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社会发展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陕西省社会发展范文

陕西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

陕西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条例

(2011年11月24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生产、推广应用和监督管理活动。

新型墙体材料根据国家和本省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确定。

第三条〔发展应用原则〕 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遵循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因地制宜、安全实用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城镇为重点,在农村逐步推广。

第四条〔政府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协调解决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中的重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墙体材料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推广工作,落实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措施。

第五条〔部门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工作,其所属的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负责实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的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机构职责〕 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实施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规划和计划;

(三)指导协调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

(四)负责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五)组织新型墙体材料的统计、信息交流和宣传培训;

(六)为生产企业和建设单位提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咨询服务;

(七)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所需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表彰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专项规划和计划〕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规划及计划。

第九条〔目录与技术公告〕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制定和公布本省新型墙体

2 材料目录、建设领域推广应用、限制和禁止使用技术公告。

第十条〔技术规程及通用图集〕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制定和编制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设计、施工技术规程及通用图集,规范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

第十一条〔鼓励研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措施,鼓励新型墙体材料以及相关技术、设备、工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的产业化。

第十二条〔生产扶持〕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主导产品,组织和引导生产企业集约发展,形成产业化基地,满足建筑市场需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发挥投资、税费、价格等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扶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发展。

第十三条〔生产要求〕 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尾矿渣、建筑固体废弃物、植物秸秆等原料,生产多孔砖、空心砖、建筑砌块、轻质墙板等新型墙体材料。

鼓励企业生产与新能源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新型墙体材料。 第十四条〔标准要求〕 企业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应当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环保安全要求。新型墙体材料没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生产企业可以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并向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 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第十五条〔认定制度〕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实行认定制度。经省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认定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一)属于国家和本省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范围;

(二)符合质量标准,并经法定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三)具有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检测手段等质量控制体系以及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认定程序〕 企业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提交下列资料:

(一)认定申报书;

(二)生产原料、工艺、结构和执行标准等说明书;

(三)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四)其他必备的技术资料。

设区的市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省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认定,对符合认定条件的,颁发认定证书,并向社会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禁止伪造、转让、出租、涂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

4 第十七条〔限制生产〕 粘土实心砖生产实行定点限产,现有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应当通过技术改造,逐步转产多孔砖、空心砖等新型墙体材料,并向所在地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备案。备案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限制现有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的取土范围和规模。经批准在坡地、丘陵地取土生产粘土实心砖的企业,应当结合土地整理,以挖丘平坡方式取土,取土深度不得低于相邻耕地地面。

税务部门对生产粘土实心砖的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适用税率征收,不得采取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

第十八条〔禁止行为〕 禁止新建、扩建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为新建、扩建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办理土地使用权证、采矿许可证。

禁止在耕地林地取土、建窑烧砖。

第十九条〔禁用与推广〕 城市规划区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及其附属建筑、临时设施,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但列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修缮工程除外。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以外的镇和乡村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按照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规划的要求,由县级人民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示范引导等方式,逐步推广应用适合当地的新型墙体材料。

第二十条〔禁实单位责任〕 在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区域

5 内,有关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建设单位不得授意或者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使用粘土实心砖;

(二)设计单位应当根据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规定进行设计;

(三)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当根据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规定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四)施工单位应当根据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规定,按照设计文件要求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进行施工;

(五)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规定实施监理。

在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区域外使用政府性资金或者国债资金的建设工程项目,应当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第二十一条〔鼓励使用新型墙材〕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采取措施,鼓励农村建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第二十二条〔专项基金〕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但列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修缮工程和农村居民自建住房除外。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由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负责征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安排使用。

6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对象、范围、标准,也不得减征、免征、缓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的实施细则,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基金用途〕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用于下列情形:

(一)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贴息和补助;

(二)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新工艺及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三)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和新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示范房建设及试点工程的补贴;

(四)向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返还基金;

(五)与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有关的其他开支。 第二十四条〔基金返还〕 建设单位申请返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应当在主体工程竣工后三十日内,向收取专项基金的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申请核验,并出具购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原始凭证。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应当及时进行现场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建筑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经验收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按照本省规定向建设单位返还新型墙体材料基金。

7 第二十五条〔申请使用〕 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用于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由申请单位向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可行性报告,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查,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纳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算,由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

第二十六条〔投诉举报〕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墙体材料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受理和处理投诉举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第二十七条〔证书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伪造、转让、出租、涂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取土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未按要求取土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违法建设取土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新建、扩建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取缔;在耕地林地取土、建窑烧砖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单位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在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区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建设单位授意或者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应予拆除;不能拆除的,按使用粘土实心砖量处以每立方米五十元罚款;

(二)设计单位在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建设项目中设计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施工图审查单位违反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规定,审查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四)施工单位违反规定使用粘土实心砖进行施工的,应予拆除;不能拆除的,按使用粘土实心砖量处以每立方米五十元罚款;

(五)工程监理单位未根据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规定实施监理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援引条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听证规定〕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条例的规定,作出五万元以上罚款处罚决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第三十三条〔公职人员责任〕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墙体材料改革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

9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行政监察部门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认定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

(二)违反规定为新建、扩建粘土实心砖生产企业办理土地使用权证、采矿许可证的;

(三)违反规定征收、返还、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

(四)收取认定、备案费用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施行日期〕 本条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07-2016年)

2009-9-9 9:42:00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要求,结合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编制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年规划。

一、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加快建立以信用制度为核心、以信用服务体系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体系为保障、以信用文化为支撑的陕西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树立诚信形象,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省信用体系建设有了良好开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把打造“信用陕西”作为增强我省综合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举措。省政府发布了《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为社会共享公共信息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社会信用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陕西省公共信用数据交换中心”网络平台搭建完成,由20多个部门参与联建共享的“信用陕西”网站开通运行。先后成立了陕西省信用协会和陕西省信用建设促进会,开展了创建诚信社区、诚信行业和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活动。全省信贷征信系统率先起步,个人信贷征信系统已采集全省1087万个自然人的基础信息、结算账户信息和贷款、信用卡信息;企业信贷征信系统采集了11.43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和信贷信息,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改善。行业信用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公安系统以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为契机,建成了全省人口信息系统;工商、税务、质监、海关、劳动保障等部门,初步建立了企业信用档案及行业内部信用评价和分类管理制度;其他部门在行业信用制度建设和信用信息采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这些,为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目前,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国内发达省市信用体系建设进展程度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信用体系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相关的法规制度尚不完备,法制环境尚不完善,严重制约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二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政府公信力亟待增强,缺乏统一有力的领导,难以整合和优化各方面的信用资源。三是行业信用建设进度参差不齐,信用信息标准不尽统一,公共信息开放度低,信用信息未能实现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四是高效的监管体系和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激励和惩戒的有效手段。五是市场主体防范信用风险的意识不强,全社会信用意识还相当淡薄,信用文化普及任务艰巨。六是信用市场需求不足,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缓慢,信用服务机构经营举步维艰。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 热爱西安,宣传西安,赞美西安,顶顶西安!西安的人才,西安的交通,西安的区位,西安的科技,西安的历史,西安的军工,西安的交通,西安的一切,没多少城市可比!

回复 引用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85 个阅览者

1 楼: 随风而逝的灵魂 于 2009-09-09 11:01:32 发表

只看该作者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发展目标。

今后十年,陕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的目标是:在西部率先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具有陕西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信用法规规章比较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共享机制比较健全,信用服务体系形成完整业态,信用监管基本到位,个人信用素养、企业信用水平和政府公信力显著提高,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信用法规规章比较完善。以信用信息采集整合、信用产品使用、失信惩戒三个环节为重点,形成支撑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充分利用信用建设标准化试点的机遇,率先形成完整、科学的征信技术标准体系及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标准体系。

信用信息记录共享机制比较健全。在完善行业信用记录的基础上,基本建成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

信用服务体系形成完整业态。到2016年,全省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信用数据库达到20个,联合征信系统企业入库率达到90%,拥有较为完整信用记录的个人入库人数达到2000万人,查询网点达到3000个左右。全省各类具有一定规模的信用服务机构达到20家左右,其中在全国有影响的信用服务机构2—3家。信用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左右。

守信受益,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发挥有效作用。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个人的社会信誉度上升,获得较多的政策优惠和服务便利,商务交易成本不断下降。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誉度明显下降,受到政府监管力度明显增强,失信经济成本明显增大。

信用文化深入人心。覆盖政府、企事业、个人的诚信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诚实守信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则和市场规范。公务员和企事业干部信用培训累计达到10万人次,其中企业信用管理岗位培训2万人次;培养高层次信用专业人才1000人。

(三)实施步骤。

——重点建设阶段(2007—2009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关键领域的重点工作,初步形成陕西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成立省级信用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制定信用体系基本法规规章,建立信用标准体系。完善公安、工商、税务、质监、海关、劳动保障等重点行业信用管理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整合信用服务资源,启动企业联合征信和个人联合征信。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扶持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开展信用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大力营造社会信用文化氛围。

——全面推进阶段(2010—2012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加强各领域的工作,完善和强化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信用配套法规规章。全面拓展行业信用建设,完善和健全企业、个人两大联合征信系统。着力发展信用服务产业,壮大信用服务产业规模。加强信用监管体系,完善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初步形成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会氛围。

——巩固提升阶段(2013—2016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薄弱环节,进一步理顺关系,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继续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信用法规体系。大力发展信用服务市场,提高信用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强化信用监管,创新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加强社会各个征信系统的协调配合,实现各系统的互联互通。

-- 热爱西安,宣传西安,赞美西安,顶顶西安!西安的人才,西安的交通,西安的区位,西安的科技,西安的历史,西安的军工,西安的交通,西安的一切,没多少城市可比!

回复 引用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85 个阅览者

2 楼: 随风而逝的灵魂 于 2009-09-09 11:02:00 发表

只看该作者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

信用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是社会信用制度确立的基础,也是社会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进程出发,按照信息共享,公平竞争,有利于公共服务与监管,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逐步健全由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组成的结构协调的信用法规体系,建立完整、科学的信用标准体系,为促进信用信息开放,规范信用服务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性安排和依据。

(一)抓紧制定重点法规规章。着眼于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首先要在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与使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监管方面,抓紧制定相关政府规章,并逐步上升到法规层面。一是制定《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与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方式、共享范围、查询程序、安全保密和监管责任,规范数据指标和技术标准;二是制定《陕西省企业征信管理办法》和《陕西省个人征信管理办法》,明确信用信息的采集途径、主体资格、披露方式、使用范围、监督管理及相关法律责任,规范征信行为,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三是制定《陕西省信用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信用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条件和运营规则、从业人员资格,以及信息失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范信用服务机构的经营行为,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二)不断完善社会信用法规体系。紧跟国家信用法制化建设进程,借鉴发达省市的有益经验,根据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实际,及时补充、修订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相适应的管理条款和规定,同时逐步研究制定市场主体信用监管、信用评级、失信惩戒等相关方面的配套法规和规章,不断完善信用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三)加快信用标准体系建设。以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试点为契机,依据实用性、通用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以主体标识、指标内容、数据格式、信息分类、技术编码和安全保密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国率先建立征信技术标准体系。同时,根据商业市场和资本市场对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的需要,制订全省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估规程及信用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标准体系。

四、大力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和个人自律,形成有效市场约束的关键环节。针对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以完善公共安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全面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一)明确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是本行业信用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在履行行政执法、市场准入、资质认证、专项审批、审验、人事备案等监管职能中,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行内部信用分类管理,健全负面信息披露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提高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

(二)稳步推进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在信贷征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证券业、保险业及外汇管理的信用管理系统,加强协调与合作,逐步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促进金融业信用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推动金融安全区建设。信贷征信机构要依法采集企业和个人信息,依法向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征信服务。

(三)完善纳税信用体系。国税、地税、海关等部门要依托“金税”、“秦税”、“金关”管理系统,以企业和个人偷逃骗税记录为重点,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健全纳税信用信息收集、评价、奖惩、公示体系,促进企业和个人依法纳税,诚信纳税。条件成熟时,建立纳税统一征信平台。

(四)提高合同履约信用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部门要建立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依法加强对合同履约的监督,提高履约率。要实行合同履约备案和重大合同鉴证制度,建立合同履约信用记录,依法打击合同欺诈行为。

(五)加强产品质量信用管理体系。质监部门要依托“金质”管理系统,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记录电子化,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加强企业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管理,定期发布产品质量信息,加大对不合格产品销售的惩戒和曝光力度。组织企业开展创名牌活动,推动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六)强化公安和工商等基本信用信息管理。公安部门要在完善公民身份证和户籍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健全全省个人基本信息数据库;结合经济案件侦查,建立企业和个人相关信用记录。工商部门要结合登记注册、审验和日常监管工作,完善企业基本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违规经营及合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健全企业信用记录。

-- 热爱西安,宣传西安,赞美西安,顶顶西安!西安的人才,西安的交通,西安的区位,西安的科技,西安的历史,西安的军工,西安的交通,西安的一切,没多少城市可比!

回复 引用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585 个阅览者 3 楼: 随风而逝的灵魂 于 2009-09-09 11:02:15 发表

只看该作者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五、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是信用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根据信用信息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设立陕西省联合征信中心,与陕西省信息中心合署办公,依法开展全省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归集、整合、加工、处理、查询及相关服务。联合征信中心要重点建设“一个平台、两大系统”,逐步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和开发利用。

(一)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充分利用我省公共信用数据交换中心的现代化信息网络优势,按照安全、高效、可靠的信用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建立以信用信息采集、提取、分类、存储、传输、共享为主要内容的征信数据平台,联接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实现各部门与数据交换中心,各部门之间信用信息动态交换和开放共享。依托征信数据平台,组成由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征信理事会。

(二)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和企业基本信息为基础的企业征信系统。依法归集、整合全省公安、工商、税务、质监、药监、劳动保障、财政、海关、商检、商务、物价、环保、国资、民政、安监、信息产业、建设、交通、司法、旅游、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科技、文化、出版、广电等部门及各行业组织数据库拥有的企业信用信息,以组织机构代码和企业基本信息为基础建设和完善企业征信系统。

(三)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个人征信系统。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在职职工等人群为重点,依法归集、整合全省公安、人事、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建设、民政、司法、教育、房管及各类公共事业部门数据库拥有的个人信用信息,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建设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四)强化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和开发利用机制。省市各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要将相关信用信息纳入全省联合征信系统,指定专人负责,按照全省统一的征信技术标准,在规定时间依法向联合征信系统提供和更新有关信息。联合征信中心要做好系统管理和维护,运用数字安全认证技术,依法向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及有关组织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同时,进一步办好“信用陕西”网站,及时向社会提供和披露相关信用信息。根据市场需要和发展状况,联合征信系统的增值服务可通过国有单位投资和特许经营,适时转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逐步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

六、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产业

信用服务产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必须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信用服务机构,鼓励开发和创新信用产品,促进信用服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信用产品的使用作出制度性安排,在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资质认定、政府采购、财政支持、项目审批、项目招投标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环节,率先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并逐步扩大信用产品的使用范围。金融机构要在信贷审批、信用担保、信用工具投放等方面,主动使用外部评级等信用产品和征信服务。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商品采购、产品销售、签订合同、项目承包、对外投资合作、招投标等商业活动及高管人员招聘中,积极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以降低交易风险。加快推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担保、贷款一体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积极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依法自主收集、整理、加工信用信息,提供信用产品。支持具有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征信调查、信用评级、信用担保、信用管理咨询、商账追收、信用保险和国际保理等综合业务,打造信用服务品牌。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信用服务机构,带动我省信用服务产业优化升级。

(三)推进信用产品开发和创新。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信用服务机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增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能力,对信用信息进行深度开发,提供有特色、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信用产品。信用服务机构要建立企业内控制度,确保信用产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管体系

有效的监管是社会信用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要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强化对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管,逐步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企业内控“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监管体系。

(一)强化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政府要塑“诚信政府”形象,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依法行政。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依据监管对象的信用状况,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对信用好的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管理、专项审批和公共服务中,给予政策优惠和便利;对信用差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严格稽查审核,实施行政惩戒。同时,将失信企业“黑名单”及对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结果,向社会依法披露,使失信者对一方的失信转化为对全社会的失信,实施市场惩戒。对触犯法律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责任,实施司法惩戒。建立企业失信行为投诉制度,政府部门要依法应诉处理失信行为,并将处理结果记入该企业信用信息。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类授信机构,要通过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形成互联互动的监管网络和对失信者的社会联防,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二)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守信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的作用,深入开展诚信承诺活动,制订从业规范和行业自律公约,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道德教育,促进行业守信自律。

(三)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建立内控机制。推动各类企业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自身及交易方信用档案,设立信用管理岗位,增强防范与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引导企业主动、准确向社会提供自身信用信息,鼓励企业在采购、销售、招投标、投资合作中使用信用产品,提升企业的社会信用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对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管。独立、客观、公正是信用服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信用服务机构的监管,依法严格市场准入,实行从业资格认证和年审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维护市场秩序,防止非法采集和滥用信用信息。

八、大力推进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信用文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着眼于提高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以宣传、教育、培训、信用创建活动为抓手,推进社会信用文化建设,确立“明礼诚信、恪守信用”的现代信用理念,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大力开展信用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深入地进行以诚实守信为内容的主题宣传。有关部门要制订计划,定期开展信用文化宣传活动。“信用陕西”网站要开设专栏,全面、系统地宣传信用政策,传播信用知识,推广信用建设成果和经验。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宣传栏、板报、橱窗、报告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普及信用知识,增强全民诚信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公民自觉监督和抵制各种失信行为。

(二)全面加强诚信教育和培训。各类大中小学校要结合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信用价值观和道德观。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要把诚信教育纳入培训计划,提高广大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的信用认知水平。搞好企业信用管理岗位培训,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岗位认证机制。

(三)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诚信纳税”、“诚信兴商”活动,继续推进“诚信社区”、“诚信行业”和“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农户”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以“共建信用陕西、争做诚信公民”为主题的活动周、活动月,让信用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村镇、进单位、进家庭,努力提高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意识。举办“信用陕西”高层论坛,推广企业信用建设成果。

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一)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常务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省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协调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立陕西省信用管理办公室,作为联席会议常设办事机构和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省信用办要在联席会议的领导下,抓紧拟订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实施方案,协调、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依法对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服务市场实施监管。各设区市、各部门要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制订实施方案,统一部署,明确任务,精心组织,积极推进。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决策科学、监督有力、服务周到,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标准,大力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在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招投标等社会较为敏感的领域,以及食品医药、医疗、房地产、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政府部门要坚持公平公正、廉洁自律、履行职责、兑现承诺,自觉接受监督。要加强公务员诚信考核,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并将公务员信用状况作为提拔任用和评优的重要条件。

(三)大力培养信用专业人才。将信用专业人才列入我省“急需人才”目录,制订培养计划和工作方案。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要求,大力开展信用管理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培养各级信用专业人才,重点解决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信用人才不足问题。选择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培养高层次信用专业人才。

(四)积极筹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资金。各级政府要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金融机构对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风险投资进入信用服务市场,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满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资金需要。

第三篇: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附件1:

2010年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陕政发〔2010〕22号)精神,加快我省环保产业做大做强,省政府从2010年起设立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该资金主要用于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等三大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支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环保产业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以及节能降耗显著的产业项目。

一、资金支持范围

1、环保产业规划重点发展领域龙头企业和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

2、为龙头企业和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配套企业建设项目;

3、环保重大技术研发等服务业项目;

4、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5、节能降耗效果明显的产业项目。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类所有制企业组织实施符合支持范围和申报条件的项目,均可按照要求申请资金支持。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支持。同一企业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已

- 1及以上,资产负债率70%以下。

(四)已开工的在建项目或年内能开工的新建项目。

四、项目申报材料

(一)资金申请报告及《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详见附表2),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工艺技术、总投资、资金来源及筹措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和申请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数额、方式等内容。

(二)项目核准或备案批复文件、环保部门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意见、城建部门城市规划选址意见、国土资源部门用地预审意见等相关文件。

(三)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在建项目应出具与银行签订的中长期贷款合同;新开工项目应出具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承诺。贷款合同或承诺应明确贷款用于申报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四)申请资本金注入的项目,承担企业已经公司化改制或具备改制条件,且出具股东会同意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参股投资的决议。

(五)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项目申报程序

(一)在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网站发布《申报指南》,面向全省公开征集项目。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项目单位将申报材料报设区市发

- 3

第四篇: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 中国乡村发现网--从这里发现中国乡村

2018年2月1 2007年6月5日至10日,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高舜礼副司长和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程新元副主任带队的两部 局联合调研组一行六人赴陕西省对乡村旅游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省旅游局、省农业厅的有关汇报,实地考察了咸阳市淳化县,安康市汉滨区、平利 县,渭南市富平县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并与县、区有关领导和当地群众进行了现场座谈。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陕西是全国旅游大省,2006年全省游客接待量达到7056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69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全 省11个市、区以“农家乐”形式为主体的乡村旅游蓬勃开展,2006年“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已经达到4000多家。今年来,为响应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加快 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先后下发《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农业厅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 知》,省旅游和农业部门还联合成立“陕西省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指导和领导。全省已经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中期 目标,即到2010年,要实现每年新增乡村旅游就业2.1万人,间接就业5万人,旅游从业农民年均增收5%,建成10个乡村旅游特色县、50个乡村旅游特 色乡镇、5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5000个特色“农家乐”经营户的目标,力争使乡村旅游成为全省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撑之一。

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乡村旅游工作也得到各市、区、县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我们所到的咸阳市、安康市,党委、政府非常重视 乡村旅游工作,将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作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当地气候、山水风光、民 俗风情和农家特色等独特条件,开办“农家乐”。咸阳市专门成立了“农业旅游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还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 工作列入《咸阳市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加大 投入,切实加强修路、改水、改厕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农村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四化”工程。他们还借鉴成都等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不断加强 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规范管理和对外宣传,努力扩大影响和形成品牌。2006年,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发展“农家乐”近200户,接待游客43.4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29.6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安康市虽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但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其自然生态体系比较完整,山河秀 丽、景色宜人的独特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县开展特色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平利县已经形成“生态立县”的战略定位,提出了打造“陕西最美丽乡村”的战略目 标,明确以“茶文化”、“绞股蓝产业”、“河谷漂流”等为乡村旅游的特色吸引物,大力发展“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为贫困地区、特色地区富民增收、建设 新农村开辟了新思路,找到新途径。

二、存在问题

陕西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形成了比较好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的势头良好。但是,我们通过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问题。

(一)“农家乐”经营户法律定位不明确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家乐”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户。按照《陕西省农家乐旅游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经营“农家乐”需要取得旅游部门的《农家乐经营许可 证》、工商部门的《工商营业执照》、卫生部门的《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开业后,税务部门一般都将“农家乐”经营户定位于餐饮服务行业开始征 税,税收没有优惠政策,税率相对过高,农民觉得负担较重。

“农家乐”一般只有周末或假日才能接待游客,平时都在家务农,收入水平有限。“农家乐”经营户在经济实力很弱的情况下,开业前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 设施建设,资金压力非常大。如果能将“农家乐”定位为农民副业,在开业初期(例如一年或两年内)将税费给与减免优惠,无疑对促进“农家乐”有小到大,逐步 发展是有利的,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也是涵养税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资金支持与优惠政策少

我们走访的咸阳市淳化县和安康市平利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财政基本是“吃饭财政”,很难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农家乐”发展。淳化县只有农行和农村信用社 两家金融机构,且贷款数量非常有限,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极其匮乏。安康市的“农家乐”经营户普遍反映融资困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缺乏资金支持,发 展后劲严重不足。大多数“农家乐”目前还基本不具备接待住宿条件,对当地青山绿水流连忘返的游人很多都有住宿的要求,但他们无法满足,导致原本能停留几天 的客人只能吃一两顿农家饭就离开,严重影响了“农家乐”的效益和吸引回头客的能力。 当地虽然对发展“农家乐”都持鼓励与支持态度,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联动机制和相关项目缺乏整合捆绑机制,优惠政策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能够使“农家乐”经营户得到实实在在支持的措施还很少见,专门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几乎没有。

(三)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理念都亟待提高。作为“农家乐”经营服务的主要内容,“农家饭”基本都是由农户 的主妇掌勺,提供餐饮服务的服务员也都是子女或亲戚。他们都是当地的村民,不懂如何为城里来的客人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只能依靠淳朴的心态和憨厚的气质得 到游客的理解和谅解。调研中市、县、乡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以及“农家乐”经营户本身都把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作为当前最急需、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之 一,希望能够得到经营管理知识、接待服务礼仪、烹饪营养知识等相关培训。

(四)发展规划滞后

由于乡村旅游在陕西省很多市、县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多数“农家乐”都是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自发兴起和经营,缺乏政府统一规划的引导,发展有很大的盲目 性。安康市汉滨区的县河乡由于距安康市区较近,当地自然河流与山川景观优美,具备发展“农家乐”的很好的条件,目前沿河两岸已经出现了“农家乐”40多 家。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众多的“农家乐”功能雷同,定位单一,都只能提供吃农家饭、打麻将等简单的服务,且没有各自独有的特色农家菜、招牌菜,所以竞争 激烈、各家的经济效益都无法尽快提高。由于特色不明显,游客数量增长缓慢,重游率不高。

(五)政府支持与服务没有形成合力

乡村旅游虽然对农民致富的作用明显,但由于涉及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工商、环保、税务、卫生、交通、建设、电力、电讯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的支持政策和 扶持项目侧重点有所不同,还没有统筹安排,无法形成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多部门的协调难度巨大,政策与资金捆绑使用的难度更大,需要中央或省级政府出 台相关政策才能得以实现。调查中我们发现,还没有哪个地区能够将上述各部门的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但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有条件、有能力将相关部门现有的项 目和资金进行整合和捆绑,共同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比如平利县就将农业系统的农业综合开发、沼气建设、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项目与资金捆绑使用,扶 持了以翠茗园为代表的一批以茶叶、绞股蓝种植加工为主的农村旅游示范点;以龙头村为代表的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对发展乡村旅游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六)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由于融资困难,农民多依靠自有资金办“农家乐”,致使当地的“农家乐”档次较低,无法满足各种层次的消费需求。淳化县“农家乐”的特色之一是冬暖夏凉的窑 洞住宿,是西安的夏季避暑的好去处,但当地最大的“农家乐”经营户餐饮接待能力只有60多人次,住宿不超过20人,接待能力亟待提高。平利县90%以上的 “农家乐”经营户不具备接待住宿的能力,限制了游客消费能力,农民增收也大打折扣。大部分“农家乐”没有卫生、食品保鲜、消防、安全等基本的设施,水冲厕 所比例不高,方便游客的相关标识、路标等设施也非常少见,农民自产的农产品缺乏包装和加工,销售受到很大的限制等等。“农家乐”的基础设施急需得到建设和 完善。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按照中央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这次调研了解的情况,我们认为,当前发展乡村旅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重点研究和加强。

(一)找准工作定位,形成多部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联动机制 从现有研究和各地发展实践看,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是两个联系紧密却又内涵不同的概念。休闲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资源生态留 存、农业生产过程及其产品,满足游客观光、体验、娱乐、科普等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现代农业产业形态。而乡村旅游是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是旅游市 场在农村的拓展和延伸。因此,休闲农业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乡村旅游内涵和档次的基础,而乡村旅游是实现并提升休闲农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它为休闲 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目标。

因此,各部门必须合理界定和找准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工作定位,既要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又要分工协作、充分协商、合力推进。要从乡村旅游的实际出发,充分 整合利用现有资金和项目资源,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联动机制,共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力献策。从农业部门 来讲,应在推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做文章,从产业支持、技术服务、农村能源、“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开发与扶持等方面多做文章。旅游部门则应在乡村旅游规 划、市场拓展、品牌开发、行业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而其他部门,也可以将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各种培训补贴等资金和项目进行 捆绑,集中向乡村旅游发展适宜地区倾斜。

(二)加强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规范和分类指导

乡村旅游目前在陕西省可以说是发展迅猛,特别是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农家乐”更是遍地开花。但是,能否结出促进农民增 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应该还需要拭目以待。乡村旅游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更是立足本土资源和特色产品的特色产业。因此,必 须立足实际条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区分和规划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形式,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要着眼于特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合理配置乡村旅游资源。针对特色产业带动型、景区依托型、农场庄园型、民俗体验型和现代农业展示型等不同的发展类型,立足 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引导其向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初级形式,“农家乐”当前在全国已形成相当规模,应尽快研究相关行 业规范和管理标准,特别是对“农家乐”经营户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人员要求、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以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其逐步升级上档。建 议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按照“百千万工程”的要求,加快制定相关的示范性标准,尽快筛选和认定一批示范县、示范乡和示范村,加大对这些示范点的扶持力度,打 造一批乡村旅游的样板和精品,引导全国乡村旅游的快速、规范发展。

(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尤其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由于各地农民自有资金和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如果仅仅凭借这些资金投入,很难在短期 内促进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因此,应研究出台对乡村旅游提供信贷支持和资金支持的机构和个人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与信 贷服务,以解决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的资金支持不足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升级。建议国务院应该协调各相关 部门,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出台一些融资的优惠政策。例如,提供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通过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和 “农家乐”提供小额贷款或低息贷款等;通过再保险、风险贴息等方式,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业保险业务,帮助农户和相关组织化解经营 风险,等等。

(四)加强乡村旅游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首先是要建立起完善的乡村旅游培训体系。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都为放任和自发状态,从业农民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而农民自身的培训需求 也相当迫切。建议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共同开展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培训,探索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资金渠道,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 业技能培训力度。 二是积极开展相关从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究申报一些适应乡村旅游行业需求的新职业,如“乡村旅游导游员”、“乡村旅游讲解员”、“农家乐接待服务 员”等,让从业人员逐步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持证上岗,以增强服务的规范性,赢得游客信任,提高游客重游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三是建立统计和信息平台。目前,乡村旅游业的统计资料来源极少,内容极其匮乏,应尽快建立从下至上的信息统计渠道和人员队伍,以为政府决策、行业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当前应考虑在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县设立乡村旅游信息直报点,对其予以必要的设备和经费支持。

四是建立全国性的乡村旅游信息互动平台。应加快建设“中国乡村旅游网”,发布各类乡村旅游信息及相关政策法规,设计、推介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整合各地相关信息资源,以切实加强对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服务和指导。

第五篇:陕西省十二五人口发展专项规划

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重点阐明“十二五”时期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级政府履行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人口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良好的人口环境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计生工作首要任务,全省年均人口自增率为4‰,2010年末常住人口3735万人,确保省委、省政府规划的人均指标提前实现。

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协同做好人口健康工作,实施“母亲健康”和“优生促进”工程,全省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由2005年125/万下降到104.17/万,婴儿死亡率由24.15‰下降到11.92‰;义务教育普九目标提前实现,200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38年。

人口结构不断优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5年的130.7下降到120以下。加强人口老龄化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倡导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分布持续改善。全省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37.2%上升到46.5%,年均提高1.86个百分点。完成了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提出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流动的导向政策。初步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我省年均人口增长速度比全国低1个千分点,生产总值增长率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比全国高出4个和6个百分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全省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37.3%提高到41.4%。

人口福利水平显著提高。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2%下降到4.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8272元提高到15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52元提高到4105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最低收入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解决了12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25万人实现脱贫。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新进展。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我省《实施意见》,扎实推进综合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完善,依法行政机制不断健 全,优质服务机制加快建立,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群众自治机制积极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口社会管理的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二)“十二五”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影响人口发展的外部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统筹解决人口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统筹解决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要素不协调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政府调控人口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控制人口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全省进入生育年龄人数继续增加,20-29岁妇女总人数年均达到344.7万人,比“十一五”多出37.2万人;进入婚育期独生子女增加,全省0-30岁独生子女约383万人,其中20-30岁的114万人,符合政策生育人群增加。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省人口将年均增加20万,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仍然艰巨。

提高人口素质任务更加紧迫。据调查,我省每年约有5000例先天缺陷儿出生,农村妇女妇科患病率超过50%,残疾人比例6.69%,高于全国水平。儿童早期教育、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人口道德素质、心理卫生、社会诚信建设等工作亟待加强。

优化人口结构面临新的困难。出生性别比仍然偏高,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因素还没有根本性改变,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全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53 %,与2000年相比,10年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快于全国1.91的增长幅度,社会保障相对滞后。

加强和创新人口社会管理任务艰巨繁重。“十二五”时期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将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流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主体,人户分离严重,全省农村尚有贫困人口558万,对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改进。当前,我省人口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健全,部门协作格局尚未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服务阵地建设不适应工作要求,服务能力亟待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新挑战。

二、总体目标

(一) 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着力破解人口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问题,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快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服务关怀和宣传倡导,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准确把握人口内部各要素、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发展规律,构建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人口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提供强大动力。 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三大区域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当前和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明确人口发展的重点,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确定有差异的人口发展模式。

(三) 工作目标

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十二五”末,全省常住人口控制在385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到3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降到10‰以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在职人员培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人口结构动态优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5以下,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能力和水平提高,计划生育家庭获得较好的养老保障,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形成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7%。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比例达85%。

人口管理服务能力增强。人口政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部门协作机制比较完善,构建多层次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高。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家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 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十二五”人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执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保持生育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采取法律、经济、科技、教育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解决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好人口大县、重点地区和农村人口、流动人口以及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低生育水平不反弹。

衔接各部门涉及人口社会管理方面的政策,形成婚姻家庭、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人口迁移、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等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加强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情况的统计监测,开展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研究评估,做好出生缺陷、出生性别比和人口迁移流动等方面的调研和相应政策的制定。增强城乡社区人口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建立党政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社会管理格局。创新人口管理工作机制,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依法制定人口计生自治公约,提高群众执行生育政策自觉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二) 加强区域人口研究和规划,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协调发展

按照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人口区域发展研究,制定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的人口分布、流动导向政策,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关中、陕北、陕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人口状况,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开展区域性人口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重点开发区域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增强人口集聚能力,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出政策,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城镇聚集。加大对秦巴山区、白于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移民搬迁的引导和人口管理,切实做好大中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的人口发展研究和规划。五年累计转移转化户籍农民600万人,整体搬迁移民279万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部门协作,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融合。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当地民生建设,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流动人口统计制度,健全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省内、西北区域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三) 更加注重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

继续实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能力,做好未婚人群、流动人口和中老年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和出生婴儿缺陷干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咨询指导和随访服务,积极开展孕期保健、筛查和缺陷儿童康复等工作,实施免费补服叶酸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统筹人口计生、卫生、公安、民政等社会资源,围绕人口生命全过程,构建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婚姻登记、户籍管理等工作为一体的、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全民疾病防控能力, 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全面推行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进在职培训,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制度;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的技能和整体素质。加强青少年教育、人口道德素质和诚信教育,突出抓好独生子女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教育,推进独生子女健康人格教育。

(三) 继续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应对老龄化

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提高性别平等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切实保障妇女权益,清理性别歧视的社会经济政策,实行男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政策,健全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政策,充分体现对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倾斜。

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工作机构,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和问责制,落实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将促进性别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入人口发展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建立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集中开展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加大对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选择性别生育。全面落实宣传教育、定点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再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制度。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监测和信息共享制度,强化区域协作和重点县的治理。

加强人口老龄化研究,促进老龄化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力度,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四) 完善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体系和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建立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人口计生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公民的生育权利和计划生育义务,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出台《陕西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办法》、《关于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办法》,修订《陕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陕西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树立大人口观念,注重人口发展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建立促进法律法规落实的保障机制。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全面落实法定的优惠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体系,在惠民政策中进一步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整合现有的奖励优惠政策,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做好普惠政策与人口计生优惠政策的衔接,认真落实在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征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优先照顾计生家庭的政策。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动态增长机制,开展独生子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试点。 

(五) 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基础

建立产业扶持计划生育家庭机制。扩大家庭创业工程覆盖面,采取扶持性和保障性措施,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发展产业项目。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立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无子女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60岁以上的养老津贴制度、计划生育家庭高龄老人养老服务制度、“双女户”妇女节育奖等。推进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生育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倡导建设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公寓,开展无子女、独生子女高龄老人集中养老试点和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在预防保健、权益保障、精神慰藉和生活料理等方面的试点。

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家庭福利的政策体系,注重研究家庭婚姻、救助、老年养护、收养、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加大对贫困母亲儿童的扶持力度,提高家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对家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加家庭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为家庭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探索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口健康促进模式,探索将母亲健康工程服务扩大到家庭成员。扩大早教、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试点,探索建立人口和家庭发展中心,重视对弱势家庭的保护与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 完善全面加强人口工作的领导体制

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把人口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各职能部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职责,健全人口发展管理体制,深化基层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县级行政和服务资源,通过加强利益导向、依法行政、行风建设、社会参与,促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机制建设。

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将人口发展政策协调、人口信息共享等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口发展政绩考核、评估体系。

(二) 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加强重大人口问题的战略研究,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西部强省,开展人口发展与社会管理、人口分布与公共资源配置、人口素质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与人口流动、人口结构与产业分布、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流迁与基础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全省基本情况,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

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大力推进高层倡导、党政统筹、政策协调和资源共享,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强大合力。深刻认识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注意发挥人口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的支撑作用,建立人口发展规划先行制度。

健全人口与发展统筹协调制度,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综合评估,推动部门间、区域间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 完善人口工作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全省人口计生经费逐年增长。完善绩效考评、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

将人口计生事业投入重点放在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自身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纳入各级民生工程。人口计生事业项目和经费投入向贫困地区适当倾斜,促进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四) 注重发挥宣传教育先导作用

发挥宣传先导作用。坚持高层倡导,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完善和落实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人口理论制度,建立党政人口理论教育基地,大力推进宣传教育改革创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创新传播平台,构建网络宣传平台,加强远程宣传教育,丰富主题宣传,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和文化需求。

推进人口文化建设。把新型人口文化园区建设作为提升当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倡导“和谐、健康、负责、环保”的新型文化,深入开展早期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教育,积极促进人口健康、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农村育龄妇女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检查和治疗服务,普遍享有科学规范的孕前优生指导服务。到2015年末,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科普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新型人口文化建设活动普遍开展,70%以上的县达到人口文化县的规范化要求。

(五) 完善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对县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改革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全省市县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机构建设,加快重点城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将县镇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和重点镇建设规划,将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纳入移民搬迁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上标准,加大建设力度。 

开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等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高人口计生系统服务能力和水平。2015年末,力争全省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起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85%以上的社区基层群众组织达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标准。 稳定人口工作机构和队伍,按照人口规模比例配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构建行政管理、科研与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咨询和家庭计划管理、群众工作“四位一体”的人口计生职业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队伍。加强队伍培训,选聘优秀人才充实基层队伍,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加快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推进职业化建设的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

(六) 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全省人口基础信息库,整合人口计生、公安、统计、卫生、教育、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等部门的人口个案信息,形成覆盖生命全过程的人口信息链,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信息支撑。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体系,依托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库和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建立信息采集共享、动态质量监测、科学分析机制和人口信息定期通报制度。

加快人口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开发,依托省、市、县、镇四级电子政务网络,推动人口信息综合应用。在县镇两级建立人口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多部门一厅式办公,形成人口管理信息统筹整合机制。加强各级人口网站服务功能,搭建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人口管理“一证通”,将人口信息服务延伸到社区。加强人口信息安全管理,落实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完善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方案,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监控、应急响应和容灾备份体系,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切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七) 加强规划的实施和考评

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人口发展规划。各市(区)政府要根据本规划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定期公布主要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政策与重大工程的进展和落实情况,以本规划为基本依据,制定和实施相关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责范围,制定本区域、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重视规划项目的实施,通过规划引领项目,依靠项目落实规划。

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主要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口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人口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口信息交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向省政府报告规划进展情况。各级政府要将本规划执行情况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并将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监测评估机制。

五、重点工程项目

(一)基本建设类

1、省级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中心

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社会养老需求,探索解决城市计划生育父母养老问题,建设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中心。设置床位3000张,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

2、市级计划生育药具库建设

在各设区市建设计划生育药具库房。每个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3、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

按国家县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24个县级计生服务站,为各县站更新流动服务车、医疗设备和宣传设备。

4、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

按国家乡镇级服务站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576个镇服务站,并配备设备。为500个镇中心站配备流动服务车。

(二)政策补助类

1、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类

落实中省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主动放弃二孩家庭一次性补助、合疗补助、计划生育父母奖励、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年老补助、节育手术并发症补助和节育手术奖励。

2、 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类

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进行一轮健康检查,并给予初步治疗;开展婚前检查,孕前筛查,对育龄妇女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予以免费,免费发放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致富项目。

3、 人口和计划生育能力建设类

对已建成的县镇服务站维修、计生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医疗设备、省市县计划生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给予补助,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补助。

4、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类 

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干部培训等,提高各级干部的管理服务和依法行政能力。基本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

上一篇:网络安全倡议书范文下一篇:我也可以飞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