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

2022-09-12

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及政策

2016年3月31日, 国家税务总局随即陆续又出台了9个公告 (13号至19号、25号、26号) , 从而对36号文中有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以下简称“营改增”) 的政策上对相关的征收管理事宜作出了进一步明确。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 包括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全部改征增值税。对在中国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增值税, 不再缴纳营业税。自此, 中国实现了增值税对所有行业在流转环节的全覆盖, 增值税也实现了从生产型到消费型的全部转型, 营业税税种成为历史, 不复存在。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仅从宏观上有利于财税制度的健全, 对于市场中的各个企业而言, 消除重复征税, 最直接的影响则是减轻企业的税负,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有利影响

2.1 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 促进行业规范化管理

(1) 有利于经济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全面实施营改增对支持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2) 有利于避免偷税漏税, 促进行业规范化管理。“营改增”后, 管理规范的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企业若想减少自己的税收, 必须加强上下游产业之间相互监督与督促, 更注重契约式管理, 有利于规避税务风险。全面“营改增”后将以往造成“增值税链条”断裂的环节, 完全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 形成完整的征收链, 有效避免偷税漏税。而且增值税发票有期限, 这样上下游企业都会及时进行发票的管理, 逐渐形成一个税控的良性循环。增值税模式对企业财务核算提出更加规范和严密的要求, 对各行业规范起到促进作用, 促使企业自觉提升管理水平。

2.2 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负

(1) 可抵扣的项目范围扩大, 减轻企业的税负。对“营改增”来说, “所有行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已经实行增值税的行业, 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行业、现代服务业等;二是刚刚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四大行业, 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所有行业“营改增”全面推开, 可抵扣项目的范围扩大, 抵扣链条更完整, 长期来看是降低企业税负的。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抵扣项目, 国家规定不能抵扣的行为是不能抵扣的。比如业务招待费;用于集团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费用;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费用;贷款服务费用;代收代支情况。

(2) 有利于避免企业重复纳税, 减轻企业的税负。“营改增”后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进而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 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也有利于建筑业与上下游产业的融合, 通过发票把上下游产业连成一个整体, 并形成一个完整抵扣链条, 因此增值税的实施使建筑业的参与主体形成了一种利益制约关系, 从而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不利影响

3.1 企业完成经济考核指标的难度加大

营改增后, 收入会发生减少, 增值税是价外税, 收入为不含税价, 营改增后导致收入会降低。经测算, 营改增后, 同等产值条件下, 收入的下降比例约为9.91%。

利润会有所降低, 如施工项目在采购、租赁、分包等环节不能取得足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那么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就会变小, 缴出的税款则增多, 造成工程项目的税负成本增加, 致使建筑企业的利润总额下降。

资金流更为趋紧:“营改增”会使建筑企业的资金链更加紧张, 在以往的营业税模式下, 建筑业普遍实行的是建设单位代扣代缴营业税的方式, 或者是企业以甲方拨付的工程进度款计算自行缴纳各种税费, 与收入的确认无直接关系。而在增值税模式下, 即使没有收到工程款, 只要向对方开具了发票或到了合同约定的工程款付款时间节点, 建筑企业也要在次月缴纳增值税。而且, 目前中国建筑业普遍存在垫资修建的情况, 比如BT、BOT、PPP等。工程款项的拨付通常滞后于工程进度, 或者工程完工后, 甲方拖欠工程尾款, 同时, 甲方还将直接扣除5—10%质量保证金等, 待质保期满后才予以支付, 而这些情况势必增加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出量, 使建筑企业资金更加紧张。因此, 增值税模式下会增加企业完成经济考核指标的难度。

3.2 税负成本可能会增加

在增值税模式下, 税负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取得的可抵扣成本的高低。据调查建筑企业购进工程材料可取得进项税发票理论上约占70%, 而实际上有可能50%都达不到。

举例说明如下 (暂只考虑增值税与营业税) :

例:某施工项目工程造价是万元 (含税)

在营业税模式下, 营业税=1000万×3%=30万元X

在增值税模式下, 增值税 (假设可以取得的进项税额为X) :=1000÷1+11%×11%-X=99.10-X

增值税万元 ()

如果要“营改增”前后税负持平,

则:99.10-X=30, 得出X=69.1万元

因此,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该临界点税负需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占施工项目造价 (含税) 的比例=69.1÷1000=6.91%

因此, 只有建筑企业能够取得的进项税额占施工项目造价比例大于6.91%才会低于营改增前的税负。

(2) 假设建筑企业全部取得的是17%税率的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 (其他税率暂不考虑) :

材料成本 (不含税) =69.1÷17%=406.47万元

材料成本 (含税) =406.47× (1+17%) =475.57万元

材料成本占工程项目造价的比例=475.57÷1000=47.56%

因此, 只有当全部取得17%税率的材料成本等于工程项目造价的47.56%时税负才会与“营改增”前持平, 大于47.56%, 税负降低, 反之亦然。

4 建筑业“营改增”后的应对措施

4.1 合理选择“甲供材料及清包工”方式, 降低税负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16]36号) 附件2第七条中指出: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和甲供材料的方式提供建筑服务, 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办法计税。

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 是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材料, 并收取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建筑服务。对于清包工来说, 由于仅有少许的辅料能取得进项税, 所以选择简易计税方式, 其税负比较低。

甲供工程, 是指全部或部分设备、材料、动力由工程发包方自行采购的建筑工程。税务文件中未明确规定甲供材料的比例, 比如甲供材料占比20%或者80%, 这两种情况如选择不同的计税方式, 对建筑业的税负影响是巨大的。通常在甲供材料占比较小时, 应选择一般计税办法, 这样既保证与甲方工程报价的优势, 又可以尽量取得可抵扣的材料进项税额, 降低税负。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当建筑企业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充足或为取得进项税额付出的管理成本较大时, 只要有部分材料属于甲供材料, 哪怕只有1%, 也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

4.2 各部门工作中需注意事项

市场部门在项目投标报价阶段, 做好增值税模式下的成本测算, 为投标报价策略提供支撑;合同签订阶段, 明确业主方开户行的基本信息, 明确业主方付款的具体时间节点和金额比例, 明确承包方开具发票的具体时间节点和金额比例。

造价部门应加强建设工程各类经济指标信息的积累, 需要在投标时注意税务策划, 其准确度来源于公司合格供应商的报价。成本测算时, 注意材料、分包的进项税额抵扣, 掌握税负成本。

经营部门选择供应商、分包商时应识别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异同, 提供的票据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 增值税率是多少, 能否抵扣等;在合同管理环节, 重点关注计税方法、发票的开具时间、送达时间、合规性等条款的约定;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材料设备采购、租赁合同等均属于进项类合同, 注意区分不同税率。在性价比相等的条件下, 优先从供应商库中选择能开具可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且税率高的供应商合作, 尽量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供应商。

财务部对项目税务风险进行评估, 尤其是自营项目, 风险过高应予以否决;建立各项目预缴税台账、进销项税台账;对进项发票及时认证;按期准确的申报增值税, 做好交税明细表 (分各项目、公司本级) 。

4.3 规避特殊情况下“三流不一致”造成的税务风险

根据规定, 公司必须保证“三流一致”才能对增值税进项抵扣, 但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 施工项目会存在“三流不一致”情况, 因在实践中, 可能存在形式上“三流不一致”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降低进项税抵扣带来的税务风险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 合同中应当约定由供应方提供其发出货物的出库凭证及相应的物流运输信息。如果货物由供应方指定的第三方发出, 需要供应方提供与第三方之间的采购合同等证明资料。

(2) 如果存在委托第三方支付和收款情况, 须取得委托方与受托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明资料, 签订三方委托支付协议或三方委托收款协议。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临时购进零星材料存在量小、时间紧迫或者地处偏僻等情况, 往往不会签订采购合同, 支付款项由项目部人员以现金方式支付, 不能做到全部由公司转账支付。但建议对于此类零星材料采购, 可选择一两家一般纳税人定点采购, 按月开具发票, 以取得合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5 建议

5.1 关于总、分机构间进项抵扣认证的建议

国家税务总局能否完善各省市之间的税务信息共享, 能够实现发票异地认证抵扣, 即发票在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进行抵扣认证。通过税务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将认证信息传递到总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 从而实现总公司纳税申报时能够确认抵扣通过并顺利抵扣。这样将大大降低发票的传递时间, 使得抵扣更加及时, 同时减少了发票的流转时间和距离, 减少人为因素对税收的影响。

5.2 总、分机构间对实现“三流合一”的建议

鉴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 税务部门在鉴定企业是否符合“三流合一”时, 能否采取按“法人资格”来认定。这样的话就能避免企业总、分机构间支付款项存在三流不一致的问题出现。工程款从总公司转到分公司属于企业内部资金调拨;合同和总公司签订, 款项由分公司支付因属于同一法人也不会出现三流不合一情况, 从而避免纳税风险的产生。

5.3 分支机构管理建议

合同签订时, 以总公司名义签订的施工合同, 建议不要在分支机构单设财务账套进行核算, 应在总机构财务账套, 或者所属项目部的二级帐套进行会计核算、资金支付, 再由总公司进行纳税申报以及发票认证。这样即便是在异地的分支机构进行账务处理, 但是始终是在总公司账套内就进行核算, 不仅能更好地对分公司进行管控, 更能降低税务风险。

6 结语

以上结合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实施, 对行业税负轻重、具体操作难易程度、建筑工程预算计价模式等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希望相关部门能结合实际, 深入了解建筑业相关配套企业, 建筑业的上下游产业的影响, 建筑业本身的特性, 熟悉建筑行业的经营环境, 解决因建筑业特殊性带来的问题。另一方面, 建筑企业自身也应积极应对“营改增”政策的实施, 认真学习相关税法知识, 把“营改增”视为企业发展的契机, 促使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 提升管理水平。在这次税改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不仅仅是能够深化中国财税体制改革, 还能够有效地减轻企业的税负, 增强企业的时长竞争力。建筑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其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在文中主要就针对建筑业的实际情况, 就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对建筑业的影响展开探讨, 以期可以更好地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影响

上一篇:回顾分析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近期效果下一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