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实习报告

2022-07-16

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统一,在繁忙的实习阶段结束以后,我们必然有很多的收获,也有一些遗憾,那么就要必要对实习阶段的工作、学习清凉进行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税务机关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税务机关实习报告

机关政府税务局实习日记

今天是我们税务二班为期一周的实习开始的第一天。按照学校的预先安排和个人的意向选择,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分成了两拨,一拨前去武汉洪山的地税局,另一拨去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国税局。我的胃口大了点,想国税是吃“皇粮”的,待遇肯定不错,因而跟在了去国税的一拨人的身后。

在带队的邓毅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在会议室受到了人事部主任的接待。经过粗略的分配,我和另外的五个同学来到了六楼的“计划征收科”跟“师父”们随班学习。

六楼的师父们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先是受到了计划征收科的尹科长热情的接待,她以抑扬顿挫的语调向我们介绍了一下六楼的工作情况,尤其是税务工作运转的流程发及工作人员对待顾客所应持有的态度。我们在听过了她算得上比较精辟的一阵发言之后随即被安插到六个窗口实地学习。我的师父叫张平辉,主管税务登记方面的工作。

上午来进行税务登记的人着实不少,看来做公务员不同岗位的工作不见得都很轻松。我向师父请教了一下税务征管方面的问题,也稍稍地跟他学了一下税务登记的工作。工作倒不复杂,如果驾轻就熟,操作起来应该很简单;但税务登记要处理的信息量实在不小,并且分了四五个大大小小的栏目步骤来处理,对初窥门径的人来说有点棘手。我有心试试,但考虑到业务不熟,速度赶不上,加上进行税务登记的人又很多,只得作罢。坐得一坐,上午的时光过了一半了,我想我得找点事做,便主动请缨。我师父也真不客气,拿出一大摞资料给我整理,都是收税的

发票清单。我整理了三四个月的,已是午饭时分,把其它三四个月的留给下午去做。

下午正常上班,我一连站了两个多小时把上午留下的工作做完,这一天也行将过去了。然而师父看我工作效率不错,又给我拿来一大摞待清理票据,共八九个月的;结合已整理好的票据,08年一整年12个月的加上09 年四个月的,一共是一万多份,要我把它整理好。做不到三分之一,下班的时间到了,我的第一天的实习工作就此落下帷幕

今天是我实习工作的第二天。相对于第一天的工作,今天的经历算得上有点沉重。

上午,我继续完成昨天遗留下来的任务,因为工作量大,单调乏味,做的又都是一些手头上的工夫,加上无法坐着整理,只能站着,一连三四个小时站下来,真有点烦闷的感觉。我想人是不应该有思想的,假如没有思想,再怎么无聊的工作我们也可以一口气做下去毫无感觉。但偏偏人的感触很多,什么事都要把它放到心里咀嚼一番,嚼出个味儿来,以至于我心里平白地起了些闷气,也渐渐的心灰意懒起来。我想这些所谓的公务人员也真懂得享受、避重就轻,这些简单的税务凭证居然可以一拖下来长达一年之久不加整理,以至于积少成多,积重难返。假如不是有我们这些实习的学生,我很怀疑哪个公务人员有这个魄力花成天的时间一鼓作气把累年的工作做到底。但我们是学生,身担了重任也就义不容辞。

我想这个派学生到机关实习的做法实在算得上是一个天才的创举。如果不是在财政厅和地税局担当过要务,深谙了这些部门的积习;又在高等院校担任过院长,希望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中了解部门管理的运营和实务,单凭我们许院长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头衔,恐怕也难以想到。这实在是一个双赢的运作,各机关接纳学生实地实习,以提供顿饭的微弱成本来换取学生对一些单调、枯燥无味的资料的整理,或其他公务人员不愿做的简单工作的完成,而学生也能够在实习中了解一下各机关部门运营的实际情况,把握本专业学习、就业工作的重点,以此来指导以后的学习;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上午的工作到此也便没什么了。下午,我和同班的几个同学一起查找有着不同票号的发票,也就是一个核实的意思。这个工作原本很艰难,但因为有三四个人一起查找,并且可以舒舒服服的坐着,便也没什么了。这项工作结束,除了第二天还有一些零星的账目要处理,我们的实习所要做的工作基本便已走向了尾声,余下的便是我们个人对税务工作以及税务机关运营的了解,这是以后几天我们所要关注的。

今天是我们实习工作的第三天。与前两天的被动工作相比,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自主适应。上午我们四个实习的同学在师父的吩咐下略略地做了些整理工作,此后便没什么事了。出于自主学习的需要,我的所谓的师兄弟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上机操作,软磨硬泡地要求各自的业师教她(他)们做纳税人资格申请、税务审核、认证发

票之类的工作。她(他)确实也不错,经过师父们一番悉心教导,加上各人自身苦心孤诣的学习,不到一天时间都可以代师行事了。于是师父们成了闲人,自己倒成了税务工作者,上下打成了一片火热,做得不亦乐乎。

照我的本意,原也想随师学学税务登记的,然而听师父说税务登记程序比较复杂,我一两天学不到什么,似乎对教我不怎么热心,便也没有勉强。我想如果师父真的叫我上机操作,由他在旁边指点,不说半天,至多一天也足够了。但我不喜强人所难,也不认为学会了实地操作对我有什么大用,便没有提更多要求。我想我大学出来,做什么工作还是个未知数;即便平日做好了目标规划,毕竟也只能算作一个憧憬,不一定能成为现实。首先我不一定能在税务局或其它税务部门工作;即便能够进去,那些必务的操作技能还是得从新学习,何况整个税务工作包含的就像一个链条,税务登记只不过其中一个环节,学会了也不过那么回事,不学会了解一下也没什么损失。

整个下午我把时间花在翻阅国税局的内部资料上。由内部资料可以看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税局机构设置和小窗口改革做得很不错。整个国税局按部门与区域分为不同科目,如税政管理科、税源管理科、计划征收科、办公室等。每个科目分设有自己独立的下属机构,就我们工作的计划征收科来说,所处理的业务分为税务登记、税务申报、发票管理、税款缴纳、办税流程等九个大项。这些业务全以小窗口形式设置,按其业务紧密程度在大厅里布局。这使得办税人员可以比较方便地办理

一系列报税手续,减少了麻烦又提高了效率,出现了问题还可以就近及时地把信息向相关窗口反馈过去。大厅两端分设服务窗口,既便于访客的咨询,又便于科长对整个报税大厅服务状况的控制。除此之外,大厅还设有电子触摸屏,便于顾客自行查询自己需获取的信息。通过一系环环相扣的服务途径,整个大厅的报税工作可以结合紧密,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此推动各项服务。

除了了解国税局内部运营机制,我还借机了解一下光谷及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状况,了解了一些经济带头人例如带领关山发展壮大、走集团集约型经济道路的关山党委书记鲁志万,创造了金龙王品牌、见证了金龙泉的盛衰然后又舍酒纺布的李大红,创业狂生兰世立等。我想这些东西虽不见得一定要到税务局来学习,但也算是一个平台,起码看过之后对我的人生有些激励作用。

今天是实习的第五天,我们的实习工作到此就该结束了。想想这五天的经历,我想不出学到了什么,也不能说一无所获。你不能指望这五六天的实习对你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实际的帮助,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也许看过之后立马便忘诸脑后了;但看过之后反想,总能在心灵深处找到一些痕迹,深究下去也能带来一些感悟。这个说起来是句空话,不过我们洞察人世,确实不应该把目光流诸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幕后,挖掘出幕后那深层次的信息。就如这税务大厅的业务,你看到无数的人来来往往,又有一个个挂着不同牌子的窗口,如果不去深入的了解,你知道它是怎样运作的吗?又如面对一个大企业,看到它表面的辉煌,你

知道它是怎样经由一代代工商界精英尽展聪明才智创下的伟业,它的成长凝聚了多少艰辛;在它的繁华之下,它的内里又蕴集了多少风险?这些看似简单,内里的故事仍需探索。

与师父们的相聚之后又再分离,这倒没在我的心里留下什么波澜。我们在人生中经见了多少世面,经历了多少分离聚合。在经见的人物中,有些是单纯的过客,相互之间毫不相识,这些占到了大多数;有些是有过短暂的交流,稍稍了解了一些,例如我的师父们——如果在以后的人生中没有业务往来,那他们就属于这一类了;还有一些因为机缘巧合,呆在一起的时间相对长些,如同学、同事,这些人相对于前者又少了一些;最少也最弥足珍贵的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亲人、朋友。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人,遇上了或多或少对我们的人生都有些须影响——除了绝对的人生过客——论理应该珍惜。但我们都非小孩子了,不必刻意地去关注什么分离聚合。何况我们如果要以人为师,从人身上获得帮助,在与人的相互交往、相互了解中便获得了,实不是在一时的患得患失之中学习。我们经历一个个送往迎来的场面,可以看作是一个个人际关系的轮回,从中增长我们的阅历、见识。对于一些有缘相会或给过我们帮助的人,我们可以从心中感谢或铭记,但不一定要表现得柔肠婉转,洒泪而别。

我们上午稍稍地做了点事(其实是因为没什么事做),又领到了实习鉴定,上午便无可记载了。下午,我们照常呆了一阵,又拍了一些照片,和师父们合过影,便宣告放假。至此,我的所谓的实习生活便划上了记号。

第二篇: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调查报告

文章标题: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调查报告

--声明:范文搜网(http://)原创文章!对于其他网站的抄袭行为我们将联合作者追究其法律责任!--调查单位:XXX局调查时间:XXX年4月30日至5月15日。笔者通过对XXX建设服务型机关的实地调查,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提出自己看法,笔者认为税收服务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税务机关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在更新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有利于树立地税的新形象;有利于优化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准确把握税收征纳特性的基础上,发展税收理论,转变治税观念,调整思维模式,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关系,真正建立起公正公开、廉洁高效、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地税新形象。

一、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要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1、执法与服务的对立性。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是对立的,有着本质区别的。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体现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从税收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税务机关所拥有的权力就是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税务机关所拥有的权力越大,纳税人履行的义务就相应地越多。税收执法是代表国家利益行使职权,而税收服务则是以为纳税人提供各项涉税服务为根本,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致,但出发点不同。

2、执法与服务的统一性。从严管理、依法治税、创造公平的税收执法环境,其本身就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税务部门尽可能地提高办税效率,减少征税成本,这是税收管理与税法的基本要求,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从根本上讲,两者又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实现由单纯执法管理向执法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强化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通过完善服务机制、更新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尊重纳税人、方便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将执法和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不得超越税收职权范围行事,又要在强调为纳税人服务的同时,强化征管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税收管理手段越来越先进,特别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极大地改变原有的征管模式和管理方式,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这对矛盾在这种条件下,将相互转化、相互融合。

二、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要肯定税收特征的有偿性。

在税收理论和宣传上由过去的税收“无偿性”向“有偿性”转变。传统税收理论认为“国家是只享有征税权力而无承担任何代价或回报义务的权力主体”。因此,我们以往过分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事实上,除了税收强制的绝对性之外,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无偿性是对单个纳税人而言的,就国家与全体纳税人来讲,税收其实是有偿的。这种有偿性,体现在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这也可以理解为纳税人向国家交税是为了“购买”国家的公共服务产品。充分认识税收的“有偿”特征,一方面可以使纳税人更加正确地认识税收,增强纳税的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则可以增强为纳税人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意识,让纳税人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成效。

2、要注重纳税人地位的主体性。

在治税理念上由“执法管理”型税收向管理服务型转变。长期以来,税收管理多考虑如何监控纳税人,对纳税人不够信任、不够尊重,弱化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也影响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工作的配合。纳税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国家税收收入的源泉。税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纳税人主体观念,把工作的主导方向由满足自身的征税需求为主转向以服务纳税人的纳税需求为主,在税收制度的制定、管理流程的设置和纳税方式的提供等方面,相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充分体现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3、要强调征纳双方的平等性。

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需要在理论上确定税收的公平原则,在法律上确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税务机关在执法角色上,要实现从“执法+管理”的角色向“平等+服务”的角色转变。

三、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切实做好纳税服务的具体工作。不断拓展服务渠道,以纳税人为核心,以纳税人满意度为标准,通过大力推行税务代理、多元化申报方式、多媒体税法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

第三篇:关于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调查报告

税收服务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税务机关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在更新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全系统围绕优化首都发展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有利于树立地税的新形象;有利于优化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准确把握税收征纳特性的基础上,发展税收理论,转变治税观念,调整思维模式,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关系,真正建立起公正公开、廉洁高效、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地税新形象。

一、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要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一)执法与服务的对立性。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是对立的,有着本质区别的。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体现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从税收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税务机关所拥有的权力就是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税务机关所拥有的权力越大,纳税人履行的义务就相应地越多。税收执法是代表国家利益行使职权,而税收服务则是以为纳税人提供各项涉税服务为根本,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致,但出发点不同。

(二)执法与服务的统一性。从严管理、依法治税、创造公平的税收执法环境,其本身就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税务部门尽可能地提高办税效率,减少征税成本,这是税收管理与税法的基本要求,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从根本上讲,两者又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实现由单纯执法管理向执法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强化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通过完善服务机制、更新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尊重纳税人、方便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将执法和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

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不得超越税收职权范围行事,又要在强调为纳税人服务的同时,强化征管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税收管理手段越来越先进,特别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极大地改变原有的征管模式和管理方式,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这对矛盾在这种条件下,将相互转化、相互融合。

二、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要肯定税收特征的有偿性。

在税收理论和宣传上由过去的税收“无偿性”向“有偿性”转变。传统税收理论认为“国家是只享有征税权力而无承担任何代价或回报义务的权力主体”。因此,我们以往过分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事实上,除了税收强制的绝对性之外,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无偿性是对单个纳税人而言的,就国家与全体纳税人来讲,税收其实是有偿的。这种有偿性,体现在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这也可以理解为纳税人向国家交税是为了“购买”国家的公共服务产品。充分认识税收的“有偿”特征,一方面可以使纳税人更加正确地认识税收,增强纳税的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则可以增强为纳税人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意识,让纳税人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成效。

(二)要注重纳税人地位的主体性。

在治税理念上由“执法管理”型税收向管理服务型转变。长期以来,税收管理多考虑如何监控纳税人,对纳税人不够信任、不够尊重,弱化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也影响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工作的配合。纳税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国家税收收入的源泉。税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纳税人主体观念,把工作的主导方向由满足自身的征税需求为主转向以服务纳税人的纳税需求为主,在税收制度的制定、管理流程的设置和纳税方式的提供等方面,相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充分体现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要强调征纳双方的平等性。

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需要在理论上确定税收的公平原则,在法律上确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税务机关在执法角色上,要实现从“执法+管理”的角色向“平等+服务”的角色转变。

三、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切实做好纳税服务的具体工作。不断拓展服务渠道,以纳税人为核心,以纳税人满意度为标准,通过大力推行税务代理、多元化申报方式、多媒体税法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二)完善征管模式,强化服务机制的有效运行。

1、现行征管模式以征管查为核心,但目前在服务职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过程中,要完善以纳税人为中心,以优质办税服务为重点,多元申报、集中征收、集约管理、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通过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2、要建立一套由可行性分析、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估、信息反愧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服务工作机制,落实公开办税制度、首问责任制制度、限时服务制度、服务考评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服务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不断更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措施。

税务机关在履行组织税收收入职责的前提下进行服务型税务机关的建设,还要注意在服务上进行不断地摸索与探讨。

1、调控服务。要不断深化征管改革,加强税源监控力度,促进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要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2、办税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功能,以信息化覆盖、统领、服务、支撑税收工作,简化办税手续、减少办税环节、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

3、维权服务。在税收执法和税收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不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基本原则,切实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申辩权、请求保密权、复议权、诉讼权、受尊重权以及对税收服务活动的监督权,并通过规范执法、公开办税、廉政监督等途径来履行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营造公正、公平的税收环境。

总之,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以“税收四观”的理论指导,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谋划税收工作;不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使服务理念真正融入到税务工作中。

第四篇:税务机关如何胜诉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发展,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与保护意识在逐步提高,税务机关以被告 的身份出现在法庭打官司已屡见不鲜。如何胜诉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普遍关心和注意的“热 点”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税务机关败诉的原因

我国《行政讼诉法》第54条第2款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部 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 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由此可见,税务机关败 诉的原因主要有上述五种,下面谈谈其表现。

(一)主要证据不足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我国行政讼诉制度实行的是被告负主要举 证 责任的原则。因此,税务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对认定的事实必须有证据佐证。但是 ,许多税务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往往忽视证据的收集,导致败诉,这在行政讼诉中占 较大的比例。证据不足主要表现是:

1、除纳税检查报表、计算底稿外,没有收集其他任何证据材料。

2、证据间缺少整体联系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3、证据未满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要件,不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4、不进行全面调查,偏听偏信,未进行相反证据的收集。

5、收集证据的程序不合法,证据的形式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6、缺乏定量分析,粗略估计或计算失误。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这是指税务机关在做出行政决定时,该适用甲法律、法规的,而适用了乙法律、法规;或该 适用法律法规甲条款的,却适用了法律、法规的乙条款。这方面的表现主要是:

1、由于定性错误而导致适用法律、法规的错误。

2、适用了已废止、停止执行等不具有效力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3、忽略了税法使用的时空的效力。

4、忽略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处罚法》、《复议法》等。

5、引用法律法规条款错误。

(三)违反法定程序

法定程序是指法律规定的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必经的程序。我国《税收征管法》及有相关的行 政法律、法规,对税务行政执法程序做了许多严格的规定,如违反法定程序,具体的行政行 为就要被撤销。《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违反法定程序的 主要表现是。

1、税务机关的征税决定,处罚决定不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而 是言出即征、罚随。

2、税务机关虽制作了有关文书,但不向被处罚人交待复议权、起诉权及诉讼时效等。

3、有的行政机关甚至不及时将有关文书送达当事人,中断了执法活动。

4、行政处罚该告知不告知或告知书与处罚决定书同时送达。

(四)超越职权

超越职权是指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超出了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力范围,其主要表现如下 :

1、国税与地税之间分工上的越权。

2、下级税务机关行政了上级税务机关的权力。如县以下税务机关超越权限处罚、采取税收 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等。

3、行政处罚超过了法定的标准。

4、超过追诉时效违法征税处罚等。

(五)滥用职权

这是指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法定权限内,并符合法定的形式,但不符合法律、法 规或规章授予该权力的目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考虑应考虑的因素。

2、考虑了不相关的因素。

3、假公济私,以权谋私。

4、行政行为虽符合共同利益,但与法律、法规赋予此职权的特别目的不相符合。

此外,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也是导致税务机关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常见的表现是:

1、对违法的性质、情节、后果基本相同的数个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有的很重,有的很轻 ,同责不同罚。

2、行政处罚虽在法定的幅度内,但处罚幅度与违法事实明显不符,畸轻畸重。

二、税务机关胜诉的关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税务机关要想在行政诉讼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法行政,这是税 务机关胜诉的根本。为此必须做到:

第一,税务机关做出的任何具体的、影响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必须有足够的事实根据 。这包括:

1、任何一个行政行为必须有税收法律、法规定所规定的事实要件为基础;

2、每一个事实要件必须有相关的事实佐证;

3、每一个事实佐证必须经得起法院的审查,经得起对方的反驳和质证;

4、税务机关提供的证据要比原告一方提出的反证占有优势,并足以否定与之相矛盾的其他 证据;

5、每一个证据在合法性方面都无可非议。

因此,所有的执法人员都应树立先取证后裁决的执法观念。不能先裁后取(紧急情况例外), 也不能仅凭纳税人的自认定案。为了使具体行政行为有扎实的事实依据,如有可能,应当先 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尤其是其对证据的反驳意见。

第二,税务机关的任何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即:

1、所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必须是合法有效的,不得与更高层次的 规范相抵触;

2、税务机关行使的职权必须具有法律的明确授权;

3、行政行为的各个方面(如征收的税种、处罚的种类、幅度等)都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

4、对事实的认定和对案件性质的判断应符合法律所确定的要件;

5、首先使用效力等级较高的法律或法规。

第三,税务机关做出具体行为时,应当遵循必要的程序规则。

现代国家的民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程序为基础的,许多行政法学者甚至认为,程序是 行政法的核心。因此,税务机关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必须熟悉行政法中的五大主要程序,即:

1、告知程序;

2、处罚前置程序;

3、审批程序;

4、调查或检查程序;

5、送达程序。

为了把税务行政执法纳入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各级税务机关在推行税务行政执法责任制 工作中都要把明确工作规程做为重点。对调查取证程序、检查程序、审批程序、集体审议程 序、听证程序、告知程序、送达程序、调解程序及复议程序等做出统一规定。这样才能使税 务执法人员合法、高效地行使职权,避免因程序上的问题而影响执法行为的效力。

另外,各税收征管法对某些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间界域也做出明确规定,利于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第四,税务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权限范围,注意正确行使自己的 职权,遵守行政法上“越权无效”这一基本原则。

应当指出,税务机关行使职权,仅仅有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具体行政行 为完全符合法律、法规的目的,全面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避免不相关因素的干扰,尽可能 地公平合理。那种认为只要在法定幅度内做出裁决,法院就应当维持的思想是一种误解。

为避免出现越权的具体行政行为,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一个具体行政行为的做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做依据,做到法无明文规 定者不征税不罚款;

2、法律、法规或规章要求批准的,不得独自做出决定;

3、必须注意行使职权的时空范围;

4、必须明确职权行使的条件和标准。

第五,为避免滥用职权,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

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以权谋私;

2、要在形式和内容实质上依法行政;

3、在处理与纳税人的关系时,切实做到不唯关系只唯法。

三、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前的行政救济

税务行政复议是纳税人向税务机关请求矫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的一种救济手段,是行政 监督的一种方式。行政复议是有效地解决税务争议,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补救的 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对解决争议来说,行政复议比行政讼更经济,更具有效率。这不论对 税务机关还是人民法院,都一件好事,它还可以减少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诉累。

在我国,绝大多数税务争议,在提起诉讼之前,都要先经过行政复议。因此,复议机关把好关,做好行政复诉工作,是减少税务诉讼案件的重要一环,也是避免税务机关败诉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工作呢?首先,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其次,应 做好对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再者,复议是宣传税法的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复诉机关 应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

四、应诉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诉讼的效果

税务机关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应诉,配合、支持人民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 法性。积

极应诉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代表人或工作人员对国家高度负责的表现,是尊重宪法和 法律,法制观念强的表现,是敢于坚持真理的表现。有了这种态度,即使败诉了,也不损害税务机关的形象。

税务机关被起诉后,应当做到:

1、头脑冷静,不感情用事;

2、对被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得当,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如有必要,可组织力量 在内部调查、核实,有关原办案人员可适当回避;

3、如发现自己确有违法、不当之处,应抓紧纠正、补救,不留尾巴。只有这样,才能变被 动为主动,原告一般也就适可而止,撤诉了结。

为了做好应诉工作,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选好应诉代理人。良好的应诉人应该具有法律知识,熟悉税收法律、法规,了解案情, 思维敏捷,口齿清楚,能够熟练地将法律、法规、政策和案件事实融为一体。

2、写好答辩状,做好出庭准备,当法院将诉状副本送达后,税务机关应召集有关人员进行 研究,针对起诉书提出的问题,用调查到事实材料,逐条写了有理有据的答辩内容,按时送 交法院。同时,充分收庥政策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做好出庭辨论的准备工作。

3、主动专访法院,协助法庭工作。为了让人民法院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税收的政策法规 ,税务机关可在开庭前专访法院,协助审判人员熟悉有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工作规程,促进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五、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每次应诉结束后,都应积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胜诉了要给予鼓励,推广先进执法经验; 败诉了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帮助其分析失败原因,吸取教训,在新的执法实践中扬长 避短。

需要指出,由于一些税务执法人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对行政诉讼的重要意义及作用认 识不够,怕当被告,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一些消极思想和做法,如放弃行政职权的行使, 该征不征,该罚的不罚,该重罚的轻罚等等,这都是不对的。为此,必须加强对行政诉讼法 的大力宣传,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依法行政,减少当被告和败诉的 机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 要步骤,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作为重要执法机关的税务机关,应 当以行政诉讼为检验执法水平的标准,提高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法制观念和行政执 法水平,克服消极情绪和封建思想,积极工作,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在行政 应诉中取得胜利。

第五篇: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

加强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需。早在世纪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应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和自治区国税局在今年初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时,也都分别提出了“

要加强税务系统学习型组织建设,全面提高税务干部素质”的号召。当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国税系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紧密结合基层国税部门的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税务机关是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其行业建设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既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又是促进税务机关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因此,在国税部门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是税务系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通过建立学习型机关,构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可以不断提高税务公务员的理论素养、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学会用系统思考原理研究和解决税收理论和实践问题,树立大局观念,紧密联系税收工作实际,提高正确理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潮流,不断提高工作本领,紧跟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个领域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和社会变革对每个人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成为制约发展的障碍。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及时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税收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能力取决于素质,素质取决于知识,知识来源于学习,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型税务机关创建,大规模培训干部,加强岗位学习,可以提高干部学习力,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创新力,可以提升依法行政和为纳税人服务水平,树立税务机关良好社会形象;通过建设学习型税务机关,以共同目标凝聚人,以团队学习带动人、以税收事业激励人,以优秀的税务文化陶冶人,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人的潜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突破。

(四)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激发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措施。要完成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税务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关键在人,在于广大税务干部的工作能力。通过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从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和加强队伍建设入手,用系统思考原理,做到工作安排一盘棋,正确处理好征纳双方的关系,正确处理税收管理体系内部诸环节的关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税收征管机制,解决好各种矛盾,激发广大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市国税系统加强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新时期税收工作总体要求,以全员学习、终身学习为理念,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税收工作宗旨为共同愿景,以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和促进机关干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税收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学习型税务机关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一)更新学习理念,促进终身学习。在税务干部中牢固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形成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习惯和氛围,使学习成为各级税务机关和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明确学习任务,提升创新能力。具体工作要做到:有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的规划、目标和实施办法,突出创新能力,有明确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任务和激励措施,有健全的学习培训体系,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平台和多层次的学习网络,各类学习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三)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人才成长。有健全的领导体系和指导部门,坚持学用一致、学用结合的原则,建立鼓励学习与创新的各项制度,落实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维护干部学习权利,促其履行义务,保证干部学习和教育培训经费,为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提供平等机会,形成干部培养使用的良性循环。结合能级管理,制定岗位工作标准,大力开

上一篇:税务局民主生活会下一篇:商务考察报告公司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