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难论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我国,县域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上升,数量众多的县域民营企业在扩大就业、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社会信用环境还不成熟,县域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时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表现为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等问题。文章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一篇:民营企业融资难论文

民营企业融资难成因及措施探析

摘 要: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税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其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管理提升、技术创新等瓶颈问题,其中“融资难”是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究其原因,既有外部外境约束,也有内部缺陷因素。若想解决,一方面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给出政策支持与引导,但更重要的是要抓住商业银行、VC/PE蓬勃发展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企业的素质和吸引力,最终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获得资金,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 融资 商业银行 风险投资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

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等方面的巨大贡献越来越突显,但资金瓶颈却始终难以突破。

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民营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民营型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左右,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然而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民营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其中77%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业界观点普遍认为,民营企业融资难更多的是宏观金融环境、体制等外部原因,比如银行业的高度垄断、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歧视性现象、上市政策门槛过高等原因。

但是,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角度去审视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文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 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国办函〔2010〕120号)要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2012年5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要点的通知 》,研究提出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债权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境外上市、促进民营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等措施。

同时,近些年涌出大量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担保公司以及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这些足以说明金融市场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更要与时俱进,站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重新考虑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新观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综述

(一)体制原因

1.从直接融资来看,企业进入股票市场一直受到所有制形式的限制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这一条硬性规定,使得一些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相当困难。另外,根据现行政策,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办法,且规定,发行企业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且还要有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单位作担保。这一系列条件也限制了民营企业进入债券市场。

2.从间接融资方面看,银行的贷款是民营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银行贷款占到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90%以上。作为民营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 银行却不认为民营企业是自己的主要客户。相关调查显示, 现实中的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只占其活动资本的12%。

虽然中央银行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但由于所有制的原因,民营企业受到歧视。在中国,大部分的银行贷款首先给了国有企业,其次是“三资”企业,最后才轮到民营企业。而只要是民营企业贷款,大多都会出现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减少贷款额等诸如此类的现象。近年来,银行的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快,但同样也是集中于大企业,民营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票据承兑额度。虽然一些商业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但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不健全,加上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因而民营企业最多也只能获得一年之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很难获得长期的资金贷款。

(二)企业自身原因

1.发展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民营企业多为家族企业,产权不清,治理结构混乱,呈现一言堂,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

2.诚信度较差,难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

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不真实、不透明,外界对其企业经营状况不明了,更有甚者会为了某些目的去粉饰报表,造成诚信度较差,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支持。

3.担保能力不足,难以得到担保资金

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作为担保,再者由于民营企业诚信较差,外部的担保机构也难提供信用担保,因此融资难。

三、当前金融环境的新变化

目前的金融环境正呈现多元化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各种融资渠道出现。

(一)直接融资

2012年5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要点的通知 》,研究提出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债权融资、持民营企业境外上市、促进民营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等。截至目前,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在全部上市公司中占比超过50%。具体看,在主板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为30.06%,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76.18%,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95.92%。且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

(二)各类商业银行纷纷涌现

近两年各类商业银行忽如一夜春风来,四处可见。北京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天津银行等瞬间开遍全国。这些银行的业务也不局限与本地,都在开展跨区域经营,需要业务上的新突破。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梁玉堂讲到:银行始终把“做民营企业的银行”作为首要战略定位,在信贷规模以及资金从紧的市场环境下,集中优势资源服务于战略民营企业客户、服务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坚定不移地帮助民营企业渡难关、谋发展。截至2012年上半年,民生行提供信贷服务的大中小型民企客户已达到1.25万户,累计信贷投放已超过1.3万亿元,提供信贷服务的小微客户达到17.7万户,累计信贷投放超过6400亿元,民营企业、小微客户已经成为民生银行最主要的客户群体。

(三)信托、担保、PE、VC各种金融机构进入资本市场

以上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尤其是私募基金的发展更是惊人。国金证券股份公司总裁金鹏在中国私募基金年会论坛上表示,截至2011年底,非结构化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已经超过600家,管理人约300家,行业规模迈入千亿,将成为影响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新生的融资渠道都可谓民企融资增加希望。

四、民营企业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解决融资难题

(一)转变观念,认识金融环境新变化

通过对当前融资金融环境的分析,不难看出,宏观的体制、金融环境都朝着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方向发展,国家各类政策以及机构的多元性让民营企业多了选择,但是反观民营企业自身,在这些年发展中自身改变得却非常有限,金融机构对其看法没有本质改观。

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资本具有逐利的本质,资金流向本身就体现了行业、企业的价值。只要行业、企业有发展潜力,企业自身经营规范,具有成长性,能够提供很好的产品与服务,无论其是国有性质还是民营性质,都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

(二)充分利用市场资金、多渠道解决资金来源

1.条件具备的企业要争取上市,通过股票发行募集企业发展资金

截至2012年5月,民营企业上市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事实证明所谓的民营企业上市难,不是整体难,而是局部难、个体难;说银行贷款难,但在现行的政策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条件在放宽,额度逐年增加,同时,这两年的利率也在下调,从国家角度是支持企业融资发展的。

2.充分利用地方商业银行、VC/PE等融资渠道

可以通过资产质押、股权出让等方式募集资金。地方商业银行、信托、担保、PE、VC处于发展初期,但势头迅猛,投资政策较国有银行灵活多。且。商业银行、信托等更看重的是企业的资产稳定性及自身收益性,PE、VC更是关注与企业的成长性,很多管理规范、业务发展迅速的民企比较符合这些机构的要求。同时,PE融资较银行信贷有许多的优势,说门槛较低,可以改善公司的股东结构和治理结构,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增值服务等。当然,私募股权融资也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在融资时需要注意融资规模等问题,必要时请专业机构协助。

(三)努力提升企业素质,解决融资难问题

1.合理规划发展战略,制定符合实际的财务战略

合理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企业明确发展方向,避免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迷失方向,避免盲目投资或浪费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和效益。财务战略从属于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的财务战略 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相符,不激进也不保守。

比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定量业绩指标有一条是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第二项指标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从这一项要求可以看出,如果企业想通过上市解决融资,就要在制定战略上以持续盈利能力为目标,并且避免企业追求短期利益。

PE在选择企业时,着重考虑行业、企业成长性、管理团队、企业财务指标等因素,因此选择此方式,我们在企业战略制定上也要和其相适应。

2.财务信息真实、透明,增强外界对企业的可信度

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被普遍认为较差,有部分中小企业未建立企业会计制度,加上很多民营企业在用人上“任人唯亲”,企业负责人不受约束,仅有的管理和财务制度也是对公司内其他人而言的,导致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不真实,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所以在财务管理方面,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务信息质量问题,在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基础上,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真实、透明,改变外界对企业的认识,便于融资。

3.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化发展

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肯定是有并真实存在,但是执行的力度却有待进一步提升。这点是由民营企业的背景决定的,民营企业更多的是家族企业,即使不是家族而是股份等形式的,也因大股东持有者为私人,决定权由特定人持有,个人化的因素占主要成分,再者公司的管理制度只能约束他人。这样的结果导致企业的管理制度在日常经营中不能得到充分的执行,对企业效益以及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导致企业对外信息不真实。

4.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法人文化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文化建设就显示出其重要作用了。企业文化中最终的是领导者文化。在民企中,这点更为凸显,大家熟知的李宁集团、联想集团,其发展充分显示出了领导人文化对民企产生的影响作用的有效性。而这些,从侧面反映出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良好的领导人文化,能让外界对企业更有信心,提升融资的可能性。

5.良好的持续经营业绩是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本质所在

不论其他方面如何改善完善,企业想要解决融资难最根本的还是良好的经营业绩。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给民企,更多的是因为民企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改变自身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要创造名牌,必须要寻求清晰的品牌定位,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创造独有的企业品牌文化,突出品牌的核心价值,持之以恒执行品牌经营战略,严格计划和执行品牌整合营销传播计划,进行合理的品牌延伸。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

参考文献:

[1]刘辉.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2012(5).

[2]胡毓璐.民营企业融资内部困境及对策分析.现代

商贸工业[J],2010(14).

[3]杨艳军,李兆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对

策.管理视角[J],2007(14)

[4]徐宇颖.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财经界[J],2012(6).

[5]吕丰民.民营企业融资现状与金融创新对策研究.

时代金融[J],2012(10下).

[6]张一晋.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企业研

究[J],2012(3).

[7]刘倩薇.浅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相应

对策.中国商贸[J],2011(5).

[8]彭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科技投资

[J],2011(8).

作者:武小婷

第二篇: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

[摘要]在我国,县域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上升,数量众多的县域民营企业在扩大就业、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社会信用环境还不成熟,县域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时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表现为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等问题。文章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县域民营企业;融资;融资渠道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县域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县域民营企业由于数量多和分布面广、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因此在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扩大就业、维持社会稳定、活跃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贷款仅占总额的22%,占新增贷款额的16.9%,而信贷利率水平则在12%~18%,融资成本达到融资额度的10%以上。县域民营企业在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和提供就业岗位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从银行得到的贷款比例只能占到全国贷款总额的五分之一,可见,县域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困难。

2县域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2.1融资渠道不畅

由于规模等自身因素限制,县域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方面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小、频、急、快”等特征,但从银行信贷角度考虑,一般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民营企业的贷款缺乏动力,主要因素归结于该类企业的信贷业务无论从质量与数量上都与国有大型企业业务有一定差距,因此,县域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大部分是由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予以满足,所以,县域民营企业在融资供给方面缺乏丰富的银行融资资源。另外,县域民营企业也有部分融资渠道是依靠民间借贷,但是民间自发的借贷往往利率较高,且借贷不规范并缺乏相应的管制,国家一直也未将民间借贷纳入我国的金融体系之中,因此民间借贷的方式较为粗放,且风险较高。而资本市场使县域民营企业无望从直接融资渠道上筹集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国家实行核准制和额度管理的方式,重点支持国企的改制和融资,较高的融资门槛,只有极少数大型民营企业有能力在该市场内融资,而适合大多数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地方性资本市场暂未开放,因而县域民营企业从直接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也极为有限。

2.2融资体制不健全导致融资范围受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该模式在经营绩效上能够集中充足的信贷资源满足高端客户的信贷需求而满足银行自身的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对县域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从而弱化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功能。与此同时,银行内部贷款激励机制不够科学与完善。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银行信贷的道德风险,往往实行较为严苛的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信贷业务做到“零风险”,对于银行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有较高且无法“落地”的实施标准,因此,对于任何原因造成的贷款逾期一律实行“谁放谁收回”的责任制度,一旦发生风险,该项信贷业务的信贷人员将会承担撤、降、停职收贷或以薪抵贷的管理办法。由于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损伤了基层信贷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主动性,对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产生“惜贷”、“惧贷”的状况。

2.3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县域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报表账册不全、财务管理水平低、信息披露意识差,在信贷市场上的县域民营企业作为信贷资金的实际需求者与使用者,在信贷资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及风险与收益水平等方面掌握着商业银行更多、更詳细的信息。商业银行为了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必然减少对县域民营企业的信贷资金供给,这也是县域民营企业信贷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一些县域民营企业并未真正形成良好的理念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多数县域民营企业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财务方面,大部分的县域民营企业财务数据缺失、失真;在生产经营方面,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营粗放,甚至有些企业为了完成原始积累而不择手段,造成信用等级低下。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商业银行难以从一般渠道获取所需企业的真实信息,信用等级难易评判,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对这样的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所以,商业银行为降低贷款风险,就减少对该类企业的信贷业务。

2.4担保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县域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上一般都为家族式企业,其资本结构单一,难以从外界取得担保。由于担保体系的不完善,商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权重,纷纷降低该类企业的信用贷款比重,增加质押、抵押和担保贷款的比例。但是,由于该类企业难以提供足额价值的担保物,也不能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人,因此融资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国内专业的担保业务市场还不成熟且为县域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机构少,并存在部门垄断,进而导致县域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

3完善县域民营企业融资体系的对策

3.1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

一方面,发展适应县域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并完善其融资渠道。发展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使其成为县域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同时,国家应从现有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派生出面向县域民营企业的贷款部门,并通过立法强制,保证政策性银行对县域民营企业的融资比例,同时,在立法层面上加强规范民间借贷,放宽对民间借贷的管制,鼓励民间存量资本顺畅流入民营企业,对民间借贷活动进行有效引导,使民间金融借贷逐步演化为规范化运作、定位于服务县域民营企业融资的民营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完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机制,调整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同时,建立商业银行科学的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纠正当前只罚不奖、重罚轻奖的信贷考核方式,提高银行信贷人员营销积极性。

3.2建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建立与健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运用国家政策法规等方法来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从制度上缓解县域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其次,建立一个权威的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机构,由该机构贯彻有关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法规并为其提供包括贷款担保、信息、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以减少与分散金融机构该类企业的信贷风险,鼓励其向县域民营企业贷款。

3.3加强企业与银行系统的信息沟通

可先在民营经济发展领先地区建立县域民营企业信息库。通过互联网和金融机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共同实现。将县域民营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注册资本、运营状况、财务报表等信息网络化,并根据企业各项目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该信息可由民营企业财务人员录入,但必须通过工商、税务等部门核准并受其监督,以确保录入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通过逐步发展,使其发展成为全国统一标准的信息库。这样便保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真实的企业相关信息。

3.4设立融资担保资金

根据县域民营企业担保难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种资金来源、多层次结构的融资担保体系。一是由政府出资组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在社会贷款担保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时,首先启动国家政策性担保尤为紧要,应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安排出一定的比例,成立国家贷款担保基金,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确立其非营利性质,规范运作方式,并建立和完善其政策性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以扶持民营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法律的有效保护,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进入担保业,设立各种形式的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县域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商业性担保。三是由政府出资组建再担保机构,为商业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以此支持和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积极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担保。

作者:施睿

第三篇: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

[摘要]针对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因体制造成的各种政策性壁垒、民营企业自身的弊端以及金融机构本身的经营特点等原因,导致中小型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现实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难:原因:建议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年代80后期开始,我国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并在数十年间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财政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民营企业一直以来都存在融资难这个重大问题,现己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1.1直接融资能力不足

首先,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存在缺陷。尽管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有多元化的趋势,但总体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仍很狭窄。很多民营企业在成长之初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统计表明,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中,继承家业、劳动积累以及合伙集资的比重高达65.2%,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银行贷款大约在20%左右。相比之下。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业主资本大约占30%左右。显著低于当前中国中小企业的比率;而股权融资占到18%,金融机构贷款占到42%。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存在主要依赖自身的留存收益来进行融资的缺陷。

其次,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融资方式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随着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从总量来看。截至2007年底,通过首发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占全体上市公司的比重仅为8.97%,远远低于当前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我国民营企业通过有价证券融资仅占企业外部融资10%左右。相比之下,美国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融资方式的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比重高达50%以上,在日本也占30%左右。这不仅阻碍了民营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增强我国证券市场的吸引力,对我国国有资本的战略调整也将产生消极影响。

1.2间接融资存在障碍

首先,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渠道存在障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是金额小、分布面广、肘间紧、周期短、频率高,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国有大型企业。他们希望能够包揽金额大的业务,因而对民营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不屑一顾。“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分别于1993.1995.1997.2000.2002.2004.2006年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其中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85.5%的业主感到银行贷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14.5%的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指望银行给他们贷款。截至2007年6月末,工、农、建、中、交五大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总额不足其全部贷款余额的12%。而浦发、中信、民生等股份制银行也看中的是那些年产值亿元以上,贷款额度在1000万元以上的民企,使一些有发展的民营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其次,地下钱庄这一融资渠道风险太高。地下钱庄是民间对从事地下非法金融业务的一类组织的俗称。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小、周期短要款急。有着极强的季节性、临时性,在获取信用社或银行的贷款困难的情况下,急需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只好向“地下钱庄”借贷。但是,这种借贷是非法的,而且一般利息也会高于银行借贷,会对企业造成较重的负担,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异常,地下钱庄的高利贷往往会加剧企业走向破产。

2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体制上的原因

民营企业是非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此外,政府在信贷支持体系渠道开启方面,对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不多。

2.2企业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民营企业由于数量众多,层次参差不齐,财务制度不规范,从而导致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银企联系不强。另一方面,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取得抵押担保贷款困难,同时,有些民营企业借改制之机逃避银行债务,从而直接恶化了银企关系。

2.3牡会服务体系的原因

首先,缺乏专门的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于民营企业资信状况不均匀,为规避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方面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大打折扣,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使民营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

其次,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严格化。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后,银行业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对放贷后的风险顾虑和原有的不良贷款沉淀较多,使之对民营企业缺乏信心,为防范风险,必然采取的措施就是:普遍加强信贷资产的质量管理,对信誉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才给予贷款。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管理科学化的欠缺,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标准,因而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再次,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自身财力的不足,以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还贷不力,资金来源不断萎缩。负债经营过重,资产质量下滑,可以放贷的资金十分有限,难以给予民营企业足够的支持。

最后,政府财力扶持的困难,政府在体制改革中,重心在于加强对国有大型企业进行资金、政策方面的倾斜,受财政收入刚性的制约,限制了向民营企业贷款的力度,国有银行企业化后,政府不可能再采取干扰措施让银行放贷,使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

3政策与建议

3.1加快多层次银行体系的建设

第一,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形成高效率、低风险、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加强统一法人管理,加强内控,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提高国际竞争力,银行要降低不良贷款率,实行追究责任人制。其结果必然是要上收贷款权和撤并分支机构。在国有商业银行惜贷的同时,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需要不断扩大。央行要做一些金融产业分工引导,要借鉴金融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对不同规模的银行严格规定经营规模,改变大中小银行贷款都倾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格局。这一政策的实施,首先要建立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银行业应加快对内开放,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企业和银行自由讨价还价,贷款难的问题就自然解决了,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贷款也会的到缓解。

第二,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从1986年7月重新组建交通银行至今,中国已成立了十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此外。我国还设立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发展地方中小银行,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我国中小银行的现状看,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面临进一步发

展的诸多障碍。目前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主要是四大银行的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四大银行在集约化经营过程中,减少了县以下分支机构,或上收了县以下分支机构的贷款权。而农村信用社虽然数量众多,但经营亏损,风险突出,无力满足县域经济中广大民营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由于民营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因此,县域金融的状况与县域经济的状况存在较大的不适应。因此,在有条件的县市,可以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做为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

3.2发展创业板。支持民企上市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民营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充,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办法》于5月1日正式实施。但是《办法》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如《办法》中对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规定条件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三千万元。”面临着全球经济危机对一些待上板企业造成的重大影响,原本满足条件的企业却因为营业收入陡降,其增长率现在已无法满足创业板要求。在去年先期培育的20家排队上创业板企业中。今年已经有一半企业无法满足创业板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超30%的要求,只能延后上市。所以,在当前的环境下,适当的降低创业板上市的门槛是非常有必要的。

3.3将民间借贷法律规范化

在对待民间金融问题上,宜疏不宜堵。对于一些具备条件的民间金融组织,可考虑将其“扶正”,变身为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与推广,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将逐步被“收编”,会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新生力量。通过放贷人的条件、放贷对象、放贷利率在何种范围波动等。可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3.4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要逐步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信用创建为载体,实行信用担保机构等级评定制度。各级贷款担保机构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司制。按照市场化方式运做,进一步简化手续,强化服务,提高效率。必须明确担保行业的监管法规与管理制度。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又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只有明确行业准人和行业管理办法,才能够促使信用担保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民营企业寻找信用担保机构不再困难。

3.5建立企业信用平台

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和效益最大化,才能使得银行这一博奔主体选择贷款给民营企业的策略。企业的信用平台应该借助网络,整合税务、工商、银行、海关等部门业务信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建立企业信用名单,利用平台定期向社会公示,弘扬诚实守信的信用观念。同时,要充分发挥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信用评估功能,密切银企联系和借贷对接。

作者:石和友 尹慧莲

上一篇: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论文下一篇:运用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