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统计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开展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就业统计工作的操作程序尚缺乏规范性要求,缺乏相应的监督监控机制,统计口径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情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就业统计口径;细化就业率统计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建立就业登记情况监督、审核机制;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第一篇:统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优化研究

摘 要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受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指导老师、毕业生、管理考核机制等。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核心,完善管理是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质量 优化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Quality in Accounting

BIN Muro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本科畢业论文(设计)是衡量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衡量和检验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育部推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论文(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被单列在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教学效果之中。[1]经过几十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我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制度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操作范式,在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严密逻辑能力、严格习作训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当前本科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探讨。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受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指导老师、毕业生、管理考核机制等。本文拟从以上方面探讨优化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以期对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有所裨益。

1 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1.1 实行指导老师准入制度

指导老师水平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进程中,老师的“扩聘”速度远落后于学生的“扩招”人数,直接导致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队伍与学生规模失衡。为解决指导老师的不足,部分无法达到指导条件甚至是不具备指导资质的行政管理人员也被纳入指导老师队伍中来。实行指导老师准入制度,遴选合格的指导老师是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一名合格的指导老师,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科研经验和高度的责任感,在选拔指导老师时,应严格导师资格审查与认定,实行指导老师准入制度,以充分发挥指导老师在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1.2 建立健全指导老师继续教育机制

会计学专业是应用性强的学科,选题也大多具有实用性,这对指导老师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指导老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能洞悉社会需求,把握市场动向。建立健全指导老师继续教育机制,有助于指导老师以上能力的培养。成立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小组,建立“传、帮、带”机制,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指导老师培训机制、积极培育科研团队、举办学术讲座等多渠道、全方位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

1.3 明确毕业论文中指导老师的职责

科学界定导师职责有助于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首先,建立健全指导老师队伍管理机构和规范的规章制度,明确毕业论文中指导老师的职责,并抓好落实;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指导老师对本科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培养指导老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加指导老师的责任感;最后,制订科学的考核机制,对指导老师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晋职晋级、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核心

2.1 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工作是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对毕业论文性质、目标、作用缺乏正确、清晰的认识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滑坡的重要原因。多渠道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是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学校、学院各层面,通过制订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严格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程序,开展动员大会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定期举办优秀毕业论文展,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感性认识;结合会计学专业特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提高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认知水平,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积极举办创业大赛、创新大赛、科研竞赛等,激发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

2.2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实施论文选题

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前提环节,是实现毕业论文教学目标、提高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实施论文选题设计,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撰写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学科前沿以及适应性的基础上,优化选题设计,使选题体现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充分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和科研素养,确保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目的;严把审题关。成立专业委员会,在将选题汇总的基础上,由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审核,对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不高、陈旧过时的选题,进行调整或修改,以确保选题质量。

2.3 规范论文撰写

论文撰写的过程是学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开题时确定的研究框架展开论证并得出研究结论的过程。论文的撰写需规范、严谨。在撰写过程中,学生应依次撰写论文提纲、论文初稿,并经指导老师反复指导修改后,形成最终定稿。这一过程,学生可掌握信息及数据的收集处理程序与方法、论文的写作规范、研究方法的初步运用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2.4 严格查重程序,杜绝抄袭

论文抄袭不仅达不到通过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目的,也是严重的学术道德问题,与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3]防止论文抄袭,贵在预防。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生对论文抄袭行为危害性的认知;举办论文写作诚信承诺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治学态度;制订详细的毕业论文抄袭行为处理办法,加大对抄袭行为的处罚力度,并明确指导老师的责任;购买论文查重软件,在答辩前对论文进行查重,杜绝或减少论文抄袭现象。

3 完善管理是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有力保障

3.1 建立健全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证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稳定、有序运行的先导,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涉及毕业论文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经费的投入与使用、指导老师的职责与培养考核机制、毕业论文质量目标的量化计分标准、论文选题方向与程序、论文撰写要求与评分标准、答辩程序及实施规范、成绩评定办法及流程、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标准及相关激励机制等等。通过制定详细的具体规定,形成可操作的制度规范,使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3.2 加强毕业论文各环节的过程管理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按照工作流程可分为事前规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三个环节。事前规范主要包括制度设计、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经费投入、指导老师的遴选等工作;事中控制主要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事后评估主要包括论文质量的审查、优秀论文的评选、对指导老师和各级管理层的考核等。完善毕业论文工作的事前规范,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事中控制,并对毕业论文最终结果进行考核,是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有力保障。

3.3 明确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目标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科研素养的一种检验。明确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目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会计学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其专业目标应侧重关注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把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对学科专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目标侧重于实践能力的考核与提升,要求在掌握完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对本学科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给出具体的解决思路或有效率的解决办法,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本科毕业论文的科研目标侧重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考核,在专业目标和实践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文献检索与综述能力、外语水平、研究方案设计能力、研究工具和方法的运用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给出具体的评分标准并实施考核。

3.4 满足毕业论文工作的经费需求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学术平台、实习基地等方面的配套投入,而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毕业论文工作高效展开的重要因素。设立毕业论文專项基金,加大本科毕业论文经费投入,满足图书资料、实验器材、数据分析软件等资源的购置,以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资金需求。此外,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及优秀管理人员进行奖励,以此营造出良好的论文撰写激励环境。

3.5 改革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科研素养

现行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安排主要以理论知识、实验实习为主,有关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鲜有涉及,学生的课外时间主要忙于英语过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初级会计师以及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等,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著作和文献阅读少。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设置文献阅读或学术论文撰写课程,或结合课程论文,或结合毕业实习,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梳理文献,如何收集、处理资料数据,如何规范撰写毕业论文,以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让学生接受专业的学术培训,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基础。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多元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韩晓燕,张彦通,李汉邦.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设计评审的分析和建议[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46-48.

[2]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3] 蔡家斌.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4(5):8-11.

作者:宾幕容

第二篇: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研究

摘要:开展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就业统计工作的操作程序尚缺乏规范性要求,缺乏相应的监督监控机制,统计口径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情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就业统计口径;细化就业率统计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建立就业登记情况监督、审核机制;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

文献标识码:A

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工作的开展方便了社会各界了解各中职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推动了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然而,这一统计工作的实施是否科学,统计数据的信度又如何呢?我们对较早实施这一统计制度的S市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共走访了15所包括技校、中专和职业高中在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并对49所中职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就业办主管领导及合作企业的人事部门主管等,并对上述学校中参加或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2300名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133份,有效率达92.74%。对这些问卷,我们分别采用Excel、Access等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掌握了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进一步完善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作用。

一、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办法、统计时间、公布方式、公布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精神,S市教委从2003年起建立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通知中规定的就业统计口径如下:

1、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

其中:“就业人数”按以下八种形式确定:进国家机关和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进合资、独资企业;进私营企业;升高一级院校(列入国家招生计划);进学历文凭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院校;参军及出国就读、工作;自主创业及自谋出路;非本市生源毕业生回生源地区。

毕业生人数的统计口径为:毕业生人数=生源数一退学人数一延长学制人数。

2、统计时间。《通知》要求各中职学校统计学生就业情况的截止时间为当年的9月30日,上报日期为10月15日前。

3、公布方式。每年各学校上报完本校各专业毕业生去向之后,市教委责成有关部门汇总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并由市教委予以公告,目前已先后公布了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市教委有关部门在进行统计时,把上述规定的毕业生就业的8种类型结合S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实际情况,分为进企事业单位、升高一级学校和其他三大类。其中,进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合、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其中“其他”为中等职业学校尚不了解其属性的企业。升高一级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和“高等教育自考助学院校”。其他包括“参军”、“出国”、“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和“回原籍”。

4、公布内容。市教委公告公布的数据包括各学校、各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以及各专业毕业生进入各种经济成分企业和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具体来说,着重从三个方面对中职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1)总体就业情况。对当年S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的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就业趋向分布、就业的产业分布、就业的区县分布、就业的性别分布、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2)分专业就业情况。分专业大类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各专业当年的毕业生人数;根据毕业生就业率对各专业进行排序:就业率100%的专业是哪些;统计国家级示范专业、市级重点专业的就业情况:统计不同学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3)分学校就业情况。对当年本市各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如进企事业单位、升高一级学校还是其他去向进行分类统计:对每所学校所开设专业的就业率分别进行统计并予以公布。

二、开展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意义

(一)就业统计工作扎实稳妥的开展,为社会各界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政府改善与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建立以来,S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及各中等职业学校对职业指导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各中职学校按照市教委规定认真填写各学生毕业去向。市教委也组织人员对各校、各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或升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统计数据的公布为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初三学生和家长为其挑选中职专业和学校时提供了参考,为政府统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学校领导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学校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的建立,促使中等职业学校转变重“进口”轻“出口”的风气,迫使学校真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到了事关学校发展生命线的高度,强化了各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调查中发现,各中职学校都有专门负责学生就业安置的人员。他们给毕业生开设讲座,讲解有关劳动法规、社会保障制度、求职面试技巧等,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络,负责为毕业生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等,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有了较大提高。

(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的建立,让社会了解各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这在客观上把竞争机制引入了中职学校。同时也把学校的发展引向了市场。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各中职学校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如S市信息技术学校成立了“市场部”、中华职校成立了“研发部”等,这些部门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并把这些需求反馈给学校教学部门,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一些中职学校还进行了课程模式和结构的改革,注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可以说,就业统计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形成了中职学校与社会发展互动的办学格局。

三、就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统计工作的操作程序尚缺乏规范性要求

上述就业率统计公式中对就业、就业率的统计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定义存在理论上的偏差。就业的定义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就业率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从业人数在从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中所占的比重,即:就业率=从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过程中,将升学、参军、出国、出境这类实际未参与到就业系统中来的毕业生作为已就业人员来统计,严格来说,不符合就业率统计的定义,因此。也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调查中有教师指出,就业率就是就业率,不应该把升学的人数混杂在其中。

(二)各学校自行填报毕业生就业去向,教育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督监控机制,容易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目前各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登记工作基本上由学校自身上报。由于就业率是上级主管部门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数量、生源质量、教学评估、经费划拔等工作。是学校的“面子工程”,因此,在就业率统计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学校就业统计数字以学生毕业实习单位作为就业的依据,甚至有的学校出现虚假统计数字等问题。问卷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对学生就业单位的认定,有26.02%的是依据劳动合同;21.89%的是依据就业协议:17.46%的是依据用人单位电话、口头回复:26.92%的是依据用人单位回函;还有8.09%的依据其它手段,即通过电话、口头询问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确定其目前就业的单位或依据学生的实习协议确定学生就业单位。可见。学校在向市教委上报学生就业情况时,有的学生是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或就业协议:有的学生只是被企业暂时留用。因此,建立在这些资料基础上的统计分析。其信度、效度必然大打折扣,失去比较及指导意义。

(三)目前的统计口径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情况

从中职学校填报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口径可以看出,目前统计的只是毕业生毕业后短期内的就业状况,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中还没有反映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就业层次、毕业生的起薪等一系列体现“质”的重要信息。而且。统计口径也缺乏对毕业生毕业后职业发展情况的长期关注,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现有就业岗位上的稳定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中职学校做出不顾及长远影响而寻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只关注当下给学生找到一个就业岗位,而不考虑这一岗位是否与学生所学专业、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匹配,是否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一些学校单纯注重“就业率”数字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就业的实际质量。如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与用人单位无正规合同、不签订合同等问题。

四、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就业统计口径

对现行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公式进行调整,增加升学率的统计信息,使之更准确、更及时、更详尽地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状况等。

在就业率的统计公式中将升学、参军、出国、非本市生源毕业生回生源地区等人员从统计数据中去除。使之更加符合就业率统计的定义。具体公式如下:

毕业生就业率=实际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升学人数-出国参军人数-回原籍人数)×100%

(注:实际就业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升学人数-出国参军人数-回原籍人数)

毕业生升学率=升学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之所以把实际的就业人数与升学人数分开,统计学校的实际就业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促使中职学校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技能性人才。

(二)细化就业率统计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完善就业统计体系

适当调整就业统计口径,细化就业率统计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一步完善统计体系。使之更准确、更及时、更详尽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要求中职学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岗位时以毕业生所签署的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为准,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要以就业单位签署的就业证明为准:在就业统计表中要求学校填写毕业生首次就业薪酬水平,合同期限,学生就业单位的详细地址和主管部门的联系电话,以及毕业生本人的联系方式等,以便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和审核。另外,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3-5年的长期跟踪制度,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电话访谈、e-mail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将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统计体系。

(三)建立就业登记情况监督、审核机制。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为确保就业统计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现阶段市教委有关部门有必要建立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监督、审核机制,对就业登记的有关信息进行抽查、核实。根据各学校上报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根据就业性质和去向的不同划分毕业生的种类,确定抽样调查的对象,有选择地通过走访、信函、电话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对出现问题的学校严肃处理,从制度上确保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真实性。审核工作可以选取在每年度就业率统计工作基本结束后的11月到12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并对审查结果进行公示。力争通过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制度的完善和监测制度的建立,促使中职学校高度重视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形成既重视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又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理念。

(四)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毕业生是学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存发展,直接影响招生数量和质量以及在校生的学习情绪和质量。因而,中职学校应切实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是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职业指导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职业指导的机制。二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队伍,提高职业指导与就业工作的科学性。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作者:王 琴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构建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建立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并严格监控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就业监测体系,通过动态追踪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就业率 统计与监测

“就业难”与“用工荒”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各自面临的难题。在理论上,这两种现象不应该同时出现,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结构与现实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很难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中挑选到合适的员工,造成企业人才短缺。如何破解这两大难题,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要件之一便是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和监测工作,为高校科学管理和评估教育质量提供衡量指标,同时也为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与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①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科学内涵

在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具体内涵之前,有必要界定清楚两组概念:一是就业率与就业状况。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与毕业总人数之间的比值,反映了毕业生在就业人数上的情况。就业状况不仅包括就业人数的多少,还包括就业领域、就业结构、就业满意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不单单从数量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多的是从质量上反映就业情况,因而被作为评估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因素。二是就业情况描述与就业状况监测。就业情况描述一般是对静态事物的描述,例如在什么期限内有多少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就业状况监测则是从动态的角度长时间、固定地、连续追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就业动态数据。通过将各地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汇总,建立动态数据信息库,从该库中可以查询关于就业的不同信息,如就业领域、时间等。二是预测就业状况的趋势。根据数据库中的就业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模糊算法等寻找规律,并根据发展规律预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三是预警就业状况的危机。根据对数据库中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预测异常将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发布就业状况的预警信息,以便高校、毕业生等做出应对之策。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具体内涵是指不同的预测主体从数量上和质量上统计并动态追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具有评估和预测双重功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剧增,我国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扩招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从2004年开始,我国每年从高校毕业的人数已经远超250万,且每年毕业生的人数还在高比例增长。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大幅度提升,平均增长幅度在20%左右,至2011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680万的毕业生就意味着有680万人等着就业,再加上往届毕业生未实现就业的情况,在2011年需要提供的就业岗位必须远远超过680万。但是,由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毕业人数基数大,远超社会实际需求量,造成“僧多肉少”的竞争局面。二是企业人才需求量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量转为质,需要的是高端复合型人才或者高素质专业人才,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随之降低。三是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轨,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每年从热门专业毕业的人数非常多,超出了社会所需人才的承受范围,而相对冷门专业的人才少,造成就业领域的失衡。四是高校毕业生择业观不正确,就业心理预期值过高。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大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深有体会的,从感性层面出发,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结果应该是比较低的,但是,就现有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6.6%,2011年更高达90.6%。笔者对如此高的就业率表示质疑。事实上,由于某些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弄虚作假,就业率统计及监测结果并不科学和准确,因此,对于以上如此之高的就业率应该辩证地看待,而非盲目接受。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随着实践的逐渐完善,在2004年发布了新的统计办法,相比1999年的统计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依然在统计指标和操作方法上存有重大缺陷。

监测指标不完善,监测主体不科学。监测指标不完善是指监测指标只有数量维度,没有质量维度。2004年的就业统计方法仅树立了数量维度,且还不完善,将“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的毕业生列为就业人员,这明显与就业概念不符;没有将“隐性就业”人员列入就业范围,影响了就业率的计算基数,导致就业数据不科学②。这种统计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把质量维度作为监测指标,缺少对就业满意度、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情况等质量维度的评价,使得就业状况监测效果大打折扣。监测主体不科学是因为就业统计监测的数据来源(主要是高校)缺乏强有力的监控,高校为了保证自身信誉和提升影响力,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数据真实性有待考察。

统计监测时间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分别向国家教育部报送当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但是,国家只公布6月份的就业信息,而6月与12月的就业信息结果相差比较大,只公布6月的信息会造成毕业生和各大高校对全国就业信息接受滞后,不能提早做好应对就业难的准备。

另外,6月是毕业生刚刚毕业的时间,短时间内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6月作为毕业季,学校关于毕业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繁杂,处理毕业事项就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处理毕业生就业统计和监测,为了完成国家教育部的任务,许多学校往往是应付交差了事,因此,报送的统计数据有效性不高,这严重影响整体的统计和监测效果。

数据难核实、难收集、质量难保证。一是数据难核实。就业统计需要核实的是毕业生是否就业,由于高校对毕业生是否就业的标准依然以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为准。事实上,就业不能以签订就业协议为唯一准则,因为只要毕业生向社会提供劳动并从中获取报酬等经济收入,就可以看作是其已经实现了就业。高校将签订就业协议认作实现就业的唯一标准,需要毕业生及时提供所签订的就业协议,并进一步核实就业协议的真伪。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方比较分散,难以及时提供就业协议。另外,用人单位数量多、性质各异,学校核实协议真伪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不一定能够获得有效信息。

二是数据难收集。高校毕业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收集所有毕业生的就业协议有一定的难度③。由于毕业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就业统计的重要意义,对提交就业协议存有抵触心理,在行动上不予配合,导致学校回收就业协议工作量增加。再者,用人单位对高校开展毕业状况统计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因此,推脱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使得毕业生无法“交差”。

三是数据质量难保证。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统计数据的产生、收集、统筹等工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另一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标考核不完善,存有许多漏洞和缺陷,如考核方式不科学、问责机制缺位等,对造假数据的处罚也不够严厉,威慑性不高。统计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监控不到位也给高校制造虚假数据提供了条件。

统计经费难保证。统计就业率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高校资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原本资金较为紧张的高校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经费来开展统计工作,统计经费不足使得一些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目前国家和政府充分重视高校的毕业统计工作,也专门拨款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投入毕竟有限,经费依然是制约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对策探讨

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就业状况统计体系。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就是要在完善数量维度的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能够反映就业状况的质量指标。就业率能够在数量维度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能够引导高校树立“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提高办学质量。可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数量维度指标仍应该被重视,并得到不断完善。但是,就业率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考核指标,使得某些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办学质量,在进行就业统计时,在数据上做手脚,从而大大降低了评估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完善就业率指标考核方式。一是在考核就业率时,不仅要看量,还要看质的一面,如就业满意率(包括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业稳定状况以及就业前景等。二是要综合评估近3~5年就业统计情况,全面看待就业问题。

建立统一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筹在一起,建立一个全方位、多方面协调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宽松的就业环境,待其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建立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并形成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该系统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人才中心、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劳动社会保障中心等机构紧密联系,随时为高校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以便及时、准确地统计就业情况。

变更科学的统计及监测主体。为改变单纯由高校自主报送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做法,应该科学设定就业数据统计及监测主体。笔者以为,为保证就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应该有多方主体共同承担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任务。各高等院校依然需要承担报送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的义务,学校对其本校毕业生的相关情况了解更多,获得就业状况的数据信息比较及时和完备。

其次,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成为就业状况统计监测最重要的主体,因为政府部门掌握着该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及人才需求的市场信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这一义务,为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贡献自己的力量。④

此外,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行动中来,从各自角度出发,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以政府为主体,统计情况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可以有效避免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统计弊端,也可以大幅度提升统计及监测的公信力,增加其透明度。

合理设置就业统计时间。要确保就业情况数据的科学和合理,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统计,如果过早统计,得到的数据可能不全面,或者因为时间紧迫为应付任务而任意编造数据,使得数据失真;如果统计过晚,使得统计失去意义,不能及时反映就业情况,不能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我国个别省份对统计时间进行了科学细分,例如广东省将最终就业率统计时间设置在毕业后当年的12月10日,在此之前又有许多的统计细分时间,如毕业学年的3月开始初步统计就业信息,全部完成第一次的就业统计时间截止在次年9月等。

科学合理的时间设置能够保障高校有足够的时间统计学生的就业情况,客观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除了细分统计时间外,还可以通过延长统计时间的方法科学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成才情况。通过这种长时间的追踪记录,可以更为全面地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例如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评价,就业满意率等,成为高校日后设置调整专业、课程等的依据。

强化就业统计监控。有了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还不够,还需要强有力的就业统计监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强化就业统计监控需要建立健全统计执法法律法规,落实统计责任,严惩就业统计数据造假行为;严格规范管理就业统计数据;在高校中实行不定期内部检查,督促高校重视就业统计工作,并且重点检查数据信息的真伪情况,对就业统计混乱、虚假等学校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达不到要求的高校责令停止或限制招生。

结语

毕业生就业统计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就业现状,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上,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并严格监控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愈发复杂,仅从静态角度统计就业情况难以满足发展需要,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就业监测体系,通过动态追踪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更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杨晓慧:“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第4~6页。

②游明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思考”,《社会广角》,2010年第10期,第17~20页。

③温晓慧:“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思考”,《中国统计》,2006年第6期,第33~41页。

④刘志,许文:“浅议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的关键因素”,《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4期,第52~55页。

作者:春英

上一篇:医生与患者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学与社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