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2024-05-14

二轮复习小说阅读(精选6篇)

篇1: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二轮复习教案(17):小说阅读

抓文体特征知命题点——依文体特征读懂文高考对小说的命题角度是根据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来命制的。我们读懂小说这种文体和把握小说的命题角度也要依据其文体特征。

一、高考命题的4大着眼点——因为高考这样考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就是小说的主题。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

人 物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种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包含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写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上面文字包含这样几个关键点:人物性格与形象特点,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塑造方法——正面和侧面。高考对小说语言的命题,一般是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理解或者对整体语言风格的把握,可以归到“人物”这一命题点,因此,以上几个关键点就是高考命题者在“人物”方面关注的命题点。

情 节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在情节安排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情节安排的常见技巧有:(一)情节叙述技巧1.叙述人称(1)叙述人称的内涵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小说中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知道叙述人称的分类就能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题角度。(2)各类叙述人称的作用(好处)①第一人称叙述,即叙述者以当事人口吻来进行叙述。叙述者叙述的事件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解题时要注意,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只是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有时指作品中的主人公。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便于串起故事(情节角度),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情感(人物角度),有如袒露胸怀,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读者角度)。②第三人称叙述,即叙述者站在第三者的旁观角度,把“他”或“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采用这种人称叙述,叙述者无所不知,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内心秘密等等,叙述者都了如指掌。这种人称叙述的优点是所叙述的人物(人物角度)和事件(情节角度)可以不受特定的时空的限制,叙述者(人称本身角度)如冷眼旁观,反映的生活面极为宽广(主旨角度)。因为这两种叙述方法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文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要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2.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作用: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如《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运用了顺叙的方法,好处就是眉目清晰地了解了林黛玉的行程。(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作用:可以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叙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在叙述到一定的阶段时,对前面的事情做些补充、解释的叙述,它一般不发展原来的情节。作用:只对前面的某些情节起补充、解释的作用。(5)平叙: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平叙有两种方式: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代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作用: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但要注意交代事件起讫的时间。如《水浒传》中就是如此。(二)情节结构技巧1.线索:小说线索可以是人、事、情、景,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小说线索分为单线和双线两种。要求分析的“小说线索”,一般都是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明线是指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暗线是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的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但要注意的是明暗交织的双线必须是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2.铺垫: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酝酿气势。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用来做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用什么内容做铺垫”。3.伏笔:指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4.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所谓“柳暗花明”“**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而高考所选的大都是篇幅不长的小小说,此种技巧值得重视。5.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6.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上面这几段文字包含这样几个关键点:情节的概括、情节手法、情节作用,这几个关键点就是命题者在“情节”方面关注的命题点。

环 境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所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于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社会环境由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状况、风俗礼仪等。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可以将人的特殊境遇、独特经历细细写来,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使读者关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喜同悲,陶醉于小说情景中而不自知。当然自然环境的描写还要依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能够真实详尽地、与人物心情相符地逐一展现。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人物主旨相适应,因此,这就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的特点、环境的作用。这几个关键点就是命题者在“环境”方面关注的命题点。

主 题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来了解小说的主题。这包含了解小说主题是什么和怎样去解读小说的主题,也就是高考常常以开放题的形式命制的最后一个题目:探究小说的思想意蕴或情感意蕴。

二、小说读文的四步骤

——所以这样读高考小说命题是扣住这4个着眼点命题,我们读懂一篇小说也需要扣住这4个着眼点。把握情节方法:切分层次,理清情节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构思是否精巧别致。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小说的构思精巧还表现在含蓄曲折。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行文的情节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有尾声。在小说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的有着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把高潮安排在结尾,总之,这四个部分并不是缺一不可的,但不论故事情节如何安排,情节的发展总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概括每一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回扣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进而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理解人物方法:关注描写,认识人物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逼真、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注重小说描写的类型,如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认识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所以在阅读时也需要关注作品中的这些语句。认识了人物,就能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或人物成长史思考其背后隐含的人生或社会问题。联系环境方法:寻找环境,思考作用(意义)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思考主旨方法:综合考虑,人生或社会“文章合为时而著”,任何作品都会折射社会或人生的某一方面,小说也不例外。而小说的主旨不是像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蕴藏于典型的环境中。所以考生在阅读小说,思考其主旨时要联系情节,联系人物形象,联系环境,还要格外注意标题和主旨的关系。综合考虑后,思考其反映社会的某一方面或折射人生的某一问题,这样主旨就弄明白了,小说也就读懂了。

三、例析命题点和读文技巧战 争(2016·高考全国卷甲)

[美]迈尔尼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我是格罗斯文诺8 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哦,我想是。”我忙插嘴。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 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哈罗?”“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 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我放下了话筒。(沈东子译,有删改)[读文技巧] 把握情节第1自然段点明时间地点,以及人物“我”,扣题点出了对战争的态度。第2自然段至10自然段,写因接线生的失误让“我”与女主人公相识,可以归为一个层次,这属于情节的开端部分。第11自然段至14自然段,写两人第二次通电话,由相识到相知,可以归为一个层次,属于情节的发展部分。第15自然段至16自然段,写由于两人有共同的话题,两人通过电话,发展到相恋。这两个自然段可以归为一个层次,属于情节的再发展部分。第17自然段至结尾,通过电话声音的变化,一步步展现出战争夺取了女主人公的生命,整个故事结束,这归为一个层次,这部分属于情节的高潮和结局,也揭示了小说的主旨。通过切分层次,理清故事情节,并思考情节的第一人称叙述技巧及作用,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1)题的A、D两个选项。理解人物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女主人公;线索人物:“我”;物象:电话。通过女主人公对待母亲、儿子的事件,可以看出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通过“我”的感受,可以看出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对她的描述中,“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可以看出她善良真诚、理性克制;通过二人的通话,可以看出她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关注了女主人公的这些方面,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2)题。再理解线索人物“我”的语言及作用,就能确定第(1)题B、C两项的正误。思考物象“电话”在对主人公、故事情节以及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就能顺利解答命题着眼点中的第(3)题。联系环境故事发生的时间1941年9月和地点伦敦,交代了小说的社会大环境,这样就便于展开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以及理解主人公为什么会在战争中相恋。思考主旨(1)人物和情节方面,从人物的结局思考社会:这么好的一个女人,却被战争夺去了生命,战争残酷,反对战争的主题不言而喻。(2)环境方面,从社会角度思考: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已经透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小说的主旨。(3)小说的题目,也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本文主旨是通过主要人物形象和人物悲惨的结局(情节)反映出来的,也是作者写作意图所在,这也是第(1)题的E选项和第(4)题的答案所在。[命题着眼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命题着眼点:情节之作用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命题着眼点:人物之语言理解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命题着眼点:人物之语言理解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命题着眼点:情节之作用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命题着眼点:主题 C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与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分析错误。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为开头,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表达控诉战争罪恶的主题思想。B项,“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说法片面,主要表达了战争对“我”的压抑。E项,“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分析错误。通读小说可知,小说叙述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爱情的向往,控诉战争的罪恶。(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命题着眼点:人物性格【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命题着眼点:人物之物象作用【答案】 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命题着眼点:主题与标题的关系【答案】 观点一: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观点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意思答对即可)“3步6段解题流程”——突破常考点通过历年阅卷情况来看,小说类主观题得“平庸分”者居多,不得分或得满分者较少,也就是“得小分容易,得高分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会答,找不准答题角度,将要点与非要点鱼目混珠地罗列在一块,造成废话说了一大通,真正得分的要点不多;二是会答但答不全,造成要点遗漏。为让考生做到“不但会答,而且能答全”,笔者依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审题干→定题型,明角度→找对应,汇要点→组答案”的“3步6段”解题流程,按小说中的考点分类总结如下,与广大考生共享。提分点一 “3步6段解题流程”突破情节类题小说情节类题目是高考的必考点,常考查题型有:情节概括类、情节手法类、情节作用类。为了能正确地区分这三类题型并快速确定答题方向,考生需把握和熟记以下表格中的要点,以备解题所需。表格按“知设问→会辨别→定题型→明角度”顺序梳理,是根据考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做题时应按“审题干→定题型→明角度→找对应→汇要点→组答案”的流程来答题。

一、“审题干→定题型→明角度”的技法储备知设问(题干设问)会辨别(审题辨别)定题型(明确题型)明角度(答题角度)1.请梳理本文的脉络(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请概括小说中××的变化历程。1.题干中有“情节”“脉络”“过程”等字样2.题干中有“概括”“梳理”等字样情节概括类题1.按时间顺序理层次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尾;2.按空间顺序抓场面概括:一个场面(地点)就是一个情节,场面变化情节就变化;3.寻找线索后概括:可以寻找事物线、情感线、对比线等1.××部分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2.本文在叙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赏析。3.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4.本文在构思(结尾)上别具特色,请赏析。题干中有“叙述”“情节展开”“构思”“布局”等字样情节手法类题1.储备叙述人称、叙述方法、情节结构手法等知识;2.根据题干要求,选取相关手法判断,并分析1.小说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3.请分析小说开头(结尾)的作用或意义。1.题干中有××情节(情景、段、开头、结尾等)字样2.题干中有“作用”“意义”“效果”等字样情节作用类题1.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需要考虑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开头(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中间(推动情节发展)、结尾(呼应上文)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也就是情节本身在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常用答题术语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名师指津“四循环+一读者”模式小说作用类题目(包含情节作用、人物作用、环境作用)都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题等四方面考虑,另外可以加入读者的感受,也就是这三类作用类题目,除了考虑其本身作用外,都要考虑其他三方面,还有读者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归纳的“四循环+一读者”模式。

篇2: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考情分析】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入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而江苏高考多年来一直以散文为阅读文本,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中,小说阅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

【相关知识链接】、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情节结构方面

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5、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祝福》《阿Q正传》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主题内容方面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三、规律点拨:

小说阅读训练题型

(1)、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误区: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4)、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5)、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与散文的阅读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

【试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轮质量检测题)

看 病

一碟

年轻的白大褂微笑着把林森请到了桌前。

林森身体好。以前在农村时,就没上过医院,没想到一调进城里,身子骨就像放了大量的酵母菌,一个劲儿地发酵膨胀,到现在连楼梯都快爬不动了,他不得不来到陌生异常的市中心医院来检查身体。挂了号,刚跨进候诊室,就被并不认识的值班医生像熟人一样请到桌前。年轻的白大褂一边给林森把脉,一边跟他拉呱儿。原来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所以林森一进候诊室就被他认出来,受到了一次莫名其妙的优待。谈话中林森也就知道了白大褂的姓名——魏力,并且得到了他的一张名片。

“魏大夫,我的病……”林森见白大褂专心扯闲篇,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句。

“脂肪积聚症。没啥大问题,运动量少的人一般都容易得这病。年轻的白大褂谦恭地微笑着,说:“您叫我小魏吧。在您跟前我是小字辈。”

小魏大夫手脚麻利地开了张药方递给林森,说:“别坐车,上下班步行,一个月后我再给您复诊。没问题的,主要是运动疗法。方子上的药只起辅助治疗的作用。”

林森很高兴,为了自己的病,为了医生优质的服务。他告别了谦恭地送他出门的小魏大夫,步履轻快地走出医院,对在外面等候他的司机小景说,他不坐车了,他要走路治病。

林森的路走得很顺畅,但始料未及的是,随着时间的延伸,他竟走出了不少流言飞语。有的说,林森犯了严重的错误,被市长拍着桌子骂了一顿,要撤职呢。

有的说,林森贪污受贿经济上有大问题,正在停职审查呢。

这些话有一部分传到林森的耳朵里,林森觉得可笑。他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半夜敲门心不惊。那些谣言,让它们怎么生就怎么灭去吧!

所以林森就继续走他的路。

林森有一个女儿。女儿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成了待业青年。市环保局闻讯,派人专程来到林家,说本单位缺人,如果可以的话请她去局办做职员。女儿很高兴,林森当然更高兴。可近来不知咋的,环保局又一个劲儿地找各种借口延宕,急得女儿老往环保局跑。

最后一次,女儿是哭着回来的。回来后就劈头盖脸地数落父亲,接着又半跪着哀求父亲不要再步行了,并且要争取多上几回市报和电视。

林森莫名其妙;这与女儿的工作有啥关系?

女儿稍稍平静下来,断断续续说出了原因。原来环保局的人被她缠得没法,才亮出了底牌:你爸爸要完了,我们还要你干啥呀!

林森听了,气得面皮紫涨,拍着桌子直吼:“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他转过头来安抚女儿:“不要紧!啊,不要紧,爸爸给你安排个更好的工作,咱不跟那些势利小人一般见识!”

哄得女儿高兴了,林森心头却沉重起来。积毁销骨,真是人言可畏啊!他终于领教到了谣言的厉害。

为期一月的“运动疗法”总算结束了,林森眼前浮现出小魏医生谦恭的微笑来,他心情轻快了许多,这个小魏不错,他想,有机会一定跟卫生局说说,表扬表扬。这样的年轻人如今不多了。

到了医院候诊室,林森把挂号单递给了小魏医生。

和一个月前一样白皙英俊的年轻白大褂这次没有了微笑,他面无表情地打量了一眼挂号单,把它拂下地来:“排队去。”

林森弯腰拾起挂号单,想了想,又掏出魏医生的名片递过去,笑着说:“小魏,不,魏大夫,你忘了我啦?我是林森呀!上个月……”

“什么上个月下个月的!”白大褂的脸板得像青石板,“要遵守医疗公德,按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来,懂不懂啊?下一个,王瑶……”

看着再一次被拂下地的挂号单和名片,林森蒙了。少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血涌上了头顶。他大踏步走到候诊室中央,从衣兜掏出小巧的手机,啪啪啪按了几个数字,凑在耳边大声吼到:“小景,我是林××。你马上把车给我开到市中心医院来!不,给我开加长林肯!”

1.小说中塑造的“魏力”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为塑造这一人物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请简析。(6分)

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看病”,但中间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3.文章的结尾写到了“林森”的动作及语言,请简析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4.小说以“看病”为题,有何含义?请简述。(4分)

【题目解析】

1.本题考查欣赏小说的形象、领悟小说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要求“简析”,首先要抓住文中林森前后两次看病时魏力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分析其前后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再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1)趋炎附势 见风使舵(2分)(2)主要使用了对比、细节描写。(2分)小说叙写了林森前后两次看病的情景,抓住魏力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形成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2分)

2.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表现技巧的能力。分析某个情节在全篇小说中的作用,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是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三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参考答案:这一情节揭示了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深化了主题;(2分)也为下文林森心理的变化作铺垫。(2分)

3.本题考查欣赏小说的形象的能力。人物心理描写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直接的内心世界刻画,二是间接的心理描写,也就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甚至环境写心理。分析“林森”的动作及语言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情节和人物的身份。

参考答案:被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所激怒,官权意识被唤醒且又恨恨不平的心理。(4分)

4.本题考查对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探究能力。探究小说标题的丰富意蕴,主要还是从情节入手,分析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主题。

参考答案:表面意思是指林森两次看病这一情节主体,(1分)深层含义是指林森由此看到了社会的病态及由此引发的自己心态的失衡。(3分)

【能力迁移】

1、烛 心

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⑤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⑥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李丰春/文)16.本文所设置的悬念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第四段是什么描写?(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谁?其性格特点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阿姨,你家有蜡烛吗?(3分)17.心理描写。(3分)

18.小薇和小男孩妈妈。小薇的性格特点是:处世冷漠,多疑,以致误解。小男孩的妈妈:热心肠,与人为善。(6分)

2、最后一片绿叶 凌仕江

谁能想到一片普通的叶子会把两个人的情感连在一起呢?

那是我从军以来到的第一个边防连队,也是我军旅生涯最后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远在天边的连队。那里不长树,我们每天只能欣赏风雪和尘土。连队唯一的一棵树是我们费尽心思从一百多公里远的村庄移植过来的梧桐。

每年一次的老兵退伍工作都在梧桐叶飘零的冬天举行。进入11月,服役期满的老兵喜欢聚在阳光下,数一片片被寒风刮落在地的叶子。自从我由八班抽调到连部当文书后,工作明显比以前繁琐起来,我再也没空陪老兵数叶子了。这一天,我刚统计完连队新的花名册后,便奉命对退伍老兵的行李进行安检。

我是个特别受领导信任的人,平时对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十分出色。这次安检事关重大,出了差错,关系到连队的荣誉,不仅退伍老兵上不了飞机,还要处分安检人员。于是,我把眼睛睁得比任何时候都大,仿佛一粒尘埃也躲不过我的视线,生怕一粒脱壳的“花生米”成为隐患。

安检快要结束时,排在倒数第二的那个老兵拎着行李站在我面前,神情很不镇定。我请他打开提包接受检查,他却呆呆地望着我,那眼神像是在求我替他保守什么秘密。凭经验,我猜想他的提包里可能有违禁物品,请他立即打开提包接受检查。他紧张地瞟了我一眼,依然没有打开包。我急了,立马将此事向保卫股作了汇报。

保卫股火速跑来两个高大的干事,将这个退伍兵叫到了一边查问。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他的提包,物品逐件被我抖落在地。这些物品有藏药、哈达、松耳石项链等。其实,这些东西对于任何一个在青藏高原当过兵的人来说,算不上什么违禁物品,许多老兵告别西藏都要买点回去,送人作纪念。我搜遍他的包中包,未能找到一颗哪怕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生了锈的“花生米”。最后,我把他的提包翻了个底朝天,谁也没有想到,包里居然会飘出一个信封,我拾起一看,信封上什么字也没写。

风过无声。

打开信封,我发现里面是一片用塑料袋保鲜的树叶,树叶中间贴着一张小照片,是个笑容可掬的女孩„„事后,我才得知,就在这个老兵退伍前的一天,他的未婚妻死于乳腺癌。

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战友们纷纷接过镶在绿叶上的照片,表情很复杂。很快,照片传到了营长手里。正准备登车送退伍老兵前往机场的营长看见照片,突然一转身抱着老兵哽咽起来:我们,是我们对不住你呀„„原来,两天前营长就接到老兵家里发来的电报,说他未婚妻不行了。营领导在会上反复强调:老兵退伍在即,谁也不要让他带着悲伤踏上归途。没想到,老兵早就得知自己的未婚妻患了绝症,直到连队宣布退伍名单时,他也没向任何人透露此事,只是悄悄摘走树上为数不多的一片绿叶安慰期待中的未婚妻。

送行的战友知道老兵的心事后,情不自禁地抱紧了他。面对一双双潮湿的眼睛,老兵异常平静地举起右手向大家敬了个礼:亲爱的战友们,我就要离开军营了,原本我的未婚妻是不允许我退伍的,她要我等着她上高原来看我们连队里种活的第一棵树上的绿叶„„

听了他的话,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将所有物品整齐地放回老兵的提包里。经过请示,连队官兵一致同意,特批我将树上最后一片泛绿的叶子摘下送给老兵的未婚妻。

那个冬天,所有的树叶没有枯黄,它们一直绿在我的记忆深处,绿在连队每个战友的心中。

1.首段“一片普通的叶子会把两个人的情感连在一起”一句中,“两个人的情感”具体指什么?“普通的叶子”在此起什么作用?

2.末段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蕴意?

3.第二段写战友们从很远的地方移植梧桐,第三段写退伍老兵在阳光下数落叶,这些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4.本文直接写老兵,间接写他的未婚妻,对两人之间的情感点染十分到位,这源于作者娴熟地运用了“藏”的艺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退伍老兵对病重的未婚妻的抚慰之情、未婚妻对守卫边防的未婚夫的牵挂之情;凝聚感情。

2.运用诗意的联想,表明退伍老兵与未婚妻的真挚感情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3.前面写战友移植梧桐,表明梧桐的珍贵;接着写老兵们在阳光下数落叶,蕴含着他们对军营生活的留恋之情。这些对后面写那位退伍老兵的行为以及他与未婚妻的真挚感情作了得当的铺垫。

4.这种“藏”的艺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退伍老兵在临行之际“藏”绿叶。第五段中写老兵拎着行李,“神情很不镇定”,“呆呆地望着”,“紧张地瞟了我一眼,依然没有打开包”,这些细节描写设置了悬念,把一片蕴含真情的绿叶“藏”得很严实。二是退伍老兵隐瞒未婚妻患绝症的消息,未向任何人透露。这种强压悲痛的“藏”,显示了他刚强、坚毅的性格。本文运用“藏”的笔法,增添了行文的可读性,也有助于主旨的深化。(答题时只答

篇3: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一、文本内部比较, 加深作品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每篇小说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由无数个细节组成。小说往往通过对比写法凸显人物个性特征, 反映社会尖锐矛盾。在单篇内部进行比较教学, 不仅能引导学生以全局观念深入复习课文内容, 还能由点及面, 由突破一点挈带全篇,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同样是吃牡蛎、盼于勒、见于勒, 菲利普夫妇两人的反应虽颇为相似, 但比较下来, 还是有许多区别。见到于勒, 丈夫是“结结巴巴地说:‘是他, 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妻子骂于勒是“贼”、“讨饭的”, 还说:“咱们到那头去, 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在语言比较中, 妻子比丈夫显得更为精明、镇定、冷酷无情, 菲利普先生和于勒毕竟还有血缘关系, 因此面对此情此景, 还略带一些不知所措。

不仅人物形象之间可以比较, 教师还可以从人物前后、环境、情节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如《孔乙己》, 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睁大眼睛”、“涨红了脸, 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与他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时的“颓唐仰面答”、“低声说”、“恳求掌柜, 不要再提”, 人物神态对比之中, 孔乙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至死不悟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同时通过孔乙己的悲惨一生, 深刻揭露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再如《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旅行初上轮船所见海面之景和最后离开哲尔赛岛的“紫色的阴影”, 一富一贫, 一喜一悲, 环境比较中, 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更充分表现出这对夫妇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1]笔者以为, 通过文本内的比较, 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了识别事物本质特性的能力, 又对语文素养培养有很大帮助。

二、文本之间的基本比较, 把握小说主旨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 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 揭示一般规律, “同中求异”则从现象入手, 分析、剖析材料, 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 找出各自的个性, 揭示个性的特征[2]。教师可以选取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主题思想、语言运用及写作技法等作为比较点, 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主动探知文学作品蕴含的丰富内涵。

(一) 从文章的人物性格选取比较点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与周围事物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足见文学阅读中比较之重要性。

小说主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反映社会矛盾。同一时代的人物尽管有许多共性的地方, 但通过相互间的比较, 他们的个性才能愈加分明地表现出来。如《孔乙己》与《范进中举》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 他们虽然都是可恨的, 但可恨的角度完全不同。孔乙己, 一个完全丧失了营生能力的迂腐又善良的读书人, 鲁迅先生对其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有同情的一面;而范进, 为了博取功名, 已经达到了痴迷疯狂的程度, 一旦中举, 迅速由之前的猥琐懦弱摇身变成虚伪城府, 其嘴脸是丑恶的, 吴敬梓对其态度是嘲讽的。

(二) 从文章的主题思想选取比较点

比较, 不仅可以是小说文本内的纵向比较, 还可以是文本之间的横向比较。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 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别。

在初三小说复习中, 主题思想的把握是其中一个教学难点, 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看到每篇小说的内在本质, 而通过比较, 寻求两者之间的共性, 事物的属性自然“浮出水面”。如《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文主题思想相同的是: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范进和孔乙己都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都暴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冷漠的关系。只是两文组织材料的方式各异, 前者通过“我”这个线索人物将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与酒客等发生的故事进行分段式组材, 后者则直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围绕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展开叙述。

(三) 从语言运用及写作技法选取比较点

传统小说复习课, 教师往往零散地复习每篇文章的人物形象、谋篇布局、主题思想、写作技法等, 虽面面俱到, 但往往蜻蜓点水, 一掠而过, 了无印象, 而且耗时耗力, 一节课最多只能复习几篇文章, 几乎等同于快节奏地将文章又上了一遍。这种“炒冷饭”、“一叶障目”式的复习方式, 以“死记硬背”代替“理解应用”, 对一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 可能管用, 但是对一些已经熟练掌握课文要点的优秀学生而言, 不啻是一种巨大的时间浪费, 他们的思维完全被束缚, 又谈何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的提升?

通过比较阅读式复习, 进行目标明确的阅读训练, 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目标明确, 思路清晰, 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压缩所学小说的容量, 做到书越读越薄, 知识积累越来越多, 进而形成完整的体系, 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 针对初三语文教学课时相对紧张的现状, 在同等教学时间内复习两三篇文章, 既能增加教学容量, 又能节省大量教学时间。

以语言运用和写作技法为例, 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其一, 《孔乙己》中人们对孔乙己的“笑”与《范进中举》中人们对范进中举而疯的“笑”是不尽相同的。孔乙己言行迂腐可笑, 人们把孔乙己当做笑料, 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表现了人们的冷酷无情。而范进的疯笑, 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小说中旁人对范进疯态的讥笑, 不乏阿谀奉承的色彩。

其二, 从写作的人称上看, 《孔乙己》和《我的叔叔于勒》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鲁迅巧用小伙计“我”作为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 用小伙计轻视孔乙己的态度更能表现整个封建社会人们的冷酷无情。而莫泊桑则通过若瑟夫的同情心反衬菲利普夫妇的势利冷漠、金钱至上、六亲不认。

其三, 从环境描写角度来说,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有对社会环境的展示。《孔乙己》安排的环境是咸亨酒店及众酒客, 而《范进中举》交代的是范进家里、街上及邻人。不同的是, 《孔乙己》一文还通过自然环境渲染悲凉的气氛, 预示着孔乙己悲剧人生的必然性。

当然, 如此操作, 比较阅读教学对教师的复习备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对整篇文章进行精读深究, 而且必须跳出文本, 对同类文本进行综合剖析与整合。这样备课涵盖面广, 深度加大, 不仅能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文本之间的细节比较, 斟字酌句, 明晰解题思路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作品样式, 它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纵观历年苏州市中考试卷, 小说阅读理解频频出现, 小说比较阅读题已成为一种“时尚”。如2014年的《故乡》中的省略号内涵挖掘、2013年的《故乡》中杨二嫂先后的巨变探析、2010年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两个“终于”的诠释、2008年的《故乡》中省略号包含的潜台词等。细看诸多考题, 主要是对小说情节、环境、人物形象、主旨、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考查, 然而学生面对这些题型往往无从入手, 得分率普遍较低。如何让初三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较为高效地深入把握每篇小说的重点内容进而明确答题方向、理清答题思路呢?

(一) 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之比较

在比较阅读中, 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这些词语往往是一些普通常见的副词、动词、形容词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文本的形象刻画与作者的内在情感。这样既能巩固旧知识, 又能发展新课堂, 既可以开阔眼界, 活跃思维, 使认识更充分、深刻, 提升学生阅读的思考深度, 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差别, 把握特点, 提高鉴赏力。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最后我父亲终于说……”和《故乡》中的“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地叫道……”两句中的“终于”看似意思相似, 但是反映两人当时的内心世界不同。菲利普为了不被船长发现他的用意, 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 只得东拉两扯, 又急于想转入正题, “终于”含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急迫, 从中表现出他的虚伪与无情。闰士见了“我”满心欢喜, 很多话欲言又止。但是, 生活的“凄凉”和彼此身份的差异使他感受到了与“我”的隔膜, 对“我”的称呼最终变成了“老爷”。“终于”表现了他内心犹豫、矛盾、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 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由此可见, 此类题型往往是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 对人物主人公心理的剖析能力。再如《孔乙己》中“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和《台阶》中“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 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看出她在哆嗦”和《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等。答题过程中, 学生可以结合小说的情节陡转、环境变化、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方面理解分析。

然而, 形成这种分析运用能力绝对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 全面多角度地观察文本中的各种“细节”, 深入把握事物的内涵。既要能整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主旨, 又要从细处品味文本的语言、艺术手法。

(二) 同一标点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之比较

小说中的标点符号往往是学生阅读最容易忽视的细节, 而实际上, 标点与人物性格密切相关, 从标点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人物潜在的心理, 还可以体会到作者“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深刻意蕴。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分析能力和体悟能力?王思斯在《论新课程下的比较阅读教学》一文中认为:“要对语言材料进行有效分析, 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归纳和概括, 把文本众多元素一并进行解剖, 进而探讨这些元素形成的原因, 从本质上把这些材料的属性元素找出来。”[3]

如《故乡》一文中省略号的使用较为频繁, 但在不同语境中, 所指内容完全不同。如“阿!闰土哥, ———你来了……”“老爷……”“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鹑鸽、蓝背……”“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 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 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等。尽管三段文字说话所指对象相同, 但说话人的背景完全不同, 第一段文字是二十年后闰土和“我”初次见面, 第二段文字是回忆二十年前的闰土, 第三段文字是母亲叙述如今闰土艰难窘迫的生活。因此, 探讨省略号潜在的内涵应紧扣说话人背景。如第一段文字, 二十年后的闰土已经是一个麻木、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苦难农民形象, 他的一句“老爷”自然是当时既兴奋又凄凉心理的真实反映, 而“我”早已隐隐感觉到与闰土存在的隔膜, 因此省略中蕴含诸多复杂心理, 同情、怜惜、难过、惊诧、尴尬, 各种情感, 可谓五味杂陈。

不仅《故乡》, 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中, 在菲利普夫妇认出眼前卖牡蛎的人就是朝思暮想的于勒, 发财梦瞬间破灭时, 文章中也有省略号, 如“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 船长”。教师可以以此进行文本之间的省略号比较, 把握说话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分析往往能让学生不仅走进文本, 更高层次地跳出文本鉴赏, 高屋建瓴地感悟文本。同时, 鉴于这种赏析探讨的内容比较新颖, 对班级学生而言, 也是一种能力的挑战, 他们更愿意聚精会神、静心思考, 在交流合作探究中进一步提升自我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而这样的复习课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 并不局限于省略号、感叹号、问号、破折号等其他形式, 教师应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比较思考。教师唯有在课堂上多多训练学生这种“比较”意识, 才能使学生在以后具体问题的剖析中得心应手。

当然, 在进行比较阅读之时, 教师应逐渐将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利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做到“得法与课内, 运用与课外”,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愿望。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 即让优等生“锦上添花”、中等生“恰到好处”、困难生“雪中送炭”。课堂中的“比较”切记走过场、流于形式, 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 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比较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

[2]比较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J].杨新国.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01) .

篇4:英语二轮复习话阅读

关键词:读 懂 记 用

从江苏高考英语试卷的结构来看,阅读理解四篇文章,计30分;再加上10分的一篇任务型阅读文章,实际阅读理解计40分。这样,阅读的分值就占到试卷总分的三分之一。因此,英语的二轮复习仍然要重视阅读。

阅读的核心是“读”。读是为了懂,懂是为了记,记是为了用。读而不懂犹如食而不化,但是读懂了不等于记住了,所以记忆非常重要。而长久的记忆必须通过不断地使用。使用中还可能会发现问题。所以,阅读的整个过程要体现在“读——懂——记——用”四个字上。而绝不能只是为了做几道阅读理解题。

读懂并记住是输入,使用是输出。只有足够地输入,才能正确地输出。因此,阅读的重点是输入,即读懂并记住。就一篇文章来讲,首先要读懂它的语言,然后才能读懂文章。不懂语言,难懂文章。那么,在阅读中,必须首先扫清语言障碍。对于不懂的语言点、长难句和语法知识,务必理清,搞透。

读懂文章就是要读懂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人物、事物、指代、逻辑等关系,以及含蓄或言外的深层含意等,有时还要读懂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要读懂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就必须了解文体和文章的结构。

不同文体的文章,其中心和主题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记叙文和小说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包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的主题。在议论文中,中心论点是文章中心思想的集中表现。因为散文包括叙事性、议论性和抒情性三种文体,所以,主要的叙事、议论或抒情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应用文比较广泛,有调查报告、总结、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特点和内容总结文章的中心或主题。

不同结构的文章,其中心和主题的所在位置不同。“总分法”结构的文章,中心段在篇首,它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分总法”结构的文章,中心段在篇末,它起到收揽全文的作用。“总分总法”结构的文章,中心段在篇首和篇末,篇末的主题句照应篇首的主题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分总分法”结构的文章,中心段在文章中间,它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散点式”结构的文章,通常是记叙文或小说,主题句蕴藏在分散的要点中,要靠读者从中去提炼、总结。

找到了文章的中心段,就不难找到文章的主题句,文章的主题句就在文章的中心段中。主题句简明、精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其它句子往往只是起诠释作用。文章的主题又是文章主题句的归纳和概括,有了文章的主题句,文章的主题也就不难归纳和概括出来了。

我能奉献的没有其它,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丘吉尔.W.)

例如2011年江苏英语高考第70题对文章主题句的考查:

70. What to you think i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A. True human nature could be realized in the way we treat each other.

B. Everyone has his own strength even if mentally or physically disabled.

C. Everyone can develop his team spirit in sports and please his parents.

D. The results of the game should not be the only concern of the players.

因为文章处处渗透了球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所以A选项最具概括性,B,C,D都很片面。

另外,文章中心段中的一些连词或短语也能透露出文章的主题,如but, however, yet, in spite of, though, although, even though, even if, but in fact, on the contrary等。

文章的中心思想能体现文章的主题,但绝不等同于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一般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但文章的中心思想则难以在文章中找到现成的句子,必须通过对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才能提炼出来。另外,通过归纳段落的大意也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段落大意也称段落主题。像文章的主题一样,段落的主题也往往通过主题句表现出来。但是,段落主题也往往是段落主题句的归纳或总结。段落主题句是段落的将帅,是一段之中信息的聚焦点。其位置像文章主题句一样,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有的也会在段落的中间。寻找段落主题句的方法和寻找文章主题句的方法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寻找段落主题句,不仅要着眼整段,而且还要统揽全篇,因为段落主题句不仅表述段落的主旨大意,而且对文章的主题还起着指导和限定作用。

理解人物、事物、指代、逻辑等关系,以及含蓄或言外的深层含意等需要细心、全面地分析,丝毫的疏忽会造成很大的失误。

把握作者的态度、意图、目的,推测文章的深层含义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我们具有很强的推理、判断和逻辑概括能力。推理就是要在对文章或段落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可根据某一关键句,经过逻辑判断,达到由旧而知新,由前而知后,由此而知彼,由表而知里。

例如2011年江苏英语高考第62题对目的的考查:

62. The purpose of this poster is to invite more people to____.

A. raise money for the Friends organization

B. join the Friends organization and be members of it

C. work as managers for Pembroke shire National Park

D. enjoy the landscape of Pembroke shire National Park

该题属于问目的的题。文章一开头就抛出了三个问题:

Do you love the National Park, value it and hope to safeguard its future?

Wish to see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of the park protected?

Like to enjoy peaceful informal recreation within the Park?

可见这个组织的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其中,所以B为正确选项。

推理还要依据特定的语境、作者或文章叙述的思路进行,要多问几个“Why?”切记离开文章的直接支持,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去主观臆断,进行“推理”。只有推理正确,才能判断准确,概括全面。

掌握推理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推理中学习推理,多读文章,多做“阅读理解题”中有关作者的意图及文章的深层含义的题目,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推理风格和特点。

理解段落或句子的深层含义与归纳段落的大意有所不同。归纳段落大意使用的是总结概括的方法,而理解段落或句子的深层含义运用的则是透析语义的方法。也就是说,透过字面意思去看深层含义。

英语阅读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它需要阅读技巧,而这种技巧是建立在厚实的语言知识、熟练的文体知识、广泛的文化知识、较强的鉴赏能力以及积极的阅读态度和聪明的大脑之上的,因此,我们在注重技巧的同时,还要注意打好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知识是基础,理解是能力,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

读懂文章只是阅读的第一步。文章往往是需要背诵的,尤其是经典的句子和段落,更需要背诵。背诵的目的是使用。对文章进行复述、介绍、仿写、评价和写读后感等都是“用”的有效方法。读写结合才是完美的阅读,读写结合也有利于做“书面表达”题。

篇5: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①„„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②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③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④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一次,我去看她。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在山石背后翠绿的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⑤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⑥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⑦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⑧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⑨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你也会看见的。”

⑩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来说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1.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字)

(1)(2)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该题取答区间在全文。文章的前半部分交代乌米连续第七个年头在海边唱着歌等丈夫和孩子归来,从不间断,这种坚持,这种不懈,只能概括为“坚忍”或者“执著”;后半部分着力写她充满希望、喜悦、快乐,所以只能概括出“乐观”。由于题目要求概括出人物性格特征,所以一般性的表心理活动的词语是不太合适的。

答案:(1)坚忍(执著)(2)乐观

2.指出第⑤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说明景物描写所用的手法,简析其作用。段中“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暗示考生,这里所写的一切景物都跟“形成气氛”相关联,那就只能是“烘托”。除此之外,写景还讲究顺序,前半部分由近及远地写,后半部分由远及近地写,有条不紊。答案: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3.(1)请用一句话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取答区间在②、⑦、段。在这些段落中,作者反复强调自己体会到的乌米的歌声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作者反复写她的歌声,首先是为了塑造人物,是为了表现她的心理,展示其性格;其次是借此渲染氛围,凸现其悲惨遭遇,突出她的忧怨,引发读者的同情之心。

答案:(1)忧怨中充满希望。(2)①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②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③渲染气氛,使全篇笼罩在明亮与灰暗交织的基调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者,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取答区间主要在②、③、④、⑦、⑨、段。题干富有启发性,它告诉考生,这个“我”和《祝福》中的“我”相似,考生联系所学旧知识,对照本文内容,就可以分别从“我”的形象特征以及“我”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上去赏析。从作用方面看,用第一人称叙述,会使人觉得这件事真实可靠;“我”贯穿全文,起到了线索作用;还借“我”的口抒情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同时“我”对乌米的态度起到衬托其形象特征的作用。

答案: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衬托乌米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决斗

欧洲曾流行过一种风俗:决斗。

当两人发生了龃龉或冲突,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时,便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兵戎相见。显然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格斗。普希金便是在这样的决斗中死去的。——我始终不能理解,一个好端端的生命为什么要让它在决斗中毁灭呢?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眼间便倒下了,倒在了他人的咒语和狂笑里,倒在了别人的谈资里,倒在了死不瞑目的时间里,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吗?——这样的斗法,形式上虽然废除了,但实质还在。

这便是精神上的决斗。

自己跟他人,自己跟自己。而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跟自己,两个“我”之间的争斗和较量。这里虽然没有《战国策·秦策二》中所说的“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的惨重,却也不乏刀光剑影,鹰瞵鹗视,兔起鹘落。这样的决斗,常常在静默中进行。当一种想法不尊重另一种想法,一种做法不苟同另一种做法,一种观念不赞成另一种观念,一种眼光不欣赏另一种眼光,一种存在不承认另一种存在,一种梦想不欢迎另一种梦想时,矛盾便种下了,仇恨便发芽了,决斗开始了。只是这样的决斗,没法约定时间地点,它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或者说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没有证人在场,或者说只有“自己”这个既是决斗士又是证人的双重角色在场,或者说只有时间这个最公正的证人在场。输赢也便常常是模糊的,说不清楚的。——当然那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有定论的。

这样的决斗,使用的当然都是隐性武器,比如操守,比如胸怀,比如学养,比如智慧,比如意志,比如觳力。一来二去,也使见出了高低。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武器实在是称得上定夺乾坤的将军、元帅。凑手的武器,只要有钱是能够买得到的;称心的武器,花再多的钱也未必。要得心应手,自己动手铸造武器是惟一的好办法,把自己的骨血、心跳、体温、气息、汗水、泪水、抗争、隐忍、渴望、呼唤、祈祷、祝福等等统统融在一起,加上天地之神气、日月之精华,加上先哲之睿智、圣贤之明慧,一把好剑就铸成了,或一支好枪就做好了。铸器的目的,当然最终还是使自己也成为一种武器。一种“非手、非竹、非丝、非桐,得之心符之手,得之手符之物”的上好武器。

愚公称得上一件上好的武器,和愚公的“傻气”颇有些相似的西西弗斯也称得上一件上好的武器;“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的阿基米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的贝多芬,在苦斗中高喊着“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桑提亚哥,“把神的恩赐发挥到极致”的阿甘,无一不是一件上好的武器。

我听说一位老人,八十多岁了,还坚持每天去登山,二十多年了,风雨无阻。这不是“决斗”是什么?我还听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一边照顾着常年卧床不起的父母的生活,一边上学读书。这不是“决斗”是什么?我曾在报上读过这样一个特写:一位像百合花一样年轻的生命,明明知道死神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她,窥视着她,觊觎着她,折磨她,依然平静地、坚韧地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散文,还有一部长篇„„这不是“决斗”,又是什么? 自我决斗,看上去并不轰轰烈烈,甚至是冷冷清清的。这种精神上的决斗,从来就拒绝热闹。它像地火似的,燃烧着,突然一个耀眼的火光,那是它的灵感,或激动。

我理解这样的决斗。

一个优质的生命就应该是这样趋于完成的。这应该是一种优秀传统。如果这样的传统被抹杀了,废除了,世界也就空洞,地球也就变成了零。

1.本文论述的重点是“精神决斗”,请结合全文分点概括“精神决斗”的特征。

答案:(1)精神决斗的对象主要是自己。(2)精神决斗的起因是思想观点上的矛盾。(3)精神决斗使用的武器是隐形武器。(4)精神决斗从来都拒绝热闹(或:精神决斗常常在静默中进行)。(5)精神决斗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6)精神决斗只有自己或时间这个证人在场。(7)精神决斗的输赢常常不是马上能够决定的。(任答对六点得6分,语意相近即可)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1)阿基米德和桑提亚哥都被作者称为“上好的武器”,他们分别是靠什么把自己铸成了“上好武器”的?

(2)结合文意.概括说明一个人怎样才能把自己铸造成为“上好武器”。

答案:(1)阿基米德靠的是对科学的自信;桑提亚哥靠的是永不言败的勇气。(2)①把自己的身心情感意志希望等融合在一起;②吸取自然的精气;③吸取先哲的智慧。

3.怎样理解“如果这样的传统被抹杀了,废除了,世界也就空洞,地球也就变成了零”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这样的传统”指的是自我精神决斗的传统。如果这种勇于超越自我、战胜困难的传统没有了,就不会产生优质的生命,人类社会就会陷入精神空虚之中。

4.简析本文的行文思路,并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答案:文章由欧洲的决斗风俗引出精神决斗这一话题,然后阐释精神决斗的基本特征,再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形象阐释精神决斗,最后点明精神决斗的意义。这样安排的好处是:(1)形象生动,吸引读者;(2)逐层深入,思路清晰,便于读者深人理解精神决斗的内涵及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生命的节日

①那个七月已经远去了。然而,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节日。

②一进入七月,一种赌徒的真正感觉袭击了我。我就如同一个把所有赌资都押上的赌徒,等待着开牌。那种痛苦的折磨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渴望着太阳和雨水的滋润,尤其像我这样的赌徒已经不止一次在七月输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更让我感到痛苦与恐惧的是在我所有的七月中,父亲也经历着同样的甚至更为深刻的痛苦的折磨。③一年一度输赢揭晓的日子如约而来。和许多父亲一样,我的父亲一大早将我叫起来。他没有言语,只是用那种目光笼罩着我。这目光凝滞而沉重,仿佛将我置于一潭黏稠的汁液中,使我喘不过气来。父亲从他贴胸的衣袋里摸出十元钱来,在他递给我钱的时候,有些迟钝,手有些颤抖。而我接过那带着父亲体温与汗香的十元钱时,手颤抖得更加厉害,我努力想表现得自信一点,结果越是要表现得自信,手就越发地颤抖,像深秋里的树叶一样,以致连我的身体也抖起来。我遁逃似的离开了那双眼睛。虽然我知道那双眼睛是善良的仁慈的宽厚的,但我内心无法排除对这双眼睛的恐惧„„我再也输不起了。

④我一步一步地走向学校,内心的恐惧正在加剧。经过村庙的时候,我不由得走来走去,跪在了那泥像前,我想没有人比我更加虔诚,没有人比我叩的头更响。

⑤第一年的七月,好容易挨到了“开牌”的日子,父亲递给我十元钱对我说,如果中了,就打十元钱的酒回来,没有中,别糟蹋钱。父亲的话总是这样直接。可因为仅仅差了两分我没有给父亲打上酒,我带着家人渴望花掉的十元钱回来了。父亲没有责备我,然而他越是不责备我,我内心的痛苦就越沉重。到了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父亲对我说再去念吧,差两分一年咋都弄够了,我那时候在生产队哪一年不比别人多挣个三五百工分?我无法对父亲讲学习和劳动的不同。我只有努力学习。第二年七月的“开牌”,我又输了十二分。当我再次把钱放在父亲面前的时候,父亲火了。父亲一辈子好强,他是多么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面,来打点种田以外的事啊。开学了,父亲说再读!父亲依然没有多余的话。可那每个字都像石头一样,把地能砸出个坑来。他亲自送我到四十余里以外的乡里上学。父亲走在我的前面,拉着驴,驮着我的铺盖。他的步履显得有些疲劳,甚至是麻木,那已经驼了的背越发弓得厉害,仿佛背负的东西越来越多了非要这样将背弓起来似的。他已经是年过花甲之人,应该是歇歇享福的年龄了。

⑥看着父亲的背影,我忽然失去了赌的欲望,我为什么要继续赌下去呢?怎样不是活一辈子呢?我的朋友、我的同学不都输了个精光回来了吗?我鼓足勇气说,爹,算了,我不念了。父亲回过头来看看我,他的目光里不再有那种凝重,反而凶恶起来,仿佛被激怒的老虎,一甩手,鞭子狠狠地抽在我的脸上。之后便默默无言,继续走自己的路了。我的脸火辣辣地疼痛,可是我心里却踏实了,我想至少父亲对我发怒了。

⑦第三年的七月,不争气的我又输了„„

⑧父亲一转身走向了山顶。夕阳将父亲的身影扯得很长。我默默地跟在父亲的身后,我想父亲会转过身来给我一烟锅、两烟锅„„我渴望这样。然而,父亲没有。到了山顶,父亲又装了一锅烟,吸了一锅又一锅。我对父亲说,爹,你再给我一年时间!

⑨父亲抬起头看看没说什么,他只是抽着烟凝望着天空。

⑩开学了,父亲再次拉着毛驴驮着铺盖送我上学,一路上我们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我却听到了更多的语言无法表达的话语。父亲走在我的前面,他的背驼得愈发厉害了,让我想起门台上那棵旱了多年的弯脖榆树来。我的泪一直流到了学校。

后来,我终于用那十元钱打回酒来了,那是一种非常廉价的散酒,用黑缸盛着,有一斤的勺子,有半斤的勺子。因此买那种酒叫打。可是即使再廉价它也是酒啊。它代表着喜庆与欢乐,它就是节日。除过年婚娶能喝到酒外,再是很难喝到酒的。用家乡人的话说酒是有闲钱的人喝的。家乡人没有闲钱。家乡人的钱比家乡人还忙。

父亲醉了,把我也弄得醉意朦胧。他拉着我的手直叫我兄弟。这让我想起他拉着我家的那头老牛叫兄弟的情景。我想我不是个好儿子,我让他跟着我受了四年的折磨,如果我第一年就考上,我的父亲或许不会醉成这个样子,更不会喊我兄弟的。

从考上大学到毕业,我一直奔波于尘世之中,往来于凡俗之间,忙着娶妻生子,忙着房子、儿子、票子以及多彩的人情礼仪,几乎挤不出什么闲钱来买名贵的酒。后来我终于挤出点闲钱来买了上好的酒,送回乡下。可是当父亲听说这酒一瓶就四百多元时,说酒没有贵贱,只是心情有贵贱。我点点头,父亲没有文化,更不是哲人,可是他说出的话常常让我要思考许久许久„„ 那瓶酒至今还放在家里的枣木老柜中,因为父亲自己喝觉得没意思,拿出来招待人却又觉得太奢侈。

1.为什么说“那个七月”是“我”“生命的节日”?

2.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1)第(2)段中的“开牌”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第(12)段“父亲醉了,把我也弄得醉意朦胧”,“我”“醉意朦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高考结果的公布(2)受父亲感染,为考上大学兴奋,为父亲因自己求学受苦感到愧疚。

3.文中多次出现“十元钱”,这“十元钱”有什么特殊含义和作用?

答案:特殊含义: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考上大学,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作用: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十元钱”的去留,一家人的心情起起落落,“十元钱”见证了一家人从希望到绝望再到重燃希望的过程,陪伴着“我”和父亲长达四年。

4.选文在塑造“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上独具匠心,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例:(1)肖像描写:驼背、眼神的变化,对儿子给予厚望,为了儿子再苦再累也值得,一个一心一意为了孩子的成功甘愿付出一切的父亲。

(2)语言描写:言语不多,没有多少文化也讲不出高深的道理,但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鞭策和人生启迪。

(3)动作描写: “打了我一巴掌”,爱之深恨之切,不愿意看到儿子这样消沉,试图用极端的方式激励儿子不要放弃,要满怀信心坚持到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而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注】凯特·肖班(Kate Chopin,1851-1904)生活在19 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1.指出第四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技巧:①衬托(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③多角度写景,视觉听觉嗅觉结合。作用:①烘托欢快、愉悦气氛。②为下文人物心情的转变作铺垫。③暗示人物获得自由的兴奋和舒适心情。(技巧与作用各写出两点发即可得满分。)

2.划线句“当暴风雨般的哀伤逐渐减弱时”中,用“暴风雨”来修饰“哀伤”有什么好处?

答案:暴风雨表面上是形容她的哭势,非常强烈、迅猛,深层是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地来得猛去得快,是对下文人物心理转变的暗示。

3.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形象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

答案:布兰特雷·马拉德对妻子“一向含情脉脉”关心、爱护她,但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妻子,使其屈从,是专制、无视妻子人格的男人,他代表了男权社会的规范。

4.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时内,“门”和“窗”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请结合文意指出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及作用。

答案:这里的门与窗,具有象征意义。“门”折射出女主人翁所经受的婚姻枷锁和残酷的社会现实,门内门外两重天;而“窗”反映了女主人翁渴望美好与自由的一种美好心境。“门”和“窗”,在结构上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流浪的二胡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如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梁、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贬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④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就开始了。当二胡宿命地遇上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也停不住流浪的步伐。

⑤《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流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的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路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定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坛。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忍、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有悲剧性格。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作者在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写,这是想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或“乐器时代和地域文化的魂魄”,答案意思应当与第⑦节第二句相关)

2.文章第⑥自然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怎样理解“极致”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

3.文章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

答案:①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②是一种忍耐和坚忍,一种奋进和抗争。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试概括本文在表达技巧方面的主要特点。

篇6: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推荐时间:40分钟=15分钟(语基+默写)+25分钟(散文)]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复辟/精辟刨坑/炮制 呼天抢地/抢刀磨剪 ......

B.拓片/开拓瓜蔓/蔓延拾级而上/拾金不昧 ......

C.丧事/丧钟扁舟/干煸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

D.亲近/亲家囹圄/泠风面面相觑/唏嘘不已 ......

2.(2010年常德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炭生活,从点滴做起,注意节电、节油、节气。

B.“汉语盘点2009”网络字词征集活动日前落下维幕,“被”“民生”“浮”“金融危机”分列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第一。

C.刊载在《南陵周刊》上的《做客农家》一文趣味盎然,所写的农家小院、乡村鱼塘、山珍野味,令人浮想联翩,心生向往。

D.具有较强亲合力是求取知识、发展事业、养成气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立、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强大力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昆明第十届樱花节在圆筒山公园如期举行,樱花与海棠同时盛放的罕见景象,引得无数游客趋之若鹜。....

B.先生买书,不是摆设,而是认真地读,所以与他交谈,无不感受到他学养深厚、知识渊博,令我如坐春风,每有启发。....

C.很难找出第二个产业像房地产一样,既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又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既关系到万千居民的安居梦,又涵盖着50多个行业的庞大产业群。

D.沿着木板小径走到黄龙顶峰的琼瑶彩池时,面对它奇异的景色,我们不禁赞叹这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家进入灾难状态。

B.气候大会成了排碳大会,这次哥本哈根大会碳排放量为历次排碳大会之最,其排碳量约4.05万吨左右。

C.在今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 000米决赛中,王濛夺得本届冬奥会中国军团第五枚金牌,成为中国首位在单届冬奥会上获得三枚金牌的选手。

D.新课程改革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的整合模式。

二、名句名篇默写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

()()A.社区居民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闹元宵的灯笼,这样的元宵节显得特别有意义,我们应该积()A.2月27日凌晨,智利由于里氏8.8级的强烈地震,因此,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日前宣布国(苏轼《赤壁赋》)

(2)_______ 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3)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4)________________,不可断绝。

三、散文阅读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杜甫《登高》)(曹操《短歌行》)(王羲之《兰亭集序》)

(2010年张家界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中秋月明

杜成明

在中国人的心里,月是中秋的背景,也是中国最动人最纯真的面容。因为中秋,月才更加晶莹和圣洁;因为有月,中秋才更加温馨和丰润;盈盈的月光,不仅让古代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更让他们“居高声自远,月下独轻吟”。一章章精美无比的诗句,千秋传诵。月的中秋,在古老的描述里,被人们提炼得那么精彩,那么精致,那么精妙绝伦。

节气,代表着季节的一种顺序。而中秋,不仅点燃了我们内心的激情,也点燃了我们最宽广的梦想。风俗中长大的月亮,在诗意的夜晚,依然透出几分固有的清纯和庄重。中秋起源于古人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以及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①这些像经文一样饱含着诗意的故事,在岁月的轮回里把人世最美的眷恋交给延伸的遥远,在广袤的天际间撒下反复的浅吟,渐生低眉地怀想。

中秋,是思念的日子。因为中秋,月亮才有了永世的歌谣。《礼记》上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中秋之夜祭月拜月的情景。鲜活细腻的触角从宫廷,达官显贵,逐步沿袭于民间,经久不衰。中秋祭月早于周朝。民间拜月始于魏晋。到了唐代,中秋赏月日渐盛行。到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②沿着千年的屐痕,我们分明能找到中秋恒久的背景:那一轮皎洁的月亮,像一只远古纯净的琥珀,散发着纯朴古典的韵味,在执手相亲的人间,享受着安谧祥和的栖歇。

正是这样,那一扇扇开启的窗子,那一双双用手慢慢拂过的供品,无语而又忠实地衬托出一帘青幽地祈福。有着月亮一样质地的中秋月饼,更让人们在心灵低回的呢喃里,见证着过往的岁月和一个个时令上的仲秋。月光朗照的小院,那些和月亮一同升起的香火,似乎隐含着某种恬美的旧梦和我们来不及诉说的期许。八月风轻,我们抬眼望去,头顶是幽蓝的天幕,上面横着几盏稀疏的星斗。我们站在中秋的月下,正是这一轮月亮,曾经照亮过无数的古人,也同样照亮现在的我们。那清澈的眸波,沉浸在岁月的微茫里,一次又一次洗过记忆的碎片,越过我们的村庄,穿过我们的家园。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明月升起,紫气东来。有意味的中秋之月,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开始。在一片夜色温柔的旷地,我们还能依稀看见那一扇扇开启的窗子,那一颗颗虔诚的心灵,那一抹抹孩子一样开心的微笑。几多的痴怨怀想,几多的春悲秋恨,只是一滴月的残露,圆也罢,缺也罢,都是人世清澈的心灵和忧郁的花朵;都是人们对丰满自足的向往;都是人们渴望亲情,渴望团圆,渴望康乐的寄托。

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写在纸上的月亮,以温柔绮丽的姿态引导着我们的心灵,向深邃的夜空,向无限遥远的终极伸展着我们不能停止的渴望。挂在天上的月亮,以苍穹的湛蓝擦拭我们飞翔的翅膀,以无穷的奥秘辉映我们的梦想。在天上,在心上,我们渴望奔月,渴望人类与宇宙对称的深远和辽阔。月亮是我们的梦,梦就这样召唤着我们,召唤着我们穿越时空,踏月追风。

穿越浩瀚的银河,被月亮镶嵌的梦,具备了无限的属性。自然之子天真而崇高的想象力是对我们神

五、神六的理想设计。当我们通过超越自身而实现人类对月的最好抵达。华夏人几千年的美好向往,终于与多少代人的热烈渴望有了一个完美的对称。身融月中,我们纳百川之琼浆,含高天之雨露,亦俗亦雅,亦奔亦放,亦幻亦真。今夜,水边的洞箫如花开放;今夜,就让我们返回月亮的身旁。这种宇宙里显现的最美好的背景,这种人类揽月的壮举,注定是中国最壮阔、最坚实的中秋背景。(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

6.指出文中画线句子①中的“这些”一词指代的内容,解释文中画线句子②中“屐痕”一词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全文,概括“(中秋)点燃了我们最宽广的梦想”中的“梦想”的具体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结尾引入了“神

五、神六”,又说“这种人类揽月的壮举,注定是中国最壮阔、最坚实的中秋背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全文和你自己的知识积累,探究“在中国人的心里,月是中秋的背景”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B 4.C

5.(1)羡长江之无穷(2)东船西舫悄无言(3)万里悲秋常作客

(4)忧从中来 俯察品类之盛

6.“这些”指古人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以及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屐痕”指中秋节历经千年的演变过程。

7.梦想的具体内容是:思念、团圆、不能停止的渴望(追求,飞天的梦)。

8.(1)结构上:呼应了前文“月是中秋的背景”“中秋恒久的背景”等语句,使结构完整。

(2)内容上:丰富了中秋之月的内涵,拓展了文章的内容。

(3)主旨上:表达了对中秋之月的喜爱,对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成就的赞美,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升华了主旨。

上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下一篇:2009中秋节祝福语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