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的范文

2022-05-23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工作方案的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工作方案的范文

三定工作的方案

“三定”工作方案

各部门:

为适应公司的未来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建一支精干高效,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的员工队伍,公司决定对开展定岗位、定编制和定人员(即定岗、定编和定员,简称“三定”)工作,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调整和缺员聘任,为下一步公司内薪酬制度改革和员工素质建设奠定基础。为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因事设岗、按需设岗的原则,有效解决岗位重叠、人浮于事的问题。以各部门为单位重新核定编制,做到职能无重叠、事事有人管。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2、坚持高效工作、满负荷运转的原则。根据各部门现有岗位的工作量、重要程度和饱满程度,理顺职能,合并岗位,挖掘人员潜能,确保岗位绩效目标全面达成。

3、要坚持优化岗位职能、提高业务素质的原则。各部门员工主要从工作特点、能力要求、重要技能与应知应会四大方面进行定岗定编定员。

4、坚持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的原则。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特长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高效发挥员工工作潜力。

5、坚持内部优先原则。在人力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优先招聘内部员工;

6、优先聘用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员工;

7、坚持合理聘用、宁缺毋滥原则。内部无合适人选时,该岗位

暂时空缺,由人力资源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工作实施范围

公司总部所有岗位。(富豪项目部与白庙项目部暂不实施)。

三、实施步骤

1、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业务需要,确定公司组织机构设置,指定各部门临时负责人;

2、各部门临时负责人根据本部门工作情况,对部门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岗位说明书》,并提交《部门岗位设置申请表》。

3、人力资源部就各部门提交的申请表进行审核分析,最终确定公司应设岗位、编制和人员数量,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公示接受内部员工应聘。

4、员工根据公司的招聘职位,结合自身情况填报应聘申请。

6、人力资源部针对员工提出的应聘申请进行分析研究、录用。由人力资源与聘用员工沟通、协商签订劳动合同。

7、第一轮招聘工作结束后,暂时没有岗位的员工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待岗学习1-3个月,可根据岗位需求变化重新安排招聘。如待岗期满仍无合适岗位的员工,公司将予以资遣。

8、内部招聘结束后,仍有空缺职位,将由人力资源部面向社会进行招聘。

人力资源部

2010年10月22日

第二篇:初步核实的工作方案

关于*******移交“反映**县**镇 **村*******的有关问题线索”初步核实的

工作方案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监察工作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对“******************有关问题线索”进行初步核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初核依据

20**年&月&日,**纪委监委问题线索排查会议研究决定,对*委第*巡视组移交的“*******的有关问题线索”(编号****),成立核查组进行初步核实。

二、被调查人基本情况 待定。

三、反映的主要问题

****人“反映**************。”

四、需要初步核实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步骤

(一)在****县*****镇纪委的协助下,进入****村了解整体情况,重点了解****年房*****方面的项目,掌握举报人反映的倒底是哪一类项目,最后从镇政府进行核实确定。

(二)确定是那一类项目后,从镇政府的项目台帐中找出*****村实施项目的情况,再入户进行了解证实,选取一

1

定比例户进行入户调查核实。

(三)从核实中找到包村干部了解当时答复的具体情况,再与乡政府或县上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查证。

(四)核实过程中与镇政府分管该项目的领导、*****村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五)初步确定举报信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查性。

(六)确定有可查性后,在办案安全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在*****县纪委****谈话室,依据******等规定对相关人员分别调查取证,分清责任。

(七)核查取证等手续完备后,所有初步核实人员共同研究起草该问题线索初核报告,报***纪委常委会审定。

五、安全措施

(一)实行办案安全责任制,办案组长为办案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办案安全负总责。严肃查处不依法依规办理案件的人和事。

(二)核实该问题线索,确定由核查组******和***县纪委有关人员为安全防范人员,全程参与问题线索的核查取证工作,****管理所有涉案材料。

(三)核实工作开始前,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案前教育,重申各项办案安全防范制度,明确办案纪律、安全和保密规定,严防出现办案安全隐患,严守不出安全事故的底线,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四)办案安全责重如山,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办

2

案,违反办案纪律就是违反政治纪律的思想意识,全体成员要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切实把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放在第一位。

六、注意事项

(一)核查组成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廉洁纪律规定以及办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对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将移交*****纪委干部监督室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核查组成员应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 》《****省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监察工作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办案。

(三)核查工作开始后,所有参与人员坚守岗位,一般不请假。

(四)核查工作所需经费及车辆由****纪委办公室保障。

七、核查人员组成

组 长:***** *****(职务) 成 员:***** *****(职务) ***** *****(职务) 妥否,请予审定。

核查组

20**年*月*日

3

第三篇:迎接视导检查的工作方案

苏店中学

关于迎接2013素质教育评估的

工作方案

组织机构

组长:吕爱斌

副组长:李曙红、张国强、崔建平、崔淑燕、秦贵清

成员:全体教师

工作职责和任务:

1、档案资料整理:

安全、考核、学籍、学校计划、总结(李曙红);

考勤、考绩、值班、学生素质评价、学生身体素质测评、班务日志、课程设置(张国强); 作业、教案、听评课、教研活动、教师培训、常规检查、校本课程资料(崔建平); 卫生检查、班会记录、升国旗活动记录、团队活动记录、班主任工作评价(崔淑燕); 食堂台账、留样、鸡蛋工程记录、伙食管理(秦贵清)

2、学生文明、守纪

班主任要强调学生注重文明礼貌,不在校园、楼道高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轻声漫步靠右行走,见到老师要问好,不迟到不早退,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做好课间操。

3、教学常规

所有教师认真准备一节推门课,要体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为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要认真批改好各科作业,备好学期、单元、课时教案,补充完善教研笔记(听课不少于15节)。

4、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活动室保持卫生整洁,制度上墙。实验室整理好实验报告、仪器借还登记;阅览室配备桌凳,摆放报纸杂志等读物;微机室贴好课程表,准备好鞋套,粘贴好制度;美术室要有一些绘画作品、画笔和颜料。

5、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要准备好备课和作业。

6、教研组组长整理好教研组活动记录,班主任整理好班会记录。

7、各班班主任要亲自组织彻底清理宿舍、教室、卫生区垃圾,保持整洁干净。

第四篇:企务公开工作的方案

关于推行企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行企业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发挥广大职工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保证职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参与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根据 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公司推行企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农阶级的指导方针。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不断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领导机构

为保证企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企务公开领导组织。

(一)企务公开领导组

领导组工作职责:

第 1 页 共 7 页 1. 贯彻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企务公开有关制度规定,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工作。

2. 制定本单位企务公开有关规定、办法,审定本单位企务公开的内容和重大事项。

3. 加强本单位企务公开工作的领导组织,对企务公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4. 对企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查整改落实,并及时总结经验。

5. 做好本单位企务公开的督导考核工作。

(二)领导组下设企务公开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

企务公开办公室职责:

1. 要及时收集汇总企务公开的内容和资料,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2. 认真听取职工意见,积极采纳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3. 做好企务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起草有关文件,筹备有关会议。

4. 负责企务公开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做到专人负责管理。

5. 处理企务公开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完成领导交办的

第 2 页 共 7 页 其它工作。

(三)企务公开监督检查组

监督检查组工作职责:

1. 监督企务公开事项,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公开是否及时,程序是否合法。

2. 对职工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认真解决。

三、企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1.企业重大决策的公开。这是企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搞好重大决策的公开工作,让职工充分了解企业的状况,知其情、明其理,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调动起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对于落实职工民主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十分必要。

2.企业重大改制改革的公开。特别是企业改制、身份置换等重大改制,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当企业实行重大改制的时候,向职工群众公开,对于完善改制方案,推动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是很有必要的。

3.企业重大投资的公开。企业重大投资的公开,有利于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审慎性、民主性,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4.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公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公

第 3 页 共 7 页 开,是企务公开的重点内容,也是职工关注的热点,应该及时向群众公开。

5.企业财务状况的公开。企业财务状况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度量衡,为了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增强企业经济运作的透明度,企业财务状况应适当向职工公布。

6.大宗物资采购的公开。以提高物资采购质量,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规范采购管理行为,提高经济效益,预防采购当中出现收受回扣、接受贿赂、损公肥私等现象发生。

7.基建维修项目的公开。为了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决策,堵塞漏洞,加强群众监督,凡是基建维修项目,都要争取公开招投标

8.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的公开。为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必须公开。

9.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民主评议情况的公开。干部的选拔任用,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干部队伍,越来越成为职工关注的热点。为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者的素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民主评议的情况要向职工群众公开。

10.领导干部收入、住房、通讯、车子使用情况的公开。

第 4 页 共 7 页 企业领导干部的吃、住、行、用问题,不只是体现领导者个人思想作风问题,同时也日益成为职工关注的焦点。要用公开的形式尽心通报,以消除职工心中的疑团。

11.工资、奖金分配制度、保险福利情况的公开。企业工资奖金分配、保险福利等都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为完善分配制度,做到公正、公平、透明,防止经营管理者滥用职权,暗箱操作,造成职工利益受损等问题发生,工资奖金分配制度、保险福利执行情况必须向职工群众公开。

12.班组事务的公开。班组是职工工作、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更需要营造一个关系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班组职工对经济利益的分配更希望透明,更希望能享有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所以班组的事务应该向职工公开。

四、企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1.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2.设立固定的企务公开栏公布。 3.通过企业内部刊物公布。 4.便于职工知晓的其他形式。

五、企务公开的程序

1.提出公开的内容。各部门根据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由负责公开的部门提出公开的内容。

2.审查、批准公开的内容。对提出的内容,由企务办和

第 5 页 共 7 页 监督检查组审核后报企务公开领导组审查批准。

3.明确公开的形式和时限。根据公开的内容明确公开的形式,确定公开的时限,并由工会组织落实公开。

4.公开结果的意见反馈。公开后通过意见箱、职工座谈会等形式,确定公开的时限,并由工会组织落实公开。

5.检查、整改。对于已经公开的事项,企务公开领导组办公室要广泛收集、整理职工意见和建议,提出整改意见,向企务公开领导组报告。企务办要督促承办相关部门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及时向职工反馈,接受职工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六、企务公开时限

属于职代会职权范围的重要事项,要通过每年召开的一至二次职代会或者临时召开的职工大会实行公开;属于常规性工作,要通过公开栏等形式按照年度、半年、季度、月份实行定期公开;属于一事一议的工作要及时公开。

七、其他工作要求

1.各部门负责人为企务公开工作的负责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企务公开工作,深刻推行企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确保企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2.各部门要指定专门人员定期向企务办汇报企务公开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毫无遗漏。

3.企务办要及时收集、整理、报送企务公开信息,确保

第 6 页 共 7 页 报送信息确凿、数据准确。

2018年6月7日

第五篇:“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

(一)节能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其中:发展绿色建筑,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形成45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下降15%以上,形成27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力争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以上,形成 14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形成常规能源替代能力3000万吨标准煤。

(二)减排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全国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新建配套管网约16万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形成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280万吨、氨氮削减能力30万吨。城市生活

3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三)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突出抓好发展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健全法规制度,加强经济激励,完善技术标准,强化科技支撑,落实目标责任,扎实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约束性指标,推动城镇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优化建设领域发展方式

(一)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在城乡规划编制中应体现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要求,将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作为强制性内容。要认真贯彻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会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严格规范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工程建设项目,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通过施工图审查,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建立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对不按规定予以审批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积极推进建设领域能源结构调整。按照《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要求,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

4 应用,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以上。一是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区域示范、城市及县级示范、太阳能屋顶计划等各类示范深入实施。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地方配套政策落实的重点地区,实行集中连片推广。二是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及时对符合地区资源条件与建筑利用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进行强制性推广。三是加快研究制定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在设计、施工、能效检测等各环节的工程建设标准。四是加大对太阳能采暖制冷、太阳能与浅层地能耦合利用、污泥沼气利用技术、工业余热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五是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品、设备性能检测机构、建筑应用效果检测评估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实施建筑节能重点工程

(一)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一是明确“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等。二是研究出台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三是继续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制(修)订绿色建筑相关工程建设和产品标准,研究制定绿色建筑工程定额。编制绿色建筑区域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鼓励地方制定更加严格的绿色建筑标准。四是开展绿色建筑相关示范。“十二五”期间,依托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启动和实施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积极开展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五是加快绿色建筑相关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

5 力度。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按照我国主要气候分区,加快国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建设。

(二)推动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4亿平方米以上。一是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12号),尽快分解改造任务指标,落实改造项目,并抓紧实施。二是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的 “节能暖房工程”重点市县要切实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在两年内,重点市完成具备改造价值老旧住宅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的40%以上,重点县完成70%以上。三是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北方采暖地区的新建建筑及完成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应全部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四是开展供热能耗统计和供热能耗定额管理试点工作。

(三)启动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启动和实施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000万平方米。一是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推进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及财政资金奖励办法。二是会同财政部在综合考虑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建筑能耗水平、技术支撑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改造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在2012年5月31日之前将改造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各城市(区),并将分解结果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三是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对本地区既有建筑进行建筑状况调查、能耗统计,

6 确定改造重点内容和项目、制定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并积极与同级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研究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和技术政策,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确保改造目标的实现。

(四)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6000万平方米。一是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207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应完成对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全口径统计,将单位面积能耗高于平均水平和年总能耗高于1000吨标煤的建筑确定为重点用能建筑,进行重点监管,对50%以上的重点用能建筑进行能源审计。二是在20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对5000栋以上公共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公共建筑能耗可监测、可计量。三是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地区,启动和实施10个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三是会同财政部、教育部,积极推动“节约型高等学校”建设及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改造示范。

(五)实施农村危房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支持25万农户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建筑节能示范,改善农房保温效果。一是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对实施建筑节能示范的农户给予中央补助,引导更多农户建造节能房。二是编制技术导则,明确建筑节能示范农房的技术要求,编制农房节能改造的案例与图集,对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三是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

7 监督检查,督促地方保质保量完成建筑节能示范任务。

(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重点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二是指导各地合理确定规模与工艺,严格项目审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示范,推进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和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

四、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一)严格建筑节能管理。一是加快省市县三位一体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建设,形成统一标准、上下联动、监管有效的运行机制,将建筑节能监管重心下移,加强市县的监管能力和执行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能力。二是继续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着力抓好对施工阶段等薄弱环节以及中小城市等薄弱地区执行标准的监管,确保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在95%以上。做好北方采暖地区以及夏热冬冷地区新颁布建筑节能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三是全面推行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制度,城镇民用建筑项目必须在施工现场主要入口显著位置对所建工程项目建筑节能信息进行公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温要求、

8 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并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四是强化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引导新建公共建筑大力推广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广泛采用自然通风、遮阳等被动节能技术,应根据公共建筑形式、规模及使用功能,在规划、设计阶段引入分项能耗指标,约束建筑体型系数、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设计参数及系统配置。五是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等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度,冬季采暖温度不得高于20度。五是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设备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严格工程准入。

(二)强化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管理。一是强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指导作用。组织专家对有关城市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按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加强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审查。二是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审查工作,指导各地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的政策措施,强调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交基础设施水平。三是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继续开展“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工作;继续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倡导绿色交通;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指导地方加强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

9 统建设。

(三)积极推进城市照明节能。一是组织编制《“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推进城市照明系统节能。二是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灯具,推进城市照明节能改造,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城市照明方面的应用。三是建立健全城市绿色照明节能评价体系,形成定期的监督检查机制。四是严格控制景观过度照明。继续抓好城市道路半导体照明试点示范工程,开展“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四)促进农村节能减排。一是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实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二是指导村镇人居环境治理。推动重点流域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组织编制《村庄污水处理优秀案例集》及《不同类型小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及时指南》,开展县域村镇污水治理试点示范,组织编制《村镇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起草《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见》,开展县域村镇垃圾治理全覆盖统计公布工作。

五、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一)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一是全面推进墙体材料革新,进一步提高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利废建材生产及应用比例。二是会同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组织实施新型墙体材料及节能建材产业化基地建设示范。三是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和贯彻实施国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工作,积极开发和

10 推广适合本地应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四是配合有关部门修订发布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和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各地负责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墙改基金的征收和管理,充分发挥墙改基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五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推进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六是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高强钢筋的推广应用。

(二)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9号),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配套政策,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组织做好《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推动各地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十二五”期末,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三是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工作,推动各地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现有生活垃圾堆放点普查,指导各地做好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和堆放点治理改造。四是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情况,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十二五”期间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一个试点城市。修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五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工作,指导北京市朝阳区等33个试点城市(区)尽快建成示范项目。加大对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投入,力争“十二五”期间完成100

11 座餐厨垃圾处理示范工程建设。

(三)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一是研究制定城市规划、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方面的节水制度、办法和具体标准。指导各地组织编制城市节水专项规划。二是以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城镇节水工作,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和完善《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强化中长期规划指导、用水节水统计管理、公共供水和自备水的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做好节水型城市的申报和考核工作。三是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在城市水系治理及生态修复方面发挥再生水功能。四是配合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做好节水产品强制性标准及认证工作。

六、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

(一)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一是“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开展对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的技术研究,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评价和改造的一条龙技术服务支撑,建设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以实际建筑能耗数据为导向的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二是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利用技术研究,形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增强垃圾收运处置能力,提高资源化水平。三是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导向,开展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领域技术研究与关键设备研发,重点突破城镇排水系统优化运行、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与节能减耗、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非传统水源利用、饮用水深度净化等关键技术,并在

12 重点流域内示范应用。

(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一是根据“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需求灵活制定节能减排技术公告,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依据技术公告制定专项的技术推广、限制、淘汰目录,鼓励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三是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三)加强节能减排国际交流合作。一是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有效地组织实施好现有国际合作项目。二是积极筹备召开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三是继续积极研究、多渠道筹集争取配套资金,鼓励有关单位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策划和申请,扩大合作对象,拓展合作领域。在清洁发展机制(CDM)合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工作思路,开展相应的工作。

七、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

(一)推进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一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修订《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居民用水户表改造,并逐步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二是研究制定城镇污水处理收费管理办法。三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探索改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四是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收费,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关于

13 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建城[2010]14号),指导和督促地方尽快制定“两部制”热价。

(二)完善财政税收政策。配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研究制定鼓励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中应用、节能减排设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等方面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三)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特许经营。一是开展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情况调研,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特许经营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特许经营制度。二是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完善准入条件。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级评定工作,建立退出机制和黑名单制度。

八、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

(一)健全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加快出台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研究制定《民用建筑能耗与节能信息统计管理办法》。

(二)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一是要加快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针对住宅、农村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不同类型建筑,分别制修订相关工程建设节能标准,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环节落实建筑节能要求。二是重点制修订《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三是制定修

14 订一批建筑节能相关产品标准,为推进建筑节能工程提供相关产品技术支撑。四是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标准。

(三)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和监督。一是完善“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和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指导。二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配合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对设施运行负荷率达不到要求或无故不运行地区项目资金下达予以限制。三是加强监督,指导各地加强项目审查,合理确定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和工艺。督促地方严格落实工程管理相关制度,确保项目建成后及时投入运行发挥效能。严格落实排水许可制度,强化对排入下水道的水质监管,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四是强化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制定相关监管标准,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级评定并启动垃圾焚烧厂等级评定工作。

(四)加强节能减排执法检查。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研究建立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督察,对本地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情况进行督察,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组织开展建筑节能、供热体制改革、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专项检查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事件。

15

九、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

(一)加快推进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工作。一是根据试点经验,组织对《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二是加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推进力度,各地要严格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对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效测评标识。指导和督促地方将能效测评作为验证建筑工程节能效果的基本手段以及获得示范资格和资金奖励的必要条件。三是加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能力建设力度,完成国家及省两级能效测评机构体系建设。

(二)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力度。一是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细则,科学地开展评价标识工作。二是鼓励地方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指南。三是规范和引导科研院所、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前期咨询、后期检测等各方面的专业服务,推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三)加强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立足建筑节能目前发展阶段和现有资源,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建设节约型校园和宾馆饭店为突破口,拉动需求、激活市场、培育市场主体服务能力。二是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规范能源服务行为,利用国家资金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

16 条龙服务,为国家机关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和学校实施节能改造。三是推进建筑能效交易试点。

十、加强节能减排能力建设与宣传教育

(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完善机构,充实人员。加强建筑节能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节能标准制定和实施、新技术(产品)推广、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制定专门宣传方案,广泛宣传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做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等宣传活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制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办法,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17

上一篇:服装qc英语范文下一篇:产品推荐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