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2022-08-20

第一篇: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及反思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只有水中溶解的物质达到足够的量,这时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2.科学探究: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3.习惯与情感: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证据。 观察细致客观、记录科学及时、数据收集真实准确。 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有序而愉快. 【教学重点】

细致观察事物的微小变化,客观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 通过调制液体的活动,知道液体的性质能够改变马铃薯的沉浮。 【教学难点】

通过调制水溶液的活动,感受并理解水溶液中溶质的量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我们非常熟悉的物体——看看它是什么?(土豆) 老师这里有两个烧杯,如果将马铃薯放入其中烧杯中,根据你的经验,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预设:学生会说沉或者浮,那么让学生说说沉以及浮的理由。) 演示:讲马铃薯放入其中一杯烧杯中,让学生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2.谈话:那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把马铃薯放入另外一个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演示:接着把马铃薯放入另外一个烧杯中,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思维碰撞) 3.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把马铃薯在两个烧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个短暂的小实验可以很好地为下面的实验作了铺垫。) 4.提问:同一个马铃薯在一个杯中沉,在另一杯中浮,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学生的回答会有很多很杂,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液体上去。强调同一个马铃薯在一个杯中沉,在另一杯中浮。)

5.总结过度:看来问题的焦点,都集中在烧杯中的液体上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课题)。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谈话:同学们,看来杯子中的两份液体肯定是不同的,我们该怎么区别呢?

2、学生交流。

尝:先赞扬,但在不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这样的水你敢喝吗?如果没有呢?通过这个办法,我们能不能比较出两种液体的不同?

闻:可以让学生闻闻看。(发现闻不出是什么东西)。

摸:可以让学生默摸摸。(发现摸不出是什么东西)。

可能有的学生会说用酒精灯加热。(明确肯定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或者在学生没有回答在点子上的时候,提示:在我们科学上区别液体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给液体加热。

3、谈话:如果液体中溶解了一些物质,在加热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留下一些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

老师为大家准备这些材料:酒精灯、2个金属调羹、火柴。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

4.同学们想的很详细、周到。还有一些细小的地方,老师补充一下,我们共同看一下实验提示。(实验前把提示读一遍强调)

5.谈话:看清楚实验提示了吗?还有问题吗?开始实验。

6、谈话:下面我们就用加热液体蒸发水分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测 7.小组实验,巡视指导。

8.交流汇报:按实验记录进行汇报。

(1)两种液体加热水分蒸发后,在金属调羹上是否留下痕迹?是怎样的痕迹?这两种痕迹相同吗?

(2)你观察到的现象能解释马铃薯上浮的原因吗? 9.生活中都有哪些物质是白色颗粒?

10.小结:由于在我们生活中白色颗粒的物质很多,所以我们不能断定这种液体中溶解的白色颗粒就是食盐;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老师事先是用食盐调至液体的,马铃薯就浮了起来。那么这白色的颗粒是食盐。

三、调制一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师:我们到底加入多少液体可是使马铃薯浮起来?接下来我们就来调制一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记录表”简单说明:

(1) 第一次不加任何物质把马铃马铃薯薯直接放在清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2) 分次逐渐加量,直到把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2、学生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说说发现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确实是因为液体的原因才使马铃薯浮起来的。那么什么样的液体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呢?就是说: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是不是只有这三种物质的浓溶液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我们有经过验证是不能轻易下结论。

四、拓展阅读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使马铃薯上浮,假如有一个足够大的容器,足够浓度的液体,能否让一个人也浮起来呢?地球上有这样的地方吗?

2、学生阅读教材18页的内容。

3、死海的秘密在哪里?看课件图片。

五、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今天,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了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同学们课后想不想继续探究还有哪些液体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呢?为什么它们会使马铃薯浮起来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A

B 沉

当液体中溶解的物质,达到足够的量时,才能使马铃薯在液体中浮起来。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后反思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五年级下册一堂科学课。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但是我认为这一节课还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

我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在教学设计理念中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得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对实验进行并没有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这就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比如说

1、看到马铃薯在杯中浮起来了,很多学生忍不住喊起来:“这杯是盐水!”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看着桌子上的器材很快地说出了答案,让我有点不知道怎么接话。

2、对这两杯液体加热检验后,发现杯中的液滴加热后留下了白色的物质,很多同学确定是食盐,然而这时候我并没有反问他们:“你真的确定它就是食盐吗?”而是肯定地说这就是食盐。在科学课堂中我犯了严重的错误,忽略了科学的专业性以及对学生的主体性。其实有一部分同学会动摇自己的观点,他们很好奇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那么可以把这项研究任务交给学生课后来探索,会让他们更有兴趣,可是事实并不如所愿。

3、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环节中,教科书要求的是100毫升水,但我发现很多小组在放第二勺食盐的时候马铃薯浮起来了,学生实验时间很短,在对于“浮”这个概念,在实验之前我没有很好地作好说明,这样就给实验的结论带来了很大的误区。

第二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材料在水中沉浮》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本节课,老师带领学生探究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不同,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或由材料制成的物体。其他有关沉与浮的问题将在五年级的科学课里去研究。

由于木头具有浮在水面的明显特性,因此教科书将对木头特性的研究安排在沉浮实验的后面进行。通过对木头制品用途的调查和生活经验的梳理,学生将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放在水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材料的特性这一概念是模糊不清的,通过本内容的研究与学习,旨在使学生对科学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理解。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实验,本课就是想通过实验前的启发与引导,对实验的观察记录进行总结,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给出的物品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进行分类,提出验证的方法。在教师的规范指导下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对实验记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结果”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验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金属、木头和塑料制的物体各三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3、材料盘,毛巾。

4、记录单。

师演示材料:水槽、小木块、塑料梳子、铁钉、小彩纸片、塑料泡沫、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看课件,要求边看边思考。

课件演示故事:暑假里的一天,天气非常热,铅笔和钢笔相约去游泳馆游泳,一进游泳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跳进水里,游了一会儿,铅笔出来找钢笔,发现钢笔不见了,铅笔找了好久,终于在水下找到了钢笔。)

2、教师顺势提问:为什么铅笔能在水中游泳而钢笔却不能水中游泳而躺在水里呢?(铅笔浮在水面上能游,钢笔沉到水下不能游。)

3、学生回答后,出示课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材料跟钢笔与铅笔一样在水中有沉有浮,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运用情景教学、启发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本课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导入点题效果。)

二、预测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不同

1、老师出示不同的材料,做好编号,编号为(A

1、A

2、A

3、B

1、B

2、B3„)让学生观察这些材料,用手摸一摸,看一看,猜测那些编号的材料在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2、分组讨论,并填好预测表(老师提示浮↑, 沉↓)

3、要求学生对预测的结果进行收集、整理、汇报,对有争议的地方加以标注。

(设计意图:探究第一步就是大胆猜想,通过对物体触摸观察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预测,这样充分调动他们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让他们主动参与。)

三、物体沉浮实验的探究

1、谈话:你们刚才做了预测,那怎么样判断你们做的预测是否正确呢? 生:实验。

2、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含义。

3、出示实验要求:

(1)请组长合理分工,让组员明确自己任务;

(2)请操作员每次只能拿一件物品,轻轻放入水中,再放手,等大家仔细观察,出现现象后才拿出来,要多实验几次,反复验证; (3)请记录员做好记录,填好记录表;

(4)做完试验后请卫生员把物体从水中拿出,擦干水,摆好。

4、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三年级学生对科学探究实验还比较陌生,探究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提高实验的效率。)

5、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收集、整理、汇报,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6、汇报结果:(课件出示实验表格及填空题)像铁、铝、铜这样的 金属 材料,在水中容易 沉 ;像 木头 、 塑料 这样的材料,在水中容易 浮 。物体的沉浮跟 材料 有关。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材料沉,什么样的材料浮,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样以填空模式出示实验结果,降低了学生实验总结的难度。)

四、认识木头

1、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木头具有浮于水面的这一特性。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它的这一特性呢?我们继续探究。

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木头制成的物品,大家一起来找一找。(学生汇报)

3、老师收集了一些木制品的图片,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木制品分别利用了木制品的哪些特性?(课件出示“木制品”图片) (设计意图:出示一些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木头的其它特性,使学生再次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帮助学生整理木头的特性起到了引导作用。)

4、这些木制品有什么用途呢?人们利用了木头的哪些特性呢?请各组进行组内探究,并且填写气泡图。

5、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木头的特性还有很多,我们课后还可以进行探究。

6、师:生活中离不开木制品,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需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容易引发沙尘暴。人们意识到了危机,已经开始使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甚至把木屑和木材边角料制成人工板材,广泛使用,你们知道哪些木材的替代品吗?(学生自由说)师介绍有木塑材料、科技木等。

7、小结:木材的替代品不但节约了森林资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有效的弥补木材的缺陷,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生活中木材的替代品以及教师的小结,帮助学生明白了木材替代品不但可以节约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我们的环境,又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说)

2、设计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一个易拉罐和一个吕钉同时放入水中,他们是沉?还是浮?让学生猜测,然后和老师一起做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相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也会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整合所学的知识,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后面的拓展会让学生的脑子里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 教学反思:

一、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科学这一神圣的殿堂,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开课的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启发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本课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导入点题效果。

二、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对材料的研究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在“预设猜想——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结果”中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悉心引导学生科学学习活动。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观察、分析为主,力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探究精神的培养。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使用多媒体一方面强调活动的要求,从而强化三年级学生还没形成的探究习惯;另一方利用多媒体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分析交流,直观展示实验结果,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木质材料的物品对于学生直观认识木头特性提供了可视的资料„„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学生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中需改进的地方:

1、如猜测沉浮前,我指导学生用沉浮符号来表示沉浮,但在实验之前没有再次强调,因此在巡回指导时,发现有些小组预测用沉浮符号,而实验结果却用“沉”“浮”文字来表示。

2、填写木头特征气泡图时,学生关于木头特征的很多文字不会写,由于时间的关系,使得一些小组没能够完成气泡图。在这些环节上,我感觉自己备课时的预设还不够全面,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估计的不到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篇: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案例 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 陈秋香

一、教学构思:

沉和浮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现象,但是他们有许多是懂非懂的问题:在水中,钢铁回沉下去,用钢铁作的轮船为什么能父爱来?有的树叶飘在水面上,有的树叶却沉下去等等问题,《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沉浮现象进行观察,在认识矛盾冲突中和问题的驱使下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问题来开展教学的。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活动,并体验了物体沉浮变化的过程,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收集、记录和表述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乐于探究与发现物体奥秘的欲望,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三、探究活动流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 生1:把里面灌满水 生2:用沙子填满。

生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生4:装空气就不行啦!

(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是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 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

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 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摘要:

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

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

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

(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是沉浮的情况也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二)改变浮标的沉浮

1、学生出示:浮标,

2、观察浮标放入水中,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把浮标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到一个浮标上浮,一个浮标下沉)

3、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沉的浮标浮上来,让浮的浮标沉下去? 师:看来已经想好办法了,请小组长到材料支援角领取材料。 (小组长领材料,分组实验) 学生汇报:

学生1:我们把一个浮标拉开,它会大来的,就会浮上来了,另一个按进去,它会变小的,就会沉下去了。 学生2: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启发学生:我们这个方法是改变了物体的…… 学生:物体的体积

教师:对,体积大小也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把我们刚才学的都用上了,真棒!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起研究。

(三)改变其他物体的沉浮

引出研究问题:那么,要改变浮标在水中的沉浮,我们说出了两种方法,第一种办法就是改变物体的轻重;第二种办法是改变这个浮标的大小

教师启发学生改变其他物体的沉浮

1、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要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很多呢,除了改变它的轻重,改变它的大小,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在桌上准备了一些材料,你愿意用上这些材料想出一些更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沉浮吗?

2、请组长到“材料支援角”领取材料,领好后把记录单读给你同一组的同学听,学生:好!

3、学生领取材料,学习记录单,分小组进行实验 材料 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改变物体的重量

改变物体的体积 其 他

(评:教师设计的记录单,引导学生探究。今天就感觉到这一点做的很好。教师把记录单给学生之后,让他们读一读,我平时上课没有让学生读,所以记起来不全面,讨论时达不到效果。现在让学生读一读,做的时候,学生就会注意,能不能把实验按要求完成,这一步非常必要,记录单本身指导作用,以每组的形式进行表述。在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还注重引进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灵活运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填写实验报告单等多种方法,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并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激励者。)

从小瓶子体积不变,重量改变再到浮标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实录片断:

师:这是考验我们智慧的最好的方式,我想玻璃瓶、浮标怎让它没下去怎样让它浮上来还要不要说? 学生:不要!

师:现在来汇报一下你那个石头,你是怎样让它浮起来?

学生1:我们是先把石头放在泡沫塑料上,然后用牛皮筋绑在上面,然后放在水中,它就浮在上面了。

师:你们的方法非常高明,把石头绑在泡沫塑料上,石头就由原来的沉变成了 学生:浮。 学生2:我把……

师:哦,他的泡沫随着石头沉下去(举起他们水槽里的泡沫,这个小组的孩子把泡沫塑料分成了小块的,其他孩子们看了都笑了),他们的泡沫怎么样了?分解了。所以我有一个问题了,(问学生3)你怎么使泡沫沉下去的呢?(学生3说不上来)他们把泡沫怎么样? 学生:分开

师:然后绑上石头,改变泡沫的体积,然后这样就让泡沫沉下去,好了,这个问题呢是怎么让你解决的呢?还有个问题,铁钉在水里面是沉是浮? 学生:沉!

师:你怎样让它浮起来? 生:我们把铁钉绑在那个泡沫上。

师:好的,他们把铁钉绑在那个泡沫上,铁钉就浮起来,我发现一组同学们有一个伟大的创举(拿起第4小组的材料放进展示台的水槽里,他们组把铁钉插在泡沫上,孩子们看了这个装置都笑了,)来看看铁钉浮了没有? 学生:(异口同声地)浮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改变它的体积,改变它的重量,还可以改变什么?我们老祖先非常聪明地运用了一些载体,我们的古老的船就是用木头做起来的,人要过河怎么办呢?站在木头上把我们人载过去,所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可以改变重量,改变体积大小,我们还可以用一些载体。

(小组长整理材料)其他同学想不想知道潜水艇到底是改变什么能在水中自由沉浮呢?打开科学书第50页看一下。

教师启发学生潜水艇是改变什么使潜水艇在水中能自由沉浮,能回答吗?

潜水艇是改变什么使潜水艇在水中能自由沉浮?你说 学生:改变重量!

(四)我们的“潜艇”

领取可乐瓶等材料,开始制作我们的“潜艇”,并尝试让“潜艇”,就上浮了。

第四篇: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临澧县杨板中心小学 田甜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中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这节课是引导学生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初步认识对物体浮沉和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知。通过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实现,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教材先出示一下材料,再提出问题:

1、瓶子在水中上浮,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2、橡皮泥在水中下沉,用什么方法让它浮上来?

这个实验中的实验材料玻璃瓶易碎不易保管,橡皮泥在改变其形状、体积时大小、厚度难掌控,实验失败几率大。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改变原有实验中的材料,玻璃瓶易碎且不易保管,替换成常见、易寻的塑料瓶,把装入瓶中的水替换成更易观察且密度大于水的石子。

2、原有实验中用橡皮泥做实验,体积改变时,大小、厚度难掌控,实验失败几率大,替换易变形、一张空的锡箔纸。

3、用更常见、易操作的材料做好实验,让实验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四、实验器材

玻璃水槽、水、塑料瓶、锡箔纸、石子、水桶、记录纸等等。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塑料瓶中加石子的多少决定瓶子的沉浮。

2、锡箔纸体积的大小决定锡箔纸的沉浮。

六、实验过程

实验一:

实验名称:塑料瓶的沉浮 不变材料:塑料瓶、水

变化材料:石子的多少

实验结论:塑料瓶加满石子下沉,空瓶子上浮。 实验二:

实验名称:锡箔纸的沉浮 不变材料:锡箔纸、水

变化材料:锡箔纸的形状

实验结论:锡箔纸能下沉,做成船、碗形状可上浮。

七、实验效果

用最简单常见、易操作的实验材料,让实验变的更加简单更加贴近生活,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实验过程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实验操作起来更加容易。贴近生活的实验更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与信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用。

八、自我评价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很多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并不懂,很难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简单的方法,贴近生活的实验,更容易让学生对科学感兴趣。通过实验的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这门学科,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区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也觉得欣慰。

第五篇:《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木头是坚硬的,有的却比较柔软,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提前先给学生以定量的概念,避免学生思维上的混乱。经过这几课,学生已经开始对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与沉浮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去观察身边的物品,思维离开课堂,发散自己的思维。

学生会将第4课《它们吸水吗》与本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联系起来,他们会在观察吸水性时提前观察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他们会将自己的直接经验带到本课,所以教师不用过多干涉学生在这方面的观察。

(二)和旧教材的物体沉浮相比,这节课更加适合我们的孩子。以前上这节课很累,学生也思维混乱。什么体积?重量,什么有关?没关!现在都没了,现在就把注意力放在沉浮与材料的关系。确实与沉浮有关的最本质的原因是材料本身。选择实体的塑料、金属、木纸材料进行实验非常有效!但我觉得材料的种类还可以再增加一些,让学生积累更多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材料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有关木头特性的教学,有了前面金属与塑料的基础,现在概括木头的特性感觉难度并不太大。但我还是感觉很枯燥,空洞。

上一篇:某人的考研复习方法下一篇:秘书长五年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