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让五步教学法论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三让五步教学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为了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通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实践与探究,探索出了更加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步”教学法。此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一篇:三让五步教学法论文

小学语文五步教学法应用探讨

【摘  要】五步教学法是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通过对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特征分析以及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在应用中顺应学生知识能力发展规律,并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的主体参与,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育;五步法教学

核心素养培育为五步教学法提供依据和实践目标。核心素养是指一个学科教学中,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的一系列关键素质与能力,核心素养培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往往也是教学开展的出发点和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也要充分考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语言技能,有一定的语言积累量,还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素养以及言谈举止,因而单纯关注知识灌输已经不能满足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还需要通过学生充分实践参与来达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五步教学法的提出,本身是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根本需要出发的,在五步教学的设计上,也要始終考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从而指导五步教学法的完善设计和有效应用。核心素养教育为五步教学法提出、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指导依据和实践目标。

一、小学语文五步教学法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关系

五步教学法有助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效果。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需要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持。五步教学法是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深度结合学生实际,经过反复研讨,以及教学检验所得出的一种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注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激励、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中,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实践训练中强化对语文核心知识、能力的掌握。将五步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可通过其科学、高效的特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改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为小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五步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五步教学法顾名思义,其在教学中实施分为五个主要步骤,具体包括课前预习、激趣导入、合作探究、点评点拨和拓展训练。课前预习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并要在预习中形成自己的理解,激趣导入过程中,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初步提出自己的质疑,在合作探究环节带着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探究式学习,教师适当做出点评和精讲点拨,保证学生的良好理解,最后通过有效的拓展训练,实现及时的巩固强化,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五步教学法应用前的准备工作

五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需要以充分的准备作为保障。五步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路,教师在进行五步教学法的应用前,必须要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做好学情分析工作,五步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如何引导学生,教学问题是否适合学生,都是影响教学成败的关键要素,对学生兴趣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乃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都要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以此作为五步教学设计的依据。其次,还要做好教学内容的分析,五步教学法的应用还需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把握教学内容的特征,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任务,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到教学的五个步骤当中,使教学法为教学内容所服务。再次,教师还要做好教学素材的收集工作,五步教学法中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和思路引导都需要适合的教学素材作为支持,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情、教学内容和自身对教学的理解,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或多媒体技术,搜集或制作优质的教学素材,将其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使五步教学更加丰满。最后,以五步教学法的基本步骤为框架,结合学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填充素材,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并合理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对策略,为五步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做好准备。

三、五步教学法各环节应用的把控要点

教师要有效发挥五步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还必须要对各环节的要点有良好的把控。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教师提前布置好预习任务,可以在上一堂课结束时发布任务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新课预习和自主读画,并积极思考,发现和整理自己的疑问,提高预习的质量和效果。在激趣导入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选择合理的激趣措施,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如可以选择学生普遍喜爱的卡通形象,制作小动画、小漫画或对话场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引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作为素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实现有效导入。在激趣导入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盲目关注课程内容的引入,要注重引发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个性化的问题,这些都能够成为教学实践的宝贵材料。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从教学内容及学生疑问中提炼出关键问题,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目标。同时,对问题进行细化,由浅入深地设置一系列引导问题,从语文表层知识,到深层的理解,再到发散思维,始终以明确的合作目标引导学生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点评点拨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点评、点拨并不是对课程的总结,而应当融入到学生的合作探究当中,全程观察学生的谈论情况,抓住时机,对学生的想法和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许,并及时引导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普遍存在质疑或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教师要进行精讲,这也是帮助学生打通思路的过程。

作者:王冬梅

第二篇:“导、探、展、评、用”五步教学法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通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实践与探究,探索出了更加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步”教学法。此教学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五步教学法 实践与探究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在学习《新课程教育改革》以及《教师培训读本》后,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通过实践与研究发现,开发和验证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一般模式、课型和策略,形成各学科五步教学系列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通过学习与探究,很多学校已经采用“五步”课堂教学法部分学校教师在课堂上均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可对例题及练习进行修改,进行分层教学,但严禁对五个教学环节变更。“五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究:

一、导

准确恰当地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明确学习任务;恰当地导入新课,用简练的语言和科学的实验、直观的演示等揭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能把握教材的重点,明确学习的任务,思维很快被导入到正确的轨道。很多教师常常直接或间接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其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浓厚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利用各种手段,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额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是指愉快的进行学习,使他们精神振奋、对课堂兴趣盎然、欲罢不能。

一节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课有着不同的导入方式,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适应性和具体要求,所有的导入方法都无所谓优劣之分,他们也不是必须独立使用,课堂教学中不论采取设么导入方式,教师在设计导入法时,应在遵循其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艺术性、效益性的基本要求下,根据学生、学科、教材、设备等实际情况,从利于教学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导入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探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运用最多的,实践过程中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首先要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探究情境中去,当学生进入探究过程,苦苦思索、不得要领时,教师要及时引导、点拨。探究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学生能否有目标的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学生能否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去探究,学生探究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师的引导不可或缺。

启发、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探究方法,使之“善究”。探究的重点应放在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上,放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学生进入探究情境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实际素材和各种工具、使用有效的探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引导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使用的工具、素材上,放在学生运用的方法及学生呈现的思维方式上,而不是把引导的重点放在“得出正确标准的答案”上。好比“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启发、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探究方法。

三、展

“展”就是学生在预习以及探究的基础上,对导学案里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将自己或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检验其自学的效果如何。在高效课堂中,单纯的说与做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再诱人的课堂也会淡然无味。只有多元化的展示形式才能让平凡的课堂一浪胜过一浪。

(一)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常用的展示形式

口头展示: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这些内容丰富,容量大的内容。

書面展示: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表演肢体语言展示:展示的同学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加他表达讲说的内容效果,有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

实物模型展示:学习空间图形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通过学生的展示、比较,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二)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常用的展示形式

规范流程、注重模式化操作。需培养学生良好的展示习惯,规范展示用语,要求学生对课堂展示模式熟记于心,能按预设的程序有序推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初始阶段能迅速进入角色。保证了课堂的快节奏,高效率。

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人都有讲解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次展示时,各组都是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使得落后生得到了冷落,长期下去,他们的成绩会更差,所以讲解时要让落后生也参与。在教学时老师要给每个组定下规距,讲解的人要轮流进行,每个人都必须参加,课前先分配好讲解的内容,本组学生负责对讲解的人进行指导,尤其是落后生,要教他怎么说,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解的机会,都能够得到锻炼。

四、评

讲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结束后,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能力缺陷、非智力因素的缺陷进行矫正的一个过程。不论从现代教学论还是传统教学的实践来看,课堂讲评这个环节适合大多数学生学好课堂知识,对于那些还没有在课堂前期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来说是第二次达标的机会。

五、用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教师精心设计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的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教学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收获。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要具备以下特点:

题型新:教材中练习题的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就习题本身而言,练习形式比较单调、简单,不适合现在的高考模式,因此,需要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在练习的形式上及对习题处理方法上用心思、下功夫。在题型设计上,要关注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

方式新:素质教育的特点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平时在练习过程中,一般采用一问一答、板演的模式。这样的学生不能让全体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练习。如果我们能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全体学生都能加入到这样的练习中,就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师生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师的文化知识、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也不断提高。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增多,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显著提高,能密切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许成银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五步曲”初探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四大基础训练,其中“写”包括写话能力、书写能力等。但是,不少老师仍然碰到这样的烦恼:翻开作业本,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简直是在猜学生的字谜,真是苦不堪言!因此,笔者认为应抓好一年级的写字教学。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一年级写字教学的“五步曲”。

一、抓写字工具的正确使用和写字姿势的培养

一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要求之一就是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的训练。执笔就是应该根据手指的生理特点安排五指的用场,使其在轻松、自然的情况下把笔执紧。

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学生把字写端正、保证书写速度,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保护视力,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写字姿势包括头、身、手、脚等的正确姿势。写字姿势要切实做到“两个平”(即两肩齐平,两脚自然下垂,平放地上),“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端一寸、胸脯离桌边一拳)。为了让学生自己体验写字姿势的重要,我先让他们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一直写到累了,再查找原因,从而总结出“两个平”、“三个一”的规律。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加上老师随时提醒,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抓基本笔画的训练

现在一些学生的字像火柴棒搭起来的,这是忽视基本笔画的训练和正确运笔的结果。笔画是汉字结构的最小单位,因此学会基本笔画是练字的基本环节。每一个笔画的运笔都有起笔、行笔、收笔,应该在教学每一个基本笔画时渗透基本的运笔方法。汉字的形体虽然复杂多样,但基本笔画也只有点、横、竖、撇、捺、提、竖钩、横折、竖弯钩等。硬笔和软笔的运笔方法是同一个道理的。练习基本笔画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不必花太多时间,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要领,学生跟随练习两三遍即可。一年级的生字有相当一部分是独体字,而独体字大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因此应在独体字的教学中加以巩固基本笔画的练习,使之达到熟练。

三、抓独体字的书写

独体字是对基本笔画的实践检验,是掌握笔顺规则的平台,是合体字的基石,教师要起示范作用,不能放任自流。在书写中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行笔线路总结出来的规律,就是笔顺规则,它与字的重心、笔画的向背呼应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教师在教学独体字时一定要重视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其次,整个字伸得最长的笔画一般都是比较关键的笔画,一定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寻找,并把它写好,这个笔画决定字是否显得大方。例如:“七”字的关键笔画是横,如果这横写得不够长,这个字会显得很小气。然后,要引导学生会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准哪一笔在横中线、竖中线,最关键的是哪一笔、最难写的是哪一笔,帮助他们掌握笔画的起止、走向和配合。最后,有些字有几个相似的笔画,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距离。例如,有几个横向笔画的字,要注意横画多时要匀,如“王”字的三横距离是一样的;当然也有距离不一样的,如“百”字的几个横向的笔画距离就不一样。

四、抓合体字的练习

合体字大都由独体字和一些偏旁组成。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重在指导学生观察独体字作为字的一个部件后有什么变化,每个部件之间的松紧、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怎样。然后适当放手给学生自己写,最后总结各种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例如,汉字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这样的字要求做到左右基本等高,然后再看具体分类: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下结构的字下半部分要稳,要托住上面各部分等等。

五、抓一段话的连写

儿童学习写字,大都一个一个的字写得还好,但一写到成段的字,往往问题百出,水平大大降低,写数学作业时把字和字挤成一团,写语文作业时要么字大如牛要么字小如蚂蚁。

在这个环节,老师只需教给学生两个小窍门并范写一两段话即可。第一,以田字格的下线为基准,每个字向下伸得最长的笔画都写到下线,上面则写到格子的三分之二处就行了,方格左右两边留一点点空,横格则注意字和字之间留一些距离。这点需要老师边范写边讲解,学生才能心神领会。第二,学生写一段话,字数多了,为了赶速度,往往有甩笔现象,写出来的每个字就不如写单个那么有精神了,教师需强调学生注意基本笔画的运笔规则,把笔画“送”到家。

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要能写一手好字,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的训练所能解决的,而是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在学生完成各项书面作业时都要给予提醒。

作者:韦柳花

上一篇: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论文下一篇:统计学前沿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