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式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面孔吸引力与性别的调节作用

摘要:大学生择业就业是现代我国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政府到企业、从学校到社会各界、从父母亲朋到学界媒体,大家都关注如何促进大学生群体更好的择业就业,探寻影响大学生群体就业绩效的各种因素,提供为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各种有效方法和制度机制。根据以往诸多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是: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知识、学历、技能等对就业绩效的获得有着显著影响,似乎是决定就业绩效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却发现除大学生就业的显性要素(学历等)之外,“隐形性别歧视”是影响就业择业的重要因素和结果,同时择业者的长相或多或少的对就业择业的绩效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在与资深HR的访谈中,他们表示:当应聘者具有相同就业能力水平时,招聘者会更倾向给予好看的应聘者更多的机会。因此,有的媒体甚至指出这就是“看脸时代”。从古至今的爱美之心的体现,更由于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现象的存在被愈来愈多的人获得了主观上认可。那么,越来越多的择业者在就业的过程中会产生疑问:在招聘过程中到底看不看脸?我是否应该去整容或亦是自己变得更美?因此,这个问题已成为当前择业就业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社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隐形性别歧视”的问题,个体面孔吸引力对于大学生群体就业绩效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综合考虑性别和面孔吸引力对于就业绩效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性别和面孔吸引力对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对目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三个递进性的研究探讨各变量对毕业生就业绩效的影响。在三个研究中分别选取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企事业单位招聘负责人为被试,将毕业生就业能力(高、中、低)、面孔吸引力(高、低)作为自变量,就业绩效(是否通过简历筛选)作为因变量,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因为研究条件有限,所以将招聘过程限定为简历筛选环节,实验材料为不同面孔吸引力水平的图片材料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书面材料。在第一部分研究中重点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探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在第二部分研究中引入面孔吸引力的变量,通过调查研究探究面孔吸引力和就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之后,在前两个研究的铺垫下,研究三采用实验的方法,将实验材料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分别呈现给被试,进行模拟简历筛选环节。结果发现:(1)在简历筛选环节中,大学生个体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2)在简历筛选环节中,大学生个体的面孔吸引力和就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招聘者在简历筛选过程中相比于低面孔吸引力的应聘者材料会对高面孔吸引力的应聘者表现出更强的趋向性。(4)招聘者在简历筛选过程中相比于女性应聘者的材料,对于男性应聘者材料的表现出更强的趋向性。(5)在简历筛选环节,应聘者个体的面孔吸引力会影响大学生就业绩效,同时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起到调节作用;应聘者个体的性别变量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绩效,同时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关键词:就业能力;面孔吸引力;性别;就业绩效;调节作用

学科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就业能力

1.1.1 能力

1.1.2 就业能力

1.1.3 大学生就业能力

1.1.4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与测量

1.1.5 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

1.2 就业绩效

1.2.1 绩效的定义

1.2.2 就业绩效的定义

1.2.3 就业绩效的研究现状

1.3 面孔吸引力概述

1.3.1 面孔吸引力

1.3.2 面孔吸引力的研究方法

1.3.3 面孔吸引力的研究现状

1.4 大学生就业能力、面孔吸引力与就业绩效相关研究概述

1.4.1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1.4.2 面孔吸引力与就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第2章 问题提出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依据

3.2 研究方法

3.3 实验材料

3.4 变量及操作定义

第4章 研究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对于就业绩效的影响

4.1 被试

4.2 研究工具

4.3 研究结果

4.4 研究讨论

第5章 研究二:大学生面孔吸引力对于就业绩效的影响

5.1 被试

5.2 研究材料

5.3 研究结果

5.4 研究讨论

第6章 研究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对于就业绩效的影响——性别和面孔吸引力的调节作用

6.1 被试

6.2 实验材料

6.3 实验设计

6.4 实验材料

6.5 实验程序

6.6 实验结果

6.7 研究讨论

第7章 总讨论

7.1 各类简历材料的差异讨论

7.2 各变量间相关关系讨论

7.3 各变量与就业绩效的关系讨论

第8章 结论

第9章 局限与展望

9.1 研究局限

9.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资金管理的乡镇财政论文提纲下一篇:机械及自动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