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发展调研报告

2022-06-27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党员发展调研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党员发展调研报告

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XX镇党员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镇个别党支部在这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从今年开始,我镇党委组织科对上半年党员的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用面上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抽样调查与蹲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全镇XX个党支部上半年的党员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摸清了全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总体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二、主要做法

1、抓培养,强化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重点放在帮助入党积极分子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教育。各基层党委依托基层党校,采取集中培训、作报告、演讲比赛等多种教育方法,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入党动机。二是实行专人培养考核责任制。要求支部成员分包重点培养对象,党员分包积极分子,每月找积极分子谈一次话,支部定期研究制订培养教育措施。三是在日常工作中,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实际行动中锻炼培养自己,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增强党员意识,锻炼工作能力,促其尽快成熟。四是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积极分子队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档案,支部每季度考评一次,半年分析一次情况,根据考评和

分析的情况对积极分子进行调整和充实。

2、抓规范,坚持标准,严把“入口关”。在审批程序上,采取六项措施:一是建立上一级党组织委派指导员制度。为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镇委明确要求上级党组织要委派两名正式党员作为指导员,指导监督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从确定积极分子到支部大会确定预备党员都要积极参与指导,并在决议上签字;二是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坚持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基层支部在发展新党员前,应提前两周向群众公布拟发展人员名单,接受群众监督,凡群众反映强烈的支部要派专人进行调查,在问题未查清之前不得发展;三是实行对发展对象预审制。发展前由镇委组织部详细审察基层党委整理上报的发展对象有关材料,对个别材料不规范、不完善的坚决予以退回,责成有关党委重新整理;四是镇党委成员与发展对象谈话,详细了解其入党动机以及对党的认识,并同党内外群众座谈,了解发展对象的真实表现情况;五是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到镇委党校进行集中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使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全面了解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并对发展对象进行理论测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暂缓发展;六是严格检查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不定期检查调阅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会议记录。并坚持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参加集中培训的不发展,没有本人申请和思想工作汇报的不发展,政审不完备、不清楚的不发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或犯有其它严重错误的不发展,“文革”中和“**”期间有问题的不发展,培养考察时间不到一年或未经公示的不发展。

3、抓管理,跟踪问效,认真把好党员转正关。一是建立入党介绍人联系制度。发展对象被接收为新党员后,入党介绍人要继续对预

备党员进行跟踪培养,并定期向支部汇报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以便党组织及时全面地了解预备党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二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要求预备党员每月向党小组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党支部根据联系人汇报情况和组织考察情况,每半年做一次鉴定,并填写《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卡》,供讨论转正时参考。三是实行公示制度。让党外群众对预备期满的党员监督和评议,依照公示和评议结果确定是否按期转正,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新的“起跑线”上做出新的成绩。

4、抓难点,对症施治,解决个别农村支部多年不发展党员的问题。近年来,镇党委从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采取得力措施,消除了二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空白村”。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镇党委制订了发展党员的五年规划,实行镇党委委员包村的办法,把解决发展党员“空白村”问题作为对基层党委、支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此确保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分类指导,对症施治。对于因发展党员中家族派性干扰,班子内部不团结,影响了发展工作的软弱涣散的班子,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组织调整。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镇委派经济实力强的局委分包;对班子软弱的村,派组织人事部门分包;对社会治安较差的村,派公安、政法部门分包,有针对性地驻村帮助开展工作,提高党支部对群众的吸引力。针对少数农村青年农民拒不发展的问题,下决心疏通渠道,消除障碍;对一些忽视发展工作,班子老化、后继乏人的村支部,加强教育和引导,并明确要求各支部成员联系培养1—2名入党积极分子,使其尽快成熟,每年至少发展1名新党员。

三是严格奖惩,层层落实责任制。每年初,镇委召开的组织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镇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支部书记为村级组织建设直接责任人,把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党建工作规划,制定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不平衡。一是个别村支部不愿培养发展新党员,有怕培养了“苗子”,顶了自己的“位置”的思想,认为这个不够条件,那个不够成熟,以致造成有的村级支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二是极个别村“两委”班子不协调,班子成员不团结,矛盾重重,在发展党员时思想不统一,意见不一致,形不成支部决议,无法发展新党员;三是有个别青年要求入党动机不纯,思想认为较差,仅是为了当官发财,谋取私利。

2、发展党员的视野不宽,新党员素质不高。从近年来发展党员的来源看,新发展农村党员主要地村委会委员中的非党成员、村民小组长和一些长期在村上生活的群众,外出经商打工和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十分有限。新发展的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75%,有一技之长和“双强”能力的占不到70%。

3、个别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不够严格。对发展党员工作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甚至极个别支部存在着不召开支部会,由支部书记一人说了算,以致造成党员干部对发展党员工作有意见,引发农村的不安定因素。

四、意见和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各基层党组织要站在加

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从思想上提高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行动上真正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安排部署,检查指导。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采取得力措施,强化领导责任,全面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2、要强化培养教育,注重质量和改善队伍结构的有机结合。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其培训教育效果。在培训教育的内容上,要根据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动态、文化素质的不同因人而导、因势利导,体现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一是要抓好培养教育,扩大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要注意调查研究各行各业各类人员,特别是青年农民的政治追求和入党心态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有计划地充分利用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和电化教育手段,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努力达到“三化”标准。在发展党员时,重点应做到“三个倾斜”,即向生产、工作第一线青年、农民、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镇企业骨干和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倾斜;向长期未发展党员、致使村级班子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村倾斜;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妇女比例较小的村倾斜。要努力达到“三化”标准,即突出年轻化,要求发展的新党员35岁以下的要达到75%以上;突出知识化,要求发展的新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要占70%以上;突出技能化,要求发展的新党员要有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强”能力。三是要拓宽培养积极分子的视野。要以共青团“推优”为

主渠道,倡导其他群众组织“推优”活动,开阔视界,吸收众多的优秀骨干,拓宽发展党员源头。要从改善党员结构,改变党员年龄老化的现状出发,采取支部分工,党员与发展对象结对子培养,开展“一帮一”、“一带一”活动,把后备队伍建设好,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3、强化动力机制,增强组织吸引力。一是要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不断深化“三级联创”,巩固“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成果。通过干部驻村帮扶,下派工作队员,帮助村党支部制订经济发展规划,选择致富路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增强党支部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在村级组织中深入开展“双规范、三文明”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富民强镇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切实改变部分党员政治观念淡薄的倾向。三是要以学习先进人物,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调动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和支部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领办、创办致富项目。同时,注意评选表彰优秀党员干部,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大张旗鼓地彰显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树典型、学典型活动,在党内形成一个讲宗旨、讲奉献、讲党性的良好氛围。四是要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对在评议中群众意见大的支部成员实施组织调整,问题严重的党员予以严肃处置,以纯洁党的队伍,进一步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4、实施激励机制,严格考评奖惩。奖优罚劣,既是对工作绩效的评价,又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一是要严格“双争”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严肃支部定格分类标准,凡支部有积极分子而一年未发展党

员的不得评为先进党支部,二年未发展的不能定为一类支部。二是要明确责任,用组织保证的形式,加强发展党员工作,明确镇党委书记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中是“直接责任人”,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求支部书记要负总责,组织委员要严格按程序作好培养、考察、发展的业务工作,如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支部,其主要责任人就地免职,从而保证党员发展工作正常化。

5、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促进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一是继续实行预审制,即在发展前,详细审察基层党委整理上报的发展对象的有关政审材料。包括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发展对象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发展程序是否规范等。二是坚持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将拟发展入党或拟转正人员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培养考察情况等,向群众进行公示,并在公示内容、时间、形式、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公示期间,党员、群众可以对公示对象的个人素质、现实表现、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所在党组织或上级党组织反映。三是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因入党介绍人和考察人没有能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发展对象真实情况,致使发展党员工作出现失误的,要追究介绍人和考察人的责任;对党支部不按发展党员程序接收预备党员和办理预备党员转正的,要追究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对违反规定发展党员的,要追究分管书记和组织委员的责任。

第二篇:海南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海南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

调研报告

根据文件通知,我镇组成专门力量,深入各支部就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现状

海南镇辖18个行政村,共有农村党员939名。从2009年以来,共发展农村党员19人,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35人,新发展的女性党员5人。其中35岁以下党员10人,占新党员总数的5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占农村总党员数的75%。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党员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发展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农村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相对较少,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还比较普遍,知识文化水平偏低。二是女性党员偏少。近年来,我镇农村党支部仅发展女性党员5人,比例不足30%。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性职工偏少,在党员推优工作中,女性积极分子数量明显偏少,企业职工流动性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极分子的退优工作。。

2、对待不合格党员处臵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臵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尽量不得罪人,对不合格党员处臵不及时,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

3、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发展党员步伐缓慢。一是支部未投入足够精力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递交申请书后,支部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党史、党的性质、宗旨、目

标和任务等内容的培训,有些村是干部害怕青年人入党,认为会争权夺位。二是大量青年外出务工,村党支部未能把优秀青年、妇女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由于各种原因,党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素质不高,没能把真正优秀青年吸收到组织中来。

三、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是农民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范围变窄,同时,造成对党员的考察较难。二是支部活动缺少凝聚力。党员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薄,造成部分党员外流后与组织少联系,参加活动不正常,从而减轻了支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2、农村家族观念的存在影响着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有些村党员干部家族观念重,在发展党员时,将目光对准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人,而把与自己无亲无故的优秀农村青年排除在外。二是一些村党员干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往往将平时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作为发展对象,而对自己提过批评意见的,或者看着不顺眼的,常常不列入发展计划。

3、党员接受培训效果差,“双培双带”作用难以发挥。党员短期、长期外出和流动党员的存在,给党员培训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有些预定的培训计划光有制度而未能实施。即使将党员培训开展起来,效果也不明显。一是因为党员到课率低,培训覆盖面不广;二是参加培训的党员因文化程度不高,或思想认识不到位,未能将培训的内容好好吸收消化,因此作为一名党员,而不能掌握1-2门致富技术,从而影响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

四、几点想法和建议

1、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全程记录制度。发展对象从确定为入党积 2

极分子至接收为新党员后,入党介绍人要负责对积极分子进行全程跟踪培养,并定期向支部汇报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以便党组织及时全面地了解预备党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预备党员每月向党小组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党支部根据联系人汇报情况和组织考察情况,每半年做一次鉴定,并填写《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卡》,供讨论转正时参考,真正发挥入党介绍人的作用。

2、加大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的分类指导。对农村党员从思想觉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完成情况,自富带富情况,群众威信等方面实行量化,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并与 “支部晋位、党员争先”活动相结合,规范党员行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开展帮扶活动,每名党员、积极分子联系1—2户群众,通过转观念,送温暖,帮技术,解忧难,助脱贫,同致富等一系列活动,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立宗旨观念、为民服务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

3、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渠道。在发展党员时,重点应做到“三个倾斜”,即向生产、工作第一线青年、农民、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两新组织中杰出人员和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倾斜;向长期未发展党员、致使村级班子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村倾斜;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妇女比例较小的村倾斜。要努力达到“三化”标准,即突出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化。

第三篇: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着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的巩固,关系着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扎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采取平时了解和集中调研相结合,听汇报与实地采访相

结合,集体座谈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的办法,走访党员802人,走访群众221人,召开座谈会10次,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市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和自身的主要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哈密市辖党委29个、党工委6个、党总支35个、党支部542个,共有党员13069名,其中乡(镇)党委18个,街道党工委6个,村党支部91个,有农村党员5721名,其中女党员1639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8.65%,少数民族355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2.19%。在年龄结构上,35岁及以下党员1322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3.11%,36岁至45岁党员172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0.20%,46岁至54岁党员110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35%,55岁至59岁443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7.74%,60岁及以上党员1121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59%。在学历构成上,大专及以上党员1501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24%,中专党员75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25%,高中(中技)党员75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23%,初中及以下党员2705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7.28%。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坚持统筹兼顾,夯实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基础。

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哈密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年初制定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计划,要有步骤、有目标,并明确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干事是直接责任人,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将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列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在每季度一次的全市党建工作例会上,各党委要向市委组织部汇报近期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情况,增强了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对党员培养发展和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

2、科学制定计划,注重薄弱环节。近几年来,哈密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将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性计划向农村生产一线的优秀分子倾斜。发展党员工作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改善结构”的前提下,注重做到“三个优先”,注意对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加以引导、培养。一是优先发展懂科技、能带头致富并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优秀分子;二是优先发展有文化的优秀青年、复员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人员等;三是优先发展有经济头脑、有管理能力、有培养前途的村干部。通过3年的时间,哈密市实现了每村有1名35岁左右、高中文化以上、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

3、优化干部队伍,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在配备基层党务工作者时,哈密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原则性强、熟悉党的基本知识、热爱党务工作的同志。在调整党支部班子时,将选准配强党支部书记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为组织发展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二是针对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大、部分新调整的党务工作者不熟悉业务的状况,我市除日常指导、发放书籍资料外,还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联系实际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和党务知识学习,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干事的素质,提高“纳新”工作的质量。,举办培训班3期,以轮训的方式对乡(镇)、村的137名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今年6月,分批次组织全市91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赴广东学习考察,这些学员将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组织保证。

(二)聚民心谋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

1、明确目标,搞好农村党员发展规划。一是注重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应放在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优秀农村青年,乡(镇)企业中的骨干分子和农村劳动致富带头人,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其他村后备干部以及农村青年妇女。通过“三培双带”等方式,着力解决选定发展对象困难的现状。二是实行发展党员“双推”制度,推荐优秀青年入党。哈密市打破传统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方式,广开“大门”,拓宽视野,在全市农村党员发展中实行“双推制”。即由群众和党员共同推荐优秀青年入党。制订了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票、发展对象推荐票。通过“双推”产生的农村优秀青年普遍有了一种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对党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党支部不失时机加以引导和培养,促使其尽快成熟。

仅上半年,哈密市通过狠抓“思想发动、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研究”等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双推”产生的优秀青年就达170余名。

2、多措并举,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近年来,哈密市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等党建主题活动,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关爱党员送温暖、抓作风促发展、走访党员月等活动,组织了义

务送医下乡、义务修路、外出考察学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党章知识竞赛、党员干部书画大赛等等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激发了广大积极分子、优秀青年的加入组织的政治热情。另外,哈密市还开设了党建专栏,并把它作为推动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前沿阵地,切实依靠这一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通过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纪念馆或举办党建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三)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

1、实行发展党员预算制。依据党内统计系统反馈情况,在年初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建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台帐,详细列出2年内、3年及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名单,制定发展党员计划,对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发展党员数量提前作出预算,指导乡镇(街道)党(工)委着重抓好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村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问题。

2、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根据年初制定的发展党员计划,对乡镇(街道)党(工)委上报农村发展对象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等应达到的比例,特别是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指标落实情况进行逐村逐人审核,对已落实指标且发展对象均符合要求的,核准领取《入党志愿书》,对未落实或发展对象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党(工)委重新确定上报发展对象。

3、实行发展党员预警制。将发展党员的情况与“三级联创”考核相结合,从本质上起到一个预警作用。根据年初制定的详细清单,对发展党员缓慢的村党支部,以整改通知书形式对有关乡镇(街道)党(工)委予以警示,责令其督促限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具体发展党员计划,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养,为确定合适的发展对象提供保证;对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以通报形式印发有关乡镇(街道)党(工)委,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村支部书记予以诫勉谈话。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三预”机制在16个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中共培养了27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17名预备党员,并已全部审核通过,解决了9个村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问题。

(四)围绕经济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1、突出工作中心,聚精会神地领导经济建设。哈密市凝聚党员干部的主要精力,在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安排、工作方法改进等方面都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抓住经济工作不放松。基层党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把思想统一到抓经济上,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尽可能地关心和参与经济工作,从而形成领导经济工作的整体合力。

2、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抓好农村基层支部班子建设。一是选好带头人,实现能人治村。对内做到深挖广积,通过深化培养,拓宽选任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重点在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产业致富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农村致富能人中大力培养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真正把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经济能人选拔到村主要干部岗位上来。对外打通“绿色”通道,通过找准依靠政策吸引与倾情回报家乡的结合点,把走出去的能人请回来,用他们广阔的视野、成功的理念、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及各项生产要素,来推进家乡经济发展,并把他们培养成为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崇高党性和奉献精神的领头人。二是建设支部班子,形成领导核心。坚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培养选拔有作为的村干部相结合,在优化村支部班子结构中推进工作开展。同时注意依法理顺与村委会的关系,统一步调,形成工作合力。

3、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经济素质,提升经济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是加强培训学习。大兴学习之风,提高了党员干部发展现代生产力的理论素质、科学知识水平、战略思维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开办农技培训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加强农村党员技能培训,把党员干部培训成有技能、会运用、有产业、促增收的农村经济能人。三是扩大经济工作的参与程度。在参与经济工作的实践中,了解、熟悉经济工作,总结群众的创造,汲取群众的智慧,增强对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和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4、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一是创新农民增收模式。引领群众创建各类经济联合体,不断完善“支部+协会+农户”、“支部+产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让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找准当地优势,采取部门帮扶、村企联建、干部示范、科技服务等创建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开拓市场。三是建立和完善现有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市、乡(镇)、村信息服务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得到准确而有效的信息,增加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员结构不合理。党员队伍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结构普遍偏低,农村青年党员数量偏少,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外流较多,大多农村年轻人对党的认识不深,入党积极性不高,加上不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的工作办法不到位,导致农村党员年龄普遍老化、党员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二是选定发展对象比较困难。当前,农村大部分优秀青年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青年很少,加之留在农村的青年各方面素质相对偏低,培养符合条件的党员难度较大。外出务工青年素质普遍较高,但若作为发展对象,对其考察的工作比较困难。

三是部分村党组织工作不够细。强调义务多,表现在在公益事业捐款、出义务工修路、计划生育、拆迁住房等方面处处让党员带头,党员权利体现少,激励措施缺乏,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的热情。

四是开展教育的内容和管理方式不够活。开展教育活动无论其内容和方式上没有适时地变化,有些农村党组织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把教育活动等同于读书、念报、学文件,形势单一,内容枯燥,教育管理没有生机,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五是存在一些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约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水平。

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很有必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道路。一要联系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实际,在教育管理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二要扎实抓农村党员冬(春)训。有计划地组织农业、畜牧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性的下村进行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分级负责、分级培训、因需施教的方法;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以宗旨信念、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政策法规等为重点,注重培训实效。三要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四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树立一批农业结构调整的先进和典型,促进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活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考评机制。

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定期学习、“三会一课”、“评先评优”等各项制度。二要要畅通“出口”,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把农村那些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清除出去,不断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要着力解决少数村党支部长期不发展党员的问题。加强指导、督查。乡镇党委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亲自抓,研究制定培养发展党员的具体措施。对问题较多,无力抓发展党员工作的村党支部,要先进行整顿,重点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四要积极发挥包村单位和驻村干部作用,指导、协助、督促村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三)创新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切实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

一要稳定农村党务工作者队伍。以有利于党务工作开展为出发点,合理进行人事安排,特别是要注重农村党务工作连续性。二要加大力度搞好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教育培训功能,以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为主,结合专家讲座、短期培训班、以会代训、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培训。三要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加强考核,促进农村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积极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一要逐步打破城乡党建的二元结构,实行户口所在地和工作驻地党组织双重管理。二要建立一体化发展教育管理格局,加强党组织间的沟通和联系,确保流动党员管理无空白。三要加强农民工中的党建工作,在农民工中建立党组织,多渠道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多方面关心农民工生产生活,增强党在农民工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四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加大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力度,努力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成专业化的培训机构。还可充分整合城乡师资力量,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努力把当地的种养能手、能人大户、各业带头人纳入培训的师资队伍,用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增强培训质效。五要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先进党组织的各项管理模式,增强农村党组织创新意识激发党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探索新方法,实观新突破。

第四篇:发展党员调研报告

水利局发展党员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水利局党委始终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数量和质量并举,原则和标准兼顾”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得发展党员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文化素质有了提高,党员的年龄结构有了改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了明显增强,现将几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员队伍状况及发展党员情况

我局共有党支部13个,党员167人,其中女党员31人,占党员总数的19%;35岁以下党员15人,占党员总数的9%;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76人,占党员总数的46%;少数民族党员22人,占党员总数的13%。四年来累计发展党员9人,其中新发展女党员4人,占发展总数的44%;新发展35岁以下党员6人,占发展总数67%;新发展大专以上学历党员7人,占发展总数的78%。

二、发展党员工作主要做法

1、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2007年初,水利局党委制定了《水利局2007--2010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对发展党员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发展数量、年龄文化结构、培养措施和领导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使发展党员工作措施具体、责任明确。每年年初,局党委委在

1安排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时,又对发展党员工作作以安排,明确发展党员工作任务,使发展党员工作任务更加具体。同时,局党委要求各支部每季度要把发展新党员名单上报党委备案,对发展党员工作滞后的支部加强督促指导。由于做到长远规划与计划相结合,克服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盲目性,避免了随意发展的现象。

2、坚持平稳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2007年以来,我局始终保持稳定的发展党员工作水平,所发展的9名新党员分布在水利系统各条战线。在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的分布和结构的同时,还注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出各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通过坚持平稳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不仅保证了发展党员的数量,而且有效地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状况。

3、坚持抓“点”与带“面”相结合。按照局党委要求,每位党委成员都确定有党建联系点,在指导联系点工作时,都把发展党员作为指导调研的重点。同时结合实际确定几个党的力量相对薄弱的党支部作为党委党建工作联系点,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联系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及时发现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进整体工作进展。

4、坚持明确要求与实行激励机制相结合。在发展党员工作方面,局党委就发展党员的数量、质量,都有明确的要求

和规定,并建立了逐级检查督促制度。年终对各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评比通报;党委每季度要对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同时,还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激励机制,真正把发展党员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委和党支部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与党委、支部班子成员的工作实绩挂钩;二是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在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比重,突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三是将发展党员工作情况作为评选先进党支部的条件。这些激励措施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各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局发展党员工作。

三、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党员结构不尽合理。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中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男党员多,女党员少。

2、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少。2009年入党积极分子3人, 2010年入党积极分子2人,党员后备力量不足。

四、今后发展党员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发展党员工作是关系到党的生命的基础性工程。在新时期,面对新情况,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有赖于强有力的党员队伍作为完成党的各项历史任务的组织保障。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增强责

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抓好落实。

2.加强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要结合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法纪教育,坚决抵制党内存在的一些以权谋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对那些为政不廉、影响恶劣、破坏党群关系、玷污党的形象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广大群众跟党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3、强化培训,建设高素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一是加强理论培训。紧密联系广大青年的思想实际,利用党员活动阵地,采取多种形式,集中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解决好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二是充分发挥积极分子在工作中的典型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工作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进行培养锻炼,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党的先进性,增强对党的宗旨、党员标准的认识。三是针对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状况,把35岁以下、文化程度高的青年和妇女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行教育培训。同时指派素质高、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与他们结对子,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早日加入

党组织,壮大党员队伍。

4、规范程序,健全发展党员各项工作制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明确党委、党支部、培养人、发展对象各自职责,使发展党员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各项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促进发展。

5、落实责任,保证发展党员工作顺利进行。

党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在发展党员工作上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发展党员工作抓的实不实,关键在党支部书记,要牢固树立党支部书记不抓发展党员工作就是失职,抓不好发展党员工作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同时,要注重把那些党性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为发展党员工作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

中共喀左县水利局委员会

2010年7月26日

第五篇:新河镇农村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青阳县新河镇李铭

2011年6月

一、新河镇农村党员队伍现状

新河镇共有农村党员810名, 其中60岁以上党员占总党员数的33.5%,相当于10个党员就有3个60岁以上老党员。从文化结构上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占农村总党员数的32.5%,相当于3个党员中就有一个小学以下文化的党员。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党员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党员结构不合理。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在810名农村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83人,仅占22.6%,而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有263人,却占32.5%。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只有132名,仅占16.3%,而60岁以上的有271名,却占33.5%。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一是部分党员自身素质不高,“双带‘能力弱。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有时起负面影响。

三、是党员思想状况出现波动,农村党员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家庭收入不高,对金钱看的比较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村里要开 1

党员大会,一般都要支付误工补贴,一些组织生活会,党员学习会,技术培训会,到会率不高。年轻的党员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很少主动来参加党员会,对党组织的工作不关心,不过问,认为党员不党员只是几角钱(党费)的差距,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对转型期社会上表现出来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比较厌恶,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存在畏惧,对消除腐败信心不足。

3、是不合格党员处臵难。部分党员奉行好人主义,在处臵不合格党员时,对不合格党员不是严要求、高标准,而是以不违纪违法为标准,反对处臵不合格党员,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

4、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发展党员步伐缓慢。一是支部未投入足够精力加强对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递交申请书后,支部没有及时对他们进行党史、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任务等内容的培训,有些村是干部害怕青年人入党,认为会争权夺位。二是大量青年外出务工,村党支部未能把优秀青年、妇女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由于各种原因,党支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素质不高,没能把真正优秀青年吸收到组织中来。

三、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是党员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范围变窄,同时,造成对党员的考察较难。二是物质利益的刺激,使党员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宗旨观念淡薄,造成部分党员外流后与组织少联系。

三是市场经济观念带入党内生活,有个别党员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群众利益,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影响党员的行为规范,导致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度大为降低。

2、党员思想日趋活跃,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党员教育的成效亟待提高。一是农村党员获取和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党员教育的方式却相对滞后,一些党员没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二是国际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和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使部分农村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对党的宗旨、基本观点产生怀疑,对党的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当前社会各阶层经济收入的失衡和城乡之间贫富差距的增大导致一些农村党员对党的政策不理解,对组织的教育不服气、不接受,使教育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3、宗族宗派的存在影响着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有些村党员干部宗族观念重,在发展党员时,将目光对准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人,而把与自己无亲无故的优秀农村青年排斥在外。二是一些村党员干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平时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即使条件不够成熟,也作为发展对象,而对自己提过批评意见的,或者看着不顺眼的,即使入党申请书写了一份又一份,而且已符合入党的条件,还是难以列入考察对象。党员发展搞宗族宗派,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长此以往,必会使村级的党员素质下降;二是将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排斥在党的大门之外,而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这样就难以发挥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三是由于党员队伍素质不高,就会使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势必直接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

4、党员接受培训效果差,“双培双带”作用难以发挥。 我镇党员短期、长期外出和流动党员的存在,给党员培训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有些预定的培训计划光有制度而未能实施。即使将党员培训开展起来,效果也不明显。一是因为党员到课率低,培训覆盖面不广;二是参加培训的党员因文化程度不高,或思想认识不到位,未能将培训的内容好好吸收消化,因此作为一名党员,而不能掌握1-2门致富技术,从而影响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用的发挥。

四、几点想法和建议

1、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党员作用,不过组织生活的党员和失去先进性的党员,支部要确定专人联系。

2、加强对村党组织的工作指导。镇对党建联系点工作指导不力的进行调整,重新确定联系村领导。

3、要对党员进行分类指导。多组织一些活动,结合农村党员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培训。

4、理顺党员发展渠道。要使党有威信,有地位,有号召力,必须从严治党,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坚决清除出党员队伍,对于一些素质低下,不发挥作用、群众意见大的不合格党员,要严肃处理。

上一篇:党员干部学习记录下一篇:德育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