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教学目标心的体会

2023-03-01

第一篇:三维教学目标心的体会

三维教学目标

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

三维教学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学习)。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而且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而且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定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的内核,是我们从传统教学中应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教与学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故此失彼,而应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第二篇:教学中三维目标

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具体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数学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尝试各种工具、过程,发展数学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一、数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希望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等问题,但并不等于可以不要知识与技能。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仍是重要的目标,而且“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不可能单独操作的,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活动中才能实现,而且,忽视数学知识与技能将会丧失数学的课程地位和存在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其中既包括“教”的方法、“学”的方法,还包括师生行为活动的顺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已从“教法”转向“学法”,即如何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何学会学习。

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自主学习是一种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方式。教学的基本顺序由传统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就是通过自学、讨论先解决学生自己能掌握的内容,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内容进行指导。

(2)合作学习是相对于“孤立学习”的方式,是指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原则是:小组成员相互之间产生积极而直接的互动、共同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互助合作、提高效率。美术课程中诸如手工制作、交流学习等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完成。

(3)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方式。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和思考、设计或创作、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学习过程的表述要意义确切,语言简洁,次序清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学生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想?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具体在数学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数学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尝试各种工具、过程,发展数学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一、数学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希望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等问题,但并不等于可以不要知识与技能。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仍是重要的目标,而且“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不可能单独操作的,必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活动中才能实现,而且,忽视数学知识与技能将会丧失数学的课程地位和存在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其中既包括“教”的方法、“学”的方法,还包括师生行为活动的顺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已从“教法”转向“学法”,即如何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何学会学习。

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自主学习是一种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方式。教学的基本顺序由传统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就是通过自学、讨论先解决学生自己能掌握的内容,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内容进行指导。

(2)合作学习是相对于“孤立学习”的方式,是指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原则是:小组成员相互之间产生积极而直接的互动、共同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互助合作、提高效率。美术课程中诸如手工制作、交流学习等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完成。

(3)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方式。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和思考、设计或创作、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学习过程的表述要意义确切,语言简洁,次序清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学生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想?学生能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获得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三篇:体育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最直接、最基本的目标,是完成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的直接的短期的目标,体现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等方面;“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理念中新修订的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要求和落实,运动参与是前提和保证,在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学会方法,学会学习,这是体育教学形式之外的隐形东西,即体育教学不但要有型更要有神,这应该是体育教学的“灵魂”,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更需要体育教师去有意去用心和用功的地方,这也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体育教学的最高层面的目标,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激发兴趣,培养意识和习惯有关,在用心做好“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最高目标才有可能,健康第一的终极目标才会水到渠成。

第四篇: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的心得体会

——如何落实历史的三维目标

小店街道二中 攸丽芬

有效的历史教学,就是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历史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有效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如八年级中国历史《鸦片战争》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通过课前准备和阅读课文,学生 能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

2、认识或分析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通过学习课文或观看影片《林则徐》《鸦片战争》,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或写出你的感受;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三、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三国鼎立 》的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深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

1、东汉末年,群雄中曹操为什么能逐渐强大而统一北方?

2、为什么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怎样形成的?

3、如何评价曹操、诸葛亮等人物?第一个问题就是着眼于细节,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比较,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会 ;第二个问题就是着眼于整体,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概括,抓主要信息;第三个问题着眼于情感和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实践化。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历史是体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验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体验实践。”历史体验实

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活动课教学,我们可以情景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激活想象世界、接受情景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历史的感悟和思维方法的学习,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学指导方法化。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指导: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教科书中大量的课文可看作是陈述性知识,从历史知识积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阅读识记。老师的指导主要是如何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

2、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对技能的形成具有定向作用,能直接指导技能的训练和促进技能的形成。教科书中程序性知识 见于课文的“导读”“阅读提示”“思考?练习”以及“想一想”、“活动建议”的提示当中,更多的是没有见诸文字,全凭老师根据教材特点而定。

3、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指导: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不同于圈画、

讲解、分析比较等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明确每次要从教科书学到什么,要利用哪些资源和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要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才能达到学习目的等。

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的心得体会

小店街道二中

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心得体会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

小店街道二中

攸丽芬

新课标所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密切相关的。这三个目标是有梯度的,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层层深入,并最终达到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三个环节中,最关键的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目标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体现。

历史是一门最生动、最真实、最精彩的课。它记载了人类艰辛而神奇的生命历程,展示了以人为主体的时空长廓;演绎了事物与事件的纷繁美丽,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历史本是一个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历史教学也是一个过程,没有过程就无所谓教学。对于渴望知识,想了解人类发展轨迹和奥妙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学科。然而,我们大部分的学生虽然喜欢历史,却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问题存在于传统的重分数、重结果而不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历史课标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首先要遵循程序问题,按程序学习,能够节约时间,容易使学习行为达到熟练化、自动化。所以学习的一般过程离不开学习、运用、巩固、总结等环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摆脱以往教学中学生只有学习,而没有运用、巩固、总结机会的旧模式,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

其次要遵循原则问题,即人们在学习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要求。这一要素具有以下特点:较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式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是人们主观提出的要求,具有规范性、主观性的特点;学习原则既可以涉及整个学习活动,也可以涉及学习活动的某一环节,因而具有层次性的特点。

再者要遵方式问题,指的是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形式和方法等。我们建议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应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等。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最后要遵循手段问题,指学习活动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质手段,具有物质性、多样性的特点。教学中学习手段应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

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完成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科学知识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学习方法的四个要素的动作执行者都是学生。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的学习内容,就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从中学习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

历史学中三维目标的心得体会

——如何落实历史的三维目标

小店街道二中

攸丽芬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我认为新课程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个理论创新点就是三维目标,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从新课程来看,就是落实三维目标。 就历史教学来说,有效的历史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历史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那么有效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

一﹑参与有效化,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助。

3、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三、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实践化。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历史是体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验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体验实践。历史体验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活动课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激活想象世界、接受情景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历史的感悟和思维方法的学习,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学指导方法化。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六、教学评价多元化。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中,我们教师可能最关注的是教学评价了。因为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标准和教育得以真正实施的有效保障。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过程与方法。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总体目标,是新课程理念的总体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我本人认为,凡是能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配合得融洽紧密的课,肯定会是一堂优秀的历史课,这也正是我在学实践中努力追求的方向

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的心得体会

小店街道二中

第五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一、什么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三者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二、三维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执教者选择教材内容、手段方法和科学评价教学结果提供相关依据,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一)、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明确,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1、注重科学。

科学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更应该如此。对小学生来说,有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课堂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教师不能简单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在他们出现错误时,热心地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引导学生去获取正确的知识,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2、注重明确。

现在的教育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为了尊重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回答中的一些知识性错误、不良的价值倾向,盲目地给予表扬。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明显地违背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我认为,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注重明确,就是对于学生的进步,要明确地提出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要明确地指出应该努力的方向。老师的评价只有不流于空洞,不失之泛滥,只有适时、适当、具体、切实,才能起到对学生引导和点拨的作用。

(二)、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注重激励。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注重导向。

(三)、注重课堂评价的指导,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斯蒂芬表示,课堂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好的评价语言,不仅给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更注意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注重课堂评价的整合。

1、注重整合。

前面三点,是从理论上来讲的,事实上,在平时的实践中,是不可能将三者分开的。好的评价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同时又有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就要注重有效整合,落实三维目标。

2、各有侧重。

在实践中,要真正将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是存在很大的难度的。正如有的老师说,从课堂的效果看,三维目标很难一起落实,不是这个体现不足,就是那个有所忽略。我倒认为,允许存在“这个体现不足,那个有所忽略”的情况,因为受教学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不可能对三维目标的三个方面平均用力,应该是各有侧重的。

虽然不能肯定地说每节课都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特别是能力的要求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可能*一节课或短时间完成。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同样,如果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或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企望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总之,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深远,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将这一理念领会透彻,并力求每节课都体现这些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一节又一节的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每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使其积淀成为人的最深厚、最基本的东西。

上一篇:市委书记基层党建述职下一篇: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