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教案

2022-07-25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影视视听语言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影视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教学大纲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大 纲

课程编码:10126473 总 学 时:64学时 理论学时:32学时 实践学时:32学时 总 学 分:4学分 理论学分:2学分 实践学分:2学分

第一章 视听语言概论

教学目的:

1. 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 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1. 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2. 视听语言与造型语言的异同 3. 视听语言的特点

4. 视听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流派

教学难点:

1. 视听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异同 2. 视听语言的特点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作 业:

简 答:

1. 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 电影艺术早期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及贡献? 3. 视听语言的特征有哪些? 4. 动画电影的起源

第二章 镜 头

教学目的:

1. 通过讲授镜头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职能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影视动画镜头的景别理论,并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考虑如何控制镜头形成影视动画特有的画面,进而将镜头理论逐步过度到实际运用。

教学重点:

1. 镜头的职能及概念 2. 镜头景别的分类

3. 镜头的拍摄及焦距、焦点的处理

教学难点:

1.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2. 镜头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12课时

作 业:

简 答:

1. 简要分析摄影机镜头运用的五个可控因素及其特点? 2. 简要分析摄影机镜头运用的五个可控因素的内在联系?

3. 简要分析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中英军与起义军交战的场景拍摄镜头的运用?

第三章 镜头语言

教学目的:

1. 通过讲授蒙太奇的原理及其理论,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并逐步养成使用镜头叙述思想与内容的习惯。

2. 通过讲授长镜头理论,使学生在镜头理论上更加丰富,并逐渐对电影艺术的镜头语言形成一定深度的认识。

3. 通过对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比较与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完善镜头语言的理论知识,进而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教学重点:

1. 蒙太奇产生的原理与依据 2. 蒙太奇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3. 蒙太奇的艺术功能与作用 4. 长镜头理论

5.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比较与评价

教学难点:

1. 长镜头理论的原理

2.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比较与评价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12课时

作 业:

简 答:

1. 简要回答蒙太奇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2. 简要回答长镜头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3. 简要分析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异同?

4. 简要分析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勇敢的心》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第四章 轴 线

教学目的:

1. 通过讲授轴线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职能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关系轴线与运动轴线在影视拍摄中的运用,并逐渐对影视的拍摄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关系轴线拍摄影视动画中人物对话交流的场面,进而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镜头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1. 双人对话场面 2. 三人对话场面 3. 对话场面分镜头技巧

教学难点:

1. 多人对话场面 2. 运动轴线的处理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作 业:

简 答:

1. 简要回答关系轴线与运动轴线的定义? 2. 简要回答双人对话具体应用?

3. 简要分析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轴线的运用?

第五章 场 面 调 度

教学目的:

1. 通过讲授场面调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场面调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场面调度在影视拍摄中的运用,并逐渐对影视的拍摄、场面调度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思考如何通过镜头场面调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而引导学生如何通过镜头场面调度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1. 场面调度的概念 2. 镜头场面调度的技巧 3. 纵深场面调度的技巧

教学难点:

1. 镜头场面调度的技巧 2. 纵深场面调度的技巧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作 业:

简 答:

1. 简要回答场面调度的概念? 2. 简要回答镜头场面调度的技巧?

3. 简要分析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勇敢的心》场面调度的运用?

第六章 剪 辑

教学目的:

1. 通过讲授剪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动画剪辑的职能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理解剪辑的重要性。

3.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剪辑的技巧推动剧情的发展,突出人物性格,进而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剪辑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1. 剪辑的形成与定位

2. 剪辑的性质、任务、作用和目的

教学难点:

1. 剪辑的形成与定位

2. 剪辑的性质、任务、作用和目的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16课时

作 业:

简 答:

4. 简要回答剪辑的形成与定位?

5. 简要回答剪辑的性质、任务、作用和目的? 6. 简要分析剪辑在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中的

第七章 影 视 声 音

教学目的:

1. 通过讲授影视声音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声音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

2.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影视声音的使用技巧,并逐渐对影视声音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 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能根据影片主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与运用声音元素,进而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声音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教学重点:

1. 影视声音的分类 2. 声音在电影中的发展 3. 影视声音的功能与运用 4. 声画关系

教学难点:

1. 影视声音的功能与运用 2. 声画关系

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8课时

作 业:

简 答:

1. 简要回答影视声音的分类? 2. 简要回答影视声音的功能与运用?

3. 简要分析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声音是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的? 4. 简要分析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声音是如何揭示辛德勒的人物性格及其内心活动的?

第二篇:原声影视欣赏视听微课进高中英语学习让教学更精彩

摘 要: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杂志等盛行的“微时代”,微课应运而生。本文阐明了原版英文影视微课化教学的作用,对如何选择英文电影制作微课辅助高中英语的教学作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微课;原版影视;有效辅助

一、 英语原声影视欣赏视听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一)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课程都必须以兴趣为前提。英文原声影视欣赏微课声情并茂,语言生动,引人入胜,有鲜活生动的画面,抑扬顿挫的语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看电影学歌曲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观看电影,学生会主动学习电影中的台词、英文歌曲及背景知识等,使学生能从影片中的只言片语到能引起共鸣的精辟句子的复述,从而有效地激发了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有助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

著名的语言学家Krashen曾指出:语言学习中头重要的是听力理解,所以听力训练应该放在语言学习的首位。但是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还有些同学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以至于羞于启口,导致听说能力普遍不高。用英语原版电影片段或者英文歌曲制作成微课,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介质的手段,是能很好地用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英语原声影视欣赏微课集图像、声音、听说理解任务为一体,在特定的语境中将语言展示出来,在图像情景的吸引下,伴随着纯正的英文,使学生更能感受到对白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学生在生动有趣、动态逼真、变化形象的情形之中听英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口语和听力水平。

(三) 有助于转变教学模式,建构以提高语言技能为主的课堂

原声影视欣赏视听微课地引入,改变了陈旧的课堂观,转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课堂模式,学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以原声影视歌曲为素材的小型“微课”,查看围绕素材的教案、课件等辅助性资源。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让学生更具有流动性、全球性。也让学习更加个性化,更加高效、更加普遍和开利用生动活泼的听说情景,使英语教学置于活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从而实现了以操练语言技能为主的英语学习过程.还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互动语间评价”。影视歌曲微课入英语教学,改变了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

(四) 有助于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弥补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

以英文影视歌曲制作成欣赏视听微课的素材,是英美国家文化在特定时代的经典浓缩,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外国文化的一个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可以直观地、近距离地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增强文化知识底蕴。同时,老师要注意为学生挖掘影片中相关的文化现象和词语的文化涵义,认真比较。老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对所选的影视歌曲素材进行对照和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合理加工置疑,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学习的目标文化,并能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中国文化,培养文化的敏感性,促进文化的学习,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五) 有助于学生提升英语思维能力,在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语言

原版影视歌曲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情景直观、真实、具体且接近生活,能真实而立体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既给了学生语言技能学习的便利条件,又给了学生语言学习所需的必要条件。学生在移动端欣赏教师制作的原版影视歌曲的微课过程中,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摆脱了母语的羁绊,又同时能刺激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反应与吸收。观看影视歌曲微课的过程是语言信息处理的过程,大量的丰富的语言材料进入大脑,让语言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沉闷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单一传授过程。原版影视歌曲制作成微课,能够有的放矢,教师能针对性地设计微型课,让学生进行思想延伸,培养学生对语言及语境的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进入一种用英语思维和心理交流的氛围之中,从而达到了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 原版影视歌曲的选择

(一) 选择的影视歌曲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要选择经典的或励志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对人生有启迪作用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片,让学生的价值观能够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 选择的影视歌曲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材料难度等,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果学生听不懂影片中的内容,对英语学习就没有兴趣和信心了。我们的材料会根据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选用。

(三) 选择的影视歌曲素材要口语含量大,发音清晰、语言地道、通俗易懂,内容与课文所学挂钩,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还能与所学的内容结合,更能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英美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同时也注意学生的心智,应该倾向于为他们选择生活片、爱情片、喜剧片、励志片,而不是恐怖片。

以上是笔者在英文电影微课教学中的?椎阈牡糜胩寤帷N⒖问且恢帜苋醚?生愿意学、并且学得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微课为代表的突破时空限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与选择的这种自由、自主的学习模式必定就是教育的未来,而原声影视欣赏视听微课进高中的英语学习中,会让我们的英语学习更精彩。但这个过程还有不短的路要走,我们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英语的影视歌曲微课制作会得到普及与完善,并且发挥其巨大且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刘婧,译.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李玉平,刘静波,付彦君.微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赵国忠,傅一岑.微课:课堂新革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7.

作者简介:

罗晓琴,王宇娇,湖南省益阳市,湖南省益阳市一中。

第三篇:情书视听语言分析

追忆似水年华——《情书》视听

语言分析

岩井俊二的处女作《情书》一上映便迅速引起轰动,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部岩井的作品。它具有典型的日系风格,画面似乎总是高光、过曝,使得颜色褪去了一部分色彩,显得清新淡雅。《情书》正是这样一部纯净的有关纯爱、有关死亡、有关追忆的电影。 博子在参加未婚夫男藤井树(以下简称男树)的悼念祭奠时,偶然抄下他中学纪念册上以前的地址。本来是不抱期望地寄了一封信过去,寥寥数字以寄托哀思,没想到居然收到回信,而且落款正是“藤井树”的名字。于是辗转周折了几番,终于明白,对方是和男树中学同班同名同姓的女孩。两个女子通过书信,女藤井树(以下简称女树)将封存在记忆深处的有关男树的“美好”回忆一一倾诉,也让博子得以了解未婚夫不为她所知道的一面。

由中山美惠分饰博子和女树这两个虽然相貌相似性格却相距甚远的角色,这就为影片设置了障碍,博子和女树不能够相见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故事结构和导演的设计巧妙地避免了二人相撞。博子与女树的通信往来,女树对男树的回忆刻画,加之影片三重线索插叙展开的叙事手法,共同构成了这一稳固而奇妙的三角关系。片中博子专程到小樽想要见一见女树未果,导演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镜头,在喧闹的路口,博子轻声呼唤了一句“藤井小姐”,已经骑车驶过的女树停下转身回头,此时镜头固定几秒,在所有观众都以为她们就此相见时,镜头切到全景,人潮扑拥过来,将博子淹没。女树没有看见博子,博子却清楚地看到了与自己相貌相似的女树,从而得知了男树选择自己的真正原因。她也怨恨过,但是到了最后,博子冲着埋葬着男树的远山一遍一遍撕心裂肺地大喊“你好吗?我很好!”时,一切都释然了,她不再念念不忘,不再怨恨,放下了一切对过往的怀恋,真正地与之告别。

整部电影就是一场对逝去时光的祭奠——逝去的故人、逝去的青春、逝去的朦胧的爱情。但是就日本的传统文化来讲,美好的事物中也总隐藏着幽怨和死亡的气息。日本有着“春日的樱花婀娜多姿,但其根下总埋着尸骨”的典故。该片虽如一首散文诗一般优美,但其中也处处藏匿着死亡的气息。男树的祭奠典礼、女树的感冒、女树父亲的过世、冻死在冰雪中的蜻蜓、旧屋搬迁、抢救女树等等这一系列传达着死亡讯息的符号贯穿着影片始终。几乎在岩井俊二的所有影片中,他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剥开死亡的面纱,《莉莉周》中的斗殴,《梦旅人》中的意外和手枪。影片中,博子和女树都笼罩在死亡中。尤其要讲的是女树在医院看病的场景。她靠在座位上睡着了,依稀听到护士在叫“藤井树”的名字。走廊的尽头突然被照亮,一辆无人推扶的病床从拐角处驶来,画面快速剪辑了两三次,病车越来越近,女树看到上面躺着的是正在被抢救的父亲,她与父亲站在走廊的两端,此时导演运用了补偿镜头(希区柯克镜头),摄影机一边后退一边使用快速向前变焦镜头,画面突然变形,楼道空间被拉长,树奔跑起来,镜头跟随在她身后,左上右下地来回摇摆,时不时切换她的侧脸与背影,当女树推开抢救室的门,画面突然切换到少女藤井树与少年藤井树的那次告别和中学开学时点名的情景。她梦中见到的人都已逝去,她的那段青春记忆也已逝去,现在她开始慢慢回想起来。然而死去父亲的妹夫忘记大哥的忌日,少女藤井树在父亲的葬礼日轻快地在雪地上滑冰,在忌中见到前来还书的男树露出灿烂的笑容……在这部影片中,岩井俊二将对死亡的写照处理的十分唯美,哀而不伤。

电视台出身的岩井俊二在电影的拍摄上也诸多沿用了拍摄电视的手法,如现场报道式的跟拍、多机位跳切。从传统上来讲,为了创造电影画幅内,角色之间、场景之间的立体感与空间感,进行角色的走位调度,纵深构图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这些目的,比如轨道的安排、变焦镜头的细微调整,以及灯光的精巧摆放,都是所谓现场调度所必须明确的工序。但是岩井俊二另辟蹊径,并不想一味的使用业已成熟的方案,而是大量地使用广角镜头,大量地进行非正常的多主光源布光,大量地进行机位的灵活变换,以一种高效省时省力,但是同时能带来一种莫名的临场感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影片中,导演使用浅景深镜头对中山美惠的表演进行诠释,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贴近人物。在构图上,既可以看到符合标准构图原则的稳定画面,也可以看到故意打破平衡的画面。人与景物相呼相应,景物的及时出现总能填补人物语言的短暂缺失,使得画面具有极强的流动性。

在色调的运用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讲述博子的这条线索时,画面是冷色调,到处充斥着漫无边际的皑皑白雪。影片的开始,一个长镜头,博子从雪地里起身,从离画面很近一直走到山下看不到人影,画面只有雪白和青黑两种色彩,博子的着装也以冷色系为主。直到秋叶先生向博子示爱的场景,才出现了桔红的火光;在讲述女树这一线索时,由于是冬季的小樽,处处被大雪覆盖,色调仍然偏冷,但好过博子;只有在回忆少年时期的画面,犹如宫崎骏的动画片一样色彩鲜艳。此时,配乐也由哀婉的钢琴曲转变成活泼轻快的小提琴曲。导演用暖色调描摹回忆,用冷色调书写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引导观众对这段回忆更加关注,其对于往昔的留恋和追忆可见一斑。

在用光方面,岩井俊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高光、逆光拍摄,这种在其他摄影师看来是自杀的行为,却成为他招牌式的电影风格。这样的手法,在《情书》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中均有体现。从摄影角度来看,所谓逆光摄影,是一种有别于正常摄影的技法,因为它所描绘的最终成品并不是人眼正常情况下能够识别的。一般来说,逆光摄影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剪影,因为往往背景曝光级数高于前景,背景正常曝光,缺少光线的前景就会漆黑一片。而正常的肉眼观察是看不见这一现象的,因为人眼会自动调节,保证注视区域的亮度信息完整。岩井俊二所使用的逆光技巧,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统一提高曝光量,从而能够看清人物的面孔,同时让人物的轮廓融化在稍微曝光过度的背景中。这个是接近肉眼观察的效果,而且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状况。一般电影会在电影布光上下很大功夫,通过4到5个角度的光线,塑造起在美术上十分正确的人物形象,但也因此丧失了真实性。而逆光,可以很好的充当主光源,同时淡化背景因素,突出演员的存在,真实性也大大增强。不矫揉造作,体现淳朴的美感,岩井的电影普遍存在这种倾向。同时,逆光是一种十分内敛的手段,这对于表现片中主角的心绪来说非常合适——男树深沉内敛的性格,最终也没有告白;女树朦胧的好感却也不了了之;博子压抑的情感寄托。我注意到,《情书》中所有存在窗户、门等会透光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光线效果,是由于高光太过充足而导致的,人物经过也因此而被虚化,轮廓若隐若现变得不那么真实。最经典的一个画面是,男树靠在窗边看书,身旁白色的窗帘随风舞动,男孩在窗帘旁若隐若现。此时,光线从窗外打进来,男孩处于逆光的位置。若是普通拍摄,男孩的面目将会暗淡不清,导演于是做了补光的处理,使男孩的面孔足够清晰而又与窗帘的高光部分形成对比,出现局部光斑的效果,亦真亦梦。女树不经意地抬起头,注视着沉默的少年,朦胧的情愫暗暗铺开。

影片的最后,女学生们将夹着画有少女藤井树的借书卡的书送到女树手里,书名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女树曾经翻看过借书卡,遗憾的是她没有发现背面的秘密。那本书是少年藤井树交给她手里,那次是他俩最后一次相见。女树拿着借书卡,明白了一切,一时间百转千回。之前进行的一场关于过去的回忆,她以为那是属于博子的,其实那是属于她自己的。

第四篇:《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

导言

本章的重点思考与练习

★(结合作品)影像的特点:

(1)影像具有的纪录性与幻觉性特点。

(2)纪录性是电影、电视影像所具有的本性;幻觉性则是影视艺术的生命 的源泉。

德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电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

第一讲镜头与分镜头、画框与构图

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1. ★ 镜头

镜头是一个便于研究与分析影视影像的基本单位。是指摄影(像)机从开始拍摄到结束拍摄所记录下的一段连续画面。对于观众而言,通常所谈论的镜头,则是特指经过剪辑以后,在两个剪切点之间的那一段画面。镜头由画面组成,有时一个画面就是一个镜头,但一个镜头又可以包含多个方面。

2. ★画框

画框,也叫(取)景框,用来把摄影机镜头的内外空间分割开来,从而使艺术创造与欣赏的空间与外在的真实世界相区别。

3.分镜头

把一个事件、场景划分成不同时间、地点、人物和动作,直到每个细节进行表现的方法就是分镜头。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1. 分镜头的产生。

(1)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拍摄一个完整片断时胶片不够长而采取的无意识组接的方法,促进了分镜头和镜头组接的产生。

(2)分镜头的出现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标志。

2.构图的主要原则。

(1)平衡原则:感觉舒服、协调;

(2)变化原则:表达特定的内涵;

(3)动态构图原则:画面中所有造型元素都在变化之中,其完整的视觉形象靠视觉积累形成,可以详尽地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以及对象在运动中所显示的含义。

第二讲景别与角度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景别的概念及其分类。

景别,指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者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是以人物(成年人)在影视画面上出现所占有的空间大小情况来确定;若画面中无人物,则按景物与人的比例参照划分。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类。

第三讲焦距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影视作品中的镜头类型及其各自的特征。

根据光学镜头焦距的可调和不可调,可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中,根据镜头焦距长短,又可分为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变焦镜头:指焦距可以发生变化的镜头,即一个镜头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调整焦距,当作标准镜头、短焦镜头或长焦镜头使用。

定焦镜头:(1)标准镜头:焦距=成像平面对角线大小长度;这种镜头观察事物与人眼的视觉效果相似,具有同样的视觉感觉、透视深度和视觉宽度;拍摄出来的被摄对象,使人感觉和实际生活一样。

(2)长焦镜头:俗称“望远镜头”,其焦距>成像平面对角线大小长度(大于50毫米);视角窄,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3)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其焦距<成像平面对角线大小长度;视角广,涵盖的景物范围广;对纵深景物有近大远小的夸张表现,非常有利于表现模向上宏伟壮观的场面。

第四讲运动摄影

本讲的主要内容

了解推、拉、摇、移、升降等不同运动镜头各自的特点与作用

第五讲灯光与色彩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1. ★ “三点布光法”及其设置步骤。

又称为“区域照明”,一般用于较小范围的场景照明。是电影、电视拍摄场景时,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布置,能将三维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纵深感的基本造型呈现在二维银屏上。

(1)将“主光”设置在摄影机的一侧,直接照射到人物身上;

(2)在另一侧布设“副光”(补光),部分地清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

(3)于人物背后布设“逆光”,将人物背景分离,增强人物的立体感。

2. 色彩基调

指在一部影片或一个段落中,以某种色彩为主导所构成的统

一、和谐的整体色彩倾向。

第6讲场面调度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1. ★场面调度(包含两个层次)

场面调度指导演、摄影师根据剧本提供的内容、情节、人物性格和情绪,组织安排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姿态手势和摄影机拍摄角度、距离与运动方式。包括:

(1)演员(人物)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行动方向、所处的位置变化以及演员之间的交流,构成不同景别、不同构图的画面,用以揭示人物关系、情绪的变化。

(2)镜头调度:指摄像机位置的变动、角度和景别的变化、运动摄影手段的运用等。

2. 纵深调度

即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充分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式,使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或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富于变化的演员调度,充分运用摄影机调度的多种运动形式,使镜头位置作纵深方向(推或拉)的运动。

3.★(结合作品)影视作品中的演员调度。

(1)调度内容:○1人物出场的方式、地点、与环境的关系;○2多个人物出场时,各自的关系、相互关系;○3人物行动空间,在该空间行动路线的调度。

(2)调度方式:横向调度;纵向调度;斜线调度;环形调度。

(3)调度技巧有:变换姿态;变换表演区;变换数量;换人;换位;远离或走近。

第7讲影视声音

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1. ★旁白

指以画外音(指声源不在画面内的声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通常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事抒情方式 也可以剧中人物“第一人称”的主观叙事方式;只对观众交代、说明情况,不与影片中的人物交流。

2. 解说词

是非叙事时空的创作者对叙事时空的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或解释。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 多用于非虚构的影视作品中,如新闻片、专题片、纪录片、科教片等。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1. 解说词的功能。

(1)扩大信息含量,补充画面不足,挖掘画面内涵;(2)渲染烘托气氛,提炼升华主题;(3)连接画面实现语言蒙太奇,顺利过渡转场,协调影片的转化艺术效果。

2. 音响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1)还原和创造逼真的环境效果;

(2)反映出人物某种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3)代替视像交代剧情;(4)产生对比、象征、隐喻等作用。

3. (结合作品)影视声音中对白的特性。

(1)动作性:说话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形体动作、与人物表情相配合、能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2)个性化:什么样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闻其声而知其人”。

(3)口语化:来自生活、力戒“学生腔”、“书卷气”。

4. ★(结合作品)影视音乐的他律性。

影视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音乐形式,具有鲜明的他律性。

(1)分段陈述,间断出现的不连贯形态。

(2)必须根据影片的题材内容进行构思创作,并且为剧情服务。

(3)整体上必须要与整部影片的艺术风格相统一,并要有助于创造丰满的银幕形象或表达人物的情感心理。

第8讲声画关系

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1. ★声画同步

又叫声画合一,指画面中的视像与它所发出的声音在时间上吻合一致,即声音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环境所产生的。

2.声画对立

又叫声画分立或声画分离,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相吻合,即声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环境所产生的,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1. (结合作品)影视作品中的声画关系类型。

(1)声画同步,又叫声画合一,指画面中的视像与它所发出的声音在时间上吻合一致,即声音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环境所产生的。画同步是最常见、最易被观众接受的声画关系。在当前的影视创作中,声画同步还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关系。其主要作用在于: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象的感染力。

(2)声画分立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声音的主观化作用,以连续进行的声音作为

纽带将一系列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衔接剧情、转化时空,达到独特的叙事结构的意义。

(3)声画对位,指声音与画面中的视觉形象各自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其声音不是画面中人或物动作的自然音响,而是根据需要选编的,但它的含义是与画面表现内容相一致的。这种声画结构形式,是通过声音与画面的相互作用,调动观众的联想,从而取得某种超出声、画本身的新的寓意。

2. ★声画对位的功能。

(1)可以巧妙地承担冲突性的叙事任务;(2)能够鲜明地描摹人物内心和营造独特氛围;(3)直接形象地表达深刻的象征含义。

第9讲剪辑

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

1. ★轴线

轴线,又称关系线、运动线、180度线。是指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的一条假定的直线。这条线的方向可由拍摄者决定,但一般由景中两个人物的视线所决定。一旦此线确定,180度的工作区间就建立了。

2. 剪辑

狭义的影视剪辑是影视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编导的意图和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然后寻找最佳排列顺序和剪接点进行组合的过程;广义的影视剪辑是指贯穿影视创作全过程的一种思维或意识,一般我们称之为剪辑意识。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

1.★如何确定轴线关系。

一般情况下,摄像机在选择拍摄角度时,不能随意越过画面中的轴线,而只能在轴线一侧的180度之内进行拍摄。否则,就会出现人物动作、方向和关系的偏离,称之为“离轴”或“越轴”。

2. ★(结合作品)剪辑的重要性。

苏联著名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普多夫金:“电影不是拍摄成的,而是剪辑成的。是由它的素材即一段一段的胶片剪辑成的。”

扎奇·斯坦恩伯格:“是剪辑成就了电影”。

剪辑对电影的影响是致命的,差的剪辑把电影推向深渊,好的剪辑能使电影起死回生。

剪辑对电影《美国往事》先以商业版失败后以导演版成功的影响。

第五篇: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一,填空,判断

1、景

景是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空间概念。

2、景别

摄影机从各种不同视距对拍摄对象拍摄时,所获得的范围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景和景别都是瞬间的空间呈现。

3、镜头

镜头是由包含在银幕景框内的主题素材的容量所界定的,一个镜头是摄影机从开拍到停止所记录的全部影像。

镜头主要是时间概念。

4、大远景

用广角镜头拍摄,通常高角度拍摄;用以定场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自然景色,渲染气氛创作意境。可以作为一个主镜头交代时间、空间背景以及拍摄主体的运动态势等,大远景镜头,有时被称为定位镜头(近距离镜头的空间参照框架),大都是外景镜头,这类镜头最有效的运用常见于一些史诗性影片中,如西部片、战争片、武士片、历史片。

5、全景镜头

以表现被摄对象全貌和所处位置局部环境为目的,交代事件发生环境和主体物间的关系,全景和远景比较,全景游明确的内容中心视野小些,被摄主体可能占满整个银幕,人物动作和环境比较清晰,是塑造环境中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全景又叫全身镜头,人物在画面中高度大致等同于画面高度,往往是一场戏的主镜头,

6、中景镜头

介于全景和特写间的镜头,视觉范围在人物膝盖以上。人物形体动作和神态表情可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是影视作品中使用最多的景别。能充分展示拍摄主体富有表现力的局部,角色间关系;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主要部分,环境降为其次。

7、大特写

是视距最近的一种镜头语言,能突出强调关键性细节,比如:惊愕的眼睛、泪水、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的情感宣泄和视觉冲击。

8、拍摄角度

摄影和镜头与拍摄对象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形成的夹角,即拍摄角度,角度界定取决于摄影机位置。

9、推镜头

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就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表现的部位,是渐进的解释过程。

10、拉镜头

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自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画面就从一个局部逐渐扩展使观众视点后移,看到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或揭示原先位于取景框外的惊奇事物。

11、移镜头

一般指摄影机跟随着表现主体的运动所作的横向平移或上下移动。移镜头使画面不断延伸,画面构图不断扩展,发生变化,富有运动感和节奏感。

12、空镜头

又称“景物镜头“,只视听作品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13、变焦镜头与移动镜头的区别

(1)透视比例:推拉镜头前景影像比背景影像变大(小)更快;变焦镜头等量变化(同时变大或变小)。透视比例相近。

(2)景深空间变化:变焦中短变长时,空间扁平(空间感弱),背景和前景更贴近,长变短时则相反。

推拉景深空间变化不明显

14、时空观

包括永恒的时空观,相对的时空观,浑沌的时空观

15、画框

也叫景框,是镜头拍摄的影像与真实世界的分割线,相当于镜头的视野范围,是对真实空间中对影视作品最富有表现力的那部分影像。

16、画面构图

所谓影视画面的构图,是指纳入影视画面中的各影像元素之间的关系(分布)和配置,即指人、景、物、的位置分布及形、光、色的配合。

17、封闭性构图

也是常规的影视构图,它遵循传统的构图原则,强调把框架边缘内看作画面空间,最求画面内部的统

一、完整、和谐、均衡。

18、开放性构图

是非常规的构图,它强调把框架当作“窗口”,把画面内外连成整体。

19、硬光

直射光,明暗反差大,阴影突出,塑造男性的阳刚和强硬,有力的,征服的,动态感强的形象。

20、软光

散射光,明暗反差小,阴影弱化,塑造女性的柔弱的,静态的形象。

21、顶光

蝴蝶光,突出人物脸部轮廓,显现颧骨的阴影,起增强骨干或丑化人物效果。

22、底光

魔鬼光,骷髅光,夸张深陷的眼光,塑造恐怖的形象,丑化人物效果。

23、现实主义照明

青睐现成照明,具有纪录片的外观和轮廓之感,鲜有明显的照明(真实感,记录感较强)

24、三点照明

主光:主要光源位于被摄主体的前面,有一定角度,用于营造影像重心,吸引目光,形成动作或表情焦点。

补助光:弱压主光源的刺目效果,揭示原本隐没在阴影中的次要细节。

后光(逆光):光源位于被摄主体的后面,使主体轮廓清晰,有立体感,区分背景和前景形象,加强影响的三维效果。

三点照明不足:成本高

补充:三点照明在低调照明(通常用散光,弱光)中,表现力最强,高调照明中可以营造更柔和的摄影效果(可以弱化刺目的白光)

25、色彩三要素

色相:及色彩的外貌,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且有不同特征

明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色相是色彩的外表,明度都是色彩的立体骨骼

纯度:即色彩的浑浊程度

纯度的变化,是从最高纯度色(最鲜艳色),到最低纯度色(中性灰)之间的等级变化。纯度最高的是红色,黄色次之;绿色的纯度只是红色的一半。

26、暖色与冷色

色的冷暖属性是色觉与温度感连结的色彩感受现象。

冷暖色最容易引起生理上,心理上的共鸣。

红色,橙色,黄色等容易让人联想到火,炎热,干燥的土地,洒满大地的阳光等—暖色

蓝色,蓝紫色,青色等,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夜空,树荫,冰灯—冷色

27、运动镜头

符合视点和剪辑的要求

28、对白

是人物语言在影视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29、独白

独白主要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

30、旁白

旁白是一画外音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自述或第三人称的评论和解说,用于交待时间,地点,人物,环境,背景等。让观众的欣赏有一个思想准备,以引起某种悬念或对剧情作蜻蜓点水式,画龙点睛式的议论和点评,给观众留下无穷的思索,旁白还用在剧情大幅度时空跳跃时,对省略的事件过程作简短的说明,使之过渡自然。

31、音乐的分类

从发音种类上讲,包括器乐和声乐;从音乐形态上讲,包括有声音源和无声源。 名词解释

场面调度:指导演对一个场景路线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以及拍摄现场个部门,各元素的调配安排,以达到叙事的表意的目的。

封闭性构图:也是常规的影视构图,他遵循传统的构图原则,强调把框架边缘内看做画面空间,追求画面内部的统

一、完整、和谐、均衡。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视听作品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定格:第一段的结尾画面作定格处理,使人产生瞬间的视觉停顿,接着出现下一个画面,这比较适合于不同主体段落间的转换。另外还有闪白闪黑等。

画面构图:所谓影视画面构图,是指纳入影片画面中的各影像元素之间的关系(分布)和分配,即指人、景、物的位置分布及形、光、色的配合。

画面环境:指主体或者包括陪体所处的环境,即是前景(主体人物前方的景物)、后景(在主体人物后面紧挨主体人物的景别)、和背景(能够映衬主体的大环境) 时空观:主要包括永恒的时空观(按照日常的时间来组织镜头)、相对的时空观(有意的把时间延长或压缩来表现)、混沌的时空观。

转场手段:转场,指两个镜头之间的衔接技巧。主要有:切入切出、淡入淡出、叠出叠入、划出划入、圈出圈入、翻页、定格。

景深:指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视觉暂留:人的大脑可以把人眼所看到的视觉形象,在视网膜上保留时间比眼睛实际的记录时间稍长一些,而这种现象的支流性使得视网膜上一系列独立的形象,可以互相连接,甚至混合起来,从而给人以影像的幻觉。

轴线原则:为了保持连贯的方向感,一组镜头中机位和被摄对象的位置变化是受限的,一个连续的时空段落中的动作是依照一条可辨识的线进行的,这条线被称为动作轴线,通过这条轴线画一个半圆区域也称为180度区域,在此区域内机位变化时允许的不会混淆观众的方向感。

简答+论述

1声音对电影艺术的推动和影响

1改变观众的欣赏习惯,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视觉——综合感知) 2延伸了电影公司,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3改变了电影的叙事规则

(1) 首先,声音担当了部分叙事功能,比如通过对白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推动情节发展,运用音乐抒发感情,使用声画对位法营造某种委婉含蓄的意境 (2) 其次,声音称为极为重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人物声音的特质,语言的风格都是人物性格的最直接体现之一

(3) 此外,声音本身的持续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造型感,可以把握电影的节奏,形成特殊的表现力。

(4) 通过剪辑,用声音使不同空间的镜头得以任意连接,并产生新的含义。

4各类影片获得新的发展

音乐片,歌舞片等新的影片类型出现,并使一些特定题材的电影,如侦探片,恐怖片获得新的发展。

2影视剧中人物配音的基本要求 1把握角色特点,贴合人物口型

人物口型长短,译制片要注意台词的编辑 人物口型的开合,例:come in——请进 人物口型的松紧(情绪和气息的控制) 2把握角色心理节奏,贴合人物行为 (1)“共命运,同呼吸” (2)贴合体态语言

(3)细节传神(呵欠,吞咽细腻处理) 3把握作品主题,贴合画面情境 人物的身份感要明确

人物语言及音量与景别和环境贴合

声音变化与摄影机运动和人物运动相一致

3画面构图的组成元素及作用 1线条

直线与平行线:力量的平衡,关系和谐,静态。秩序 对角线:矛盾冲突,力量对比,动态 交错线:混乱,无序,反常 2形状

三角形:透视关系,冲突,运动 对称型:强调稳定,和谐,分享 负空间:失衡或失落

圆形:安全,环绕和女性准则 3元素数量

一个:孤立,平静,重要 三五七:动感,失衡,变化

二四六:平稳,均衡,相似,和谐 4重心

重心下置和居中:稳定,有序 重心上置:沉重,压力,惊诧

重心倾斜:不平衡,不稳定,不安 5平衡:静态,和谐,平等,经典构图 失衡:非常态。戏剧性。心理失常无序

6大小:面积对比关系,力量和身份对比,强调,渲染气氛

7光影,色彩变化:视觉重心转移,突出细节,营造意境 4场面调度的手法

(1) 纵深调度:利用人或物做前景,后景人物在纵深处由后面向前移动,即由全景走向近景,或反之。作用:强调景深,动态,重点的转移,增强表现力。

(2) 平面调度:来自戏剧舞台,通过人物的移动来转换观众的视觉焦点。作用:绘图感强,易于展现连续的动作或连贯的情节,但缺乏透视感和冲击力

(3) 重复调度:相同或相近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作用;突出强调或进行某种暗示 (4) 对比调度:把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加以对比或衬托

(5) 象征调度: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终寓意或象征某种内在含义 (6) 群众场面调度:表达主题的深度和广度,营造气势和氛围 5连贯性剪辑相关理论

(一) 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

1机械的保持动作的连续性

首先,剪辑要服务于叙事和戏剧性需要 其次,选择剪辑点时最好选择连续动作的间歇 2运用心理补偿实现时间的省略 (1)、直接运用动作的省略 (2)、镜头暂时从主体身上移开:方式:

A、改变拍摄角度

B、通过反应镜头(通过周围人、旁边人的反映来表达连贯性) C、前一个镜头暗示 (3)、光学效果处理(淡入淡出

叠化

划等衔接技巧)

(二) 保持空间上的完整性(同一性和封闭性)

1轴线原则(180度区域)

为了保持连贯的方向感,一组镜头中机位和被摄主体对象的位置变化是受限的,一个连续的时空段落中的动作时依照一条可辨识的线进行的,这条线被称为轴线,通过这条轴线画一个半圆区域,也成180°区域在此区域内机位变化是允许的不会混淆观众的方向感。

如何确定一场戏的轴线:

(1) 静止的对象:轴线可以任意确定,确定不能更改 (2) 两个对象:两者之间连一条直线就是轴线

(3) 一群对象:离摄影机最近的两个对象间连一条线就是轴线 (4) 运动的对象:对象运动的方向线就是轴线 2 全景表明空间

3 创造上下镜头在空间的明晰因果关系

上一篇:艺术考试音乐常识下一篇:影视艺术协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