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2022-07-17

第一篇: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感悟

姓名:陈欣学号:2009200040班级:09投资一班学院:经济学院

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原理。

1、泰勒认为,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首先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的研究。 所谓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 所谓动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所谓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

标准化原理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

3、泰勒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应该把计划和执行分离开来。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负责,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时间和动作研究 (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 (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

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和巨大意义

1、首先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开创实证式管理研究先河,为管理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无限广阔的新天地。

2、开创单个或局部工作流程的分析,是流程/过程管理学的鼻祖。

3、率先提出经验管理法可以为科学管理法所代替,从而开拓了管理的视野。

4、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基准化管理的创始人。

5、首次提出管理转变必须考虑人性

6、首次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区分开来,管理首次被审视为一门可研究的科学。把管理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是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标志,管理因此被公认为一门需要独立研究的科学。

三、对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学习感悟

1、用科学来取代经验,不要迷信或树立权威,要敢于质疑,研究,剖析现实中的问题,规则。实践出真知!

2、事实最有力量,事实最难体现;要用合适的方法体现事实,用事实推动工作和学科的发展。

3、认识人性,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科技以人为本。只有我为人人,人人后方为我。企业上下员工团结一致,才能创造利润,带领企业不断向前蒸蒸日上。

4、朴实=伟大,这在泰勒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道德经》中便有说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不仅是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而且包括我们普通人,也应该朴实,平易近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5、理论是次要的,而方法则是无比重要的,理论可以过时,也可以被新理论代替,而方法则具有更多的生命力,能够对后继理论和实践提供更多指引,因而具有更加深远和根本的意义。 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中的科学成分,发挥它的价值,将它用于实践,还应该在发展中不断地对他修正,不断地发展完善。

第二篇:泰勒管理理论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作者: 不详 浏览次数: 344

一、科学管理内容

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19岁时因故停学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22岁时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速提升为工长、总技师。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工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这家公司,从事顾问工作。

1898 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研究,后来他取得发明高速工具钢的利。1901年以后,他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一套企业管理理论,即"科学管理----泰勒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原理。

1、泰勒认为,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首先应该进行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所谓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

所谓动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即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比较、分析之后,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人的疲劳,提高劳动生产率。

所谓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

标准化原理是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泰勒认为,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计时工资不能体现按劳付酬,干多干少在时间上无法确切的体现出来;他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

3、泰勒认为应该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应该把计划和执行分离开来。计划由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由工长负责,这里的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时间和动作研究

(2)制定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

(3)比较标准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控制

二、泰勒科学管理的二重性

列宁认为:“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等等”。

三、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

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第三篇:苹果之父乔布斯管理之道

摘要:苹果电脑创办人乔布斯的传奇,大家早就耳熟能详。在对乔布斯的了解中不难发现他的几项个人特质,比如“专注”、“完美主义”、“精英主义”、“专制”等等。如果从经营与管理的角度重新诠释理解,在行销、产品设计与用人标准上,乔布斯都有他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追求完美产品设计重用人才

苹果对人才的管理使用与微软不同,为员工提供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不是乔布斯关注的事情。在乔布斯看来,安逸是进步的大敌。所以,他用争吵和大吼来威胁和刺激员工,让他们时刻感到恐惧,进而激发他们的斗志。在苹果,员工称粗暴的乔布斯为“恐怖分子”或者“地狱老板”。乔布斯还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粗暴的老板”。可是,恰恰是这个暴躁,满嘴粗话,时刻威胁员工的家伙带领苹果成为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苹果员工对这位“性格”老板更是尊重有加。“粗暴、咆哮”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领导力,iMac的半透明包装,iPod的滚动选歌方式,Mac OS的完美界面,都是在乔布斯的咆哮下产生的。乔布斯到底是怎样管理苹果公司使其在世界上拥有这么高的威望的呢?

首先,学会说“不”

和其他科技品牌大厂如索尼、三星比起来,苹果电脑的产品种类并不算多,这是乔布斯专注的结果。他坚持苹果电脑只需专注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把这些产品做到最好。传统观念认为,企业能提供越多产品选择越好。然而每个产品势必耗损企业资源,苹果选择稳扎稳打,产品选择少却能攻下市场。

第二,追求完美

不计成本的追求完美,是乔布斯的信念,也是苹果电脑杰出设计的秘密。

1999年1月,正当苹果要推出一系列彩色iMac前夕,乔布斯正在舞台上练习他的产品发表演说。一位在场的美国《时代》杂志记者事后转述,乔布斯为了让舞台上的新产品看起来更耀眼,即使只是提前一秒钟打亮灯光,他也一试再试。

回到产品设计,乔布斯认为设计指的是产品“功能”而不是外观。为了贯彻他想让科技产品简单好用的理想,一个产品可能经历了无数

- 1 -

次的从头来过,他也改良了设计流程,让不同团队同时参与,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的线性流程。

完美产品的最高境界是看不见的设计。苹果在意电源开关显示的亮度与颜色,在意电源线的设计,甚至连电脑内部线路的安排也赏心悦目。因为这些细节的视觉与触感,让苹果的产品独具一格。

第三,留下精英解雇笨蛋

乔布斯自命不凡,他坚信自己是一个天才。他也深知,只有找到最合适的人才才会创造最大的价值。正因如此,苹果公司内部有着浓郁的精英主义观念。

为什么有无数精英愿意留在他身边做事?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环境,在这里你可以完成其他地方无法完成的事。比如,苹果推出的任何一款电脑,其独特之处在于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完美结合。苹果几乎是业界唯一足以兼顾设计软件与硬件的企业,因为这项优势,苹果可以发展出从里到外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乔布斯的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永远可以把自己脑子里的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产品,他会找到最优秀的人来实现他的想法。

第四,聚焦与简化

乔布斯在人才管理上喜欢组织小型的“A级”工作组。他认为小的团队更容易管理和创造价值。同样,在产品管理上,他也认为只有聚焦产品,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当乔布斯重新接管苹果时,苹果销售的产品达到40种,从打印机到掌上电脑,但是每款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很小。而且,每款产品都有很多型号,但所有这些型号之间技术上的差别其实很小。乔布斯立即召开了会议。他请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员介绍自己部门的业务和产品,以及自己所在部门的运作方式和接下来的计划等问题。在听完所有人的汇报后,乔布斯认为很多部门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他说道:“公司根本没有聚焦,每个小组都在做同样地事情”。

了解公司的症结所在后,乔布斯果断地说:“苹果要生存下去,一定要砍掉过多的项目。我们需要由焦点,做我们擅长的事情。”于是苹果开始大规模裁减项目,乔布斯回归两年后,苹果推出了这四款产品,专业电脑PowerMacintosh G

3、多彩的iBook、具有靓丽外表的PowerBook,以及引起轰动的iMac。凭借这四款产品,苹果起死回生。

同时,在组织架构上,乔布斯也开始了简化和聚焦过程。这样可以做到苹果的每个员工都有人负责,从而使责任更加明确,通过合理管理发挥员工的更大价值。

“聚焦与简化”的产品管理方式,让苹果在省去很多研发经费的同时,也获得了业内人人羡慕的利润。乔布斯身上的完美主义情结与活在未来的基因使得他善于把玩这种高度聚焦产品的游戏,他不仅使苹果顺利度过了危机,同时也使苹果取得了一个有一个令人惊叹的成功。

第五,创新=借用与连结

谈到创新,乔布斯总爱引用毕加索的名言:“好的艺术家懂复制,伟大的艺术家则擅偷取”。他从不认为借用别人的点子是件可耻的事。

乔布斯给的两个创新关键字是“借用”与“连结”。但前提是,你得先知道别人做了什么。乔布斯时时关注市场动态,无论是新科技或新产品问世,在观察与了解后做改良,借用或连结,是苹果擅长的手段。MP3随身听iPod和智慧型手机iPhone是改良市场产品的结果,而当年iMac上的USB 界面,则是前所未有的借用与连结。苹果极少自己发明全新技术,他们把技术从实验室拿出来,以简单好用的方式教给一般人。

再多的技巧,终究还是别忘了激发团队的热情,那是苹果成功的源头。研发出第一代苹果电脑的团队曾经像奴隶一般工作长达3年,他们依旧热爱那种每周工作90小时的生活。因为乔布斯让他们相信,他们所设计的电脑将会改变整个产业,整个时代,他们是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艺术家,他们将无可取代。

乔布斯独行的管理与领导风格,确实带给很多管理者不同的管理方向,重新思考过去习以为常的管理原则,是否依旧适用。

参考文献:1 【美】 林红志王静 著 《苹果风暴》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1,1

2 金错刀 编著《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中信出版社2010,3

第四篇:泰勒简介

18世纪早期英国牛顿学派最优秀代表人物之一的英国数学家泰勒(Brook Taylor), 于1685 年8月18日在英格兰德尔塞克斯郡的埃德蒙顿市出生。1701年,泰勒进剑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学习。1709年后移居伦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71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同年进入促裁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微积分优先权争论的委员会。并于两年后获法学博士学位。从1714年起担任皇家学会第一秘书,1718年以健康为由辞去这一职务。1717年,他以泰勒定理求解了数值方程。 最后在1731年1 2月29日于伦敦逝世。

由于工作及健康上的原因,泰勒曾几次访问法国并和法国数学家蒙莫尔多次通信讨论级数问题和概率论的问题。1708年,23岁的泰勒得到了“振动中心问题”的解,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个工作中他用了牛顿的瞬的记号。从1714年到1719年,是泰勒在数学牛顿产的时期。他的两本著作:《正和反的增量法》及《直线透视》都出版于1715年,它们的第二版分别出于1717和1719年。从1712到 1724年,他在《哲学会报》上共发表了13篇文章,其中有些是通信和评论。文章中还包含毛细管现象、磁学及温度计的实验记录。

在生命的后期,泰勒转向宗教和哲学的写作,他的第三本著作《哲学的沉思》在他死后由外孙W.杨于1793年出版。

泰勒以微积分学中将函数展开成无穷级数的定理著称于世。这条定理大致可以叙述为:函数在一个点的邻域内的值可以用函数在该点的值及各阶导数值组成的无穷级数表示出来。然而,在半个世纪里,数学家们并没有认识到泰勒定理的重大价值。这一重大价值是后来由拉格朗日发现的,他把这一定理刻画为微积分的基本定理。泰勒定理的严格证明是在定理诞生一个世纪之后,由柯西给出的。

泰勒定理开创了有限差分理论,使任何单变量函数都可展成幂级数;同时亦使泰勒成了有限差分理论的奠基者。泰勒于书中还讨论了微积分对一系列物理 问题之应用,其中以有关弦的横向振动之结果尤为重要 。他透过求解方程导出了基本频率公式,开创了研究弦振问题之先河。此外,此书还包括了他于 数学上之其他创造性工作,如论述常微分方程的奇异解,曲率 问题之研究等。

1715年,他出版了另一名著《线性透视论》,更发表了再版的《线性透视原理》(1719) 。他以极严密之形式展开其线性透 视学体系,其中最突出之贡献是提出和使用「没影点」概念,这对摄影测量制图学之发展有 一定影响。另外,还撰有哲学遗作,发表于1793年。

第五篇: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

在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What edu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 ?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W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 ?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How can thes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 ?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 ?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围绕上述四个中心, 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或阶段:

(一)确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最后,陈述教育目标,每一个教育目标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泰勒认为目标是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期望实现的结果。教育目标是选择材料、勾划内容、编制教学程序、以及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

(二)选择学习经验

教育目标确定之后,面临的问题是要决定哪些学习经验,因为只有通过经验,才会产生学习,从而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目标。“学习经验”并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所从事的活动,而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泰勒提出了五条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 (1) 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的满足感;(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因此,所选的学习经验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学习经验

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遵守三个准则: 连续性( continuity) 顺序性(sequence)和整合(integration)。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四)评价结果

评价是查明学习经验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在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引起所期望的那种结果。而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教育评价至少包括两次评估:一次在教育计划早期进行,另一次在后期进行,以便测量在这个期间发生的变化。对于评价结果,泰勒认为,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应该是反映学生目前状况的一个剖析图,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

上一篇:体积容积教学设计下一篇:体检报告解读服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