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分析

2024-04-22

2024年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分析(精选5篇)

篇1:2024年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分析

2014年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分析

2015-6-16 10:41:00 陕西统计局

2014年,面对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新情况,全省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以新思路适应新常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各项政策措施,及时研判,精准发力,有力提升了县域经济增速、提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增长,运行质量提升,结构不断升级,民生保障完善。

我省县域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3.5%,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四化”进程的主阵地,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春节前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对陕西工作提出了“五个扎实”推进的新要求,对于指导当前发展县域经济至关重要。

一、2014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1、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2014年,全省县域实现GDP946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高出全省增速0.4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经济总量53.5%,县均GDP113.98亿元,增加8.06亿元,有8个县超过了200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039.06亿元,增长3.4%,县均财政总收入12.52亿元,比上年增加0.39亿元,有1个县超过100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217.55亿元,增长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04.22亿元,增长12.8%。

2014年,83个县(市)拥有现代农业园区面积10.8万公顷,增加3.3万公顷,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5352.72亿元,增长11.3%,高于全省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拉动县域经济增长6.5个百分点,58个县(市)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县超过20%。县域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66.2%,县均工业增加值达到64.49亿元,增加3.23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74.82亿元,县均28.61亿元,增加3.52亿元。

2、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县域经济既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石,更是转型升级的支撑,在加速经济总量增长同时,县域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发生了明显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提速,经济转型已成为适应新常态的切入点。2014年全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8:62.5:23.7调整为13.3:61.6:25.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比56.6%,下降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比40%,下降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4个百分点。二产贡献率49.4%,三产贡献率43.1%,已从二产强支撑型过渡到二产三产双支撑发展模式。

2014年,我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县域城镇化率41.01%,比上年提高1.33个百分点。

3、经济质量保持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量速并举、提质增效。一是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9801元,较上年提高2717元,经济质量明显提升。二是非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4142.8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3.8%,提高1.3个百分点,经济活力增强。三是三个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全省83个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32.09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5.21亿元,增加0.38亿元,有6个县超过2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工资性收入、务工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4年83个县(市)平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18元,较上年增加2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30元,增加986元,有20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有24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2014年县域城乡收入比3.01,比上年下降0.04。

4、增长动力持续增大

我省项目建设继续以重点产业、城镇化、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投入为主,重点突出关中—天水经济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循环经济园区等项目建设,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增长动力。2014年,全省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217.55亿元,增长14.8%,占全省44.8%,县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比上年增加12.73亿元,35个县超过100亿元,9个县超过200亿元;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22亿元,增长12.8%,占全省30.6%,县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3亿元,增加2.32亿元,有11个县超过40亿元,发展动力增强。

5、民生保障稳步发展

2014年各县市继续坚持民生为先,加大财政投入,深入实施十大领域民生工程,把民生工程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要任务,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2014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1547.5万元,比上年增长6.1%,县均财政支出18.64亿元。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和传媒等支出占到27%,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支出占到44.8%,分别高出全省水平6.1和6.5个百分点,两项合计占比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2014年83个县(市)人均投入城镇维护建设资金1121元,比上年增加145元。

教育科技事业持续发展,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1.1%,较上年高出1.4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随着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的深入普及,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加。2014年末,全省县域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49人,比上年增加1人。

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县域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5.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解决195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4.9%,提高4.6个百分点。

就业保障措施得力。83个县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618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比重为57.9%,24个区平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6、特色产业持续壮大

作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撑,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日益壮大。2014年,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近500家,比上年增加70家,主营收入达923亿元,增加120亿元。特色产业持续壮大,一批县市走出了“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凤县现代农业突破发展。特色种养业全面发展,椒果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销旺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462家,休闲农业示范点12个。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占比4.6%,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利用旅游资源做大三产,县城及主要景区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荣获第四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荣获“影响中国的文化旅游名县”称号。

---西乡县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和“扶贫攻坚工程”,农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县形成了以茶叶、生猪、食用菌、烤烟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导,蔬菜、药材、林果、其它养殖业等共同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的农业产业格局。全县茶园面积达29.6万亩,3.7万亩通过绿色有机论证,2014年茶叶产量8820吨,比上年增长22.6%,在第11届北京国际茶博会上荣获9枚金牌,东裕红韵茶为西乡赢得了首枚红茶类金奖。建成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1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有力带动了茶叶、生猪、食用菌、大棚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紫阳县特色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已建成“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富硒茶文化产业园,紫阳富硒茶品牌价值攀升至13.52亿元。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9万亩,茶叶总产量4565吨,实现收入12亿元。另外发展标准化魔芋基地3.42万亩,被授予“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基地县”。

----宜川县经济结构特殊,一、三产比重大,二产比重低,经济主要以农业和服务业为主,全县苹果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6.2%,果业对第一产业发展贡献巨大。2014年,宜川县在果业发展上大做文章,从建园、生产、销售、储存等多环节给予支持。积极推广“一斤果二斤肥”生产标准和豆菜轮茬、沼液施肥等果业管理技术,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县财政列支300余万元,大力支持果品营销和龙头企业发展,全县龙头企业达到12家,在上海、重庆等大中城市增设苹果直销窗口和专卖店12个,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新增冷库7座,总容量为4300吨;气调库2个,总容量为3200吨。库容量增加0.75万吨。2014年,宜川县苹果量价齐增,较好的拉动宜川经济发展,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7、现存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不强。我省63%的人口在县域,而县域GDP只占到全省53.5%,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占到44.8%,县域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占30.6%,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22.9%,与经济总量不匹配。

二是县域综合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在全国百强榜单中,我省只占据3席:神木县、府谷县、吴起县,2013年我省县均人口、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61.4%,71.3%和52.3%。2013年,全国百强县平均经济总量达到682.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9.26亿元,我省只有神木一县超过。

三是各区域、县域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全省三大区域综合实力、资源禀赋差异悬殊,2014十强县分布显示,陕北关中各5县入围,陕南依旧缺位,经济明显落后陕北关中地区。县域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较为富余,财政资金雄厚,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两极分化严重。2014年经济总量最高、最低值相差14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差近两倍。

四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发展不协调。一产不强、二产不优、三产不足是县域发展普遍问题。一产比重偏高,现代农业还没形成规模,占比小,支撑不足,我省还接近四成的县一产超过20%。县域工业发展缓慢、总量过小,重工业比例过大,传统产业发展广而不精,产业层次不高;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对经济发展贡献不足;高耗能行业仍然是工业的主要推力,十强县中7成能源县也说明我们的县域经济对资源开发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反映了我们的县域经济结构、经济质量还有待优化和改善。现代服务业明显滞后,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科研开发、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占比小,对二、三产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支撑不足。

五是收入偏低差距过大。2014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932元,与全国水平10489元相差2557元,比上年又多了164元,2014年我省城乡收入比3.07,比全国平均水平2.75高出0.32。2014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排名第26位,我省GDP在全国排位16位,人均GDP14位,农民收入水平明显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与全省经济发展不协调。

二、县域经济考评结果分析

县域发展实力评价标准是富强、绿色、幸福,富强体现的是经济规模,绿色体现的是增长质量,幸福体现的是老百姓富裕度和满意度等。2013年新出台的县域经济考核办法,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增加了用于科教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现代农业园区占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等发展指标,个个都是硬杠杠,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1、“十强县”“五强区”实力强、质量高

2014,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评“十强县”为,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高陵县、吴起县、韩城市、彬县、志丹县、凤县、兴平市。“五强区”为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秦都区。

从总体上看,“十强县”“五强区”综合实力更强,国富与民富兼顾,既各具特色,又均衡发展,体现在:

一是经济规模大,支撑强。在连续十年的考评中,“十强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占整个县域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2014年只有全省县域的13%人口的“十强县”,实现GDP3265.68亿元,占全省县域的34.5%。县均GDP达到326.57亿元,比上年增加14.2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8.14亿元,占全省县域48.2%;实现工业增加值2430.83亿元,占全省县域45.4%,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5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22亿元,占全省县域16.6%;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2203.38亿元,占26.8%。2014年“五强区”实现GDP3310.61亿元,占全省城区的40.5%,平均GDP662.12亿元,增加68.61亿元。西安雁塔区,积极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增长各项措施,经济增速、效益持续提高,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7.06亿元,增长13.6%,经济贡献突出。碑林区调节构促转型,经济提升快,2014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9.9%,增速达10.7%,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14年全区人均GDP94956元,人均财政总收入13758元,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二是结构调整快,工业化程度高。2014年十强县非农比重达95.8%,三产比重为4.2:76.6:19.2,与上年水平4.2:78.3:17.5比较,二产下降1.7个百分点,三产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占GDP比重达74.4%,下降1.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比56.1%,下降2.1个百分点;非公占比39.2%,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59.1%,结构进一步优化。“十强县”在经济转型中各展其长,榆林靖边县以新能源开发为切入点,促转型谋发展,新能源产业并网发电和在建规模达108万千瓦,率先在全省建成百万千瓦新能源发电示范县,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基地”、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荣登全国新能源百强县第6位。凤县积极落实工业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加速工业经济转型,大力扶持传统工业向循环经济型和能源效益型转变,推进新兴工业产业化项目建设,2014年加速新培育中小微企业60户,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增长18.3%。

三是发展质量优,社会保障完善。2014年“十强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6729元,人均GDP105582元,人均固定资投资71237元,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91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46元,分别高出县均水平4911、65781、36664、1987、4683、2716元。在十强县中,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1.1%,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66人;财政支出298.52万元,其中用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和传媒等支出占到27.5%,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支出占到37.3%;人均城镇维护建设资金1802元;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9.4%;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8.5%。西安高陵县在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中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证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2014年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430元/人年,农民个人筹资的80元由县财政全部承担,实现了全县农民免费参合全覆盖,参合率达到100%。

3、“进位县”争先赶超优势突出

2014争先进位县为延川县、汉阴县、紫阳县、富县、佛坪县、西乡县、丹凤县、宜川县、千阳县和洋县,这些县以工业为带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县(市)中的位次有大幅的提高,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主要发展特点:

一是经济规模小,提速快。2014年,10个进位县县均GDP57.98亿元,几乎是全省县均值的一半,最大延川县GDP100亿元,也未超过县均值,10个进位县县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亿元,是83县均值的38.4%,人均GDP26940元,为全省县均的68%。正是这些小县弱县,抢抓发展机遇,逆势赶超,以强劲的经济增势赶超进位。2014年10个进位县GDP平均增长12.2%,工业增长18.5%,财政收入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均高于83县平均水平。连续两年获得进位奖的汉中佛坪县,坚持“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围绕“五个佛坪”建设目标,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县域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4年实现GDP增长13.1%,财政总收入增长36.9%,工业增长2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倍。他们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领跑三产发展,积极推进旅游示范村建设,9个村入围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县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增长30.8%。生态旅游已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生态环境继续优化。

二是农业占比大,工业提升快。2014年10个进位县产业结构为19.6:50.7;29.7,一产偏高,二产滞后,工业占比只有40.6%,低于83县平均值16个百分点,8成的县工业化程度低于50%,工业投资占比28.4%,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从另一方面讲这些县的工业上升空间较大。2014年10个进位县工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增速达到18.5%,远远高出全省水平,6成县增速超过20%,为全省工业提速做出了贡献。宝鸡千阳县强力推进“调结构、推示范、扩园区、重投资、促消费、抓增收”六大战略,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2.1:48.4:19.5调整为26.2:53.5:20.3,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5.9百分点,二、三产业占比分别提高了5.1百分点和0.8百分点,结构调整显效,采取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和壮大工业支柱产业,2014年工业增速达到29.2%,高居全省第2位,工业占比提高5.5个百分点,2014综合排名进位9位。延安富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中小企业落户,加大工业投资的力度,2014年工业投资占比达到81.8%,居全省第2位,工业增加值占比由上年25.3%提高至31.4%,工业增速达26%,综合进位15位。

三是立足项目带动,增长动力加大。10个进位县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营造县域经济优势。2014年,10个进位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达29.4%,是83县平均增速一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2%,社消零售总额增长13.7%,也高出83县近一个百分点。综合排名进位最多的延川县,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确立“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各项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县域经济逆势上扬,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全面发展的良性通道。2014年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元,安排重点项目100个,开工率达1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66亿元,增长46.1%,位居全省县第4位,位次前移5位。

3、工业引领助推经济发展

2014年,我省将继续把工业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上半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工业稳增长的若干意见》出台,8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新出台十条意见,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稳定发展,各地积极落实,成效显著,2014年全省工业增长11%。

2014县域经济考评工业获奖县是麟游县、千阳县、富县、丹凤县、山阳县、宁强县、镇巴县、白河县、眉县、汉阴县,这10个县的工业平均增速达到24.5%,高出83个县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工业占比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为全省工业增长做出了贡献,一是工业园区推动。县域工业集中区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聚合生产要素,集约利用资源,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载体。目前全省已确立156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助推县域工业快速发展,园区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汉中宁强县利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循环产业园区,已有22户入园工业企业,农业五大产业(生猪、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核桃)加工企业入驻园区,改变了长期以来矿产经济一业独大的工业格局。2014年全县工业增速24.3%,居全省第6位,较上年前移28位。安康汉阴县坚持园区承载,加速工业发展,积极引入大企业入园,提升园区规模,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2014年新增投资过两千万元的入园企业8户,入园企业总数达到127户,创造就业岗位7315个,12户企业进入规上行列,工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2014年汉阴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长23.4%,工业经济呈现“量”“质”稳步攀升的态势。2014年,县政府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

二是项目带动助力,新增企业增多。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工业增长的助推器。2014年,10个工业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30.3%,高出全省15.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9%。2014年,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0户,占全省总量的6.6%,工业活力增强。宝鸡眉县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引擎”,科学谋划项目,加大推进力度,以好项目、大项目推动县域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坚持以园区建设为核心,15个园区(基地)实施项目155个,完成投资8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4户,占规上企业23%,2014年全县工业增速22.6%,居全省第9位,较上年提升15位。商洛丹凤县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各包抓一个重点区域,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六个一”包抓责任,健全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办事登记卡制度,开展“百日环境整治”优化投资环境,激活县内各类投资。201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114个,完成投资77.57亿元,增长28.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2.62万元,比上年增加近6000元,增添了工业发展活力。鼓励全民创业兴办企业,全县发展各类工业企业3318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户,分别比上年增加52户和7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5.6亿元,增长48.1%,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增长30%,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8.1和4.4个百分点,有18户规上企业产值增速超过40%。

三是支柱产业支撑强劲。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连续4年工业增速位居全省区县榜首的宝鸡麟游县,工业主要依靠麟北煤田开发,规上企业仅有5家,煤炭工业占到98.7%,其中郭家河煤矿产值就占到规上工业50%以上,产值增速达到70%,201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30.2%。汉中镇巴县工业发展主要依靠生态资源优势和矿产加工业,一是特色食品业,如茶叶、魔芋、畜牧养殖等;其次是传统产业,煤、锰、石材开发等优势行业,有规上工业企业15户,其中8户企业工业产值增速超过70%,2014年全县工业增速24.1%,居第7位,连续两年获得工业奖。安康白河县工业主要以汽车装配、医药化工、新型材料、木瓜制品为四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35户,有20户企业产值增速超过30%,实现产值合计超过40亿元。工业2014年增长23.8%,位居全省第8位,也是连续两年获得工业奖。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当前,我们的县域经济结构、经济质量还有待优化和改善。必须把财政收入增加由依靠能源开发转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和综合竞争力。

我省目前县域经济占比还较低,还未达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2015年县域经济占比达到60%的目标。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全省县域GDP增速低于全省3个百分点,还有一多半的县经济增速下滑,三成的县增速低于全省水平,强措施、稳增长、促转型、增收入依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县域经济首先是一种特色经济。从全国范围来看,凡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其产业特色都很鲜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立足点。要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定好位,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形成特色,创出品牌,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陕北、陕南、关中三大区域,优势特色各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要结合各自实际,走好差异化发展之路,发挥区位优势,按照一县一业要求,落实产业定位,做出各自特色,打造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

2、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这也是我省的短板,要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广的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通过龙头企业把一、二、三产业连接起来,形成大的产业群。采取多种措施开通多渠道促进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促进产业链条延长,保障主导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结合本地特色大力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城镇,这对县域工业化进程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坚持比较优势,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推进县域经济“四化”进程,3、应对新常态,抓住新机遇。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要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能力提升来实现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产业转移迎来新的黄金机遇,国家把更多的项目、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各县要抓住战略机遇期,选择一到两个主导产业,做长产业链条,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要做好“特色”文章,打破传统的产业界限,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助转型、三产上规模,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自觉地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切实找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切实做到提升传统产业与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新空间共振、化解产能过剩与提升县域经济新的竞争力同步、发挥比较优势与补足短板互动。更加自觉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好十三五规划,各部门要加快政策引导,确立追赶超越目标,追赶超越信心不动摇,确保今年经济不减速。

4、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我省确立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涉及83个县,其中重点开发区14个县,农产品主产区23个县,生态功能区46个县,后两项为为限制开发区,从数量上看我省生态功能区占到一半以上,在全国各省份中比重占到第二。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的目的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布局,确立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对我省而言,生态功能区比重过大,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要依据县域经济主体功能区进行分类研究,有针对性的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高各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能力。可以据此实施更加公平的县域经济考评机制,引导差异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更具科学性。

篇2:2024年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分析

《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政发 〔2009〕23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办法》已经2009年省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办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策部署,科学监测和客观评价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监测考评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第一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和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劳务经济及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重要任务,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实现富民强县。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监测考评指标体系,实行定量综合监测考评,客观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动各县(市、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步伐。

第二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的工作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与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原则,体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突出经济监测考评;坚持全面和重点相结合的原则,体现综合考评,突出重要工作监测考评;坚持近期和长远相兼顾的原则,使监测考评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突出各地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绩;坚持科学真实、公正可比的原则,推动和引导县域经济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加快发展。

二、监测考评范围

第三条县域经济社会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社会。根据我省实际,县域经济社会监测考评范围为全省107个县(市、区),重点监测考评83个县(市)。

为了保证监测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比性,根据县域和城区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取向,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类监测(县域监测考评范围和城区监测考评范围详见附件1和附件2)。

三、监测考评指标设置

第四条结合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监测考评指标选取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四大类,其中83个县(市)监测考评指标为31项;24个区监测考评指标为30项(县域和城区监测考评指标体系详见附件3和附件4)。

监测考评指标体系是动态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结合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监测考评指标适时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第五条经济发展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等。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指标,是一个地区社会生产活动成果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具体反映县域经济规模、综合竞争能力、项目带动和发展后劲,是监测考评县域经济的基础性指标。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总收入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采用人均指标体现监测考评工作的可比性和公正性,是经济指标监测考评工作的重点。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主要反映各县域单位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工作实效。

第六条经济结构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城镇化率、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等。主要反映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重点工作任务的实绩。

第七条社会发展指标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财政支出中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公众安全感满意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初中毕业升学率、人均城镇维护建设资金支出等。主要反映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生产安全保障、民生工程投入、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程度和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情况。

第八条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减排、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农村安全用水普及率、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等。主要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生态、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走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监测考评方法

第九条监测考评以功效系数法为核心,采用综合加权的办法。根据县域(城区)不同指标和各指标权重,实行加权汇总万分评定制,确定县域(城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排序。具体办法是对县域(城区)综合监测考评的四大类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依据确定的权重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汇总,依照得分多少确定全省县域(城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排序。

第十条监测考评综合实力排序结果经省政府审批后,以省政府名义进行通报,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公布时间为次年6月15日前。

第十一条监测考评指标数据除来自统计部门外,还涉及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广电、安全生产监督等多个部门。为了保证监测数据采集加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监测考评指标数据统一由各级统计部门组织进行采集、审核、汇总并上报。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指标数据的采集、审核,并按要求报同级统计部门。

第十二条对于监测数据质量,各县(市、区)统计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对填报的源头数据要进行认真核实,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监测工作,数据上报前,必须经政府主要领导签字认可。省统计局每年按一定比例对各县(市、区)上报的监测指标数据进行质量抽查,抽查结果将作为评定监测数据质量的依据。

第十三条省统计局组织省级相关部门,对各县(市、区)上报的有关指标数据进行联合审核,数据审核无误后,由省统计局按照监测评价办法,进行汇总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上报省政府审定。

五、表彰奖励

第十四条以省政府名义对83个县(市)综合监测考评前10名和综合监测考评名次进位快的前10名分别授予“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和“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称号;对24个区综合监测考评前5名和综合监测考评名次进位快的前5名分别授予“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强区”和“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称号;并以省政府名义进行通报表彰。

从2009年起,设立工业化发展监测考评单项奖,对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的前10名县(市、区),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

对在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人口和计划生育、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被“一票否决”的县(市、区)取消表彰奖励资格。

第十五条省政府设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对通报表彰的“十强县”、“五强区”和争先进位前10名县、前5名区及工业化发展单项奖前10名县(市、区)进行奖励。奖励办法分别为:对首次进入“十强县”和“五强区”的县(市、区)各奖励100万元,其他“十强县”和“五强区”以奖励50万元为基数,对照上年位次,每进1位增加奖励10万元,每退1位减少奖励10万元,减完为止。对争先进位前10名县(市)奖励分为三个等次:一等奖3名,各奖励80万元;二等奖4名,各奖励50万元;三等奖3名,各奖励30万元。对争先进位前5名区各奖励50万元。对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快的前10名县(市、区)各奖励20万元。以上奖励资金列入省财政预算,省财政厅按照省政府通报表彰决定和审定的奖励金额及时下达、拨付。

六、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监测考评工作由省统计局组织实施,省级各相关部门配合。各设区市统计部门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行政区域内各县(市、区)监测数据的搜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省统计局设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办公室,具体负责县域经济监测考评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省统计局按照监测考评办法,审核、提交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测评排序结果,于次年5月15日前报省政府审定。

县级统计部门次年3月底前将本级监测考评数据上报市级统计部门,市级统计部门审核、汇总后于次年4月15日前上报省统计局。

第十八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监测考评工作,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整体规划。不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在监测考评工作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监测考评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以确保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正常进行。

第十九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依法提供客观真实的监测基础数据。对填报数据不实、弄虚作假和未按规定履行审查职责的,要按照《统计法》依法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条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加强统计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提升统计人员业务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暂行办法》(陕政发〔2004〕31号)同时废止。

附件:1.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范围名单

2.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范围名单

3.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指标体系

4.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指标体系

附件1:

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范围名单(共83个县、市)

西安市(4个):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

铜川市(1个):宜君县

宝鸡市(9个):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

咸阳市(11个):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武功县、兴平市

渭南市(10个):华县、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韩城市、华阴市

延安市(12个):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

汉中市(10个):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

榆林市(11个):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安康市(9个):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

商洛市(6个):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附件2:

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范围名单(共24个区)

西安市(9个):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

宝鸡市(3个):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

咸阳市(2个):秦都区、渭城区;

铜川市(3个):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

渭南市(1个):临渭区;

延安市(1个):宝塔区;

榆林市(1个):榆阳区;

汉中市(1个):汉台区;

安康市(1个):汉滨区;

商洛市(1个):商州区;

杨凌示范区(1个):杨陵区。

附件3:

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共4大类31项指标)

(一)经济发展指标(9项)

(1)地区生产总值(2)财政总收入(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人均财政总收入(6)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7)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8)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二)经济结构指标(5项)

(10)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1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比重(1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13)城镇化率(14)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三)社会发展指标(13项)

(15)农民人均纯收入(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19)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20)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21)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22)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3)财政支出中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24)公众安全感满意率(25)有线电视入户率(26)初中毕业升学率(27)人均城镇维护建设资金支出

(四)生态环境指标(4项)

(2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减排(2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30)农村安全用水普及率(31)常用耕地面积指数

附件4:

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共4大类30项指标)

(一)经济发展指标(9项)

(1)地区生产总值(2)财政总收入(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人均财政总收入(6)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7)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8)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二)经济结构指标(5项)

(10)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11)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1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13)非公有制投资占城镇投资比重(14)城镇化率

(三)社会发展指标(13项)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17)农民人均纯收入(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19)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20)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21)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2)财政支出中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23)公众安全感满意率(24)城镇登记失业率(25)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入户率(2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人均城镇维护建设资金支出

(四)生态环境指标(3项)

篇3:2024年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分析

杨茂林(1981.10-),男、汉族、陕西府谷人,中级统计师,大学本科毕业,府谷县统计局,主要工作综合、核算、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摘 要:近年来,府谷县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规模、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9-2011年连续三年位居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之首,2012年位居陕西省第二位,先后跨入“西部百强”和“全国百强”,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府谷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各项指标在全省的位次,最后提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监测;分析

2012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结果揭晓,府谷县在全省83个县(市)中荣获第二。2012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分别是:神木县、府谷县、靖边县、吴起县、高陵县、志丹县、彬县、韩城市、凤县和安塞县。

一、2012年府谷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综合实力稳步提高。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52亿元,同比增长10.8%。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5.21亿元、396.05亿元、49.26亿元,分别增长6.2%、10.8%、10.7%。其比重为1.2:87.9:10.9。人均生产总值达172382元,比上年增加15989元。在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67.21%。

2、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1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15.5亿元,增长12.6%;实现工业增加值392.25亿元,增长10.9%。其中:規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98.5亿元,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8.9亿元,增长10.9%。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71亿元,增长23.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6.67亿元,增长31.3%。

4、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2012年,全县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8亿元,增长20.3%。

5、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2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5.98亿元,增长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42亿元,增长16.0%。人均财政总收入32901元,比上年增长231元。财政支出35.69亿元,增长20.13%,财政支出中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支出比重达68.6%。

6、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201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30088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83元,增长14.9%。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83元,增长18.7%。

二、2012年府谷县各项指标在全省的位次

1、从总量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府谷县以450.5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是全省83个县(市)县均地区生产总值96.18亿元的4.7倍,神木县1003.89亿元位居第一;财政总收入85.98亿元位居全省第三,是全省83个县(市)县均财政总收入11.83亿元的7.3倍,神木县220.67亿元位居第一,靖边县93.09亿元位居第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4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是全省83个县(市)县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1亿元的6.4倍,神木县53.56亿元位居第一;固定资产投资326.6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83个县(市)县均固定资产投资67.37亿元的4.8倍, 神木县297.82亿元位居第二。

2、从人均指标来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府谷县以172382元位居全省第二,神木县220079元位居第一;人均财政总收入32901元位居全省第三,神木县48377元位居第一,吴起县36598元位居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3元位居全省第二,神木县29316元位居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783元位居全省第二,神木县12537元位居第一。

3、从速度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府谷县以10.8%位居全省第七十一位,华县25.8%位居第一;财政总收入增速0.9%位居全省第七十九位,麟游县118.6%位居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10.9%位居全省第七十一位,麟游县47.2%位居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1.3%位居全省第五十一位,眉县83.9%位居第一。

4、从经济结构指标来看,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府谷县以871%位居全省第二,吴起县89.5%位居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9%,位列全省七十七位,绥德县63.1%位居第一;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以67.2%位居全省第二,眉县71%位居第一;城镇化率达以62%位居全省第五,凤县70.6%位居第一。

5、从社会保障指标来看,府谷县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以87.4%位居全省第三十三位,彬县等7县达到100%;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以88.2%位居全省第七十一位,眉县等44县达到100%;农、科、教、文、卫和住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68.6%位居全省第四十五位,眉县以85.2%位居第一;公众安全感满意率以95.2%位居全省第十五位,太白县以97%位居第一。

三、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我县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经济总量、人均指标、居民收入均位居全省前列。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的看到我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总量指标与全省第一差距逐年加大。我县经济总量与全省第一的神木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差距逐年加大,2011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与神木的差距分别是363.06、95.84亿元,2012年差距拉大到553.37、134.68亿元。二是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在全省位次后退明显。2012年全县GDP增速为10.8%,较上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较上年后退70位;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9%,下降15.4个百分点,后退47位;财政总收入增速0.9%,下降33.1个百分点,后退4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1.3%,下降9.2个百分点,后退37位。三是部分社会发展指标较上年下降。2012年,我县财政支出中教、科、文、社、卫、农和住房支出比重68.6%,较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有线电视入户率51.6%,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削减率0.82%,较上年下降7.07个百分点。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坚持优质增量扩张经济总量。一是利用我县资源、区域优势,着力引进优质项目。加强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低碳化的优质项目的引进工作,借此加速推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总量快速扩充。二是充分挖掘潜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技术、产品和竞争力,促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三是充分发挥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工业园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延伸产业链条,配套发展,进一步促进三次产业更加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抓好野芦沟物流园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物流园区。二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大力发展购物、餐饮、足疗、康复保健、休闲娱乐以及家政、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三是强化对县城大型重点批发市场的规划和管理,特别要加大建材市场、农贸市场、果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市场的扶持和管理力度,增强其对城乡商品流通的辐射带动功能,活跃第三产业。四是结合我县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五是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

篇4:浅析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由于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块区域特色明显,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方式存在差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不同。结合陕西省具体情况,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类:

1.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大城市郊区县凭借地处城市与农村衔接点的区位优势,通过市郊县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实现服务城市,与发展县域经济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方式。

典型代表是西安市长安县为加快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步伐,实现秦岭北麓旅游经济开发带和九大产业园区建设突破性进展,把长安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富裕型小康县。

2.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是指拥有优势资源禀赋的地区,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为主导,把资源作为资产来经营、带动县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

从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看,资源型经济主要是指以能源、矿产资源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和以旅游资源为主导产业的经济。这种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陕北的靖边、神木等县的经济发展。

3.农业发展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是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加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化经营,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是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来进行经营,是对农业资源的再转化、再加工、再利用,因此,投资成本低、风险小、回收率高。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二、陕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滞后

根据全国县域经济基本评价中心进行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评价数据显示,2007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56.31%;而陕西省县域生产总值,仅占全省GDP的40.2%,县域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全国县域生产总值平均规模为38.44亿元,陕西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4.40亿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5%。

2.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陕西省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陕西省总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陕西省县域经济目前处于农业经济阶段向工业化初期阶段的过渡时期,工业基础薄弱,加之县域工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管理水平低、生产缺乏规模效应,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效益普遍滑坡,陷入生存困境,发展后劲不足。

3.体制性矛盾比较突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为主,随着上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增多,县级政府调控县域经济发展的手段相应减少,政策协调的难度不断加大。此外,陕西省大多数县的县级财政都十分困难,在行政事业人员的工资都难以兑现的情况下,县财政根本无力增加建设性投资和扶持当地企业的发展。

4.产品科技含量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政府应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企业建立技术进步机制和科技投入制度,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推动企业成为农业科技投入、开发和创新的主体。在这方面,各县观念比较陈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办法不多,因此,适合企业和农民科技创新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滞后,企业和农民科技创新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陕西地处西部,长期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较深,农民多数思想封闭、保守,他们固守着“八百里秦川”,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动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单一化、片面化的思维方式,严重束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5.干部存在短期行为

一些干部为快出政绩,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较为突出。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为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县委书记的平均任期不到两年,进一步助长了干部的短期行为。县域领导层的频繁调动,一方面造成当地发展思路不明确,政策措施没有延续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中层干部的思想波动,人心不稳。领导层的不确定性又直接导致投资环境的相对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篇5:2024年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结果分析

自2007年以来,志丹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全县上下同心协力、艰苦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率先步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里程。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2007年,志丹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3.8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总量和人均量分别位居全市、全省第一;财政总收入达到24.6亿元,继续位居全市之首,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18.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1.47元,同比增长了17.31%:农民人均纯收入2796元,净增315元,同比增长12.7%。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志丹县连续三年跻身于“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行列,成为全省15个经济管理扩权县之一。

坚持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志丹县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支农惠农一系列政策措施,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粮食总产达5 53万吨,农民人均产粮500公斤。按照“主攻草畜业、突显棚栽业,培育林果业,做精小杂粮”的思路,全县农村主导产业建设框架和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棚栽业和林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在建的28个新农村重点村全部竣工;农村基础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全年新修通村油路14条、178公里,使全县通村油路率达到60.8%,新修基本农田9000亩,全县人均累计超过3亩: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178万元,实施移民搬迁16个村小组、485户,减少贫困人口3300人。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按照“支持长庆,发展延长、合作共赢”的方针,努力为驻志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各驻志石油企業在生态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共建,新农村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为地方提供支持,企地和谐关系得到发展。在石油产业的强势带动下,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商贸经济不断壮大,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按照项目建设又好又快的要求,大力开展项目建设竞赛活动,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项目监管,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招投标、质量责任追究、法人负责,工程监理等制度,严肃查处工程转包问题,不断细化项目建设督查,层层夯实项目建设责任。2008年年初确定的12个重点项目、16个续建项目和35个一般项目进展顺利,除受政策性等因素影响使个别项目未启动外,绝大部分项目建设按期完工。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68亿元,同比增长42.3%。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志丹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型社会”的要求,着力在落实政策、夯实责任,宣传教育,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全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绩。

上一篇:1就业派遣下一篇:秋天的树叶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