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意义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潜意识的意义范文

法律意识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所谓意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应,是人脑的机能、“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意识根据它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可作不同分类,如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可进一步细分,法律意识就是社会意识的一种。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3〕

据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这种反应和体验是积极的,能动的。这种表述可以概括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不同层次和组成部分,正如刘旺洪教授所言:“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4〕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虽然客观上讲,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法律意识必然包括法律思想体系的理论内容,但就实际状况而言,在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中,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的。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四个基本要素,这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由低级向高级,由深层到表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多层次结构。只有当四要素产生最佳组织效应时,才能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1.大学生法律心理,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现代法及法律现象的直接心理反应、感受、体验等,是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法律心理是在对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理念的向往与勇于接受的基础上和导引下而形成的直观而不片面、具体而不盲目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使片面性、盲目性、自发性降至最低限度,是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克服自身的偏激性而获取的。因此,大学生法律心理具有如下特征:

(1)辩证自觉的感性认识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对法及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中,能够克服传统法律心理及青年人的偏激心理,使其更具全面、客观、正确的成份。

(2)乐于接受新的法及法律现象的心理取向。指大学生对新的法事物、法现象不是持漠然态度,而是积极主动学习、遵守、运用和维护新法律、新法规。

(3)主动积极的诉讼心理。大学生应摒弃避讼、厌讼、惧讼的心理,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诉讼。

(4)扬弃传统法律文化的心理机制。指大学生对于传统法律文化能够辩证接受的心理。

(5)对现代法制的充分信任感和依赖感。即相信现代法律制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与完善,司法机关能够秉公执法,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包括自身利益);以此法律制度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是合乎人性的,能够实现秩序、正义、自由、效率等法律价值。从而确信在涉及法律问题时,依靠司法机关解决是可信赖的。

2.大学生法律观念,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形态。它是在法律心理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意识,是法律心理与法律理论的中介和过渡,处于法律意识水平的中间层次,在大学生法律意识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法律观念的有无以及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法律意识的强弱。

3.大学生法律理论,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化、系统化的理性思维体系,是现代法律观的理论表现。具有系统化形态、指导性地位等特点,居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的高级阶段,为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大学生法律理论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般理论(法理学)。它居于法学知识体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探讨法律的普遍原理、为各部门法学和法史学提供理论根据和思想指导的任务。

(2)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部门法学,即以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现行法律(国内法、国际法)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宪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内容。除此而外,还包括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律史学、比较法学及其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4.大学生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中居于最高理性层次。它是大学生对于“作为人格化了的法律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终目的”的信念。法律信仰不仅来自于法制现实,是法律现实的超前反映,而且以具体的法制作为表征,并通过人们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加以实现。其内容包括所有法律价值的实现,其特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阶级性、交叉性和终极性。大学生法律信仰蕴含着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的最高期望,是对正义、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追求及其实现,从而实现法治,最终实现人类生活的幸福。法律信仰是法制建设的奋斗目标,大学生因其在社会中的特殊角色地位而必须树立现代法律信仰。因为“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5〕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功能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未能很好地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自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有学者认为“建设法治国家总的说来,恰似一个等边三角形,立法、执法(包括司法)、法律意识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法律意识是结果”。〔6〕笔者虽不大赞同这种观点,但也从中得到了启发。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两条平行线,从硬的方面来讲,是法律制度的建设,包括立法和执法,而从软的方面来讲,则主要是法律文化的培育,这其中当然包括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只有“硬软兼施”,依法治国才能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因为法律意识虽属意识的范畴,是法律制度等物质范畴的派生物,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同时法律意识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法律制度等物质因素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早就说过的那样,“蜘蛛的活动和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7〕法律意识对法律制度的积极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事例表明,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8〕可见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体来说,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即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是通过传授必要的基础法律知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要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学法,严格守法,主动用法,自觉护法。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把提高法律意识从自在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意识到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把法律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目的。

2.导向功能。我们正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前,社会主义法制基础相当差,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加快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但仍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过去制定的不少法律、法规已经不适应不断发展的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在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尤其是加快立法、加强执法(包括司法)更显迫切。立法的前提条件是客观条件的需要,这里的客观条件除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之外,还包括公众的法律意识的现状。法律的制定就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相关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处在

较低的层次上,法律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即使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此而增加法的实施成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与法律实施的关联程度较大,如果大学生能有较高水平的法律意识,这对法律的实施无疑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带动和促进全体社会公众对法律实施的支持。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导向功能。这种导向是相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的。

3.评价功能。法的实施,包括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两个方面。就法的遵守而言,法律意识的功能主要指社会公众把法律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觉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而就法的适用而言,法律意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专门机关的司法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保证法律得到切实有效和公正、及时的实施。在这里,主要体现的是评价功能,即对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法律是否公正,法律的实施是否有效做出价值判断,从而影响法制建设的进程。当然,由于大学生缺乏判断和辨别复杂事物的能力,因此当他们在做价值判断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评价功能的发挥。

4.规范功能。统治阶级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以法律这样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法律来调整习俗、道德和政策等行为规范,无法调整或调整不力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法律这一目的的实现除依赖国家强制力外,还必须依赖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因为国家强制力仅仅是外部力量,而法律意识则是实现法律目的的内在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内因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构建可以使他们自觉按照法所体现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去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二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传统意识形态、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和方法论的重要文本,其中包含着内容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其中,“实证科学”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消解,意识形态属性的历史理解,以及未来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现实阐释等内容,对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本文尝试结合当前有关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热点问题,重新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论述,以求深化相关讨论。

一 “实证科学”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应有之义,但是我们在理解其具体路径的时候,往往只停留在一般的理论抽象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思辨化倾向。从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来看,解构传统意识形态的思辨倾向恰恰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当我们抽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内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偏离其基本精神了。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符合历史现实的理论,应该“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以往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要受到严厉的批判,正是因为它不是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自己的理论形式,而是把关于实践的“想象”、“观念”看作现实中起支配和决定力量。这样做的结果是,法国人和英国人还抱着一丝政治幻想,德国人却在“纯粹精神”的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德国人所建构的“神的王国”不过是历史过程的虚幻编纂而已,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关系的意识形式,因此,“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创的历史理论在特性上就区别于当时的德国意识形态,在把握历史规律的理论维度赋予自身以“实证科学”属性:“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显然,这里所言说的“实证科学”指向的是历史规律的揭示,于是,德国人的意识形态被新的关于现实的描述所替代,这种现实的描述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而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虽然新的历史理论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但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在我们整理历史资料时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立场为我们理解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本内涵提供了重要视角。为此,我们有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就不能简单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解上,而应该强调其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上,我们既要坚持意识形态及其实现形式的意识属性,不把意识形态当作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又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矛盾判断上的客观态度,尊重意识形态发生、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规律性。从建国后我们在意识形态形势判断的失误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看,我们对我国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建设的主动性上,一直处于艰苦的探索过程中。一场彻底的社会革新在变革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同时,能否自然而然地推动旧思想转变为新思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人。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发现社会思想文化层面并非如他设想那样一片大好,相反却出现了右的批判思潮及文学反映,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传统文化意识在内的社会风气也未现彻底转变。结果,毛泽东简单回到了思想文化服务于政治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直到邓小平时期才开始得到纠正。历史表明,正是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的重新揭示,使我们在意识形态的形势判断上回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动性建设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上,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尊重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又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意识形态显性话语,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不仅要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过程,而且更要体现在实证的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与不断完善当中,使其真正起到价值指引的历史作用。同时,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作为历史过程的能动反映,人们的思想文化也呈现不同的特性,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了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应该不断地创新显性话语体系。我们认为,这是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实现以改革开放一整套话语体系成功替代以往革命话语体系的最重要的原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指导问题抽象化的倾向,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念和具体政策的诸多方面提供理论指引。

二 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对生产方式的间接反映,各种意识形式不管多么虚幻,都必然折射出特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性。在现实社会历史过程中,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所制约的人们的现实的物质活动决定人们的“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意识[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在此,马克思恩格斯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不仅仅人们在物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目的性、筹划即实践意识受到物质活动及其方式的限制,而且看似远离物质活动的意识形态及其具体形式同样受到物质活动及其方式的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更为间接,其表现形式更加虚幻。

那么为什么意识形态或意识形式会更加虚幻,有时甚至会以颠倒的方式反映现实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分析历史因素的相关段落中尝试对此作出更为详尽的分析的。 在具体阐述现实历史因素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把物质生产当作第一个因素,把人类新的需要所推动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看作是第二个因素,把人的繁衍或生产看作是第三个因素,把人们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当作是第四个基本因素。在谈完这四个因素之后,马克思恩格斯说:“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因此,意识是被当作历史的第五个因素来看待的,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属性及其形态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从意识的发生来看,“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意识首先是人们实践的意识,受到实践活动的制约,只是到了后来才演变为德国人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之所以带有虚幻属性,那是因为德国人不善于从历史的现实基础出发来理解历史,而是把头脑中哲学虚构当作真实的历史过程。在这一点上,德国人比不上法国人和英国人:“德国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所以他们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基础,因而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历史学家。法国人和英国人尽管对这一事实同所谓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别是因为他们受政治思想的束缚——,但毕竟作了一些为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究其根本,德国人的意识形态来自于现实的社会分工,主张哲学思辨的德国人之所以可以不重视物质生产这一生活前提,那是因为有人为他们提供了这一生活前提,而不是因为这一前提本身的微不足道。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当有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意识形态及其虚幻属性产生的更为深层的原因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现实矛盾的存在:“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

通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确信:“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再次明确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从历史唯物主义看来,意识及其形式是思想上层建筑,它的变革归根到底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的。因此我们考察与分析历史变革时,首先要注意到的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其次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所以,马克思告诫我们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反过来说,我们在改造或重建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时候,必须从改造生产方式及其现实制度出发,由自下而上方式构建的社会意识形态比过多依赖自上而下方式实现的社会意识形态更加稳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有必要遵循同样的历史规律。

三 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取向

其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恰恰要解构传统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强调确立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后来社会主义国家从文化动机输送的新视角重新确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我们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定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解构的抽象形态有本质区别,而与其所欲确立的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一致。这里即有对抽象个体价值取向的批判,亦有对抽象整体价值取向的扬弃。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批判了德国意识形态背后的抽象个体主体,明确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是参与实践活动的人”。而德国哲学家笔下的那个抽象的个体却是在意识形态中存在的虚幻的个体,在人类真正获得现实的社会解放以前,这种抽象个体必定指向某种抽象的人性论,这种人性论依靠抽象的大写的“人”的幻像而存在,这对于现实的具体个体来说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德国人正是把“神人”或“人”当作历史的支配力量来看待的,从而完成了虚构人类历史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说:“他们把我们所阐述的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从而把‘人’强加于迄今每一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述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质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强加于先前阶段的个人并且以后来的意识强加于先前的个人。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人类个体的解放仰仗物质生产的发展与人们自主活动的不断推动,而不是依靠在理念上不断接近那个所谓的抽象的“人”或类的抽象特性,因此所谓现实生活的主体异化理解也仅仅是关于那个抽象的“人”的主观设想而已。可见,德国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德国哲学家们基于抽象人性价值的理论虚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就意识形态的本质而言,它是对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之间矛盾的特有解决方法,是统治阶级阶级意识的实现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特殊的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在历史上往往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实现形式。在政治斗争过程中,由分工决定的阶级分化则强化了普遍利益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可见,普遍利益是以往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但它却带有欺骗性,其欺骗性就表现在它仅仅是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虚幻表达。

更直接地说,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阶级意识的实现方式:“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是因为,统治阶级在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统治阶级“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具体的分工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内部有专门的意识形态生产者,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主要的任务,他们“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在确立某种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有三个基本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第一,概括出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从而承认思想或幻想在历史上的统治。”第二,论证统治阶级阶级意识的相继性,“使这种思想统治具有某种秩序,必须证明,在一个继承着另一个而出现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第三,把这种阶级意识重新赋予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以达到现实生活中的理论确证。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把统治阶级意识论证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即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

虚幻的意识形态是可以在历史中得到合理的消解的,马克思恩格斯说:“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这是对当时德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同时也是对未来社会现实的普遍利益的肯定。在以生产力发展和人们交往日益普遍化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虚幻的意识形态将必然消亡,取而代之的将是强调人的全面而自由而的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及普遍意识。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其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强调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价值取向及其普遍意识,并以实践理念的形式在社会主义整体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历史推动作用。

第三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增强核心意识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意识我们党凝心聚力,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这种意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重视的,也符合我们中国的历史传统,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在实践中我们党也始终坚持核心意识的塑造,可以说,在当前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核心意识仍然意义重大,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努力。

关键词:核心意识;重大意义;实践要求

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这“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是中央一贯强调的,看齐意识指向清晰,内涵明确,阐释充分,而“核心意识”是之前讲的不多,以后更加需要重视的。

一、新时期增强核心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从理论维度看,能否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是否真正成熟的关键

领导核心和权威性的问题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所强调和一直所坚持的。在革命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对巴枯宁主义进行了批判,其中就包括对他们“支部自治”“自由联合”等思想的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对民主和集中的思想进行了很多辩证性的研究和论述,既强调民主也强调集中的重要性,所谓的集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党的领导核心和权威性的确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后来,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理论,并且还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党的组织原则的论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进行建立的原则,在此列宁也对政党领导核心和权威性进行了论述。后来,我们党成立以后,我们党章中也规定,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在我们党的建党原则中也是处于关键地位的原则。所以,能不能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成为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成熟的关键。

(二)从历史维度看,增强核心意识是推进大国治理、实现国家振兴的一条宝贵经验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国家兴盛过程,都需要一个政治前提:其政治要慢慢地权威化。比如,美国内战前后,美国的发展就出现了发展慢到发展快速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内战前国家分裂,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政府,而内战以后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力权威的政府。不仅是美国,像法国、俄国等国家的强大,权威性政府的形成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今天,我们中国也走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尤其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领袖核心。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先生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提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第一政治前提就是政治的理性化或者政治权威化。而政治理性化或者政治权威化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或者领导核心,能不能形成这样的一个核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这是世界各国的宝贵经验。

(三)从实践维度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其实也是说出了近百年来中国人的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兴。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在实践中我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更加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首先,增强核心意识是推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迫切。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凸显,然而当前我们国家的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我国人民的自治能力还有待加强,所以当前我们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但是我们要想和美国一样,即便美国总统辞职、美国政府解散,美国仍然能按部就班和往常一样的运作,到现在来说我们还是达不到的。所以,现在我国在改革中一方面下放一部分权力,同时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增强领导集体的权威性,强调领导核心的作用,也强调领袖核心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保持社会转型期的稳定,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尤其是我们中国来说,稳定这个词可以?f是至关重要的,历史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其次,增强核心意识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根本保障。然而现在在我们党内领导的核心、领袖的核心却受到了诸多挑战,有些党员竟公开违反我们党的政治纪律、公然挑衅领导的权威、领袖的权威。我们知道的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段子,包括毕福剑“智取威虎山”唱段,以及一些影视作品就公然对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侮辱,还有在我们党组织内部存在的一些违背“四个服从”原则的现象,像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这条原则,有的党组织就通过一些隐瞒、曲解等阳奉阴违的方法不服从党的上级组织,甚至在我们党内出现的一些阴谋夺权的行径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所以今天全面从严治党,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严肃党的纪律,严肃党纪的首要一点就是严守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增强核心意识就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根本保障。

二、新时期增强核心意识的实践要求

(一)发挥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当前中国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还是农民阶级都曾经进行过尝试,但是都没有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为此中国共产党承担了这样的历史使命,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所以要发挥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党就要不断的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我们党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这种领导核心的确立,一方面是不断增强我们党的向心力和亲和力。历史上,我们党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执政党,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说白了离不开我们党的向心力和亲和力,然而,现在我们党却面临着脱离群众的风险,甚至有的群众已经开始“骂”共产党。如何增强我们党的向心力和亲和力呢?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初见成效,仍需坚持,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使干部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深受教育,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得到了提高,还有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也给人民群众以极大的信心,对此我们党要继续坚持,同时,我们党还要不断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搞好外交实现国家的和平和稳定,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等。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法治是执政党消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国家稳定的重要渠道,然而当前我们国家无论从普通公民的角度讲还是从执政党、政府的角度讲法治观念还有待增强,所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上我们还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当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除了法治还要广大群众、社会组织等各部门的参与,使治理的主体成为一个体系,并且不断提高我国的治理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家,这必将使我们党产生极大的向心力和亲和力。

(二)确立好我们党的组织结构中的领导核心

我们党的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要确立好我们党组织结构中的领导核心是符合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的。在我们党的党章中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四个服从”的原则,“四个服从”的第四个服从就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而党章在我们党内具有根本法的地位,所以说我们党的根本法赋予了我们党中央这一领导核心的地位。这一领导核心的重要性也是为我们党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但是当前要确保党中央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仍然有几个方面需要完善,第一,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铁的纪律是我们党团结统

一、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第二,要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在党内出现不服从中央、团团伙伙等行为说白了就是为了小?F伙利益,为此我们党从八项规定入手在我们党内强力反腐,这对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过好党的组织生活。从入党之日起,每一个党员都要定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普通党员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要严格执行党的“三会一课”制度。

(三)维护好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

一是从理论上清醒认知党中央和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要不断的进行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不断进行理论的挖掘和创新,真正做到以理服人。除了进行理论研究工作以外还要不断的进行历史资料的挖掘研究,真正的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的确立有一个清醒的理论认知。二是思想上自觉认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在全体党员中形成这种自觉认知,就需要我们党不断的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及时的将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成党员的自觉认知,同时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还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增强说服力,广大党员才会更快的产生信服感,让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三是在政治上坚定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做到这一点既要有我们党内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做保证,还要我们党员自身不断锤炼党性。党员要严格的遵守党内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坚守我们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并且要管好自己的言行,不发表违背党的政策的言论,不做出违背党的立场的行为,自觉的同各种反党言行做斗争。四是在行动上坚决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入党誓词中有一句就是“执行党的决定”,这是每一个党员入党之初的誓言,而当前形势下具体到工作中就是在行动上坚决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每一个党员无论是在理论上、思想上、还是政治上自觉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最终都要归结到行动上的服从才有意义,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既要求每一个党员既要有革命的理想,又具有铁一般的意志,有时候是抵制各种诱惑,有时候可能是放弃自己的利益,从入党的那一刻都要有这样的准备,自觉在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双传学.“核心意识”的本体意义及实践路径[J].中国领导科学,2016(8).

[2]祝彦.党为何始终高度重视核心问题[J].人民论坛,2016(33).

第四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意义

【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他解决了道路、主体、领导者及指导思想的问题,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所根本不同的东西,由此使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及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将马克思主义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途径使得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形成对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度认同。

【关键词】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邓小平在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中提出我党一贯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不仅在当时纠正了党内外反社会主义思潮,对当前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解读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根本的道路和方向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向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奋斗,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解决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问题,即无产阶级而非资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并且要明确是无产阶级对任何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敌人的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解决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由谁来领导无产阶级这样一个广大群体的问题,要由无产阶级中最先进的代表即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共产党来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了这条道路上的指导思想问题,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有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毛泽东思想。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

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在实际行动中不打折扣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的社会道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当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时候,其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是其与资本主义所根本不同的东西:“政治上,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即坚持共产党领导),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思想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指导,在共产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的领导下,逐步强化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由此观之,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一致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坚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信念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动摇。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以,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及重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坚定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念,坚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适合我国具体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政治领域的指导性地位。

(一)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理论上,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式的原理,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既不能固守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不动摇,也不能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要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次,实践上,我们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犯了一定的错误,但不能就此否认我党指导思想的错误,更不能怀疑我党本身及其执政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结束了中华民族屈辱斗争的历史;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一切的成就足以表明我党对于我国当前所取得成就的领导和决定性作用。最后,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必须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统一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和各级党员的思想观念,充分保证社会主义道路的顺利进行。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调思想上的多元性,更强调政治上的统一性。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个一阶段过分强调其政治性而忽略了思想性,对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纠正了过去的错误,更多的开始重视思想上的多元性。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浪潮的扩展,我国的部分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受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固然要借鉴西方文化中对个人理性和独立性的肯定,但也绝不能忽视其文化霸权主义软性渗透的本质。自改革开放始,中国共产党坚持在文艺理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思想上的多元性创造了条件。面对文化领域危机所引起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的动摇,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对广大人民群众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观教育,将人民群众的思想高度统一,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度认同感。《坚持思想基本原则》这篇文章虽然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但对今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化和巩固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周新城:《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来谈什么是社会主义》,《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11期,第32页。

作者简介

牛娜(1994年― ),女,汉族,甘肃省镇原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三年级在读。

第五篇:生命的意义——读《生命的意义》

首先声明:题目刻意没有用“读后感”一词,是因为对于这本书,我真的还不敢妄谈“感想”。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读完的,书中对生命、幸福以及精神等领域的观点,在我看来太深奥了。所以,以下内容至多只算第一次读过此书后对书中内容的介绍。我想,我一定还会再去读它。

初识这本书是在一个书友俱乐部里的推荐中,对它是这样介绍的——1991年,美国国家图书馆将《生命》列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书的精华部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苦难价值的体会、对超越自我之责任的承担……与其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现在更乐于追求个体的幸福……每个人被不断催促着去追求幸福,但是,幸福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只会伴随着某些东西款款而来。 你幸福吗?这句话曾经被人们大加调侃。但是,很多人心中却也实实在在的在追求着幸福的感受。他们认为人生在世能够幸福的度过每一天才是生命的意义,才不枉自己来世一回。每每听到“我要开心,我要幸福”的说法,心里总有一丝不安的感觉,可是,却又无从反驳。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也希望自己每天开开心心的度过,人生百年,不过3万多天,我追求自己的快乐有什么不对吗?我甚至连自己都不能反驳。可是,我的不安感却一直存在,不安于,如果人人都这么想,这样做,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啊!这样的社会能够带给大家幸福吗?我能想象到的是分裂、对立、冷漠和停滞。这样的幸福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并且能够带给我们持续幸福感受的幸福吗?

有段时间,自己虽然没有达到被“什么是幸福”所困扰的境地,但是这样的想法却时不时的在思想中蹦出来,并触动一下自己。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抱着解惑的想法,我拿起了它。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Frankl(弗兰克尔)是一名德国犹太人,精神病医生,1942年被纳粹关进有死亡工厂之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来先后被关押到巴伐利亚、达豪、等集中营,三年后他极其幸运的重获自由,但这三年中他的妻子、父母都被杀害了。1946年,他将集中营的经历提炼病出版了这本书。之后,两次增补,加入了医学理论方面的观点,创立了精神疗法中的“意义疗法”(维也纳精神治疗三大学派之一)。

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和心理变化,特别是对于自己作为一名囚犯的心理变化历程进行了深刻分析。因为Frankl独特的身份(精神病医生+学者+囚犯),所以,他对集中营中经历的描述十分独特。其中,既有集中营地狱般的凄惨经历,又有学者对事物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总结,还有精神病专家对一名关于在集中营里的囚犯的心理历程的变法分析。所以,前半部分读起来很是恳切又超然。从他对集中营生活的描述中,我没有读到抱怨和可怜倾诉,从他对非人生活和时刻濒临死亡处境的描述中,感受到的却是他坚韧和强大的内心,以及冷静的观察视角,当然也不乏丰富的感情。真的很感动,也很受用,感觉每一页都有经典的段落和语句。不愧是一名心理学专家!

书的后半部,主要论述了意义疗法的理论和一些基本观点,读起来不觉晦涩,但却很难真正读懂。在对理论的叙述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观点,值得细细体味,这也是本书最终观点的升华。如果想要学习,需要反复阅读。

写到这里,再次深深感觉,这本书其实不需要任何人为它写读后感,因为Frankl已经用通俗易懂,但却沁入心脾的语言将它们展现给了读者。

摘录书中的一些段落,供大家分享:

1、 但幸福也不是能够强求的,它只能是结果。人们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来。一旦找到了那个理由,他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人类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原来,“追求幸福生活”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追求,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

2、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你的内心才是你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

3、 人可以习惯任何事物,但请不要问我们是如何习惯的。

4、 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幸福的感受一定在爱与被爱之中)

5、 囚犯的内心生活可能很极端,他们能体验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艺术美和自然美。在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影响下,他们甚至忘记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慵懒,同样让人们对自然美和艺术美以及道德修养趋之若鹜,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现在艺术市场会非常活跃)

6、 不知妻子是否还活着。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她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方面具有深刻的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健在,爱以什么方式终止是很重要的。„„„„我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但在这一刻,一切都不重要,对于我来说也没有必要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爱、我的思想以及杜宇爱人形象的回忆。即使我的妻子已死去,也不会影响我对她的殷切思念,我与她的精神对话同样生动,也同样令人满足。(能够运用想像力脱离当前环境,在心里跟挚爱的妻子对话,让爱充满胸臆,是人独一无二的本领,这能够帮助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存活下来)

7、 打个比方: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同理,很小的苦难或者快乐都可以同样的被无限放大,充斥于我们的灵魂和意识,这更加突显出对待问题的意识与角度的重要性)

8、 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这种精神的自由——任谁也无法夺走——使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9、 没有困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所以,释迦摩尼也会离世。生命中理应包括困难)

10、 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当痛苦真实出现在眼前,便不再是痛苦了,或者说,你已经有60%的把握战胜它了。恐惧同样源于对未知结果的担心和不停的思考)

11、 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

12、 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够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

13、 眼泪是无用的,但也不必讳言流泪,因为眼泪见证了人们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气。(眼泪,证明人们愿意承担痛苦,愿意面对这段经历,没有逃避)

14、 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不光我们的经历,还有我们的行动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15、 世界上有且只有两类人——高尚的和龌龊的。任何地方都有这两类人,人类社会的所有团体中也都有这两类人。„„„„集中营生活撕开了人的灵魂,暴露出人性的深处。在人性的深处,如果你发现人类在本性就善恶交织,你还会觉得奇怪吗?

后半部分的摘录:

1、 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

2、 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普遍存在的现象(书中指的的西方20世纪,我觉得中国现在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它可能是由于人类在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双重丧失。在人类历史之初,人丧失了赖以指导其行为并因此产生安全感的某些动物本能。在最近时期,人类还遭受了另一种丧失,那就是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地消减。(西方的社会发展的确超前我们,我们的现在正在经历着第二重丧失,所以,很多人会不同程度存在内心的空虚,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存在之虚无”)

3、 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两极之间。„„„„自动化可能导致普通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大量的闲暇时间。„„„„有时,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通过追求权力得到替代性补偿,还有些时候,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被追求享乐所替代。(现代中国社会的通病,就是这样的!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社会问题)

4、 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以现实为基础,以责任为依托,才能树立起生命的意义)

5、 寻找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1.工作(获得成就,我们常说的实现个人价值);2.爱之意义(关爱他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3.忍受受苦(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Frankl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或通过工作,或体验某种事物或爱某一个人,而在极端的情况下,当一切欢愉都被剥夺,无法避免的苦难本身正是生命的意义。他从集中营的经历中,领悟到第三种途径。

6、 拉比,你能够利用多年遭受苦难的经历去净化自己,一边你也能像孩子们那么纯洁,能像他们那样在天堂里拥有崇高地位,这难道不正是你活着的意义吗?《圣经·旧约》中不是说过,上帝保存着你所有的眼泪吗?因此,你所有的痛苦未必都是没有意义的。(苦难也可以是心灵净化的途径,内心的快乐真的可以胜过任何苦难的现实)

7、 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的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我们要的自由不等于放任)

8、 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

9、 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

10、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就摘录这些吧,前面说过,这本书几乎每页都有经典段落或者句子,值得读者思考。虽然,读过之后,依然似懂非懂,但真的还是受益匪浅,至少它使我内心的疑惑有了思考的方向。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死亡,那么,接纳生命也就接纳了死亡,就像说中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那么我们就努力去做吧,虔心接纳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这一事实,哪怕只是带个身边人一丝微笑,那也一定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终将死去,为什么还有认真的活着?我们明明知道最终一定是一无所有,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的工作?我们明明知道生命的一切在最后终将化作虚无,为什么还要默默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与艰辛?看看这本书吧,你会有所收获。

上一篇:企业文化感悟范文下一篇:沁园春雪原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