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怎样关爱留守儿童

2022-09-11

留守学生的家长由于长期外出打工, 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 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等的关注少。而监护人一般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他们往往年龄偏大, 身体不好, 还要承担家务劳动或田间农活, 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 况且其中文盲也较多。由于他们既缺乏教育的精力和体力, 更缺乏教育的能力, 导致留守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 而且大多学习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 因此很多留守学生性格都很孤僻、心理缺陷多。他们往往学习效率低下, 精神不振, 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他们也由于“隔代爱”, 没受到父母的约束和管教而个性放纵, 性格偏激。还有的被寄养在亲戚家里, 极易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 常常对老师和同学猜测误解, 且爱发脾气, 缺乏爱心, 缺乏交流的主动性, 不能融入集体之中, 也不愿和别人交心。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 使父母与子女缺少沟通, 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 这样家长便错过了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 对孩子影响极大。他们所托付的监护人也因受教育程度有限和身心疲惫而力不从心。他们对孩子一般以照顾生活为主, 在知识、能力、精力上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等方面往往感到无能为力, 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因此, 班主任要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 难度之大, 任务之重, 不言而喻。既然当了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困难再大, 也要尽力而为。

一、加强家校联系, 共同管理

老师要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与沟通, 与他们一道共同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老师要想单方面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 是难以办到的。

老师要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与沟通, 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 以便针对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另一方面, 是了解学生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 了解他们是怎样教育和对待孩子的。往往了解他们比了解学生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留守学生 (也包括其他学生) 身上所表现出的一些“问题”, 并不是天生的, 往往都可以从他们的父母那里找到“根源”。所以, 单单在学生身上下功夫, 是难以产生效果的。只有帮助学生家长及临时监护人提高教育素质, 提高责任心, 改进教育方法, 让留守学生的父母与孩子加强联系和沟通, 改善留守学生与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关系, 增强他们之间的感情, 让留守学生得到家庭的温暖, 并让留守学生的父母及临时监护人切实解决孩子渴望亲情等心理及物质上的合理需求, 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两方面同时下功夫, 双管齐下,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才能“治标治本”。

教师在教育和管理留守学生方面, 尤其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留守学生的心灵大多受到过伤害, 他们往往情感脆弱, 抵触性强。教师应尽力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 用真情打动他们, 而尽量避免训斥他们。在关心、理解、呵护留守学生的同时, 也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在外打拼挣钱的不易, 让父母理解留守学生的同时, 留守学生也要理解他们的父母。同时, 让留守学生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毛病, 鼓足勇气, 努力学习, 奋发向上, 健康成长。

二、关爱留守儿童, 正确引导

关爱留守儿童就要对留守儿童负责, 也要对家长负责, 更要对教育负责。教师有责任引领留守儿童走进知识的殿堂, 学到更多的知识。关爱留守儿童更要理智的爱, 这就要求老师要严格要求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 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 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留守儿童目前的得失和苦乐, 更注重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

三、利用活动, 多鼓励

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 受到教育;同时, 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的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让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即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 老师要因材施教, 并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后, 课余时间不但过得充实, 而且还富有意义。大部分留守学生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 孩子勇于表达想法, 思维也相对活跃, 教师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 思考力, 培养创新精神。学校应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 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打字”比赛、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 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 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兴趣爱好, 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 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 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 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缺少亲情, 缺少关爱, 缺乏督促, 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 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 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较强的劳动观念, 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 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 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对留守儿童物质上的关爱, 主要由他们的家长、政府和学校负责。而对于教师, 呵护、教育、管理好留守儿童, 让他们快乐、平安、健康的成长, 就是对留守儿童最大的关爱。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情商管理探究下一篇:基于叶圣陶“阅读写作观”视角下的阅读与写作关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