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心理学潜意识范文

儿童的潜意识心理状态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的想法是很单纯的,有时候孩子哭闹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他们的思想里面,有我们大人想不到的潜意思在里面,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就要好好的观察和思考,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他们不傻,他们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不能说的,又想做的事情,可能就会用一些肢体语言表达,表达的方式就会千差万别。我们家长就不能只看表面,要想一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有没有什么不同,再或者有没有答应了他的事情没有做到,又借与家长的威严不敢说,他幼小的心灵不舒服,就会产生哭闹、耍赖的表面现象。有时候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的主要原因间接地导致孩子不听话。家长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不能答应了孩子的事情随便的敷衍他, 不能失信于孩子,不能欺骗与孩子。切记!!!

第二篇:《破译疾病密码》:疾病背后的潜意识心理

我们如若目光透彻,到处可以看到潜意识的“外貌”和“言语”。各种各样的疾病都是潜意识的作为:它用疾病来保护你,使你避免承受不了的负担;工作太累了,它让你感冒,休息一下;吃多了,它让你腹痛,少吃一点;它用疾病解脱你的自疚、惭愧、不安;它用疾病惩罚你,转化释放你的自疚、惭愧、不安;它以疾病的方式使你避开不愿承担的各种责任,病了,可以不工作;精神失常,则连法律责任都可以不负;它还用疾病的形式为你预测重大危险和事变;当你精神上难以活下去的时候,它给你创造不治之症,等等。

《破译疾病密码》:疾病背后的潜意识心理

(一)潜意识是仁慈的,又是冷酷的

潜意识是仁慈的,又是冷酷的。它是保佑你的“神灵”,又是惩罚你的“神灵”。潜意识与整个人类的潜意识相通时,与宇宙的意念场相通时,就更表现出“神灵”的神灵。它保佑你,又惩罚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它执行裁判。人类开始越来越敬畏它。究其实,我们相信,这神灵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它可以知道一切、制造一切。它不仅可以制造疾病,也可以制造事故。各种自我过失性事故,都是潜意识假你之手制造的。切菜时怎么会失手切伤手指?在车床旁怎样会操作失误伤了自己?都是潜意识无意而有意地暗中在支使着你。

人在心理异常时,不是常常失手打碎杯盘碗碟吗?各种自我过失性事故,都是如此性质的。不仅如此,就连那些非自我过失造成的事故,也是你的“神灵”所为。譬如,车祸;譬如,飞机失事;譬如,轮船失事;如此等等。包括你遭到火灾,被地震砸伤,中毒,误饮有毒食品,等等。这你不能理解了吧?你会说,那不是我的所为啊。那不是潜意识能假手于我制造的呀!那么,让我告诉你:潜意识是具有某种预测能力的。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保佑”你避免这一切灾害;然而,又可能不保佑你避免其中某个灾害。神灵的这种“选择”,就是一种裁判。

所以,它有时鬼使神差地使你躲过了灾难,例如,你刚要乘飞机去外地,但是,路上交通堵塞,或汽车出了故障,使你误了起飞时间,结果,那架飞机遇到了空难。有时候,它又鬼使神差地使你“撞上”灾害。你明明要从那条路上走,一时心血来潮,改走这条路,正好遇到桥梁坍塌,你便掉到河中。神灵由此让人感到它的存在,让人类敬畏。

(二)生理与心理是相互联系的

很多生理上的疾病是由心理造成的。可以说,绝大部分病都有心理原因。但是,中医用中药治疗,似乎完全是作用于生理的,结果却把很多心理原因造成的疾病治好了,为什么?因为心理、生理是相互联系的,是相互转化的。心理的原因可以导致生理疾病,很多生理疾病可以从心理入手治疗,这是事物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生理的变化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心理的变化。更详细说,在疾病分析中,有几个相联系的因素要并列出来:一,表层心理;二,深层心理,即潜意识;三,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四,生理疾病。

这四个因素是相连的。可以综合入手,实施治疗。也可以只从表层心理入手。也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或用催眠,从潜意识入手。也可以从提取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入手。还可以直接用一般医疗手段,吃药、打针、按摩、针灸、理疗,直接从生理疾病入手。

就疾病学而言,如何搞清楚心理、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疾病的心理、生理两方面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影响生理,心理原因导致生理疾病,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情绪对生理的影响。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惊伤胆,恐伤肾,就是此类。除此,人的一切情绪对生理都有特定的影响:烦恼,不安,歉疚,羞辱,紧张,焦灼、苦闷,抑郁,惆怅,忐忑……

二,理智思维也对生理有着特定的影响。有条有理的思维,逻辑混乱的思维,自由放松的思维,紧张拘束的思维,对生理都有不同的影响。

三,意志对生理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四,性格对生理的影响。性格原是心理中比较稳定的东西,它对生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五,潜意识对生理的影响。神经症中的癔病是最典型的。

六,潜意识几乎参与了绝大多数疾病,成为其原因。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二)体察身心之间的联系

凡是思想中有不通的地方,往往会反映为生理的不通。一个人遇到发愁的事,马上会愁眉苦脸,皱着额头。不要以为这时只有脸在发愁,你的整个身体都在发皱。脸上的肌肉放松,表情放松,全身的肌肉都是放松的。生命是个相互联系的物质,脸的不同部位与身体的不同器官是相联系的。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一根头发就可检测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中医的耳针则通过对耳部的针灸,达到治疗全身的目的。

当一个人的脸在发皱时,不仅身体会发皱,五脏六腑也在发皱。什么叫“提心吊胆”,什么叫“胆战心惊”,什么叫“心平气和”,不要只把它们作为一般的形容词,这是一种状态。当一个人恐惧时,不光脸上是恐惧的表情,他的脏腑也在恐惧,所谓“胆战心惊”。当一个人心态祥和的时候,不光是脸的表情安详,他的身体同样是“心平气和”的。要体察身心之间的联系。

(三)生病的需要和好处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原因压入潜意识后,竟经过曲折的途径,最后表现为生理的疾病,如瘫痪、口吃、面部抽搐、胸肋胀痛、某些心脏病、消化系统病等等很多病症。当患者潜意识中的心理病因去除后,生理上的病症很快就好了。癔病的例子就说明:癔病几乎包含了绝大多数疾病的奥秘。人类绝大多数疾病都是与心理、潜意识相关的。只是人们还远未认识到这一点。人在社会生活中,每日不知有多少紧张、忧虑、压力、愤怒、疚愧、不安、烦躁、苦闷、恐惧、惊怯、无聊、仇恨、嫉妒、懊恼……这些心理因素,最终都累积转化为生理状况了。

绝大多数疾病(除外伤、中毒等),都有心理原因。再加上种种环境因素,你有生病的需要;你有生病的好处;你有生病的自我心理暗示;你就自然、必然要生病了。这绝不是开玩笑,而是非常深刻的思想。许多病都是在“需要”时生的,心理的需要,应付环境的需要。而这需要往往与生病的“好处”相联系。人生病又总是与不自觉的自我心理暗示相联系。一个被世俗生活中千种牵挂、执著纠缠的人,万念交心,不得清静,怎么会不得病呢?

(四)不要“自造病相”

我们曾反复讲过潜意识是如何制造疾病的。现在用更简洁的说法,即是“造病象”。或说“造病相”。要健康,首先是不要“自造病相”。你可能不理解,愕然了。我却要说,人的疾病,在相当大的意义上是自造病相的结果。能悟到这一点,将终身受用。人不仅“自造病相”,还“自造疲劳相”,“自造苦相”。一个人若善于自我分析的话,可以审视到,你的疲劳,无论是脸色的疲劳,身体的疲劳,精神的疲劳,在相当程度上是“自造疲劳相”的结果。它与你的劳动支出并不成正比。当你做不愿做的事情时,当你伺候你不心甘情愿伺候的人时,当你的劳动有勉强、畏难、厌烦等心理时,你是很容易疲劳的。你会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在制造疲劳相。

你每天不自觉地造各种病相,疲劳相,苦相,你不病吗?你不衰老吗?林黛玉就是自造病相的典型。她是自造病相而死的。人要大度,大超脱,这样就无病。“我不病,谁能病我?”如果你有悟性,为什么不可以“自造健康相”?为什么不可以“自造年轻相”?不是在理智上给一个健康年轻的意念就行了,而是要深入到潜意识中,修炼、培育出这样的潜意识。它不是制造你的病相、疲劳相,而是无时无刻不在制造你的健康相、年轻相。

(五)潜意识与疾病

我们已经认识到疾病同潜意识紧密相关,催眠中的指令能控制人的生理是我们理解潜意识控制生理的钥匙。一切身心疾病都有潜意识的原因,甚至可以说,许多的疾病其原因盖在潜意识。潜意识致病的规律:梦一般的语言逻辑。“释病”如同释梦。潜意识致病的逻辑,是隐喻的逻辑,是“语言游戏”的逻辑。

彻底说,连外伤、中毒等“意外事故”也是有潜意识原因的。甚至可以“夸大”说,也是由潜意识造成的。潜意识原有预感避灾的能力,但是它“有意”不这样做。而且,它还可能“有意”制造伤害自己的事故。潜意识既然能通过身心疾病,甚至通过“事故”对人进行自惩,那么因果报应、因果病也就可以解释了。人的许多疾病,包括外伤、中毒等事故,都是由潜意识“有意”造成的。

而潜意识这种角色,就是“神灵”。神灵在决定一切。而神灵为何这样决定,为何那样决定,又不是没原因的。因为潜意识有什么致病因素也不是没原因的,它是由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决定的。这一切,都是“客观”的,“命运”的。疾病最终是和人的命运联系起来的。疾病只是命运的一部分。这种彻底的“疾病命运学”,也将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及人生,提供新的角度。潜意识是有其在全社会的结构的。潜意识思维,潜意识行动,也是有其“社会法则”的。

第三篇:医务工作者的心理意识:

一、质量与安全意识:

●质量责任意识—“您的健康,我的责任”;对患者,质量是生命,安全是保障,疗效是期望;对医院,质量是立业之本,医院的生命;质量是品牌;对医者,质量的医德,疗效是目标,安全是保障。●安全意识:对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安全就是保障;对医者,规范就是法律,医德就是保障,防范是根本,品质是基础。

二、服务意识:

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至上,服务至上。

●一个中心:一切行为 应站在病人立场思考问题,宣传导向、治病疗伤,满足期望,引导健康消费。

●病人至上:视病人为亲人,为医院衣食父母,发展根基。 ●服务至上:实施人性化服务,切实做到“关心人、理解人、体谅人、爱护人、帮助人、诚恳待人”。

三、环境意识:人人平等适应者生存

要汇集“人性化、艺术化、知识化”为一体,营造现代医疗空间环境。

(1)人性化服务,区别对待、尊重隐私、人文关怀、温馨便捷的服务。

(2)艺术化是医疗工作中典型性的服务,具有创造性的服务方式方法,这种服务是文明的,使病人感到独特的整体性,美的享受。

(3)知识化,与时俱进,开拓未来,充满智慧与才能,坚持勤劳与艰苦,努力学习知识增长,促进职能技术和专业知识跟上临床水平,使得有序和谐发展。

实现医院管理的观念转变

六切忌:

切忌相互诋毁,攻击他人缺陷或过错;

切忌捕风捉影,造谣惑众;

切忌以势压人,给人制造难堪;

切忌制造矛盾,影响团结;

切忌公众场合无理取闹,无理指责正常工作开展的流程; 以上希望大家足够重视!

七风采 :

养成尊重长者的习惯;

养成关心下属的习惯;

养成学习新进思维的习惯;

养成主动热情的工作作风;

养成健康的心灵;

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

养成有组织的团队精神;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五章 自我意识

本章学习目标

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增强 自我图式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自1890年 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

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物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social self)。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罗杰斯(C.Rogers)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 现实自我(actual self)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由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被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对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因自我抒发的方式或形成受阻抑且不能疏导而致)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导致过度的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错误的理想自我心理倾向 。用这种心理倾向指导现实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Fenigstein,Scheier与Buss(1975)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私我(private self);而另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公我(public self)。对这两者的不同注意而产生的意识为私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 self- consciousness)。

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

(四)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Markus等人提出的自我意识概念不仅包括现在的自我(the now self),还包括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f)。可能的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这一切后果都取决于被激活的自我成分的性质(比如消极的或积极的),是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感受以及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 此外,施耐德(M.Snyder)与坎贝尔(B.H.Cambell)还提出实用自我(pragmatic self)与原则自我(principled self)的概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如前所述,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self awareness)。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当个体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容、成分时,他就处于自我觉知的状态。没有自我觉知,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首先,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例如,听收音机时,人们专注于环境刺激而不进行自我觉知。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例如,课堂上个体被提问,或被其他同学注视,或被问到自己的私事,或正被摄像机镜头对准时,在这些环境刺激下,个体不得不处于自我觉知状态。

其次,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或窘迫感,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知不一定会如此。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初生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自己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我感觉分化。此时,可以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

到1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例如,推球,球滚;拉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小猫吓跑了。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尤其是物理性客体)主体意识。 2.人—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对人微笑。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

7、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像,10个月时出现与镜中自我像玩耍的倾向,1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从照片上区分)。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名字)联系起来。例如,成人叫他“军军”,他能知道是叫自己。接着,他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称自己为“军军”,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如主述“这是军军的鼻子”、“军军饿了”等等。在有关自己的这种表象性认识的基础上,约在2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直到最后能使用人称代词“我”。“我”的使用具有相对性,例如,成人问儿童:“你饿不饿?”儿童必须回答:“我不饿。”但不能回答:“你不饿。”这与对“军军饿不饿”的回答“军军不饿”是根本不同的,它需要抽象和概括能力,没有这种能力,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出现。因此,“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由此出发,儿童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是先于自我意识而发展的,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婴儿必须首先在自己和客体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但在5个月以后,当婴儿能对他人微笑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开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了。特别是当后来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掌握相结合,婴儿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发展。

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就物—我知觉分化而言,它依赖于相应的皮肤感觉分析器的成熟;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依赖于皮肤感觉分析器、视觉分析器以及与拖、拉、投、掷动作的协调活动;对主体和动作的区分的重要条件是随意性动作的出现,它依赖于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分析综合活动。这一切都是以人脑结构和机能的一定成熟为前提的。而我们知道,新生儿的大脑结构还很简单,沟回浅显,神经纤维细短,大部分尚未髓鞘化,在重量、体积、机能上均处于原始状况。直到出生第1月末至第2月初,听觉分析器、前庭分析器、视觉分析器才先后开始具有初步功能。从3个月起,婴儿才从不随意性动作基础上发展起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动作。因此,新生儿必须经历一个生理成熟过程,随大脑生理结构成熟后发展起一定的心智机能,才有可能出现物—我知觉分化。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研究表明,从3个月起婴儿才开始能稍微注意新奇事物,6个月才能比较稳定地短时注意事物,出现再认能力。这些能力的出现都依赖于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 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能必然保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狼孩就没有出现人的自我意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由此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早在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C.H.Cooley)就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他说:“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面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 这就意味着他人对于个体的态度与对待,不仅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塑造着个体的实际自我。

米德(G.H.Mead,1934年)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思想。他指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他对社会互动(相互作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他指出,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这不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个体产生了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逐渐定型,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即形成把自己确定为某一类人的自我意识。米德还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玩耍(模仿)阶段。个体获得自我形象的角色的最初阶段,只涉及一两个他人的角色扮演。②游戏阶段。个体在组织活动中扮演多人的角色,从进行协作活动的群体中获得多重自我形象。③博弈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体具有了扮演“一般他人”的能力。总之,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随着个体角色扮演能力的逐步提高,扮演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就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尽管对具体制约因素的看法不尽相同,许多研究者还是认为自我意识更多地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例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Markus等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东方文化造成了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独立型的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作用。

专栏5-1 我是谁?——自我的文化边界

自我的跨文化研究使用经典的测量工具——二十句测验(twenty statements test),即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20个不同的答案。跨文化的二十句测验表明,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被试对自我的认知、理解和表达都不尽相同,自我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维度的划分下,西方学者比如Makus等人认为自我概念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继而提出了“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的分析构架。他们认为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代表)和东方人(以日本人、中国人为代表)对自我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独立的解释,个体应是指以自己的特性与他人相互区别的、自主的实体,个体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动机和人格特质等个体特性必然影响和导致个体的某些与众不同的行为。而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则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相互依赖的解释。许多东方文化中具有保持个体之间相互依赖的机制,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特点在于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杨宜音认为,Markus等人对自我概念的文化分类用来解释中国人的自我内涵与边界时并不具有包涵性。这种“互赖性自我”的简单分类并不能反映出中国人的自我所具有的选择性和动力性等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尽管“互赖性自我”已经不是西方人的那种自我,但也不是中国人的自我。“互赖”一词无法表达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的主从关系,从而掩盖了中国人自我所具有的自我中心特征。 杨中芳根据中国文化特点对自我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她提出中国自我概念中的两个层面即“个己”与“自己”,以示与西方“自我”概念的区别。“个己”表示将自己与别人的界限以个人身体为标志,这在西方心理学中称为“自我”;“自己”则代表一种不但包括个体的身体实体,而且还包括了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其他人(即自己人),而中国人的“我”属于后者。这种自我概念区别于西方学者对文化维度简单、笼统的划分,在本质上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 资料来源: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载《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3期。

(三)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常受到父母肯定奖赏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苛刻的父母所给予的否定评价则易使儿童形成否定的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分裂。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从前述米德的研究已看出,这里着重从角色意识冲突的角度讨论其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角色指与某种社会身份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扮演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行使做父亲的权力,尽父亲的义务。社会角色是相互联系的,父亲角色就与母亲、子女角色互相关联。因此,角色扮演必然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在这种互动中,某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换言之,角色扮演受到二者组成的期望系统的制约。当系统内两种期望成分协调一致时,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形成熟练地扮演“一般人”的能力,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反之,角色扮演者就会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或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引发心理疾患。

(五)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尤其是G.H.米德)对这种作用机制作过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六)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因此,谢里夫(M.Sherif)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作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遇见未知的自己——高中生自我意识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遇见未知的自己——高中生自我意识辅导》

【设计理念】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高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自我意识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情绪体验、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积极的自我意识能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平稳愉快地度过青春期。在这一阶段要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也就是说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更加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调整和修正自我体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它激发并引导了个体的行为,青春期要给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如聪明和勤奋),那么他就可能选择学习高难度的课程。研究表明,拥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让一个人更倾向于友善和外向,而且给人以信心去尝试新的活动,接受挑战。自我意识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本课时是认识自我,第二课时是悦纳自我。这一节课就是为悦纳自我做铺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从而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建立正确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2能客观评价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3能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教学重点】

能客观评价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重点如何突出】

认识自己并能客观评价自己是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设计了一个找知音的活动。活动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要自我介绍和自我评价,同时还要请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来评价自己,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自己的积极性,接下来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介绍自己、自我评价并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教学难点】

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

【难点如何突破】

在活动后,让学生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通过老师的追问和引导来靠近本

课的目标“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活动准备】PPT,人手一个笑脸牌,人手一张《自我评估表》,flash《生之

爱》,音乐《Imagine》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在三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句话被当作神谕受到顶礼膜拜,人们把它镌刻在都城德尔阿波罗神庙的入口处,好让城市的每一位居民和每一位访客都能第一眼看到它“人啊,认识你自己”。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最喜欢引用这句话。

那么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请看视频《生之爱》,讲了一粒种子不知道活着的意义,然后寻找自己的过

程,请学生谈自己看完后的感受。

【预设学生的反应】认识自己是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用动画片里的一句话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达到自己的最高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教师可以沿着学生的思路将话题引到认识自我上面:寻找生活的意义,起码首先要认识自己,这样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会在面临各种选择的时候知道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

的选择。

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1、让你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而内心的强大来源于对自己清晰的认识。当你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了,就不会太苛求自己,对生活抱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也就能很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

2、让你在面临选择时不盲目

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程度的选择焦虑症,尤其是在人生需要做选择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无法抉择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以自己的能力能达到怎样的程度,更不知道按照自身的条件去制定自己的目标。

3、是完善自己的重要前提

人没有生来就完美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完善自己,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让自己不断地靠近自己心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4、在学习中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如聪明和勤奋),那么他就可能选择学习高难度的课程。研究表明,拥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让一个人更倾向于友善和外向,而且给人以信心去尝试新的活动,接受挑战。当学生明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则会比其他人

拥有更大的毅力去克服这些挫折。

三、非你不可之我要找知音

同伴关系是青春期的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和固定的小圈子,但是朋友当然是越多越好,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大家在自己本来就有的小圈子之外来展现自己,吸引更多的朋友。

1、自我介绍

给你7分钟的时间,你可以按照《自我评估表》(见附件)的框架提纲来准备你的答案(为了节省时间,请你只写上关键词就好);当然你也可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个人介绍。(播放音乐《Imagine》)

【预设学生的反应】可能会冷场,没有同学愿意做那个出头鸟,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自我评估表》的过程中发现那些思路敏捷、善于表达的同学,点名让这样的学生起来自我介绍。有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自我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忽略了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要追问“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这是自我认识的一块不可缺少的内容。介绍者可能会不太好意思说自己的优点,如果只说缺点不说优点这也不是客观的自我认识,所以老师在讲要求的时候强调:客观对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要吝啬对自己的赞美;如果学生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那么在下个环节同学点评的时候就会有人提出来。

2、请你的两位朋友来评价你

【预设学生的反应】这个环节基本大家都能客观地点评介绍者,但是需要提醒点评的学生,点评的内容要真诚,最好能提出来介绍者本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些优点或者缺点,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两位点评者是自我介绍的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该生会认可点评者的评价。点评的学生可能会更关注外在的一些特质,比如:篮球打得好、有才艺,可能会较少涉及性格、交往、心理状态等方面,教师要及时追问:作为该同学的好友,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些其他人所不了解的那一面;或者你可以分享一件关于这位同学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你如何评价你的朋友,有哪些建议可以送给该同学。

3、大家做选择,愿意做你知音的同学请举起你手中的笑脸牌

【预设学生的反应】老师可以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自己愿意举牌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也许会出现不举笑脸牌的同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个不举笑脸牌的同学来问原因,如果是因为个人恩怨则可以忽视,如果是因为不欣赏该同学的某些方面,则需要介绍者同学在最后分享自己活动感受的环节来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

受。

4、由介绍者在举起笑脸牌同学中选择其中的三位进行互动提问。(如:你欣赏我的哪些特质?为什么会选择我?)学生需要选择三个交往较少的同学来进行继续了解,当选择异性同学的时候也许同学们会笑,所以要选择两名异性朋友,

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尴尬。

【预设学生的反应】因为是选择了不太熟悉的几位同学进行了解,所以在问到:你欣赏对方哪些方面时,学生会提到一些外在的特质,异性之间可能会评价对方漂亮或者帅。老师要及时点评:高中生应该具备这样的审美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审美能力,那你该好好进行自我反思了。同时应该追问学生:在做选择时老师要求介绍者选择三位交往较少的同学来进行提问,全班跟你交往较少的同学可能不止这三位,你为何愿意选择这位同学做知

音?

5、介绍者分享自己在活动后的感受。

【预设学生的反应】最后介绍者谈感受的阶段,不要把这个环节变成一个认错和表决心的形式,教师应该引导同学们去发现介绍者本人没有发现自己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学生可能会有触动内心的一些想法,比如:某些方面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活动给我一些感触。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评价该学生本人都知道,也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但是自己也改不掉缺点。这个时候教师要点评:接纳自己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当面对自己也无法改掉的缺点,那么就勇敢地去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你,人生永远都处于追求完美的过程

中。

教师点评:克里希那穆提在《重新认识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除此以外,一无所恃。”生命里与我们有着亲密关系的父母亲人,与我们有着紧密联系的挚友挚爱,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与我们一同走过的是一段岁月,一起面对的是一阵风雨,一起并肩一同携手之后,一直留在身边与自己在一起的是——自己!如果这个“自己”成长得足够成熟足够圆润内心足够丰盈富足,就可以充满喜悦地一路走得更坚定,内心更淡定!真正的成长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我们看了这个同学的分享,大家一定想让别人了解自己,下面我们大家都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

【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营造活动气氛很重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认识自己的必要,同时愿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可以说:“每个人都想被别人更深入地了解,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介绍自己,今天请大家放下你们的羞怯,勇敢地展示自

己。”

2、掌握好时间很重要,要提醒学生只有7分钟的时间可以独立思考自我介绍的内容。在个人评估表中,有几项内容是需要老师在学生自我介绍时特别关注的:我的性格;我的兴趣、优势、特长等;我的弱势、不足之处;上高中后我最喜欢自己哪些方面;上高中后我不喜欢自己哪些方面;我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望;我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你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以上问题是学生剖析自己的几个关

键问题。

3、介绍者在所有举笑脸牌的同学中选择3位不太熟悉的同学进行了解,要求至少要有两位异性同学(选择两位异性同学学生就不会很尴尬)。教师可以提问举笑脸牌的同学,你欣赏该同学的哪些特质?你觉得自己身上的哪些特质和改同学契合或者互补?为什么想和该同学做知音朋友?

4、听完大家对介绍者的评价后,老师一定要请介绍者谈谈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问题具体包含:别人的哪些点评是你在曾经的生活经验中不曾意识到的,让你觉得很意外的?今天的活动对你的价值是什么?请你再综合评价一下自己,

尽量具体些。

四、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

在前一个活动中很多同学一定很后悔自己错失了这个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机会。现在四人一个小组,每个人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情况,其他三位同学说出该同学的优点及不足。四个人按照这个程序轮流来,这样大家就都能听到别人对你

的评价了。

【预设学生的反应】

1、经过上面环节的热身,学生大部分都能积极参与到分享自我的活动中来,但是也不排除有小部分学生觉得这个活动没劲,对于这样的学生不可强求,如果不愿意自我分享,就让小组其他三位同学评价该学生就好。

2、学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关注内在的自我,分享别人不知道的自己,而且要提示学生一定要有对“如何看待自己”这个问题的分享。

3、高中生会有文饰心理,如果小组的同学是自己不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就会出现为了应付而敷衍地进行自我分享。老师在活动前就应该跟学生讲:今天跟你分在一组的同学也是一种缘分,希望大家能珍惜这个机会,给彼此一个了解的契机,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拉到最近。

【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这个环节要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分配,一定要让小组四个人都有自我展示的机

会。

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选择一两名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听完同学对你的评价,你觉得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吗?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别人对你评价和你对自己的评价不相符时,你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对这个环节的活动,你有何感受?

【预设学生的反应】大部分学生都会认可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对别人善意的提醒表示很感谢,也会有部分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听到自己从未曾听过的

“别人眼中的自己”。

教师点评: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让学生在面对困惑的时候,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人最难的事情不是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的问题、挖掘自己潜力从而达成超越自己的能力。认识从而改变,最重要的是有勇气,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缺失,做好了无惧于面对自我真相的充分准备,对自我不足就能进行理智、清醒、客观地鉴别,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对自我的态度、行为、性格、知识、技能、经验、人际等进行深入分析,自我认识与人际关系紧密相关,良好的自我意识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我们共同来学习《乔哈里窗》的理论

五、《乔哈里窗》的理论

乔哈里模型把人的内心世界比作一个窗子,它有四个区域:

公开区(Open Area):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资讯。 例如:你的名字、发色,以及你有一只宠物狗的事实等。隐秘区(Hidden Area):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例如:你的秘密、希望、心愿,以及你的好恶等。盲区(Blind Spot):自己不知道,别人却知道的盲点。例如:你的处事方式,别人对你的感受等。隐秘区(Unknown Area):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资讯。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黑洞,它对其它区域有潜在影响。

在认识自我方面,乔哈里窗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共享的处方性模型,揭示了实现群体中对话合作和知识共享的两种沟通方式:(1)公开自我,通过主动扩大自我的开放区,让对方更多地了解自己,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共享和合作;(2)倾听和回应,即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发出对“我”来说具有启发意义的反馈,通过“我”积极的倾听与回应,也让对方更多地了解自己,结果也是扩大了自我的开放区,进而实现相互之间的共享和合作。

每个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都有很多个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代表的不同身份,或为人子女,或为师生或为友,每一个角色都赋予了这个角色所相应的责任和行为,常常有人累于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扮演,演着演着忘了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或演着演着,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忙时演角色,闲时找自己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我是谁”我们一辈子都在问这个问题,不同的阶段就回有不同的问题,当你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时,请多一份耐心和等待。

【板书设计】

遇见未知的自己

一、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二、我要找知音

三、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

四、乔哈里窗

【教学反思】

1、《非你不可》环节其实只为一个学生提供了自我认识的机会,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自己的积极性。而下一个环节四人一个小组,大家相互自我介绍以及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才是给所有学生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如果让学生在这个环节能更好地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2、分组环节有局限,理论上说分组应该有层次,将不同性格和气质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在讨论的环节才能凸显不同性格的不同特点,但是由于条件局限,只能按照就近原则座位相近的四人一组来讨论。

3、时间紧张是本课最重要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要保证给《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的环节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分享自己。

附件:自我评估表

上一篇:辛亥革命意义范文下一篇:学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