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二次课设

2023-03-28

第一篇:西南交通大学二次课设

第二次课教案a第

第一章

构成概述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构成的基本理论及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课时安排:总课时52节,本章2节理论,2节实训。 教学重点:掌握构成基本理论及构成的几个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

一、关于构成

(一)、构成的解释:

构成是指形与形按照一定方式,根据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来完成形态的组织和创造。构成是一种创造形态的方法,重在强调形式感与美感的设计体系,是设计和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

(二)、构成的发展

1、构成发展历史背景:

(1)社会的发展——大工业生产的出现

(2)现代艺术的发展——分格派和抽象主义对其出现、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3)衡量创造成就的两项准则——艺术性与实用性(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4)1919年,格洛佩斯在德国魏玛市成立包豪斯(房屋建造)设计学院,并成为审美观革命的开始。新的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新的造形原则;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也随之发展成为现代造形设计教学训练的基础。为适应大工业生产,理性有序取代个人表现,工业设计理论兴起。包豪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体系,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设计教学模式,其中,构成成为现代设计的基础学科。

(三)、构成包含内容: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是一切设计的基础。 对二维空间的平面形态的研究称之为平面构成;对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的研究称之为立体构成;对色彩进行有目的性的组合创造叫做色彩构成。

(四)、构成研究范畴

1、空间:分为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

平面设计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形体特征,解决长、宽两度空间内的造型问题。(多经有印刷过程制作,包括书籍、报刊、海报、包装标志等)

立体设计是解决长度、宽度、深度三维空间里的造型问题。(建筑、雕塑、服装、工业产品的设计等)

2、形态:分为自然形态、抽象形态、几何形态三种类型。

自然形态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象,如山川、日月、动物、人物、植物等。

抽象形态—“抽象”意味提取、升华。抽象形态不是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是对客体认识过程中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视觉创造。往往以自然物象为素材提取和概括。抽象形态具有简洁、直观较形式化的视觉特点。

几何形态—即纯形态,是指以几何形为基础,以单纯点、线、面为构成元素的多种组合。

3、色彩:色彩三属性、色彩对比、色彩调和。

3、形式感:对形态组合方法及规律的体现

4、审美:艺术性的表达、情感的体现、对美的追求。

5、材料:根据设计需要,专业特点,了解各种材料特征。

6、质感:不同材料的质地特征、肌理表现设计等。

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们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反映出现代生活的审美理想。

(五)、构成的材料和用具 颜料—广告颜料、墨水、

纸张—着色纸张为水彩纸、绘图纸、白卡纸„„装裱纸张为黑卡纸、白卡纸或白版纸、拷贝纸。

笔类——铅笔、毛笔(国画用小叶筋笔或衣纹笔)、钢笔、针管笔、鸭嘴笔、水粉笔

仪器类—丁字尺、三角板、曲线板(云尺)、圆形模板、圆规。

其他用具—美工刀、双面胶带、水胶带、牙刷。 不同材料(作立体构成)。

二、平面构成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属于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将基本形态要素(自然形态或抽象形态)在二维平面上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组合成新的视觉形态。

(二)、平面构成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在二维空间内如何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从中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培养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设计的审美能力。

(三)、平面构成的目的和要求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集中于造形训练,平面构成首先培养二维空间的造型能力,它是平面表现的重要基本能力。通过对形态的组织和再创造从而熟悉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技法及其形式原理。

另外,通过形态的几种不同语言,培养对形式的感受力和对美敏锐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平面构成的终极目标即在于创造力的培养。

平面构成是根据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运用丰富的造型语言来完成形态的组织和创造。具体要求如下:

·构图的完整和巧妙

·黑白灰关系的相对平衡

·结构的严谨和丰富

·造型语言的多样化

·情绪感情的表达

(四)、平面构成的特点

1、不以表现具体物象为特征,但反映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

2、以知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

3、高度强调理性的、逻辑的活动,自觉的、有意识的进行再创造,画面偏重于数学美和秩序美。应用数学逻辑、视觉反应、视觉效果,对形象重新设计,构成空间深度,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具有超越时空的图形效果。

4、追求三元立体空间在平面上的错视效果,以其构成的形式法则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

三、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

(一)、形的概念

构成是通过造型基本要素的巧妙组合,形成和谐而极富美感的画面。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由不同形态组成的,这些形态要素的组合,可以达到视觉和知觉上的和谐与美感。要掌握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首先要了解形的概念。

1、形:是形状、形象、形体、图像等意思的总称。形是物体所呈现的可视性。而同一种形在不同形式的处理下(面积、方向、位置),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含义,所以它是与形式相互依存的。

2、形象:形状相貌,是由形状和形体两个因素构成的,任何物体都是以其自身的形状和形体来呈现它的形象的。

3、形状:是视觉把握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涉及物体的边界线,即轮廓线内部的内容,是在二维平面中进行的,是平面构成课题研究的重要要素。

4、形体:物体的状态呈现其特征是有三维空间的视觉形式。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强调形的体的状态,是立体构成课题研究的重要要素。

5、形态:是指形状和神态。态是有动感的视觉形式。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态是形及其在一定条件下呈现的动感状态。态的存在使形象多变万化,由于态,造型艺术有了风格,设计有了流行样式。

6、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任意的一段线、一个圆点、一个形状、一组相同或相拟的形象组成,都可称为基本形。

基本形是构成空间图形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最小的设计单位,基本形之间的统一与协调决定了空间图形的整体诸因素的呈现,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构成效果。

(二)、形的分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个部分,如形状、大小、色彩等。所有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之于画面时,也都具有各自的形象,在构成设计中对形象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形的分类:

1、理念形态----抽象---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

2、现实形态---具象---人为形、自然形

几何形--几何形是抽象的、单纯的,一般是靠运用工具描绘的,视觉上有理性、明确的快感,但也缺少人情味。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理念抽象形态被大量运用在建筑、绘画以及实用品的设计中,因为它不仅便于现代化大机器的生产,而且具有时代的美感。

有机形---是指有机形的形态,如有生命的动物、生物细胞等,它的特点是圆滑的、曲线的、有生命的韵律。

偶然形---指我们意识不到,偶然形成的,如白云、枯树等偶然形成的形状。

人为形---指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人为创造的形态,如建筑、汽车、器物等。

自然形---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可见形态,自然形态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是形态宝库。

3、形象的元素

形象的组成元素(视觉元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 (1)、形状:形态的内外轮廓的边缘状态和特征。 (2)、大小;形象的量变。

(3)、色彩、形象所具有的明暗及色相。 (4)、肌理:形象外在纹理表现。

(三)、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

我们目前借鉴朝仓直巳在《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中关于“造型文法”的分类,将平面构成的造型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形态构图—建造新质空间

形态构图是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在平面上建立一种有秩序的空间结构。“新质”指形质,指通过组织结构带来的形的质变。这种新质,是部分与部分结合的结果,而新形的整体性带来的性质远大于部分相加的和。

例如用双色正方形绘制的替换表,同样的基础形态,经过多种组合,可以得到了各种不同图案。

(1)、形态构图之配置法 配置是形态构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属于形态的组合方式。通过从局部到整体的砌造,把构成元素有目的的集结、整合。配置或组合是事物运动变化的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在配置、组合几个或数个基本元素时应该注意分析它们的关系所呈现的各种形态变化,从中追求美感的效果。

构成元素集合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基本形组合的位置关系加以归纳,可分为“重叠配置”、“相接配置”、“分离配置”三种类型。

①、重叠配置:是通过形态相交、复置形成。它的形式可分为: 合并—同色、同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成同色,从而失去边界,融合为一种新的形态,原先的单位形态随之消失。

覆盖—异色、异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被遮盖起来,为不透明色重叠。“这种非完整性的重叠维持了事物的立体感”(引自《艺术与视知觉》。)

透叠—异色、异质重叠。形的重叠部分变成第三种颜色,为透明色重叠。“这种完整性的重叠破坏了事物的立体感”(引自《艺术与视知觉》)。

②、相接配置:形态连续、并置形成。相接配置,形的轮廓具有重复的部分。它的形式可分为:

合并—同色、同质相接,则此部分形之界限消失,形亦已融合成一体,新的形态随之产生。对于含有许多空隙空间的,接触面较小的形来说,即使融合,原先的形仍旧可以显现。至于接触面较大的形态之合并,原先的形则完全消失。

添加—异色、异质相接,则保留界限,互不干涉,我们称之为添加。形与形相接配置可获意想不到的形,并且形包围的空间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间隙空间,即“负形”。巧妙利用负形积极参与构图,是我们造型研究的关键所在。

③、分离配置:形态间保持一定距离即分离配置。无论同色、同质还是异色、异质的形处于分离组合时,形与色都保持原状,相互之间不发生关系。形态的变化余地自然较小,甚至有些单调、乏味。

二、形式美法则

探讨形式美法则,几乎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话题。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而视觉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类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组合所具有的美。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征。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东西,按照一定的意念秩序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同存和谐、严肃、稳定的趋势感觉,而过分地追求又易流于单调死板。

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乱中求整”“平中求奇”,是一切艺术形式美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条理与反复

按照一定的有序规律组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表现出一种整齐美和节奏美。 比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重复构成装饰等。

二方连续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的内容,这一艺术形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二方连续是由一个单独纹样(一个纹样 或两三个纹样相组合为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而形成的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纹样。设计时要仔细推敲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二方连续纹样广泛用于建筑、书籍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如下图: 四方连续是由一个纹样或几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而成的图案形式,四方连续的常见排法有梯形连续、菱形连续和四切(方形)连续等。印花布、壁纸等图案常用此组织法。

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这种纹样节奏均匀,韵律统一,整体感强。设计时要注意单位纹样之间连接后不能出现太大的空隙,以免影响大面积连续延伸的装饰效果。四方连续纹样广泛应用在纺织面料、室内装饰材料、包装纸等上面。 对称与平衡

对称,通常是说一件特体的上下,或是左右一样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对称。常见的内容有红双喜,门、酒瓶等。平衡,是指一件不对称的事物,通过其它的元素的影响使之能趋于平衡看起来不会向一边倾斜,并非实际重量的均衡关系,而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材质的不同而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常见的内容有键盘、窗花等。通常事物都是不对称的。

关于对称的东西很多,很多类的东西都有对称的一面,比如我我们的四方大桌子、门窗这些大多都是对称的。 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反映矛盾的两种状态。

对比:物象的形有大小、方圆、曲直、长短、粗细、凸凹等等的对比。 物象的质有光滑、粗糙,黑与白等等对比。

物象的感觉有动与静、刚与柔、活泼与严肃、虚与实等等的对比。 调和:调和就是统一,与对比相辅相成。 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节奏在音乐中被定义为“互相连接的音,所经时间的秩序”,在造型艺术中则被认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在图案中将图形按照等距格式反复排列,作空间位置的伸展,如连续的线、断续的面等,就会产生节奏。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何级数的变化间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规律变化,就会产生优美的律动感。

节奏与韵律往往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韵律在节奏基础上丰富,节奏是在韵律基础上的发展。一般认为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械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如植物枝叶的对生、轮生、互生,各种物象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疏到密,不仅体现了节奏变化的伸展,也是韵律关系在物象变化中的升华。 巩固新课: 本次课讲了构成的发展,工具材料介绍,平面构成基本理论及形式美法则。 布置作业:课后准备构成课程所需工具和材料。 (3)、安全注意事项: 防火防电,人离要关电源。 教学参考资料:教材、 教学小结:

第二篇:二年级第二次课阅读短文练习

(一)

姓名_________

秋天,公园里可美了。各种各样的菊花都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桂花也开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

1、秋天到了,公园里的和都开了。

2、菊花的颜色有(

)、 (

)、(

)、(

)。

桂花的颜色是(

)。

3、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是围绕第(

)话来写的。

(二)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辩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 )句话。

2、短文写了猫的(

)、(

)、(

)和(

)。

3、用“ ______ ”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②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③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④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

(三)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珠儿,晶晶亮。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太阳听见了,说:“露珠是什么样?让我看看。”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太阳呆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 1、天亮了,(

)醒了,叽叽喳喳唱着歌。 2、露珠儿,晶晶亮,好像(

)挂在小草上。 3、露珠为什么不见了,是因为(

) A、太阳出来了。

B、露珠掉在地上了。

二年级第二次课阅读短文课外练习

姓名

(一)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1、这段话有(

)句。

2、用“________”划出写桃子多的词,用“~~~”划出写桃子长得好的词。

(二)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我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可是不久,我又找到一片更红的。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像我的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一张贺卡。我要把这张贺卡送给我敬爱的老师。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枫叶一()贺卡一()小诗 2 选字填空。 拾摸放拉推

(1)明明()着宝镜,心里有些不舍得。

(2)我()起枫叶,向家里跑去。

(3)我把枫叶做成的贺卡,()老师的办公桌上。

3 读句子,给正确答案打“√”

“枫叶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句中是指什么最红? (1)朝霞() (2)枫叶()(3)玫瑰()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要寻找火红的枫叶,是因为 。

第三篇:大学语文第2次课内容

咬文嚼字

三、文体知识:议论文中的文艺专论

四、文本分析

一)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中心论点的提出是由修改台词的实例引出“炼字”的话题。 二)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

1、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未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

飞将军李广:李广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镞露在外面。这个故事的后面是:李广觉得当时自己的表现之出色,超出以往,在原地多次重复,但是箭没再能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亲自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到了李广,李广也射杀了它。

2、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三)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1、字的意义难以确定与控制在于字有直意与联想意义之分,联想意义尤其难以掌握。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意,文学的文字则要照顾到联想意义。 “字直指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不同之处:直指意义“明显而确实”;联想意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

变化莫测”。

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不同之处:科学的文字注重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注重联想的意义。 论证方法:对比和类比法(比较法)

2、文字的习惯性用法和创造性用法。

(1)“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我们所谓的‘滥调’”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中心句: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论据:事实论据

论证方法:类比和归纳论证法

“流弊”:用词太俗滥,毫无新奇感。

(2)“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套板反应”的危害:一方面就作者而言不是创造;一方面就读者而言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论证法:演绎法

中心旨意:陈词滥调是“套板反应”心理的产物,是文学创作的天敌。文字的运用要有创新精神。 四)从文字的谨严精神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的普遍真理: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与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小结

吃饭

一、切入

二、钱钟书

1、《围城》: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2、《吃饭》出自《写在人生边上》,散文文体,但有议论性质。

三、文本分析

总论点: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一)分析“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

1、修辞手法:比喻

2、吃饭和婚姻相似之处:吃饭中需要掩饰享受;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现代结婚凑份子钱购房)

3、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名实背离、以虚名掩盖实质。

4、论证法:类比 柏拉图把理想国中的人分为三等:立法者、保护者和平民

论据之间构成相似联想关系:

1、 吃饭中,需要掩饰享受

2、 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

3、 艺术中,以实用掩饰享乐

4、 政治上,以民意掩饰野心

5、 哲学上,以实用掩饰玄想

二)“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

1、倡导的社会理念:多元、相成相济、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

2、这理念针对的社会现实: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

3、修辞手法:比喻

4、论证方法:类比法

“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老子说‘治国如烹小鲜’”。

1、宣扬社会政治理想:多元相济、和而不同的政治理想

2、论证方法:类比法

3、本段特点:旁征博引

4、修辞手法:比喻。

“整个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明喻。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统治者与民众,虽有不同,但又都相成相济,像厨房一样把各种各样的菜品搭配成美味佳肴。宣扬“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 三)社会上“请吃饭”现象分析,针砭时弊。

四、本文的写作特点

1、类被联想丰富

2、主要采用类比论证。从吃饭说到结婚、艺术、政治等

3、生动地运用比喻说理

4、旁征博引

我的世界观

一、切入:

二、爱因斯坦 简介:曾获诺贝尔物理奖

三、解读《我的世界观》

一)演讲词

二)“我的人生观”: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请问在座的各位你们是为谁而生存的?)

1、“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 1)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人类完全掌握客观规律后所达到的绝对自由

2)“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人的认识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

3)叔本华的话的启示:既然人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那么,对人对己就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4)宇宙观: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有限。

2、“照亮我的道路——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1)生活理想是:追求真善美

2)生活不空虚:一方面有志同道合之间的亲切感情;一方面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探求。 3)“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三)政治理想:民主主义。

1、“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1)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法

2)个人与群众分别指:个人指有创造性、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群众是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总是迟钝的。

四)“我”对科学研究的执着态度和追求。

2、“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1)“奥秘”:宇宙的、科学的、美的真正所在和根本原理。 2)“宗教感情”:对“奥秘”的敬畏之情和执着追求,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全神贯注和献身精神。

3) “我们认识到有某种——最灿烂的美”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四:小结。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观,如果还没有明确的人生观的同学,希望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明明白白做人,明明白白生活。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一、切入

二、罗素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史》等

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泰戈尔。

日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川端康成。

三、解读文本

一)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原因。 二)避免愚蠢见识的方法:

1、科学的认知态度

1)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 2)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

论点:争论中发怒,是自己见识理由不充分的体现。

论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

具有亲切感:一方面是我与“你”对话的口吻展开,一方面是运用了“如果”“除非”等委婉的句式。

2、听取不同意见 1)兼听则明

2)用心理想象力、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3、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1)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前需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

2)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理解:“就我所知——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大意: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人的认识受时空限制:“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 人的认识受智能的限制:“说不定宇宙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论证法:比较法

归纳:涉及“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文章有:《容忍与自由》、《秋水》、《我的世界观》、《如何避免愚蠢的认识》

四、 小结:思考人如何才能避免愚蠢的见识。

人类通常都会有各种各样愚蠢的见识,如何才能避免它们,以下介绍几条简单的原则,虽然不能够让你不去犯错,但却可以让你尽量去避免。

首先,不要太自以为是,对于自己不确定的事,不要凭自己的感觉、猜想去下结论,也不要盲目下定义。最好是通过查实、检验后再下断论。

其次,当别人与你的见解不同时,你不要马上就否定它,不要过分的信任自己,也不要发火。最好是能够静下来想想,他说的是否有理,他的信念是否有充分的证据,去检查一下,到底谁更有理、更正确。

还要避免一些武断的看法想法,你要努力的去了解你的社会圈子,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们的一些想法和观念是什么,你要慎重的分辨一下,或许双方都有错呢。

最后要告诉那些极富想象力的人,对这些易受偏见影响的人,应该要先检验一下自己的证据,避免错误的见解。

冯谖客孟尝君

一、切入:菲佣 家政服务人员 佣人 (门客)

二、《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

体例:国别体。(分国记事的史书) 33篇(庄子也是33篇)

三、《冯谖客孟尝君》——记叙文

一)提炼成语:“狡兔三窟”

二)主题思想:如何巩固整治地位

三)战国四公子: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齐孟尝君(好养门客、礼贤下士)

四)主要两个人物:冯谖和孟尝君

人物特点:冯谖:深藏不露,不甘居人之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

孟尝君:宽容大度、有容人之量

五)文本解读

1、冯谖客居孟尝君门下,冯谖无功而多次要求增加待遇,孟尝君从之。 1) 第一段:

冯谖使人嘱托孟尝君:实质是现在的托关系找工作。

冯谖和孟尝君的关系:食客与家主的关系。

冯谖使人嘱孟尝君“客无好”、“客无能”目的: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孟尝君。

两人的性格: 冯谖:深藏不露,不甘居人之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

孟尝君:宽容大度、有容人之量

孟尝君笑而受之表明的心态: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链接:现在去找工作都会遇到面试,面试过程中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

1、工作动机、个人愿望

2、兴趣、学业、优缺点

3、工作要求、态度

4、能力表现

5、其他问题

2)第二段: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冯谖无功而多次要求增加待遇 (现在在公司里打工要求加薪的前提是自己有能力,不加就走人跳槽。)

2、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的经过。(目的是巩固政治地位)

1)第3段到第5段,营造第一窟:为孟“市义”,收买人心,体现民本思想。

矫命:假借孟的指令。

冯为何烧掉债券:为孟“市义”,收买人心。

政治思想:以民为本。

体现冯的性格特点:深谋远虑,有政治头脑。

2)第6段,“市义”的效果:孟被罢免回到薛地,备受百姓的拥戴。

“孟就国于薛”说明什么:孟已经失去齐王的信任,被罢,官,面临严重的危机。(一朝天子一朝臣,改朝换代通常出现重大人事变动重新组建领导层。如马英九政府,奥巴马政府)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体现“市义”的效果:备受百姓的拥戴

“今君有一窟”之:取得民心。

3)第7-9段

“请为君复凿二窟”:一是游说结交西梁,虚张声势,齐王恐惧,重新重用孟。

(我们经常说的炒作,这里利用诸侯的矛盾抬高身价。联系现在的明星炒作)

二是“立庙于薛”,巩固孟的根基,进退有据,有备无患。

(联系: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先帝的上封保剑、免死金牌、黄马褂等)

营造三窟的实质:巩固孟的政治地位。(三窟:市义于薛;薛地建庙;游说于梁)

体现孟的性格特征:深谋远虑

四、本文艺术特点:

1、先抑后杨

2、一波三折

3、相互映衬

五、小结

垓下之围

一、切入

二、司马迁

著作《史记》(太史公书) 被处宫刑

《史记》纪传体通史,记载皇帝至汉武帝上下3000多年的历,共130篇。 本纪12 表10 书8 世家30 列传70 鲁迅:《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垓下之围》

一)场面一:垓下之围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体现霸王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暗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

解析第1段:

描写的场面: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项王的心境:英雄末路的无可奈何。

人物描写的手法: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侧面描写:一方面是“兵围数重”“四面楚歌”的整体环境描写;二是“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两个成语:霸王别姬、四面楚歌

二)场面二: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也表现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

解析第2段:

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项羽说话的主要意图:强调自己失败是天意,不是自己无能。

项羽的心理:至死不知自己失败的原因。运用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失败的原因:不懂政治,专恃武力以治天下。

三)场面三: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其知耻重义,同时也表现其走投无路,只能以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解析第3段

表现项羽的性格特点:知耻重义

描写手法:对话描写、行为描写

与乌江亭长的对话突现:侧面烘托作用

四)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项羽起兵灭秦具重大历史功绩,但好武力。缺乏政治远见和政治头脑是其致命的缺点,也是他从威武的西楚霸王的成功到众叛亲离而乌江自刎的根本原因。

五)本文提炼的成语: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羞见江东父老

四、小结写作特点:

1、场面描写生动形象

2、恰当的心理描写

3、善于在史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

张中丞传后叙

一、题解:

张中丞传即李翰写的《张巡传》,叙同序,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即后序。

二、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倡导古文运动。

三、安史之乱为背景: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7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本文记载的是在安史之乱期间捍卫唐朝统治,死守睢阳城的事迹。

四、解读文本 理清文章脉络

一)全文特点:叙议结合

二)写序的原因:补漏 三)对造谣中伤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和澄清。

1、第2段“两家子弟材智下——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驳斥的谬论:由于许远和张巡都是城破被俘,而张巡被先杀许远被后杀,就认为许远是“”畏死而辞服于贼。

驳论方法:驳斥论点 主要论据:

“外无蚍蜉蚁子之援”而犹死守

信以为“国亡主灭” 而犹死守 “人相食且尽” 而犹死守

2、第3段“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其亦不达于理矣”。

驳斥的谬论及其着眼点:由于城破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所以认为许远是投降了敌人。着眼点是驳斥论据。

论证法: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法

所用论据:一是引绳而绝必有处;二是人之死必有某脏腑先受病。属于日常事理论据。

3、第4段“守一城——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大意:歌颂张、许二人“守一城,捍天下”的伟大功绩,抨击逃跑者、坐观者、污蔑者的丑恶形象。

表现方法:对比、反衬

行文特点:叙事 议论 抒情融于一体。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数量与趋势的对比。

四)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在睢阳保卫战中的英雄事迹和有关轶事。

1、第5段“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表现出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刻画南霁云的方法:语言描写、行为描写,肖像描写

侧面描写:

一是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妒贤害能、狭隘自私来对比反衬

二是用南霁云抽到断指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来烘托 三是用汴、徐二府的人长期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来渲染

2、第6段“及城陷——阳阳如平常”

表现张巡的性格特征: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为描写

表现方法:侧面烘托 如“众见巡起,或起或泣”“众泣不能仰视”。

五、小结

知识要点 :

1、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张巡、许远、南霁云

2、本文主要的两种行文方式:叙述和议论

3、全文的主要内容概括: 1)为许远辨诬

2)在辨诬中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

3)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勋 4)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 5)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

种树郭橐驼传

一、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合称“韩柳”倡导古文运动。

二、解读文本——寓言性传记文

一)郭橐驼的名字来源和种树特长——此人物纯属虚构 分析第二段:

1、大意: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2、种树技艺高超体现:

1)受到众人争迎取养(侧面烘托) 2)树种得好

3)没人能比得上他(对比反衬)

3、表现方法:侧面烘托与对比反衬

4、先写其技艺高超原因:铺垫,为下文张本

二)郭与他植者种树的对比,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种树原理的重要性

分析第三段:

1、郭种树的基本原理:顺天致性

2、郭种树合乎原理体现: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3、突出郭种树原理的正确性的方法:对比

三)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点明主旨。 分析第四段:

揭露的社会弊端:“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政乱令繁)

弊端造成的社会危害:扰民害民,使民不得休养生息,所以困苦且疲惫。 体现的治国思想:以民为本 表现方法:形象描绘

三、小结归纳:

1、作为记叙文,本文的特点如下:传记性、寓言性、类比性、说理性

2、人物传记:《垓下之围》 《种树郭橐驼》《马伶传》

4、体现民本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种树郭橐驼传》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一、服饰文化

二、司马光 北宋 史学家

《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智商问题

三、释题:赵下令穿窄袖短衣、皮带皮靴为特点的胡服,学骑马射击

四、文本阅读

一) 赵武灵王发出胡服骑射的命令

1、“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遂胡服” 1)赵要进行的改革:胡服骑射

2)进行改革的原因:巩固边防,扩张领土,使赵国强大 3)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二)赵武灵王坚持改革,克服群臣反对的困难,政令终于得以实施。

能够推行的根本原因是:采用正确的方法,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推行的目的:加强边防,扩张领土

推行的意义:思想文化的变革,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战,有利于民族融合

中心事件: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

分析:

1、“国人皆不欲——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1)赵说服公子成的目的是:使他支持改革 2)赵胡服骑射的根本出发点是:利民为本

3)赵以公子成为突破口的原因:公子成是赵的叔父,权重朝野,他若反对,变革不仅难以推行还会造成统治集团和国家的分裂;他若支持,不仅消除了变革最大的障碍,而且能带动朝野共同变革。

4) 赵变革成功的原因:

利民为根本出发点;以公子成为突破口;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2、“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愿王孰图之也”

1)大意:公子成以“变古道,逆人心”为由反对胡服骑射 2)公子反对胡服骑射的理由: 华夷有别,以“中国”老大自居(就如现在朝鲜,关上国门,闭门造车,手机都还没普及);

圣贤之教,礼仪之用是天下准则,不可变;

“变古道,逆人心”,后患无穷 3)赵的改革体现哪些进步思想: 大胆改革精神;

以利国利民为本,敢于打破传统观念;

民族平等,敢于打破华夷有别的观念(56个民族)

坚信事理人心所向,不惧阻力重重

五、小结

变是根本(奥巴马上台的变革,伊拉克撤军,与伊朗对话等;马英九上台的变革,实行通航通邮通商) 要点:

1.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加强边防,扩张领土。

2. 赵武灵王能够推行“胡服骑射”的根本原因:采用正确的方法,并且符合国家利益。 3.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意义:思想文化的变革。

4.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具体描述的中心事件: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 5.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古代战争中由车站转变为骑战的重大历史事件。 6.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利国利民为出发点。 7.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的描写方法:语言描写 8.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具有民族融合意义。 9. 归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推行成功的原因: A 以利国利民的道理服人 B 以说服公子成为突破口 C 反复说服不强制推行 D 敢于打破传统礼仪习惯 E 敢于打破华夷有别的观念

前赤壁赋

一、 苏轼 “乌台诗案”——人生仕途坎坷

二、 文本解读

一) 情感变化:乐——悲——喜

二)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

1、第2段“客有吹洞箫者——泣孤舟之嫠妇” 1)修辞手法:对偶、比喻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喻的特点:“音”与“缕”作比,通感似比如,化抽象为具体

3)箫声奠定的感情基调及其与下文的关系:悲伤。因悲而探究原因,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

2、第3段“况吾与子渔樵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 1)体现的人生态度: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观人生态度。 2)写此人生态度的原因:

一是作者失意后思想上确有消极悲观的一面,借此宣泄

二是为适意自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树靶,便于下文自我批判中求得精神解脱。

三)主客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 因精神得解脱而再喜

1、第4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又何羡乎?”

1)阐发的哲理:变与不变

2)这一哲理针对性:批判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3)说理的特点:个别到一般,化抽象为具体(水和月亮来比喻变与不变的相对性,把抽象的哲学理念变得具体、形象、明白易懂)

2、第4段“且夫天地之间——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人生态度:适意自然、乐观旷达 2)是消极还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从社会功利的角度来看是消极的;从个体人生的角度来看是积极的 3)借景抒情说理的景物:清风、明月 4)修辞手法:对偶

三、生活工作压力,学会解压,避免抑郁症 知识要点:

1. 《前赤壁赋》的内在情感变化过程:乐——悲——喜 2. 《前赤壁赋》借以抒情的三种事物:江水、明月、飞仙 3. 《前赤壁赋》所继承赋体的主要形式特点:主客问答 4. 《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感情的变化

5. 《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变”与“不变”是相对性 6. 《前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的“客”代表的是: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 7.《前赤壁赋》主客问答中的“客”主要的情感倾向:人生无常

8. 《前赤壁赋》中主客最终适意清风明月,流露的情感:适意自然,乐观旷达 9. 《前赤壁赋》中苏轼对待仕途逆境的态度:适意自然,乐观旷达 10. 《前赤壁赋》所体现的赋体的特点:

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骈散相间,平易自然; 用韵自由,时疏时密

先妣事略

一、释题:妣,亡母。先妣:已经去世的母亲。

二、归有光

三、回忆勤劳、简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每个人素描自己母亲的形象 ),主要采用细节描写来塑造母亲形象。

四、本文的中心思想:通过对母亲短暂一生的记叙,表达作者深深地对母亲的悼念之情,歌颂了母亲朴实而勤劳的美德。

五、归有光母亲生前事

1、追忆母亲一生多子、早逝(16出嫁,26去世)

儒人:明清时候用来封赠七品以下官员母亲或妻子的名号。

解析第2段“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以二子肖母也” 1)母亲去世的情景

2)人物描写法:细节描写 3)表现法:侧面烘托

4)抒情法:寓情于白描中

2、母亲勤劳、简朴、关心孩子学习的美德及娘家的概况

解析第4段“儒人之吴家桥——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1)母亲的品格:勤劳、宽厚 2)人物描写法:细节 3)表现方法:侧面烘托

4)对母亲的感情:通过叙事来怀念母亲

3、母亲死后子女们的情况和周家的情况及我的哀伤之情

六、小结.(每个人素描自己母亲的形象 ) 知识要点:

1.《先妣事略》采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叙事

2. 孺人是明清时用来封赠七品以下官职的母亲或妻子的名号。 3. 《先妣事略》主要的人物描写方法:细节描写

4. 《先妣事略》中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受欢迎,来刻画母亲形象,这种表现方法是:烘托表现方法 5. 《先妣事略》的抒情方法是寓真情于细节白描中

6. 《先妣事略》的总体艺术特色:作者不动声色,读者深受感动 7.先妣 指称的是:死去的母亲。

8.《先妣事略》中母亲的主要品格是:勤俭、宽厚 9. 《先妣事略》主要是抒写怀念母亲之情。

马伶传 ——侯方域

一、 切入:

二、本文属于 人物传记 倒序

三、叙述的主要事件:马伶与李伶先后两次技艺较量,马伶先后反败为胜,究其原因在生活中学习,精益求精。

四、作者写此文的动机:借此讽刺朝中权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因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说明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巧妙地讽刺了顾秉签是一个奸相。

五、分析文本

A.当两相国论河套。。。

1.本段文字大意:描述马伶与李伶第一次技艺较量的情景。 2.整体上描写的类别:场面描写

3.运用的表现手法:侧面烘托,通过坐客的情景描写,从侧面来烘托马伶惨败的局面 4.马伶“易衣遁”体现的性格:正面行为描写,表现马伶耻为下人的倔强性格。 B.其夜,华林部。。。

1.本段大意:交代马伶第二次技艺较量中大胜李伶的原因。

2.马伶二次较量获胜的原因:一是深入生活,潜心体验,二是刻苦磨练,精益求精。

3.马伶口述交代“拜顾秉谦为师”的好处:比正面直接描述原因更简明,给读者想象余地。 4.这里讽刺了什么人: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他像严嵩一样。

六、马伶成功经验的启示:

文艺创作上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

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有吃苦耐劳、潜心专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六、小结 知识要点:

1.《马伶传》中些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属于:场面描写

2.《马伶传》中先写马伶在第二较量中获胜,再写获胜原因,这种叙述方法是:倒叙 3.《马伶传》中的关键情节是: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4.《马伶传》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启示: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5.《马伶传》的写作特点有:

倒叙方式:先写第二次技艺较量获胜,再写获胜原因 详略得当:略写马伶生平,详写马伶技艺较量反败为胜

侧面烘托:用观众的言表情态烘托马伶第一次技艺较量惨败

对比反衬:通过技艺较量中由大败到大胜对比来反衬马伶的从艺精神 场面描写:第一次技艺较量大败的生动场面强化了文章主题

西湖七月半

一、七月半:

三、西湖七月半——选自《陶庵梦忆》

四、中心思想:明末的杭州7月半游西湖的盛况,描绘西湖美景和民俗风情。并描绘了5类游客看月情态,嘲讽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干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

五、三类人游西湖赏月的场面:

1、达官贵人:故作姿态,附庸风雅

2、市井百姓:赶凑热闹

3、文人墨客:清高拔俗 解析:重点段落 A.楼船萧鼓。。。

1.描述的对象:达官贵人 2.此类人看月的心态:故作姿态,附庸风雅 3.作者对此类人的态度:嘲讽态度 4.属于哪类描写:场面描写 B.不舟不车。。。

1.描写的对象:市井百姓

2.此类人看月的心态:赶凑热闹,不故作姿态 3.描写的种类:场面描写 4.人物描写的特点:简练传神 C.小船轻晃。。。

1.描写的对象:文人雅士看月者 2.此类人看月的心态:清高拔俗

3.作者对此类人的态度:赞赏的态度。

六、本文特点:

1、语言生动传神

2、笔调轻松随意诙谐 知识要点:

1.《西湖七月半》中嘲讽的对象有:达官显贵;市井百姓

2.《西湖七月半》的写作特点:运用对比方法;文笔轻松调侃;善于营造气氛 3. 《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

4. 《西湖七月半》的主旨是赞美:文人赏月的清雅

5.张岱《西湖七月半》中各类游客中,最欣赏:“看月而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6.晚清时候散文的主要形式:小品文

7. 《西湖七月半》中人物描写特点:简练传神 8. 《西湖七月半》总体笔调特点:轻松调侃

9. 《西湖七月半》总体描绘的是:明末西湖风光,世风民俗 10. 《西湖七月半》的描写属于场面描写

11.《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最欣赏的描写对象:文人雅士 12. 《西湖七月半》中作者对达官显客的态度是:嘲讽

13.《西湖七月半》中“杭人游湖”与“吾辈”游湖两段的描写关系是:对比

秋夜

一、鲁迅:

先后弃医从文。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二、写作背景:

发表于1924年12月。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

三、《秋夜》体裁:散文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诗)

四、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先写枣树、一次写出夜空、小红花、枣树、夜游的鸟、笑声、小青虫等艺术形象,意味深长,揭露了黑暗社会的压迫与迫害,歌颂了顽强抗击黑暗势力的勇士,同情了向往光明的被压迫的弱势力,祭奠了追求光明牺牲的年轻战士,体现作者的战斗精神和博爱胸怀。

五、文本分析

解析第2段:

1、本段运用的表现方法:象征

2、“夜的天空”寓意:黑暗的社会现实

3、修辞手法:比拟

解析第3段:

1、本段主要的表现方法:象征 主要的修辞手法:比拟

2、“小红粉花”:象征向往光明的被压迫者

3、作者对小红粉花的感情:同情

4、“冷的夜气”寓意:象征着黑暗社会的压迫和迫害

5、“小红粉花”的“梦”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光明的向往 解析第4段:

1、 本段主要的表现方法:象征 修辞手法:比拟

2、 枣树象征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

3、 枣树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顽强抗击黑暗的执着战斗精神。

顽强抗击黑暗现实;

对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虽遭伤害,仍顽强战斗; 虽然顾忌,但更坦荡

解析第8段

1、 本段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象征和比拟

2、 “小飞虫”寓意:追求光明的年轻战士

3、

“小飞虫”的性格特征:执着追求光明,有为光明而忘我或牺牲的精神。作者敬重他们,爱护他们,惋惜他们。

4、 “火”象征着顽强抗击黑暗的勇士

六、归纳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1、枣树:象征顽强顽强抗击黑暗势力的勇士(赞美)

2、小粉红花:向往光明的弱者 (同情)

3、小青虫:象征追求光明的战士 (祭奠)

4、天空:象征黑暗现实和统治者 (憎恶)

5、月亮:象征统治者的帮凶 (憎恶)

6、恶鸟:象征旧势力 (憎恶)

七、小结 知识要点:

1.《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 2. 《秋夜》中主要的表现手法:象征 3. 《秋夜》的体裁:散文诗

4. 《秋夜》所敬奠的对象是:舍身扑向灯火的可爱小青虫 5. 《秋夜》中象征着黑暗现实的意向:夜的天空 6. 《秋夜》中主要歌颂的对象是:抗击黑暗的勇士 7. 《秋夜》中象征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意象是:枣树

8. 《秋夜》中小青虫的象征意义是:抗击黑暗的年轻战士 9. 《秋夜》中主要的修辞手法是:比拟

10. 《秋夜》主要的象征意象:夜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 11. 《秋夜》所抒写的作者的主要情感是:

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憎恶;

对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歌颂; 对向往光明的被压迫者的同情; 对为光明而牺牲者的敬奠。

12. 《秋夜》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有: 奇怪而高的天空;窘得发白的月亮;夜游的恶鸟

13. 《秋夜》中抗击黑暗势力的象征物有:小青虫;枣树;小粉红花

第四篇:西南交大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第二次作业 主观题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第二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20道小题)

49. 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勘察、设计范围,对勘察、设计进度、阶段和深度要求。

5、勘察、设计基础资料。

6、勘察、设计费用支付方式,对未中标人是否给予补偿及补偿标准。

7、投标报价要求。

8、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

9、评标标准和方法。

10、投标有效期,是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投标文件有效其,从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起计算

50. 试述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关于废标的有关规定。

关于投标文件:

报价不符合国家颁布的勘察设计取费标准,或者低于成本恶性竞争。

4、未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的。

5、以联合体形式投标,未向招标人提交共同投标协议的。 对于投标人:

1、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投标保证金。

2、与其他投标人相互串通报价,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

3、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

4、以向招标人或者评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

5、联合体通过资格预审后在组成上发生变化,含有未经过资格预审或者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6、投标文件中标明的投标人与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在名称和组织结构上存在实质性差别的。

51. 试述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

52. 政府部门对勘察、设计合同监督管理的只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

3、审查和鉴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监督合同履行,调解合同争议,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4、指导勘察、设计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培训勘察、设计单位的合同管理人员,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的合同管理单位。

53. 试述发包人对勘察、设计合同管理。

程勘察、设计合同。

4、经批准的街报告及规划部门批文。

5、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地形图。

6、其他资料。

54. 承包人对勘察设计合同的管理体现在哪些方面?

同管理档案。

5、做好合同人员素质培训。

55. 案例分析题:

1.标题:合同履行中,管理混乱,最终导致了设计费支付产生纠纷上诉案。

4. 思考与讨论

①上诉甲公司与乙设计院各自在合同的管理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②法院的判决恰当吗?依据是什么?

③勘察、设计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④结合现行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就上述设计合同主要内容展开讨论。 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56. 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的方式有哪些?

1、按照基本工程建设程分:建设项目前期咨询招标;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工程施工招标;

2、按工程项目承包的范围分类:项目全过程总承包招标;建设工程分包招标;专项工程承包招标;

3、按行业或专业类别分类:土木工程招标;勘察设计招标;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安装工程招标;建筑装饰装修招标;生产工艺技术转让招标;工程咨询和建设监理招标。

4、按工程承包发包模式分类:工程建设咨询招标;交钥匙工程招标;工程设计施工模式招标;工程设计-管理模式招标;BOT工程模式招标;CM模式招标;

5、按照工程是否具有涉外因素分类:国内工程招标;国际工程招标。

57. 试述建设工程施工投标的程序。

底(实行资格预审的还要申报资格预审文件)。

3、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

4、对投标资格进行审查。

5、分发招标文件和有关资料,收取投标保证金。

6、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对招标文件进行答疑。

7、成立评标组织,召开开标会议(实行资格后审的还要进行资格审查)。

8、审查投标文件,澄清投标文件中不清楚的问题,组织评标。

9、择优定标,发出中标通知书。

10、将合同草案报送审查,签订合同。

58. 建设工程施工投标的程序是什么?

证金。

3、组织投标班子,委托投标代理人。

4、参加踏勘现场和投标预备会。

5、编制、递送投标书。

6、接受评标组织就投标文件中不清楚的问题进行询问,举行澄清会谈。

7、接受中标通知书,签订合同,提供履约担保,分送合同副本。

59. 试述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内容、编制原则及依据。

招标文件内容:

1、投标须知及投标须知前附表,投标须知主要包括总则、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文件的提交、开标、评标及合同的授予等。投标须知前附表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承包方式、质量标准、招标范围、工期要求、资金来源、投标人资质等级要求、资格审查方式、工程报价方式、投标有效期、投标担保金额、踏勘现场、投标人的替代方案、投标文件份数、投标文件提交地点及截止时间、开标、评标方法及标准,履约担保金额等。

2、合同条款。

3、合同文件格式。

4、工程建设标准。

5、图纸。

6、工程量清单。

7、投标函格式。

8、投标文件商务部分格式。

9、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格式。

10、资格审查申请书格式。 招标文件编制原则:

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的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3、招标文件必须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招标人向投标人提供的工程情况,特别是工程项目的审批、资金来源和落实等情况,都要确保真实和可靠。

4、招标文件介绍的工程情况和提出的要求,必须与资格预审文件的内容相一致。

5、招标文件的内容要清楚地

反映工程的规模、性质、商务和技术要求等内容,设计图纸应与技术规范或技术要求相一致,使招标文件系统、完整、准确。

6、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等生产供应者以及含有倾向或者排斥投标申请人的其他内容。

招标文件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5、《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

6、《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文件范本》

8、国家、地方的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规定及招标单位的相关要求。

9、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等。

60. 试述建设工程施工投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1、投标函部分内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投标文件签署授权委托书;投标函;投标函附录;投标担保书;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其他投标资料。

2、商务部分内容:

(1)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的包括:投标报价说明。投标报价汇总表。主要材料清单报价表。设备清单报价表。工程清单报价表。措施项目报价表。其他项目报价表。工程量清单项目价格计算表。投标报价价格计算表。(2)采用工料形式的包括:投标报价的要求。投标报价汇总表。主要材料清单报价表。设备清单报价表。分部分期工料价格计算表。分部工程费用计算表。投标报价需要的其他资料。

3、技术部分内容: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有必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61. 案例分析:

某承包商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分析,编制了投标文件,该承包商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天上午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次日(即投标截止日当天)下午,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1小时,该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其中声明将原报价降低4%。但是,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认为,根据国际上“一标一投”的惯例,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材料。

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有关人员到会,各投标单位代表均到场。开标前,市公证处人员对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宣读投标单位名称、投标价格、投标工期和有关投标文件的重要说明。

问:从所介绍的背景资料来看,在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哪些问题?

62. 简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组成 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三部分组成。《协议书》是《施工合同文本》的总纲性文件。《通用条款》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的规定,除双方协商一致对其中的某些条款作了修改、补充或者取消外,双方都必须履行。《专用条款》

由当事人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予以明确或者对《通用条款》进行修改。

63. 简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组成极其解释顺序

包括:

1、施工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施工合同专用条款。

5、施工合同通用条款。

6、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7、图纸。

8、工程量清单。

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施工合同的组成部分。上述合同文件应能够互相解释、互相说明。当合同文件出现不一致时,上面的顺序就是合同的优先解释顺序。当合同文件出现含糊不清或者当事人有不同理解时,按照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处理。

64. 简述施工合同中承包人发包人主要工作

发包人主要工作:

1、输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平整施工场地等工作,使施工场地具备施工条件,并在开工后继续负责解决以上事项的遗留问题。

2、将施工所需水、电、电信线路从施工场地外部接至专用条款约定地点,并保证施工期间需要。

3、开通施工场地与城乡公用道路的通道,以及专用条款约定的施工场地内的主要交通干道,满足施工运输的需要,保证施工期间的畅通。

理施工许可证及其他施工所需证件、批件和临时用地、停水、停电、中断道路交通、爆破作业等的申请批准手续。

6、确定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以书面形式交给承包人,并进行现场交验。

7、组织承包人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8、协调处理施工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领近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文物保护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并承担有关费用。

承包人主要工作:

经工程师确认后使用,发生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2、向工程师提供年、季、月工程进度计划及相应进度统计报表。

3、根据工程需要提供和维修非夜间施工使用的照明、围栏设施,并负责安全保卫。

4、按专用条款约定的数量和要求,向发包人在施工现场办公和生活的房屋及设施,发生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5、遵守有关部门对施工场地交通这、施工噪声以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的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人。发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因承包人责任造成的罚款除外。

6、已竣工工程未交付发包人之前,承包人按专用条款约定负责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保护期间发生损坏,承包人自费予以修复。

7、按专用条款的约定做好施工现场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8、保证施工场地清洁符合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交工前清理现场达到专用条款约定的要求,承担因自身原因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损失和罚款。

9、承包人应做的其他工作,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

65. 隐蔽工程如何组织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如何进行

并在隐蔽或中间验收前48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工程师验收。

2、共同检验。工程师接到承包人的验收通知后,应在通知约定的时间与承包人共同进行检查或试验。

3、重新检验。无论工程师是否参加了验收,当其对某部分工程质量有怀疑,均可要求承包人对已经隐蔽的工程进行重新检验。

66. 建筑工程保修期有哪些具体规定?建筑工程保修期限如何?

各类建筑工程的保修期自办理交工手续之日起计算,其保修期具体规定如下:

(1)民用与公共建筑、一般工业建筑、构筑物的土建工程为1年;

(2)建筑物的照明电气,上下水管线安装工程为6个月;

(3)建筑物的供热、供冷系统为一个采暖、供冷期;

(4)室外的卜下水和小区道路为1年;

(5)工业建筑的设备、电气、仪表、工艺管线和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其保修内容和期限,由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合同中规定。

67. 案例分析:

某施工单位根据领取的200平方米两层厂房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和全套施工图纸,采用低报价策略遍制了投标文件,并获得中标。该施工单位(乙方)于某年某月某日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该工程项目的固定价格施工合同。合同为8个月。甲方在乙方进入施工现场后,因现金紧缺,无法如期支付工程款,口头要求乙方暂停施工一个月。乙方也口头答应。工期按合同规定期限验收,甲方发现工程质量有问题,要求返工。两个月后返工完毕,结算时,甲方认为乙方延迟交付工程,应赔偿违约金,乙方认为停工是甲方要求的,乙方为抢工期,加快施工才出现了质量问题,因此不应该乙方负责。甲方责任认为临时停工和不顺延工期是乙方答应的。乙方应履行承诺,负担责任。

问题:

(1)该工程采用固定价合同是否合适?

因为固定总价合同适用于施工条件明确,工程量能够较准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合同总价较低且风险不大的项目.该工程基本符合这些条件,故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是合适的.

(2)该工程合同的变更形式是否妥当?此合同争议依据合同法法律规范如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合同变更亦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若在应急情况下,可采取口头形式,但事后应予以书面形式确认.否则,在合同双方对合同变更内容有争议时,因口头形式协议无法举证,只能以书面协议约定的内容为准.本案例中甲方要求临时停工,乙方亦答应,是甲,乙双方的口头协议,且事后并未以书面的形式确认,所以该合同变更形式不妥.在竣工结算时双方发生了争议,对此只能以原书面合同规定为准.

在施工期间,甲方因资金紧缺要求乙方停工一个月,此时乙方应享有索赔权.乙方虽然未按规定程序及时提出索赔,丧失了索赔权,但是根据《民法通则》之规定,在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内,仍享有要求甲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甲方未能及时支付工程款,应对停工承担责任,故应当赔偿乙方停工一个月的实际经济损失,工期顺延一个月.工程因质量问题返工,造成逾期交付,责任在乙方,故乙方应当支付逾期交工一个月的违约金,因质量问题引起的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

68. 案例分析:

某工程项目,业主通过公开招标最重选择了一家承包单位承包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双方通过谈判,最终参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文文本)》订立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的部分条款如下:

(1) 协议书的部分条款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住宿单位用楼

工程地点:某市

工程内容: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框架结构商住两用楼

2承保范围:某事建筑设计院的施工图所包括的土建,装饰,水暖电工程。

3合同工期

开工时间2008年2月21

竣工时间 2009年8月31

合同工期总数为544日(扣除法定节假日13日)

4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标准:达到甲方规定的质量标准

5合同价款

合同总价为1460.4万元

„„„

9乙方承诺的质量保修

在该项目设计规定是用年限(50年)内,乙方承担全部保修责任。

10甲方承诺的合同款支付期与方式

a.工期预付:开工前7日支付合同总价的10%作为预付备料款。预付款不予回扣,直接抵工程款。

b.工程进度款:基础工程完工后支付15%,主题结构5层完工后,支付合同总价20%,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后,支付合同总价20%,工程基本竣工时。支付合同总价30%.为保证工程如期竣工,乙方不得因甲方资金暂时不到位而停工和拖延工期。

(2) 补充协议条款

1乙方按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组施工,乙方不应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甲方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主要管网线路资料,供乙方参考使用。 3乙方不得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工程再分包。

问题

(1) 本合同条款中有哪些方面不符合要求?

(2)假如在工程投标文件中,按工期定额计算出来的工程工期为450日。那么该工程的合同工期为多少天?

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第五篇:交通工程课设实习报告

课设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研究西安市地铁使用特征。

2.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开通的地铁

1、2线路运营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开通的线路积累相关经验。

3.调查西安居民日常交通出行中对地铁的选择需求,以及使用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结合程度,对包括公交地铁换乘衔接在内的各交通方式衔接提出合理性建议。

4.对西安地铁运营、维修和管理进行认知性实习,使同学们增加这方面的了解。

实习时间

12月16日-12月20日

其中,16号进行地铁使用调查问卷的发放;18号到西安地铁公司进行参观认知实习;其余时间在校内进行内业实习-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实习报告的撰写。

实习内容

3.1 西安地铁发放调查问卷

3.1.1 调查对象

西安地铁

1、2号线的使用者

3.1.2 调查方法

问卷法(简单随机抽样)

课设实习报告

3.1.3 调查过程

⑴15号在修远教学楼由学长对我们进行了实习内容的简单讲解和安排,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编号和发放

⑵16号早上7:00学校南门集合乘车一同前往凤城五路,并在此换乘地铁来到发放调查问卷的起点-北客站,以小组成员间自由组合的形式开始调查,大家在此乘坐地铁并在车厢内对乘客进行了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的询问和填写。用此种方式分别对早高峰、平峰、晚高峰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发放。

⑶16号晚上每个成员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并录入了表格。 ⑷实习余下时间小组成员对收集到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2 西安地铁公司参观

3.2.1 调查过程

⑴18号早上九点西区食堂东门集合乘坐校车到西安地铁公司

⑵在维修和检查车间对相关程序进行了参观和了解,在相关人员的讲解下对列车日常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简单的了解,并参观了列车驾驶室,向带领我们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困惑。

⑶参观了列车运营的调度室,了解了关于地铁日常运营和事故减排的基本知识。

⑷中午12:00乘校车返回学校,实习参观结束。

课设实习报告

3.2.2 调查心得

今天,在老师及地铁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西安地铁分公司,对地铁的运营进行了简单的了解。

首先,我们参观了地铁车辆检查及日常养护地方。在地铁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又从新的角度认识了地铁。地铁不再是简简单单搭载乘客的工具,而是工作人员贯穿了很多心血的地方。每一天,车辆都要进入这里进行修捡,确保车辆运行的万无一失和乘客的安全。在这个大的维修室里,停放着很多备用和正在修检的车辆,有三个阶梯分别通向车底、车厢内部及车顶。在车的顶部,配置着1500V的电压,相当危险。整个大的维修室里,有专门对车轮维修的地方,保证车辆运

- 345 -

上一篇:汛期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下一篇: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