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后果区识别理论在西部管道永登支线管理中的应用

2022-09-10

一、概述

根据Q/SY1180《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 管道完整性管理可分为六大步骤:数据收集与整理、高后果区识别、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维修与维护、效能评价与改进。此六个步骤组成一个完整性管理循环, 不断实施, 持续提高。HCAs识别作为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步骤, 是预测、防范事故的重要手段, 可以让管道管理者清楚的认识管道由于可能泄漏而产生严重后果的区域, 明确完整性管理重点。

永登支线起点为西部成品油管道46#阀室, 终点为永登计量站, 输送的油品为西部管道输送的成品油, 目前输送的油品是0#柴油, 输送方式为密闭顺序输送。油品经计量后进入永登油库, 永登支线设计压力为8.0MPa, 管径为φ273.1mm, 长度为46.21km。沿途靠近满秦公路穿越满秦公路10次, 穿越河渠8次、穿越渡槽2次、穿越引大入秦明渠5次, 沿线乡村公路较发育, 交通比较方便, 容易发生打孔盗油现象。

二、高后果区识别理论及方法

高后果区识别是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1180.2《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中有关危险液体长输管道的高后果区识别准则的要求及SY/T 6648-2005《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相关要求进行。高后果区的识别, 首先可以明确造成管道高后果区的原因、可能的影响区域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其次可以使管理者明白管线哪些位置是高后果区和明确管线高后果区存在的威胁;最后识别高后果区是完整性管理的前期工作, 是建立完整性管理计划的必要前提。高后果区识别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第二个阶段, 是在数据采集之后进行的重要分析识别工作。

永登成品油分输支线高后区识别包括上线采集高后果区数据, 高后果区打分和撰写高后果区报告。HCAs评价采用站队收集资料和徒步巡线勘察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HCAs管段。HCAs评价评分标准依据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1180.2《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图2-1为是输油管道HCAs打分原理图。

三、永登成品油分输支线高后果区数据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管道的现状, 建立健全管线的基础档案资料, 预防由于管道泄漏造成对周边人口环境的损害, 并且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上线采集的管道两侧各200米范围 (根据高后区评分标准) 内的人口环境数据。

人口环境数据分析:永登成品油分输支线全线46.21公里, 所辖管道自东向西依次经过永登县上川镇、柳树乡、城关镇, 共3个乡镇。上川镇包括:五联村、达家梁村、古联村、涝池滩村、四泉村、上古山村;柳树乡包括:韩家井村、孙家井村、清水村、红砂川村、教场村;城关镇包括满城村。管道两侧的村庄、小学和卫生院也是形成高后果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这些地区, 一旦管道发生泄漏事故, 可能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交通状况统计分析:永登支线地处永登县黄土湿陷性地带, 本次高后果区划分主要对已建和在建的公路及铁路的并行穿越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对已经开始勘探的但未正式修建的未进行统计。

公路统计分析:公路的统计主要是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易发打孔盗油地段公路交叉点。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永登支线两侧公路纵横交错, 所经城区之处多为交通要道, 沿途穿越满秦公路7次, 沿线乡村公路较发育, 交通比较方便, 容易发生打孔盗油现象。

铁路统计分析:永登支线沿线目前无铁路交叉。

工厂仓库统计分析:永登支线两侧分布有仓库、工矿企业。

河流水源统计分析:永登支线45.2KM, 因为处于永登县黄土湿陷性地带, 没有经过大型河流。穿越河渠8次、穿越渡槽2次、穿越引大入秦明渠5次。

地上设施统计分析:地上设施类型主要指高压线、高架电话线。永登支线两侧地上设施, 主要为高架光缆等电力和通信设施。

埋地设施统计分析:埋地设施类型主要指埋地电线、埋地光缆、供水管道、废水管道。乌兰原油成品油管道永登支线埋地设施有要有:与供水管道交叉三次, 与埋地光缆交叉三次。

四、高后果区识别及结果

永登支线管道共划分出HCAs13段, 其中HCAs段分值最高为26分, 最低为9分。其中高后果区分值在20分以上5个, 20分以下8个。其中各HCAs段识别项及各项分值如下表4-1中:

五、HCAs管理建议

永登支线共划分出13个HCAs段。HCAs段分值都较小。其中成为HCAs段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1.人口;2.铁路、国道、高速路、省道等交通设施;3.季节性河流、水库、湖泊、池塘等水体等。对各HCAs段的详细评价及建议如下表:

针对永登支线各HCAs段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对人口为主要因素的HCAs段, 设立标示牌, 加强宣传, 提高群众紧急避险的意识。

2.对河流、水库等水体为主要因素的HCAs段, 采取切实措施, 增加对埋深的监测, 发现埋深不足, 尽快治理。

3.对铁路、国道、高速路、省道为主要因素的HCAs段, 加强穿越处套管的监测, 加强人工巡线的时间;时常检测套管处的阴保电位。

4.存在有由于临近外部输油气管道而造成的HCAs区, 对于这些HCAs段, 虽然其影响权重较低, 但如果管道泄漏爆炸, 会对临近的输油气管道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这些影响因素也应慎重考虑。

5.对HCAs段的管道缺陷, 应及时修复和治理。加强地质灾害处的监测, 群策群防, 尤其在降雨量较多时节, 更应提高警惕, 一旦发现发生地质灾害的迹象, 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进行治理, 疏导群众, 以保证HCAs地区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6.对易打孔盗油点, 人工巡线时间安排不应固定, 以免被不法分子摸清规律, 钻时间差的空隙作案, 建立或完善光纤预警系统和管道预警系统, 对易产生打孔盗油段道路交叉口安装全球眼监控系统进行监视。

7.采取措施降低人为因素对管道完整性的威胁程度。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8.实施动态管理。主要针对HCAs管段内, 诸如第三方破坏等不依赖于时间变化的威胁, 西部管道甘肃输油分公司应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 如不定期的地面位置调查、对开挖活动的监控、进行土壤腐蚀性分析等。

9.泄漏检测措施。为保护高后果区, 西部管道甘肃输油分公司必须有评估泄漏检测的设备和能力, 以及能够及时对泄漏点进行修复。

10.对所有HCAs段, 无论分值大小, 都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完整性评价与风险评价, 提出减缓措施。

六、结论及建议

HCAs识别作为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步骤, 是预测、防范事故的重要手段, 可以让管道管理者清楚的认识管道由于可能泄漏而产生严重后果的区域, 明确完整性管理重点。深入领会HCAs识别标准, 全面细致进行数据采集, 科学的识别和评价是应用好HCAs识别原理的关键。

摘要:本文结合西部成品油管道永登支线高后果区数据分析、高后果区识别及结果, 论述了高后果区识别方法在基层管道管理中的实际运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高后果区识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了初步的实践, 对管道管理提出了风险削减建议。

关键词: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管理

参考文献

[1] Q/SY 1180.2-2009,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牛津版》高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与“互动”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中职会计教学创新与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