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工作宜引入“互联网思维”

2022-09-11

一、借助“互联网思维”, 可掌握互联网信息传播特点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说, “互联网思维”就是零距离、网络化的思维。 (1)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不断被拉近,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传统的电视、广播、书籍, 延伸到了手机终端应用。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网络论坛、贴吧、QQ空间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让人们不用出门便能与世界同步。对信息的发布和传播, 在传统新闻三要素的基础上, 开始讲究互动性和趣味性。点赞、转发、评论、发帖等网络互动, 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 人们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 亦被大量无用、虚假的信息碎片所骚扰。这些网络垃圾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体验, 误导着人们的价值判断, 给各级政府带来了网络舆情问题。

检察机关只有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 正确认识上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和隐患, 统筹用好新兴媒体资源, 才能建立好预防职务犯罪专业化、网络化的传播平台, 高效、便捷的将职务犯罪预防信息传达给广大国家公职人员。

二、借助“互联网思维”, 可推进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方法论。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将“互联网思维”概括出四个特点:1、用户至上;2、体验为王;3、免费模式;4、颠覆式创新。 (2) 对于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和教育工作, 可围绕上述特点, 调整改进旧有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 尊重教育受众, 文明得体

作为一名预防干警, 应在注重维护检察院和检察官形象的基础上, 尊重廉政教育对象, 做到理性、文明、平和、规范。态度既不宜过谦, 以免影响职务犯罪宣讲的力度和效果, 也不应傲慢, 以免引起教育受众消极对立情绪。应规范着检察制服进行警示教育活动, 做到文明得体。

(二) 避免形式刻板, 加强互动

预防宣传和预防教育不是照本宣科。对于警示教育讲座, 预防干警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 针对教育受众不同的行业特点, 结合自己参与自侦办案的相关经验, 深入浅出的讲解相关典型案例, 释法明理, 加强互动;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维护上, 应及时更新展板资料, 加强对多媒体声光电的运用, 提高参观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网上警示教育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上, 应加强与网民的互动, 准确及时的回答与检察业务相关的咨询和质疑, 维护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提高检察机关的亲和力。

(三) 拓宽宣传渠道, 资源共享

在做好警示教育宣讲、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传统工作的基础上, 预防部门应拓宽预防宣传渠道。一方面要用好传统的媒体资源, 如参与以预防职务犯罪为主题的电视、广播节目的录制, 拍摄廉政短片, 编辑出版廉政教育刊物, 布置电视及平面廉政广告等;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成本更低、受众更广、效果更好的互联网平台的开发运用, 在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网络论坛、贴吧、QQ空间等新媒体上建立官方频道, 发布预防信息。加强各检察院间的信息共享, 加强与纪委、党报等政府喉舌的联动, 借力宣传, 建立和推广预防品牌。

(四) 注重梳理总结, 开拓创新

应时常总结预防宣传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延续和推广成功的宣传方法, 及时纠正和填补不足之处, 做到去芜存菁, 开拓创新。宜在深入挖掘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特点和潜力的基础上, 借鉴和学习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好的宣传做法, 加强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应不断关注新兴媒体的发展和变化, 因势利导, 稳步推进预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三、借助“互联网思维”, 可化解预防矛盾危机

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新兴媒体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涌现出了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笔者以下收集了一些常见问题:

(一) 基层院人、财、物匮乏

从人力资源上看, 一方面, 部分基层院预防干警数量较少, 且不时因办案需要被借调参与自侦办案, 以致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 无法开展部分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少部分同志对计算机、智能手机的运用较少, 对互联网资源的关注度不高, 难以驾驭网上警示教育宣传工作;另一方面, 由于网站建设、计算机操作和线上平台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专业性要求较高, 亟待引入专业计算机人才。

从财力及物力资源上看, 搭建网上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平台, 需要购买、架设并维护专门的服务器、计算机及线路, 这就给基层院的财政状况增加了巨大负担。在线上平台、官方预防网站的宣传和推广上, 往往因经费不足, 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 官方平台关注度不高

互联网的便捷性造就了碎片化阅读方式的产生和普及。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被推送的热点新闻、网络段子、精美图片等娱乐性较强的信息所吸引, 对官媒普遍缺乏兴趣, 以致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 部分政府职能部门被关注的较少, 留言、转发等互动较少。

(三) 不当言论、信息处置不当引发网络舆情

日前, 某检察院预防干警因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讲座上不当引用了网上的注水数据, 夸大了某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 引起了巨大的网络舆情, 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的社会公信力。此外, 亦有多起类似事件造成的舆论炒作案例,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对预防宣传教育稿件写作等工作,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 由于网络平台注册及留言互动的门槛较低, 部分不法分子在官方留言板上进行刷屏、广告、谩骂等不文明行为, 甚至进行盗号、黑客攻击等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平台监管员放松监管, 易导致较大负面影响。

四、运用“互联网思维”,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 加强统筹规划, 健立共享平台

对于部分检察院预防力量薄弱等问题, 一方面各级院的领导干部应重视和支持预防信息网络化建设, 推动和发展“侦防一体化”建设, 统筹规划, 加强院内各部门的团结协作, 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应加强预防业务培训和互联网知识学习, 提高广大干警使用现代化通讯工具的能力, 提高互联网安全意识;此外, 可先探索以各市级检察院为节点的网上警示教育共享平台, 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专业性较强、观赏性较高、知名度较广的预防职务犯罪门户网站, 再以点带面的推动各县区网上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减少各县区检察院试错成本。

(二) 加强联合推广, 借力合作媒体

在对微博、微信、各大门户网站、网络热点论坛等新媒体平台上的预防职务犯罪官媒推广上, 可采取互相关注、转发微博、留言、“@”等方式, 加强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官方频道的良性互动, 进行联合推广宣传。此外, 还可借力新浪、网易等平台自身的推广渠道, 开设线上预防职务犯罪讲堂, 开辟预防专栏, 设立职务犯罪举报邮箱, 提高预防频道的曝光率和关注度。

(三) 加强网络监管, 正确处理舆情

互联网时代诞生了诸多网络语言, 如“正能量”“hold住”等词语, 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发言及回复, 可适时的引用部分网络语言, 使预防宣传更接地气, 但需摈弃低俗的网络词语并注意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境。应探索建立预防官媒维护和监管人员的工作纪律制度和问责机制,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与管理。建立网络舆情上报制度、制定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 不发布或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 确保预防官媒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综上所述, 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宜与时俱进, 借助“互联网思维”, 不断创新预防宣传教育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 切实有效的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敲响职务犯罪预防钟。

摘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我国各级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 也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媒体资源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时代,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只有掌握“互联网思维”, 利用好新型媒体和互联网平台, 方能做到精确定位, 迅捷高效的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关键词:预防,职务犯罪,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注释

11 http://tech.ifeng.com/it/detail_2014_01/20/33171925_0.shtml.

22 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08/c_133699315.htm.

上一篇:浅谈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下一篇:精品课程如何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