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七大定律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职场七大定律范文

拜访客户七大黄金定律

在营销过程中,客户拜访可谓是最基础最日常的工作了:市场调查需要拜访客户、新品推广需要拜访客户、销售促进需要拜访客户、客情维护还是需要拜访客户。很多销售代表也都有同感:只要客户拜访成功,产品销售的其它相关工作也会随之水到渠成。然而,可能是因为怀有一颗“被人求”高高在上的心态;也可能是因为对那些每日数量众多进出频繁的销售代表们司空见惯,所以就有很多被拜访者(以采购人员、店堂经理居多)对那些来访的销售代表们爱理不理;销售代表遭白眼、受冷遇、吃闭门羹的故事也多不胜举。很多销售代表也因此而觉得客户拜访工作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切入点找准方法用对,你也会觉得客户拜访工作并非想象中那样棘手——拜访成功,其实很简单:

一、开门见山,直述来意初次和客户见面时,在对方没有接待其它拜访者的情况下,我们可用简短的话语直接将此次拜访的目的向对方说明:比如向对方介绍自己是哪个产品的生产厂家(代理商);是来谈供货合作事宜,还是来开展促销活动;是来签订合同,还是查询销量;需要对方提供哪些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等等。如果没有这一番道明来意的介绍,试想当我们的拜访对象是一位终端营业员时,他起初很可能会将我们当成一名寻常的消费者而周到地服务。当他为推荐产品、介绍功能、提醒注意事项等等而大费口舌时,我们再向他说明拜访的目的,突然来一句“我是某家供应商,不是来买产品,而是来搞促销……”,对方将有一种强烈的“白忙活”甚至是被欺骗的感觉,马上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这时,要想顺利开展下一步工作肯定就难了。

二、突出自我,赢得注目有时,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拜访某一家公司,但对方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是哪个厂家的、业务员叫什么名字、与之在哪些产品上有过合作。此时,我们在拜访时必须想办法突出自己,赢得客户大多数人的关注。首先,不要吝啬名片。每次去客户那里时,除了要和直接接触的关键人物联络之外,同样应该给采购经理、财务工作人员、销售经理、卖场营业人员甚至是仓库收发这些相关人员,都发放一张名片,以加强对方对自己的印象。发放名片时,可以出奇制胜。比如,将名片的反面朝上,先以印在名片背面的“经营品种”来吸引对方,因为客户真正关心的不是谁在与之交往,而是与之交往的人能带给他什么样的盈利品种。将名片发放一次、二次、三次,直至对方记住你的名字和你正在做的品种为止。其次,在发放产品目录或其它宣传资料时,有必要在显见的在方标明自己的姓名、联系电话等主要联络信息,并以不同色彩的笔迹加以突出;同时对客户强调说:只要您拔打这个电话,我们随时都可以为您服务。第

三、以已操作成功的、销量较大的经营品种的名牌效应引起客户的关注:“你看,我们公司xx这个产品销得这么好,做得这么成功;这次与我们合作,你还犹豫什么呢?”第

四、适时地表现出你与对方的上司及领导(如总经理等)等关键人物的“铁关系”:如当着被拜访者的面与其上司称兄道弟、开玩笑、谈私人问题等。试想,上司和领导的好朋友,对方敢轻易得罪么?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和他的上司或领导有着非同一般的“铁关系”;再者表现这种“铁关系”也要有度,不要给对方“拿领导来压人”的感觉。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三、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我们拜访客户时,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对方不耐烦、不热情地对我们说:“我现在没空,我正忙着呢!你下次再来吧。”对方说这些话时,一般有几种情形:一是他确实正在忙其它工作或接待其他顾客,他们谈判的内容、返利的点数、出售的价格可能不便于让你知晓;二是他正在与其他的同事或客户开展娱乐活动,如打扑克、玩麻将、看足球或是聊某一热门话题;三是他当时什么事也没有,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心情不好而已。当然,第一种情形之下,我们必须耐心等待,主动避开,或找准时机帮对方做点什么,比如,如果我们的拜访对象是一位终端卖场的营业员,当某一个消费者为是否购买某产品而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时,我们可以在一旁帮助营业员推介,义务地充当一回对方的销售“帮手”以坚定顾客购买的决心;在第二种情形下,我们可以加入他们的谈话行列,以独到的见解引发对方讨论以免遭受冷遇;或者是将随身携带的小礼品(如扑克牌)送给他们,作为娱乐的工具。这时,我们要有能与之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姿态;要有无所不知、知无不尽的见识。在第三种情况下,我们最好是改日再去拜访了,不要自找没趣。

四、明辨身份,找准对象如果我们多次拜访了同一家客户,却收效甚微:价格敲不定、协议谈不妥、促销不到位、销量不增长,等等。这时,我们就要反思:是否找对人了,即是否找到了对我们拜访目的实现有帮助的关键人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拜访时必须处理好“握手”与“拥抱”的关系:与一般人员“握握手”不让对方感觉对他视而不见就行了;与关键、核心人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建立起亲密关系。所以,对方的真实“身份”我们一定要搞清,他(她)到底是采购经理、销售经理、卖场经理、财务主管、还是一般的采购员、销售员、营业员、促销员。在不同的拜访目的的情况下对号入座去拜访不同职位(职务)的人。比如,要客户购进新品种,必须拜访采购人员;要客户支付货款,必须采购和财务人员一起找;而要加大产品的推介力度,最好是找一线的销售和营业人员。

五、宣传优势,诱之以利商人重利。这个“利”字,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公益”和“私利”;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好处”,只要能给客户带来某一种好处,我们一定能为客户所接受。首先,明确“公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较强的介绍技巧,能将公司品种齐全、价格适中、服务周到、质量可靠、经营规范等能给客户带来暂时或长远利益的优势,对客户如数家珍;让他及他所在的公司感觉到与我们做生意,既放心又舒心,还有钱赚。这种“公益”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对方更多的人知晓;知晓的人越多,我们日后的拜访工作就越顺利:为因没有谁愿意怠慢给他们公司带来利润和商机的人。其次,暗示“私利”。如今各行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很多厂商针对购进、销售开票、终端促销等关键环节都配有形式多样的奖励或刺激;各级购、销人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哪一家给他的“奖励”多,他自然就对哪一家前来拜访的人热情了。和“公益”相比,“私利”就该暗箱操作了,最好是做到只有“你知,我知”(针对个人业绩排行榜可公开的奖励除外)。

六、以点带面,各个击破如果我们想找客户了解一下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客户在介绍有关产品价格、销量、返利政策、促销力度等情况时往往闪烁其辞甚至是避而不谈,以致我们根本无法调查到有关竞品的真实信息。这时我们要想击破这一道“统一战线”往往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重点突破对象。比如,找一个年纪稍长或职位稍高在客户中较有威信人,根据他的喜好,开展相应的公关活动,与之建立“私交”,让他把真相“告密”给我们。甚至还可以利用这个人的威信、口碑和推介旁敲侧击,来感染、说服其他的人,以达到进货、收款、促销等其它的拜访目的。

七、端正心态,永不言败客户的拜访工作是一场几率战,很少能一次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销售代表们既要发扬“四千精神”: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为拜访成功而努力付出;还要培养“都是我的错”最高心态境界:“客户拒绝,是我的错,因为我缺乏推销技巧;因为我预见性不强;因为我无法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拜访失败而总结教训。只要能锻炼出对客户的拒绝“不害怕、不回避、不抱怨、不气馁”的“四不心态”,我们将离客户拜访的成功又近了一大步。

第二篇:职场定律

学习“三不”职场定律读后感

近一段时间,有幸学习了“三不”职场定律这本书,从拿到这本书起,我对书里面的内容深感兴趣,并细细地阅读、品味着.书里所说的“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三条金律,很多理念让我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其实,我们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就如一个蚁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一样,蚂蚁尚且分工那么明确,每一类蚂蚁都深知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臵,所以才能精诚团结在一起生活。我们作为企业大家庭的一员,要有蚂蚁的勤劳和团结,辛勤耕耘,才能使企业发展。俗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只有企业效益好,个人也才能获利,并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我们周围总有那么一些人,认为自己能力强却得不到重用,为什么?有的员工退路多,工作不专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动不动就跳槽,虽有能力,但不可靠;还有的员工虽有能力但脾气大,架子大,身子重,唯我独尊;还有一些人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却动不动发牢骚,抱怨公司,抱怨领导,打击同事,好像都是别人负了他。我曾经在一个企业内就碰到过这样的人,领导交代的大事办不了,日常工作的事他认为是小事不应他办,整天无所事事,他却牢骚满腹,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他让上司不喜欢,让下属员工不愿与他共事,最终将自己的出路堵死了。实际上,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你在哪个位臵,放低姿态,摆正心态,踏实努力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要有一个“别把自己当回事,把工作当回事”,“工作提前,自我退后”正确的工作态度。

人人都知道,在一个企业里老板是最累,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为什么?因为他把企业当成了“家”。优秀的员工要学会像老板一样工作,把老板想到的做好、做全、做满;把老板没想到的想到了、做到了。你把企业当“家”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智慧,竭尽全力,用心经营,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你个人的能力才能提高,也才能得到领导和同事 1

的认可,老板能不重用你么?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本领,给你一个位臵,也是高处不甚寒,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这就像老百姓种庄稼一样,只有洒下辛勤的汗水,才可能有丰收的果实。因此说“只有工作全身心,才能成为核心”。

所以,在企业里能否取得成就,不在于工作本身,不在于工作起点,而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工作的心态,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就必须遵守三大“游戏规则”:

第一不抱怨,爱抱怨的人是问题和烦恼的制造者,而企业却恰恰对这种“麻烦制造机”避而远之,他们所需要的是解决者。 抱怨像是美玉上的瑕疵,抱怨像是一锅白米粥中的老鼠屎,抱怨更像是“流行感冒”,他不仅“玷污”了这个团队,他更将这种坏的风气“飞速传染”给了这个团队,使这个团队消极、落后、受伤、失败。

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社会,但我们可以适应社会;要适应企业,而不是让企业适应你;要适应工作,而不是让工作适应你;要适应同事,而不是让同事适应你。虽然我们不能改变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调整帆的方向,这样也能破浪前行。不要抱怨公司,我们先要反省我为公司创造了多少效益;不要抱怨同事,因为我们懂得成功不是梦想或追求就能得到的,而是被改变后自己自动争取来的;更不要抱怨老板,因为是我们自己努力不够。

第二不折腾,折腾就是严重的挥霍,再雄厚的底子也经不住折腾;折腾就是败家,再大的家业也经不住败;折腾就是严重的内耗,令一个团队效率低下。不折腾就是勤奋踏实的工作,凡事用心做,追求零失误。日本十大财阀之一的坪内寿夫曾说过“只要用心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但大部分人还没有去做,就说做不到。首先要除去这种心理,一旦努力作为,七成以上的成功率是跑不了的”。我们做工作就是要这样,要树立“没有不可能,只怕有心人”的思想,一旦做起来就专心致志,不轻言放弃。

第三不怠慢。凡事积极主动,充满活力。有道是“想法决定活法”。一个

人拥有积极的心态,就能积极主动地工作。麦当劳集团创始人雷.克洛克说过,“人都是有惰性的,要成功就必须克服你的惰性”。懒惰的人最大的恶习就是拖沓,把今天的事拖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这样的工作习惯实在让任何人都无法对你产生信任。对一个想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是一个危险的恶习,它将让你裹足不前。克服不好的习惯,养成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每天给自己定一项工作任务,在你的上司来指示前,你就主动将它做好。

高度决定视野,境界决定成就。“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这三条职场金律,将为我的职场生涯引航指路,也将成为我在职场的行动准则。

第三篇:职场定律:学会讨好自己

经常听到人们在职场上发出这样一些感慨:“和××相处太难了!”有这种抱怨的人,我猜他的交友方式是有些不妥的。

也许他是想让所有人都成为他的知己,或是抱有某种获取利益的目的,所以才与他人交往,千方百计地讨好他们、迎合他们,希望能够使得人人都喜欢他、助他成功。可是,他却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日子久了,身边的朋友反而会越来越少。试想,谁会将利用自己的人当做知己呢?而且,你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或让每一个人都满意你。因此我认为,与其辛苦地讨好别人,倒不如讨好自己。

讨好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不管怎么说,讨好自己是心理调节的一剂良药,它会使你在枯燥乏味的职业生涯里变得更加快乐、充实与自信。

我们每个人都并非生活在真空里,学业事业上的挫折、人际关系的困扰、生活上的琐事、健康上的烦恼……你多少会摊上一两件,这些来自外界的影响和压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如果我们学不会讨好自己,无法培养出一个开朗、自信、乐观的心境去面对现实的话,就不晓得什么时候会被这些影响和压力打垮了。

讨好自己并不是盲目、不着边际地吹捧自己,这样做只会使“讨好自己”成为精神上的麻醉品,甚至反使自己裹足不前;讨好自己的方法也有很多,并且因人而异。总的来说,讨好自己,可以在流言蜚语面前,为自己设置一道“隔音壁”;可以在孤独寂寞时,想方设法逗自己开心;可以在生闷气的时候,大吃一顿或大喊几声来发泄;可以在朋友离自己而去时,想尽一切方法挽留这段友情或干脆去寻找新朋友;可以在受了挫折之后,给自己打气,“勒令”自己不许再流一滴眼泪;可以在刚到一个新环境,“举目无亲”之际,找面镜子对自己展颜一笑,安慰自己说:“至少还有我自己熟悉的一张笑脸。”……总之,讨好自己的方法实在太多了,看了我的介绍,相信你们的心境也会豁然开朗了吧!

学会讨好自己,相信孤独的人可以拥有真正的知己,沉默自闭的人可以勇敢地走在别人的目光里,想成为“大众之友”的人也能够领悟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和友情的真谛……

但愿世界上每个人都学会讨好自己,使自己拥有一个开朗、热情、自信及乐观的心境。

第四篇:职场礼仪:办公室定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求职礼仪常识,仅供参考

几个“蹲”办公室的兄弟在一块喝酒聊天,发现虽然单位业务不一样,工作氛围却颇有共性,遂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不当之处,请“同仁”们雅正。

一、矛盾定律:

人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跟领导走得太近了不行,离得太远也不行。跟得太近了怕站错了队,一旦大树倒掉,大难就会临头;离得太远了,好处永远轮不到,坏事少不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此乃机关人员挥之不去的烦恼。

二、尴尬定律:

苦干的不如巧干的,还有所谓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因而上去的不一定是能力强的,原地踏步的不一定是低能的。对此,你不服不行。

三、变脸定律:

见到上司唯唯喏喏,这是逼出来的;见到同级嘻嘻哈哈,这是装出来的;见到群众凶凶巴巴,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学会随机应变,因人而异,看风使舵,是机关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

四、活跃定律:

领导在办公室的时候,气氛永远是“团结、紧张、严肃”不“活泼”;而领导不在的时候,气氛会变得异常活跃,可以海阔天空,说说笑笑、吹吹牛皮、聊聊足球、侃侃新闻、议议女人……无所不及。

五、不公定律:

能干的总有干不完的活,不能干的总是没有活干。干得多的人犯错误的几率就高,到头来往往吃力不讨好。少干或不干的人,往往不犯或少犯错误,给领导的印象却是个好同志。

六、加班定律:

“月亮走我也走”,领导到了下班时间不走,下属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走。加班等于敬业,至于效率可以不闻不问。而领导不在的时候,加班等于白加。

七、新官定律:

新上任的领导不管见到谁都是笑容可掬,亲切有加。如果你认为新来的头儿平易近人,联系群众,没有架子,那就大错特错了。3天过后,大都原形毕露,眼睛朝上,目无群众,再也找不到上任伊始的影子,倒是官腔十足,架子不小。

八、趋同定律:

领导的爱好,往往会成为办公室成员的共同爱好,即爱好着领导的爱好,幸福着领导的幸福,快乐着领导的快乐。

九、转移定律:

领导的领导批了领导,作为被领导的你就得小心领导拿你当做“出气筒”。你要觉得窝火,可以再找被你领导的人发一通脾气,指责他“怎么搞的!”如果没有,那就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有经验的老婆、孩子发现其脸上阴到多云,一般都会知趣地走开。

十、关系定律:

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问题在于自认为有本事的人未必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有本事和没本事的,都要拼命地找关系,有了关系的则不惜绞尽脑汁巩固好关系。

十一、竞争定律:

能写的往往不如跑腿的,能干的往往不如能吹的,能说的往往不如会送的。踏实本分的不如善长张扬的,遵守制度的不如听话的,坚持原则的不如会变通的。

十二、忌讳定律:

在办公室通常听不到牢骚怪话,比如报纸上登出某地又揪出了一个贪官,你只能选择腹诽,恨在心里。如大放厥词、口无遮拦地进行猛烈抨击,有人会认为你是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曲高和寡。你在表明自己爱和恨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孤立自己,很有可能成为他人尤其是领导设防的对象。要议论就议论美国的克林顿,伊拉克的萨达姆。所以经过办公室的历练后,人人都会把握住“说古不说今,说外不说中,说远不说近”原则的。

十三、归因定律:

凡是职务上不去的,众口一词就是不会拉关系,朝中无人没后台,没有人认为自己的能力素质不够。这是最体面的理由。但在领导面前却从来不会说自己是怀才不遇。

第五篇:职场新人 注意七大禁忌

职场新人 注意七大禁忌发布时间: 2010-11-02 来源: 作者:[ zkyjy ]

文章摘要:

作为刚入职的新人,难免会把以前各种坏的毛病和习气带入职场。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改正,这些毛病有可能成为你今后职业发展的大敌。

笔者根据观察和对部分用人单位的调查,总结了新人常犯的7类毛病:

衣着扎眼,标新立异

镜头一:习惯了趿着拖鞋、穿着短裤在校园里漫不经心闲逛的小张,眼看着同事们大热天的穿白衬衣打领带,打心眼里感到别扭。自己进了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先解领带,后来天气太热,小张干脆穿着短裤上班,结果被上司“请”进了办公室。

点评: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职场新人当然是同事关注的焦点,首先应在着装上与该单位的整体形象相符。男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应稳重干练,女大学生可略施淡妆,但忌讳过于暴露或粉饰。

眼高手低,光说不练

镜头二:到了新单位,小王只要闲着,就开始大摆“龙门阵”,吹嘘自己在学校如何优秀,理论功底如何扎实。在几次业务拓展会上,小王滔滔不绝地提了很多意见,陈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但是,当上司吩咐他去具体实施的时候,他却做得乱七八糟,得到的自然是上司的严厉批评。

点评:年轻的大学生,到了新单位难免会满腔激情,急于得到同事的认可,但往往容易将事情看得简单而理想化,只想做专业性的能体现能力的工作,对一些普通琐碎的小事却不屑一顾,以至于碰了壁还莫名其妙。年轻大学生有激情是好的,露点锋芒也无妨,但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要眼高手低、光说不干。

目中无人,唯我独尊

镜头三:“名牌”大学本科出身的小韩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跻身于一县级市公务员的行列,同事们的学历除了专科就是中专,最多是个自学考试本科,面对一帮“凡夫俗子”,

小韩有点目中无人,言语中也少不了流露出傲慢的味道。面对已经40岁的同事老刘,小韩也直呼“老刘”,但意气风发的小韩,在年底的民主评议上却倒吸了一口冷气:倒数第一。

点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过于高傲,尤其是“名牌”出身的大学生。高学历、名校的背景有时反而会引人忌妒,把姿态放低一点,恰当的礼貌往往会赢得好感。无论对领导还是同事,无论喜欢还是讨厌,都要彬彬有礼。对待年长的同事,如果他没有职务,不妨称呼“X老师”或“X师傅”,因为他们有很多工作经验值得你学习。

斤斤计较,口无遮拦

镜头四:周末,忙活了一周的小刘斜躺在椅子上唉声叹气,同事老周问他怎么了?小刘历数了工作一个月以来的工作记录:给三个同事轮流当了一个周的“学徒工”,成绩记在别人身上,自己的工资还不如中专生;给主任出去洗照片,冲洗费报销了,来回的出租车钱却要自己掏;三天前一个业务之所以没谈成,关键是主任死脑筋,不会周旋,在这样的单位终究难有大出息„„小刘一开口就收不住,根本没想到这些话可能会传到领导耳朵里,后来领导果然多次在大会上含沙射影地批评了他。

点评:初来乍到的大学生从“学徒”干起是正常的,多干点杂活也累不着,刚到新单位就东挑西拣、争名夺利,尤其对工资待遇斤斤计较是最愚蠢的,很可能得不偿失。“祸从口出”的古训要牢记,职场新人,最好还是少说多干。

越俎代庖,争功邀赏

镜头五:小陈毕业进了一家私营公司,专业对口,业务还算熟练,由于老板比较重视年轻人,于是小陈便时常向老板提出一些对公司的看法和建议,开始老板很高兴,夸小陈业务熟练、爱岗敬业,也经常将一些重要业务派给他做。小陈从此开始飘飘然起来,认为老板缺了自己不行,于是对出了差错的同事,小陈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一通,有些业务不请示老板自己就敢做决定,在会议上小陈也时不时地抢过老板的话头,罗列一下自己的功绩,甚至把别人的功劳也往自己的头上记。后来老板受不了,以一个很小的借口把小陈辞退了。

点评:在单位里,努力工作,适当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可,是必须的,在论功行赏时应展现一个新人的宽广胸怀,赢得职场人缘。任何老板都讨厌自己的下属居功自傲,擅做主张,更没有人能忍受自己的下属对自己指手画脚。

应酬逞能,喧宾夺主

镜头六:小郑毕业后到新单位,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跟着领导出去应酬。第一次出去应酬,领导问他能不能喝酒,为了表现自己,小郑满口答应,在酒桌上不管什么酒都一口一杯,还到处代表领导敬酒,但不一会儿就喝得酩酊大醉,丑态百出,弄得领导尴尬不已,还给领导留下了撒谎逞能的坏印象。从此,单位的重要活动和接待任务,小郑都是靠边站。

点评:为了工作,有些应酬是必要的,但应把握“量力而行”这一原则,不可逞能。向职场前辈多学些礼仪和应酬之道,也许将会使你的事业如虎添翼。

频频跳槽,朝三暮四

镜头七:名牌大学毕业的小李应聘到某学校任教,收入不错而且稳定,在同学中也算中上等。但是,在同学聚会上看到一些同学比自己过得好,小李心里极度不平衡,刚教了两个学期,就跳槽去了一家公司。但是,到新单位才知道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工作非常累,收入也不高,公司许诺的待遇也因种种原因未能兑现,万般无奈,小李只好决定继续考研。

点评:大学生来到单位后产生种种失望需要时间来抚慰,这是大学生自身适应社会的一部分,要相信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在你发光的时候,必将得到重用。如今找一份工作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首先应该想的是怎样充实自己,等到积累了资本,再考虑跳槽也不迟。当然,如果新单位确实是一个烂摊子,那么跳得越早越好。

上一篇:政策绩效评估范文下一篇:致辞台设置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