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

2022-09-11

一、可预见性规则的起源

1761年法国学者波蒂埃首次提出了有关可预见性的学说, 其主张违约损害责任的范围不得超过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该学说在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第1150条中得到了肯定, 该条确立了违约赔偿的可预见规则并且以此作为完全赔偿原则的限制。“哈德里诉巴克森戴尔案”则是英国可预见性规则创设的标准案例, 法官在该案中首先承认了抽象标准, 即以正常的普通人的预见为标准, 而机会利益未得到肯定。在该案中, 原告磨坊主委托被告承运人将一受损的磨坊车轴运至某地修理, 被告承诺次日送达, 但因被告过失致使货物迟延6天送达。原告请求判决被告赔偿因运输迟延导致其磨坊停工六天所遭受的损失。法院最终以被告在订立契约时无法预见该损失为由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请。该案中, 磨坊停工所导致的损失是当事人预期利益的减少, 为间接损失, 可见此时可预见规则限制的仍为间接损失的赔偿。随后在“维多利亚洗衣店案”中对可预见性规则的构成要素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做出了解释, 是违约损害赔偿制度中的一个里程碑。其采纳了具体标准即根据各个合同的特性, 各个案件的特性, 守约方获知的合同履行的具体要求作为标准确定损失且机会利益获赔。“机会利益”一词的直观解释, 就是“抓住机会而获得的利益”。在现实中, 人人都面对着一些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关键在于谁率先发现了机会, 谁及时地抓住了机会。可见, 要获取机会利益, 首先必须要有相对于他人的信息优势, 其次必须能够及时地准确地利用信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机会利益概念是中性的, 它既可能是损人利己的结果, 也可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结果。合同法规定的可预见规则其适用范围限于间接损失。当事人就迟延履行单独约定的违约金是对迟延履行损害赔偿的预定, 并不属于惩罚性违约金。可预见性规则在各个法系, 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同, 如德国不承认可预见性规则。而美国借鉴了英国有关可预见性规则的规定, 《美国统一商法典》中就包含了可预见规则的内容。可预见性规则正在不断确立发展完善, 在我国也不例外。

二、可预见性规则的内容及在我国的发展

可预见性规则是损害赔偿中对完全主义进行限制的一种规则, 尽管各个国家的规定不一, 但规则的基本内容都包括预见主体、预见时间、预见内容和判断标准四个基本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法国、英国、美国等均确定可预见的主体为违约方, 即以违约方的预见为内容, 将违约方作为可预见性规则的预见主体是合乎可预见规则产生的立法初衷的, 也比较合理。关于预见的时间则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日本判例及通说所持的观点即认为预见的时间为“债务不履行时”, 而英国, 美国, 法国则认为以“合同缔结时”为预见的时间点, 笔者认为以合同缔结时为预见的时间更为合理, 因为在合同缔结时, 当事人双方从正常人的标准来看都是为了订立合同并且使该合同切实得到履行, 此时双方当事人的主观心态最为客观, 而且双方之间处于平和的关系, 到了债务不履行时则由于利益的驱使难免会违背公平正义。因此笔者认为采用合同缔结时更合理。关于可预见规则的内容也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只要被告可预见到损害的类型或者种类即可, 对损害程度和数额的预见无要求, 这种观点以英国为代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损害的程度和数额才应是可预见的内容, 以法国的现代规则为代表, 笔者认为不仅应该预见到损害的类型或者种类, 也应该预见到损害的程度和数额, 因为只预见到类型那么真正争议的时候该怎么确定赔偿额将再次使实务陷入困境, 而且对于损害程度和额度的预见一方面可以提高违约方在缔约时的注意义务, 另一方面利于争议的解决, 简化审判的程序。可预见规则的判断标准有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之分, 所谓的抽象标准指以正常的普通人的预见为标准, 具体标准指因合同而异, 以守约方获知的合同履行的具体要求为标准。

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给对方造成损失的, 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从合同法113条可知我国的可预见性规则强调规则主体为违约方, 规则时间为合同缔约时。英美法系国家对于可预见性规则的预见性不考虑违约方的主观状况, 而大陆法系国家则关注主观心态, 预见性规则仅适用于违约方无过错的场合。我国《合同法》虽然根植于大陆法系, 但在这却倾向于英美法系国家。

可预见规则是指违约方仅对其在订约时能够预见到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而对不可预见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其实质是对违约赔偿范围的一种限制。对间接损失 (可得利益) 应受可预见规则的限制, 并不存在争议, 而且这也是设立可预见规则的主要目的。但对直接损失, 是否应适用可预见规则就存在争议。

从合同法的规定看, 可预见规则规定于合同法第113条同时规定了违约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对但书中规定的可预见规则究竟系仅规制间接损失还是包括了直接损失, 单纯从条文含义不能得出明确结论。但在立法机关对该条文的解释中指出, 可得利益的求偿不能任意扩大, 法律采取预见性限制赔偿范围的随意扩大。这种解释是将可预见规则仅限于可得利益。在司法实务人员编写的有关合同法适用的著作中, 更加明确地指出, 直接损失理应归入可预见范围, 可预见规则主要是对间接损失的范围予以限制。这种观点采取另一种解释方法, 认为直接损失虽然也应适用可预见规则, 但其本身属于当事人应当预见的损失。所以从结果上看与前述观点相同, 即不能利用可预见规则对直接损失的赔偿进行限制。笔者认为, 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在性质上具有根本不同, 直接损失是当事人现有财产的减少和费用支出的增加, 是现有利益的损失, 而间接损失则是当事人预期利益的减少。当事人订立合同, 或者是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要, 或者是为了盈利, 但无论是何种目的, 当事人订立合同都以不损害自己的现有利益为前提, 因此对直接损失的赔偿不应施加限制, 这是合同正义的必然要求。间接损失则不同, 对预期利益的赔偿如不加以限制, 确定一个原则斩断违约行为与损失的因果链, 则这种损失将会无限扩大。因此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 都确立了可预见规则对间接损失的赔偿范围加以限制, 这一规则也为相关国际公约所采纳。因此, 可预见规则的目的在于对间接损失加以限制, 对直接损失不应适用可预见规则。

三、可预见性规则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个生效的合同要求双方当事人具有缔约能力,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合同标的确定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这就使得可预见规则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倘若一个合同成立但未生效, 那么可预见性规则如何适用, 二、倘若违约行为发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那么此时适用可预见性规则是否有失公平。对于一物数卖情形下, 违约方从订立时就打算违约, 此时如若采取可预见性规则, 反而使违约方因为违约行为而获利, 显然不符合法律的公平正义要求, 也不符合市场的交易规则, 不利于交易安全。笔者认为可预见性规则对于合同中损害赔偿的确定必不可少, 但是制度的模糊性和可预见性规则的自身漏洞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可预见性规则的立法, 明确可预见性规则的判断标准尤其是可预见性规则与因果关系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要将其与其它限制性规则相结合, 如与减损规则相联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明确其适用的司法标准, 从正反两方面即概括规定可预见性规则的具体内容, 列举式的例外规定其适用的排除情形。使得可预见性规则能够在司法实践中被更好的运用。

摘要:可预见性规则是确定违约损害赔偿的一个规则, 其是从保护违约方的利益出发的。可预见性规则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实现了从完全赔偿主义到限制赔偿主义的进步。

关键词:可预见性,规则,间接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富民.论合同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

[2] 王宇.论合同法中的可预见性规则[J].河北大学, 2011.

上一篇:教育游戏与webquest下一篇:影响育龄妇女健康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