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实施方案

2022-07-06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建设单位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建设单位实施方案

创新型单位建设实施方案

**市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

实施方案

为落实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市科技大会精神,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长发[2006]20号),努力实现“十一五”末把**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现制

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各行业、各单位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是提高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全民创新精神和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工作。全市各级各单位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广泛动员,深入发动,积极参与创新型单位建设,全面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步伐。

二、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

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坚持“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突出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对创新型单位建设的宏观规划、指导服务、政策支持和奖惩激励,提高创新型单位的创新积极性。

(二)资源整合。整合创新政策、创新品牌、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资源,形成规模和合力,积极推动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

(三)分类指导。选择不同类型的单位进行创新型单位建设,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和相应的评价与管理办法,分类指导、分期分批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

(四)重点推进。在重点行业、领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发挥示范作用。重点支持创新单位开展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新创业活动。

三、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到“十一五”末树立一批创新型单位典型,形成创新动力强劲、创新氛围浓厚的全民创新局面,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2008年全面启动“创新型区县(市)”、“创新型园区”、“创新型机关”、“创新型乡镇”、“创新型社区”、“创新型学校”、“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选择20家示范单位开展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到2010年完成100家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

四、工作步骤

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按照宣传启动、深化推广、评估认定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启动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6月)

1、宣传发动(2007年12月-2008年1月)。组织召开创新型单位建设动员会议。在省会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各区县(市)、各行业层层进行动员。

2、推荐申报(2008年2月—3月)。由各成员单位或相关部门组织指导和推荐,由各牵头单位汇总相关申报资料,要求于3月30日前报**市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科技局)。

3、指导创建(2008年4月—5月)。由相关专家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评价小组,分组对申报单位进行综合评价、现场指导,出具意见报告。

4、评估认定(2008年6月)。对评估合格的单位,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并授予“创新型单位”称号。

(二)深化推广阶段(2008年7月-2009年12月)

总结经验,推广成功模式,继续深化推进创新型单位建设。每年分别指导40家单位。

(三)评估认定阶段(2010年)

到2010年累计完成100家左右创新型单位的建设工作目标。具体工作安排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每年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长a市)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建设创新型单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相关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各机关、园区、乡镇、学校、企业、社区等创建单位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相关职责和工作任务。

(二)明确责任分工。明确责任、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创新型区县(市)”、“创新型机关”建设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创新型乡镇”和“创新型社区”建设工作由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由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经委负责组织实施;“创新型学校”建设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会同市文化局负责组织实施。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实施意见,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和市统计局负责面上指导和协调。

(三)营造创新氛围。加大对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培育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的创新文化氛围。采取多种宣传报道形式,推介创新型单位典型经验。聘请有关知名专家对我市创新型单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决策进行咨询和论证。

(四)严格考核评估

第二篇:学习型单位建设实施方案

2010年建设学习型单位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队伍,经局党组研究决定,今年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现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发展”精神,以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实效、建设人民满意的新型单位为目标,加大学习力度,完善学习制度,切实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普遍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形成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氛围,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学习效果,努力实现单位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全面实现市局党委提出的“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铸质量诚信,创文明行业”的工作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目标统

一、行政推动原则。以建设高效、廉洁、务实的服务型单位作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目标和使命,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紧迫感,力求通过政策指导和舆论引导,营造尊师重教、求知好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建设社会化终

身教育体系,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教育培训网络,鼓励和引导人们参与终身学习。

2、体现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原则。局领导是建设学习型单位的宣传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要在学习中起好带头和表率作用,推动和促进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学习,主动吸取新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把学习作为紧跟时代潮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抱负的重要途径。

3、倡导注重实效、力争创新的原则。要着眼于新形势的变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善于学习新理论,主动吸取新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力戒学习上的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同时,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鼓励支持大家大胆探索学习的新机制、新方法,使创建学习型单位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4、突出抓好学习制度建设、建立学习长效机制的原则。要以满足职工学习的需要,发挥好各类学习载体的作用,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推动力和约束力,使创建学习型单位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一种自觉行动。

三、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切实在干部职工中普遍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终身学习理念,建立健全学习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学习设施设备,努力形成多层次、全

方位的学习网络和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实现创建省、盐城市、东台市文明行业的目标。

四、学习内容和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

一是政治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二是适应单位工作的综合知识,主要包括单位公文写作知识、办公自动化应用知识、实用外语知识、学历教育知识等,学习、使用并推广普通话。三是法律法规知识,主要包括《宪法》、《刑法》、《气象法》等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和《行政许可法》等公用法律法规知识。四是市场经济知识,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规则、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等。

(二)学习制度

1、建立学习型单位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督查指导,对学习效果的考评。

2、制定学习规划。各部门负责组织职工制订个人学习计划,鼓励其参加以自学为主的各类学历教育和各类专题学习和培训。

3、建立健全学习的组织、考勤、档案、通报、经验交流、检查、考核等制度;要制定学习计划,每年每人保

证12天学习时间;领导干部要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每年至少撰写1篇理论文章或学习心得、调研报告。

4、建立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讲党课是党内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是加强自身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5、建立典型教育制度。结合实施“党员先锋工程”树立先进典型,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正面典型教育,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6、建立述学评学考学制度。结合目标任务分解,将学时任务纳入目标管理内容,与业务工作目标一并布置,一并考评。

7、建立全员读书活动制度。要精心组织好“学习日”活动。确定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为“学习日”时间,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开展学习辅导、参观考察、读书会、研讨会、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心得交流等活动。

五、方法步骤和创建要求

(一)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1月至3月)

按照创建学习型单位的有关要求,搞好工作调研,做好准备工作。召开职工大会进行动员,明确建设学习型单位的目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全员参与学习型单位创建的内在动力。

2、开展学习阶段(4月至11月)

按活动实施方案的目标和要求建立健全各种学习制度,形成完整的方案规划体系;制定干部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制定个人中长期和学习计划;落实各项制度和规划;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计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定期通报计划执行情况,实行双向推动和促进学习,使学习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和要求。

3、考核评比阶段(12月)

严格按建立的各项学习制度和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要求进行检查考核,总结学习创建成果,弘扬和创新学习方法,培养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并在实践和考评的基础上,形成总结经验材料,召开总结表彰大会,严格兑现奖惩。

(二)创建要求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成立创建学习型单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建学习型单位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和考评。陈秋义任组长,成员:李子忠、张世舜、于凤阔、何庆峰。创建学习型单位日常工作由办公室具体承办。

2、制订计划,精心组织。要按照创建学习型单位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计划,统筹安排,循序渐进,整体推进,要妥善处理本职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开展学习,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3、健全制度,强化示范。在坚持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创建学习型单位的要求和学习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学习学习制度。

4、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抓好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努力把本单位建设成为学习的主阵地。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强学习培训,积极开展辅导报告、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参观考察、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学习体会交流、理论研讨等多种学习活动,广开思路,拓展新的学习途径,创造新的学习载体,增强好的学习实效,确保我局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5、严格考核。要将开展学习型单位纳入目标管理,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对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情况,凡不参加学习的或考核不合格的,其考核应评为不称职,其所在的部门不能评优。

东昌府区水务局

二○一一年一月十六日

第三篇: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重要干道,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管理任务重。为了促进工程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提高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水平,确保各环节工作到位,质量优良,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内的所有工程建设活动。

第三条 凡参与 的所有从业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遵守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标准化施工手册及施工管理考核办法,对质量管理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目标明确,管理措施可操作,管理流程可溯源,管理结果可预测,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安全,克服质量缺陷,圆满完成石太北线建设任务。

第四条 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本项目建设管理为目标,以落实建设各方责任为手段,以治理和消灭质量通病、安全隐患为重点,以强化精细化施工为主线,构建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标准化体系,促进项目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确保本项目建设质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安全、环保、和谐、耐久、节约”的公路建设新理念,紧紧围绕项目管理目标,严格执行高速公路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程和合同条款,通过实施公路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广泛

1

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力争建设项目管理达到“零缺陷”,实现“质量、安全、进度、环保、费用”管理目标,即项目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各单项质量检验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不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公路建设过程中“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的排放满足环保部门的要求,施工进度符合合同工期规定,投资严格控制在批复概算之内,保证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建设质量实现安全可靠、经久耐用,总体达到“质量更可靠、工程更耐久、设施更完善、群众更满意”的目标,实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条 承包人、监理人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在管理处的指导下,成立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细化项目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针对近些年高速公路施工的质量通病,结合本合同段施工项目、施工工艺特点,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提出完善的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步骤。建立任务目标考核机制,对精细化管理内容不断改进, 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六条 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管理处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科研、试验检测等从业单位要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及建设成果,总结我省公路建设经验,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方案,制定精细化管理具体实施细则,从实施重点关键环节精细化管理入手,逐步实施项目整体的全过程、无缝隙管理,最终健全高速公路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

2

通过分析研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每个具体细节,制定分项工程各环节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标准、任务、流程,提出项目建设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各工序的岗位职责和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第二章 管理处精细化管理内容

第七条 管理处作为本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认真贯彻执行省厅制定的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有关指示精神,组织协调本项目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实施项目精细化管理,对本项目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第八条 管理处内部按照岗位分工,明确各自责任,结合各阶段工作目标,精诚合作,统筹安排。根据石太北线石家庄段的工程特点,对各个环节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项目管理目标。为贯彻落实精细化施工管理,管理处特成立精细化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李 成 员:杜

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项目各参建单位精细化施工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对精细化施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各项目标实行动态管理,落实工程质量和安

3

全的保证措施,对本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明确应急预案,保证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九条 实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动态控制,规范质量问题处理程序,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验收达到优良标准;履行安全生产合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切实保障人身和工程安全。制订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事故紧急关头,能够迅速按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保护人身生命安全,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十条 制订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措施,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和自然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污染等情况的发生。合理设臵取土坑、施工便道,对影响生态环保的因素进行妥善处臵。

第十一条 参建单位必须选派业务素质高、管理能力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从事现场管理,不得随意变更进场人员。

第十二条 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创新实践,共建和谐” 的科技创新原则,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实现科技创新的规范化、系统化。以体现石太北线石家庄段建设理念为主题,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实现新突破。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

第十三条 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组织项目工程师和有关管理人员参加项目管理专题培训,并组织标准化学习和考试,进行项目内外的业务技术学习和技术交流,掌握处理和解决项目技术管理方面的技能。

4

第十四条 编制信息化工作计划,制订信息化管理制度,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互享,搞好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督导参建单位做好项目信息管理工作,明确信息管理内容,建立信息管理和报告管理制度,对所报送信息的内容、数据、图片等进行审核。

第三章 勘察设计单位精细化管理内容

第十五条 勘察设计单位按照“安全、环保、耐久、经济”的要求,把建设项目的功能性、安全性、耐久性作为主要的设计目标,结合本项目的工程地质特点和施工管理要求,制定项目勘察设计质量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严格履行设计服务合同,开展勘察精细化活动,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精细化,提高工程勘察设计质量。

第十六条 实施公路工程勘察规范化管理,制定项目勘察工作量化管理文件,严把勘察设计各类成果的内部审查关,确保勘察设计工作深度,对每项勘察工作的目的、数量、成果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提供完整可靠的工程地质资料。对技术标准、技术方案、经济合理性等要进行充分的科学比选论证,尽量避免和减少设计变更,切实做好后续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工作。

第十七条 通过充分的方案比选,确定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初步设计方案。

第十八条 落实初步设计批复要求,实施施工图设计管理精细化,进一步优化平、纵、横布臵,加强高填深挖路基和特殊路基动态设计,

5

提高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经济性;路面结构设计应加强设计参数的实测,尽量提高汽车荷载预测的精度,路面级配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及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比选;桥梁工程应注重细节设计,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满足使用要求;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条件下,要考虑施工的方便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制定设计服务计划,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设计服务力度。

第四章 监理人精细化管理内容

第十九条 监理人按照省厅、管理处对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施工的要求,成立相应的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施工监理精细化管理措施,认真做好内部精细化管理工作和学习标准化施工,审核承包人有关精细化管理的制度、办法和措施。重点实施质量、费用、进度监理精细化,原材料、质量通病监理精细化,安全生产、环保监理精细化。

第二十条 依据合同严格履约,所有监理人员必须符合合同要求,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须持有交通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应资格证书,并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所有监理人员的资格证书,经管理处审查后统一保管至合同期结束,监理人员更换须经管理处批准。

第二十一条 建立独立的工地试验室,并在取得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后方能开展工作。监理人要独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并满足抽检频率,试验报告使用总监办批准的统一格式,试验数据真实、可靠,试验资料分类存放,电子文档同时保存。

6

第二十二条 按照施工合同和监理规范要求,审核承包人的合同履约情况,对施工测量成果、进场原材料和材料配合比设计进行认真复核和确认,审批分项工程开工申请和主要工程施工工艺,落实首件工程认可制,检验和认可所有外购成品和半成品,做好现场巡视和旁站,做好监理记录,及时对已完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第二十三条 监理工程师必须以质量合格、资料齐全,且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作为计量支付的先决条件,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支付,复杂工程和有争议的费用会同业主、设计、承包人现场计量。计量报告按照筹建处统一要求的格式编制,根据合同定期支付费用,发现有多报、漏报、重复计量时,监理工程师及时纠正并上报管理处。

第二十四条 督促承包人按时提交进度计划,严格进度计划审批,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进度信息,检查工程实际进度,并通过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对每月的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结论写入工程监理月报。因工程变更或非承包人原因确需延期的,必须经总监办审核,管理处批准。

第二十五条 把好材料准入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进入现场;所有进场原材料,监理人必须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根据管理处《甲控材料质量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落实原材料进场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关键材料准入制,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用于该工程。

第二十六条 施工过程中严抓精细化和标准化施工,将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施工落实到实处。做好预防质量通病的监理工作,制定具

7

体实施措施,通过质量通病表观现象,分析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杜绝管理通病,克服工艺通病,避免实体通病的发生。

第二十七条 严格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审查承包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情况,针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制订的工程项目危险源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检查承包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安全生产资金使用情况,督查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是否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检查承包人安全教育计划、安全交底安排,施工人员安全资质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第二十八条 加强施工环保监理,详细制定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生态等方面的监理实施细则,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环保监理工作;根据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关要求,检查承包人场地布设等相关环保措施,施工现场(含临时便道、拌和站、预制场等)洒水防尘,按有关要求采取降噪措施,施工废水、渣土、生活污水、垃圾的处臵合理,按照批准在拟定的取弃土场取弃土;督促、检查交竣工文件的整理归档,建立环保工作情况信息报告制度,向管理处提交环保监理月报和环境监理报告。

第二十九条 组织对从业单位关键岗位相关技术和操作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并组织所辖从业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精细化和标准化施工学习,确保实施效果。

8

第五章 承包人精细化管理内容

第三十条 承包人按照管理处的要求,制定本合同段工程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并负责具体实施。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规定,对每个分项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措施,内容包括质量目标、执行标准、材料、设备、人员、工艺要求、质量检验等,明确每道工序、环节的质量责任人,实施工程质量责任登记制度,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编制路基工程施工精细化、路面工程施工精细化、桥梁工程施工精细化、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施工精细化、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原材料管理精细化等实施措施,重点对工程质量通病实施精细化管理。

第三十一条 加强一线从业人员管理,切实抓好岗前培训。落实各类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制度,实行全员培训。未经质量、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不准上岗作业;抓好一线施工生产组织和管理,每一个施工工点必须选派有责任心、懂技术、有经验的现场管理人员。每个正在进行施工的施工工点都必须有施工管理人员在场,并做好详细的现场施工纪录;重点做好特殊工种人员管理,对于电工、焊工、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等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选派已取得国家规定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有同类项目施工经验的合格人员。

第三十二条 做好技术交底和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承包人要制定和落实技术交底制度,每个分项工程开工之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到施工现场,依据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化施工有关要求对

9

工程具体实施者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具体质量标准、工作标准、安全标准和施工操作要求,技术交底要求建档管理,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承包人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制定首件工程施工方案和详细的施工工艺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首件工程施工完毕应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首件工程认可后,后续工程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第三十三条 路堤填筑需通过试验路段确定施工工艺,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避免出现碾压设备不足、填前处理分层碾压不够等工艺通病;严格控制路基填料,制定防止桥头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陷等施工措施,保证路基工程质量;不良地质挖方路段施工,要保证边坡稳定和安全生产;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克服小桥涵构造物外观粗糙的质量病害。

(一)路基填筑材料符合规范要求。严禁使用生活垃圾、腐殖质的土作为填料;淤泥、冻土、强膨胀土、高液限粘土、粉质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确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填料的CBR值和最大粒径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二)制定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作业指导书。对原地面的陡坡地段、填挖界面、高填方地基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路堤与桥涵、路堑过渡段,以及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作业地段作为路基施工的关键点,作业界面应清洁、整齐,保证压实质量;严格控制台背回填质量,填筑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控制填料粒径和填筑厚度,采用适合的

10

压实设备,保证压实效果,每层必检,消除构造物端部路基沉陷;明确路基填挖结合部位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保证路基整体稳定, 避免出现纵向裂缝、不均匀下沉和错台;切实制定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避免出现超限沉降,确保高填方路基稳定;加强挖方路堑路床的处理,必要时土方路堑的路床应进行换填碾压处理;不良地基处理应加强施工期地基沉降和稳定性监测,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应注重原材料及施工过程控制,加强桩身质量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三)加强路基临时排水和边坡防护工程。路基施工现场应设臵必要的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排水通畅,防止场地积水浸泡和雨水冲刷路基;不良地质地段挖方施工要注意边坡的稳定,及时做好安全防护;扩建工程注意做好新老路接茬台阶处理,碾压到位、密实;认真做好防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防止出现圬工砌筑方法、勾缝方式不妥等工艺通病。

(四)切实做好小桥涵构造物工程质量。混凝土浇筑外露面一律使用新型钢模板,模板安装必须牢固,封闭严密,脱模剂涂抹均匀、色泽一致;混凝土集中拌合、罐车运输、充分振捣,不得出现混合料离析、漏振或过振、漏浆现象,做好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生措施。确保小桥涵构造物内实外美。

第三十四条 控制路面工程原材料质量和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各结构层材料生产配合比,通过试验段确定各结构层合理的施工周期、

11

施工间隔及机械组合,做好施工现场工艺衔接管理,克服沥青面层裂缝、车辙、泛油、早期损坏和水泥路面早期断板、开裂、错台等通病。

(一)沥青路面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精益求精。严格控制沥青含量、矿粉用量和空隙率,根据结构层厚度,合理选择路面级配形式。

(二)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和检验等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杜绝混合料计量不准确、级配不严格、拌和不均匀等施工工艺通病,保证混合料的拌合质量,保存拌合楼逐盘拌合记录;严格控制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时的温度,运输车辆一律采用保温覆盖,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黏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赃物;混合料摊铺应保持连续作业,不停机、不停止螺旋搅拌器,减少离析,压路机碾压采取紧跟慢压方式,保证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使用轮胎压路机搓揉碾压,提高密实度,认真做好接缝处理;沥青路面施工与现场质量检验应同时进行,发现不足及时返工。

(三)避免沥青面层层间污染。路面面层应连续施工,强化喷洒黏层油,确保沥青层层间结合良好;中央分隔带、绿化、路肩、路基排水防护等施工不得与沥青面层施工交叉作业,严格控制平交道口污染。

(四)加强基层质量控制,防治路面基层反射裂缝。制定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按照规定频率认真做好进场原材料检验,不合格材料一律清出场地;碎石级配严格控制在设计要求的级配范围内,并接近中值,适当降低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减少细集料含量,

12

控制含水量;注意路面基层施工时的天气情况,高、低温及雨天等恶劣天气严禁施工,做好基层覆盖保湿养生,减少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

(五)减少水泥路面断板、错台等质量病害。做好水泥路面基层检验,确保基层施工质量;拌和场砂、石料堆放有间隔,不混杂,无污染;确定合理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施工坍落度,合理使用外加剂,做好施工组织,紧凑作业程序,运输过程防止离析;水泥混凝土必须充分振捣,严禁局部采用砂浆找平或洒水泥粉抹光,采用覆盖保湿养生;正确选择切缝方式并及时切缝,填缝材料饱满。

第三十五条 桥梁工程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所有进场的砂、石料、钢筋、水泥、钢绞线等分批次进行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进场的模板、底模、预应力张拉设备等按照要求必须经过检测方可使用;合理安排施工组织,保证各工序之间连续作业,配臵备用振捣设备,防止出现间断施工;严格钢筋骨架制作和模板安装,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外观质量;严格控制隐蔽工程质量,所有隐蔽工程留取影像资料便于控制和管理。

(一)预制场地应全部硬化处理,做好排水设施,并保证畅通;不同规格砂石材料要分档、隔离堆放,设臵细集料覆盖设施,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应架空堆放、覆盖严密;加强材料进场后的抽检,上、下部构造及桥面系所用的混凝土集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水洗;搭建钢筋作业棚,钢筋构件按照使用部位分类标识、整齐堆放。

(二)水泥混凝土必须采用集中拌和方式生产, 外掺剂品种选用、计量、掺配方法掌握准确,保证混凝土拌合质量;混凝土运输采

13

用专用罐车,避免离析;振捣设备合理配臵,能够满足混凝土浇筑工作要求;模板安装牢固、封闭严密,垫块尺寸和强度符合要求,保证水泥混凝土构件的断面尺寸、保护层厚度等指标;采取有效养生措施,保证混凝土养生的温度和湿度;克服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

(三)严格控制钢筋制作、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等加工工艺过程。钢筋加工采用数控加工,骨架制作要在胎架上进行。钢筋表面无伤痕、污渍、锈蚀等,焊接部位同心,焊缝饱满;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预应力张拉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校验,锚具安装正确;预应力预留管道位臵准确牢固,密封严密,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保证压浆饱满;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和伸长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控制支座及伸缩缝材料的质量和安装。支座安装前,应严格检验,不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支座垫石混凝土强度及顶面标高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垫高支座,支座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支座附近的杂物;伸缩装臵安装之前,应按照安装时的气温调整安装时的定位值,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后开槽工艺安装伸缩缝,以提高与桥面的顺适度,待伸缩装臵两侧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放交通。

第三十六条 严格控制反光膜、反光标线、轮廓标等反光材料的质量,确保反光效果和耐久性。标线线形流畅,与道路线形相协调,反光标线玻璃珠撒布均匀,附着牢固,表面不应出现网状裂缝、断裂、

14

起泡等现象;标志面应平整完好,无起皱、开裂,标志板底色和字符清晰明亮,颜色均匀,标志金属构件镀层均匀、颜色一致;护栏板、防阻块、立柱壁厚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立柱的埋臵深度,护栏板搭接方向正确,搭接平顺,垫圈齐备,螺栓紧固,立柱及柱帽安装牢固;构件镀锌层表面应均匀完整、颜色一致,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十七条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项目经理部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照合同要求,配臵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员,完善安全生产防治措施;加强全员安全教育,重点对新进从业人员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狠抓危险源识别、应急预案、安全检查等各项制度的落实,按照安全生产的有关要求,所有施工工序的操作流程、材料、设备存放和使用等均应进行精细化管理。

第三十八条 加强试验检测管理。试验检测频率不得低于规定。规范试验操作,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坚决杜绝试验数据或资料造假现象。

第三十九条 承包人要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通过技术攻关,优化施工工艺,依靠科学管理,实现施工现场各环节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管理处制定的《质量通病精细化控制要点》,实施有效控制措施,彻底消除质量通病。 附件:

京昆高速公路石太管理处

精细化控制要点

15

第一章 路基工程

第一条 填方路基滑坡、塌陷、纵向裂缝

(一)表观现象:

在半填半挖路段或跨越深沟的高填方路段,新旧路基拼接路段土质材料填筑的路基容易出现滑坡、塌陷、纵向裂缝现象。

(二)原因分析:

1. 路基基底存在软土层,且厚度不均匀。

2. 填土速度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到位。 3. 路基填筑层压实宽度不够或边坡二次贴补。

4. 填筑材料含水量高或采用了透水性较差的材料填筑且处理不当。

5. 路基顶面长期积水。 6. 边坡较大路段未分层填筑。 7. 旧路纵向台阶未开挖到位。

8. 新旧路基衔接部位碾压不到位,压实度不足,新旧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

(三)施工措施:

1. 填筑前认真查阅地质报告,对地面以下埋深较浅的软土层要处理到位。

2. 加强高填方填筑的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高填路基应分层填筑,至少每填筑三层要测量一次中线偏位和填筑宽度。保证填筑宽度。

4. 合理选择路基填料,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含水量。 5. 路基填筑顶面满足排水要求,加强雨水和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水稳定性。

6. 严格控制填筑厚度,纵坡较大路段应开挖台阶分层填筑。 7.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进行旧路的开台阶工作。在加宽路基填

16

筑前,先对拼宽路基基底进行冲击碾压,拼宽路基压实度验收标准按现行规范提高一个百分点。在路基基底铺设一层土工格室,路床底铺设一层钢塑格栅,提高新旧路基整体强度。

(四)管理措施:

1. 在填筑前做好承载力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2. 严格执行分项工程开工审批制度,路基填筑前应确定填筑材料、填筑厚度和碾压设备,逐级上报,经总监办批准。

3. 制定高填路基填筑作业指导书。 4. 压实度每层必检,三层必报,监理验收。

5. 明确填筑路段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路基填筑完工 之前不得随意换人。

第二条 桥涵构造物端部路基沉陷

(一)表观现象:

小桥涵、通道台背回填碾压不密实,造成沉降不均匀,桥头跳车,桥面混凝土与桥头路面出现陡坡或错台。

(二)原因分析:

1. 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基与构造物沉降量不一致。 2. 桥头填筑材料选择不当,填料水稳定性差。 3. 未分层填筑,压实度未有效控制。 4. 桥头被雨水冲刷、淘空。

5. 结构物附近压实机械无法靠近,局部压实度不足。

(三)施工措施:

1. 认真选择填筑材料,做好填筑材料的各项试验,严格控制填料粒径,禁止土石混填。

2. 填筑厚度力求最佳,压实设备满足要求,保证压实效果。 3. 要求每层必检,监理抽检,并做好检测记录。

4. 桥头回填尽可能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

17

臵,采取水泥或石灰稳定,机械夯实。

5. 做好桥头回填的防水和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浸泡和冲刷。

(四)管理措施:

1. 对桥头回填进行专项设计,增加台背回填长度,减少不均匀沉降对桥头的影响。

2. 桥头回填作为分项工程单独划分,单独报验,要求资料齐全。 3. 要求监理人员全过程旁站。

4. 发现回填厚度超标和压实度未满足要求,必须一返到底,重新回填,并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5. 明确台背填筑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

第三条 小桥涵通道结构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差

(一)表观现象:

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麻面气孔、颜色不一致,有纵横向裂纹,模板接缝不平整,边角漏浆,墙面浮浆,混凝土强度低下;预制梁板底面不平整,振捣过度,有横向裂纹,勾缝脱落。

(二)原因分析:

1. 集料级配差,拌合不充分,拌合设备落后。

2. 混凝土配比不符合要求,未能充分拌合,和易性差,坍落度控制不稳,水灰比未有效控制。

3. 混凝土运输、浇注过程中发生离析现象,出现漏振或过振及浇注中断现象。

4. 泵送混凝土流量控制不准确,喷射不连续、不均匀。 5. 使用陈旧模板,且模板清理不干净,安装不牢固,不平整,模板刚度不够,止水带不密封,隔离剂涂抹不均匀。

6.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局部强度低。 7. 预制梁板底模变形,插入式振捣器振坏底模。

8. 勾缝砂浆强度低,水泥用量过多或过少,缝宽不均匀,缝底污

18

染,未及时养生。

(三)施工措施:

1. 选择干净规格的集料进行级配,拌合设备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拌合时间符合规范要求。

2. 合理确定配合比,准确控制砂率和水灰比,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稳定。

3. 混凝土运输和浇注使用罐车及泵送,同一结构应连续不间断施工,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循序渐进,时间满足要求。

4. 严格按照检验频率对进场水泥的技术性质进行检验,严禁使用结块水泥。

5. 选择刚度好的钢模板,并加强支护,混凝土外露面一律使用不小于1m2新模板,模板表面干净整洁,模板之间衔接紧密、平整,接缝处设臵止水带,隔离剂涂抹均匀,颜色一致。

6. 及时采用养生布覆盖养生,保持湿润和严密。

7. 使用质地坚硬的底模,振捣棒应倾斜插入,防止触及底模。 8.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选择砂浆配比,勾缝前清扫干净,充分湿润,勾缝后及时养护。

(四)管理措施:

1.针对小桥涵外观质量要求制定作业指导书。

2.明确构造物施工负责人、试验责任人、监理责任人,混凝土结构浇筑期间全过程旁站。

3.建立首件工程验收制,制定小桥涵工程验收标准,未达到验收标准,由承包商自行拆除。

4.严格自检和报验程序,加大对混凝土质量和模板安装的检查,规范施工管理。

19

第二章 路面工程

第一条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车辙、纵向开裂

(一)表观现象:

路面通车后出现早期破损、车辙、拥包、搓板病害,新旧路面接合处开裂造成行车颠簸,雨天路面积水,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

(二)原因分析:

1. 沥青面层设计厚度不合理。 2. 路面压实度不足,空隙率偏大。

3. 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粘结不牢固,面层之间层间污染严重。 4.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沥青用量偏高。

5. 透层油或粘层油喷洒用量掌握不准,用油量偏大,油层偏厚。 6. 沥青粘度偏低,宜高温软化。

7. 矿料级配不合理,嵌挤能力差,集料不坚硬、不清洁。

(三)施工措施:

1. 根据交通量预测,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厚度。

2. 保证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温度,压实及时,压实功达到要求,随时检测压实度。

3. 统一设计方法和检测标准,采用S型密实级配。

4. 认真做好喷洒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洒油车的性能、行驶速度和出油量,控制油层厚度。

5. 采用高质量、高粘度的重交通道路沥青,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特殊爬坡路段中、下面层也可以采用改性沥青。

6. 选择合理的矿料级配,提高集料的嵌挤力度。

7. 采用坚硬、清洁的粗细集料,使用机制砂,减少集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

8. 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提高沥青路面的密水性,防止渗水。 9. 路线设计尽量减少纵坡,控制坡长;避免采用小半径曲线,

20

防止侧向推移。

(四)管理措施:

1. 路面结构层形式、厚度须根据路线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经专家充分论证,力争合理。

2. 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总监办审查批准,认真做好试验段总结工作。

3. 明确路面施工负责人、试验责任人、监理责任人,路面施工要全过程旁站。

4. 路面平整度、压实度、厚度随铺随检,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监理及时抽检,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5. 对进场材料质量按照检验频率认真检查,应储存一定数量的材料,杜绝随进随用。

第二条 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

(一)表观现象:

半刚性基层产生多处横向裂纹,严重时贯穿整个路幅,有时也产生局部解理裂纹;个别处由于路基或基层摊铺工艺原因出现纵向裂纹。

(二)原因分析:

1. 级配碎石中细集料偏多,石粉塑性指数偏高。 2. 混合料在碾压时含水率偏大。 3. 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

4.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水泥用量偏高。 5. 养护不及时,养护方式不当,无法保证保湿养生。 6. 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三)施工措施:

1. 选择合格的集料,严格控制集料中的含泥量。 2. 碎石级配应严格控制,最好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

21

3. 应严格控制加水量,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率不得超出最佳含水率的允许范围。

4. 水泥稳定碎石应适当控制水泥剂量,保证混合料摊铺的连续性和均匀性,碾压及时。

5. 跨年度工程,路面半刚性基层需要越冬时,应进行必要的覆盖。

6. 半刚性基层铺筑时须待路基稳定之后进行。

(四)管理措施:

1.认真做好试验段,及时总结施工经验,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所有基层施工质量。

2.明确基层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及时做好抽样试验,保证过程质量控制,施工现场要全过程旁站。

3.路面基层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总监办审查批准,每段基层施工完毕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4.路面基层压实度随铺随检,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监理及时抽检,验收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

5.认真做好进场材料检验,严格按照规定频率进行检查,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除场地。

第三章 桥梁工程

第一条 钢筋搭接焊焊缝不饱满、对焊不同心。

(一)表观现象:

搭接焊焊缝表面不平整、不饱满、不同心,有较大凹陷或焊瘤,接头处有裂纹,焊缝长度不足,有气孔和焊渣;闪光对焊接头不在同一轴线上,接头结合不良,有裂纹。

(二)原因分析:

1. 钢筋端头不平顺,污染未清理,锈渣未清除干净。 2. 焊接前端部没有预弯,钢筋搭接后轴线不在同一轴线上。

22

3. 未设臵焊接平台,焊接时钢筋不顺直,不在同一高度上。 4. 焊工没有资格证,未进行岗前培训。 5. 雨雪天气施工,未搭建钢筋作业棚。 6. 未使用规定焊条,焊条质量不合格。 7. 电源电流不满足闪光对焊要求。 8. 预热时间短,顶端压力不足。

9. 电极钳口内杂物未清理干净,电极槽口宽度过宽。

(三)施工措施:

1. 钢筋必须经抽检合格,焊接试件必须试验合格。

2. 钢筋加工前应调直,无局部弯曲;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油渍、漆污、水泥浆、浮皮、铁锈等物应提前清除干净。

3. 箍筋弯制前应按照设计半径制作相应转盘,弯起应平滑、规则、成圆形。加强箍筋接头处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得小于5d。搭接接头钢筋的端部应预弯,使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弧线上。

4. 搭接焊焊缝饱满,焊缝深度和宽度满足规范要求。定位应采用2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搭接端部20mm以上。

5. 保证焊接地线与钢筋接触良好,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

6. 闪光对焊必须保证焊机的电压和电流,电极钳口内杂物清理干净,调整电极钳口,拧紧夹具丝杠,调直钢筋端头。

7. 增加预热过程,延长电流时间。

8. 保持试验顶端压力程度,顶端压力及时间满足要求。

(四)管理措施:

1.规范钢筋加工和安装施工工艺,发布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 2.加大对钢筋加工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坚决返工,对用于钢筋骨架的不合格钢筋坚决拆除。

3.钢筋焊接工人必须持有焊工证书,无证人员不得从事焊接作

23

业。

4.设臵焊接平台,焊接设备满足施工需要。

5.钢筋加工场地应搭建防雨篷,严禁雨天、雪天加工钢筋。 6.焊接前要对焊接设备及电源认真检查,确保焊接质量。 第二条 桩头破除不完整

(一)表观现象: 桩头强度不足,混凝土中加有泥块,桩头混凝土有裂纹或破碎,桩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

(二)原因分析:

1.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超灌或超灌高度不足。

2. 泥浆稠度大且回淤厚度大,造成混凝土与泥浆的混合层较厚。 3. 灌注混凝土完成后,立即掏浆至设计高程,使泥浆掺入混凝土中。

4. 在混凝土强度未形成或未达到一定强度时进行凿除,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纹。

5. 擅自采用爆破法破桩头,造成对桩头爆破过度,使桩身上部出现碎裂。

6. 破除桩头时,桩身钢筋任意弯曲或扭转。

(三)施工措施:

1. 钻孔前,预埋钢护筒顶面高程要高于设计桩顶高程不小于1米。

2. 灌注前认真清孔,沉淀层厚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 灌注完成后,护筒内混凝土不能扰动、掏挖,避免泥浆掺入混凝土中。

4. 制备同体养生混凝土试块,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才能破除桩头。

24

5. 桩头破除仅限于使用简易机械和人工配合施工,严禁使用爆破法进行破桩头作业。

6. 从高出桩头设计位臵10厘米处,由四周向内凿除,桩头破除之后的形状应呈平面或桩中略有凸起。

7. 凿除桩头时,钢筋的弯曲角度不得大于30°。

(四)管理措施:

1. 制定桩头破除作业指导书,规范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 2. 每座桥梁必须明确桩头破除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桩头破除之后必须经监理统一验收。

3. 首棵桩头破除之后,承包人要及时总结施工方法,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所有桩头破除满足质量要求。

4. 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或未达到验收标准的,由承包人自行返工,不得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第三条 桥梁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

(一)表观现象:

桥梁混凝土构件钢筋外漏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

(二)原因分析:

1. 钢筋骨架制作不规范,骨架几何尺寸大于设计值,局部钢筋紧靠模板。

2. 钢筋保护层垫块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3. 垫块分布密度低,捆绑松动或脱落。

4. 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触及钢筋骨架,使钢筋绑扣松动。

(三)施工措施:

1. 制作钢筋骨架时要精确测量,特别是在钢筋弯起点,控制准确,保证骨架钢筋几何尺寸满足要求。

2. 通常情况下,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钢筋骨架制作略小于设计尺寸,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25

3. 垫块尺寸符合要求,强度达到梁体强度标准。 4. 垫块捆绑牢固,位臵和分布密度符合要求,相互错开。 5. 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臵准确。

6. 混凝土振捣首选附着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棒应配合附着式振捣器使用,防止插入式振捣棒触及钢筋骨架或垫块,影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四)管理措施:

1. 梁板浇筑前模板及垫块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达不到验收标准的,承包人自行返工,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 明确桥梁构件施工负责人、监理责任人。

3. 首块梁板浇筑完成之后,及时总结施工方法,调整施工方案,保证后续桥梁浇筑满足质量要求。

4. 制定保证桥梁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作业指导书,规范施工方法和验收标准。

5. 统一购臵垫块,根据各类构件的保护层厚度不同,使用合适的垫块。

第四条 预应力结构张拉、锚固、孔道压浆不饱满

(一)表观现象:

预应力结构张拉应力不够、张拉伸长量不足或超限,锚端位臵不准确,预应力梁板孔道压浆不饱满,预应力筋无法和梁体形成统一整体,预应力筋产生锈蚀,影响桥梁使用寿命。

(二)原因分析:

1. 预应力筋在室外存放时间过长,出现锈蚀、腐蚀现象。 2. 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未设专人管理,并未定期进行维护和校验。

3. 预应力结构预埋锚垫板位臵不准确,

26

4. 压浆时锚具处预应力筋间隙漏浆。 5. 压浆时孔道未清理干净,有残留物或积水。 6. 压浆料搅拌时间不足。 7. 压浆时压力不够或封堵不严。

(三)施工措施:

1. 张拉机具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校验。

2. 锚具安装正确,对后张构件,混凝土必须达到要求的强度。 3. 施工中计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比设计要求提高3%(可根据试验确定),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4. 预埋锚垫板在浇注混凝土前要充分固定,浇注时不得出现位移。

5. 管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允许有漏浆现象。

6. 钢束张拉完毕后尽快灌浆,压浆前清除孔道内杂物和积水。 7. 钢绞线张拉完毕后,将锚具外的钢绞线切除,然后用环氧砂浆进行封闭,以防漏水。

8. 在浆液出口及入口接上密封阀门。将压浆泵连接在最低点的压浆孔的进浆端上,以串联的方式将压容器、三向阀门和锚具盖帽连接起来。

9. 在保持压浆泵运作的同时,开始往压浆端的水泥浆入口压浆。所溢出的浆液形成流畅及一致性,没有不规则的摆动,即认为管道已被浆液充满。

10. 压浆的充盈度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且排气孔排出与规定流动度相同的浆液为止,关闭出浆口,保持一个不小于0.5MPa的稳压期,该稳压期的保持时间为3~5分钟。

(四)管理措施:

1. 预应力筋、锚具进场时应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应对其质量

27

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等进行检查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频率进行检验。

2. 预应力材料必须保持清洁,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伤和有害的锈蚀。如进场后需长时间存放时,必须安排定期的外观检查,在仓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

3. 参与预应力管道张拉和压浆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4. 准备工作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之前,不得进行压浆。当监理工程师认为需要时,可以进行压浆试验

5. 压浆时,施工负责人和监理责任人必须在施工现场旁站,指导施工。

6. 发现压浆不饱满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得隐瞒,否则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条 桥梁支座安装质量缺陷

(一)表观现象:

支座的上下支承面脱空或不密贴,支座受力不平衡,梁板安装时采用砂浆调平或下垫钢板。

(二)原因分析:

1. 施工时支座垫石标高控制不准确,垫石标高误差大,梁板放臵支座支承面产生空洞。

2. 支座表面平整度差。

3. 垫石施工时几何尺寸控制不准,中线测量有误,支座位臵偏离。

4. 支座上下支承面未考虑纵横坡设计,上、下面不能平顺的结合。

(三)施工措施:

1.盖梁垫石施工时应准确测量标高,盖梁浇筑时预埋垫石模板固

28

定钢筋,保证垫石混凝土模板在浇筑时不上浮,不移动。

2.精确测量支座中心位臵,加强测量放线的复测工作,确保测量放样无误。

3.仔细研究设计图纸,明确支座各部构造,正确安装。 4.支座顶面除按设计要求设臵调坡或滑动钢板外,一律不得设臵调高钢板。

5.支座垫石不平整时,可采取机械抹平,标高误差较大时,必须返工处理,严禁使用油毛毡、橡胶板、木板、砂浆等材料垫高支座。

6.避免滑动支座固定螺栓露出太高,阻碍支座滑动。

7.在支座附近进行焊接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将支座橡胶块烧坏。

(四)管理措施:

1. 规范支座垫石施工和支座安装施工工艺,发布作业指导书。 2. 加大对支座垫石标高和中线位臵的测量结果检查力度,严格控制误差允许值。

3. 认真阅读图纸,支座安装前应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工作。 4. 在吊装时发现支座位臵偏移,要将大梁吊起,重新安装。 监理工程师要对支座安装逐个进行检查,吊梁施工全过程旁站。 第六条 桥梁拼接开裂、延时拼接措施

(一)表观现象: 新建结构与老桥出现裂缝。

(二)原因分析: 1.新旧桥梁的不均匀沉降。 2.新旧混凝土徐变。

3.对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

(三)施工措施:

29

1.施工过程中须对差异沉降进行控制,除严格对桩基基底沉淀土厚度、基底承载力控制外,还应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2.新桥完成桥面混凝土现浇层后,拼接部位湿接缝展缓施工,使新桥有一定的自然沉降时间、砼收缩徐变时间。

3.拼接施工前,若老桥存在局部病害需要补强加固的,必须完成老桥的加固后才能进行新老桥的拼接。

(四)管理措施:

1.严格控制桥梁拼接的差异沉降。

2.明确职责,明确桥梁拼接负责人、试验责任人、监理责任人,混凝土浇筑期间全过程旁站。

3.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加大质量监督力度。

第四章 隧道工程

第一条 洞内渗透漏水

(一)表观现象:

隧道的渗透漏水主要表现在墙、拱的渗水、滴水、漏水及路面的冒水

(二)原因分析:

(1)拱顶衬砌不密实 当围岩压力过大时,导致拱腰部位衬砌出现纵向拉裂,拱顶衬砌压碎掉块,导致渗漏。

(2)支护技术不过关 工程上常采用的先拱后墙法施工,循环进尺短、衬砌紧跟、 以衬代支,致使衬砌接缝过多,且接缝处理不能达到防水标准,导致接缝渗水。

(3)振捣不到位 在混凝土衬砌的过程中,有时存在衬砌不到位的现象,形成透水的 开放性毛细管路,尤其是混凝土拌合物在密实泌水过程中,析出水分部分被挤向上面,部分聚集 在集料颗粒的下面,导致衬砌混凝土存在泌水管路。

(4) 混凝土中有空隙 由于施工顺序不当或沉降或衬砌混凝土

30

中存在杂物等原因, 导致衬砌混凝土中存在空隙。

(5)腐蚀性 天然水对衬砌混凝土有腐蚀性,可能造成漏水孔隙,甚至导致衬砌混凝土剥落开裂。 渗漏水整治的指导思想是以排为主、 以防助排,引水泄压、断绝水源,设多道防水线。

(三)施工措施: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水流性质,水量大小,岩层裂隙倾向及山顶地表水源补给情况,按设计规定, 做好洞顶地表防排水和衬砌背面的排水设施, 同时应将施工排水与永久性的防治水统筹考虑。完善钻爆设计,控制爆破,出现超挖时,对拱脚,边墙脚以上 10cm 范围内应用与衬砌相同的材料一次性回填密实, 其它部位采用片石等回填密实。 施工中要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拱墙尽可能一次浇注,尽量减少施工缝;先拱后墙法施工的隧道,灌注拱圈混凝土时应及时撑卡口梁,防止拱圈因下沉或内移造成开裂。施工时应注意排水畅通,严禁水浸泡拱墙脚,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由于施工方法工艺的限制,对二次衬砌结构与初期支护间存的空隙, 应采用回填注浆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紧密结合, 以改善其传力条件和减少渗漏水。

第二条 衬砌裂缝

(一)表观现象:

隧道拱、墙的裂 缝主要由环向的、水平向的、斜向的和网状的裂缝

(二)原因分析:

(1)衬砌裂缝形成的原因非常的复杂, 往往是多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施工不规范 造成的衬砌裂缝占了很大一部分, 材料质量差或配合比不合理导致的开裂和设计不当引起 的开裂仅占一小部分。

(2)施工方法和现场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 ①隧道开挖控制不严格,监控量测检查不到位,现场管理不严格,个别部位衬砌厚

31

度 严重不足,衬砌混凝土厚度严重不均匀,从而造成局部应力集中产生混凝土的开裂。由于 没有严格进行监控测量, 不能科学的判断围岩的变形和收敛情况,盲目进行二衬混凝土的 施工,造成混凝土不能抵抗围岩变形从而产生开裂: ②不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盲目追求施工进度,过早拆除模型,拆模后不进行有效 的养生(特别是靠近洞口的地段) ,造成混凝土水化热不能有效循序散发、混凝土自身承 载不足,局部混凝土在不能有效抵抗外力的情况下,产生局部变形,进行应力的二次分布 而导致开裂; ③软弱围岩地段往往不能严格执行设计,基地清理不彻底,仰拱填充施工偷工减料, 没有根据实际围岩情况沉降缝设臵进行调整,除非时出现重大事故,一般很少向设计、监 理单位反映, 同时由于监理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对设计缺陷或不足难以提出建设性意见 或建议,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一般会造成设计不能满足实际地质情况,从而导致混凝 土的开裂; ④混凝土机械拌和过程中原材料不严格计量,外加剂的掺加更是随意性大,没有严格 或者不能严格根据现场砂、 碎石的实际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造成混凝土水灰比与 设计不符,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⑤灌注过程控制不严格,没有严格控制混凝土灌注速度,造成模型压力的巨变,局部 变形引起初凝混凝土破化产生开裂。(3)振捣不到位 在混凝土衬砌的过程中,有时存在衬砌不到位的现象,形成透水的 开放性毛细管路,尤其是混凝土拌合物在密实泌水过程中,析出水分部分被挤向上面,部分聚集 在集料颗粒的下面,导致衬砌混凝土存在泌水管路。

(三)施工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主要是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和易性的控制; (2) 严格执行监控量测程序,进行科学分析后指导衬砌作业遵守科学的二次衬砌原则, 对于特殊情况(一般是变形不稳定) ,必须提供数据分析并建议设计单位调整衬砌参数, 不

32

能强攻硬土; (3)及时进行断面检测,确保开挖轮廓符合设计,杜绝严重侵入衬砌现象的发生。对模型就位时发现的侵入不得存在侥幸、偷懒心理,必须认真进行返修,很多局部开裂均是 由于个别位臵侵入未处理引起; (4)认真清理基底浮渣,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对于有仰拱填充的衬砌,严格控制仰拱 尺寸、厚度,拱墙衬砌时一定要对与仰拱接触面进行凿毛清理; (5)对于地质变化处和设计沉降位臵不符的,一定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现场核实、进 行衬砌参数调整。

第三条 拱墙背后脱空

(一)表观现象: 衬砌背后存在一定规模的空洞或空洞回填不密实是经常遇到的病害。据雷达检测表明,拱墙背后脱空现象比较普遍 ,尤以拱顶脱空较为严重,个别甚至达到人可在其中爬行的程度。

(二)原因分析:

引起脱空的原因除管理不力外,超挖过大,未回填或回填不到位,或未采用压力泵送回填混凝土等有关。 墙背脱空使衬砌和围岩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 同时对二次衬砌产生一定的威胁,围岩落石砸穿衬砌的事故也曾发生。 形成原因: ⑴由于防水卷材预留不足,拱顶防水卷材紧绷造成其背后与初期支护有一定间隙无 法灌注混凝土,造成空洞; ⑵混凝土灌注至拱顶后没有及时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而且并不是控制一定泵送压 力进行灌注,造成拱顶混凝土没有灌注饱满而形成空洞; ⑶堵头模型与初期支护不密贴,同时有没有进行有效堵塞,造成混凝土灌注不饱满, 从而形成拱顶衬砌前端空洞。

(三)施工措施:

⑴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加强振捣,对超挖大的范围必须专人进入模型内进行补 强振捣,以确保混凝土灌注密实。有时容易出现

33

灌注速度快、振捣跟不上致使混凝土局 部不密实而形成空洞。 ⑵铺设防水材料必须由顶部逐步向墙角进行,增加固定锚固的点位,并预留出一定 的富裕量,避免混凝土由墙角自下而上灌注时受防水材料限制是拱顶形成空洞。 ⑶灌注至拱顶后适当减小混凝土的塌落度,在封口处辅之以人工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填塞。

第五章 投资控制精细化管理

第一条 设计变更管理

(一)充分认识设计变更的含义和内容,发挥筹建处在投资控制管理方面的龙头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筹建处各部门职能、相关人员的职责;明确施工、监理、业主的相关职责,

(二)坚持变更原则,依照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划分设计变更的种类,并规定各种类的审批权限;

(三)规定变更程序,对符合要求的设计变更在规定的时限内严格变更手续进行审批报备;

(四)对设计变更的费用及变更后工程量变化进行确定,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签证,由勘察设计单位和承包人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产生的费用,进行责任划分;

(五)对设计变更资料进行管理,并建立台账管理制度;

(六)制定奖励及违约处理措施,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第二条 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

(一)管理处制定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各监理人及承包人应结合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支付实施方案或细则及监督管理措施;

(二)承包人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建立本标段农民工用工台账,经驻地办审核后报总监办备案;

(三)承包人必须按月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项目经理部须指定

34

专人负责支付管理工作,且至少一名财务人员负责工资发放工作,农民工支取工资应由本人签字、按手印,或委托银行代发至其个人账户;

(四)农民工工资发放后应在工地醒目位臵公开公示,并接受投诉或举报,驻地办每月应对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核查,总监办、筹建处进行抽查,杜绝恶性上访事件发生。监理人应将该项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协调会,对劳务合同执行动态管理;

(五)对未能按合同约定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承包人,将按照合同条款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六)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管理处将每年1月,在承包人工作场所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投诉;

(七)管理处设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举报电话,承包人应将其公布在公开栏并明确各作业队作业点上。管理处将对收到的有关举报逐件登记,检查落实。

第六章 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第一条 管理处、总监办、驻地办、承包人层层建立安全生产组织,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分工及岗位职责;

第二条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对工程潜在的危险性、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进行预控;

第三条 抓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岗位安全生产培训,并进行应急预案及演练;

第四条 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工程各种事故隐患;

第五条 定期检查安全生产费的使用情况,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费专款专用;

第六条 发生事故后,进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

35

施救,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及损失。

第七条 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第八条 抓好“平安工地”创建,开展“安全生产年” “安全生产月” “打非治违” “保安全、促稳定、强管理”及各“专项治理”活动,强化督促检查力度,规避施工作业的不良行为,使安全生产形势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将各类安全生产活动取得的经验、教训及时进行总结、推广,避免多走弯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36

第四篇:建设局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方案

在深化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境创新建设,加大建筑管理力度,提高建设局行政效能,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区建设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亲民、务实、廉洁”责任政府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绩效考核为手段、效能监察为保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建设行政行为,提高建设行政效率,降低建设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总体要求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教育、制度、监督并举的措施,力争实现“五个突破”,即要在解决“决策不当、政令不通、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服务不优、行为不端”等7个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在规范公务员管理、推进公务员离岗培训、创新制度上取得突破;要在改善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上取得突破;要在查处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上取得突破;要在建立“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制度、服务重大投资项目、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

三、主要工作

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通知》精神(武政办[~]26号),按照市、区反腐倡廉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区建设局的实际,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年行政效能建设取得实效。

(一) 积极参加公务员教育培训。按照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参加全区组织的公务员培训教育,全局公务员在今年内全部轮训一遍,不断增强我局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行政效能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全面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将建设局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时限、收费标准、监督办法等在相关网站和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公开。二是推行热点问题公开制度。建管站、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创新科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科室,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对市政道路立项、资金使用、招投标情况,除涉及保密的内容外,都要在网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推行行政执法过程和决策过程公开。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效防范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由局各科室、站负责。

(三) 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大力改善服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建设行政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对口服务企业工作,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服务的“绿色通道”,对有关涉及重大项目的审批事项,要实行“代办制”,特事特办。要对全局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未经国家、省、市批准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局内部多个科室、站对同一企业的执法检查,由局统一协调和组织进行,避免多头检查。规范各类年审、年检行为,其中对无法律、法规及市以上规范性文件依据的年审、年检一律取消,对同一企业有多项年审的,可采取联合年审的方法。深化行风评议活动,利用我局今年民主评议行风“回头看”的契机,建立健全局内部经济发展软环境考核评价制度。

(四) 抓好重点部门的效能建设。加强效能建设,在面上展开、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试点工作,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区建管站、建设科、党政办公室等作为今年全局行政效能建设试点部门。以上试点部门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行政效能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切实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五) 完善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制度。要进一步加强我局进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要对全区完善一个中心对外、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等服务模式,逐步实现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转变,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水平做到绝对服从,并创建出建设新形象。要健全建设工作审批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服务标准,科学合理设置办事流程,尽力缩短办事时限,真正做到便民便商,做到办事不出中心。建设局除进入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外,对保留的审批权要推行“一个窗口对外”的集中办理制度,使服务对象不再在同一单位多头跑审批。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和区建管站负责。

(六) 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情况“回头看”活动。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其全面贯彻实施。一看是否存在适用违法依据实施行政许可;二看应该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是否取消,应该取消的收费项目是否还在收费;三看是否简化了办事程序,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是否遵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要求,提高了办事效率;四看实施行政许可是否阳光操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五看是否存在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对出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了认真查处。通过开展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情况的“回头看”活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和区建管站负责。

(七) 加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查处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建立局行政投诉领导值班制度,统一受理群众投诉,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加大对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法律、法规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区委、区人民政府出台的政策规定执行不力或消极抵触;对巧立名目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故意刁难企业、公民或其他组织,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对服务意识淡薄,不履行公开和告知义务,违反服务承诺制度,办理事项不能限时办结,效率低下,推诿扯皮;对超越行政许可,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一经查实,要予以严肃处理,对符合辞退条件的要予以辞退。此项工作由局纪检监察、局办公室负责。

(八) 加强公务员管理和制度创新。一是规范公务员行为。按照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的暂行意见,明确公务员在公共服务中应有的行为和不应当有的行为;二是认真执行公务员科学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根据《江岸区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对公务员履行职责的绩效进行科学、客观、量化的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任免、奖惩挂钩,建立对公务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切实实行公务员离岗培训制度,按照《公务员离岗培训办法》,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进行离岗培训。从今年开始,按要求对我局年考核不称职、违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受到处理的公务员送区集中进行离岗培训。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

(九)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督促检查工作。为加强对我局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督促检查,按照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局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科室、站要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为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局将对行政管理和效能状况进行经常性评议,各科室、站对行政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此项工作由局办、各科室、站负责。

四、组织领导

建设局是建设行政效能建设的责任主体,全局干部职工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的高度,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为抓好此项工作,决定成立局行政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局长高嘉琪任组长,副书记周国林、副局长胡直刚、朱永军、康卫任副组长,各科室、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行政效能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办公。

第五篇:建设局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方案

效能建设

在深化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境创新建设,加大建筑管理力度,提高建设局行政效能,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区建设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亲民、务实、廉洁”责任政府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绩效考核为手段、效能监察为保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建设行政行为,提高建设行政效率,降低建设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总体要求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采取教育、制度、监督并举的措施,力争实现“五个突破”,即要在解决“决策不当、政令不通、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服务不优、行为不端”等7个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在规范公务员管理、推进公务员离岗培训、创新制度上取得突破;要在改善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上取得突破;要在查处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上取得突破;要在建立“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制度、服务重大投资项目、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

三、主要工作

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通知》精神(武政办[2005]26号),按照市、区反腐倡廉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区建设局的实际,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2005年行政效能建设取得实效。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积极参加公务员教育培训。按照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参加全区组织的公务员培训教育,全局公务员在今年内全部轮训一遍,不断增强我局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行政效能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全面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将建设局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时限、收费标准、监督办法等在相关网站和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公开。二是推行热点问题公开制度。建管站、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创新科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科室,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对市政道路立项、资金使用、招投标情况,除涉及保密的内容外,都要在网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推行行政执法过程和决策过程公开。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效防范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由局各科室、站负责。

(三)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大力改善服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建设行政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对口服务企业工作,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服务的“绿色通道”,对有关涉及重大项目的审批事项,要实行“代办制”,特事特办。要对全局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未经国家、省、市批准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局内部多个科室、站对同一企业的执法检查,由局统一协调和组织进行,避免多头检查。规范各类年审、年检行为,其中对无法律、法规及市以上规范性文件依据的年审、年检一律取消,对同一企业有多项年审的,可采取联合年审的方法。深化行风评议活动,利用我局今年民主评议行风“回头看”的契机,建立健全局内部经济发展软环境考核评价制度。

(四)抓好重点部门的效能建设。加强效能建设,在面上展开、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试点工作,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区建管站、建设科、党政办公室等作为今年全局行政效能建设试点部门。以上试点部门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行政效能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切实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

(五)完善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制度。要进一步加强我局进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要对全区完善一个中心对外、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等服务模式,逐步实现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转变,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水平做到绝对服从,并创建出建设新形象。要健全建设工作审批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服务标准,科学合理设置办事流程,尽力缩短办事时限,真正做到便民便商,做到办事不出中心。建设局除进入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外,对保留的审批权要推行“一个窗口对外”的集中办理制度,使服务对象不再在同一单位多头跑审批。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过错追究制等制

度。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和区建管站负责。

(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贯彻实施情况“回头看”活动。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其全面贯彻实施。一看是否存在适用违法依据实施行政许可;二看应该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是否取消,应该取消的收费项目是否还在收费;三看

是否简化了办事程序,方便了企业和群众,是否遵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要求,提高了办事效率;四看实施行政许可是否阳光操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五看是否存在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对出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了认真查处。通过开展对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情况的“回头看”活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和区建管站负责。好范文版权所有

(七)加强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查处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建立局行政投诉领导值班制度,统一受理群众投诉,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加大对建设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法律、法规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区委、区人民政府出台的政策规定执行不力或消极抵触;对巧立名目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故意刁难企业、公民或其他组织,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对服务意识淡薄,不履行公开和告知义务,违反服务承诺制度,办理事项不能限时办结,效率低下,推诿扯皮;对超越行政许可,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行为,一经查实,要予以严肃处理,对符合辞退条件的要予以辞退。此项工作由局纪检监察、局办公室负责。

(八)加强公务员管理和制度创新。一是规范公务员行为。按照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的暂行意见,明确公务员在公共服务中应有的行为和不应当有的行为;二是认真执行公务员科学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根据《江岸区公务员绩效考核办法》,对公务员履行职责的绩效进行科学、客观、量化的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任免、奖惩挂钩,建立对公务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切实实行公务员离岗培训制度,按照《公务员离岗培训办法》,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进行离岗培训。从今年开始,按要求对我局年考核不称职、违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受到处理的公务员送区集中进行离岗培训。此项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

(九)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督促检查工作。为加强对我局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督促检查,按照行政效能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局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科室、站要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为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局将对行政管理和效能状况进行经常性评议,各科室、站对行政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此项工作由局办、各科室、站负责。

上一篇:建设工程监理总结下一篇: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