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论文

2022-05-1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旨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的常态化应用。本文根据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对教师网络学习课程的内容、活动和应用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

第一篇:网络程序设计课程论文

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探究

摘 要:该文通过对网上远程教育研究方面的基本理念和实践体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网络教育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上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

一、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

(一)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学习熏陶的教师们无疑会转而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二)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三)以多元载体为环境

网上教育不应该排斥其他媒体,特别是书本和光盘,可以作为离线学习资源。将离线资源与网络课程相结合,一是可以弥补目前网上中文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可以减少网络信息传输的负担,三是通过减少在线学习时间而降低费用。因此,我们主张采用网络、书本、光盘三位一体的学习媒体配置。

(四)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五)以案例学习为抓手

在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更应应用案例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六)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足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 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 中心的,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七)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八)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发布,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 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蓄力量。

(九)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通常采取客观性评价办法,利用大量选择题型的测试方式。这种基于简单行为反应的测试方式证明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革新的测试理论主张采取面向绩效的评价,不但要知道学员做得怎么样,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对于网上教育来说,比较易行的方法是依据学员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课程设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称之为量规。通常从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确定评价的结构分量,并具体规定各分量的评分等级。有了这种量规,就能大大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不但可以教师评,而且可以让学员自评和同伴互评。如果事先公布量规,可以对学生作业起到导向作用。

(十)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网上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等。

二、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一)基于资源库的课程组织

课程按内容专题组织成为若干模块:各模块采取网页结构,并且与教学案例库、常见问答库(FAQ)、评价量规库、媒体素材库、参考文献库以及作业工具库相连接。

(二)基于电子学档的管理

用电子学档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支持面向过程的学习评价。

(三)开放式信息库结构

系统允许教师将优选的学员优秀电子作品上传至案例库,也可以将学员中提出的常见问题加解答后作为新的FAQ存入答问库。

(四)多向互动与合作学习

允许学员利用网上异步的及实时的通讯工具,与在线同伴合作学习,或者与在线教师和在线专家进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叶力汉.基于Web的远程教学和我国的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1998,(2).

作者:刘曼 杜磊 詹晓

第二篇:教师网络学习课程设计

【摘 要】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旨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的常态化应用。本文根据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对教师网络学习课程的内容、活动和应用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网络学习课程设计

2013年10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目标是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任务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重点是促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的常态化应用。2014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成为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也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学习课程(以下简称课程),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两个标准进行设计,努力探索创建一套既符合本地教师实际需求,又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网络学习课程和实施策略。

一、课程设计原则

1.普适性原则。课程应用对象是全体中小学教师,本课程内容选择既要符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又要综合考虑本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课程内容以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的通识性内容为主,直观易懂,难度不宜过高。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要注重趣味,增强美感,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教师开展自主性学习。

2.实用性原则。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教师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广泛开展需求调研,让课程内容更加切合老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教师学习以后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或开展翻转式的数字化教学。知识和技能训练要点尽可能做到微型化、实例化,让教师能够学练结合,即学即知,即知即用。

3.可行性原则。课程设计必须基于先进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才能让课程付诸建设与应用。数字化学习平台要具备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协作交流、分析评估等实施过程所需要的功能模块(如Blackboard learn、Moodle、Sakai等),能承担区域性的、具有大量并发用户请求的应用服务。课程设计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如SCORM标准)或国内标准(如CETS标准),有利于课程共享、重用和推广。本文涉及的课程基于Blackboard learn平台设计。

4.系统性原则。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因此,课程设计要融合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并且要基于课程目标和教师现状,在认知、技能和应用等层面系统考虑,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分层设计。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案例中渗透相关思想。同时,更加注重教师技能训练和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反思,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观念,科学、谨慎使用信息技术。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对网络学习的态度比较积极,有过多少不等的网络学习经验,但对网络学习课程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对网络学习方式也不甚了解,对信息化应用于教学的理解还局限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个层面,能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更是屈指可数。因此,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教师主体的网络学习和技能训练,提高教师对网络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学习评估的认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而能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工作。我们结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个维度,遵循系统性、普适性、实用性、可行性等原则,以网络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为主题,从基础、实践、应用三个层面设计了以下课程:

课程活动设计中的相关体例说明:

线性学习:是否强制按既定的顺序学习各子模块。

微课:有没有2-10分钟的微视频知识讲解。

协作:是否利用电子白板、讨论等交互工具开展协作学习。

测试:是否要求教师学习后进行自我测试。

作品:是否要求提交电子作品或研究性论文。

(√:表示有或是;×:表示无或不)

1.认识网络学习及其平台。课程目标:了解网络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形式,分析网络学习的优势与问题,并通过对网络学习平台(以Blackboard learn平台为例)的功能介绍,熟知网络学习在学习的内容表现、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上存在的可能性。

2.图像处理基础。课程目标:了解图片在教学内容呈现中的意义和图片处理的一般知识,掌握常用的图片处理技巧,为教师开展网络课程建设作好准备。

3.课件制作基础。课程目标:了解PowerPoint2013的新功能,掌握课件制作的一般流程和技巧,在课堂教学和微课制作中科学、有效使用PPT课件。

4.思维导图应用。课程目标:了解思维导图的发展概况、心理学基础与应用前景,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流程和相关软件使用方法,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5.学科教学工具软件应用。课程目标:针对学科特点,每位教师至少掌握一种本学科的教学工具。本课程重点介绍数学学科中几何画板的使用。

6.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目标:了解微课及制作流程,掌握常用的微课制作工具。

7.网络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掌握基于Blackboard learn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流程和方法,学会管理网络课程的应用。

8.从微课到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课程目标:了解微课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熟悉微课的特性和常见问题,掌握微课的一般评价指标和制作流程;理解翻转课堂的重要意义,掌握至少一种翻转课堂的操作方式。

三、课程应用设计

1.骨干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一般也以班级为组织,和传统的班级相比,网络班级在班额数量上有较大的伸缩空间,少则几个学生,多则成百上千甚至更大规模的慕课(MOOC)应用。课程在应用过程中有大量的学员作业批阅工作,综合考量组织、人力、经费和学习效果等诸多因素,课程应用以校本培训为主,区域骨干教师培训为辅,骨干教师可作为校本培训者或参与网络学习的组织管理工作。

2.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在线课堂结合。课程主要应用于教师自主性学习,即教师通过独立的阅读分析、实践探索、质疑创新等方法来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协作学习主要指通过课程中的协作交流模块组织小组或团队进行学习的策略,如通过维基WiKi、BBS论坛、博客等功能开展知识管理或知识分享的同步或异步教学活动。在线课堂是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平台模拟现实课堂的场景,开展实时的同步讲授、师生互动(音频、视频、文字)、测试投票、作业提交等教学活动。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比任何单一模式的学习更有效果,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

3.在线测试与作品评估结合。网络学习的绩效评估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尚没有一种成熟的网络学习评估体系可以借鉴。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线测试,通过组卷和测试,检验学习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是标准化的客观题型,也可以是主观题型,另一种是作品评估,通过对学生提交的研究性论文或者是综合应用性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估。尽管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如文件阅读次数、在线时长、视频观看时长等可以记载下来,但这些记录不能完全代表学习效果。在线测试则是通过强制性的线性学习流程,开展即学即测的过关式练习,可大大提高教师自主学习效果;而作品评估这种即学即用的形式,可以提高教师综合运用新知识的实践能力。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达成网络学习目标,提高网络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语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学习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课程设计既包括传统意义的学习内容(资源)设计,也包括完整的学习活动设计,更要考虑课程应用场景的设计。课程的实施在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模式、教学评估等多个教学环节带来“革命性”变革,不仅能让教师拓宽自身成长路径,养成网络学习习惯,实现专业自主发展,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而且,以教师为学习主体的学习变革,还必然会带来中小学课堂的变革,从而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静,游志胜.基于SCORM标准的共享式网络课程设计[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2]张一春.网络精品课程设计与开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3]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宝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

[4]江玉军.几何画板5.0从入门到精通[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8.

[5]黄伟.教师网络学习[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作者:李志丹

第三篇:网络营销课程设计的研究

摘要:网络营销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贸易领域,现代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本文分析了《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网络营销实践教学的目的入手,提出了网络营销课程设计的教学构想和实施策略,探讨了《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从而使网络营销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营销;课程设计;研究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或模拟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课堂教学只讲授抽象的原理、方法等弊端,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已属不易,要做到灵活运用更是难事。为此,我们在网络营销教学实践环节,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学习网络营销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工作,让学生运用理论教学环节学习到的网络营销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使得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同时,我们特别注意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切实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一、教学目的分析

“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通过系统、全面的实践环节,实际地感受到网络营销系统建设的重要性。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培养学生从企业整体战略管理方面来理解建设网络营销系统对加强企业竞争力、持续创新出新一代的竞争意义,同样从感性上进一步理解、掌握和熟悉企业网络营销系统的整体程序及方略,进而较全面的提升学生们的及时发现、处理、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因而,“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营销课程设计的教学构想

本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培养学生掌握网络营销系统开发的思路及方法步骤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在系统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营销策略及方法等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设计与应用能力。本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要求是:完成企业背景了解、市场环境分析(网上市场环境分析),找出网络营销的机会与威胁,为什么做);制定网络营销战略,解决做什么;根据制定战略研究适合自己目标市场的网络营销策略,要求从4P进行系统分析拟定,要说明理由;执行确定的网络营销策略,制作基本网络营销站点,并以此为平台全面模拟实现确定的网络营销策略。

三、网络营销课程设计的实施

1.课题的选择。因课程的具体内容性质说明突出了本课程的重实践性,所以,在上课之前,会把整堂课程的总体规划具体到其各项的目的、要求来让学生们了解到它的基本要领以及各项考核。以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及主观能动性。课题选择做到适中,不可求大,到时无法完成,也不可求小,没有难度,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们更好的发挥和锻炼提升。课题中大多数都是学生选择老师列出提供的各项题目作选择。同样来说,学生也能够把通过自己的选择,并取得老师的审核后作为设计的选题。

2.课题的组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以3~5个分为一个小组,并且每个小组中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分工,同时对于每一组中野要有一个代表可以同“网络营销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中的具体形式那样确定好每个人的职责。其中组长主要制定好有关实验课题的大致划分以及各个详细措施及方略,进而来保证每个工作小组可以很好正确的完成任务要求。教师则可以从旁进行整体上指导、及监督。

3.充分应用项目管理技术。开展“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这项课题,要让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其设计整体内容任务,掌握怎样合理的开发管理相关项目,来更好的迎接实际中的工作需求和困难。所以,在整个实验程序过程中,使用完备的管理负责制度。每个小组负责人要对其具体方法的制定、调整、安排、个人实验绩效考评等工作,以便更好的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同时也充当了此项实验的整体负责人。同样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在整个过程里主要起指导作用,扮演配角。

4.实施绩效管理。为了使学生能够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全面训练学生的目的,除了给予足够的任务压力之外,必须建立拥有约束及鼓励制度,以此来加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创造性,并且提高团结合作精神。所以,学生课程成绩可划分成三部分:实验报告占30%、实验任务完成占40%、组长评价占30%。由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根据具体的小组设计要求加之每个独立体的能力进程和自控,就需要学生能够很好的通过沟通了解和协助,加深彼此之间的互助协助团体力量。此体系由各个复制人的评估以及相对指导老师的协助和监督共同构成的。通过此种良好的设计及考核体系,既能很好地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同样也能使得学生得到或者体会到管理以及运用的具体措施及思考,并且很好的展现出了事半功倍。

5.加强监督及指导,以更好准确的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发挥着对于学生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及时了解问题以便解决问题。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相关操作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理念,对于不正确的要求其从新改写。所以,必须严格明确网络营销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的中的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课程设计的效果

1.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保持。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解决了网络营销理论教学脱离实际的弊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中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实例,能够加深课堂讲授的抽象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很好地完成课程设计,离不开对相关理论的理解。

2.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且自己动手操作,同时还必须与人合作,这样必然会涉及到同学之间的交流、协调。这一系列任务,在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后经常遇到,只在课堂上听理论课不可能受到这种锻炼,因此网络营销课程设计为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所以要做好这种训练,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对学生任务的要求的难度应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3.对优良素质的培养。网络营销课程设计对学生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工作务实、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和勤奋、细致、热心、勇于挑重担、不怕苦、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走向社会后做人做事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五、课程设计的启示

1.学生对实际的工作了解得越深,越有助于掌握相关理论;学生实践的机会越多,就能够加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网络营销课程设计的设置就显得非常必要。

2.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在这一水平上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够得到锻炼,创造力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3.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对确有困难的学生,必须进行热心帮助,但必须以启发为主。

4.教学实践环节不仅要加强,而且应将其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因为纯理论教学解决不了动手能力等诸多实践能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君.《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08,(3).

作者:袁林三 韩丹

上一篇:酒店服务主题毕业论文下一篇: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