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2022-08-01

第一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3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学案: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原卷版)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①选用句式多采用选择题考查。②从考查角度来看,不同的能力要求所占的考查比重也不尽相同:仿用类相对较多,且都无一例外的和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变换类有三套卷涉及,分别考查了“下定义”、“重新描述一段文字”、“改写招聘启事”, 后面两道题的题型有所创新,是注重语言、表达方式的变换,考查网络语言与应用文说明性语言、整句与散句之间的变换;选用类相对较少。③综合性增强,也就是多个知识点综合考查,尤其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题目同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考查。“修辞”从命题方式来看,在试卷上一般不会直接地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运用(如仿句、扩展语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等)” 、“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结合在一起考查。从知识点设置上看,仿句题常将比喻、排比、对偶、

【重点知识梳理】

一、选用句式 (一)解题思路

熟悉各种句式,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这是正确解答选用句式的前提和基础。解答选用句式的思路是:

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提供的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3.解答选择题,要比较各个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要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②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答题技巧

1.结合具体句意理解。理解句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判明本语段是围绕什么进行表达或表述的,中心是什么,主体是什么,有何表达方式。由此判断采用从一而贯的句式,或者选用能够准确表达这个中心以及强调重心、情感、语气等的句式。

2.结合具体语境确认。句式的选择总是为了使表达规范、语意明确,因此必须考虑语意和表达的需要,要特别注意试题所提供的语境。

3.结合主体语序调整。倘若一个句子附加成分太长,就容易遮蔽句子的主干,影响语言表达的清晰,这就需要对语序作出调整,直到表达清晰为止。

2、选择恰当的句式,按要求重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

①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②植物学家和园艺师们共同努力。

③昙花的开放时间可以延长。

④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1)强调“科技人员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轮误区】

1.不结合具体句意理解。理解句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不结合具体句意理解,就不能 【二轮点睛】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对这些细微区别的考查。

1.话题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例1: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__①_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__②_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2.词语照应。词语的照应和暗示是选用句式的重要条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通过关键词语关系和句意的分析,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照应的内容。

例2:下列各项中,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3.氛围一致。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例3: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______________。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A.在干燥的沙漠长出几棵小草,它们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沙漠,给沙漠带来宝贵的生机 B.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C.苍茫的大漠,宽广而静美,在五千年的晴空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D.感觉自己置身于波光粼粼的大海,沙子自觉而乖巧地排成鱼鳞状,润泽而光滑

4.语气语调。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相应地发生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答题建模】 1.答题要领

句式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变式句和“把”字句等。就句式而言,本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有恰当不恰当之别。“选用句式”就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轻重的不同等)或行文的需要(如不同表达方式的需要、语境的需要等)而选择最为恰当的句式来表达意思。句式选用的目的就是使表达更加流畅而富有表现力,为的是达到最佳的语言表达效果。

2.答题步骤

(1)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意思。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给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种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用能与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3)解答选择题,要比较各个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要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二、仿用句式

(一)解题思路

1.定“型”。即确定试题在句子结构、表达形式、修辞方法等要求上有哪些明示或暗示,仿句须与之保持一致。

2.定“类”。即分析考查要求。试题要求展开联想还是想象,要求运用哪种联想或想象。

3.定“神”。即仿句在语境、思想、感情、风格、贯通等内容方面要与原句协调。

4.定“心”。即根据材料,确定仿句表达的中心意思。答案要做到有诗意、有新意、有深意和有情意。

例如:请仿照画“_____”部分的表述,在横线上将语段补写完整。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青松不惧风雪,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坚强刚毅;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二) 答题技巧

1.仿写题往往与修辞考查连在一起,极具文学色彩和文化色彩。仿写的审题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里是最重要的。审题不仅要审题干及例句里的显性要求,更要审出隐性要求。隐性要求指例句中的结构关系及感情基调等。

2.做仿写题时要用相近或相似联想打开思路、搭好架子。例句中给的事物是“雨”,就要联想到“风” “云” “雷” “电” 等。大致架子搭好后,接下来就是在框架内发挥联想、想象,填充内容,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例如:仿照示例的格式,另选话题写一首小诗。

垂 柳

没有松柏的挺拔 没有梅花的孤傲

却以回吻大地的柔情告白

——什么是感恩!

【一轮失误】

1.不懂从“形式”及“内容”两个层面切入,或只求“形似”,忽略“神似”。 2.不能全面理解命题意图与句子含意,不会仿写。

3.无法体会情景内涵,体察语境含义,粗枝大叶,无法借助明示信息,体会隐含信息及要求。

4.仿写句子生硬造作,干瘪无味,词汇贫乏,不会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 【二轮点睛】

仿写类试题作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重要题型,总让许多考生头痛不已。其实,只要弄清原句特点,把握五个一致,不愁拿不到高分。以下题为例,谈谈仿写技巧。

1、[2012•辽宁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答题建模】

1.答题要领

(1)掌握《考试说明》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用途,对易混修辞手法能切实理解、清晰区辨、准确把握;切忌只追求修辞的形式,不注重内容的合理性。

(2)审清被仿句句式特点,做到仿写句和被仿句保持一致。

(3)分辨被仿句修辞特点,做到仿写句修辞手法和被仿句保持一致。

(4)把握要求仿写的话题,做到仿写句不脱离话题范围。

(5)依据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做到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2.答题步骤

一审:

①审主旨内容。任何一句话或一段话都有一个中心,根据例句,审清仿句的内容主旨,

这道题需要审的有:①审主旨内容:“时间”。②审句式结构:复句。③审修辞格式:比喻。

二定:确定对象(如仿句的主语、喻体等)。例题所用的修辞手法为比喻,仿句要求以“时间”开头,主语加以限定,则确定的对象为喻体。可确定的对象有:清风、细雨;清泉、流水;良药、利刃„„

三仿:遣词仿写。根据审题信息,例句的内容是描写书籍的作用,而仿句的内容是要描述时间的作用,根据本体和喻体相通这一特点,仿写出的语句有:

清风能吹散愁云,细雨能洗去杂质;清泉能洗涤污垢,流水能冲走痛苦的回忆;良药能减轻伤痛,利刃能切除毒瘤„„

四连:连贯语句。根据句式一致的要求,把以上内容连贯成与原文主旨一致的几句话。仿写出的语句有:

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上的尘垢;时间如同一股流水,它能协助我们冲淡心灵上痛苦的回忆;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上的伤痛;时间如同一把利刃,它能协助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五验:检查验证。 审视所仿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下面几个仿句是从学生答案中抽出来的,请看它们是否得当:

①时间好比黄金,它能引导我们懂得珍惜生命。②时间好比一架穿梭机,它能带我们遨游历史长河。③时间好比太阳,它能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温暖和光芒。

上述句子在内容上、句式上、修辞上都符合题目要求,但是,这些句子有语病,比喻不当,本体与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即不符合比喻句的特点。由此可见,答完题后,最后的验证也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在考试中,如果能做到审题、解题、验证三者相结合,那么“句式仿写”这种题的解答就能万无一失了。

三、句式变换

解题步骤:

先熟悉各种句式变换的方式,掌握各种句式相互变换时的特点,然后依照下列步骤答题:

1.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句式特点、分句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特点等。

3.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必须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的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例如: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3分)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一轮失误】

1.改变句子原意。有的考生在变换时,忘记了这条最基本原则,改变了句意。

2.不知句式特点。有的考生经过一轮复习后,各类句式的特点还不是很明确。

3.不合语法规范。变换句式时出现病句,显得杂乱无章。

【二轮点睛】

1.长句变短句——四步法

(1)提取句子主干。把长句的基本结构(主、谓、宾)抽出来独立成句。

例1: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这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3.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整句指的是句子结构相对整齐、一致的一组句子,多为排比句、对偶句、对比句;散句指的是结构比较自由、错落有致的一组句子,主要是非排比句、非对偶句以及长短句交错的句子。整句和散句变换的关键主要落实在重复性用词上。整句变为散句,应将整句中重复使用的提示词语去掉,使相关内容变成细小成分;散句变为整句,则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其相关内容构成整齐句式,或对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进行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例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答题建模】 1.答题要领

(1)明确各类句式特点,掌握句式变换方法。明确各类句式的特点是句式变换的基础。 (2)不能改变句子原意,这是进行句式变换必须遵循的原则。句式变换是“同义句”的变换,只是句子形式的变换。必要时需增删或变动个别文字,但不应影响对句子原意的准确表达。有些句子,语序、结构变化可引起句意的改变,不属于句式变换。

2.答题步骤

(1)认真审视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

(3)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四、修辞手法

答题技巧:

1.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现在的修辞类试题,不再是前些年单纯地辨析辞格,而是和语言表达题相结合,如按规定的辞格仿句、续句、造句等,要求有了较大提高,做题时光靠死记概念难以奏效,因此,考生必须对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用途及易混修辞手法的辨析等有一个切切实实的理解。这样,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2.审读题干,看清例句。审读题干时,不仅要读懂题干的显性要求,还要吃透隐性要求,特别是题干中的暗示或限制,比如“古代先贤”就限定在“古代”,“这些人文景观”就限定在“人文景观”等。看清例句是指搞清楚例句的句式、结构、内容特点、情景氛围等,为仿写或续写的句子打基础,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3.结合语境,辩证分析。分析任何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语境,修辞也不例外。如在“他这个人平时张牙舞爪”一句中“张牙舞爪”是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而在“老鹰张牙舞爪地扑过来”一句中,“张牙舞爪”就不再是拟物了。所以,做题时必须把握整个句子或整个文段的内容,挖掘里面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千万不可脱离语境孤立作答。

4.讲究形式,注重内容。有些考生片面地认为修辞只要符合形式上的要求即可,因而常常忽视内容上的前后联系,实际上修辞的考查不但要求形式上准确,更注重内容上的吻合。有这样一道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形式,以“哦,老师!”开头,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哦,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闪光的犁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有学生仿写了这样的句子:“哦,老师!有了你汗水的培育,这幸福的国土上,才有了上拟出句子,联系上下文反复读一读,斟酌推敲后,再誊到试卷上。

五、易错提示

(一)常见误区

1.修辞手法使用不当。一般来说,明显的修辞手法大家都能注意到,但使用的修辞手法稍微多一点,有的同学就往往会丢三落

四、顾此失彼,只写了明显的一个,却忘了其他的要求。

2.表述不明确简洁,立意格调不高,与整体语境不和谐。

3.只注意题干表面的显性要求,不注意题目内部的隐性要求,对例句的内涵透视不深刻,写起来比较肤浅。

(二)应对策略

1.仔细审题,多角度、多方位地提取题中信息,加强全方位审视的意识。

2.在注意隐含信息的基础上正确展开联想,让立意和格调高尚一些。

3.注意分析具体的语言环境,从所给的材料的语言风格、表述对象、情感态度、句式特点中找到其隐含信息。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

一、 选用句式

1、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变式探究】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______________。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A.在干燥的沙漠长出几棵小草,它们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沙漠,给沙漠带来宝贵的生机 B.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C.苍茫的大漠,宽广而静美,在五千年的晴空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D.感觉自己置身于波光粼粼的大海,沙子自觉而乖巧地排成鱼鳞状,润泽而光滑 考点

二、仿用句式与修辞 例

2、 [2013·大纲全国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示例: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探究】(2013·重庆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4分) 示例: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探究】(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 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三、变换句式 例

3、(2013·浙江卷)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探究】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在歌德遗留下的一部分手稿中,人们发现了这本记载着这位一生爱自然、爱真理的漂泊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

【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2013·山东卷)17.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耕耘三尺讲台, ;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② 。

(2013·天津卷)24.阅读《春䁔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5分) 春䁔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䁔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一直与我们同在。

(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3分)

(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2分)

(2013·大纲卷)1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答:

(2013·重庆卷)20.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风景,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裂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答:

(2013·辽宁卷)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2012·全国新课标)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2012·浙江)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2012·四川)20.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6分)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希望_______。

(2012·辽宁版)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2012·广东)22.以下是一家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请将这一信息改写成正式的招聘以电话168168,8月31日面试,海心大厦908,不见不散哦。

(2012·大纲版)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浙江)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

A. 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 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 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 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2.(浙江)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国)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4分)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面形成的书面材料。

答:

4.(陕西)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5.(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6.(辽宁)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 ; ② ,③ ;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第二篇:【历史】2011年名校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七中国共产党斗争史.

七、中国共产党斗争史(1919-1949年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国民大革命、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从对比中体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振兴。

【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1923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1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加之军阀之间不断混战,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3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给中国人民指明解放道路。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斗争情况: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至6月4日,以北京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力,采用游行示威和罢课的形式,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结果遭到镇压和逮捕。

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至6月28日,以上海为中心,工人阶级为主力采用罢工、罢课、罢市的方式,运动波及全国。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三人职务,拒绝在巴黎和会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2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在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向俄国学习,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2.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主要表现在: (1发表文章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出版中文版《共产党宣言》。

(2与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论战。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与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3有计划的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适合工人的通俗理论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办补习学校和识字班,组织“五一”纪念活动。

(4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包括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壮大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3干部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8个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2.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嘉兴南湖

主要内容;(1通过党的纲领(2规定党的中心工作(3成立中央局 意义:(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1922.7,上海

内容;(1分析当时中国国情(2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3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意义:中共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二、开展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这一时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为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时期。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 ①20世纪初“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国共两党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斗争目标。

②国共两党在过去斗争的教训中都认识到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③共产国际努力促成国共合作,指示中共召开三大,作出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和方针。

2.实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广州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

取民族独立,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国内各民族平等的主张和实行“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由于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因此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是一种党内合作的形式。 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二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的发展

1.五卅运动掀起全国反帝爱国斗争的高潮; 2. 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举办和农民运动的开展(毛泽东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组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根据地。 (三北伐战争的进行 1.时间:1926.7——1927.7 ;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4.成果: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 .1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湘鄂赣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四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大革命局部失败; 2.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后失败。

3.失败原因: ①客观方面: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镇压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主观方面:中共缺乏斗争经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4.大革命教训: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和革命领导权。

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年,这一时期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为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

(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1.发动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南昌起义,后转战湘南和海陆丰。

意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召开“八七会议”: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实践斗争: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领导经济建设。

②理论研究:撰写《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要素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意义: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①到1930年夏,在全国十多个省建立了大小十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十万人。

②在毛泽东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指导下,连续粉碎了敌人三次大规模“围剿”。 ③1931年冬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 (三红军的长征:1934.10-1935.10-1936..10 1.长征的原因: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掌握了党中央领导权,反对和排斥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领导权;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李德和博古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

2.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1 内容:①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②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

来、王稼祥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

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最高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完成长征。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师,长征最后胜利结束。

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长征精神,推动了革命的不断发展; ③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南方转移到了北方,开创了抗日救国斗争新局面。

四、进行抗日战争:1937-1945,这一时期称为抗日战争时期,也称八年抗战。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成为最富有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使日本政局法西斯化。为转嫁危机,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占有了东北三省,并控制了华北地区; ③中国内战不断,为日本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2.侵略情况: ①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进占北平、天津;同年8月13日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12月攻陷南京。此后先后攻占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②在占领区制造南京大屠杀,成立“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研究细菌战,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合作的条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放弃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2.情况:国共两党达成协议、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为陕甘宁边区,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

3、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1.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官兵(姚子青、谢晋元为代表英勇奋战,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在徐州会战中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但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丧师失地。

2.抗战后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1942年还派远征军赴缅甸同日军作战,救出了被围英军并确保了滇缅公路,1945年在英美军队的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中共的抗日斗争

1.与国民党达成两党协议,促成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聂荣臻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3.取得平型关战役(林彪、百团大战(彭德怀等重大胜利,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4.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首次创造性地提出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建立。

5.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了重要准备,七大规定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五、进行解放战争:1945~1949年。这一时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5.8~1946.6 1.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未解决军队和人民政权地位问题。

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二进行解放战争:1946.6~1949.4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8,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主力决战和胜利阶段:1948.9~1949.4,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敌军主力,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三实行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四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1. 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内容: 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中心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的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告诫共产党人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②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对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1949.3河北西柏坡追歼残敌,解放全国领土

3.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规定了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为建国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4.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性质和各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 ②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意义:①为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组织准备工作;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既是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又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因而标志着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建立。

【教学反思】 第 6 页 共 6 页

第三篇:【高考精品学案】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鉴赏诗歌形象

考点分析

诗歌的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和画面。它常常是抒情诗的抒情主人公,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李白的形象;也指诗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隐者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物象,陆游的《咏梅》中梅的形象。有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歌塑造的形象是同一的。而这些形象往往是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所以它们往往被叫做“意象”。有的诗歌有一种意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渔翁,有的诗歌有多种意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开头为了渲染一种离别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凄清的意境,分别用了“夜”“秋”“枫叶荻花”等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是诗人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产生思绪,于是借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一体的效果。二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对物境的描写表达出来,客观的物境也带上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杜甫的诗《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带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主观感受,看到“花”和“鸟”,便用它们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意境。三是物我情融,诗人内心的某种主观感情与所看到的客观事物自身的、人们公认的情意恰相吻合,于是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达到了某种有机的整体的意境。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物我情融”例子。

了解了以上关于意象与意境的相关知识,再看高考对诗歌形象与意境的考查,就感觉有据可依了。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诗歌的形象:⑴分析诗歌中用了什么形象;⑵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⑶形象的意义。

【高考金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全国II)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诗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画面内容的再现,属于“什么形象”。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对整首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是对画面本身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再次是选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作答。这首词咏叹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了与之声息相通的质朴而健康的感情。上阕以景语起笔,山色昏暗,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数枝娇花映入眼帘。但接下来却劝人勿惜花、莫惆怅,不同于常笔。下阕又宕开去,将笔触伸向阡陌,写不避风雨劳作的农人,遂引发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农民“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把握画面形象、内容,要准确理解“幽艳”和“湿啼红”这两个要素,“幽艳”指代鲜花,“湿啼红”是露水打湿了鲜花,鲜花红艳、惹人爱怜之意。在理解了形象之后,是否惜春伤怀,就十分清楚了。

1 [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一是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是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山东)

晓上空泠峡①

王闿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解题指导]本诗考查鉴赏古体诗歌的形象的主要特征。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内容时要注意题目和注释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其次锁定答题范围――情景;然后准确而全面地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出。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题目是《晓上空泠峡》,是写沿空泠峡溯流而上的所见所感。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卧听”“瀑布滩雷”,表达的是一种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气度。结合在一起就是情景。

[答案]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广东)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居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

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解题指导]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意境。诗歌所用的意象在题目设问时已作明显提示,“意境”前加“情景交融”来限定,这样答题的切入点也就非常明晰,只须答出景物特点和所抒发的情感是什么就可以了。诗人客居成都多年,现在又自夔州出峡,流寓江陵一带,难免有漂泊孤独的伤感。“思归”却又只能作“客”,“乾坤”之大,却没有诗人的安身之所,加上“腐儒”的自嘲,所以,“片云”“孤月”也就是诗人孤独处境和心境的写照。但诗人又是一个心忧天下、自强不息的人,况且现在病体逐渐康复,更是壮心不已。所以“落日”“秋风”表现的不是衰败,相反,“心犹壮”“病欲苏”共同表现出了进取的精神状态。

[答案]“片云” 、“孤月”意境悲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规律总结】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把握诗歌。

对诗歌地整体把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看作者、时代、注释、大致内容、感情基调、主要写法,以求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正确把握诗歌形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回忆作者的相关情况,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政治主张以及创作背景等等。比如看到苏轼,想到豪放旷达;看到辛弃疾,想到有志难伸;看到杜甫, 2 想到凄凉生活和民生疾苦;看到李白,想到傲岸无羁;看到陶渊明,想到田园生活等等。

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诗歌形象。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分析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神情等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倾向等等;对于事物形象来说,则要分析物象的具体方面,描写用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创作背景等等。 3、理解形象的意义

⑴从意境的角度来来考虑。

单从一个形象上看,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多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意境就较为明显了。同样是写柳,“两个黄鹂鸣翠柳”,形象明丽、有生气,传达出内心无比欢快的感情,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一种凄凉孤寂。

⑵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来考虑。

诗歌总要使用一些思想倾向性较明显的一些词语来传情达意,鉴赏形象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比如诗中的描写用语、评价用语、反映心情的词语。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感情透露出来。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孤”字、一个“独”字把清高孤傲、不随流俗者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很多物象已经被人们赋予了一些特殊含义,时间久了,就被固定下来。列举其中的一部分,以供参考:

长亭:陆地送别之所,写到长亭,一般就与送别相关。

杨柳:由于“柳”与“留”音近,古人常折柳相送,因而“杨柳”与离别相关;又因古人常把柳种在房前屋后,因而也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芳草:喻离恨,也与美人一起喻美好事物,比如理想等等。 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常与凄凉悲伤相联系。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往往让人觉得凄怆。

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的象征。

松柏:耐寒树木,经冬不凋,象征孤直刚正的品格。

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欺霜傲雪,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莲花、莲子:“莲”与“怜”谐音,“子”为第二人称敬词,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表达爱情。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寒蝉: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食露,所以常用来喻指人的高洁人品。又因秋后的蝉命不久长,寒蝉也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鸿雁是侯鸟,春秋迁徙,常常触动人的故乡之思,所以常用大雁寄托人的浓浓的乡愁。又因它曾为苏武传书,也常比作信使。

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杜鹃鸟:是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蟋蟀:又名“促织”,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在一起。

【限时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广东)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3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和“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答:

2、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2007浙江)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①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 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 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 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的之感。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广东珠海1月质检)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①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①江浦:河流入海处。

⑴诗的第一句是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什么内容?画面的背景、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答:

⑵这是一幅渔家生活图。你对这首诗中的渔家生活有什么认识?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山东兖州模拟)

小 松

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山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歌写出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答: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①,卷雾出山楹②。

4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①涧户:涧边的人家;②山楹:就山岩凿成的房屋,指普通人家。 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具体说明。 答:

6、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答:

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②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③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诗的前两句是香严闲禅师写的,后两句是李忱写的。

①香严闲禅师在

一、二句中暗示了李忱当时的生活,试就描写的景物特征作一下分析。

②李忱写的

三、四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①颔联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②“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是什么意思?

③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结合这首诗分析这个特点。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李商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5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①首联、尾联用对比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这种手法。

②颔联脍炙人口,全部用名词描写景物,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仿效这种写法的一句诗是什么?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①首联描写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象征意义?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②颔联的“已”、“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③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刘蕡的友情,同时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两首诗塑造的牛的形象各是什么,有没有不同?试作分析。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是一样的,试结合诗作分析。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①解释首联中“独”的意思和作用。

②欧阳修评价颔联说:“前世咏梅者多,未有此句矣。”司马光说:“人称其梅花诗,曲尽

6 梅之体态。”王十朋说:“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试从写作技巧角度分析颔联。

③说说诗人与梅在品格上的相通之处,你如何评价。

诗歌鉴赏答案

1、“晚”: “归艭”“钟声”

“望”:“江”“远帆”“空”“老鹤”“青山” 2、燕子

兴亡

3、⑴表现内容:表现了渔者驾舟淮上劳作的情景。(或:渔者搏击风浪的雄姿。)

画面特点:背景广阔,色彩明朗和谐。⑵有艰辛的劳动,也有生活的乐趣,随遇而安自由 自在。

4、生长在普通环境中却出类拔萃。

5、诗人笔下的风是一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 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 章。

6、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上阕借景抒情,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阕直接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是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闲适、悠然、豁达”是一方面,“得过且过又无可奈何”是另一面)

7.①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②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聪明机灵、待人热情。

③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山水田园诗多抒发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追求闲适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思想。诗人的思想是第一种。) 8.(1)、第一句写瀑布的出处(“千岩万壑”指经历曲折,“不辞劳”指其性格坚毅),含蓄地写出不经磨难,难成大业的哲理,第二句写瀑布气象高远,是对李忱生活的客观描述。

(2)、像瀑布一样,不甘寂寞,想有所作为,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的信心和气势 9.①“倚杖柴门外”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临风听暮蝉”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②陶渊明写有《五柳先生传》一文,勾画出一个放浪形骸、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形象,诗人运用“五柳”的典故,说明自己就像陶渊明一样,隐居乡野,过恬淡的生活。

③诗人选取景物有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色彩鲜明,并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水墨山水意境,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10.①首联写早行的典型情景,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悲故乡”很能引起游子的共鸣。尾联写诗人梦回故乡长安杜陵,那里凫雁满塘,已是春回大地,洋溢着喜人的气氛。诗人用尾联的喜景衬托首联的悲情,前呼后应,显示悲伤之切。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村野小店,鸡鸣声唤起旅客,天空亮着残月,板桥白霜还没消退,留下行人足迹,)诗人用纯名词组合成一幅图画,一个词语表示一种景物,寓情于景,用景物体现悲伤的情感。 11.①用浪打礁石、船下双锚描写大江(湘江)的惊涛骇浪,象征着当时的动荡、险恶的局势。

②两个虚词有力地将刘司户短时间遇到的事情连接起来,充满同情之心。

③全诗情景交融,有友谊、有愤怒、有讥讽,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友情,又表现出伤时忧国之思。

7 12.李诗中的牛是一个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谷子的功臣,但在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人同情,但牛还是怀着让众生皆饱的美好愿望。李诗的牛是流尽血汗仍奉献到底的形象,是诗人为国为民不惜自身的真实写照。

孔诗中的牛是完成自己一年劳作后,从丰收中获得轻松和满足的形象,有着不争不怨、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悠闲自得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颂扬了辛勤劳动的农民。

13.两首诗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用描写的事物表现自己的精神品质。

于诗以石灰作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郑诗以竹石自况,表现诗人不论受到多大磨折击打,仍然坚定强劲风骨的精神。

14.①“独”,一个,单独的意思。一个“独”,写出了百花凋谢、一梅傲放的情景,同时引出下句“占尽风情向小园”,“占尽”是“独”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挥。

②用衬托的手法描写梅。用清水写梅的疏影横斜,虚处着笔,渲染静寂的气氛,富有画面之美;用月色衬托梅的清香。空间的上与下,景物的动与静、描景的虚与实、感觉的色与香巧妙结合,表现出梅花的俊俏姿态和清幽香气,构成一种清雅超逸的意境。

③通过对梅的描写,写出梅的美而不艳、秀而不俗,清幽雅致的品格,以此表达诗人的高洁的品质。但诗人的清高似乎有一种自我标榜的味道,不太大气。

第四篇:【高考精品学案】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D”。关于“病句类型”,《考试说明》规定了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应考方略

做辨析和修改病句题应注意并使用下列方法: 1. 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有无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用这种办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

2. 筋脉梳理法

纵观全局,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的主干是否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错误;再清理句子的枝叶(补语、定语、状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有毛病。

3. 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语病,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另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4. 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找,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对句子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

5. 规律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例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从而做出准确的答案。

一、高考原题详析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08天津) .. A.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显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C.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1 D.为庆祝戛纳电影节60华诞,电影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3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关联词使用不当,“不仅”应该放在“那时”之后;C项句意不明确,“同样的担心”指代不明;D项结构混乱,应在“每人”前加“让”。 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08湖南) A.超越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友谊与团结,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 B.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 C.风云变幻的20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

D.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D项搭配不当,“保持”不能与“尊重和珍惜”搭配,“以及”后应加介词“对”。

二、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项训练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C.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D.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者;(4)提出批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

2 的。

D.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

B.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D.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外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总理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B.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C.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染病,其病毒通过性接触或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侵入人体后,使人体丧失对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D.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3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

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

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B.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9.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10.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印章已有两年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B.我国大部分磷化工骨干企业集中在磷资源比较丰富的云、贵、川、鄂和靠近外贸出口市场而技术力量又相对较强的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区。

4 C.《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大。

D.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11.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乘车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B.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

C.厚道有如参天的大树,替你遮挡暑热炎凉;厚道有如母亲的怀抱,替你抚慰喜怒哀乐。 D.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1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14.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

5 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B.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C.1977年12月10日,中国积聚了10年之久的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在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

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1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6 18.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家族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C.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沿江一带的农户为提高地力,确保来年粮食增产,自觉地扩种了绿肥的面积。 B、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场不再相互拥挤。 C、南昌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价值200余万元的特大银行抢劫团伙案。

D、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任重道远,我们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新问题、新经验、新情况。 B、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7 C、企业有权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增加生产、提高质量、扩大经营、降低物耗等途径来增加职工工资。

D、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测序和组装分析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2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应该从表达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要片面的滥加修饰,重复词语,故作斯文。 B、开展争当突击手活动是充分发挥和组织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的有效形式。 C、不论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混乱,他们总是忍着痛苦,为人民作出贡献。

D、这次去深圳收获颇大,学习参观了工厂、机关、学校的改革经验,游览了民俗文化村。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短短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B、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既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

C、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D、在这次韩国内阁的大换血中,著名的梨花女子大学前校长张裳被提名担任新总理。一旦韩国国会批准这一任命,张裳将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2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高等院校应该培养大批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是“四化”建设的需要。

B、在抽查的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牌号、128个进口奶粉样品中,不合格的超过三成。 C、一个球队,能否充分发挥每个队员的积极性,指挥是否正确,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D、可是,他给我的印象是那样坚定,他对革命事业所遭受的损失是那样令人惋借。

2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蓝领,而不是普通教育培养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也不是中职教育培养的一般技能型人才。

B、由于思想水平不高以及文字表现力差的限制,本书的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 C、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D、欧洲人发现太阳黑子比美国晚得多,最早一次的记载是公元807年才看到的。

2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应该说,古董家具最值得玩味的地方,在于它留下了有关前辈日常生活状况的记录,成了历史文化信息的一种实形档案。

B、本世纪以来,人类在很多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 C、近日下水的大型画舫的外形与颐和园的石舫极为酷似。

D、一个新产品能否迅速占领市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好售后服务。

2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国际权威学者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B、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不争的事实。

C、当教育部门的减负决心开始逐步贯彻时,杂志社便决定出版一些科学知识与文学鉴赏特性兼备的读物,用优质的出版物来填充这样一个真空地带。

D、目前,网站虽无自行出版图书的资格,但它可以在取得作者授权下,取得作品的专有出

8 版权,并可由此禁止包括原作者在内的所有人出版这些作品。

2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片新生的松林围着一间护林人小屋,它们就坐落在美丽的金鸡山南坡。

B、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C、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D、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3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不久前,一位读者对我的作品给予了一种极不寻常的肯定,他毫无恭维之意,没有使用一个让人忘乎所以的形容词。

C、中国进军世界杯决赛圈的宿愿得以实现,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实在是加大基础建设、解决一些多年难以纠正的弊端,最终把中国足球纳入成熟的职业体制。

D、目前短消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SMS(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2.5G的MMMS(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31.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几年前,在国内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①,长虹机器厂大幅度率先削价销售②,亏本是 免 不了的,但赢来了产销两旺,经济效益一下子跃居全国内行业前茅。可见亏本经营的妙处 在于,它貌似不应有的亏本③,获取了更大的赢利。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的企 业如果善于把握“亏本”策略④,就能取得锦上添花和柳暗花明的效果⑤;反过来,死把住 “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的倒会连血本都会亏掉的⑥。

32.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和不够简洁的毛

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信息、教育、知识是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

发展的三大新的资源,关于信息、教育、知识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

答:

33.下面的句子画线部分表意不清楚、有语病。把画线部分改写成为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排比句。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争论就

会使自己想得深一些、全一些,受到启示,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认识逐步深化;就要陈述自己的观点,了解对方的思路,接受质疑,互相切磋,从不同角度揭露矛盾。

答:

34.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处毛病,请用横线画出,并加以改正。

这幅题为《个性》的漫画,描述了两只颇有个性的鸟儿,笼里的鸟儿往笼外飞,笼外的鸟儿往

笼里飞。两者的差别是悬殊的。

改正:①

35.下面一段话画线的句子中六句有语病,请选出四句加以修改。

①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与肥胖做斗争的好办法,②重要的是选择科学的营养。英国的原则值得借鉴,进食的财间应尽量拉长,③每道莱要有很大间歇,④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

9 食。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俄。⑤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 然后休息止5至20分,⑥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就会增加,饥饿感就会减少。⑦英国人的科学进食法就这么简单,⑧这也是英国人体态优雅的结果所在。

A、(只填序号)

修改为:

B、(只填序号)

修改为:

C、(只填序号)

修改为:

D、(只填序号)

修改为:

参考答案 病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正确表达的掌握。B项两面对一面,“国力的强弱”后面紧跟“取决于”是不正确的,可改为“国力的强盛越来越多地„„”;C项语意混乱,将前后两分句调换顺序“„„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重点抓好„„”;D项缺少宾语,“具备的”后面需补充宾语成分“良好习惯”。

2.A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不合逻辑,“疾病”不能用于“在„„情况下”结构中,应改为“生病”;C项成分赘余,“始料未及”的意思是:最初的设想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的惊讶,本身已经包含了“当初”的意思,应去掉“当初”;D项成分残缺,“具有”缺宾语,应在“胃肠病”后加“功效”。

3.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语句混乱,表意不明,而且“弥补”不能修饰“局限”。可改为“„„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不足,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B项词语使用不当,“法律精神”不能用“独特魅力”修饰,可改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剖析了典型的现实案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内涵。”D项前后搭配不当。后半句应改为“这是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或“这成为楼顶覆水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C项语句通顺,没有语病。 4.A

解析:B项搭配不当。“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是无纺布环保袋的优势,所以要把“的优势”移到“容量大”后面,并改其后的标点符号“、”为“,”。C项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能否”代表两种情况,而后句只说明了一种情况。D项语义重复。“并不”和“毫无例外”构成双重否定,与句意相反。

5.C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中“缩短”和“10倍”搭配不当;B项中的“再”和“不管„„都”不搭配;D项中“准备”和后面的宾语搭配不当,可用“组织”。 6.D

解析:A项属两面对应一面的错误,将“能否被刊用”中的“否”去掉,才与下文一致。B项存在歧义,“济南惨案纪念钟于月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含有两种意思。.4..28............C项属于不合逻辑,既然已经“被挥霍一空”,哪里还会出现下文的“甚至连下周

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岂不自相矛盾!故只有D项正确。

7.A

解析:B项缺少句子成分;C项语序不当;D项主谓搭配不当。

8.C

解析:A项“介绍”与“表达效果”不搭配;B项“很好的美妙诗篇”重复;D项表意不明,“市政府特别重视”的是“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还是“这一环节最容易出现弄 10 虚作假的现象”,表述不清。

9.D

解析:A项有歧义:市民拥护支持的是声禁养犬的决定,还是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甚至可以理解为政府声禁在市区捕杀野犬、狂犬,市民支持这样的决定。表意不明确。B项“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搭配不当,应去掉“以上”,并且“平均文化程度”的说法也不准确。C项搭配不当,比较数字降低者不能用倍数,应改为“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半多”。D项为反问句,表意更加肯定,正确。

10.B

解析:A项“一种艺术门类”搭配不当,应去掉“门类”。C项句子主干是“出版意义特别重大”不合逻辑,应把“意义”前的“的”改为“,”。D项“水产品”与“鱼”“虾”“甲鱼”“牛蛙”等并列不当。

11.D

解析:语序不当,应改为: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12.B

解析:A项“古色古香的”应放在“青铜器”之前,“上面”所指也不明确;C项“遮挡”不能与“凉”搭配,“抚慰”不能与“喜怒哀乐”搭配;D项“鱼虾”包含在“各种水生作物”中,不合逻辑。

13.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将“两千多年前”置于“新出土的”后面。C项结构混乱,应去掉“使读者”。D项“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

14.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牙齿化石”,且“是”、“属于”重复;B项“关注”后缺宾语;D项搭配不当,“挖掘机、装载机和几十辆翻斗车”不能被“指挥”。

15.A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无数次临场的竞技”;C项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这个中心”;D项“是将„„建成的”搭配不当。

16.A

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口径”前加“为”形成固定搭配。C项结构杂糅,去掉“使大家”,加副词“才”。D项搭配不当,将“萌生”改为“产生”或将“意念”改为“念头”。

17.D

解析:去年病句的辨析难度较大,今年难度略为下降。A项,属于搭配不当,“传统”与“继承、提高、升华”不能同时搭配;B项,“专利意识”和“开发水平”也不能同“提高”一起搭配;C项是句式杂糅或成分残缺。值得一提的是正确项D。该句结构同1997年全国卷得分率极低“银行储蓄额的高低”那道题相似,所以考生可能误以为是一面对两面错误。

18.D

解析:本题为修改病句题。A项成分残缺,可将“对家庭盆载植物的摆放”置于“专家”之后;B项搭配失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挖掘特色文化内涵”;C项缺介词,应在“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前加上介词“对”。

19.A

解析:B项用词不当,“长江中下游”应改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C项成分残缺,应去掉“由于”或“导致了”。D项语序不当,应将“重

11 视”和“发展”对调,才符合先意识后行动的逻辑。

20.D

解析:A项多余“的”造成了偷换主语,应为“努力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B项后两个短句缺少主语,造成语意混乱,应为“让它们提升„„,为它们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C项因为第二句中“和”“与”连词介词不清造成歧义。

21、D

(A项搭配不当,删“的面积”;B项成分赘余,删“相互”;C项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200余万元不能修饰“抢劫团伙案”。)

22、C(A项搭配不当,“遇到”“新经验”不搭配;B项“提高和造就”与“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不搭配;D项中第二个分句成分残缺,应该为“完成了„„的工作”。)

23、A

(B项“组织积极性”搭配不当,应去掉“和组织”三字;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为“不论环境如何恶劣,情况如何混乱”;D项“参观了经验”搭配不当,删“参观”二字。)

24、D(A项“便深受广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结构杂揉;B项重复赘余,可去掉“的目的”;C项搭配不当,“塑造”“环境”搭配不好。)

25、B (A项结构混乱,去掉“应该”,或去掉“是‘四化’建设的需要”;C项前后不照应,去掉“能否”“是否”;D项是歧义句,去掉“令人”二字。)

26、A(B项前一句杂糅,后一句赘余;C项不合事理;D项有歧义,还有杂糅。)

27、

A(B项“取得”与“发现”不搭配;C项“极为酷似”累赘;D项属于两面对一面,前后不照应。)1

28、 C(A项既缺成分,又有杂糅的毛病;B项句式杂糅;D项前一个“取得”赘余。)

29、B(A句搭配不当,主语“松林”与谓语“坐落”搭配不当;C项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可写成“就有„„起着重要作用的系统总结”;D项不合事理,“搞好”与“能否”相矛盾。) 30、 B(A项“不采取紧急行动”赘余;C项缺成分,“实在是”后面缺宾语中心语;D项“这样”指代不明。) 31. ①把“市场”二字删去;②将“大幅度”与“率先”对调;③将“它”改为“以”⑤将“和”改为“或”;⑥删去“弄不好的”中的“的”字。 32.“信息、教育、知识”改为“这”,“在”改为“从”,去掉“关于”或者将“关于”改为“对”。

33.争论就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因而)就会使自己想得

深一些、全一些;就要了解对方的思路,(因而)就会受到启示;就要接受质疑,(因而)就会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就要互相切磋,从不同角度揭露矛盾,(因而)就会认识逐步深化。2 34.这幅题为《个性》的漫画,描述了两只颇有个性的鸟儿,笼里的鸟儿往笼外飞,笼外的鸟儿往笼里飞。两者的差别是悬殊的。改正:①画了 ②很大的2 35.②(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改为“科学的营养法”;③(表意不明)改为“各道菜之间”;④(不合逻辑或滥用否定)删掉“不”;⑤(语序不当)改为“一小块食品”;⑥(搭配不当)改为“减轻”或“消失”;⑧(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改为“优雅的原因所在”。(任选四句修改)

第五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3

【高考调研】 高考二轮复习语文作业3 (时间:45分钟

总分:45分)

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

1.(2014·安徽)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这里不能用来修饰国产智能手机。C项,“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这里不能用来形容“专利申请质量”。D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 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答案

C 解析

A项,有歧义。“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既可以理解成“弹壳是由两个目击者提供的”,也可理解为“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数量是两个”。将量词“个”更换为“位”或“枚”可消除歧义。B项,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删除“对于”,或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确实有困难”。D项,搭配不当。提取句子主干:“世界是时代。”将“是”改成“处于”。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清明溱潼会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扬篙如长矛列阵,下篙似巨蟒入水,场面恢宏壮观、惊心动魄,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海内外人士盛赞:“天下会船数溱潼。” ①当天凌晨,各乡各镇五彩缤纷的赛船就向水上集中 ②但见大船如出水蛟龙,小船似离弦之箭 ③许多村还在村头搭台唱戏

④随着一声令下,气势恢宏的会船节淹没在欢呼和喝彩声中 ⑤将参赛船只打扮得十分鲜艳

⑥数百平方公里的里下河地区村村竖起会船大旗 A.①③④⑥⑤②

B.①⑥⑤②③④

1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答案

D 解析

⑥照应“最大的水上庙会”,⑤③紧承其后,表现庙会的场面之大;①④②写赛船的情景。

二、文字运用(16分)

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另选两个不同角度,以网民的身份发帖点评,要求观点鲜明,每条不超过20字。(10分)

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逐步改版,此举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2014年1月1日的“新闻联播”播音员康辉在最后总结道“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1月2日,“新闻联播”播出“生活服务台”专题,内容是“冬季雪天路滑,驾车有技术”,向观众介绍了几项雪地开车的注意事项;1月3日,石家庄“豆饼大叔”姚彦君在“新闻联播”中亮相,1月4日“新闻联播”头条关注成都曹家巷拆迁,时长近6分钟;而1月12日的“新闻联播”更是从头条开始,一连五段关注全国多个城市的雾霾天气。此后,“新闻联播”更是开始了连续7天关于PM2.5的追踪报道。

【网民1】

播报亲民化,彰显亲和力和感染力。 【网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民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着重百姓诉求,回归平民视角,更加“接地气”! (2)突出民生,正视问题,大胆改版观众喜! 解析

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新闻材料以网民的身份发帖,就是要考生对有关社会现象或新闻材料作出简明扼要的评判,这种评判必须做到观点鲜明,切中主题。从本题所提供的材料看,主要介绍了“新闻联播”“变脸”以来的重大变化,并列举几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变脸”的情况。从这几则事例看,主要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或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新闻材料“走进”了“新闻联播”,有的还登上了“新闻联播”的头条。这说明“新闻联播”除了播报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新闻事件外,也开始关注“民生”,开始“接地气”。对此,考生在自己的“帖子”中就应该立足这一主题,用简明的语言把鲜明的观点表达出来。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瑜伽”开头,把这段文字压缩成一个单句。(要求保留主要信息,不超过60字)(6分)

古代印度有一套帮助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健身体系。五千年前,古印度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人们开始进行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经过长期的钻研与归纳,一套完整、实用的养生健身体系诞生了,这就是瑜伽。

瑜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瑜伽)是古印度高僧把从生物中体悟的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身上,用以发挥人的潜能、维护和调理自身健康的一套健身体系。 解析

本题除了考查考生句式变换的能力之外,还考查了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要求改写后的语句以“瑜伽”为开头,基本上就属于给“瑜伽”下定义,这就要求提取原句段中的信息时要紧紧围绕“瑜伽”这一概念展开。相关的信息点包括“古代印度”“一套”“人类发挥自身潜能”“健身体系”“高僧”“从生物中”“体悟”“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等,将这些信息点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2 北京的古塔

东汉时期洛阳白马寺建造了中国最早的佛塔,而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是隋朝幽州节制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不幸的是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木塔被火焚毁。 北京的佛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是随着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塔的形式和结构也随之在不断变化。

中国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建塔用的材料多为木材,塔的结构也多是木制结构。根据史料记载,北京早期的塔也为木塔,如法源寺就曾有一座隋朝的用来存放佛舍利的五层木塔。木质结构的塔虽然具有抗震力强和便于登临远眺的特点。但防火功能差,一旦遭受火焚,便无法扑救。

用砖石作为建筑材料来建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大进步。由于砖石具有防火性好、不怕虫蛀等特点,从唐代以来使用砖石等建筑材料建筑的塔就越来越多了。北京唐代石塔类型为密檐式和亭阁式两种。密檐式石塔由塔基、佛龛式塔檐和宝瓶式塔刹组成。北京唐代密檐式石塔的塔基非常简单,只有两层相叠的四方形石板组成,并且很矮小,很不显眼。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塔身为佛龛式,在龛门的两侧各雕刻一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在塔身外侧石壁上,镌刻着碑文题记,这是唐代石塔的一大特点。亭阁式的塔基和塔身比分与密檐式相同,塔顶部分为歇山庑殿式,顶上分为四条垂脊,并雕刻瓦垄、勾头、滴水等构件。塔檐下雕刻仿木式椽头、角梁等。

辽金两代类型比较丰富,不但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塔,还有经幢式的石塔。在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石、木等材料混合建造。唐代砖石结构的塔几乎都是四方形。到了辽代由四方形发展到了六角形、八角形。

元代从尼泊尔引进一种覆钵式塔,还建造了造型独特的塔门。随着藏传佛教的流行,覆钵式塔开始成为元代的主流。覆钵式塔身和塔基座上雕刻的装饰较少,主要有狮子、大象等。北京地区的藏传佛塔主要用砖材建造,也有一部分用琉璃材料,外表十分美观。大多数塔表面都涂饰白灰,成为白塔。

明清两代在建塔的形式上,在砖石砌成的楼阁式的基础上,在塔身外面贴以琉璃砖,建造成新颖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

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建造的唯一一座佛塔。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 A.北京修建的最早的佛塔是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 B.唐代密檐式佛塔的塔身的龛门两侧各雕一尊金刚力士像。 C.辽金石塔的类型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四种。 D.元代佛塔建筑形式的主流是有藏传佛教风格的覆钵式塔。 答案

C 解析

与原文倒数第四段内容不符。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 A.北京佛塔形制的变化是随着统治者的爱好而改变的。 B.中国唐以前的佛塔多为抗震功能好便于登临的木塔。 C.从唐代开始中国佛塔由木制发展为使用砖石等材料。 D.明清两代所建的佛塔多为新颖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 答案

A 解析

原文无此内容,无中生有。

8.根据上文中对不同时期佛塔特点的介绍,下面材料中的佛塔应该属于哪个时代?请简要说出你的依据。(12分)

天宁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各层塔檐的角梁皆为木质。天宁寺塔建于一个方形砖 3 砌的大平台上,平台上为八角形须弥座,下层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壶门形龛。龛与龛之间雕缠枝莲,转角处浮雕金刚力士像;上层基座较小,每面也以短柱隔为五座壶门形龛,龛内浮雕坐佛,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均浮雕金刚力士像。塔顶的塔刹为砖制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承宝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时代:辽金时期(辽代)

依据:八角形塔;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木等材料混合建造。(评分标准:本题12分,点出时代4分,指出1点依据得4分)

上一篇:督导工作流程部分下一篇:榜样3心得体会免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