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园林局局长

2022-07-17

第一篇:太原市园林局局长

林业局兼园林局局长述职报告

2007-2008年,我任**市林业局、园林局局长、党组书记。主持市林业局、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负责招商引资、策应扶持、党建群团、组织人事、科教财务、职工培训、国土绿化和雪枫公园管理处等工作。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

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08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生态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07-2008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二〇〇七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

第二篇:(农林局局长)人大述职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于2001年11月被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区农林局局长,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如下,请予评议。

区农林局是随机构改革而设置的一个新的政府组成部门,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合署办公,主要担负着全区农业、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主要职责,下设畜牧局、农机局、水产局、农村经营管理局、林业开发公司和种籽公司等六个二级单位。作为农林局局长,我常为自己能否胜任这一职务而深感不安,因而在工作中从不敢有丝毫懈怠,总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件事。的支持,组织的信任,同事的鼓励,群众的期盼,使我感到巨大的压力无时不伴随着我,让我倍感欣慰的是,各级及同志们给了我莫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极大地增强了我搞好各项工作的信心。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科学决策能力

自就任农林局局长以来,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同时,我深知学习是能力之根本,素质之源泉。为此,我坚持做到了三点:一是坚持政治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在我局组织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学习十六大精神等重大活动中,我坚持做到逢学必到,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写出,同时,挤出时间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年多时间来,共做学习笔记和写5万余字。二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断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农林局属于我区农村工作的一个综合性的局,对各方面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为了使自己和大家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我们确定了专门时间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每周六上午为规定的学习时间,我坚持做到了一场不落。通过学习,使自己各方面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科学决策能力。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水平。在工作中,我坚持从严治局,同时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好"班长"不当"家长",坚持任人唯贤。通过自身的率先垂范,使大家在工作上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机关工作越走越顺。

二、统筹安排,全力抓好各项工作

(一)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为更进一步改善农林局的服务环境,我坚持以抓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严格机关管理,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使全局机关作风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机关作风建设的运作规范。我认为唯有从严治局,才能高效运作,而没有一套好的制度,机关内部将难以科学有序规范的运作。为此,在全局机关干部工作大会上,我让大家自己讨论制定了勤政制度、文明办公及廉政制度等十二项规章制度,让大家用自己讨论出台的制度约束自己。二是加强监督约束,构建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通过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自查、互评互纠等活动,创建监督机制,健全机关监督网络。三是大力开展服务承诺制,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不断优化。在为经济服务,为群众办事上,我在全局提出了"三实"的工作标准,即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工作落实上实行限时服务制,要求机关上下,能一周完成的工作不能到第二个星期,能当天解决的事情,决不能拖到第二天。同时,制定了办事奖惩机制,对服务承诺期内不能办好的事情,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当事人一定的处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出台,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全局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了全局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狠抓农村经济工作

(三)狠抓招商引资工作

招商引资工作是当前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命脉。2002年,我代表农林局与区政府签定了引进500万元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状。为了认真落实好此项工作,我迅速组建了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并制定了招商引资奖惩办法,把任务层层分解,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责任,形成了人人抓招商的良好氛围。去年七月,我多方联系,好不容易请来福建一个老板,经实地考察后,他认为在襄樊办厂比掇刀强,我连续一个星期日夜陪他,一边给他宣传掇刀的优势,一边给他联系廉价厂房。最后他被我们的热心所打动,终于投资200多万元在掇刀建立了青松木业有限公司。有了这一次经验,我又连续谈成了几个项目。年底,我局超额完成了全年经济工作目标,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经济目标考核优胜单位"和"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为了鼓励大家坚持不懈的抓好此项工作,今年,我在全局机关干部工作大会上,按制定的招商引资奖惩办法现场奖励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功之人,极大地刺激了方方面面干部的积极性。同时,我把服务环境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作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切入点,在局机关推行了服务承诺制,在承诺期必须办结的事情,坚决不推诿、不拖拉,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对已招来的客商实行跟踪服务,对有意向投资的商户咬住不放松。今年上半年,我局已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60万元,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尚有投资980万元的农业种籽精选加工厂和投资300万元的加油站等2个项目已签定合同,正在征地之中。

(四)狠抓遗留问题的化解

机构改革后,农林局由原来的六个局合并而成,总债务400多万,分流待岗人员48人,5个离退休老干部工资、医疗保险无着落,导致成天络绎不绝的人员上门讨债和要工作、要工资,而且情绪十分不满,经常群体围攻区委、区政府领导,农林局的正常办公秩序也常常被扰乱。面对这些问题,我迅速组织班子成员分析问题的内在原因,统一思想,不等不靠,自己先着手解决。一是迅速成立专班,调查摸清情况,稳定好上访人员情绪。二是请示区政府组织对原单位的财务财产、债权、债务实行权威审计。三是对区政府审批的四个二级局定编定员。四是对符合文件规定的人员做好工作,实行完全买断。五是变卖财产给老干部解决工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六是对所欠债务订出还款。目前虽然所有问题没有得到全部解决,但人心比原来稳定了,问题正在一个个地加以解决落实。

(五)狠抓行政执法"两制"实施

三、以身作则,坚持从严治局,加强自身廉政建设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把手",只有自己过得硬,才能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农林局大多数干部是从社会上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各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按规矩为人理事。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凡重大事项,一律经班子讨论决定,不搞个人代替集体,不搞"一言堂";二是坚持按规范办事,不滥用职权。在我任农林局局长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来不瞎表态,随意干涉程序化工作;三是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我深感农林局工作的责任重大,从来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不搞任人唯亲,不拉帮结派,为农林局营造了一个团结向上的优良环境。四是率先垂范,加强廉洁自律。时刻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起到了"班长"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吃拿卡要,不行贿受贿,不贪污腐败,始终把"上级满意,群众满意,职工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尺度和标准,自觉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

四、正视不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一年多来,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然有很大距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宽、不够深,业务知识学习面窄,尤其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创性的开展好农村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深入基层不够。虽说经常下乡,但真正对农林局的二级局、农业站所深入调研的不多,没有深入地了解基层情况。客观上是工作繁杂,抽不出时间和精力,但主观上存在着作风飘浮,工作不扎实。三是对干部职工关心不够。特别是谈心的少,帮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少。四是对现有的遗难问题在主观上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总认为有些问题是我无能为力的。这些问题和不足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1、持之以恒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会议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求广求深上做文章,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自己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有一个新提高。

2、贴近基层实际,转变工作作风。定期下到基层站所、二级单位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疑难问题,尽力为基层单位多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多与干部职工交心谈心,加强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振奋精神,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狠抓经济目标责任落实;突出搞好招商引资,围绕"三农"工作,狠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创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全市最快,农民负担最轻的新格局。

4、接受人大监督,依靠领导群众支持,做好本质工作。要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和公仆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区人大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认真负责办理人大交办的事项。同时依靠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积极向领导请示,妥善安排布置各项工作,科学决策农村工作的重大发展方向,依托群众力量,发展壮大全区农业产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虚心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对我的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诚恳地请示区人大常委会继续关心、支持、帮助、监督我的工作,我将尽心尽职尽责的为掇刀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农林局局长)人大述职报告

区农林局是随机构改革而设置的一个新的政府组成部门,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合署办公,主要担负着全区农业、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主要职责,下设畜牧局、农机局、水产局、农村经营管理局、林业开发公司和种籽公司等六个二级单位。作为农林局局长,我常为自己能否胜任这一职务而深感不安,因而在工作中从不敢有丝毫懈怠,总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对待每

件事。领导的支持,组织的信任,同事的鼓励,群众的期盼,使我感到巨大的压力无时不伴随着我,让我倍感欣慰的是,各级领导及同志们给了我莫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极大地增强了我搞好各项工作的信心。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科学决策能力

自就任农林局局长以来,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同时,我深知学习是能力之根本,素质之源泉。为此,我坚持做到了三点:一是坚持政治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在我局组织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学习十六大精神等重大活动中,我坚持做到逢学必到,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写出心得体会,同时,挤出时间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年多时间来,共做学习笔记和写心得体会5万余字。二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断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农林局属于我区农村工作的一个综合性的局,对各方面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为了使自己和大家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我们确定了专门时间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每周六上午为规定的学习时间,我坚持做到了一场不落。通过学习,使自己各方面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科学决策能力。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水平。在工作中,我坚持从严治局,同时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好“班长”不当“家长”,坚持任人唯贤。通过自身的率先垂范,使大家在工作上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力,机关工作越走越顺。

二、统筹安排,全力抓好各项工作

(一)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为更进一步改善农林局的服务环境,我坚持以抓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严格机关管理,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使全局机关作风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机关作风建设的运作规范。我认为唯有从严治局,才能高效运作,而没有一套好的制度,机关内部将难以科学有序规范的运作。为此,在全局机关干部工作大会上,我让大家自己讨论制定了勤政制度、文明办公及廉政制度等十二项规章制度,让大家用自己讨论出台的制度约束自己。二是加强监督约束,构建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通过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自查、互评互纠等活动,创建监督机制,健全机关监督网络。三是大力开展服务承诺制,促进机关作风建设不断优化。在为经济服务,为群众办事上,我在全局提出了“三实”的工作标准,即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工作落实上实行限时服务制,要求机关上下,能一周完成的工作不能到第二个星期,能当天解决的事情,决不能拖到第二天。同时,制定了办事奖惩机制,对服务承诺期内不能办好的事情,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当事人一定的处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出台,活动的开展,大大增强了全局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了全局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狠抓农村经济工作

掇刀区虽然块头不大,农业不强,但8万多农民,20万亩耕地的农村也不是一件小事,特别是2002年上半年,我区的农业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全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为了保障全区农民受灾不减收,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组织全区农业战线的同志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在全力核灾、救灾的同时,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非农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去年全区农民人均增收38元,居全市前列。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为了做到夏季损失秋季补,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我组织全区上下农业部门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引导农民迅速调结构。2002年全区共发放农技小报、农技信息等资料信息30万余份,同时,要求各农技部门深入农户,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引导农户对二级以上提水农田,全部改种经济作物;在土质条件好的平地,提倡种“短平快”蔬菜;对缺秧的大冲田,栽植荸荠、莲藕等,同时鼓励农户搞好种草养畜等产业。通过宣传、引导,我区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保证了全区农民收入的增加。与2000年相比,在种植结构上,粮经产值由33.1:66.9调整为32:68;在农业内部结构中,多种经营比重由70.4调为73.5,增加了3个百分点;在整个种养结构中,优良品种逐步增多,优质商品率逐步提高,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了89,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7;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农业与非农业比例由44.6:55.4调升为36.6:63.4;从事

二、三产业的劳力占农村总劳力比重由14.2上升到了16.9。二是迅速核实受灾情况。在去年四月长期阴雨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后,我直接指挥和参加了全区的农业灾情核实,在灾害期间,我长时间驻守在灾害第一线、调

第四篇:人民满意的好公仆农林局副局长先进事迹推荐材料

人民满意的好公仆推荐材料—区农林局副局长**同志事迹材料

**同志,男,1967年2月17日生,1988年7月毕业于**省仪址农校,在职本科学历。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7年7月至2003年2月任区农机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2003年3月任区农林局副局长至今。按照局党委分工,该同志分管农业生产、农机管理、农业行政执

法、动物防疫、畜牧兽医、乡镇企业、农村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该同志在工作中最大的特点是踏实肯干,勤奋敬业、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以工作业绩树威信,以健全人格树形象。在所分管的农业生产、农业行政执法、动物防疫、农村经营管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工作方面,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程序办事,廉洁奉公,依法行政,开拓创新,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多次得到区委、区政府、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先进个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

一、勤于学习,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是他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源泉

该同志在分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情况复杂的情况下,能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和国家有关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方面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善于学习农业、林业、畜牧等最新专业科技知识,学习有关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法规政策,特别是农业信息管理、生物技术、农业边缘学科、市场经济理论,用新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此过程中,不耻下问,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及所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并经常与分管科室同志一道下乡调研,全面了解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建议和意见,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阎良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阎良区畜牧兽医体系建设浅谈》、《如何打造航空城都市型农业》等三篇调研报告,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创新机制,注重调研,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是他情系"三农"的具体表现

该同志任职期间,注重以业绩树威信,敢于创新,勇于进取。主要的工作创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法健全和完善了农林系统行政执法体系和监督机制,建立起农业行政执法监督责任制和执法报告审批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执法单位负全责的执法监督管理模式。对6个涉农执法工作队伍,通过举办各类专业法律法规培训会,专业知识考核,技能鉴定和执法管理水平测试,进行了清理整顿,全部推行持证上岗,培养出了一支有着很强的法制观念,精湛的专业技能,严格规范的执法水平,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懂法、知法,依法规范管理的高素质的农业执法队伍。几年来,农业行政执法所办案件没有出现一次复议,执法水平、执法形象有了较大提高和改进。

二是通过认真贯彻农业法律法规和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民权益的保护,变农产品自发式营销为强化扶持农民协会、各种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来提高农业的生产、销售、技术指导服务等全过程的组织化程度,使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几年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依托产业建协会、建好协会促产业,产业发展促增收”的工作思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先后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个,入会农户1.1万户,会员年人均增收800余元,其中,关山甜瓜协会、新兴蔬菜协会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示范农协组织,成为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的亮点。几年来,共争取省市扶持资金40余万元,有力促进了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同时,指导经管站制定了全区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明确了我区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扶持措施,为今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夯实了政策基础。

三是通过他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先后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阎良区奶畜业发展的意见》,实施奶牛"六统一"管理制度等得到省市区委、政府的认可和好评,使动物防疫工作和畜牧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任职以来,该同志身感动物防疫工作责任重大,在坚持每年组织召开春秋两次动物防疫动员大会的基础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并深入全区养殖场、农村养殖户,检查百余次,组织发放防疫知识宣传单2万余份。在禽流感防控工作中,能够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严格把好检疫免疫关,使我区强制免疫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阻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传入我区,取得了0

4、05两全区无重大动物疫情的阶段性成果。并连续三年被市农业局评为动物防疫一类单位。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农业部和省上的验收,防疫工作绩效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上,一方面多方协调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50多万元建设6个养殖园区,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目前6个养殖园区,存栏奶牛700多头;同时积极与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协调发放小额贷款,积

第五篇:太原市丧葬民俗考

生物学上讲,人类与其他物种最大的区别是人类可以创造工具并且使用语言。从这一方面考虑,也正是由于人类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的禀赋,才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的文明,主宰着地球一路走来。人类在这漫漫旅途中创造的物质文明让我们自己也叹为观止,可是与此相伴而生的精神文明,我们却无法用优劣好坏来予以评价。盖因它深刻 反映了人类亦或某一地区的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形成的属于本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状态。精神文明或许会外化成一定的物质形式,但在本质上所反映的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层面是它特有的标志。我们今天在精神文化生活的羽翼下来研究民俗,目的是为了强调它和其他人类的精神文明所共有的作用,即在人类心灵生活上的重要性。

我们广泛所认知的民俗是指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历代民众集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成为类型化、模式化的生活文化。从其定义来看,民俗所蔓延的地方无处不在。可是,如今人们却对民俗这一概念有着普遍性的认识误区,即认为民俗是那些落后的乡下农村地区所恪守的落后愚昧而又迂腐的习惯,那些在发达开化的城镇多以消亡。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的齿轮高速运转的今天,物质文明越是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就越是紧绷,彼此之间的陌生度也越高,没时间没经历也没可能去办那些复杂的要式民俗仪礼。但是,就如上文中已提到的,民俗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历经各种升沉荣辱,但它绝不会轻易也不可能消失。它是与世俗生活相伴而存在的。也许他的稳定性给了我们误解他的诱饵,但拨开面纱,他的传承性与不可替代性让我们仍可以随处捕捉到它流转的姿态。这里,且让我们以今天太原市的丧葬民俗为例加以说明。

民俗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是人生仪礼。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历的具有一定仪式性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每一个人之所以要历经人生仪礼,决定因素不只是其本人年龄和生理变化的需要,而且是在他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生育、家庭、宗教等社会制度对他的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也是一定的文化规范对他进行人格塑造的要求。因此,它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也即是说,这不是当事人一个人的事,是所有与他相关的人组成的集体所共同关注的事。

中国的丧葬仪礼有着和他赖以生存的泱泱大国一样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国人坚守着近乎繁缛的丧葬仪式,原因在于,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就像西方天主教文化中的天堂与人间之分,中国人的思维中也有着阳世和冥界之别。人们认为,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段人生旅途的开始。人是灵魂与躯体的结合,死是灵魂与躯体的分离,灵魂寻求新生活的开始。因此,丧葬在人们看来是人生旅途转换的仪式。此外,在我国被广泛信仰的佛教所信封的轮回转世说,更加坚定了中国人对死亡这一现象的认知。

在今天的太原,一般人为了能够完整的举行丧葬仪式,除了猝死的情况,一般都会把被确诊为无法医治的人带回家中。在死者初终即弥留之际,死者一般呼气比吸气较长,人们认为这是死者死前要将阳气吐尽的表现。在死者断气的瞬间,要有一位与死者生前亲近的人用新棉塞住其鼻孔和耳朵,以防七窍流血。如果死者是因无法进食饥饿而亡的,还应托住其下巴使其嘴巴合住。同时,死者的亲属应跪在床前大声号哭,家中房门上贴的“福”字和对联要全部扯掉,用白纸代替,以示生者的哀悼和悲痛。这也是向邻里街坊公布丧事的一种方法。于是,丧葬之礼开始。

死者咽气后,应马上设停尸床。一般的停尸床是用门板来充当的,如果事情紧急没有,普通的木板也可以。这一习俗有人说是怕死者背着炕到阴间过于沉重,也有人说是怕死者留恋家中温暖舒适的炕而灵魂无法安心上路。其实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是对以后还要继续在此炕上生活休息的人心理上的一种照顾。停放遗体时,死者的头应该朝南,并且要将其双脚绑住。太原的讲究是一般要在家停放三天,有些地方例如清徐县和河北省也有停五天、七天之说。其实,无论停尸时间多久,其目的都是为了等远在外地的亲戚朋友前来奔丧。但是停尸的习俗最初的渊源并不在于此,它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社会常常出现的假死现象。在古代社会,由于医学的落后,人们对有些类似于休克、晕厥等症状认识不清,因而统一认为是死亡现象。因此常会有因难产而“死”的孕妇在棺中诞下婴儿而且母子平安的所谓死后复活的假死现象。后来人们考虑到假死现象的存在,遂规定停尸几日以等待如果是假死的人的苏醒,并将此现象联系灵魂与躯体分离之说,解释为灵魂去肉体无法到达的地方办了点事情,随后返回使灵魂与躯体再结合。这一想象在我国《倩女幽魂》、《白蛇传》等许多艺术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将死者放上停尸床前,应由死者子女为其沐浴、更衣,若死者为女性,还要为其化妆,这其实就是中国人信奉的灵魂转世的一大体现,目的就是为了让死者可以体面地踏上新的旅程,重新开始另一地的生活。在停尸期间,家中所有可以反光的物件,例如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屏都应该用白纸遮盖住,讲究若光线照见死者,容易灵魂出窍。因为人们认为,在死者还未入葬前,灵魂与躯体是还未分离的,周围的一切人与事,他都还是有感知的。因此,要在其灵堂上为他放一个玻璃罐,称之为遗饭罐,照样供给一日三餐。还有,期间不能让猫进家,据说这样容易诈尸。灵堂正中应摆放死者生前的黑白照片,并且放一个砂锅,使砂锅中香火不断。前来祭拜的人要到灵前为死者上香祭拜,同时孝子(若没有儿子的话即为长女)要同时磕头作为答谢。然后客人去礼房上礼,意为为死者的丧事尽一份力。之后,由主家发给一红布条系于腰间。孝子要将死讯电话通知死者远房的亲戚,生前的朋友、同事,以及死者儿女的朋友、同事。这里强调一点,按照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习俗,如果对方的父母去世时通知了你,而你在父母丧事时却未通知对方的话,这是瞧不起对方的表现,因此而结仇的事也数见不鲜。死者的亲属要在肘部戴一个黑纱,孙子辈的亲属还要在黑纱上加一个红布条。若死者为男性则戴在左臂,死者为女性的话就戴在右臂。这其实是“孝服”的简化,避免“披麻戴孝”的繁琐。近亲属要穿白色的鞋子,但不能完全穿入,而要将脚跟露在外面,意在说明因为逝者的离开给自己的悲痛太沉重而无暇提鞋。停尸期间,孝子负责招待前来奔丧的亲朋好友,孝女则要呆在停尸的房间为死者守灵,为死者制作纸钱、元宝,供死者在阴间使用。家门外或楼门外应摆放花圈,一方面悼念逝者,一方面也是公布死讯的一种方式。以上仅为停尸期间的丧祭活动。

停尸日结束之后就是入葬,也称之为出殡。出殡当天,所有亲朋好友都应到场,在全部为死者上完香磕完头之后,由孝子最好的朋友戴上白手套把死者从停尸床移到棺中即为入殓,并抬到灵车上。孝子孝女应跪在灵车后大声哭号,随后由孝子将砂锅用力摔碎以示丧葬第一阶段的结束。孝子(如果有多个儿子则为长子)一家坐在灵车上前往墓地,孝女做的车辆尾随。孝子要沿途向车外挥洒纸钱,为的是请求路过的坟地的鬼魂放行,让死者通过,别将死者灵魂带走,有买路钱之意。到了墓地,有墓地配有的火化场先进行火葬(如果死者是少数民族成员,则要到专门的少数民族园林,允许土葬。例如太原就有回族墓地)。入炉前会最后一次开棺让亲友见最后一面,通常这时会比较混乱,但讲究是生者的眼泪切勿滴到死者身上,这样会打扰死者安息。之后盖棺入炉,亲友再次下跪送行。现在的火化制度已经十分完善,通常由工作人员乘电梯带入火化室而亲友在大厅等待,不会见到火化的场面。40分钟左右,放有死者骨灰的骨灰盒即由工作人员送出,然后由孙子手拿引魂幡引路,孝子手捧骨灰盒走在其次,将骨灰盒送至墓地。引魂幡的用处在于引已经与躯体脱离的灵魂到墓地,以防止死者找不到路而成为孤魂野鬼,也意为防止“黑白无常”和其他孤魂野鬼将其带走。经最后一次全体祭拜和上香后,由亲人将骨灰盒放入墓中。墓有许多类,有的是土墓,有的是灵塔,大部分是称作“永安堂”一类的祠堂,意为希望逝者永远安息。最后一次祭拜的同时,死者生前的一切东西,例如衣服、鞋子、花圈、大件纸钱、遗饭罐,以及为死者准备的纸制的童男童女、楼房、洗衣机、小轿车和电冰箱等,都要集中焚毁。烧得越彻底越好,这意味着这些东西顺利地到达阴间,死者可以在阴间继续享受优质生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死者衣物在焚毁之前,应把衣服上的扣子等金属制品提前取下。骨灰盒放入墓地后,如果是普通的祠堂,还要在格子前插一束花。一般经济上较富裕的家庭会选择传统的土墓葬,条件更好一点的就放入佛塔中,越靠近塔尖越昂贵,因为人们认为那样离天就越近,更容易升天为仙。最后,死者的家属会最后再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祭拜,把小件纸钱和元宝烧掉,同时必不可少的是食物,为的是让死者过“奈何桥”的时候喂狗、喂鸡从而顺利通过。还有的就直接让死者左手拿干粮右手执棒,意为狗来打狗,鸡来撵鸡。当所有人都前往墓地祭奠时,家中应留一人把家中有关祭祀的东西全部清理干净。至此,所有的丧祭仪礼基本完成。最后就是大设宴席以酬谢前来帮忙和哀悼的亲朋好友。

主要的丧葬仪礼结束了,但多种祭奠活动还未结束。讲究说,只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死者的魂魄才会完全离开人世。在此期间,死者因留恋或有放心不下的事情会返回家中,或入亲人梦中进行嘱咐。因此,死后每逢七日仍要为死者设奠,即俗称的“做七”。由于每七日一奠过于烦劳,因此太原现在只在“三七”“五七”“七七”这三天进行“做七”的活动。到此,丧葬祭祀才真正结束。此外的就是每年清明节的扫墓和鬼节的烧纸了。死者去世后的三年内,孝子一家不得参加任何燕飨活动,更不得主动举办宴席,孝子百日内还要蓄须,以示悲痛,这也是对死者的尊重。

仅太原市的丧葬仪礼就可以长篇叙述如此之多,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独特的讲究,这足以证明中国社会对人生仪礼尤其是对丧葬仪礼的重视。中国社会独树一帜的农业文明最重视的就是农业生产经验,从崇经验引发的尊敬经验较丰富的长者的孝悌之义因而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正统思想 — 儒学,也把“孝”放在了其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位置。所谓“亲亲”“尊尊”,“亲亲”父为首,最重视孝,百行孝为先。从这一文化角度来看,浩大的丧葬仪礼就是“孝”的集中体现,甚至可以说,丧礼办的隆重与否是衡量子孙尽孝与否的重要标志。古时有为父母守孝三年而不出家门的民俗,还有丧葬时披麻戴孝的“五服”之礼,宴席也较今日的长,还要唱戏、超渡等,十分繁琐。人们之所以重视丧葬仪礼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相信命运之说,希望通过虔诚的祭拜和隆重的丧葬,求得祖宗的保佑,以荫及后代。正像上文中已提到的,因为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不得不简化丧葬仪礼,守孝仅限于不宴饮,不是严格的不出仕;用不同的黑纱代替丧服以显示亲疏关系;“做七”也简化到三日;死讯的通知也由登门吊唁变成电话传达,加入了信息时代的色彩。因乡村生活节奏较之城市略慢,交际圈较狭小,熟人社会的特点更明显些,所以繁琐的丧葬仪礼保存的也会略完整些。这只是民俗的繁简之分,而绝非有无之差别。 从国家的角度而言,为了节省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因此政策性地规定了火葬制度,从而代替了民间最普遍的墓葬制度。人们的思想也随之由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转向弃其朽肉,让灵魂脱离尸体而再生的愿望。虽然我国以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立国,反对封建迷信,但是这种植根于我民族灵魂深处的丧葬民俗以其独特的魅力依然发挥着他的作用。这并不代表人们否定了唯物论。其实,现在社会的丧葬仪礼更主要的是表达生者对逝去之人的尊敬和怀念,是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潜移默化作用的儒学“孝”的最后表达方式。所谓的“讲究”,其实是一种“希冀”,而并非蒙昧的迷信。这也是政治力不加禁止也无法禁止的理由。

与西方天主教式的丧葬习俗相比,中国的丧葬仪礼也深深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佛教的“灵魂不死,轮回转世”之说与人们的思想不谋而合,旋即迅速进入丧葬仪礼这一土壤并发展起来。例如普遍存在的塔葬、超渡。“做七”的习俗也源于此。佛教讲究祭佛、仙需“九九”八十一天而祭鬼则需“七七”四十九天。佛教与儒学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我国丧祭仪礼的核心价值取向。

丧祭仪礼作为一种民俗,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即人们在群体生活中所约定的风俗习惯,各地有大同小异的特点。其次,他具有类型性和模式性,每一步应该做什么都有着特定的规矩和讲究,人们都必须如履薄冰地遵守,不能有丝毫差池。再次,他在传承中变异,又在变异中传承,不仅规范和约束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也将信奉这一仪礼的人们维系和凝聚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我国,儒学在思想领域实质上还具有着统治地位,人们对于长者的“孝悌”依然是社会普遍道德的首要内涵,也就是说,丧葬仪礼作为一项普遍性民俗,他所赖以生长的土壤还依旧鲜活,所以我们由此推定,他还将继续存在于中国的市民生活中,无论是灯红酒绿的时尚之都,还是靠天吃饭的乡土地区。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丧葬仪礼或许应历史的需求而有些许表面上的简化,但他同其他我民族的民间风俗一样,因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间信仰的固定性,将永远被传承下去,历千万祀,与日月而同辉,共三光而永光!

太 原 市 丧 葬 民 俗 考

08级双学位学生 法学院 王安妮 学号:2007181099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日

上一篇:投资发展经验总结下一篇:拓展课程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