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2023-04-18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王晓锐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原因。第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微观现象,这是学校管理发展的高层次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校园文化成了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了学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显示了文化管理的高层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校园文化的培植创造了优越条件。第三,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开辟一条新的路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在我国的兴起是客观必然的。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一) 研究目的

校园文化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调适、导向的育人功能。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品牌的提升势在必行。

(二)研究意义

1.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活得幸福,教得精神,使学生过得开心,学得主动。

2.使学校有“魂”(精神)可守,带动学校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3.完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合法、科学、人性。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3.探索校园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并构建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

4.科学界定“校园文化”的实质与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校园文化”教育价值的目标体系。

(二)主要内容

1.物质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道路景观建筑物的命名、校徽校旗的设计、校歌的制定、学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

2.制度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日常规范、奖惩条例、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学生活动、饮食卫生等等;

3.心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学校精神的打造、师生心灵的呵护、团队价值观的形成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讨论法

3.访谈法

4.行动法 (二)本课题研究的过程:

1.课题准备阶段(2011.5——2011.6)

(1)形成课题方案。

(2)组建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专门小组等。筹备课题研究经费。

(3)广泛收集师生意见,分析调查现有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4)上报有关职能部门寻求支持。

2.课题实施阶段(2011.7——2012.10)

成立课题组,制订各自具体的研究计划,具体实施课题研究,完成相关论文和实验报告。

3.中期论证阶段(2012.11——2013.2)

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有关专家中期评估。

4.结题鉴定阶段(2013.2——2013.12)

撰写课题的终端研究报告,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论著出版,接受课题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与成效: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以下活动,把校园文化渗透到具体的活动中。

1.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上,通过美术展览、室外展示墙及文化长廊,展示师生自创作的作品和励志标语。在硬件环境方面努力体现洁净、安静、优美的园林化特点,努力打造具有城中特色的优良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让橱窗、草坪、展板、文化墙等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无声的导师。

2.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制订、完善了《教职工工作纪律制度》、《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考勤奖惩条例》、《评优选模及职称评定晋升制度》等,旨在增强教师岗位职责意识,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

3.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将名人名言、宣传栏、优秀作业栏等井井有条地安排在适宜的地方,每周评选优秀学生并张榜公布,每月进行一次黑板报评比,既锻炼学生能力,也成为教育学生的工具,使班级环境整洁、整齐、严肃。特别是在国旗下的讲话中,让学生的演讲、才艺展示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氛围,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4.在教师文化建设上,通过创建现代教师阅览室、乒乓球活动室,羽毛球比赛,凝聚人心。不定期展出教师荣誉成果展牌,举办教育成果展览会等,使教师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建成并完善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学习型校园,以团体的形式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校园文化生活方面,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教师读书活动,让健康向上的专业理念占领教师的业余生活阵地。学校党支部、工会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举办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教师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6.在学生文化建设上,坚持以德育教育为载体,通过学科渗透、班队活动、板报橱窗宣传、评比校园之星、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活跃学生的身心,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利用每年12月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活动,开展书画、手抄报比赛、手工制作、演讲比赛、校园少年歌星评比、文艺汇演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六、结论与思考

1.校园的整体规划虽然已经完成,但很多文化设施正在建设中,显得比较零乱,从外观上还无法实现理论研究的成果。

2.一部分老师甚至是领导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缺乏相关的理念,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滞后。

3.从全市别的学校来看,虽然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从思想认识到实践过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训。

针对以上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

(1)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资金、宣传力度上进一步加强。

(2)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教师特别是领导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全市整体校园文化的水平。

(3)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努力学习外地先进的校园文化。

(4)把校园文化同学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帮助。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课题研究总报告

北关小学课题组

标识

北关小学课题负责人韩秀琴主持完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课题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刘育红、韩秀琴、李建军、宋华林、王秀英、杨建军、 陈晨、李金梅、王立芳

一、简介部分

1.标题《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 2.摘要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形式多样。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品位标志。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强化班级文化建设,主要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落实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四大块建设中。

二、主体部分

1.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核心概念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深入调研师生校园文化生活的现状和需求,并做好调查分析:剖析校园行为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把握校园行为文化的特征,为师生构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文化生活、课堂文化生活。在研究过程中探索校园文化生活的内容、途径、方式,揭示校园文化生活与师生精神成长的具体联系,为“如何丰富小学校园文化生活”提供成功案例,进一步掌握校园文化各类型之间的关系,促进校园行为文化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2、通过该课题研究,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从关注学科知识走向关注文化生活,完善学校的精神生活体系,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在这过程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转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3、通过校园文化生活的构建,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被这些丰富的、进步的文化生活滋养着,润泽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成为“人格完整、基础扎实、个性鲜明”的现代人。

4、通过实验,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拥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的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有效提高学生的成才观、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我们开展此项研究,将有利于拓展和丰富关于校园文化、校园生活的理论研究,并为此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资料。

2、这一课题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更新我们的办学观念与宗旨,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通过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生活的构建和文化生活特色的形成,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发展。

3、这一课题研究,通过构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文化生活、课堂文化生活,将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改变师生的生活状态,使学校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构建和谐校园。

4、这一课题研究,旨在探索校园文化生活的具体构建模式,探索校园文化生活对师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作用,这将为“如何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普遍关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 (1)符合社会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呈现出许多与现代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时代特征。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现代化。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切合学生的需求。

校园文化是与社会主导文化相对而言的局部文化,而校园生活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穿着打扮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改变。这一切都带有社会的时代的特征。与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一样,现代文化也有精华和糟粕,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如果协调失当,必然影响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与优良品德的培养。所以,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调适、导向的育人功能。

(3)切合我校实际情况

我校几乎所有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受社会文化影响大,但自身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不高,喜欢标新,但往往弄巧成拙,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参差不齐,所以,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本科题研究的主要依据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肖汉仕的学校心理学、柯尔伯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和班杜拉社会学习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和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最为一般的普遍的、共性的科学理论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主体论认为:现实社会环境由无数个体通过劳动创造出来,同时也认为社会环境也会按照人类发展的普遍需要对个性进行改造,因而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从人的本性上说:“人只要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哲学学说,是关于人类认识来源及发展过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作为认识者的主体只能是人,认识的对象是客体,也就是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或者叫自觉能动性,而能动性并非生来具有,它受到主体实践与学习积累的主观因素制约。主观因素包括观念、能力、身心健康、思维方式等。

(二)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对学生心理矛盾与教育要求、心理特点的分析指出:校园校园育人环境具有强化作用,表现在第一,它对个性心理发展施加长期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影响;第二,可以使个性遗传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也可以弥补个体遗传上的不足。要使环境对个体发生作用,育人环境的营造与开发应当适应个体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状态。

(三)教育学理论

柯尔伯格吸取了杜威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皮亚杰认知结构说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道德教育模式。强调指出:一要根据受教育者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性来循序渐进进行道德教育;二是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极大刺激作用。本世纪60年代兴起社会学习论,其主要代表班杜拉认为环境、社会文化、客观条件和模仿强化等是影响受教育者道德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两种理论共同点在于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环境条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3.研究程序: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做造林这样几个方面: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2、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五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变化。利用师生书画、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墙报、花草树木等形成物质文化景观;校园文化景观在设计上体现主体教育思想、审美情趣,校园的风貌,办学特色,要蕴含丰富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使学生在与其反复“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塑造,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校近两年还不断完善、美化原有校舍建筑;使教学大楼具有现代教育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按照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和要求,调整校训,,建立学校红领巾小广播,、校园音响,开展有特色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攀登英语等。来发挥重要的德育作用。

每学期学校教导处、少先队组织开展班级文化、走廊文化等活动。学期初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对教室进行精心布置,根据学生年级高低和兴趣爱好等情况来美化、布置具有个性化和时代气息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美的育人环境中充分享受教育,如:张贴名人名言、管理制度,开设学习园地、芳草地等栏目都可以由学生来共同讨论、设计具体内容和具体的操作布置。

3、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目标、抓学风、教风、校风、班风等方面的建设。

1、教育理念: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为办学宗旨,实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策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办学目标:坚持“管理制度化,育人质量化,办学特色化”,以“全面育人”为办学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以“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为办学模式,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科研有特效,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流学校。

3、校风建设,我校的校风为“团结和谐,文明奋进”。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4、教风建设,我校的教风为“精心施教,潜心笃学”。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5、学风建设,我校的学风为“用心好学,开心成长”。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7、班风建设。班风建设是班级教育的支柱工作,一个有着良好班风的集体,表现为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校、教师的教育意图能较为顺畅地下达、执行,有严明的纪律,整洁的环境,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成员在感情上认同和依恋集体,自觉维护着集体的荣誉。

8、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闲暇生活。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书来书往”爱心义卖活动;春天里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红领巾进社区实践活动;美化校园美化环境、植树造林综合实践活动;

一、二年级开展了扬起童年的风帆的“七彩童谣”比赛;

三、四年级开展的“亲子阅读”故事会;学校教导处开展了的“快乐阅读”板报展、古诗课外知识竞赛、环保征文比赛、环保演讲比赛。学校还聘请教育、司法、公安、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的人或本校领导和教师为学生作各类知识讲座,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学雷锋做好事系列活动、征文赛、古诗诵读标兵赛、庆“六一”文艺会演,英语节才艺表演、科技节、艺术节、庆元旦师生艺术节系列活动、开展孝敬老人系列活动、体育节等活动,充实活动文化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闲暇活动让学生体验闲暇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学校通过开展许多高品位、高格调的活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宽容态度。同时能对师生起到放松精神、愉悦心情、获得心理平衡的作用。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年级级长、班主任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工会、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少先队大队部、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公安局、派出所、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四)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通过各方面的制度改革创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学校一日学习生活常规》、《小学生学习常规》、《校园环境、爱护公物管理细则》、《学生个人卫生保健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制订《班主任工作职责》、《教师学期考核方法》、《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教师工作评价方案》等制度,激励教师爱岗敬业。

1、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3、我们鼓励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

本课题主要经历了以下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12-2012.7):制定学校课题实验方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做好课题前期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等。

2、实施阶段1(2012.7-2013.7)全面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理论学习、研讨工作。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3、实施阶段2(2013.7-2014.7)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调查校园文化现状和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调查报告。

4、实施阶段3(2014.7-2015.1)全面开展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全面建设阶段,撰写中期报告。

5、总结阶段(2015.1-2015.3)进行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将成功的经验以常规形式确定下来,在面上推广。

在具体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书籍、杂志、学校的校报、广播和网络的相关查阅,搜索资料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和定位。

2、考察访问法:利用在外学习、考察参观以及各种途径重点对省内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文化传统厚重的中学进行访问考察、材料分析,收集个案研究素材。

3、个案研究法:通过系统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城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研究,全景式把握城关中学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和实践中,及时进行反思反馈,总结经验,撰写相关子课题研究论文及报告,总结归纳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

技术路线

1、研读文献,探寻学校历史,访问学校历史“知情人”,筛选、提炼学校之“魂”(精神)。

2、设计研究方案,据方案、按步骤、分阶段进行研究。

3、课题组全体成员每两周定期集中讨论一次,内容主要是汇报并讨论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

4、至少每两月向学校汇报一次研究情况。

5、及时向学校行政和教代会提供需讨论通过的相关制度、措施。

6、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反馈研究成果,认真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7、已经征得学校同意,每学年进行一次报告和一次奖励,最后结题时再进行结题奖励。

4.研究发现或结论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以下活动,把校园文化渗透到具体的活动中。 ①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上,通过美术展览室、室外展示墙及文化长廊,展示师生自创作的作品和励志标语。在硬件环境方面努力体现洁净、安静、优美的园林化特点,努力打造具有城中特色的优良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让橱窗、草坪、展板、文化墙等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无声的导师。

②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制订、完善了《教职工工作纪律制度》、《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考勤奖惩条例》、《评优选模及职称评定晋升制度》等,旨在增强教师岗位职责意识,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

③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将名人名言、宣传栏、优秀作业栏等井井有条地安排在适宜的地方,每周评选优秀学生并张榜公布,每月进行一次黑板报评比,既锻炼学生能力,也成为教育学生的工具,使班级环境整洁、整齐、严肃。特别是在国旗下的讲话中,让学生的演讲、才艺展示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氛围,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④在教师文化建设上,通过创建现代教师阅览室、乒乓球活动室,羽毛球比赛,凝聚人心。不定期展出教师荣誉成果展牌,举办教育成果展览会等,使教师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建成并完善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学习型校园,以团体的形式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⑤在校园文化生活方面,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教师读书活动,让健康向上的专业理念占领教师的业余生活阵地。学校党支部、工会经常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小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举办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教师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⑥在学生文化建设上,坚持以德育教育为载体,通过学科渗透、班队活动、板报橱窗宣传、评比校园之星、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活跃学生的身心,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利用每年12月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活动,开展书画、手抄报比赛、手工制作、演讲比赛、校园少年歌星评比、文艺汇演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5.分析和讨论

1、由于我校是两所学校刚刚合并的学校,从学校领导到一般教师,都是从两个不同学校而来,在思维方式、处事方法,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上都有一个整合认同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碰撞。

2、由于我校正处在合并后修建的过程中,校园的整体规划虽然已经完成,但很多文化设施正在建设中,显得比较零乱,从外观上还无法实现理论研究的成果。

3、一部分老师甚至是领导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缺乏相关的理念,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滞后。

4、从全县别的学校来看,虽然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从思想认识到实践过程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训。

6.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

①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资金、宣传力度上进一步加强。

②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教师特别是领导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全县整体校园文化的水平。

③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努力学习外地先进的校园文化。

④把校园文化同学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帮助。 当然,我们也不可回避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重教学工作,轻德育工作;重校内教育,轻校外延伸;重事后教育,轻制度建设;重阶段教育,轻养成教育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通过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活动文化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使广大学生形成自我的健康心理、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品行,真正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今后我校的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一抓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提高认识,紧抓不放;二抓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针对校园文化设施薄弱的实际,争取上级的支持,大力改善校园文化设施;三抓校园文化活动这个载体,积极开展切合我校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围绕中心,形成系列,取得实效;四抓校园文化的外部环境建设,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 资源,„发挥北关小学校园文化的独特优势。

三、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的结果与成效

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两年来,拥有了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我们以让每个学生成人、成功、成材为办学宗旨。每一年都在校园文化方面加大投入,力求创设一个温馨校园、绿色校园、阳光校园,着力打造成一所绿草如荫、鲜花盛开、空气飘香、环境优雅的办学场所。

(一) 操场绿树成行、绿草如荫、鲜花盛开

1宽阔的操场四周油松巍然屹立,中心草坪春天粉色的桃花娇艳的盛开,夏天绿油油的小草衬托出“希望”俩个大写字母造型,令人遐想

2、定期修剪的草坪,一片绿油油,使人陶醉

3、校门两旁、俩个大草坪独特的设计图案、不同特色的花草随风飘香,让人陶醉。

(二)伟人图像、警示标语、潜移默化的影响

1、各楼道的醒目处都贴有警示标语:请不要大声喧哗、走路时静悄悄、不要随地吐痰„„

2、各楼层都贴有伟人图像:邓小平、伽利略、诺贝尔、鲁迅、华罗庚、雷锋„„时时鞭策和提醒学生该怎样面对学习和生活、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和谐的人文精神

好的环境约束人也造就了人。我校的人文管理造就了一个有特色的和谐的团结向上的文明集体。教师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团结一致、共同奋进。拥有一个嶄新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师徳修养。学生的自身行为已成习惯: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环保意识已经形成、学习读书的兴趣浓厚、有很强的爱国意识和自立精神,有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见面问好礼貌待人,有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

环境吸引人,文化影响人,习惯造就人。北关小学的校园文化正在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力求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胡锦涛十八大工作报告、《论语通译》、校园文化手册、《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五、附录(插图、表格、问卷等)

楼道文化建设

第三篇:双溪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双溪中学课题组 杨贤德

内容提要:该课题主要是探究农村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理论素材,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更为科学规范具体,把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该课题组早在2007年下期就拟订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详细研究方案,制定研究人员责任状。洪江市教育局根据我校课题的研究情况,在2009年制定了《洪江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估方案》(见洪教通[2009]2号文件),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活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量化细化,下设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

2006年双溪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怀化市校园文化建设的培训示范现场,推动了整个怀化市的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了两项教育督导评估。2010年4月12日,怀化市市委常委、市宣传部部长熊秋菊到学校专题调研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研究

一、课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时代的召唤

双溪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特色,是一所与时俱进的农村示范学校。学校地处洪江市209国道线旁,是洪江的西大门。怀化的农村教育看洪江,洪江的教育看双溪。双溪的校园文化有广泛的代表性,学校不仅仅只有优雅的人文环境,更有严谨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较好的社会声誉,文化底蕴丰厚,内涵深深刻。学校是一所省级绿色环保学校,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扎实的管理措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形成了学校特色品牌。选题当时,学校于2006年4月曾提供了怀化市校园文化建设会议观摩现场,得到怀化市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因而2006年5月便着手申报课题,想把校园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行动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2006年10月教育学会同意立项(8-39)。

2、课题研究作用

该课题的提出主要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细化,共涉及到四十多个具体的问题。一级(5)——二级(30)——三级(45),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均衡发展,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水平,我校通过深入的研究,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外部管理到内部行为,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模式化的经验。提升学校质量意识,构建了学校品牌特色,树起了良好的形象,从而也提高学校的信度和效度,增强了学校人气,形成了兴旺发达的新局面,期期发生新的变化,年年都上新的台阶。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当我校申报该课题成功之后,学校教职工及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积极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之中,教育局领导也高度重视我校课题的开展情况,并为课题研究献计献策。

2、教育学理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教育是使人发生积极向上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涉及诸多层面的内容,因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载体师生从中都受到熏陶感染。

3、活动构建理论:教师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外界事物及周围环境中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育从而使他们获得知识的能力,本课题研究中有大量的师生生活实践活动。

4、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实践出真知,一切理论都从实践中来,理论又用于来指导今后的实践。我们课题组成员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教研资源,丰富校园人文环境,让学生装在和诣的环境中感受文化享受文明。

三、研究目标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丰富和发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2、为今后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形成一个评价模式,推动更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抓实抓牢,研究双溪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立志成才,勤学奋进。

3、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四、研究内容

1、校园物质文化;

2、校园活动文化;

3、校园精神文化;

4、校园制度文化;

5、校园科普创新文化。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边实践探究一边进行总结研究。

2、经验总结法:将总结的经验积累起来,形成概括性结论,提升为论文。

3、调查分析法:直接到怀化市各个学校进行采访调查走访、观摩,形成感性材料,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4、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资料,从中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丰富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六、研究过程和措施

(一)研究前的准备

1、精心挑选骨干教师,组建研究小组。

课题选定立项以后,我们立即成立了研究小组。研究人员的确定采取自愿与推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愿”即要有研究热情和信心,有不怕吃苦的思想准备,“推荐”则要考虑到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和水平。经过两方面的结合,很快组成研究小组,并进行了明确分工,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对策,所有研究人员均鉴定了“责任状”。

2、深入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1)研究组织成立以后,为了提高大家的研究水平,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更好地发展双溪中学校园文化,我们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例如易建明同志、何述喜同志、唐科夫同志都到校长骨干培训班学习,杨贤德同志多次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外出参观。易校长带领课题组成员先后到怀化三中、怀化实验学校、怀铁一中、中方一中、洪江六中、洪江龙田中学、洪江深度中学、洪江雪峰中学、洪江岔头中学等学校参观。

(2)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这一个主题,广泛地征求意见,听取专家学者的报告。2009年暑假曾集中收看过为魏书生《和谐教育,幸福人生》的专题报告,2010年暑假听了江苏洋思中学刁勇校长的讲学,特别二次派遣课题组人员去四川绵阳东城国际学校进行考查。广大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明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为积极投身课题研究打下基础,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创造性地发挥。

(3)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览的大型竞赛活动,曾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级的优秀组织奖,我校课题组成员的作品有 4件获奖,为课题研究打开了一个探索奥秘的通道,建立起一个互相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平台。

(4)充分发挥电子科技的作用,广泛收集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经验成果,创造性地引入到我校课题研究之中。 (5)课题研究得到位洪江市政杨勇副市长,教育局局长易声庚同志的大力支持,他俩为此课题献计献策。杨勇副市长、市教研室杨胜德副主任担任课题顾问,易声庚局长、曾光辉主任担任课题的策划设计人员。

(二)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提高研究水平

1、把课题研究与课改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校校本教材的资源开发研究。 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例如我校的饮水工程是一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果。前任校长杨绍勋同志带领全体教职工从离校3公里外的丝毛湾内的太阳冲引导而来的清澈的山泉水。文学社兴趣小组成员及科普小组经常到水源的发源地采风考察,提高绿色环保意识,无形之中教育学生节约用水,保护大自然。又如我校的英才廊建设鼓舞和鞭策着学生勤学上进、立志成才,学生在空闲时到廊前走一走,看一看,读一读,仰慕学长英容,感受英才的成长足迹,学在生无形之中就受到了熏陶教育。

2、以活动促研究。

(1)我校校园广播站、利用校园广播平台,宣传好人好事,歌颂新人新事,传达党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2)校团委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由学生代表发言既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鼓励,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的一种荣耀。

(3)我校广泛地开展工商界人士文化建设学习研究竞赛及活动,沅声舞韵诗词文化墙一就洪江教师老科协和诗词协会的作者创作作品,是洪江人写洪江的佳作。我们课题组曾收集到学生论文12本,数学创新设计作品一集,难忘花季毕业情怀——《毕业赠言》一本,学生创作石雕作品一幅——《启航》。校园文化山的征稿作集一本——《鹤径鹏程文化山》,共 200余件作品。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分析

(一)研究的内容的内涵不断地得到创新和发展。

1、学校管理制度得到丰富和完善,过去虽然有一些制度,但是制度并没有归类整理,制度还空白缺失,没有出台,通过研究探索,现在双溪中学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共有 187 条,分为十大类,己装订成册,对旧的制度进行了补充、修改、完善,现形成了鲜明的双溪地方特色。

2、学校有自己的校歌《双溪中学校歌》,这首校歌最先是由学校音乐教师同胜仪女士谱写词曲,经过实践应用,后来由课题组成员提出修改意见,现己正式定稿,这首校歌气势雄伟,韵律宏亮,节凑明快,歌词激昂。吟唱时都会给人以精神鼓舞,使人情绪激荡,产生对科学文化的无比的向往,对对教师的无比崇敬,这是符合青少年的认识特点,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词有文学之美,曲律有婉转之美、回旋之韵,这首歌分为两个大段,欢快明亮,深情感人,这是校本教研资源开发的成功之作。

3、校园建筑硬件与时俱进,布局合理科学规范,有点、有线、有面、有体、有动、有静,各项功能设施都达省级合格学校的要求。课题研究成员在对校园建设中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如对学校食堂、南杂让的布局提出了整改意见,学校文化广场的颁布设置了三个广场,即金鑫公寓前“层级绿化广场”、校门前的“腾飞花饰广场”、英才廊前的“造型花饰广场”,学校的教学楼、功能楼都全部进行亮化、美化,大礼堂前的花园花20多万元用大理栏杆进行了美化,旧教学楼和礼堂用外墙瓷砖进行装修,厕所移到围墙边重新修建,洗手间也配齐,符合国家体育卫生设施标准,通风通气性能良好,环保卫生。

4、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得到了延伸。

学校独具特色的有“英才廊”,文化宣传阵地,已被湖南省文明办评为“青少年思想首先教育建设活动创新的先进案例”。这个宣传栏立在“状元亭”对面,很有创意,能够挂英才廊的人物都是双溪中学毕业的精英,在各行各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得到社会的广泛的赞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荣誉度。英才廊的内容已被收录为“双中校友荣誉簿”,制成了精美的像册,部分英才向学校捐款捐物,对母校教育培养表示感谢(捐资额近100万元),这体现了我校这个文化专栏的价值,也表现出了它的社会效应,更加激发了后来的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5、学校亭宇建设朝着园林特色方向发展。双溪中学有三座亭子分别建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特色风格。

①育才亭,设计简单,一层木质结构,朴素典雅,有古色古香的原味,配有两对联。“阅今晓古不泥古;温故知新为创新。”“叠叠书铺云锦路;枝枝梅报艳阳春。”

②状元亭,九曲状元亭是2004年建成的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在青沏的池塘中央,景影辉映,意味深长。九曲桥连接着亭宇,表示成为状园要付出千辛万苦,要加倍努力,中种困难,经过。由局长易声庚提写的“状元”首嵌联——“状颂神洲春夏秋冬曲;元开世纪东西南北桃李花。”和“状元”尾嵌联——“诗书不读人世谁知故雨状;日月敢登明朝我摘新魁元。”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景交融,育人育智„„

③拿云亭,2009年10月建成。也是规模最大,最壮观,最雄伟,最气派的休闲亭,在拿云亭有一座“登科山”,寓意是敢上青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少年要有一种拿云之志,向中国航天员学习,长大要为国争光。

学校的三个亭子有着动态的和谐之美。①“育才”侧重老师的主导;②“状元”侧重学生的成功;③“拿云”侧重学生的远大志向。亭亭相应,步步推进,对小平同志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教育理念进行了一种全诠释。

6、沅声舞韵诗词文化墙。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也是文学的哲学思考,我校课题组成成员为了建设这个文化墙,突出我校的诗词特色,曾向教育局局长多次请示汇报,最终以洪江人写洪江(黔阳人写黔阳)为主题征集作品,发动全校师生动手收集,为了保证作品的广泛性,全面性,以及作品的文学性,教育启发性,同理也请洪江市诗词楹联协会的成员为校园文化教育研究献策,最终沅声舞韵诗词文化墙分为“两个部分,前主要是解放以前的洪江文人描写洪江的诗词,后者则收录有解放后,洪江(黔阳)有名望的诗人写洪江的诗词,体裁涉及到词曲赋,这个文化墙由易声庚局长精心思考而命名,他还写了一遍热情洋溢的序言,板面活跃,结构精,图文并茂,旁边衬有一行樟树,修筑了卵石通道,地下配有粉红色广场砖,是一处休闲的处境。

7、“鹤径鹏程文化山”,该文化建设项是2009年竣工的,把学校西边的岩石荒地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学校通过多方努力,创建湖南省合格学校的机遇争取教育局立项,学校课题组成员拿出了建设方案,收集资料,在这场知己坡上种上樟树、松树、南竹、杜鹃。石刻内容有勤学格言、勤学诗词,教师新语、学生留言五个部分的作品,有独字石刻,也有警句、警言,字体有行书有楷书,有方正有黑体,有大有小,依形就式,版式自然流畅,有极强可读性,观赏性,荒地上已修筑了鹅卵石路,婉延曲折,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来访说:路不宽,但好行;树不密,但怡心;字不多,意义深;花不美,枝叶嫩。正如牌匾所书“步鹤经以品石书,潜移而默化;奔鹏程以拿青云,志高而气昂。”

8、校园对联文化

学校对联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育才亭,状元亭上的八副对联,这八副对联出自洪江诗人易声庚之手,而且他还专门写了《双溪中学对联通释义》,具体阐释每副对联的内涵外延及寓意。 学校课题组老师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在教室里也贴上对联,“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161班唐建军);“有苦有累,生活不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160班杨贤德);(开学之初,各班班主任在黑板上写出一些鼓励学生的标语,这也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现象,开学要检查通报各班的情况)。

9、学校宣传窗。校园宣传栏分为六个版块①科学发展;②学校大;③学校荣誉榜;④教育科研室;⑤校园文化栏;⑥学生活动。有了课题研究才有了较好的理论指导,每一栏有专门的负责人管理,定期更新和维护。

10、学校文学社兴趣小组。学校共有十个兴趣小组。①文学社团(广播站);②球类兴趣小组(蓝球、羽毛球、乒乓球);③象棋兴趣小组;④田径兴趣小组;⑤英语兴趣小组;⑥电脑兴趣小组。⑦数学兴趣小组;⑧生化科技创新兴趣小组;⑨环保科技兴趣小组;⑩文艺工(舞蹈、器乐)。学期都有工作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我校生化科技创新兴趣小组,近几年获得省级奖励有 4 项。怀化市级科技创新奖达到 30多项。其次是文艺兴趣小组,这五年内,连续三届获得洪江市艺术节(每两年一届)团体总在前列,体育节(每两年一届)也得了团体第

五、第三名的好成绩。过去没有搞课题研究,各项兴趣小组活动虽然有,但没有得到这么好的成绩。

11、学校英才廊独具特色,2009年获得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活动先进,学校着重是启志育人,注重对学生的理想教育,突出了校本特色,内容丰富,人物典型,版式新颖,选择广泛,榜上人物有企、政、军、学、研各行各业,这都是我校毕业的学生,是“前贤”学长,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我校专门印制了“校友名人录”,这批名人也不忘学校教育和培养,慷慨解囊,相继捐款捐物,到目前为止已有人向学校捐款总额达 余元。因而这个英才廊是一个(聚财廊),尊师重教的宣传栏,这些成功人士不忘母校用感恩的心来回报学校。捐款最多是何述金先生(个人捐款近60万元),学校为了纪念这位成功的企业家,把学生公寓的名称命名的“金鑫公寓”,如果今后有哪位愿意捐资兴学,我们会把学校的其它建筑椟的名称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成员的理论素养发动教师收集,查阅,筛选国内外有关校园文化建设文献资料,邀请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理论培训,逐步使得课题组每个成员做到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去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高度。

2、做好成果推广工作,鼓励教师及时撰写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论文,,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对外推广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课题研究工作。

3、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写成具体的结构分层图编写好流程表,以便更好的推广运用,使更多的人能接受,分享这一成果。

4、拍摄成电子文档,制成文学性的经验素材

第四篇:2013年结题报告土家文化进校园

沿河县沙子镇中心完小《土家文化进校园》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博大精深的土家文化就是一部经典的民族教材。开发使用好这部教材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沙子镇是土家文化的聚集地,土家人覆盖了沙子镇土地的90%以上,在这遍土地上生息繁衍,孕育出醇香的土家文化。打造沿河山歌之乡的成名曲《望牛哥山歌》等就出自沙子镇大柒村杯子陀组,走进土家山寨,了解土家族人,就要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和风土人情。现在的《望牛歌》《这山没有那山高》《有位大姐来干场》原汁原味的土家山歌,是学生耳闻目睹、会唱会跳亲切熟悉的内容,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民族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使本民族的“文化记忆”出现中断的概率增加,使我们独特的土家文化面临着被遗忘、损坏甚至消失的严重威胁。只有通过有效保护、积极传承和合理开发,才能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构建民族文化产业。生活在灿烂厚重的土家传统文化背景之下的青少年,既是土家民族传统文化的承受者,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因此,我们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校园文化的启迪,培养具有一定的土家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土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同学们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热爱土家文化、景仰土家文化,提升对土家民族的认同感。感受到作为土家族后代的那份自信与荣耀,以便今后能更好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

因此,我校本着保护、弘扬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让她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的课堂,使她发扬光大,永保悠久。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拯救我们民族文化只要靠我们自己。我校处于这样一个民族地方,有责任保护和传承土家民族民间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承,弘扬优秀土家文化,便是我校课题的宗旨。

三,研究总目标

《让土家文化走进校园》课题,是一个校本教材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师生文化素养提升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我们争取达到“学”有资料、“听”有歌声、“看”有表演、“讲”有故事、“汇报”有成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此,我校以报告会、专栏、课题通讯、网络刊登等形式进行宣传交流,扩大优秀成果的影响和应用范围。

四、研究的内容

1、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民族民间文化氛围。 (1)、把学校风貌装成有土家特色风格。如墙报,专栏等。 (2)、全体师生穿土家服饰,全体师生跳土家集体摆手舞和唱土家山歌。

2、开展土家文化课间活动。 ①、成立编导和辅导小组。

②、聘请民间师傅(专家)对编导和辅导小组成员进行现场传授和技术指导。

③、由编导和辅导小组利用课间活动对学习进行项目编排训练。

3、编制相应的道具。

4、具体项目:

(1)、全体师生齐跳土家集体舞蹈。

(2)、演唱土家山歌的《望牛歌》《这山没得那山高》《有位大姐来赶场》等。

(3)、表演土家花灯“金钱杆”等 (4)、制作土家生活用品。 (5)、开展土家特色的游戏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 收集或编写土家民俗文化资料,让土家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1、艺体课堂开发校本教材: ①、音乐课:

教唱土家山歌。教吹土家琐呐、演奏土家八仙。 ②、美术课:

A、识制作土家服饰以及一些图案。 B、认识制作土家族生活用品和农具。 C、民族绘画 ③、体育课:

A、学跳摆手舞、花灯、龙灯、狮子灯、金钱杆舞等。 B、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

④、课外活动:全体师生学跳土家校园集体舞等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成立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人:冉启涛(沙子镇中心管理主任)

成员:王刚、冉国龙、周德红、何军 、张玉奎、侯茂德 2,各个成员的要求

(1)收集整理资料,且作技术指导, (2)搞好建设项目的预算。 (3)制定培训方案。 (4)搞好宣传发动。 (5)编写校本研究材料等 3,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12年1月—3月)即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发现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6月)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 (2012年6月“六一”活动演出)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12年7月——2013年3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2013年4月——6月)这一阶段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土家文化进校园》旨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土家文化引进校园,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向民间艺人学习,并进行会读土家资料、会讲土家故事、会唱土家歌曲、会跳土家舞蹈、会演土家戏剧等形式,把学习内容转化到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利用家乡的土家文化资源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了解土家文化,体会作为土家人的那份荣耀,并从土家文化中领悟土家先人的粗犷和细腻,感悟土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2、课题组定期组织研究成果展示及成果发布活动,以报告会、专栏、课题通讯、网络刊登等形式宣传交流,扩大优秀成果的影响和应用范围。2012年6月的“六一”土家文化的演出我校请来了沿河教育局有关领导和沙子镇政府领导以及沙子镇村干部观看,得到了各位领导和观众高度赞扬。特别是2013年4月13日由沿河县教育局举办“4+2”体育特色土家舞蹈比赛我校荣获小学组“二等奖“。

3、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全体学生懂得了土家文化的内涵,会唱土家山歌,会跳土家舞蹈等,全体教职工更新了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密切的配合中显示了和谐的氛围,为师生搭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延续了土家文化的命脉,弘扬土家文化的精华,使我们土家的优秀文化传统后继有人,血脉相传,发扬光大,使学生的土家文化素养得到协调发展和整体提高。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加强对音乐教师学习和培训,促进音乐教师对本土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体育教师对本土家舞蹈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

2、广泛发动学生深入民间,寻找会唱或会奏民间音乐的艺人、群众,将他们的歌声和表演录制下来,并向他们请教相关知识。让学生与沙子镇民间文化近距离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沙子及沙子民间文化艺术。

3、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学生不仅会唱土家山歌还要会跳土家舞蹈,更好地加强学生对本土家文化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4、在《土家文化进校园》的基础上,我们还将结合省内外的土家文化优秀民歌进行拓展后进行对比教学。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结题,并不意味着课题的研究结束,少数学生和教师对土家文化还没有很好的理解,我们将按照研究目标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边总结。一定把土家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从而,凸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优势,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使沙子镇中心完小更加充满生机,更加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希望得到有关土家文化的专家和县里的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不断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谢谢

沿河县沙子中心完小《土家文化进校园》课题组

2013年5月24日

第五篇:基层党组织与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基层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结 题 报 告

张家口市崇礼县第二中学党总支

一、立项背景

1、宏观背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性下,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目的是使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得到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然而我校招收的大多数是农村人员子女,进入学校以后,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到了挑战。这使得农村子女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健康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

2、微观背景:如何让这些农村学生在校园里自信地学习、愉快的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学校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认为:学校是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的主阵地,教师在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文化的创新。学校的教育行为在形式上也传递一种文化:即是尊重、热爱学生,还是给予平等但放任自流。所以,学校必须着力建设一种尊重和热爱农村人员子女,发展具有兼容并包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所有的学生都自信和快乐的成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党员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要“做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和实践者”的思想。我们认为,占教师总数近三成的党员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分子,时刻接受党的教育,在政治思想上保持先进,在教育意识上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在群众中代表着一种形象,在工作中成为一面旗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而且应当发挥勤奋好学的精神,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公仆意识,长久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特长、热爱和发展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于是立项研究了《基层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基层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先进作用的实践途径和手段,使农村家庭学生知识全面、人格完满、心理健康、特长明显,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学习和各种教育活动、教学实践中发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方式方法;探索使党员教师在实现、维护人民利益及先进作用充分发挥方面的党建规律。

三、研究的组织形式和人员:

该课题在党总支的主持下,由全体党员参加研究和实践,以各种学习和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载体,通过党小组交流、党组织生活汇报和理论中心组评议的形式进行推进和检查。

四、研究的具体过程:

1、组织大家学习先进性教育。

开展创先争优教育活动以来,党总支认为“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也应该成为基层党组织长期努力的奋斗方向。于是组织党员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形式,认真学习《党章》、参加专题讨论等,使党员思想上有新的启发,提高服务学校和学生的政治觉悟,深化对新问题的认识,准备采用为群众办实事、为学生热心服务的方式投入到保持先进性教育与学习活动之中。党员教师发挥创造性,发挥党员的先进文化的代表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创造爱生爱校的行为文化,参与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这都为党员投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先进作用的活动,做了深刻的思想动员,也使党总支成为开发和研究课题的堡垒作用得到体现和加强。

2、发动党员教师创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塑造能体现关怀农村人员子女的物质文化氛围。

为了充分实现校园建筑的教育功能,党员教师分工合作,支部和行政着力把办学思想物化在教育建筑上,党员教师着力把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经过党员教师的努力,学校2011年6月修建了一堵文化墙、一本石书。表现农村子女的学习特点和成就,激发学生相互学习;2012年5月学校树立了三处景观石,其中一处是“和”石,即和气、和睦、和谐,就是要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平等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另一处是“树人”碑刻,诠释意义为: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全人的地方,培养各地的勤奋学子。“树”“人”合一,象征我们学校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物质建设都彰显了校园尊重和热爱农村学生的文化特点,都弘扬了现代的校园氛围。

3、每学期组织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每一阶段组织一个重大学习活动。 开展创先争优教育活动和课题开题以后,我们按照课题研究内容,每学期开展一项主题活动。

(1)、2011年上半年,“我的金点子”活动。对于外来农村家庭子女的教育“是继续集中编制建设实验班,还是均衡分班建立平行班”,“是偏重于知识衔接教育,还是全面辅导实现心理和文化的双适应”……就学校特色建设“贡献金点子”活动中涌现出了很多“点金术”。我们在制定学校2011-2012年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又开展了这个活动,让党员同志参与学校的新一轮发展。我们说“教育过程即是一种文化过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党员教师的智慧,既使党员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文化代表,又美化了校园,这无疑为学校综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2011年下半年开展读书活动和建立书香校园活动。我校开展读书节活动,组织党员读教育教学专著,带头树立“读书成为人生的需要,成为快乐的习惯”的意识;党总支以用读书来建立学习型组织,来培育校园先进文化来作为党员读书的指导思想。为此学校还专门购买了数千元的教育图书,供党员们阅读。党支部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以此带动学校全体教师一起投入到学校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建设校园文化”的活动中去。 (3)、2012年上半年开展了党员认责承诺活动。为了提高党员在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的先进性形象,练好综合素质,党总支根据上级党委开展党员承诺制的意见,在党员中开展密切联系群众、服务学校工作的承诺制活动。每一位党员教师要根据自己岗位特点和本人实际,提出承诺事项,公开承诺内容,按照要求细致具体地完成,年终进行个人总结和组织考核。党员教师在活动中从学生方面帮助了学习困难学生、资助了家庭贫困学生,耐心地辅导了心理障碍学生;在教师方面,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主动帮助群众教师修改和发表科研论文;支部为教师提供改善在校工作的条件,走访家庭困难的教师,全校掀起了做先进教师、弘扬先进文化的潮流。

(4)、学校还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在党员教师中开展“结对帮扶贫困生”活动、“与学生交朋友”的家访活动:即每一位教师关心、帮助一名困难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家庭困难,或身体、心理困难等;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走访学生,开展谈心,为帮教的学生义务补课和辅导。党员教师们要制定计划,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写出帮教过程和体会,交给党组织考核。我们的党员教师通过走访,发现并解决了新时期青少年家教缺失的问题,有关家庭离异对学生带来伤害的问题,有的排除了学生由社会不安全因素引起的干扰。这些活动,党员教师不怕吃苦,甘愿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奉献自己的努力,为学校教育掌握了新鲜的材料,在校园中形成了爱心和奉献的崇高精神,推动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5)、在学校形成重大决策、及节假时期,学校也开展重大活动,组织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如五四青年节活动,在弘扬“五四”精神的大背景下,在党总支组织下进行思想的交流、工作的探讨。回顾学校办学特色工作之路,勉励党员教师要进一步明确人生规划,思想解放,提高自己职业生涯的定位。

五、研究的成果:

1、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基本形成。 经过党员发挥先进性,重视地方文化特色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的实践和研究过程,学校逐渐形成了尊重和热爱学生,文化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和谐共进的校园文化。学生之间形成了尊重别人的习惯、体谅别认的行为特点,学会在同学间敞开心扉,友好相处、合作学习、共同面对和接受新事物的交往文化。教育中学校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努力状况和学习幸福感。坚持新课程改革,让学生 “跳起来摘桃子”。这些使学生形成了愉快的学习心态,健康积极的人格特征。教师层面中,建设了师德师风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多年来在困难中谋求发展的历史,铸就了教师艰苦创业、敬业爱岗、淡泊名利的精神内核,教师集体形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了学校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实施的各种文化建设行为汇聚一起,形成了学校 “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合格+特长”的优秀现代人的培养目标。

校园建设布局上,共有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生态绿化园四大区域。校园环境,朴实优美,布局合理,道路规划得比较整齐,绿化的景点比较优美。校园建筑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处处彰显农村子女教育的特点,在各地的风景画中嵌入了体现平等、尊重、和谐的教育名言。图书楼和综合楼的走廊里悬挂着学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教育之窗内展示着学生的手工制作和锻炼的风姿。板报、广播站、班级文化环境布置、广播操音乐程序指挥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等,都营造学生自主管理和积极向上的良好育人环境。

2、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

通过各类学习提高了党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党员深入了解中央和上级党委的精神,与支部在同一条战线上思考学校工作,投入到学校建设中。支部党员形成了人心一齐、力量集中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充分民主,启发党员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为学校建言献策,贡献金点子,让组织成为尊重成员和赞赏党员的集体。又能以党员的章程和学校大局做工作指针,集中大家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思想和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校园建设的开展。通过开展学习和奉献活动、讨论交流活动,让党员充分交流思想,借鉴学习,竞赛争先,大家少了一些芥蒂,多了一份理解,避免了单打独斗,形成了合作共进。通过把党的支部建在年级上的创新,让党的小组长在上下沟通,左右协调中完善工作,从而发挥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在组织活动中支部的领导也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为更好地凝聚发挥了集体的力量。

3、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得到了更多的关怀。

党员勤于学习、主动工作,最终受惠的是学生。党员学习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学习活动,明确教育教学中的先进做法,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关心学生,人性化地管理班级,有更多的学生得到了教师的细心辅导和耐心开导,班风学风更加良好,教风和校风日益向上。活动开展后,党员教师报出自己的特长,并要求开设自己的特长活动课。目前学校8个小组点上兴趣小组有6个组的辅导老师是党员教师,面上的综合活动课也有50%以上由党员教师承担。使学生充满快乐,学校充满活力。支部利用推优的机制,考验党员在“一帮一爱生”活动中无偿辅导学困生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主动利用午后休息时间、活动课后的下班时间为这部分同学义务个别辅导,有效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4、党员个人成长明显。

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党建活动中,党总支逐步按时把上级党组织的方针、决定向每一位党员进行宣传,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同时也要求党员要在活动中确立成长目标,勇于学习争先,行为示范。要有一个职业成长计划,制定的目标必须是经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的。工作中通过组织校园文化节、书法竞赛、歌唱比赛、乒乓比赛、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党员充分展示自我形象与风采,推动他们个人成长。在有教学口组织业务竞赛,使党员教学技能逐步提高,成为教育教学技能的先进分子。最后由支部推优、年终考核,评选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党员教师有所为,也有所得,三年来获得党组织系列的荣誉的党员有3人,成长为校级干部的有1人,成长为学校中层的有3人,获得教育局综合荣誉奖的有6人,年终考核优秀的有6人。

六、研究的经验:

1、党的先进性建设要顺应时事、与中心工作相结合。

学校党总支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在组织建设上,时刻要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听从中央的号召。否则所做的工作得不到实效,凝聚不了人心。我们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教育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思想,促使同志们在教育特色上有所认识,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在荣辱观教育中,又开展了“奉献为荣,安逸为耻”的教育;承诺制活动是思想转化为行动的新活动,能切实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我们便制作表格,逐条履诺,弘扬党员的先进精神。这样顺应时事的工作使党总支有时代思想的后盾,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充分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校园文化特色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总支要更新观念,认真审视和分析当前学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开展党的组织建设。教育局提倡“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学校积极开展党员教师“一帮一”爱生活动,把爱心送到每一个家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鼓励教师发挥先进作用,不能脱离中心工作,否则党建工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要搭建活动的平台,并保持活动的制度化。

要使党员不断保持先进性,就要不断组织有思想教育性的活动,因为群众对党的认识只有落实到与具体的党员的交往之中。在活动中,党员教师会不断与学生和教师群众合作、交流,这样党员和支部的群众基础就会不断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随之增强。党员的活动,必须具有思想的先进性,用先进思想为指导的行动会产生超过行动本身的意义。我们组织的百名教师家访活动,既强化了党员教师个人的奉献意识,也塑造了学校关怀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形象,同时在校园中建立党员奉献,教师跟着干的潮流,促进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投入学习和教育中。在活动中组织与个人、党员与党员也因为交流和合作的多,相互了解组织的工作思路和个别党员思想的现状,增进了组织的凝聚力。

3、党员先进性发挥要注重党总支和党员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自2011年开展创先争优教育活动来,我们将本课题定为支部的中心活动,目的是追求长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由党总支书记主持,让党总支成员全体参与。

对于党员的先进作用,我们主张尊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智慧。动员党员为学校特色建设献一条妙计、为学生处理一件为难事,为学校教师做一件有贡献的实事,都是肯定个人的智慧的措施。学校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学生基础千差万别,党员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有创造性的工作。党员教师参加编写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为自己喝彩》,来引导学生勇于展示自我,学会与城市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进步,逐步完成文化心理的适应。

七、课题研究努力的方向:

1、多提供党员教师参加理论学习的机会,参加系统性的党建理论学习。党员教师都承担着课题组的任务,在平时科研中,主要是校本培训和政治学习,没有外出参加系统理论学习的机会,所以本课题主要是注重了实践,理论总结上显得薄弱一些,我们会进一步学习和总结,以提炼本课题研究的理念性成果。

2、正确处理协调好党员教师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党员也是教师,大多数党员能克服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加班加点,积极参加课题组活动,顺利完成了课题组分配的任务。但有的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及行政工作,往往因工作繁忙而影响科研实践。再加上党员大多数比较年轻,有的家庭负担比较重,所以,支部要协调好各项工作,使党员在学习和活动时间上给以保证。

3、进一步充实课题的研究内容,推广研究的成果以实现课题的价值。课题虽然在实践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成果推广上并没有最终完成,在以后的工作研究中还需不断调整充实,并探索推广有效途径,使其具备借鉴性和推广价值。

2012年5月20日

上一篇:信用社半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学英模事迹传英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