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行感受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上海之行感受范文

初中语文上海之行报道(八)——感受精致教学,追求幸福人生

初中语文上海之行报道(八)——感受精致教学,追求幸福人生.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初中语文上海之行报道(八)——感受精致教学,追求幸福人生

您现在的位置: 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网 >> 信息中心 >> 中心简讯 >> 正文

初中语文上海之行报道(八)——感受精致教学,追求幸福人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0 更新时间:2010-12-13 15:49:32

教 学 情 况 简 报

第 一三四 期

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总第313期)2010年12月13日

感受精致教学,追求幸福人生

——第二批第四小组赴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培训报告

11月28日,我们第二批第四小组的八位老师在教研员边老师的周密部署下,八人事先联系商量,带着问题互相讨论,抱着学习解惑的目的来到了上海。大家的疑问不外乎这样几个:怎样的语文课堂是高效的,如何达到轻负优质,学生怎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又是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

观念篇:教师应该追求属于自己的一份快乐

周日的专家报告,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应追求自己职业的一份快乐。

周日中午到达华师大,马不停蹄地赶到华师大报告厅,聆听福建省中学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中国关工委青少年发展中心项目专家林华民老师《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的专题报告,尽管大家都有旅途的劳累,但是三小时的报告让每一位在座的老师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从新课程十大之最、新课程三大理念、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教育“名言”100句、教育热点问题冷思考等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跟老师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引发了老师们的强烈的共鸣。无论面对怎样的教学现状,每位老师都应且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家,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教书匠。只有这样的定位,我们才能享受到教育的乐趣,生活的快乐,才能健康快乐的过一生。 作为教师,能高效地完成一天的工作,而不是一天到晚忙不完的改作、备课,没完没了,又没有工作的成就感,当然就没有幸福感可言。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一堂课下来还有很多没弄懂,课后再反复的操练,对学生是一种摧残。走在华师大的校园里,看到大学生在校园里那运动那悠闲那忙碌的身影,真正地同情我们的初中学生,双休日对他们来说很少这样运动放松,所以有些只好沉迷于网络。这样的问题可能不是你我造成的,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结合我们的生活,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存在的问题还是非常突出的,我们不能坐等别人来改变现状,要求能主动积极地融入教学,融入课堂,融入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能活蹦乱跳地生活,让我们的教师能快乐充实地生活,而不是麻木低效地生存,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无论环境怎样,我们的老师必须拥有三样宝贝:爱心、激情与微笑,老师是道德与文化的传承者,这是每一位老师的自觉行为,出自功利性的老师是做不到的。如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他反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脱离实际的观点,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其实是教育的底线,从情感、心理入手,让他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他才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这些不是靠说教能达到目的的,靠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进行的,是在每一堂课中展开的。其实德育的最佳途径是在课堂,是在及时解决学生不会做的题目,立足于课堂,解决问题。试想自己,有时在课堂上装作在巡视,但很少对学生对实质性的指导。对学生的关注是每一位老师用心关注的,细到讲课时跟学生的距离是多少,最佳距离是60-80厘米,我们平时是在做不规则的震动,想想确实是这样的。每位老师应是教育家,需要你用心去对待,用心去经营,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教后记上记下需要表扬的、需要指导的学生名字,原先自己记的只是对教材的处理单方面的情况。事实上,对学生的激励很重要,且事实上平时总会遗忘。教育重在心的教育,不一定要你是全能全才,只要你用心,用眼睛看到整个班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前看几排学生,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与感受。学生是快乐的,我们才是开心的,幸福的。

细节篇:搭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周一至周五,一周的时间我们到新黄浦实验学校进行跟班培训,一周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师生享受教学的乐趣,让学生当好主人,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看着学生自由快乐地成长,看到了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教学局面。

学生到学校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但同样也是生活,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走进新黄浦这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给人的感觉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是学生生活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为学生考虑,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瞧,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是非常温馨的某某同学生日快乐,把一年一次的生日都当成一次教育的契机,可以说是教育的细节,但其育人的功能却是不可忽视。试想,除了家人记得生日外,学校里能放大一个人的生日,让学生就有以校为家的感觉,感受到一份关爱,在细节处逐渐养成自己爱自己爱他人的品质,这是现在单纯追求分数的教学中比较忽视的。新黄浦实验学校从未进校门就告诉我们,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于细节处彰显其办学特色,学校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地方。早上的升旗仪式,同样给人这种感觉,学生主持,值勤学生干部宣誓,没有老师的简单说教,同样是学生展示的舞台。那响亮的宣誓,不仅对一部分学生是极好的督促,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的诚信、责任感的教育。

课堂篇:学生积极主动,教师解读准确深刻

最关键的当然是课堂,也像我们绍兴的学校领导一样,接待我们的校长助理徐老师,跟我们简单介绍后,自己就急冲冲要去上课。但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那里的检查感觉不如我们绍兴多,感受绍兴地区各级各类的检查太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听了新黄浦五位老师的六节课,《美容新术》、《孔孟论学》、《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写给云》、《精心经营作文开头》及探究课《小说世界》,他们的重心是在课堂上,课堂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而非老师讲授用的;课堂时间是学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释疑、个体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发现课堂上学生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课前有《预习本》,每篇文章学生均能按字词、作者介绍及疑难问题进行自学,所以课堂上教师只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场所,所有的知识不是老师灌输给的,而是通过师生共同学习感悟到的。课堂很具活力,而不是说非常新颖别致。同样是作者介绍,自由朗读,落实字词,结合文本进行解读,既重知识又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课堂就是一个广阔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飞翔,智慧激情地碰撞。语文课说到底是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几种能力的培养,学生也熟知这一点,课堂是自己学习的地方,看他们能争着举手,或朗读,或提问,或回答,主要是他们知道这一点,课堂是学堂,当众回答或朗读,是培养自己的最佳途径。所以课堂上,发现老举手回答的几个学生,课后听老师讲,有些学生的成绩可能是全班倒数的,但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好,可以证明他在思考问题方面并不差,同样证明成绩落后并不代表以后走上社会上也落后。

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举手不积极,上课不主动呢,跟我们老师的做法不无关系。老师怀惴着爱心、激情与微笑,跟学生就像朋友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或朗读,

或思考,或小组合作,老师呢,或激情洋溢,或微笑注视,或循循善诱,给人一种既紧张又和谐的课堂气氛。在那节《小说世界》探究课上,其实就是我们绍兴的班队课,由学生自己搞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让我们大开眼界。教师只是作了课前指导,组织评介,基本上是由学生来上课的,分组确定课题,查找资料,最后做PPT,准备奖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而奖品是什么呢,符合孩子的特点,是糖。课堂上,学生以糖果作为奖品,回答出的学生伸手就把糖果剥进嘴里,非常放松,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跟同行的老师说起回来后也可以让学生这样搞,却说我们这里的班队活动课尽管也是学生主持的,但主题均是学校规定的,多是安全、消防等方便的,学生不一定感兴趣。

语文课离不开朗读,上海的学生读得精神十足,读得出神入化,坐着听课的我们也情不自禁地被他们的朗读所吸引,“啊,让我也变成一朵,自由幸福的云吧!”坐在四面都是摩天大楼包围的狭窄的教室里,但学生的心却飞向蓝天,飞向未来,在朗读声中上海的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锻炼。课堂是展示自我的天地,集体读,声音响亮,感情充沛,让学生范读,同样不像我们请班中朗读水平较高的语文课代表读,而是学生主动要求读,没有忸怩作态。

特色篇:将合作探究理念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还有一大亮点是他们小组合作,几乎每节课上都有小组合作的环节,几乎小组合作的环节设计均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诗歌《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通过朗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悟到作者为什么要召唤青青的小树的原因,因为在树枝上有生命,还有美、自由、快乐、悠闲、活力,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对青年的希望,对自由的向往之情,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诗歌中的知识——象征。在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更妙的是小学四年级的一堂语文课《律师林肯》,可谓把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林肯与被告的对象,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仿佛把人带到那法庭上,要求复述段落及课文的目标也能很好的达成。

一周活动中,听完每位老师的课,我们总会跟上课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也会留下来跟学生进行交流。上海老师非常精明,他们除熟知新课标外,还编了一册人手一份的《语文教师手册》,那是什么呢,说白了其实就是考纲,每周的教研活动就是围绕这本考纲中的某一知识点加以展开,如说明阅读,有哪些考点,教学设计时如何突出考点,是他们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的重点。如常用实词150个,虚词6个,现代文阅读有13个考点。这些知识点均是陆续陆续地穿插在平时的教学中。第一节听的是教研组长闵艺老师的《美容新术》,是六年级的预备组学生,在学生找到论点及相关材料后,教师总结时就提出了议论文的一个考点,作者用什么向我们来说明的什么,学生就回答是一个小故事,一些名人名言,教师就指出摆事实及讲道理的论论方法,同时知道了要让别人信服你说的,必须用事实及道理加以证明。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讲到,学生的能力就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慢功夫中逐渐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让我们惊叹的是一个班级中70分以下的学生只有两三个,这可能就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其中表现吧。看看我们的学生,五十多个学生中竟有十多个学生在70分以下的,甚至有五六个是在30分以下的,无论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尽。

我们的语文考试感觉题型太活,不易把握,一方面给学生实践或自主的机会不多,一方面试题又非常注重生活性,跟农村初中学生比较脱离。而上海,他们的知识点比较实,没有架空,包括名著阅读,也有点脱离学生的实际,事实上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出发点是好的,但与事实不符。作文,上海市有些地区或学校定出了自己的作文教学计划,按这一教学计划开展教学,也是比较扎实有效的。

交流篇:共同磨课共同交流促进步

同样,外出一周学习中,我们八位来自绍兴不同学校的老师学习生活在一起,是另一种学习,每听一节课,我们总能听到老师们交流的声音,同时也能听到他们平时的一些做法。如说到作文教学计划及《语文教师手册》,实验中学的丁国林老师也提到他的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作文,同时作为一名初三老师,对于新课标基本能烂熟于心。在两位老师上课其间,我们同伴间一起磨课,《留住童年》、《我的叔叔于勒》两文,温海燕老师的朗读指导及对知识点的自然形象地落实,还有小组合作完成一首小诗的环节,同样非常成功。李华锋老师上的是一篇很长的小说,上海是在八年级教材中的,教材跟我们人教版有很大的区别,在相互讨论中,理出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从找作品中众人物对于勒的评价性的话语中找到疏理出情节,判断人物对于勒的态度,感受人物的形象,在不露痕迹中学生体现到了作品的主题,同样非常精彩,给上海同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每天回到宾馆,有时还能听到来自其他组的声音,他们所在学校的一些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在上海的一周里,每位老师都感觉时间不够用,每晚都要忙到12点,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一周的时间太短暂,相信我们的老师会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师生享受教学的乐趣。

执笔:绍兴县钱清镇中 苗文娟

文章录入:xxgl 责任编辑:xxgl

第二篇:苏州之行感受

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的课,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一气呵成,挖得很深,体现出他对教学的思考:如何把课上细腻、上扎实、上深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的课,大气磅礴,虽然仅教学整数除以分数,但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特别关注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江苏省特级教师王凌老师以一支粉笔、几块黑板给老师们带来了一节“通透”、“灵动”、“简约”的数学课。

各派名师各有风格,不同的课堂体现了各自的智慧,同时也呈现出许多共通的地方:关注学生的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思维方式的多样化等等。借用沈本领主编的话:教学有派,教无定派,重在探索、贵在创新。 朱国荣老师的“一切基于学生”,钱守旺老师的多种版本的教材比较和学生的前测分析,王凌老师的崇尚自然、数学课堂“好玩”,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接着是名师与现场老师的互动,老师们针对各家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名师们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最后由特级教师蒋守成进行综述,他认为“派是一种标杆,一种价值体现,一种正确的引领„„” 王凌老师;

1、情境创设是目前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一个好的情境必须能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促进理解。如果情境结束后,与例题之间没有关联,则该情境就不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2、数学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活动,经验性的重要表现:操作运算行为是数学认知的基础性行为。

3、学生与数学家一样,要亲自投入,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得知识,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演算,或是头脑中的操作——思想实验。数学是经验性或拟经验性活动。

4、、对于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要教该内容?如果没有该内容,又会如何?如何让学生也体验到该知识存在的必要性?

5、学生的练习是一种基础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活动必须是个人认知的亲身体验,学生必须亲自投入。通过信息去主动地组织现象,操作对象,建构自己的理解,即使是看别人做,必须在思想上投入,并转化为自己的操作过程,无人可以替代。我们强调技能训练,其功能之一就是在促使学生“下海”,让他们进入问题的情境,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6、我们也不应当强调改革而对已有的传统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恰恰相反,在此所需要的即是对于中国数学教育传统更为自觉的总结和反思,并且这是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

钱守旺老师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我觉得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最为重要。教育中民主平等的根本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真正的学习是愉快的,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效果也就跟着停止。有了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才有希望。在教师赏识、尊重的眼神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知识的渴求,是挑战问题的勇气,是迈开人生步伐的动力。

基于以上考虑,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应该意识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不再是“正确与错误的裁判”,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应该以一颗童心对待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让人情更浓一些,让赞赏更多一些,让鼓励更多一些,让笑容更多一些,让宽容更多一些。《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只是经验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把握适当的教学起点。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一般来讲,年级越高,课堂教学也应该越开放。“先试后讲、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互动。

数学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数学交流环境,让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敢于用自己的真实语言表达数学思想。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数学交流空间和开放性问题,放手让学生学数学。数学交流必须建立在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避免形式化的简单讨论。数学交流必须建立在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基础上,以友好方式对待彼此间的争议,以诚挚的态度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指导学生学会交流,一是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如能注意倾听,在他人陈述观点时不插言,在情绪上(眼神的关注、点头等)予以配合,不独占交流的时间等;二是指导学生学会交流的方法,即陈述前对自己的观点略加整理,陈述时明白、条理清楚、

简明扼要,陈述后善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善于对他人的观点或认同、或补充、或争辩;三是指导学生学会总结交流的成果,即善于在众人观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思考,能够完善已有的观点或生成新的观点;四是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交流的结果,即是否需要对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是否需要生成新问题做进一步思考、探究,是否产生一定的体验或形成经验。

1、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重算法,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王老师在教学9/10除以3的时候,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学生出现好多种算法:1)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推理分母不变,用分子9除以3,得3/10;2)用画图的方法3)9/10除以3等于0.9÷3,4)根据把9个1/1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1/10,就是3/10;5)9/10除以3,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9/10的1/3是多少,所以9/10除以3等于9/10乘1/3。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收获,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

计算的算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算理的理解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王老师尽可能通过直观

演示(如:学具操作、课件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明确算理,发展思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只有做过了,学生才真正理解了。

3、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学生在探究出了计算9/10除以3的四种方法后,王老师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让生畅说欲言的说一说喜欢哪一种方法,大胆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做一组题,王老师做到了,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感悟到哪一种方法麻烦,哪一种具有局限性,哪一种具有普遍性,以后学生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师生再总结出一般情况下,分数除以整数我们可以用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所得的商作为分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当然我们以后在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时候,还要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的选用方法。

这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力图使数学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味”,而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的,我认为丁老师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的做法:

一、关注新旧知识联糸,促进知识的整理沟通,本节课改变当今流行的情境引入法,继承传统,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原有的经验和方法,而新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入,学生仅凭原有经验和方法不能直接解决新的探索状态,如:丁老师在课的一开始,首先通过三道例题复习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接着把题目中用“克”作单位的数量,改为用千克作单位的数量,这样由原来的整数除法很自然的转变为分数除法,从而引发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算式的意义,继而学习计算的方法,学习后,进一步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通过观察,讨论,促进知识的整理沟通,构建已有的知识结构。

二、关注数学方法的渗透,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课是否体现数学味,在很大程度上有课堂教学是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 显了以下数学思想方法:

1、迁移和类推

数学教学要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使学生的认知经历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把握本质东西,如:先复习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算式的意义,类推分数除法算式的意义,由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类推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思考很有创意,这样适时提升,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发展。

2、多角度观察思考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在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多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交流、对比、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反思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自主尝试、互动评价,从而反思学习失得,以形成深刻认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对于这几种方法,教者不作任何评价,而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这就促使学生对自己原有的方法进一步思考,明确哪种方法更具有普遍价值,从中得出计算方法。

第三篇:北京之行感受

夜色迷离着月光,而我独自背着旅行包,踏向火车站,前往北京旅行学习。心中不仅涌出一份兴奋,更铭记了一份记忆。和以往不同的是,身旁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和呵护,而是一群和我稚气一般的少年。

一路的火车,载着我们远离家乡,一路的笑语,伴随我们度过一夜。我也第一次有了自主的感觉,有了自在的情愫。

历时三天的旅行学习,给了我三段最难忘的记忆与体验。

天安门前红旗飘展

凌晨三点,我们从倦意中起身,踏在被月色笼罩的北京城,看庄严而隆重的天安门升旗仪式。天空微微泛着鱼肚白,周围却早已人山人海,我们不动的举着相机,凝视着缓缓而来、步伐掷地有声的仪仗队。当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当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广场,人头的攒动,此时化成齐齐的仰望,人声的喧哗,此时化成伫立的高歌。而身在泱泱中国的我,也感到了一种雄浑的气场盘旋上空,胸腔奔涌着爱国的热忱。继续高歌,让五星红旗继续飘扬在北京城上空,让崛起的中华继续傲然雄踞在世界东方。

居庸关上尽数好汉

双眼仰视,居庸关雄壮,双眸环绕,长城惊险。初到长城,我心中不免漾起连连赞叹。放下沉重的行囊,只留着一腔的征服之意,向蜿蜒的山顶攀爬。亲身经历才明白长城之险,台阶落差巨大,有的一步跨过,有的却高近半米,遥遥直上,翻过小山头,却才见长城万里。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而我却无暇顾及,因为心中坚定的寻觅那块“好汉碑”。于是我抹掉汗水,鼓足勇气,不断向上。看着山下人影越来越小,油然而发出激动,看着一座座被征服的烽火台,登顶之心跃然心前。当亲眼所见毛主席所写“不到长城非好汉”,所有困难的阴霾已消散,快意直涌心头。

清华园中企盼未来

悠悠清华,淡淡书香。走入清华校门,却没有印象中学校的痕迹,依旧交织的柏油马路冲淡了我对学校的理解。高大耸立的教学楼,宽阔平坦的绿草坪,来往的自行车,一切都如同城市般井然有序。正是毕业时,沿着宽阔的马路,偶然看到了一群着装研究生礼服的学生,在毕业之际合影留念,这更激起了我对清华无限的向往。当我置身于清华的荷塘月色中,才领略到了别致的美景。上边接天,下边连水,远处泉水细流,近处荷花争妍,两旁则是绿意盎然,让我如痴如醉。

那端坐的朱自清,尽显了荷塘的华美,那凝视的闻一多,则淋漓了文人的豪情。走出清华园,却升腾了一种莫名的激动,一种搏发的兴奋。暗自下定决心,三年后圆梦清华。

三天,让我完成第一次自主的旅行;三天,让我在硕大的北京城写满了惊叹;三天,让我在迷离中找寻到了方向。

北京之行,让我感慨颇多,收获颇多。

第四篇:南京之行,感受英语魅力

南京之行,感受英语魅力——

《第十六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随着火车的渐渐入站,进入我眼中的南京阴雨连绵,空气中弥漫着这座历史名城博大精深的气息,“现代与经典”的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小学英语教师齐聚东南大学,共赴这一教育盛会。

我作为新西关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有幸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的第十六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聆听了林丽,顾洁,田湘军,鲍当洪,主维山,朱悦等老师的课和著名特级教师沈峰和朱善萍等老师的报告,感受着大师们的魅力课堂,享受着三天华丽的视听盛宴。回想这短暂的观摩学习,几位名师驾轻就熟的课堂技巧和扣人心弦的精彩报告还历历在目。

记得刚入会场时,空中就一直弥漫着一首歌---《飞得更高》。激昂的旋律、铿锵有力的歌词,敲打着我那颗疲惫抑或可以称之为在麻木中沉睡的心灵。是啊,我恍然大悟,身为人师的我一直在忽略着那日益增高的教育的地平线。 也正是抱着这种时时都可能会掉队的危机感,我对每一老师的课和教授的报告都认真听,用心体会。

此次研讨会,各位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名家的研究领域和风采,而他们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热情、执着、专注和感悟给我们与会老师带来深深地震撼。很多老师地精彩演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朱悦老师充满生机和活力地为我们演示了Sam和Bobby的故事,两首chant运用得惟妙惟肖,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和表演。顾洁老师大气、幽默,课堂开放、自主,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基于学生的成长”。注重文本的泛读,朗读,精读,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提升阅读能力和运用能力。主维山老师不愧于“北京市魅力男教师”称号,以其纯正流利的口语,亲切自然的教态,多才多艺且精湛的教学技艺赋予英语课堂新的生命和活力,展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完美结合。特别是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布置不同任务——读、唱、跳和画,进行分层学习,使每个孩子都有选择性地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田湘军老师以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吸引了所有听课老师和上课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层层递进be going to的时态用法,融合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和方式来表演和运用,让他们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英语。道不尽,说不完,给予我们无限思考和启迪。

而每个中场休息,我们也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地进行讨论,并将自己深刻的感受发到,就在即将离开这座历史名都的那天让我又体验了一把惊喜——我中奖了,在短信抽奖中,我有幸获得了二等奖,可以得到任意两天的学习光盘。

在这次名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中,我们感受到名师们不一样的教学风采。就像沈峰老师在讲座中说的:英语教师的风格形成与风度品质、特长与个性、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语言素养、教学能力等相关,而我们最可以通过修炼改变的是风度品质和语言素养,要注重语言的互动和运用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全身心投入,基于学生的成长,与学生一起入情入境,心中有爱,真情交流!

总之,这次的南京之行给我的感觉太多太多,也太触动我的心灵了,它充满着意外、惊喜和满足,更让我反思自己的英语课堂,我一定要把这几天丰硕的成果带回去,带给在期待中等我的孩子们,让他们也和我一样:感受英语的魅力!

第五篇:上海之行体会

点燃希望之光 掘开山区职教的瓶颈

贵州省罗甸中等职业学校 李光艳

在“温暖工程”、“同心工程”的感召下,一辆从罗甸开往上海的大巴客车,历经一天两夜的颠簸,终于于2012年7月1日凌晨三时到达了具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文化古迹的城市——上海。由贵州省中华职教社罗国庆秘书长的引领,在上海中华职教社奚剑鑫这位爱心教育家的关怀和上海兄弟职业学校及上海爱心企业家的关心下,促使我有幸带着一行24位教师参加了贵州省第十一期骨干教师(校长)培训班培训学习。

在为期八天的培训学习中,重点参观考察了上海三所国家级职业学校及多家知名企业。为取得真经,我们不仅认真听取了两位教育专家、人力资源学者的讲座,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上海之行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次走出家门,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绝好机会,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加油的过程。看到上海同行们先进超前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实践,我深感教育形势的发展有一种“当惊世界殊”的感觉。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看到了差距,明确了目标,使我有了深刻的感悟:

首先,奚剑鑫老师在开班典礼上的讲话给了我最大的鼓舞。讲话中谈到:“时代呼唤我们是教育型的教师,教师教育观点要发展,要突出实践性,则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要做到无缝对接,教育要实现东西部均衡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能走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看世界,这是梦想与动力的实现„„”。爱心教育家奚剑鑫老师的讲话指引了我今后工作的目标,定位了我今后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方向。

其次,在上海的学习和考察中,使我对上海职业学校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上海,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前沿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办学条件的优越,教学设施的先进,企业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后盾,在贵州罗甸是没法可比的。学校管理有序,教学质量一流。我目睹后,不由使我感到惭愧。如今,上海的职业教育,又站在新世纪的起点,瞄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与走向国际大都市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要求相适应,使职业教育在大好形式下快速地发展。本次上海之行,我们触摸了上海职业教育改革的脉搏,领略了几所职

业学校的特色,也广泛汲取了上海教育的先进理念。从与几位同行、教育专家的交流中,我全方位地了解了他们的办学思想、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教学课程的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独特的管理模式(能使学生在校有幸福感,教师在校有归宿感,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学校、企业的考察、交流,使我更进一步领悟了上海职业教育的真知灼见,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会将此次的学习,作为今后推动工作开展的导向。

再次,思路决定出路。学校只有在特色理念和明确办学目标的引领下,才能保证学校工作脱胎于陈旧的办学模式,走出一条广阔的道路。同时还要激发教师的热情,引导教师把教育理念内化为教育行为,并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教育行动中。作为校长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要主动积极地研究科学的管理方法,运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在与上海临港科技职业学校周援朝校长的交流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人,就不可能攀登事业发展的致高点;一个人的视野有多么开阔,他的想象空间就有多大。一个人的目标有多高,他的潜能就发挥得多充分。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正确选择学校发展战略的能力是相辅相存的。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展望未来,面向社会,明确办学目标,并准确定位,主动迎接挑战,才能谋求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总之,回顾几天来的学习,是充实的,紧张的,惊喜的。通过与同行专家、领导的交流中,使我思想产生了一次次震荡、洗涤,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职业教育要求的高频词,对现在的职业教育管理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此次的培训,既开阔了我的眼界,又提升了思想境界,感觉思路更加清晰、宽阔,更加激发了我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这次学习考察可概括为:“它山之石,可以引玉”。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懈努力,引进上海名校的先进理念、借鉴其丰富经验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又一次迎来长足发展的春天并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上海金融学院范文下一篇:暑假学习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