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论文范文

2022-05-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学生资助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福建省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实施情况展开调研,了解学生对当前资助政策实效性的看法、评价以及资助政策地区适应性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资助政策实效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中职学生资助系统发展与完善的对策建议。

第一篇:学生资助论文范文

这些年,我们的学生资助工作

河南国家助学贷款探索新模式

主持人: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是近年颇受关注的话题。2004年6月国家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在全国高校开始实施。今年河南省第一批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毕业了,在此之前曾经有很多人担心还贷的情况会怎么样,会不会有很多学生不还款,那么到底会怎么样呢,跟我们的记者去看一看。11月1号,记者来到了河南省中医学院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

记者:你们这第一批贷款的学生义工有多少人啊?

河南中医学院教贷中心 李志轩:24位同学。

记者:24人?

李志轩:对。

记者:那这24位贷款的同学,还贷情况怎么样?

李志轩:我们每年都有统计数据,看一下。今年24个贷款学生有14个已经提前还贷。

记者:国家规定的这个还贷期限是多长呢?

李志轩:国家规定的期限是6年。

记者:6年还贷。那他们才毕业不到几个月就已经把贷款还清了?

李志轩:对,是。他们在这三四个月内已经办理完了各项手续。

河南中医学院在第一批领取国家助学贷款的24名同学里面,已经有14位同学在刚一毕业就提前还贷了。而国家规定还贷期限却是6年,那么这些同学为什么要提前还贷?这样提前还贷会不会对他们毕业以后的工作还有生活造成压力?我们就在这些还贷学生档案资料里随机抽取一份去了解一下。

记者:这是他们第一批还贷同学的资料是吧?

李志轩:对,是。

记者:她现在有联系方式吗?

李志轩:有,在我们确认表里面都有。第二页有确认表。

记者:现在在河南省奥林特制药厂。

李志轩:对。

记者:那就是在郑州,是吧?

李志轩:对,在郑州。

记者要了解的这名毕业生名叫赵小花,现在在郑州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工作。赵小花,2006年7月毕业,在校期间领取国家助学贷款的数额为5000元,2006年10月她在毕业后3个月就提前偿还了这笔贷款。

记者:国家规定助学贷款在毕业以后6年之内还都是可以的,那你怎么想到刚一毕业就把这个还了呢?

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学生 赵小花:我现在提前还也是为自己以后铺一条路吧。我们当初借款的时候,就是和银行的这些信用程度都是相挂钩的,以后对我的住房贷款、办理银行卡都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我在自己允许的范围内就先提前还贷了。

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贷款管理中心 戴晓明:赵小花所提到的信用管理体制是通过我们自主开发的一套“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的。河南省所有贷款学生的信息都可以在这里查询到,已经实现了跟人民银行个人信用系统进行对接,对接以后各个银行都能查询到学生的还款记录。

为了向记者说明这套系统,工作人员输入了赵小花的姓名进行查询。

戴晓明:她的全部贷款信息记录都在这里头。

记者:那她的贷款还款记录在哪里,可以看到吗?

戴晓明:在这儿。

记者:那这上面显示,我看她的欠款金额是0,她把这全部贷款都还了?

戴晓明:对,是这样的。

记者:查了一下你的贷款额度记录,当时你的贷款额好像是5000元,对吧?

赵小花:对,贷了5000块钱。

记者:那你一毕业就把这5000块钱还了,会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一些压力呢?

赵小花:工作了3个月吧,还算可以,我自己算了算经济,虽然有一点压力,但还是可以把这个款还上的。其实知道国家的贷款对于我们这些贫困的大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觉得吧,信用度就是靠我们这些毕业的学生一点一点攒起来的,我提前把贷款给还上了,不就为这个信用度又增加了一分吗。学弟学妹们更容易能够贷到贷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赵小花这样提前还贷的学生不在少数。一个数字颇能说明问题,今年河南省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1万多名应届毕业生中,有4100多人提前归还了贷款,那么以往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主任 宋振:以前的情况并不是如此,其实并不是欠款问题,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根本就很难获得贷款。

赵小花:像我吧,我读的是专生本,专科那几年也知道有国家贷款,但是那时候根本就拿不到。

记者:拿不到,这是为什么呢?2004年6月,新的国家贷款政策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新政策为了鼓励银行积极开展贷款业务,建立了风险补偿金制度。经办银行每年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额的15%,设立风险补偿金。而这个补偿金由地方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并统一直接支付给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办银行的贷款风险。然而,新政策实施以后,推进起来却不是那么顺利。

宋振:2004年我们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向各商业银行进行招标,确定由哪家商业银行向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由于各商业银行要求的风险补偿比例过高,财政和高校根本无法承受。

那么银行为什么认为15%的风险补偿金低了呢?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分行中间业务处处长 赵乐飞:15%的补偿金补偿不了当时存在的风险。实际参与贷款管理的就是银行一家,但是银行的信贷管理和学生的管理也就是和借款人的管理是脱节的,学生毕业以后对这个信贷的风险是不可控的。

没人对学生还款进行管理,银行认为风险大,因此不愿意承担这项业务。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宋振:既然各商业银行认为风险较大,我们在进行调研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如果贷款学生的违约金额超过15%,那么超出收入全部由高校负担,没想到这个方案仍没有得到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

赵乐飞:一个学校有几百几千的学生,但就为了几百几千的学生可能就要派驻一个客户经理或者服务人员,这个营业成本是非常高的,额度不大,但是工作量非常大。(它要按照)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进行运作,它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

记者:管理成本过高,银行依然没有积极性,国家助学贷款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呢?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蒋笃运:那么陷入僵局怎么办呢?河南省教育厅经过探索就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过去,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全新的贷款模式。这种贷款模式的特点就是建立了一种激励机制。

那么这个激励机制究竟是什么呢?它的特点就在于高校和地方财政,向经办银行支付的风险补偿金并不是简单地划拨给银行,而是暂由银行专门管理。如果学生实际的欠贷低于这笔风险补偿金,则剩余部分返还给高校,如果实际欠贷高于补偿金则高出部分由高校省贷款管理中心及银行共同负担。

蒋笃运: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学校也有积极性了,它一方面要联系银行做好有关的业务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督促学生还款。

新的模式得到了银行的积极响应,2005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向首批4.2万困难学生发放了贷款,与此同时,由于学校由第三方变成了管理者,各项管理工作也随即展开,而这样的管理除了通过建立与银行信用体系挂钩的管理系统外,更多的是通过诚信教育来进一步完善。

河南大学学生 张金歌:我刚入学的时候家庭比较贫困,看到师哥师姐他们也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之后就开始很守信用地还贷,我们这一届申请助学贷款就更加容易了。

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了解到,像这样的演讲大赛,只是河南省各高校长期进行的诚信校园行活动中的内容之一。

10月11日,记者来到了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家助学贷款签字程序的现场。

记者:这6000块钱你打算怎么用呢?

贷款学生:除了交学费,剩下的也就是生活费了,平常的日常用品。

记者:学费多少钱?

贷款学生:学费4000多块。

记者:那就是说6000块钱剩下1000多块,你打算作为一年的生活费用?

贷款学生:对,对。

贷款学生:家里情况不太好吧,来的时候就是凑了1000块钱,想的就是到了河南大学之后能上就上,上不了就回去吧,但是没有想到这助学贷款很快就办下来了。

记者:河南大学全校在校生有多少人?

河南大学贷款管理中心主任 郭晓平:我们学校在校生30000人左右。

记者:那今年批了总共有多少人可以领取国家助学贷款呢?

郭晓平:有5429人。

记者:这个比例大概是?

郭晓平:应该是在18%点多。

记者:这个数字您觉得从您以前做了这么多年学生工作,包括以前也有学生贷款,这个数字算怎么样?

郭晓平:这个数字应该是我们学校的贫困生,所有的欠费问题都应该解决了。

记者:全部都可以解决了?

郭晓平:全部都可以解决。因为我们这次贷款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

而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不仅河南大学,整个河南省在这种新模式的推动下,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实现了良性运行。

河南省副省长 王菊梅:2005年全省共发放贷款5.7亿元,受惠学生是12.3万人次,约占高校全部在校生的13%。贷款实际发放量是前5年的5.2倍,很好地解决了对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

主持人:很高兴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地拿到了助学贷款,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同样高兴的是,当这些学生已经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还款情况令人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让更多的人来受益。

(摘自2006年11月9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实录。文中领导职务均为时任职务。)

建立有效助学贷款机制河南倾力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

“我们不仅保证了所有贫困家庭学生进入学校学习,还为新生预留了7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确保贫困家庭学生都能通过勤工助学解决部分生活费用。”9月23日,郑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王新建介绍说。该校采取的措施是河南高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一个缩影。目前,河南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今年,河南省普通高校70万名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16万人,占23%,特困生5.6万人,占8%。贫困家庭学生人数多,资助任务重,难度大。5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分别到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调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切实抓紧、做好。目前,省政府已建立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各高校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河南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今年有了重大突破。河南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建立了“政府推动、银校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和合作模式。上半年已向43所省属高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亿元,相当于河南前5年各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总额的2倍,资助困难学生4.2万人。

形式多样的捐资助学活动也在全省广泛开展。共青团系统组织的“河南省希望工程助学圆梦行动”共募集资金1120万元,工会系统组织的“2005金秋爱心助学活动”筹资5866万元,共资助12000多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

河南还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今年上半年,共发放政府奖学金3447万元,资助2.2万人。全省高校从学费中提取2.9亿元,主要用于奖学金和资助困难学生。

(摘自2005年9月29日《人民日报》,作者:李杰、曲昌荣。文中领导职务均为时任职务。)

河南新模式推动助学贷款良性运行

2004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后,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推出了符合河南实际的贷款模式,重点从风险补偿金和还款期限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助学贷款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延长还款期限,减轻学生还款压力。今年6月,河南接受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的首届毕业生离校。近日,从河南省教育厅传来好消息,最新数据显示,至2006年7月底,共有4129人提前归还贷款1974.78万元,分别占贷款总人数和贷款总额的3.4%、3.5%。

今年6月,一些银行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不仅要向未归还助学贷款的大学毕业生追究法律责任,而且还将其进入银行诚信系统的黑名单。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负责人认为,银行利用公告形式催收贷款合乎法律规范,但逃避贷款的大学生是极少数。这次银行催收的是2002年以前享受助学贷款的学生,当时旧体制下的助学贷款模式,还款期限设置太短,管理也不到位,新的助学贷款模式,则对此有很大改进。

据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肖新生介绍,2004年6月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后,中国银监会批准河南作为全国最早的试点省份,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推出了符合河南实际的贷款模式,重点改革风险补偿金的管理使用办法,合理确定风险补偿金的比例,建立风险补偿金支付与各有关单位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绩效直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另外,还款期限从4年延长为毕业后6年还清,这就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还款压力。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说,河南4000余名大学生提前还款,说明新的助学贷款模式显现效果。经调查分析,出现提前还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信用意识、还款意识增强。二是学校贷款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部分高校为了防范贷款风险、降低违约率,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引导有偿还贷款能力的贷款学生提前还款。三是贷款家庭经济状况发生转变,主动提前归还贷款。

据介绍,河南对助学贷款的监督措施也更加完备。河南已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纳入全国个人征信系统。河南省教贷中心将与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签署国家助学贷款数据采集协议,使国家助学贷款信息采集制度化。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的威慑作用,防范恶意违约行为。同时配合人民银行加强宣传,让“守信一生、幸福一生”的观念深入学生心中。

(摘自2006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内参部编,作者:曲昌荣。文中领导职务均为时任职务。)

河南模式:让高校来管助学贷款

9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正式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有关人士认为,今后将有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受益于国家助学贷款。但是,如何保障贷款能发放到有需要的学生手中?河南省通过积极探索,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记者了解到,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1999年开始实施,由于采取过去的管理办法,贷款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于银行,而银行受制于营业网点和人力的制约,无法对数量庞大且日益增多的贷款学生实施有效管理。高校虽有能力承担这些烦琐工作,但却没有权限发放贷款,仅能配合银行的工作,从而导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难以展开,助学贷款迟迟发放不到所有困难学子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的开展。省委书记徐光春刚上任不久,就到郑州大学调研河南省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高校更多地关心、关注、关爱贫困大学生群体。省长李成玉、副省长贾连朝高度重视,多次要求把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高校的大事抓紧抓好。

2004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后,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河南教育厅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河南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经银监会批准、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进行助学贷款工作的省份。河南省教育厅与开发银行紧密合作,在国家新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制度和操作的探索,建立了依托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管理平台,很好地解决了制约国家助学贷款进展的瓶颈,贷款速度、发放范围均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模式因此也被誉为“河南模式”。

据记者了解,目前河南各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心由校领导直接负责,并配备专职人员,统一管理助学贷款、奖学金、特困补贴等各种工作。

同时,为了能将贷款顺利收回,“河南模式”完善了风险防范措施,制定了激励风险约束机制,只要学校管理得好,由学校和财政支付的风险补偿金可以部分或全部返还奖励给学校。此外,还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纳入全国的个人诚信系统中。这样不仅激发了高校的积极性,也督促大学生遵守诚信原则,主动还款。

目前,除了各高校已经建立的奖、贷、助、减、免等救助措施外,“河南模式”的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救助贫困生的主渠道。在河南高校,每个贫困大学生都能随时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这就是“河南模式”给贫困学子带来的便利。仅2005年,河南省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7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2.3万人,贷款发放范围覆盖所有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贷款实际发放金额居全国首位。

记者了解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河南模式”得到了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教育部的肯定,教育部、财政部奖励河南省专项经费2700万元。

(摘自2006年10月9日《光明日报》,作者:刘先琴、胡秀兰、毕雪燕。文中领导职务均为时任职务。)

风险共担——“河南模式”扭转助学贷款困局

眼下,河南省上百所高校的贷款管理中心正在紧张地审核学生的贷款申请等手续。由于实行了被称为“河南模式”的贷款风险管理新机制,助学贷款业务突飞猛进。据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提供的数字,2005年度,河南将有近1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总额近10亿元的国家助学贷款,相当于全国2004年助学贷款总规模的1/5,与一些省份助学贷款迟滞不前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河南13万人将获国家助学贷款资助

郑州大学“学贷中心”主任王新建介绍,郑州大学特困生有2400多人,此外还有经济较困难学生8000多人。然而1999至2004年5年间,郑州大学一共只有190多名学生得到不足80万元助学贷款,杯水车薪。今年上半年,在新模式下,郑州大学已有2847名经济困难学生喜获贷款资助,2005年度,全校申请贷款的学生为6442人,贷款总额达3220万元,基本能够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

河南省教育厅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主任宋振介绍,河南近80万普通高校在校生,经济困难学生近16万人,特困生约5.6万人,对助学贷款的需求特别迫切。作为国家银监会批准的试点,今年上半年起,国家开发银行与河南省合作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在风险补偿金的支付和贷款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创新。仅今年4至6月,按照新的贷款模式,国家开发银行已向河南43所高校发放贷款2亿元,资助困难学生4.2万人,贷款发放量相当于前5年河南各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总额的2倍,资助人数相当于前5年的1.5倍。

“河南模式”的核心:贷款风险、管理成本多家分担

河南省教育厅深入调研发现,高校的助学贷款违约率极不平衡,有的学校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50%以上;洛阳师范学院等学校管理有方,所有贷款无一笔违约。由此,教育厅分析认为,通过高校加强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违约率。在目前国家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承担起贷款管理的职责。

2004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积极介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经与河南省教育厅反复磋商,并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最终形成了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成立河南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全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各高校成立助学贷款管理机构,负责贷款受理、审核、合同签订、贷款本息回收等具体事宜。设定风险补偿金比例为14%,省财政和高校各负担一半。当一所高校贷款违约额高于风险补偿金时,补偿金不足部分由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高校和开发银行按比例分担;当贷款违约率低于14%时,将风险补偿金差额部分全部返还高校,作为奖励,使高校既有风险压力又有管理动力。

好政策还要有恰当的利益分配模型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肖新生对“河南模式”认为:“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必须有相应的利益分配模型来实现,兼顾各方利益,政府、银行、高校之间必须形成完善、共赢的机制。”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认为,按照“河南模式”,开发银行就把本属于其收益的部分拿出来,如果违约率高了,也要承担一部分风险损失。这符合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原则,是政策性与市场商业性的有机结合。

银行业有关人士认为,助学贷款周期长,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受学生就业、社会诚信等多方面的影响,借款学生能否按时归还贷款是检验是否成功的唯一尺度。

对此,宋振介绍,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承担助学贷款管理职责,压力非常大。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河南省要求在校生规模2万人以上的高校要配备4名以上助学贷款专职管理人员,1万人以下规模的高校要配备2人;督促各高校建立贷款档案和管理台账;同时,组织各高校开展对借款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金融知识教育;对毕业生贷款和还款情况通过就业网和毕业证查询网站公布,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摘自2005年9月15日《新华网·河南频道》,作者:郭久辉。文中领导职务均为时任职务。)

河南: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助学贷款1.9亿元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作为开展助学贷款的第一家试点分行,今年将向河南省92所高校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贷款9.64亿元,受助学生达13万人以上。此次首批发放的1.9亿元国家助学贷款使4万多贫困大学生受益,发放规模已超过各家金融机构历年在河南省发放的助学贷款总和。

据了解,我国助学贷款始于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开展了这项业务。但由于多种原因,助学贷款发放一度几乎陷入停顿。

2004年6月,国家对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设立风险补偿金,并让财政和高校各担一半;同时改变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的做法,实行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从信用建设入手,以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为管理平台、高校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为操作平台,将政府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进行专户管理。当贷款违约额低于补偿金时,教贷中心及高校予以奖励,当贷款违约高于补偿金数额时,不足部分由开行教贷中心与高校按比例分担。

(摘自2005年4月29日《人民网》,作者:吴珊。)

河南省助贷模式获温家宝批示

2004年年底,当河南省教育厅在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招投标时,无一家商业银行响应。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成为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的唯一合作银行。

两年多来,按照新模式,河南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1.1亿元,资助困难大学生23.6万人。至去年11月底,提前还款率达42%。

“河南模式”获得了教育部的认同,并确定将在全国进行推广。

[影响]“河南模式”得到肯定

2004年年底,进行了4年的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由于商业银行不愿意再接此项业务,全省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贷款没有了着落。此时,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接过担子,并创建了助学贷款的新模式。

数据显示,2006年,获得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已有4000多人次提前归还2000多万元。而至2006年11月底,提前还款率达42%。

“由于效果比较好,国家准备在助学贷款机制失效的地区推广‘河南模式’,也采取和政策性银行合作方式。”河南省教育贷款中心副主任喻剑说。

据了解,教育部、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已决定在全国地方所属高校推广助学贷款

“河南模式”,温家宝、陈至立等中央领导也先后对“河南助学贷款模式”作出批示给予肯定。到河南考察后,青海、山西等省份已陆续实行“河南模式”。

[模式]财政高校各出7%风险补偿金

河南省的国家助学贷款开始于2000年,最初是和多家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承担管理责任,包括申请、放贷、催款催息等,举步维艰。

据省教育厅的统计,当时助学贷款平均违约率为17%。

2004年,当省教育厅对助学贷款合作银行进行招投标时,竟无一家商业银行响应。一时,助贷陷入困境。“银行可能考虑到风险太大。当时,商业银行要40%左右的风险补偿金,还有的甚至要50%。我们觉得太高了,没法合作。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助学贷款没有抵押,也没有担保。”省教贷中心副主任喻剑说。

危急之中,国家开发银行来到河南,接过助贷重担,并确定了新的合作模式。

按照新模式,银行、学生、高校、教贷中心签订四方合同。其中,高校要承担起几乎全部的管理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还要成立助学贷款中心,并以1∶2500的比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新模式还确定了14%的风险补偿金,财政和高校各出7%。违约额低于风险补偿金时,剩余部分奖励给高校。相反,高校不仅要如数缴纳风险补偿金,还要掏超出部分的50%;另外50%由省教贷中心承担10%,银行承担40%。

[效果]银行高校学生政府“四赢”

喻剑还算了一笔账。根据政策,高校还必须拿出学费的10%补助困难学生,而风险补偿金可以从中扣除。“我们算过了,以贫困学生占20%,每人可贷5000元,人均收学费4000元来计算,高校负担的风险补偿金仅相当于学费收入的1.75%,高校并未增加负担。”也就是说,过去直接发放给学生的困难补助,现在成了风险补偿金,支付给了银行。

对于银行方,喻剑则认为,就像房贷一样,助学贷款完全可以成为银行的优良资产。他说:“银行只需要投入很小的精力,就可以收稳定的利息。相对来说,助学贷款新模式的投入可能比房贷更低。”

两年多来,按照新模式,河南省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1.1亿元,资助困难大学生23.6万人。

(摘自2007年3月8日《中广网》)

突破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瓶颈”

2004年6月,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出台,河南积极组织招投标但以流标告终。今年10月,教育部在河南省召开国家助学贷款会议,推广河南国家助学贷款合作新模式。两年时间,河南如何取得突破?

如今,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河南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渠道。在该省2006~2007学年度的贷款申报中,全省11.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了贷款,申请金额5.4亿元,较上一学年度增长46%,这些贷款目前已全部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而河南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背景

2004年6月,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河南省教育厅及时制订了相关实施意见并组织了招投标工作。由于各商业银行要求的风险补偿金比例过高且对高校提出许多附加条件,该省国家助学贷款招标业务以流标告终。

针对商业银行提出的违约率等问题,该省进行调查并得出三条结论: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违约率远远低于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这种差异源于统计方法的不同;管理较好的高校违约率较低而管理不好的学校违约率偏高,表明高校通过加强管理可以降低违约率;在目前国家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主动性才能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

突破

河南大胆提出了新的风险金补偿方案,若违约率超过省政府批准的15%的补偿比例,超出部分全部由高校负担。该方案从根本上消除了经办银行的风险,加大了学校的责任,促使学校加强管理。但同时,他们也深深体会到,国家助学贷款推进难的原因除违约风险外,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也是重要原因。

针对商业银行不积极参与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现状,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从关注社会热点、解决社会瓶颈问题、推动社会诚信水平提高的高度,积极介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并经国家银监会批准,在河南省开始业务试点。经双方共同努力,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5年4月26日,该省按新机制首批发放贷款1.9亿元,资助困难学生4.2万人,随后又陆续发放贷款两批。2005年,该省按新机制共发放贷款5.7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2.3万人次,贷款发放金额和资助困难学生数量分别是前5年的5.2倍、4.1倍。贷款发放范围覆盖了省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高校,所有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学生均获得了贷款。

模式

河南省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进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合作模式,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将风险补偿金的支付与助学贷款管理工作绩效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建立“两个平台”,即以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为管理平台,以各高校助学贷款管理机构为操作平台。三是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改革风险补偿金的管理办法。该模式对风险补偿金实行专户管理,分校核算,专款专用。贷款到期后,若学校管理得好,贷款违约额低于缴纳的风险补偿金数额,剩余部分奖励给高校;若学校管理得不好,贷款违约额超过缴纳的风险补偿金数额,高出部分由教贷中心、高校和开发银行按比例分担。同时,用风险补偿金补偿后的违约本息由高校继续催收,回收的贷款本息及罚息返还高校。确定风险补偿金的比例为14%。

建立“两个平台”。即以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为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全省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各高校助学贷款管理机构为操作平台,全面管理对学生的贷款受理、审核、汇总、合同签订、贷款本息催收、贷款信息管理等事宜。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大大地分散了银行方面的工作难度和压力,同时克服了管理和责任相互脱离的状况。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为更好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不仅要满足银行业务管理的要求,又要满足国家助学贷款信息与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衔接。

管理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考核制度。该省出台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建立了考核指标体系。在每年春季对上一年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确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分“贷款条件落实、日常管理、管理绩效”三类一级指标以及“领导重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制度建设、宣传教育、贷款发放、贷后管理、贷款比例、违约率、满意度”等11类二级指标。

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纳入全国个人征信系统。

按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河南省教育厅与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签署国家助学贷款数据采集协议,将贷款学生的信息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充分利用人行征信管理系统的威慑作用,防范恶意违约行为。同时配合人民银行加强宣传,让“守信一生、幸福一生”的观念深入学生心中。

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河南省制订了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宣传工作要点,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诚信宣传教育。今年上半年,该省举办的“诚信校园行”短信大赛共有83所高校参赛,历时近50天,参赛作品达10多万条,经学校选拔上报组委会的作品达600多条,参加网投的人数达18.2万人次。

目前,该省利用开发银行的技术援助贷款230万元进行系统建设,该系统在2006~2007学年度的贷款发放工作中已投入使用。

(摘自2006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报》,作者:姜乃强、宋振)

河南在新模式下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6.6亿元

11月8日至9日,河南高校2007~2008学年度国家助学贷款5.5亿元人民币陆续发放到各高校11.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在新贷款模式下,国家开发银行在3年内共向河南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1.6亿元居全国其他省市首位。

据了解,经过3年的实践,由河南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的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运行良好。新贷款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了银行、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使得河南贷款发放渠道通畅,河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肖新生表示,河南高校贫困生占20%,特困生占6%,国家贷款资助完成学业已经起到主渠道的作用,并会在今后的时间里越来越起到主渠道的作用,国家贷款资助会在河南覆盖越来越广。在新的贷款模式下,争取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困失学。

国家助学贷款的受助对象和最终受益学生陈宜闪告诉记者,国家助学贷款让她能够在学校安心的学习,使她在求学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和勇气、不再犹豫和彷徨。她要把压力变为动力,以勤奋努力的实际行动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肖新生指出,随着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提高,加之外在因素如“诚信校园行”系列教育活动的宣传,使河南高校已初步形成了诚实守信的良好校园氛围,贷款回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07年10月底,提前还款率达49%。

(2007年11月10日《中国新闻网》,作者:倪玉慧)

河南“教育助贷模式”领跑全国

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底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共在河南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1.1亿元,资助困难大学生23.6万人。至去年11月底,提前还款率达42%。这种与政策性银行合作“责任捆绑”的“河南模式”,得到了温家宝、陈至立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获得了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的一致认同,并确定将在全国进行推广。

据了解,2000年河南省开始搞国家助学贷款时,曾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由银行承担包括申请、放贷、催款催息等管理责任。由于风险制约机制的不完善,银行家家亏损,合作不欢而散。河南省教育厅统计的当时助学贷款平均违约率高达17%。所以,2004年,当河南省教育厅再次对助学贷款合作银行进行招投标时,无一家商业银行响应。为了降低风险,一些商业银行“开出了40%~50%的风险补偿金”作为先决条件,河南助学贷款一度陷入“搁浅”。

“关键时刻,国家开发银行接过助贷重担,并确定了新的合作模式。按照新模式,银行、学生、高校、教贷中心签订‘四方合同’。”有关业院校负责人说,按照合同约定,高校要承担起几乎全部的管理工作,当然也是责、权、利相结合的。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还要成立助学贷款中心,并以1∶2500的比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新模式还确定了14%的风险补偿金,财政和高校各负担7%。违约额低于风险补偿金时,剩余部分奖励给高校。但如果高于规定的风险补偿金标准,高校不仅要如数缴纳风险补偿金,还要承担超出部分的50%;另外50%由省教贷中心承担10%,银行承担40%。即如果学生贷款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为140万元,高校要出70万元。只要学生违约额超过140万元,这70万元就打了水漂。多出140万元的违约贷款,高校还要加付50%。

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等校方领导认为,这样多方联责的制约机制果然灵验,它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诚信意识,而且,还成了学校用以对考试作弊、高消费等劣迹学生是否取消贷款机会的衡量尺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约束意识。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建立了“个人诚信系统”,如果不及时还贷,将影响到将来的房贷、车贷、信用卡透支等。

(摘自2007年3月11日《中华工商时报》,作者:全四清、牛卫国、白洁)

全国将推广河南助学贷款模式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也给全国其他省份提供了一个好的信息。”10月24日,在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专题会上,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高度肯定了我省的做法。全国其他省市负责助学贷款管理工作的与会人员也表示,将把“河南模式”带回去进行深入研究并推广。

据了解,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后,在很多省份开展得都不理想。我省于2004年年底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推出新的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后,顺利走活了这盘棋,仅在2005年,开行河南分行就向我省83所高校的12.3万人次贫困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69亿元,发放金额居全国第一。

目前,2006~2007年度我省国家助学贷款申报工作也已经完成,11.35万名学生申请贷款金额5.43亿元,较去年同期3.7亿元增长46%。贷款将于11月8日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

(摘自2006年10月26日《河南日报》,作者:王晖)

国家助学贷款推广河南模式

“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也给全国其他省份提供了一个好方法。”昨日,在郑州举行的全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专题会议上,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高度肯定了河南省的做法,专程到河南省取经的全国其他省市与会人员也表示,将把“河南模式”带回去进行深入研究并推广。

据了解,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个世纪90年代末推出后,在很多省份开展得都不理想,而河南省于2004年年底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推出新的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后,顺利走活了这盘棋,仅在2005年,国开行河南分行就向河南省83所高校12.3万人次贫困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69亿元,发放金额位居全国第一位。目前,2006~2007年度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申报工作也已完成,共有92所高校参与国家助学贷款,11.4万名学生申请贷款金额5.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

由于成功破解了“国家助学贷款难”这一课题,河南省的这一工作也被全国同行誉为“河南模式”。贵州的一位代表说,河南国家助学贷款能取得成功,与河南教育部门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进行合作有关,还与河南创造性地设立风险补偿金、在高校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做法有关。“河南模式”对于其他省份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摘自2006年10月25日《大河报》,作者:王曦晖)

责编:赵 东

第二篇:福建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效性考量及资助系统发展研究

摘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对福建省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实施情况展开调研,了解学生对当前资助政策实效性的看法、评价以及资助政策地区适应性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资助政策实效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中职学生资助系统发展与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资助政策;实效性;问题;对策

为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为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更多优秀青少年报考职业院校,自2006年起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资助政策,受到社会各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不仅涉及教育经费的有效利用问题,而且关系到改善中职学校学生生活、就学状况,对经济贫困学生群体顺利完成学业以及整个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等职业教育总体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国家出台的系列助学金资助政策是否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资助额度与覆盖范围是否合理?资助政策的落实过程是否严密?资助保障机制是否健全?资助政策的实效性及资助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何在?笔者拟就这些焦点问题展开调研。

一、资助情况跟踪调查

(一)调查方式

笔者的调查基于福建省的实践模式,根据全省各地市的地理分布情况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梯次进行地区抽样,样本范围覆盖福州、宁德、三明、龙岩、泉州、莆田、漳州、南平8个地市。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跟踪调查法并结合学生群体深度访谈法进行。调查对象为省属(占65.9%)和市属(占34.1%)中职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其中受助学生比例占总抽样学生比例的60%~70%),抽样的中职学校共30所,每所30名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通过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当前资助政策实效性的看法和评价情况,主要涉及受助者的经济生活情况、对资助政策的认知程度、资助方式的主观认可度、资助的需求度等。二是了解资助政策的地区适应性情况,了解省内不同区域资助政策的实施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存在哪些差异。调查问卷首先在泉州地区试点发放100份,经统计验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后,正式发放9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78份,占问卷总数的97.6%,有效调查对象的学段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二)调查数据及分析

1.资助政策的吸引力调查

能否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入读中职学校是国家助学金政策是否能增强中职学校吸引力的重要体现。根据《福建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鉴》,2006年到2014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情况如图1所示。在资助政策开始实施的前几个年份,中职招生数总体维持增长趋势,但是增量较小,对学生吸引力的弹性较小。2009年增幅明显加大,2010年稍有回落,至2011年招生人数的增长量达到最高值并首次超过高中招生数,增幅高达50 223人。2011~2014年间又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笔者认为,数据的变化与相关资助政策的变革有一定关联。纵观近年资助政策的沿革,呈现如下特点:第一,助贫济困的针对性越来越强。自2006年7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开始全面实施至2007年正式将中职学校资助政策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助学金,用于资助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学生和县镇非农村户口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贫困学生。2013年春季学期起,资助对象调整为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和占在校生10%比例的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以及全日制二年级在校学生。第二,免学费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职学校有正式学籍全日制的三个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开始实施免学费政策(艺术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对就读民办中职学校的有正式学籍全日制三个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公办中职学校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三个年级在校生中城市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在原有涉农专业及全日制贫困学生免学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有有正式学籍的中职一年级学生纳入免学费范围;对二年级涉农专业的学生免学费,非涉农专业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按6%的比例免学费;对三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顶岗实习有困难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按6%的比例免学费。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职学校有正式学籍全日制的三个年级在校生全部免学费。至此,福建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

经数据分析,免学费资助政策对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一定作用,部分学生在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时考虑了该政策因素。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4.8%表示上职业学校是因为能享受到资助及免学费的政策,这其中有52.2%的学生来自农村,32.8%的学生来自县级市或县镇,12.3%的学生来自偏远贫困山区。可见资助政策对农村学生吸引力较大,对城镇、山区的学生吸引力次之。针对目前全省中职学校农村生源占比较大,且其中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低收入经济困难家庭的现状,资助金发放重点倾向于农村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这对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发展现代农村经济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实施免学费政策使贫困生选择中职学校的积极性得到鼓励。调查还发现,资助政策对中职一年级学生,即初中毕业生的影响力较明显,这对中职生源的扩大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是从2011—2014年招生人数下降的态势中可以看出,资助政策的持续吸引力不足,大部分学生选择入读中职学校与相关资助政策并无太大关系,个人学业成绩、兴趣发展倾向才是其选择学校类型的关键考虑因素。

2.资助方式及资助力度的认可度调查

访谈中,受助者认为讲究资助方式更能促进资助政策实效性的发挥。目前,国家助学金资助主要采用办理助学金银行卡的方式,将学籍电子注册制度与资助制度挂钩,实现“中职学生资助卡”一张卡号对应一个学号。受助者充分肯定了使用资助金银行卡的优势,认为既能保护受助者的隐私,确保账户安全,又有利于查询,方便受助者对助学金的自主支配,还能有效减少资助金发放的中间环节,规避操作上的不规范,有效杜绝部分学校虚报学生人数套取助学金的现象,形成了良性循环。

调查中对资助方式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总人数达71.2%(如下页图2所示)。当问及最能激励自己向上完成学业的方式时,23.5%的人认为是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21.4%的人认为是国家助学金,22.3%的人想增设国家、省级优秀学生奖学金,32.2%的人希望通过顶岗实习和勤工助学的方式获取奖励。数据说明,在资助金的种类和方式上,学生希望能有更多样化的选择。但调查中也了解到,贫困学生的学业能力普遍较低,大部分学习成绩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但该群体的学业上进心强,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学业现状的意愿较为强烈。

在资助力度方面,2006年实行对中职学校5%左右特别贫困生每人每年补助800元,对15%左右的贫困生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其中,对选学种植、养殖专业的每人每年学费减免600元,生活费补贴400元)。2007年以后,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升到每人每年1500元。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月生活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占37.5%,500~1 000元的占51.4%,1000~1500元的占10.5%,1 500元以上的占0.7%。据进一步数据细分,省内内陆山区学生月生活消费500元以下的占50%,500~1 000元的占76%;省内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学生月生活消费500元以下的占26.9%,500~1 000元的占59.3%,1 000~1 500元的占12.8%。尽管不同地区的最低生活标准、物价水平等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但仍可以看出,目前国家助学金资助额度每人每年的1 500元对满足大部分地区受助学生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尚有一段距离,资助力度有待提高。

3.资助需求类型调查

通过对比贫困生与普通学生的家庭状况,可以了解现行的贫困生认定方式能否将家庭相对贫困的学生从学生整体中有效区分出来。根据表2的数据,受助学生属于涉农类的430人,占49%;属于城市低保家庭的125人,占14.2%。从父母所从事的职业看,父亲务农的占45%,属临时工或下岗工人的占26.3%,属自由职业者的占12.8%,属私营企业者的占11.6%;母亲务农的占34.9%,属临时工或下岗工人的占34.7%,属自由职业者的占17.5%,属私营企业者的占11.0%。从家庭类型看,父母健在的占83.4%,一方亡故的占5.8%,父母双亡的占16.0%,父母离异的占37%,父母大病或有残疾的占4.8%。从家庭构成看,独生子女占28.6%,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占47.6%,有两个兄弟姐妹的占15%,有三个及以上兄弟姐妹的占8.8%。从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受助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务农人家的子弟,且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倚重于父亲的职业。父母离异的家庭类型及双子女的家庭结构在贫困生中占较大的比例。从住宿费、生活费及其他杂费来源途径的差异看,贫困生中有10.3%完全由家庭供给,部分生活费还依靠助学金和勤工俭学解决;靠助学金解决住宿费、杂费的贫困生占29.6%。普通学生中完全靠家里供给的占86%。可见,现行的贫困生认定方式基本上可以有效地将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区分出来。调查还涉及“在您的班级,学生中是否存在不该享受助学金的却享受了该政策的”,97.0%的学生认为“没有”,1.4%的学生提出“有,且占用了该享受资助金的学生名额”,0.7%的学生提出“有,是一些没见到的学生在我们班报的”,0.7%的学生提出“有,一些退学的学生还在享受”。从认定贫困生准确性的主观评价数据来看,97.0%的学生对资助政策保证经济相对贫困的学生享受到助学金持肯定态度。虽然只有小部分学生(约占3%)对认定资格提出质疑,但仍然可反映出非正当领取资助金现象的存在,这是不容忽视的,说明学校在贫困生评定方式和后期监督管理环节上仍存在漏洞。

调查还进一步了解到受助者在获得资助前后其生活状况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变化的具体情况。从在校日常消费的差异来看,贫困生和普通学生两大群体月平均消费总额相差200~300元。其中从消费类型上细分,月饮食消费相差90~110元,在人际交往支出和娱乐方面相差60~90元,在学习培训支出方面相差40元左右。在访谈中,受助者表示,领取助学金会考虑优先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和参加学习培训(占55.7%),其次用于改善个人日常饮食质量(占30.4%),最后考虑人际交往方面的支出。调查表明,资助政策使贫困生的生活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整体状况与普通学生还有一定的差距。调查中还了解到,国家助学金一般于每年的1月、6月分两次发放,每次发放750元。因此,大部分学生不能按月领取资助金,且由于学生对资助金的使用缺少规划,往往在发放的当月或次月便已消费一空。由于学校内部能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和机会并不多。多数贫困生缓解自身经济压力的方式则是到学校周边打工。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学生兼职每小时约有7~8元的酬劳。

4.资助成效及政策惠及度调查

在资助政策效用的主观认可度方面,大部分受助者认为资助政策对自己有所帮助(如表3所示)。当问及国家实行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的意义时,68.7%的学生认为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不至于因经济困难辍学;4.8%的学生认为是杯水车薪,发挥不了太大作用;23.2%的学生怀有感恩意识,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提高求学热情;2.6%的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当问及“您如何理解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的目的”时,51.2%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18.9%的学生认为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23.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人才,实现教育公平;5.4%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两组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现行资助政策的成效持肯定态度,能够在主观上认同该政策的重要意义所在。当调查进一步问及“您觉得国家助学金政策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21.6%的学生认为达到了;57.0%的学生认为基本达到了;13.4%的学生认为极少达到;8.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可见,通过资助政策可让大部分受助者有所获益,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资助需求尚未能得到满足。

在贫困生管理工作方面,当问及“您所在的班级,学校或上级部门有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到班核实受助学生名单”时,53.2%的学生表示“经常到班内核实受助学生名单”;30.6%的学生表示“偶尔到班级核实受助学生名单”;8.3%的学生表示从来就没有到班级核实过;6.4%的学生表示从没听说过此事。数据说明,学校在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动态管理上还较为薄弱。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学校资助部门在学期初登记贫困生名单以后就再也没有在学期中或期末进行过摸底。当调查问及“您或您身边的同学在国家助学金银行卡丢失后,是如何办理的”时,63.0%的学生表示到学校资助部门填写申请表,到银行办理后,再把申请表上报学校;5.7%的学生表示学校根本不问,自己处理;52.4%的学生是由家长协助办理的;25.4%的学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数据表明,学校的后期资助管理工作不够细致,对特殊情况的应对力有待提高。调查还征求了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改善建议,36.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贫困生审核认定环节需要加强;25.4%的学生希望学校在严防骗取国家财产方面出台更有力的举措;26.8%的学生希望学校在资助育人、促进资助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二、影响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实效性的制约因素

我们知道,任何教育政策都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对教育发展的特定需要,是特定社会发展情境的产物,资助政策也不例外。政策的实效性往往受到政策环境的相宜性、制度设计的合理性、运作过程的协调性、政策资源的充足性、贯彻执行力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政策环境的制约性导致政策吸引力有限

调查表明,现行资助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整体作用较小,且主要吸引的是低收入人群和初中毕业生,要吸引更多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存在困难。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中职教育缺乏吸引力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中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为曲折,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办学条件较为薄弱,就其内部发展而言,生源质量、教师质量、教材质量、实训条件都不容乐观;就其外部适应性而言,中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跟不上产业调整的需要,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不能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步伐;就文化环境因素而言,受“学而优则仕”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大众存在将普高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别视为培养优秀人才与末等人才的认识误区,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缺少多元的认识,普遍对中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认同度不佳;就制度因素而言,中职教育人才被现行的高考制度、公务员制度、机关单位用人机制等排斥在外;就社会劳动力分工结构而言,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准入门槛较低,且缺少合理的评价机制,中职教育所培养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不被社会重视,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症结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资助政策系统与外部政策环境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发展、大众意识等制约着资助政策实施的规模和程度,影响着资助政策的实效发挥。要从根本上改善中职教育发展现状,需要集政府、学校、社会、行业、企业、师生等多方合力,非一系列优厚的资助政策所能解决。第二,价格因素对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就学的影响力较小。对农村家庭的学生而言,随着近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支付能力也在提高,经济因素将不再成为学生选择受教育类型考虑的主因。免学费资助政策不再是初中毕业生选择上中职学校还是普通高中的关键因素,影响学生分流意向和教育选择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学业成绩。上述两大原因决定了国家资助政策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作用较小,只有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才具有吸引力。

(二)政策的普惠性降低了资助能效

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覆盖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具有较强的普惠性特征,但对政策的地区适应性考虑不足。资助金额与各地的物价水平、居民日常消费支出水平不成比例,对不同区域、不同贫困类型的人员比例、需要资助的金额还缺少科学全面的掌控和规划,由此导致资助政策的地区适应性情况落差大。在经济状况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困家庭和特殊家庭比较多,贫困生往往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资金受助面不宽,分配指标不足。而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又面临资助受益面过大的问题,影响了学校、学生、家长对政府的信任度。此外,资助政策未对贫困生这一政策目标群体做出充分、有效的贫困程度划分。现行的资助政策资助标准较低,资助方式较为简单,学生获得资助金的机会主要依据学生的经济困难情况判定,与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表现、日常行为习惯等没有关联。受助学生的评定方式体现了政策的统一性但却没有体现差异性。因此,“一刀切”的平均主义资助政策,其普惠性的表面是人人受益、受助公平,而实质上人人享受到的资助金额相当有限,资助政策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方面的作用不甚明显,这必然会损害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的利益,降低资助能效的发挥。

(三)资助组织机制不完善影响资助工作执行效率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资助机构多数采取挂靠形式,没有独立机构,没有独立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没有配备专职人员。例如,福州、泉州、三明三个地区的资助机构挂靠在招生办公室;厦门的资助机构挂靠在教育事务受理中心;莆田、漳州、南平、宁德四个地区的资助机构挂靠在职教中心或职教教研室;龙岩的资助机构挂靠在电化教育站。而县一级的资助中心挂靠情况则更为复杂,挂靠的部门有招生办公室、职教中心或教研室、工会或教师进修学校、基金会、会计核算中心、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等。即使有的资助中心配备了专职人员,在人员数量上仍严重不足,且流动性较大,远远不能满足资助管理工作的需要。大多数学校的资助工作被划归学生处、学籍科的教师代为管理,也没有按照比例对专职人员进行配置,操作人员一般为兼职,工作量大。资助组织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难以实现精细化和动态化,这是影响资助工作执行效率的主要原因。

(四)制度设计欠合理影响政策公平性的发挥

学校在贫困生的认定方式、评价方式上存在缺陷。各地资助管理部门要求学校于每学年开学初的两个月内上报贫困生人数,而在这一时段内学校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还相当有限,对家长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不甚了解,对经济困难证明的相关材料是否真实无法确定。目前,贫困生的认定依据主要是各地民政部门出示的贫困证明,但这样的认定方式偏重定性分析,缺乏统一的标准,缺少科学、规范的定量分析支撑认定结果。事实上,只有低保户可以拿到民政部门的低保证明,贫困生类型中除低保户比较容易认定外,其他类别的认定相对比较困难。例如,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类型该由哪一级政府部门认定,需要什么证明材料,各地暂无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在实际认定中存在困难。甚至有部分家长利用相应的社会关系办理所谓的贫困证明,这给资助管理工作带来不利的社会影响,影响了资助政策公平性的发挥。

(五)运作过程的不协调性影响资助金的发放效率

就学校资助工作而言,资助金申领的步骤、程序较为繁琐,需要层层审核上报,资金到位后才予配给。由于上级资助金配套拨付往往不能及时到位,不少中职学校要到年底才能配齐相应的资金,因此学校不得不将资助金在每学期期末一次性发放。而按照政策的初衷,国家助学金应按月发放,及时用于补助贫困生的生活费用。集中发放的方式使资助金没有真正做到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解决生活困难,资助金的发放效率没有得到体现,直接影响到其实效性的发挥。此外,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后,为弥补学校运转出现的经费缺口,由财政部门给学校核拨免学费补助资金。政府财政资金的拨付,一般于学期初预拨部分资金,而大部分资金要到年末或次年初才予以拨付,加上各级财政配套、层级管理等原因,无法及时拨付给学校,甚至资金由教育局到学校要拖延近5个月的时间,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正常运转。

免学费政策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中职生源的不稳定。入学缴费让学生有后顾之忧,担心中途退学学费不能返还,无形中尚有一种约束力。而免学费政策实施后,反而导致中职学生流动性加强,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甚至不少学生到不同的学校预报名,在一所学校读不下去了就更换学校,给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造成较大的困扰,且对中职教育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三、中职学生资助系统发展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形成长效机制

中职教育国家资助体系的设计涉及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既要对基本资助工作制度作出规定,又要设计制度中的细节,还要辅以地方教育部门、学校的监管执行体系,才能形成一个覆盖面广又详细严密的体系。首先,当务之急是健全专业化资助管理队伍体系,加强业务培训,以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各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应独立建制,资助工作归口管理,至少应配备日常专职工作人员2名,学生资助中心和工作人员应在编制、工作场所、设施设备、工作经费、交通工具、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学校资助工作可建立校长统筹领导,各部门、处室分工负责,各年级、班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由校长总体负责,全面领导学生资助工作,其中国家助学金的组织申报和资助对象认定工作应由班主任负责,核定审核工作由德育处负责,学生信息的电子注册和管理工作由总务处负责,要设立资助专账,资助金发放和监督管理由财务室负责。应在校内设置专门的办公场所,添加必要的办公设施,工作中必要的经费开支学校应予以积极支持。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兼职担任资助工作协管员,协助做好学生信息的动态收集、上报、登记工作。其次,要健全工作机制,规范资金管理,加强对流失学生学籍的监管,形成顺畅有效的资助反馈机制。严格规范中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要健全学籍档案资料,及时为新注册学籍的学生建立学籍档案,加强对重复学籍、流失学生学籍等异常数据的核查,实时申报本校受助学生信息,确保各项资料的齐全、真实、规范,避免助学金漏发、误发现象。要完善助学金评审机制和程序,强化评审结果的公示制度,建立投诉举报受理工作机制,设立举报投诉电话、邮箱,鼓励动员全校力量进行监督。

(二)理顺体制,改革资金拨付办法,提高资助金发放效率

针对国家财政资金下拨时间滞后问题,应改革拨款机制,简化资金流转的审批手续,进一步完善资金拨付办法。特别是在免学费补助方面,要建立中职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各地政府应尽财力可能,根据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及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按生均定额拨款,进一步加大对中职教育的专项财政投入力度,试行上学期末预拨本学期的资金,本学期结束时清算助学金的拨付方式。例如,秋季学期预拨资金可按上年计划招生数、综合实际报到率、期末辍学率进行测算;春季学期以上年期末学生数,结合春季招生计划及上年春季招生报到率进行测算,多退少补。每年7月底之前,资助金由省级统筹下拨,教育厅根据年初审定的在校学生数,下拨本学年省级以上财政应承担的国家助学金专项资金的50%。其中省属学校由省教育厅直接拨付学校,各设区市属学校由省财政通过省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入各设区市财政局金库,再连同本级财政应承担的部分下拨设区市教育局,然后拨付有关学校。各县属中职学校由省级拨付,连同本级财政设立的财政特设专户直接拨付学校,以确保下一年度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中职学校的正常运行、健康发展。此外,由于非全日制免学费是由当地财政负担,资金往往不到位,建议非全日制免学费补助由省财政拨付或至少承担50%。

同时,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实施分类指导,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划分不同的资助标准,将助学金重点投向欠发达地区,并重点向经济弱势群体倾斜。各地区可出台资助政策具体实施细则,制定本区域内中职学生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创造政策落实的微观环境,根据国家的基本构架,细化资助制度中一些规定和条款,以提高各地区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

(三)改进贫困生认定方法,完善资助工作的组织评定和公示程序

学校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应严格把关,做好资助对象和资助范围的核定工作,把国家助学金发放到最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贫困生认定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首先,由贫困生在入学后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并撰写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各方面的情况,提供各地方教育部门以及民政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学校应特别注意考查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资助数据统计应做到及时、准确。其次,在综合申请学生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采用量化考核评定方式,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通过课任教师、同班同学、宿舍舍友等充分了解学生家庭人均收入、父母工作状况、家庭所在地经济状况、在校期间生活消费情况、家人身体状况及社会兼职情况等,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家庭及本人消费情况、遵规守纪、道德礼仪表现、学习成绩、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综合素质表现等因素,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科学分析搜集到的各种信息,根据家庭经济贫困生认定条件中的权重,将困难程度进行排序,建立不同等级的困难档案。然后,根据各年级、班级贫困生指标,按比例具体分配名额,确定资助对象。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对贫困生的认定不仅要确定学生的家庭真实情况,还要充分了解其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月度开支的基本消费过程,特别是了解学生的消费习惯、通讯工具使用情况、学习办公用品情况,以及动态变化中的支付能力,以便及时有效地更新贫困生资源库信息档案,对可能存在的家庭变故、突发性事件、天灾人祸等做出应急援助反应。再次,可由班级评选认定工作小组依照两轮评分机制,先根据学生家庭贫困情况进行分类认定,再结合贫困程度评出贫困等级,明确受助层次。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民主评议,将确认的受助学生名单在公示平台上公示,方式有福建省学生资助网、学校网站、本校班主任群、助学群共享等。学校应注意加强对贫困生的动态监督管理力度,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延续性、真实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四)提高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奖助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资助政策的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家庭和低年级学生,有一部分学生是真正需要资助的。国家每人每年的助学金标准为1 500元,具体标准可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1 000~3 000元的范围内确定,赋予地方或学校自由裁量权。一方面,学校可根据贫困生的困难程度划分等级,具体可分为部分享受型、全额享受型及高额享受型几个层次。例如,特困生可高额享受每人每年资助3 000元,一般贫困生每人每年资助1 500元,部分对资助需求相对较小的每人每年资助1 000元。同时,对接学籍系统,实行资助网络层级动态管理,简化申报审批程序,做到按月及时发放,甚至在受助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提前支取资助金。为有效解决资助政策的地区适应性问题,各地政府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区域内家庭经济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金资格的具体比例,在5%~15%的范围内浮动,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及学校类别实施分类管理。另一方面,应在努力扩大资助面和资助力度的同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由学校而非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奖助学金政策,实施以奖代补、奖助结合的方式。在贫困生群体中更应该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以奖学的方式助学可以更好地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更便于学校对学生加强管理。可由学校对每人每年1 500元进行统筹支配,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刻苦程度、劳动活动参与情况等具体规定享受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必备条件,与奖学金结合,建立奖助学金制度。对违反学校校纪规定、学业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具有不良消费习惯、生活铺张浪费、拒不参加顶岗实习或公益劳动、弄虚作假骗取资助资格的贫困生应缓发或取消受助资格。此外,还应扩大助学金的资助渠道,确立资助资源开放观。目前,资助政策中大多数资金是通过政府发放,资助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渐进的投入过程,需要不断地丰富资助来源,以满足中职教育贫困生的需要。要鼓励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一起加入到资助队伍中来,共同建构以国家资助体系为核心、以学校奖助为依托、以社会力量援助为支撑、以学生勤工助学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协同资助体系。

总之,从根本上说,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推行相关资助政策,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转变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不应是此消彼长争夺生源,应给予职业教育独立发展的空间,切实提高中职教育的地位。中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教育发展要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准入制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加快建立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就业准入的法规和政策,凸显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二是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中职教育的生源质量。义务教育质量的落后直接影响到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及其他经济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强中职教育的内涵建设。目前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训实习条件普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要从整体上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应走内涵发展道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抓手,创新教学方式和专业设置,紧跟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教材建设,改善实习实训条件,真正提高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归根结底,只有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才是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也才更能体现国家资助政策制定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陈胜祥.农村中职免费政策失灵:变现、成因与对策[J].教育科学,2011,27(5):13-19.

[2]王蓉.应放缓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J].教育与经济,2012(2):1-6.

[3]黄斌,徐彩群,姜晓燕.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4):47-56.

(责任编辑:王恒)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Aid Policy for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Fujian Province

QIN Fen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Research, Fuzhou Fujian 350003, China)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financial aid policy;effectiveness;problem;solution

作者:秦芬

第三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现存的突出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树立全新理念,提升学生资助育人水平;规范管理,推进学生资助管理育人;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感恩自强观念;多措并举,主题突出,培育学生资助文化等措施。对新形势下研究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服务型、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为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现存的突出问题

1.制度育人层面的缺失。在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很多高校多依据学生在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同时为了尽快完成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所以在大一新生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班级和学院就必须上报贫困生名单,这就造成了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会产生情况了解不全面,为了评定而评定。还有的班级评定会成了声泪俱下的哭诉会,部分学生形容自己的家事极其夸张,使广大同学感受不到资助制度的“暖心”。

2.获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里,家庭经济学生在面对着繁重学业、生活压力和就业竞争压力,在获取国家、社会及他的资助与关心下,应该要有感恩意识。而目前家庭经济困难这一群体的学生感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国家、社会对自己帮助缺乏感恩。总认为国家、社会给予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对他人的帮助不思回报,甚至不愿提起,对国家的助学贷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按时偿还。二是对教师的教诲缺乏感恩。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师长们对自己的辛勤付出视而不见,对教师缺乏最起码的尊重。三是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的心。有的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不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对自己的出身环境不满,将自己家庭经济的拮据归由于自己的父母没本事。有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攀比心较强,高消费,买名牌衣服、手机、电脑及其他不必要的开支,在大学期间荒废学业,不求上进。以上种种淡薄的感恩意识已经成为各高校德育工作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3.贫困学生诚信缺乏。高校大学贫困生诚信的缺失的主要体现在助学贷款的偿还上,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大概有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无论是那种助学贷款都是信用贷款,在校学生无需担保或抵押,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期还款。目前高校有一部分大学生贷款不守信用,缺乏偿还意识,特别是在毕业后,工作流动性比较大,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岗位调整以后,离开原来的工作城市后,不主动和银行、学校联系,从而使银行损失巨大。为此,高校应以国家助学贷款为载体,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自信自强的品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科学性。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依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以学生在校期间月平均消费和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档次的做法缺乏科学性。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区域间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有差异,所以在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存在贫困生困难程度的差异。其次,贫困生评定程序缺乏公平性,而且评定操作性不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中家庭情况一般都是靠学生自我陈述,班级学生共同投票,进而导致班级拉票的现象严重;而且,贫困生证明材料由当地民政部门提供,有些民政部门工作的不负责任现象,加之学校每年按照40﹪左右的比例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导致学校无法核实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第三,学生自身的诚信意识不足,提供虚假评审证明材料。一部分非贫困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情况时弄虚作假,凭借关系,开据虚假贫困生证明,从而达到获取资助的目的。而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无能力开具当地相关的贫困生证明,而丧失了减免学费或获取资助的机会。操作层面的空间为学生不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认定了贫困生资格,后续就会有助学金等补助金额,也会使其他同学产生心理的不平衡。

2.资助体系分散。资助工作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管理。按国家政策规定,各高校应设置独立的学生资助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全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但部分高校没有设置独立的学生资助部门或者对资助工作仍缺乏有效管理缺乏优化组合,资助政策交叉重叠。目前资助体系中各项资助政策虽然都指向经济困难学生,但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统一规划,使其在整个体系中应占的份额、应发挥的作用和应处的位置模糊不清,不同资助政策经常孤立地执行,这使现行政策交叉重叠和学生重复受助现象非常突出,资助不足或遗漏现象同时并存,致使资助的育人整合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大。

3.高校对贫困生助困教育针对性不强。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工程中更注重以经济资助工作为主,而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的关注比较少。在资助过程中,高校资助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大部分按部就班,每年都是按照国家的资助政策和高校的相关评定组织开展年度评定工作,下发通知,由班级所谓的民主评议推荐,报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最终报送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这一流程把学生资助作为一项普通的学生工作去完成,而对于学生的精神资助关注较少。平时在开展的感恩教育中,因为场地、经费等原因,开展的活动多以大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内容的针对性、新颖性缺乏。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因素。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社会、家庭、高校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主观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每年占全校总人数的40﹪左右,有的少数民族高校地区的比例更高,这么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在校生,由于来自贫穷地区,家庭条件不好,他们在普通的同学和老师的眼里存在自卑、自尊心不强的现象,他们不能摆脱目前家庭经济窘迫的现状,不能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反而把国家或社会资助给予的帮助看为是一种施舍。因此,他们不想与他人沟通,内心通常是敏感、脆弱的,面对巨大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就业压力时感到无能为力。

三、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思考

1.树立全新理念,提升学生资助育人水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内容,以“提升能力、意识、素养”为核心任务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的新思路。学生资助工作突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扶贫与励志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以及诚实守信、积极上进的道德情操,寓教于助。提高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感恩奉献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规范管理,推进学生资助管理育人。各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己本校的实际,建立和完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以确保困难学生困难程度认定的相对准确性。要于每学年初开展每年一度的认定工作,之后才开展各类资助项目的申请与评审工作。对不同系统在学校不同部门设立的奖、助学金,归口到一个部门(如学生助学管理中心或学生工作处)按统一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申请和评审,这样既可避免资助工作的互相扯皮,又可避免学生重复申请和获助以及出现困难程度与资助额度不一致的现象。同时,开发和建立操作性强的学生助学管理系统,此系统应包括网上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各项资助项目的申请、审核、审批、修改、数据统计和查询等功能,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获助条件对网上申请进行限制,从技术层面上避免学生重复申请和获助,从而使助学工作更加准确、快捷、高效。

针对一年级新生对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没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受助机会比较低的情况,各高校可在新生中设立新生奖学金,给予高考成绩优秀的新生奖励,奖励金额可与学校的奖学金持平,亦可高于学校的奖学金;在助学金等级设立中,可向新生倾斜,同时在设立社会助学金时,可与捐赠方协商,设立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助学金,以弥补国家资助政策覆盖面的不足。

3.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感恩自强观念。由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原属于“发放式”性质,资金少、获资助难度大,因而获助学生基本上是由教师指定的、认为是学业成绩最好或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学生,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主动申请资助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以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因而在目前资助资金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学校要从物质上、思想上和心理上全方位地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教育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建立对自我潜能的积极肯定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根据学校的资助政策,结合自己的困难程度、学业成绩和个人特点来自主选择符合自己的帮困助学措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促进自身全面健康的发展。

4.多措并举,主题突出,培育学生资助文化。贫困大学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更希望得到精神、心灵上的帮助。高校应以培育资助文化为抓手,以感恩、诚信、励志、社会责任感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扶助工作,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他助到自助的重要转变。

高校在培育学生资助文化、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要体现出资助育人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纲要中,要融入大学生资助文化培育内容,比如校内文化宣传部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部门要统筹校内外文化资源,加强对学生资助文化培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二是通过设立创业型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打造特色助学文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树立劳动观念,培养职业能力。在开展勤工助学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本校特色的资助文化特质,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实现家庭困难学生的自立和自强。三是结合学生自身需求,开展学生资助文化活动。在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活动中,要结合家庭困难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以受助对象为主体、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资助文化活动。比如通过举办“校园自强之星”和“勤工助学服务之星”评选以及“助学政策主题征文”等活动,提升在校受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真正实现大学生资助工作文化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少玲.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25-26.

[2]李岩.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07,(11):48.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西部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优化与模式构建》的研究成果之一(2012ZZ004)。

作者简介:农庆能(1979-),男,广西百色人,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助教,桂林理工大学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作者:农庆能

上一篇: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技术政研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