电子邮件广告(E-mail)、电子公告牌(BBS)广告、Usenet广告和Web广告。

⒋营业推广创新。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与日俱增,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比较少,因而企业在进行营业推广策略创新时就要注意运用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使消费者了解商业,并通过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现场演示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如现在有的公司采取见证促销、体验促销的方式来进行营业推广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如澳柯玛热水器公司将“断电100小时有热水、安全100%水电分离”的双百承诺作为电热水器导入市场的广告语,为了让消费者相信,该公司让消费者以现场监督见证的方式来验证,从而使该热水器的优良品质深入人心,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如DELL电脑公司去年7月份为攻战中国电脑市场,在中国一些大型商场门前大搞体验促销活动,运用其先进的技术设备,让消费者直接体验DELL新兴电脑的功能和质量,消除了消费者电话购物和网络购物的疑虑。

⒌公共关系策略创新。传统的公关策略对于促进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还存在一些庸俗的倾向,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公关强调的是合作——与社区、顾客、政府机构、中间商、媒体等各方面的合作,现在比较流行的合作营销,其实质就是一种以公共关系创新为主体的营销策略。另外,网络公共关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公关创新的具体表现,网络便使得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互式沟通,一般来说,网络公共关系的形式有站点宣传、网上新闻发布、栏目赞助、参与或主持网上会议、发送电子推销信、在网络论坛和新闻组发送信息传单等等。

第五篇:勇于创新--做时代的先行者

文学泰斗鲁迅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我们尤其需要一批又一批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的人,不守陈规,勇于创新的人。做时代的先行者,锐意创新,这是历史的召唤,是民族的期待。

创新需要勇气。福特汽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起初它只生产四缸汽车,为使燃油效率更高,领导者想生产八缸汽车,可是遭到了大多数专家的反对。但领导者力排众议,毅然起用年轻科学家,成功改造了原有产品,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美国总统罗斯福竞选成功后,大胆起用一批初出茅庐、有志改革的仁人志士担任政府要职,实施新政,最终使美国走出低谷,经济复苏并持续繁荣,而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总统。由此可见,开创一个时代,需要勇气。

创新需要智慧。秦汉时期,竹木简牍、马丝织品是主要的书写材料。丝织品价格昂贵,竹木简牍又过于繁重,东汉时期蔡伦创造性地把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放在一起加工,发明了名扬天下的“蔡侯纸”。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起初这种车比马车还慢,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造,终于实现了速度的飞跃,成为工业文明时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可否认,他们用智慧开创了一个时代。

创新需要积累。司马迁年轻的时候,曾三次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积累下丰富的素材及资料,再加之他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之先河。苏轼也曾“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家庭的熏陶,老师的指引,让他学富五车,成为北宋词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历史长河中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他们用知识积累,开创了一个时代。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魄力,就会碌碌无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能力,将会永远落后;人类如果没有探索未知的追求和发明创造的壮举,就不可能走向发达,创造现代文明。让我们以一个创新先行者者的姿态,高擎创新的旗帜,在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中,前进,前进,前进,进!

上一篇:学生安全知识手册下一篇:小区停车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