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库

2022-08-17

第一篇: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库

期末考试考前教育

一、思想高度重视

根据学校及教务处布置和要求,本周四12-29全校进行2011—2012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我们每个学生一学期来的一次重要考试,它将检验我们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并且将以此成绩去影响我们毕业升学,它凝聚着家长、教师的期盼,学生的理想,所以希望所有同学:必须高度重视。做好思想、心理、物质的各项准备。沉着应考,认真答卷,争取优异成绩。

二、调整精神状态,保证精力充沛

1、精神不要高度紧张。要适度紧张,略紧张可调动全身各功能有利于超常发挥,会比平时做的更好,自己要有信心:心想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考好。心要时临时抱佛脚,关键时也要好好看看书,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要背,临时突击一下,有些科目还是能有一定效果的。

2、进考场后,文具准备好,调节心理,精神放松。拿到试卷和答题卡后,开考前把考试证号、姓名、学校等在指定位置填好,如还有时间可看看题。

3、开考后,最好按顺序答题(填答题卡一定要用2B铅笔,答试卷要用钢笔或圆珠笔,不能用铅笔)。选择题先在试卷题号处写出A、B、C、D等字母,不要在选项处打√,否则涂卡时难对答案易找错。一般情况下待全部做完且检查后再一次性涂上答题卡。

4、遇到实在不会做的暂时放着,做下面题,不要耽误时间,保证把所有题目都做完,有些难题并不在最后。

5、要留有时间检查。各科考试,掌握好时间,如语文的作文时间不能少于半小时。要会检查,检查时可从不同侧面、不同思路、不同方法去考虑,这样才有检查的效果,而不要仍按前面的做法去再做一遍,千万不能提前交卷。卷面字迹要工整,清楚,不能在试卷上涂涂改改,争取拿到印象分。

三、注意考试时间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1.注意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要求学生准时到校,提前进入考场,并注意考场卫生,教室内财产、课桌椅等。考试结束后经监考老师同意后,迅速离开考试班级。服从监考教师安排,服从管理,除必要的文具,其它书籍、笔记等放在指定位置。不得有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如打手势、传纸条、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等)如有作弊行为一律以零分计算,并视具体情况给予处分。学校领导将不定时巡视,发现问题将严肃查处,希望同学们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2.学生完成答卷离开考场时,把考试用具、书及草稿纸等整理好带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保持教室内清洁卫生。

3、考试回家,千万注意交通安全,骑车的慢一些,每场考完后必须回家休息或复习,绝不能在外游玩,下午有的整天均没有安排考试,一定要在家好好

复习。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以正确的态度,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知识功底参加期末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

谢谢!

2011-12-27

第二篇:《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教育目的不具有(B)

A 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 、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 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 、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 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 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 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 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 、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 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 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 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 、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 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 、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 、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 、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 、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 、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 、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 、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 、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4 、教育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5 、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答:(1)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2)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 (3) 学生的适应性因素(4)学生的创造性因素 2 、学生的本质

答:(1)学生是发展中心的人 (2)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3)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3 、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1)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2) 教育的经济功能 (3) 教育的政治功能 (4) 教育的文化功能

4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注意

答:(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 (4)组织得好(5)积极性高 5 、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答:(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 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3) 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4) 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五、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 、教材就是全部的教学

答:这种说法错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单一指教材内容。

2 、学生就得完全听从老师的不应有什么个性的

答:这种说法错误。学生在某些方面是得听 从老师,但是,学生还应具有独特性的人,生成性的人,具有自主性的人,整体性的人所以这种说法错了。 3 、教育和教学是完全不同的

答:这种说法错误。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4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是教师上好一堂课唯一标准?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这些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六、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10分)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

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这位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谈谈现代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

答:现代教学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更注重质的分析,把评价范围扩展到与学生发生紧密相连的徳、智、体等诸多方面,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与此同时,现代教学评价的主题也由教师操作逐渐转移到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以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评价类型上,传统教学评价比较重视总结性评价,而现代教学评价多重视形成性评价,力求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节教学行为方式。由此也是教学评价的功能发生重大的转折,具体表现在从过去着重评优劣,分等级,排名次的鉴定功能和选拔功能向侧重导向、改进、调节和激励的教育功能转变,为客观教育学目标服务。

在教学评价的技术上、方法上力求科学化。现代教学评价把各种定量的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的基础,同时,注重定性评价,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第三篇:《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4、教育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5、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答:(1)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2)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

(3)学生的适应性因素(4)学生的创造性因素

2、学生的本质

答:(1)学生是发展中心的人

(2)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3、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1)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2)教育的经济功能

(3)教育的政治功能

(4)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注意

答:(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

(4)组织得好(5)积极性高

5、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答:(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3)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4)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谈谈现代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

答:现代教学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更注重质的分析,把评价范围扩展到与学生发生紧密相连的徳、智、体等诸多方面,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与此同时,现代教学评价的主题也由教师操作逐渐转移到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以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评价类型上,传统教学评价比较重视总结性评价,而现代教学评价多重视形成性评价,力求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节教学行为方式。由此也是教学评价的功能发生重大的转折,具体表现在从过去着重评优劣,分等级,排名次的鉴定功能和选拔功能向侧重导向、改进、调节和激励的教育功能转变,为客观教育学目标服务。

在教学评价的技术上、方法上力求科学化。现代教学评价把各种定量的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的基础,同时,注重定性评价,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六、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15分)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

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这位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第四篇:《幼儿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幼儿教育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题,45分)

1.(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 )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

B.上课

C.玩耍

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

A.成熟

B.生长

C.遗传

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倍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 )倾向提出来的。

A.幼儿教育多元化

B.幼儿教育制度化 C.幼儿教育小学化

D.幼儿教育特色化 11.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12.所谓(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13.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A.游戏

B.交往

C.活动

D.游玩

14.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 )。

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

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

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

15.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 )。

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9题,27分)

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89年正式颁布施行的。( )

2.“教师讲、幼儿听”是灌输式的机械教育。( )

3.开发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就是鼓励、引导家庭和社区把物资提供出来,供教育幼儿使用。

( )

4.教师指导的频率越高,越有助于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 )

5.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排教育活动。( )

6.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 )

7.幼儿与成人有同样的权利。( )

8.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教学。( )

9.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

三、解答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8分)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些?

2. 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有位幼儿老师每天总是板着脸空洞地说教,站在讲台上 ,居高临下地对不守规矩的幼儿总是大声训斥,总是说“不要再做什么错事,否则重罚!”。

请分析:

(1)这位老师的行为违背什么教育原则? (2)做为教师应该如何与幼儿做有效沟通? (3)做为教师应该如何与幼儿的家长做有效沟通?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89年开始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实施。

2.D.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3.D.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 4.C.遗传因素是先天因素的最重要内容。 5.C.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教育的全过程。

6.D.福禄倍尔是最早命名幼儿园,提出完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人。 7.A.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 8.C.义务教育只包括初中和小学共九年。 9.B.教师在保教结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0.C.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育,是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11.C.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12.B.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13.C.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 14.D.尊重幼儿不是要听从幼儿的所有决定。 15.C.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判断题

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96年正式颁布施行的。

2.×。教师讲、幼儿听不完全是机械教育。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指幼儿园与社区实现资源互享、互通。 4.×。教师的指导过多与效率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5.×。尊重幼儿权利是指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发展需求。 6.×。保教结合要求教师和保育员要有保育意识、合作精神。 7.×。幼儿和成人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是特殊领域权利上有差异。 8.×。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并不矛盾。 9.×。教师的绝对权威反而影响游戏的教育作用。

三、解答题

1.答: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主要有3种,即分科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 (1)分科课程,是以科目为单位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的一种方式。(5分) (2)核心课程,又称为生活中心课程或单元课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幼儿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5分) (3)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课程内容组织的起点,重视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和组织课程内容。(5分) 2.(1)尊重原则、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差别原则、保教结合原则

(2)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首先,教师与幼儿言语沟通时,要求口语表达要规范,应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口语应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关伴有动态语言,始终要用积极的语言与幼儿谈话,告诉幼儿应当做什么,而不是指出他不应当做什么。

其次,教师与幼儿非言语沟通时,教师通过微笑、点头等非言语的沟通,表达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通过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用准确的言语沟通,平等地与幼儿交流。

(3)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比如,根据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等选择沟通策略,还需要掌握传达信息的技巧。首先,本着关心孩子成长的目的,确立平等信任的态度;其次,掌握沟通的技巧;再次,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

第五篇: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河南大学

教育学:是一个理性世界,里面弥散着教育思想的空气,充满着被抽象出的教育概念,被多维线条勾连出的教育关系被模式化的教育场景,被符号化的教育人物,被分解分型的教育活动和被情节化的教育故事.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手段,广义上看凡是有教有学,教与学统一的活动都可称为教学。狭义的教学指学校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个性的教育活动。包括三层含义:1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组成的双边活动2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进行知识,技能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全面发展3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中介,通过传授和学

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实践,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变为个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其他各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认识基础。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策略:1,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2,以素质发展为核心3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教师的角色定位:1学习者,学者和研究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朋友。

学生的角色定位:1具有独立人格的人2学生是需要接受教育的人3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人4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又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有关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 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2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的心理健康4师生关系是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学生,环境。

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1了解研究学生,真心关爱学生2公平对待学生3理解宽容学生4严格要求学生5教师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课程:根据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一定组织方式建构的旨在是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和谐互促的经验载体。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

课程的选择依据:从经验方面看主要有六个方面1培养目标2社会发展3个体发展4时代背景5区位特色6课程传统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一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对一定学校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课程文件,课程计划一方面可以强化鱼人的协调性,另一方面也对课程实践活动起到规范活动。

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阶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对角线,教材编写,评价等都具有指导作用。

教材是以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为基本成分而分门别类组成提供给学生认识世界的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的育人媒体,具有介质性,科学性和多样性。

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课程的研制过程: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形成课程结构,开展课程评价五个阶段。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自身的特性2课程实施主体的素养3课程文化的制约4课程政策的调控,其中课程自身的特性又分为1合目的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合时代性,相对优越性。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定的依据:1教育目的的社会依据(1)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2)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教育目的的人的依据(1)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2)依据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

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同样都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 教师的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2个体性与群体性3科学性与艺术性4长期性和示范性。其中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劳动对象是复杂的2劳动内容是复杂的3劳动内容是复杂的4劳动过程是复杂的

教师的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师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知识结构(1)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2)精深的专业知识(3)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4)丰富的实践性知识3能力结构(1)驾驭教材的能力(2)交往沟通的能力(3)组织管理与课程开发能力(4)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5)终身学习能力 泰勒原理,又称目标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泰勒提出了课程研制的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发现教学模式—美国,布鲁纳,又称问题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卢姆; 范例教学模式—德国,瓦根舍因

教学过程的规律特点:1教学过程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2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促进发展相统一的过程3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授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目标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3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可以达到的结果4教学目标是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 教学设计: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环节:备课(基础),上课(中心),学生作业布置与指导,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测评 备课:1,专研教材,2,了解学生3,研究教法4,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上课:1,了解课的类型和结构2,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学方法形态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具有形象,直观,具体和真实的特点(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主体性分类:1,提示型教学方法(示范,展示,呈示,口述等) 2,自主型教学方法 3,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分为讲述,讲解,讲演三种.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强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模式: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六要素:主题,理论依据,功能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其虽然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但却与教师的教学思想,诸如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相关.;特点:1创造性2,审美性3,实践性4,表演性;功能:1,陶冶功能2,谐悦功能3,转化功能

课堂教学艺术包括课堂教学导课艺术,课堂教学组织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板书艺术,教态艺术,结课艺术

教学风格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德育的原则:1,从学生道德生活实际出发2,凸显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自主性3,坚持知行统一4,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德育过程:是道德教育的实施环节,决定着德育目标的实现,体育内容的习得及德育方法的运用,是德育主体与客体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并实现德育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主体是教师,客体是道德人物,事件,文化,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德育过程是动态的教育过程,是德育主客体共同作用完成的. 德育过程的特点:1,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2,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成长过程3,是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过程. 德育途径:1,直接的道德教学:德育课 2,间接的道德教育(学科教学,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园文化,网络教育) 德育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德育活动方式和手段.;(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榜样示范,实际锻炼,品德评价等方法) 班主任的职责: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3,组织指导开展班级活动4,加强与多方面的沟通与协调5,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一,了解和研究学生(观察法,谈话法,研究书面材料,调查访问)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制定目标(体现时代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2,培养班级积极分子和班干部3,营造正确舆论环境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重视优秀生,中间生,后进生的教育);四,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班级文化的营造与管理: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1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2,形成正确的集4体舆论3,培育优良的班风4,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出台的文件,时间大致内容是什么,教育方针如何表达(1)1906年,清政府学部正式颁布并实施了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新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现实和目的.(2)1912年7月,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包含公民道德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教育方针.此后国民党政府分别于1929年和1936年颁布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3)1938年毛泽东为延安抗大提出了”鉴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建国初期(4)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充分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目的,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3年邓小平提出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最早明确表述了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1999年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教学理论流派:1,赫尔巴特教学流派,常被人们成为“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2,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流派

杜威,克伯屈;认为(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2)课程的实质是经验(3)社会活动是教学的中心 3,发展性教学流派

苏联赞科夫 20世纪50年代;内容(1)教育教学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2)教学设计的五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知识为主,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是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4,人本主义教学流派

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人”(2)非指导性教学及其特点: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围绕着发展个人的和小组的目标而进行,教师的角色不断变化3通过一定的策略来实施非指导性教学4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是“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控制者。

上一篇:记一堂有趣的游戏课下一篇:教育培训年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