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方案

2022-11-11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方案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跃巍

写在课前的话

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和控制的重点,也是社会最近比较关注的话题,耐药菌的防控也越发重要。包括监测、分析来源,类型,以便制定相关控制治疗措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知晓耐药菌防控的常见问题有哪些,明确耐药菌防控的内容和要求。

一、细菌研究发展史

(一)百年细菌学史

细菌在35亿年前就存在于我们的地球之上。这么多年来和我们人类共生共

存。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会引起疾病。这种说法在 2000 多年前被人们斥为异想天开。因为当时人们根本无法去了解肉眼所看不到的世界,也不了解人为什么会得病。

从细菌学的发展史上,有几个重要的人物,他们为细菌学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665 年,英国的罗伯特·胡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显微镜观察的时候,发现在树木中的切片的有很多小室,状如蜂窝,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看见细胞。

1674 年,荷兰的布商列文·胡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高倍显微镜看到了完整的活细胞。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日常喝的牛奶是所用的巴氏消毒法的发明人 ---- 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巴斯德,他是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也是巴斯德第一个成功的制造了疫苗用于疾病的预防。

(二)划时代的发现 以前很多病人莫名其妙的是死去了,人们无法知道发病的原因,也找不到治疗的办法。直到 1928 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让人们对感染性疾病有了第一个治病的根本手段。

(三)耐药菌的出现

但是在青霉素发现仅仅 5 年以后,青霉素对一部分葡萄球菌就不起什么作用了。那时候人们对耐药的机理还没有什么认识,只是不断的去研制新的抗生素来对抗越来越多的致病菌。很多细菌在新的抗生素的作用之下,逐渐的被人类所制服,但是细菌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努力,通过变种来进行抵抗人类的进攻。所以人类虽然在不断的发明新药,同时也在造成细胞细菌新的变种,也可以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在不断发现新的抗生素的同时,在促使对手自身进行改进,是我们逼迫着新的细菌越来越多。那么这场竞赛就在这种不断升级的斗争中进行着。

现在我们知道很多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如果说昆虫、老鼠只是和人类争

夺粮食的话,那么细菌却是在和人类争夺生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面对细菌呢?

(四)细菌的协同进化理论

达尔文对人类进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提出过协同进化学说,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免疫力有着广泛的差异,免疫力低的人被传染的机率就比较大,能留下后代的总是一些免疫力强的人,其后代免疫力就越强,这也是自然界对人的自然淘汰。那么一代又一代很残酷,也是很仁慈的自然选择,造成人类越来越强大,免疫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在人类强大的同时,在微生物世界里,也是传染性强的细菌更容易生存下来,所以细菌的传染性也越来越强。这就是达尔文所提出的协同进化,对每一类生物都是如此。

二、细菌的认知

(一)前人对细菌的认识 医疗界曾声称战胜了传染病,但变成了幻觉。” ——舍温•纳兰德《死亡的脸》

有迹象表明,细菌是“聪明的小魔鬼”,其活动之诡秘连科学家也从未想到过。 ——斯特利•法尔科

抗生素的使用在有记载的生物学史上空前地激励了进化变革。 ——斯图尔特《抗生素的悖论》

80 年代人们的感觉是我们已经征服了每一种传染病。 ——托马斯•比姆博士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真的完全认识清楚细菌。在日常的治疗中,可以知道病人是因为感染所造成的疾病,但是医生通常在没有证实细菌感染之前就开出了抗生素。每一次使用抗生素,都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其实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对抗生素的滥用,加速着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不是万能的灵药,其实这一点每个人都清楚,特别是医务人员。

(二)耐药菌株检测及来源分布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检测网,目前一直在对全国的耐药情况进行着监测,下面图片是 06年-07年监测的结果。在这个年度,临床分离细菌的数目是 10.8 万株,其实革兰氏阳性菌占 30% ,其他 70% 是革兰氏阴性菌。

从细菌的来源看,列在第一位的是痰,其次是尿,分泌物、引流液、脓和血液标本。在我们国家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从全国各地区分离细菌的情况来看, MRSA 的发生率不管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或西南地区目前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数量,至少都在 40% 以上,那么 ESBLs 的发生率目前来说各个地区虽然说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最低的也达到 15% 以上。

(三)细菌菌株分类及耐药率

革兰氏阴性菌的分布,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占 28% ,铜绿假单胞菌占 18.3% ,肺炎克雷伯菌占 14.1% ,鲍曼不动杆菌占 10.2% 。

革兰氏阳性菌的分布中,以葡萄球菌菌属为主,第一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26.8% ,其次是表面葡萄球菌,占 15.4% ,溶血性葡萄球菌占 20.7% ,其他的葡萄球菌占 8.2% 。

细菌耐药率的分析,对大约 2 万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所做的耐药性分析中,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加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外,其他的抗生素耐药率都在逐渐升高,甚至有的已经达到 70% 以上,平时用的比较多的,头孢二代,头孢呋辛耐药率是 62.3% 。

对大约 1 万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来看,也仅仅是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坦耐药性较低,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达到了 45.9% 。

对近 1.4 万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析来看,整体上包括头孢哌酮加舒巴坦,耐药率也达到了 20% 以上。整体来说耐药率都是在 20%-30% 。

对 7600 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析,耐药率也是比较高的,很多抗生素都达到 40% 以上。 对大约 1 万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外,其他的耐药率都很高,甚至达到 70%-80% 。

三、多重耐药菌常见问题

(一)多重耐药定义

多重耐药,简称 MDR ,指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耐药,如果现有的或者可以获取的所有的抗菌药物都耐药,称之为 TDR ,即泛耐药。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者肺炎克雷伯菌,对以 7 种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喹诺酮类、氨基耐类和多粘菌素类药物中,至少 5 类耐药,称之为 MDR ,多重耐药。如果对上述 7 类抗假单胞菌抗生素均产生耐药称之为 TDR ,称为泛耐药。

多重耐药是指()?

A. 对现有所有抗菌药物耐药

B. 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C.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D. 对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A. 对现有所有抗菌药物耐药 B. 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C.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D. 对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

近年来多重耐药传播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

一,对此,医院采取了那些应对措施?

最近从新闻报道中报道,“超级细菌”来了,给社会了造成了一定的恐慌。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多重耐药菌防控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医务人员通过对耐药菌的监测、分

析,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方案。目前,耐药菌感染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实只要做好日常医疗工作中应做的工作,完全避免耐药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也可以减轻耐药菌在医院里包括社区广泛的传播。

第二篇: 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协作方案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 )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多部门协作管理,特制定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一)联席会议成员组成:

总召集人、组长:分管医疗的主管院长

成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微生物实验室、药学、医疗、护理等部门负责人,ICU、内科、外科、感染科、骨科、急诊科主任、院感科专职人员等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组成。

(二)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

1.在分管院长的指导下,贯彻执行多重耐药菌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组织开展多重耐药菌管理专项治理,指导全院的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

2.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审议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3.研究、协调解决全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多部门对细菌耐药情况的防控对策和联合干预措施;

4.定期召开多重耐药菌防控会议,分析通报多重耐药菌形势和防控工作状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反馈,研究持续改进措施。

(三)联席会议日常工作机构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负责了解、掌握并通报全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状况,分析研究多重耐药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向联席会议提出对策建议,督促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牵头部门为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由医院感染管理科长兼任。

(四)联席会议的工作规则

原则上联席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召集人负责召集,联席会议成

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参加。

1.联席会议在分管院长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定期、不定期地向院长报告全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的情况;

2.联席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议题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拟定并请示召集人后通知各成员。各成员要向联席会议报告本部门、本系统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及落实联席会议决议的情况,必要时按联席会议办公室通知提交书面材料; 3.联席会议办公室专职人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联席会议召开后,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编写、印发会议纪要,发送联席会议各成员。联席会议作出的工作部署和决定,联席会议成员要及时向本部门主要人员报告,并抓好落实。工作情况要及时报联席会议办公室;

4.各联席会议成员必须按时参加联席会议,如因故不能参加应提前向召集人请假,并指定本部门室主任以上人员代替参加会议。

(五)各部门分工: 1.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

⑴负责第一时间将多重耐药菌检验结果报到临床科室和院感科(并有记录),对多重耐药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

⑵每半年统计细菌耐药情况,并将相关耐药情况上报药剂科、院感科; ⑶指导临床正确采集微生物标本。 2.院感科:

⑴负责制定多重耐药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标准操作规程,监测、报告、处置流程等;

⑵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多重耐药菌的宣传培训工作;

⑶接到微生物实验室耐药菌通知后,到临床科室指导、督查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⑷牵头多部门参加的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联席会议,向各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⑸对存在问题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做到持续改进。 3.药剂科:

⑴负责多重耐药菌药物的选择指导,及使用的预警等工作;

⑵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对相关抗菌药物品种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要暂时停用的抗菌药物;

⑶指导、检查科室合理用药情况,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日常管理工作; 4.医务科:

⑴负责督促医生落实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及预防与控制措施;

⑵指导、检查科室合理用药情况,与药剂科配合共同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日常管理工作;

⑶定期对全院医生进行有关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的培训。 5.临床科室:

⑴要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要求临床医生在治疗用药过程中,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从感染部位特别是无菌部位采集合格的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加强对从其它医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接受侵袭性检查治疗如气切患者、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⑵临床各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⑶临床各科室要关注本地区、本医院和本科室的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并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的总结分析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⑷临床部门在接到微生物室报告后,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具体内容详见《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应立即对该患者下达“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以防止耐药菌的交叉传播。

⑸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具体由护士长负责病区内的MDR患者的接触隔离各项措施的落实,感控医师(质控医师)和感控护士(质控护士)应积极配合;感控小组要组织和督促科室人员学习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相关SOP并贯彻执行。

⑹科室每季对多重耐药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陷缺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有落实情况记录,体现持续改进。 6.护理部:

⑴主要负责督促护理人员落实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及预防与控制措施。 ⑵督促检查临床科室护士标准预防及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做好保洁人员、陪护人员、探视人员的卫生宣教,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时,督促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⑶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有关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的培训。

第三篇:多重耐药管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

(一)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

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专家队伍”,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各个重要环节,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促进、指导、监督、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三)建立和完善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要建立和完善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药事委员会要履行职责、开展合理用药的培训与教育、加强重点环节管理、督导本机构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

要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 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五)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 )、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 ICU 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六)定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要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比如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要进行调查分析,对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抗菌药物知识要进行调查,分析本机构细菌耐药的流行趋势,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要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从管理方面要杜绝不适当的经济激励,比如处方与个人或科室的经济利益挂钩。

第四篇:多重耐药菌监测方案

一、 多重耐药菌(MDRO)

主要时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的有耐甲氧金黄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肠杆菌(CRE),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S),多重耐药/泛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

二、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临床科室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以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1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

3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后; 4摘手套后。

(二)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放置隔离病房,应在门上悬挂接触隔离标识,控制无关人员进入,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头卡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采取床边隔离措施 。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先诊疗护理其它病人,将高度疑似和MDRO感染病人的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进行

4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专人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严格执行无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

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放置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7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创面,粘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与病人或其环境有大面积接触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等情况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8对于直接接触患者的诊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人专用及时消毒,其它不能专人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 。

9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输液泵等医疗仪器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患者床栏,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应当每天进行擦拭消毒,抹布等用具应专用,使用过的抹布,拖布等必须消毒处理 。

10锐器放置在锐器盒中,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按医疗废物处置。

11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各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多重耐药菌实施监管与改进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我院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重点加强接触防护,手卫生规范,强调医务人员要认真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防护措施,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 存在问题

1.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诊疗。

2. 对于非急诊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未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3. 个别病区工作人员不熟悉隔离控制措施。

二. 整改措施

1、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及鼠标、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等采用适宜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发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次数。解除隔离时终末消毒病室及患者使用的器具物品。

3、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摘手套后以及从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三. 效果评价

1.医护人员对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意识有所增强。能够按照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佩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过程。

2. 增加了对患者接触物品的消毒频率,对感染患者血液、体液污染能立即消毒。

第五篇:多重耐药菌监测的方案书

多重耐药菌监测计划

一、监测目的

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为了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二、监测项目

主要监测常见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场球菌(VER)等。

三、监测调查对象 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

四、监测内容

细菌,抗菌药物,药物耐药结果

五、监测方法

1、临床科室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

2、微生物室 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患者时,应在检验报告单上备注“多重耐药菌、MRSA、VER”并在阳性患者予以登记在多重耐药菌株监测登记表,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再通知所在的临床科室;

3、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的报告或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多重耐药菌隔离通知单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如确诊为医院感染的,必须在24 小时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4、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可能时,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进行有关相应处臵;

5、微生物室必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每半年向全院公布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6、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对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1、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臵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设臵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控制无关人员进入。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头卡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采取床边隔离措施。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将MDRO感染病人的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

4、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专人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气管插管、留臵导尿、放臵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7、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前后、摘手套后等应洗手或手消毒。

8、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与病人或其环境有大面积接触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等情况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9、对于诊疗用仪器、器械等(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

10、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11、锐器放臵在锐器盒中,其余医疗废物均放臵在黄色垃圾袋中按医疗废物处臵。

12、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1、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广谱头孢菌素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七、监督与考核

1、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导,对多重耐药菌的患者进行追踪,直至解除隔离;

2、科室不执行或没有认真落实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而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的,由科室承担相应的责任。

八、监测资料的分析

数据资料的整理、汇总及分析应专人负责,每日核实数据资料,如发现缺失,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逐步完善监测方法:每季度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半年再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六、监测资料的反馈

1、将监测的资料与相同等级医院、省内或全国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多重耐药菌显著增高,应查找引起原因,避免多重耐药菌的爆发或流行;如显著降低,应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

2、及时反馈监测资料:每季度将汇总分析的监测资料反馈到临床科室或发布在每季度的院感通讯,使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和抗菌药物耐药率的情况,以主动采取控制措施,并完善监测方法;

3、根据监测资料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全院多重耐药菌和抗菌药使用的耐药率情况,制定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年六月

上一篇: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报告下一篇:电子商务平台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