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公司测量管理制度

2022-11-19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或从事某一工作的人员起到约束作用,这是他们行动的标准和依据。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收藏的《工程公司测量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工程公司测量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爱护好测量仪器及工具是我们每一位测量工作者应具备的品德。由于测量工作是在室外进行,受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维护好测量仪器非常重要,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是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否则不但影响测量工作的进展和任务的完成,而且会造成仪器损坏。为此,我们必须正确使用仪器,了解仪器性能,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加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一、 仪器设备的配置

各项目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配备合理、适用、经济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 仪器的调拨及购置

对新上项目如果需要测量仪器,由工程管理部根据公司的测量仪器分布情况优先考虑调拨,如确需购买测量仪器各分公司、直属项目部应填写《仪器购置申请单》,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对项目测量仪器的调拨,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间要填写《仪器设备调拨单》,并注明仪器的完好情况以及仪器的配套附件等相应内容。

三、 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局集团公司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新购仪器,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

3、按规定仪器每年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进行年检,定期送检,准确记载鉴定维修情况,做好日常保养,确保在用测量仪器在检定期内状态良好。

4、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仪器出库、入库调迁项目,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

5、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为不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了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经修复准确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辩、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6、测量仪器的申请购买及报废由各单位报公司工程管理部,由公司总工程师及主管领导负责审批,公司对全项目的仪器配备和管理情况每年检查一次,要求做到帐、物、卡相符,技术档案齐全。

7、测量仪器必须定人保管、保养、检测及送检,对贵重精密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铅垂仪)应规定专人保管,专人专用,专人送检,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降低精度。

8、测量仪器保管人员需熟悉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督促测量人员按规范操作和保养测量仪器,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做法。

9、公司工程部是测量仪器的主管部门,负责测量仪器的调拨、登记、监督和管理。各分公司、直属项目部是责任部门,分公司、直属项目部总工程师是第一责任,工程科负责具体实施。

四、有关测量仪器的购买费用、办理固定资产手续应执行相应规定。

附表一:测量仪器购置申请审批表

附表二:测量仪器调拨单

附表三:测量仪器报废申请审批表

公司工程管理部

2008年7月8日

第二篇: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1主要内容

本章规定了建筑施工测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机构与程序,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

2测量管理机构

2.1公司设测量管理人员,在技术质量部领导下工作,负责公司的测量管理工作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

2.2区域公司设测量人员,在本单位技术科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及测量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

2.3项目部设专(兼)职测量人员,接受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3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

3.1各区域公司测量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开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

3.2工程定位放线应有项目主管工程师或工长在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人员及时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复核签字,同时通知甲方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

4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

4.1沉降观测工程的范围:

4.1.1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惩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

建筑物安全等级

对一级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应将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

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

4.1.2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下表选用适当的安全等级。

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

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对建于砂土、碎石类土上的桩基,由于其沉降量小,时效不显著,无需进行观测。如设计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

4.1.3对于

二、三级建筑物可根据设计、勘察要求,确定是否进行沉降观测,原则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均应进行沉降观测。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求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山区,同大地测量点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有强制归心装置。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要求这些工作极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量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数量不少于6个。点的设置应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点的位置宜选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高低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4)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置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7)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型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布点,点数不少于4个。

(10)地基土的分层沉降观测点,应选择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中心附近。观测标志深度,最浅的应在基础底面50cm以下;最深的应超过理论上的压缩层厚度。

(11)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布设范围,宜为建筑物基础深度的2—3倍,并应由密到疏布点。

4.3沉降观测方法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测量方法。单个构件,可采用测微水准或机械倾斜仪、电子倾斜仪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宜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米。水准测量应采用闭合法。

每次变形观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3)固定观测人员;

(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

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应适当调整。

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每施工完一层(包括地下部分)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按不同荷载阶段分次观测,但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5次。

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稳定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第一年不少于3-5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沙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黏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

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

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观测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4.4测量人员及时绘制沉降曲线,对每一次的观测结果必须及时向主管工程师汇报,竣工时将观测资料整理好交项目主管工程师列入工程技术资料档案。

4.5位移观测详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87。

6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

6.1公司、区域公司必须建立完整的测量仪器台帐。测量仪器的购置与报废,应由使用单位提交书面申请上报公司技术质量部。

6.2配给各单位的测量仪器,产权归公司所有,根据工程任务的需要,公司有权调配各单位的测量仪器。

6.3凡拥有测量仪器的单位必须由测量员管理和使用,非测量人员和未经测量培训取证人员不得使用测量仪器。

6.4凡新成立的单位,测量仪器的配备按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由使用单位书面申请,公司技术质量部统一调配或批准购买。

6.5联营队伍的测量仪器,应由项目部负责管理,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合格后使用。

6.6测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工作,按公司程序文件要求由各单位计量部门负责。

6.7测量人员使用测量仪器前,一定进行严格的计量检定,未经检定的测量仪器不得使用于工程。

6.8对由于失职造成测量仪器损坏、丢失的,按财产的价格进行赔偿和处罚。

6.9各单位如有不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及时上交公司,由测量人员对测量仪器进行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篇:项目部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风电机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测量及仪器管理办法

SH4-上风电-2010-2008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三航局有限公司

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风电机基础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8年9月

工程测量及仪器管理办法

1总则

1.1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

1.2测量仪器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

1.3依据《中交三航局有限公司工程质量管理文件》等文件,制定工程测量及仪器管理办法。

2工程测量管理

2.1测量施工方案编制、审批

2.1.1开工前编制测量施工方案,填写施工方案报审表并办妥审批手续。测量施工方案可按分项施工方案编制,也可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设置测量施工组织设计的专门章节,作为工程施工中对测量工作的技术指导性文件。

2.1.2测量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结合工程实际提出测量工作的基本目标、任务和要求;

(2) 起始控制点的交接、检测的情况或要求;

(3) 首级及加密施工控制网的测设方案、计算方法;

(4) 施工放样及其他重要或必要的测量工作技术方案;

(5) 疑难、复杂测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6) 工程施工中测量新设备、新方法的运用计划;

(7) 施工测量所执行的规范;

(8)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2.2首级施工控制网起始点的交接

2.2.1首级施工控制网起始点(包括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应由业主(或业主委托的单位)以书面形式提供给项目部,并现场确认。交接双方单位负责人须在交接文件上签认。

2.2.2首级施工控制网起始点在启用前,项目部须对其作检测并报业主(或业主委托的单位)确认。

(1) 当点位精度符合要求时,将点位检测及利用情况以书面形式报业主(或业主委托的单位)确认。

(2) 当点位精度不符合要求时,也要将检测情况及处理意见报业主(或业主委托的

单位),在得到正式回复前,不得作为本工程首级施工控制网起始点。

2.3施工控制网(点)测设与验收

2.3.1在首级施工控制网起始点检测通过后,尽快完成首级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工作。

2.3.2施工控制网(点)应根据测量施工方案,按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进行布点和测设,并编写详细的《首级施工控制网(点)测设技术报告》。

2.3.3《首级施工控制网(点)测设技术报告》内容应根据相关的测量规范规定。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工程概况;

(2) 布网(点)说明;

(3) 仪器情况;

(4) 布设形式;

(5) 观测方法;

(6) 计算、平差和精度评定依据、方法;

(7) 计算成果及原始记录(实测资料)等。

2.3.4首级及加密施工控制网(点)的测设成果在项目部内部验收通过后,报公司技术质量部验收通过并填写验收记录表。验收主要内容有:

(1) 外业记录和内业资料是否齐全规范;

(2) 测量方法是否合理;

(3) 记录是否真实可靠;

(4) 记注是否清楚明显;

(5) 计算是否正确;

(6) 图表是否齐全;

(7) 现场坐标比对是否一致。 2.3.5公司技术质量部验收通过后,首级施工控制网(点)的测设成果报监理审核批准。

2.3.6项目部应做好首级及加密施工控制网(点)的定期复测工作,并作好记录。复测间隔应根据点位埋设的情况确定,最长期限不得超过相关规范规定。复测发现点位有位移时,须及时恢复、修正,并履行相关的验收手续。

2.4施工放样

2.4.1日常施工放样工作应严格按《规范》、设计(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设计变更)及测量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要求进行。

2.4.2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测量技术要求,对测量班组进行专项技术交

底。

2.4.3沉桩定位计算需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三级复核,三级复核分别:班组、施工员、质量员,项目技术负责人抽查计算不少于总数的10%。

2.4.4建筑物、构筑物主轴线放样数据(如:房屋、大坝等);大型构件(如:沉井、沉箱、大跨度梁等)的安装数据及其他重要数据的计算须有校核手段,编制相应的计算说明(书),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

2.4.5外业放样工作、测量工作应按要求作好记录,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各种测量记录须按要求填写,不得涂改,签字手续齐全。

2.5变形测量

2.5.1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变形测量的项目,编写专项变形测量方案。

2.5.2专项变形测量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工作点及观测点的布设;

(2) 观测方案设计;

(3) 观测精度及观测周期的确定;

(4)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

2.5.3变形测量数据应认真记录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必要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变形进行分析处理,按时提交分析报告,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应能真实直观地反映已有的变形情况。

3测量仪器管理

3.1仪器的检验和校正

3.1.1新购仪器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并取得合格证书。

3.1.2各类测量仪器在使用时必须定期送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检定时间不得超出上次检定的有效期。

3.1.3技术质量部负责测量仪器检定管理工作。

3.1.4技术质量部负责及时通知测量施工员在有效期到期前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检测。

3.1.5检定(校准)证书原件送技术质量部保留,复印一份项目部留底。

3.1.6各类测量仪器的日常维护、检验和校核工作。

(1) 各类仪器包括水平仪、水准仪、全站仪、测深仪,以及水准尺、反射棱镜等重要工具。

(2) 仪器的日常检验和校正项目限差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具体的检验和校正操作可参考使用说明或相关资料进行。

(3) 当发生如下情况时,需进行仪器的日常检验和校正:

a. 经常使用的水准仪检验和校正间隔超过半个月;

b. 经常使用的全站仪检验和校正间隔超过一个月;

c. 长期闲置或封存的仪器使用前;

d. 长途运输或颠簸后的仪器;

e. 使用中发现异常的仪器。

3.1.7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时出现下列情况,仪器严禁使用:

(1) 仪器的技术指标检验校正后达不到标称精度;

(2) 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

(3) 超过检定周期。

3.2仪器的故障处理

3.2.1当仪器出现故障时,项目部应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1) 系统或软件故障,项目部可自行解决。

(2) 硬件故障,项目部不得擅自送修,应及时报公司技术质量部和船机动力部,在确定故障产生原因后公司技术质量部送修。

3.2.2当仪器使用超过最长使用期、故障无法修复或不值得维修时,项目部提交书面报废报告及仪器实物,由技术质量部、船机动力部核实,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同意报废。

3.2.3报废仪器实物交船机动力部处理。

3.3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3.3.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3.3.2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3.3.3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3.3.4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

压以免损坏仪器。

3.4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3.4.1电子设备电池要按要求及时充电。

3.4.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3.4.3使用全站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

3.4.4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先作好相应的防晒、防淋、防潮措施。

3.4.5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仪器操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3.4.6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进行装箱。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后装箱。

3.4.7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并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3.4.8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做好防震、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正放,不可倒置。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汽车时,应将仪器放在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动损坏仪器。

3.4.9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

3.4.10测量仪器要专人(测量施工员)使用,定期进行维护。

3.4.11当测量仪器出现下列情况进为不合格,应停止使用:

(1) 已经损坏;

(2) 过载或误操作;

(3) 功能出现了紊乱;

(4) 显示不正常;

(5) 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6) 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

(7) 零点漂移严重;

(8) 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结果可靠性低;

(9) 损坏后无法修复。

第四篇:公司技术部测量员管理制度

公司测量员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工作是生产 、安全、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和各岗位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更好的服务生产,结合实际工程现场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1、 测量员严格执行上下班签到制度。不得代签、替签和补签。早上如有特殊情况向上级领

导请假。

2、 每天工作前每个测量员必须同自己分管范围的班组、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

3、 每个测量人员要时刻掌握各个分管范围的作业规程及技术数据,包括标高尺寸、轴线位

置等;做到“图纸、资料、实际”三统一原则。

4、每一片分管技术员须在整个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线、验线工

作,并要在审查测量放线方案和指导检查测量放线等方面加强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避免返工。

5、测量放线必须不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施工,做到高效,准确,清晰。

6、负责对测量仪器的检查、校准、维修和保养

技术部

2012年4月18日

第五篇:高速公路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保证工程质量,

二、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搞好工程测量提高测量成果水平,是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工程测量的技术依据必须是所承担工程项目现行的规范、规则、规定及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没有现成的规范、规则和规定可依时,可参照相近行业标准,制定临时办法,报上一级审批,供实施。

四、工程测量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集体活动。每一个从事工程测量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好习惯。

第二章 测量人员管理

一、测量人员需持证上岗。

二、测量工程师不得少于2人,且必须具有大专以上文化,且有四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测量员必须具有中技以上学历,且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三、测量工程师与主要测量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换岗位。特殊情况非调换不可的,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各项测量交接资料要清楚,交接手续要齐全,交接双方签字认可,并形成纪要作为资料存档。

四、测量人员名单、上岗证、工作简历须上报总监办存档。

第三章 测量仪器管理

一、仪器配置

仪器设备的配置:项目部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尽可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仪器检定

1、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用机。

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3、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4、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三、仪器使用与保管

1、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作。

2、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3、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

4、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5、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做好防震、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正放,不可倒置。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汽车时,应将仪器放在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动颠簸损坏仪器。

6、必须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仪器出库、入库调迁项目,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

7、测量仪器必须定人保管,对贵重精密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铅垂仪)应规定专人保管,专人专用,专人送检,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降低精度。

第四章 测量管理

一、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资料和控制点加密测量等资料须报总监审核批准并报业主备案。

- 2

4、高程测量资料可以采用全站仪测量的方法和表格填写。但构造物的上部构造和路床顶面及以上部分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的表格和测量方法进行现场控制。

七、施工测量监理外业工作:

1、对承包人所进行的外业测量工作,根据其操作的规范程度和操作质量,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抽测,检测不合格时应加大抽测密度。

2、重视测量报验工作程序。由施工单位测量负责人对测量监理员或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提前24小时进行报检。

3、对路基等工程,按单元划分,每200米抽测4个断面(自检频率为:直线段每50米1个断面,曲线段每20米1个断面)

4、对桥涵工程的抽检频率为不低于20%(重要部位频率不低于50%,抽检部位为桩基、承台、墩柱、盖梁、支座垫石、支座等部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桥台及涵洞包括轴线和形体尺寸)。

5、开工前,对和原有高速公路的连接部位进行平面位置和标高的现场测量和复核,如测量结果与设计不相符合,须报建设单位。

6、对检测中发现的测量缺陷和事故,必须及时汇报并积极落实处理措施,不得擅自处理,更不得隐瞒不报。

八、竣工测量监理工作:

1、工程竣工后,设计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及施工需要而加密的导线点、水准点,因桥梁、道路的竣工,部分控制点间已不可能通视,这时在尽可能利用设计提供的控制点情况下,将控制导线点重新设立在工程的部分桥梁耳墙上,(该部位最容易保护和使用,而且相对稳定),同时将高程点联测到同一点,以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2、路基竣工后,应对承包人的竣工测量结果进行校核、检测,测量项目如下:

2.1 路基竣工后,路中桩,双幅每半幅中桩及边桩曲线要素点断面必须检测其高程、宽度、横坡。

3. 桥梁竣工后,应对承包人的竣工测量结果进行校核,并进行检测,测量项目如下:

3.1 各工程部位竣工后及时检测其轴线(或中心)偏位,高程及其几何尺寸,

- 45 -

上一篇:工程部制度及岗位职责下一篇:工程技术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