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效益情况报告

2023-01-11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研经费效益情况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科研经费效益情况报告

科研课题经费财务审计报告-

江苏××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审(2016)第号

————————★ —————————

××项目名称(编号: ) 科研课题经费专项审计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提示:重点说明:(1)项目合同规定、实际完成概况;(2)财政经费拨付、使用概况;(3)自筹经费合同规定和实际概况。

二、科研课题经费拨付和使用情况

(一)拨付情况

1、拨付合同规定:

2、拨付实际时间:

3、拨付的账务处理:

4、拨付是否存在问题:

(二)使用情况

1、合同规定:

2、合同或申请拨款时明细支出项目预算情况:

3、实际执行的明细支出项目决算情况:

4、决算与预算各明细项目差异情况说明:

5、使用是否存在问题:

三、自筹经费情况

(一)自筹经费合同规定:

(二)自筹经费预算明细项目:

(三)自筹经费实际到位情况

1、实际明细项目情况:

2、自筹经费决算与预算明细对照情况:

3、自筹经费决算与预算明细差异说明:

4、自筹经费是否存在问题:

四、项目管理情况

(一)制度制定情况:

(二)制度执行情况:

(三)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五、审计结论

审计结论分三种类型:“符合相关规定和合同”/“基本符合相关规定和合同” /第三类“不符合相关规定和合同”

建议:

第二篇:论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

浙江警察学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

选题代码03

4姓名谢威伟

准考证号01941310180

3专业

指导教师

论文字数5283

联系电话(公安虚拟号或手机长号)13588766556

论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

谢威伟

【摘 要】效益,指的是效果与利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部门的经济管理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公安机关作为我国的行政执行机关,政府的职能部门,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数量有限的公安经费,切实提高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是当前各级、各地公安机关正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近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我认为这对公安机关如何高效使用公安经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即在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中形成对公安经费的有效、合理使用体系。

【关键词】公安经费使用效益;公安经费保障;公安经费管理;监督机制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是自古以来在我国军队里盛行的一句名言,强调的是后勤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公安机关虽不是军队,但它是一支准军事化的队伍,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公安机关是天天在执勤办案的,没有经费作保障,很难发挥出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即使我们的警察素质再高,但只凭两条腿跑,没有很好的装备,即使跑得再快,也不一定追得上利用现代交通工具逃跑的犯罪分子。所以公安机关的经费就显的极为重要,如何提高公安经费的使用效益,便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广义上来说,公安经费指的是用于公安事业方面的各种经常性费用。具体来说,公安经费指的是公安机关在从事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的各种警务活动中使用有限的经费所产生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无形或有形的等等使用效益,并且它又包含公安机关各部门通过经费支出所产生的各种实际效果, 既有现实的又含潜在的; 既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同时,各种效益的成果集中地反映在两方面:

一、可定量分析的成果,比如公安机关的装备品质、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度等等;

二、可定性分析的成果,比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社会的稳定性、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等等。公安机关在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的不完善等方面的因素,暴露了很多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公安经费的保障存在问题

(一)公安经费保障制度不科学、不规范

公安经费保障制度不科学、不规范和在日常保障运作方面经常遇到的较多困难是公安机关经费紧张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预算的核定标准并不科学合理。现在的公安机关关于经费的预算安排,除人员的经费和行政的经费以外,其他一些比如装备费、办案费、装备和设施的修缮及维护费等开支缺乏科学合理的核定标准。这些标准财政部门不认可,而且办案费没有列入预算,也没有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备的办案经费开支标准,导致公安经费保障制度的不科学。

二、基层公安机关预算安排经费严重不足。有不少县级财政只安排当地公安机关警员的基本工资预算,这使公安机关经费不足,主要靠罚款的收入来维持支出,导致“以收定支”、“以罚定支”的现象十分严重,当地公安机关的经费根本无法满足正常业务和后勤保障需求。而且有些地方公安机关的经费开支严重脱离实际支出,有的还在沿用以前的旧标准,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基层公安机关的经费负担。

三、公安经费保障制度在实施中缺乏有力保证,实施不规范。虽然建立了各级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制度,政府财政也制定了一定的预算,但“给不给,给多少随意性大”,往往是视公安机关本身创收的情况而定,没明确各级财政对公安经费保障责任,政府对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缺乏制度、法律的保证。

四、公安机关检查考核过于频繁。“好钢”不能真正用在“刀刃上”,随着考评绩效的规范,各部门都制定出相应的考评标准,并且加大了检查力度。但考核检查过于频繁,由于基层单位濒于应付检查,加大了经费开支,加重了基层公安机关的负担。

(二) 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内容不明确

我国当前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内容不明确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标准不清。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内容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完整的体系,没有明确公安经费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传统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内容过于狭窄僵化,如采用传统的经费预算方式往往会制约公安机关在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与高发的重特大案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1]。落实存在困难也是主要问题。公安经费保障机制所确立的各种内容在现实实践中的落实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比如基层中因基础设施建设量大而其投入难以落实,长期警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想要增加编制又怕负担不起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公安事业向前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那些受经济条件较大的地区的公安机关,不要说增加警力,就连对当前雇佣的人民警察的负担问题都把当地政府压的喘不过气来。

(三) 经费保障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步,特别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公安经费的区域分布也出现很大的差异。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公安保障水平比西部欠发达地区要高,省一级的公安经费保障比市一级的要高,市一级的比县一级和基层的要高。对于公安经费的标准制定,在2005年2月已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公安部门的工作日益繁重,工作量大,而人力物力缺乏,无法满足正常的公安工作的开展,公安工作所需费用逐年增加。已有的公安经费保障标准不能适应现有的公安事业的发展。[2] 这些的各地区不平衡的公安经费问题,直接导致了落后地区的办公环境和条件、公安基础设备较差,也影响了公安机关的职能的发挥,对公安日常工作的整体发展和推进有阻碍。公安经费投入不足公安经费的保障就根本无从谈起。很多贫困地区的公安机关办案经费往往需要自筹资金,严重制约了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公安经费的管理存在问题

(一)公安机关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浪费严重

由于经费短缺,公安机关的管理部门既要考虑如何维持工作正常运转,又要应付各种突发性、临时性的警务活动和专项活动的经费支出,所以,公安机关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很难在统筹兼顾中做到突出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限公安经费的最优化使用。公安财务管理存在统筹规划不够、监督指导不力等问题,资金使用浪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011年9月14日,阳新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黄石市公安局原副局长程时亮因犯贪污罪、受贿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财产120万元。从公安系统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程时亮的犯罪经历发人深省。民警待遇差,拖欠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同时也不利于队伍的管理。加上财政困难公安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贫困县公安机关拖欠民警补助津贴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市县对增加的民警工作大打折扣、不兑现或者长期拖欠,一些应有的从优待警的措施无法落到实处。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乱收滥罚现象,部分民警因家庭困难大思想压力加重,精神涣散,还有一些民警由于工资低、待遇差而对公安工作失去信心,淡化了执法为民意识。

(二) 行政经费得不到保证,计划经常落空

在计划经济时代,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按计划运作,虽然经费贫乏,但经费保障与业务工作之间供需矛盾并不十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实行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公安机关经费严重不足,基本保障不力已成为全局性的一大难题,严重制约了公安机关的生存与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活动,危及司法公正和损害公安队伍形象。经费保障缺乏法律保证。一是无法可依。以基层公安机关为例,虽然《人民警察法》第37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的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但这只是一种宣告性条文,没有明确对违反此规定需要追究责任的规定,缺乏可执行的具体的配套的法律制度。二是有法不依。《预算法》的实施缺乏有力的监督和保证,应纳入预算的,没有纳入预算,如公安警衔工资等;已纳入预算的又缺乏刚性,执行中的随意性很大,计划时常落空,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预算内资金也要请示审批,出现了不要不给的局面;预算经费严重不足,一般只将人头费和有限的专案费列为预算重点,将公安机关等同于其他行政单位一样列预算,财政只拔政法干警工资的四大块(即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其它部分(如岗位津贴、下乡补贴、防暑降温费等)由预算外资金解决。[3] 有些基层公安机关的经费来源除财政预算外,大部分经费的来源来自于罚款没收的收入和向各部门寻求赞助、行政性收入返回。尽管这样做了,但其经费缺口仍然很大,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三、提高公安经费使用效益的方法

(一) 加强监督,提高人员素质,定期开展素质教育

一要以国家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指标为依据,坚持量力而行、量人为出的原则,对年度经费、项目经费进行充分论证,提高预算的权威性。在决策中,要特别注意发挥经费的调节器作用,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对一些预算偏高,离开公安经费使用效益总体目标的现象要及时纠正经费预算计划要留有余地,不可满打满算,应根据历年执行预算情况,合理、适当地保持经费预算弹性。二要强化公安机关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一是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都要强化“预

算”意识,实行部门预算后,“各项支出都必须有预算,预算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就必须依照执行”,要结合公安机关年度工作部署,围绕重点,编制好年度公安经费预算。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公安工作机制改革,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杜绝各警种、各部门对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三是要努力提高经费保障资源的配给水平。要合理配置警力资源,对职能重叠的机构予以撤并,使警力的重心下移,使有限的警力和有限的经费很好地结合起来。四是要深化公安财务归口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形成统

一、有序、监督有力的财务管理制度。[4]定时对警员开展监督理念教育,为监督执法权力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实现全警监督。针对部分警员监督意识薄弱、职责权限不清的问题,应以公安部纪委书记、督察长祝春林同志提出的公安监督“六条理念”为着重点,组织公安机关全体民警特别是监督部门的同志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教育广大民警深刻认识公安监督涉及全警、人人有责的特性,辩证分析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区别,公安监督对于保障公安执法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公安经费保障机制

解决公安机关经费保障供给矛盾,克服公安经费管理工作存在的虚构环节,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一是谋略全盘艰苦创业。结合实际我们应正视公安机关经费的现状,责任重,底子薄,预算经费偏紧,经费缺口增大,供需矛盾突出,加之近年来公安机关科技强警建设的要求,装备设施投入多,对公安机关正常工作经费的运作难度之大、压力之重是前所未有的,针对这些困难和压力,作为公安机关的后勤管理部门要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加强艰苦创业教育,确立全局意识,在资金的投向、使用上要谋略全盘,重点保证人员经费,解决办案经费基本保障,公用经费“量入为出,看菜吃饭”,使有限的资金管好用活。[5]二是开源节流,规范管理。根据年初的预算计划安排,结合公安工作实际,认真编制年度经费预算,做到年初有预算,年中有测算,年末有决算,努力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基层部门加强指导服务,围绕中心工作,本着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适时调整公安经费支出结构,从大处出发,小处着手,既考虑公安业务需要,又考虑经费保障可能,既不应经费而影响滞后工作,又不能因缺少预算计划而盲目浪费资金,确保全年工作经费正常运作。

(三) 克服各种浪费现象

首先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避免盲目追求高精尖共享率低的设备和复重建设的浪费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机关应该说更有条件通过社会分工,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不必把公安部门搞成“功能齐全”的“大家庭”。在通信设备方面,中小城市电信网可以单开公安频道,公安机关可优先使用地方通信设备,而没有必要单独建台组网。其次树立全局观念,合理配置警务保障资源。根据我国现行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财税体制关于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各级政府、计划财务部门应担负起合理配置警务保障资源的责任。在警务保障机制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各级公安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分配使用警用资源。一方面对事关公工作全局的基础设施、装备项目,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保障;另一方面,对一些与公安业务联系不大的部门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切实保障资源不流失,真正做到公安警用资源的合理使用。[6]不仅如此,还要切实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用好管理好先进的科技设备。而且针对目前自动化办公操作人员业务能力普遍较差的状况,还应加大对其培训的进度和力度。在进购先进的科技设备前,必须要先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应始终坚持先培训后购机

的步骤。

参考文献

[1]王德宝.论公安经费使用效益[J].公安研究,2008(6).

[2]贾世森.如何加强公安经费保障机制[J].现代商业,2009(36):200-201. [3]么子国.试论建立和完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J].公安研究,2007(12). [4]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

[5]任小燕.关于公安院校经费保障问题的探讨[J].辽宁警专学报,2010(03): [6]王伟.政府公共权力效益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

第三篇:关于提升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21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提升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民进中央 主 题 词:教育,教育经费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 容: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年均增长幅度超出中央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近20个百分点,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始终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5%。2010年,全国24个省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15%以上。西部地区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基数低、增速快,东部和沿海地区基数高、增速慢,从而使东部和西部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是,区域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与最低省区的差距均在6-8倍之间。2010年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差距仍然很明显,普通小学阶段,最高的上海(16143.85元),是最低的河南(2186.14元)的7.39倍;普通初中阶段,最高的北京(20023.04元),是最低的贵州(3204.20元)的6.25倍;普通高中阶段,最高的北京(20619.66元),是最低的河南(2457.82元)的8.39倍;中等职业学校阶段,最高的北京(15583.79元),是最低的湖北(2728.00元)的5.71倍;普通高校阶段,最高的北京(34546.43元),是最低的河南(4276.64元)的8.08倍。

同时,不同教育阶段的生均经费差异明显,学前教育经费明显偏低,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快速减少。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尽合理,使用规定中硬件方面占比较高,教师发展等软件占比偏低;同时经常性经费与专项经费没有打通,经费浪费现象较为明显。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较突出的“严预算、宽追加”的现象。

一、进一步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中央新增教育经费投入要在保运转、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做到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

首先,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学级结构。明确和规范各级政府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应承担的责任,建立中央、省和市县共同分担的办法,把教育支出的重点放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重点增加对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其次,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专门用于加大对西部地区必要的教育发展的投入,努力实现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东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

最后,调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支出结构。正确处理改善办学条件投入与正常办学投入的关系,逐步提高人员经费的支出比例,向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倾斜,向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倾斜。

二、积极推进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切实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教育经费的分级拨付方式改革为国库集中支付,既有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又符合教育支出居财政极为重要支出地位的要求,有助于加强财政对教育经费的管理。

明确政府财政预算中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数量指标并规定最低限额,并加强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行为的监督,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教育经费的落实到位、教育经费的投向与效益。

对于中央财政资助的重点建设项目,要强化项目管理,建立行政、专家和社会中介机构相结合的项目评估体系。并要在逐年评价督查的基础上,实行与项目实效挂钩的滚动拨款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支持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等多种方式,兴办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同时允许境内外资金依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三、严肃预算控制、完善管理方式

严肃预算控制,遏制随意性费用支出。教育经费预算要体现办学目标实现的实际需要,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并明确各级相关责任。预算执行中,要允许根据办学目标的变化,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使预算更加切合办学发展的实际。

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审核决定专项支出预算。对每年决定在教育系统要办的大事、实事,财政部门应优先安排或预留资金,确保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积极推进项目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跟踪整个预算执行过程的财务监控,减少学校将定额公用经费用于专项开支、预算执行中的挤占混用,以及会计核算乱列支的状况。应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程序,逐步实现标准周期预算。推进信息化建设,调整和完善预算的编制及监控办法。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四篇:立足科研求发展 抢抓机遇促效益

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

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现与张掖市林果花卉种苗培育中心、张掖市森林公园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现有在职职工78人,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20人。经营土地2000亩,主要从事林果花科研、良种苗木培育及林业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作为全市林业的窗口,在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林业科技支撑作用。中央及省上领导曾庆红、尉健行、杨汝岱、布赫、孙英、宋照肃等领导多次到林果研究所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九九八年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一九九九年被国家财政部确定为“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建设单位,一九九七年被团地委评为青少年教育基地,一九九八年被甘肃省林业厅、省旅游局、团省委评为森林生态旅游先进单位和青少年教育基地,二000年被团中央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14家“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被团省委确定为“甘肃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生态建设高度重视程度,2003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更是对林业作出了科学的定位,林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空间。我所在市委、市政府及林业局、科技局的领导、关怀、支持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握和利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不断打造新的发展优势,通过干旱荒漠区造林、育苗技术及城镇绿化等开展各项试验研究,大力发展科

1 技产业,强化技术创新,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紧紧围绕林业科技推广、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等工作,以“林、果、花、草、游”为工作重点,以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甘肃张掖示范区林果所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使林业科研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和效益,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以科研项目为立所之本,为我市林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我所以防护林、生态林、经济林试验研究为主线,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2项,获国家、省(部)、地(厅)科技进步奖、星火奖、推广奖28项。自1996年以来,以防护林更新换代、可持续经营和种苗培育技术及经济林名优特品种的引种、中试、示范、推广以及基地建设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相继创造性地开展了杨树良种收集和繁育、张掖灌区农田林网可持续经营研究、苹果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ABT生根粉推广应用技术研究、生物农药应用技术研究、苹果梨更新改造技术研究、良种杏推广等源于生产、高于生产、指导生产的重要课题研究。其中,《苹果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填补了省内空白,《种苗培育大棚监控系统》与甘工大合作,充分利用甘工大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势和我所在种苗培育方面的优势,联合攻关,特别在土壤湿度的测定上有新的突破,总体水平达到了国内林业行业领先水平,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完成的《杨树良种收集和繁育》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收集、保存杨树优良无性系84个,建立杨树种质基因库130亩,筛选出的部分无性系已在农田林网建设及更新改造方面发挥了效益。《河西灌区节水型高效林业试验研究》项目获甘肃省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果树滴灌试验示范》获张掖地区科技推广三等奖,为在张掖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提供了依据和起到了示范作用。《张掖灌区农田林网可持续经营研究》项目,成果水平达国内领先,获张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掖川灌区主要树种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示范》获张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别是1999年通过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

2 区甘肃张掖示范区林果所示范点建设,使林果花卉实用技术、节水技术得到了有效的示范推广,为提高周边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科技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为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良好的辐射、聚集、扩散作用。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已经成为甘肃林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充分地显示了林业科技示范推广的“窗口”作用。

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为林业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为适应科技发展要求,提高我所科研水平,大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准确快捷地掌握各类林业信息和动态,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先后建成科技楼一座、学术报告厅500m2及实验室300m2,并购置了计算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数码复印机等一批现代化办公设备,内部进行微机网络化管理。建立了“张掖林果花信息”网站,在与外界信息交流、科技合作、远程培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成3016m2自控五连体大棚一座、5000m2全自动高标准十连体智能温室一座,4000m2无支柱节能温室8座,积极开展林木花卉温室栽培及繁育技术试验研究,在针叶树扦插育苗、葡萄容器育苗、花卉组培快繁、鲜切花周年供应技术研究、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推广运用林业新产品、新技术,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1、工程节水技术

水是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黑河流域特殊的水资源和气候环境条件,国务院决定建立“黑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要使有限的生态用水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必须走节水之路。为此,我们在选育抗旱低耗水植物的同时,大力开展工程节水技术试验,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2000亩低压 3 输水管道灌溉、100亩针叶树种苗繁育区喷灌、100亩经济林栽培区滴灌、50亩设施栽培区的微喷灌,节水效果明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吸水保水剂等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加大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吸水保水剂等新产品推广力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重点应用ABT生根粉、GGR、PT菌剂、保水剂、激活剂,以及具有促进苗木生根兼肥料作用的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钠、腐殖酸钠等药物,与其它抗旱措施相配合。 ABT、GGR主要用于蘸根处理,加速苗木生根;PT菌剂在苗木培育中用于接种菌根菌,提高土壤肥力;保水剂在抗旱造林中用来拌土或蘸根处理,可节水50-70%,节肥30%,并提高其他成份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也为幼苗低成本长途运输带来了好处;0.2%磷酸二氢钾用于叶面喷雾;40倍黄腐酸钠液用于叶面喷施,降低植物蒸腾强度。

3、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推广多树种配植,营建稳定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的发生;应用生物措施防治害虫,重点推广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及其它仿生制剂防治鳞翅目害虫,采取物理机械灭虫,如人工除虫、压卵块、灯光诱捕等措施。通过各种生物、化学、综合防治措施以及生物农药应用技术,严格将林业重点工程示范点的病虫鼠害控制在安全阈值之下。

4、高价值经济植物栽培技术

先后引进省内外优良品种,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经济林品种仁用杏、沙棘,优质牧草四翅滨藜、紫花苜蓿以及中药材黄芪、党参、板兰根等树(草)种的栽培技术,为全市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工程建设提供了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四、强化基地建设,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种苗

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形势和需要,从“种苗生产,科技先行”的高度出

4 发,充分利用我所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苗木的电热温床快速育苗、速生丰产林苗木繁育技术、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寒区旱区节水植物选育、荒漠化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提高种苗繁育质量,规范基地管理,对种苗基地进行整体规划,以树种用途划分功能区,以市场需求调整种苗繁育结构。近年来,我所投资80多万元,先后引进北京桧、白皮松、龙爪槐、香花槐、四倍体刺槐、金枝国槐、美国黄榆、欧洲大叶榆、裂叶榆、金丝垂柳、樟河柳、快柳、大果沙棘、四翅滨藜等城镇园林、国道绿化、退耕还林、防风固沙等工程建设所需树种,引进红香酥、绿宝石、黄金梨、丰水梨等新品种27个,赤霞珠、梅鹿辄、黑比诺等酿酒葡萄品种8个,红地球、非红无核、美人脂等鲜食葡萄品种15个,为张掖市苹果梨更新改造及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良种储备。采用电热温床催根处理、全光照喷雾扦插、增温除草膜应用、稀植育苗等技术措施,培育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刺柏、国槐、垂柳、丁香、连翘、牡丹、水腊等52个树种550亩,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各类优质苗木50万株。尤其是由我所自繁自育的樟子松苗木(现平均苗高1.7米,4万多株),移栽成活率达98.2%以上,得到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为张掖市乃至整个河西地区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及种苗保障。

五、依靠科技优势,提高绿化工程建设质量

近年来,依靠我所科技优势,紧紧围绕干旱区造林、城镇绿化等,重点解决荒漠区立地条件差、树种单

一、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承担的青海石油管理局敦煌基地5年绿化规划设计,得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的充分肯定;通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0号基地的绿化,为荒漠戈壁深处基地美化探索出了适宜树种及配套技术;编制的中牧山丹马场及山丹县部分乡镇退耕还林工程可研报告和作业设计,通过工程实施及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高,受到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先后为新乐小区、滨河集团、恒达热力公司、嘉峪关人民

5 公园、金川公司等单位提供优质苗木和技术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六、发展生态旅游,营造发展环境

随着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逐渐交叉融合。我所充分利用丰富的绿色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坚持走科研、推广、示范、观光与旅游景区结合的路子,加大绿化美化的力度,扩大民族风情旅游热线,把生态旅游、观光旅游、科技展览等项目有机结合,并克服资金制约、娱乐设施不完善等困难,突出特色,合理开发,下大力气进行内部环境整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了森林公园的管理机制。2001被评为AA级平原型森林公园。目前,张掖森林公园已成为张掖市的旅游热点之一,初步形成了集生态旅游、娱乐休闲、度假观光、教学观摩为一体的多功能基地。通过森林旅游,使社会各界关心林业、支持林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所在林果科研、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生态旅游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将以西部大开发生态工程建设为指针,结合我所目前承担的省、地列5项科研课题,从我市实际出发,着重开展下列科技项目的研究,为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良种及科技支撑。

1、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2、荒漠化治理及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3、灌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生产技术研究

4、节水林业效能优化组合模式研究

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

二○○四年五月十七日

6

第五篇: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篇一: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本项目计划总投入经费为***万元,在申报项目之前,本项目已投入经费***万元,计划新增经费***万元,新增经费包含*科技*资助经费***万元,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局资助经费**万元(其中**万元已拨付,剩余**万元待项目验收合格后给予拨付,在此期间,此笔经费暂由企业自筹垫付),企业自筹经费***万元。到目前为止,项目已经实际支出经费***万元,其中包含*科技*资助经费***万元,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局资助经费**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万元。

*科技*经费使用明细如下:

(按与上级部门签订的任务书或合同书条款列表)如: 设备购置费:

500,000.00相关业务费:

600,000.00其中:材料费300,000.00燃料费150,000.00鉴定、测试及试验费100,000.00会议费50,000.00总计:

1,100,000.00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局经费使用明细如下: (同上按与区签订的任务书条款列表) 自筹经费使用明细如下:

(按与上级部门签订的任务书或合同书条款列表) ****项目政府配套资金收入情况明细表(项目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项目承担单位:

序号日期凭证号摘要金额入账科目备注1200701020003收省科技厅拨入***项目经费20,000.00专项应付款2******收开发区拨入***项目配套经费******3456合计备注:入账科目指的是与银行存款相对应的科目。

****项目经费支出情况总表(项目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项目承担单位: 单位:万元支出科目项目预算实际支出情况实际总支出与预算的对比(%) 合计自筹资金政府配套资金合计自筹资金支出情况政府配套资金支出情况小计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开发区

一、基建费

二、人员费其中:课题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

三、设备费

1、购置费

2、试制费

四、相关业务费

1、材料费

2、燃料费

3、测试费

4、会议差旅费

五、项目管理费

六、其它费用合计备注:

1、支出科目是按照科技项目任务书来设置的,以上设置供参考,具体做表时可能需要根据项目任务书进行调整。

2、开发区的配套资金通常是先拨入70%,项目验收后再拨入余款,但在实际支出栏要按照全额列支,未到位的资金由企业先垫付。

****项目总经费支出台账(国家/省/市/区/自筹资金) (项目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项目承担单位:

序号日期凭证号摘要金额基建费人员费设备购置费产品试制费材料费燃料费测试费会议差旅费项目管理费其他费用备注1200608090005购**项目用除湿机一台80,000.0080,000.0023456合计备注:

1、此台账模板适用于项目总经费、自筹经费、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配套资金支出情况的辅助核算。

2、承担单位需要做出总经费的支出台账,另该项目获得的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企业自筹资金的支出情况,也要分别做台帐表。篇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专项经费使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情况 的自查报告 市局: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于2001年*月,原属省垂直管理单位,2009年*月下划归地方政府管理,为县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建制,现有干部职工**人。

一、专项经费方面

(一)各类专项资金2009年办案补助,2010年中央补助、两网建设经费、专项整治经费、专项补助、政风行风建设经费,2011年专项整治经费、房屋维修、三统一补助、其他补助经费均已拨付到位,资金实施方案已经落实,完成了各项培训、抽验、工作开展等。2010年全局共进行监督检查**次,检查涉药经营、使用单位**家次,查处案件*起,案件总值*万元。协助市药检所完成监督抽验*批次,完成药品快速鉴别检验*批次。2011年举办餐饮、药品从业人员培训班7期,对全县*户餐饮从业单位,*家药品经营单位,*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共进行监督检查*人(次),检查涉药经营、使用单位*家(次),查处案件*起,案件总值*万元。完成药品快速鉴别检验*批次。出动执法监督人员*人次,检查餐饮单位*户次,发出监督意见书*份,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份。无资金截留或挪作它用。核算规范合理,费用归集正确。

二〇一一年十月七日篇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2011年粮食增产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2011年,在省农委的关心支持下,我县粮食增产工程面积从过去的17.5万亩增加到21.5万亩。县委、县政府对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实施高度重视,把项目的实施纳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加全县粮食总量,提农民收入的有力举措来抓。我单位严格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现将项目实施以来的财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 项目经费来源

省级投入资金107万元,县级投入50万元。

二、省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

1. 杂交良种补助每亩核算补1元,计21.5万元,已发放,未报账; 2. 化肥补助:我局主要用撒可富牌复合肥和尿素对农户进行补助,其中尿素已补助了242.38吨,复合肥49.75吨,约合金额84.1万元,由肥料供应商开具发票报账,目前还未报账; 3. 薄膜补助:已补助薄膜12吨,金额约16万元,正在组织报账; 4. 农药及农药机具购置:11.8万元 5. 现场培训会会务费:0.8万元 6. 示范样板标牌制作费:3.546万元

7. 技术资料打印费:3.58万元8. 技术人员蹲点补助:1.2万元 9. 新技术新品种展示经费:1.3万元

合计投入143.826万元,占总投入的91.6%,其中物化补助占总投入的85%。

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一是办示范样板示范条件的建设补助和采用新品种、新技术过程中物化技术的补助;二是用于基层技术人员和示范样板的科技培训、编印培训资料费,技术员开展技术服务的有个费用;三是用于项目实施所必须的管理费用;为确保项目下达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项目实施将资金用于必需的和急需的建设内容上,强化资金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资金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决不将资金挪作他用。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暨安全教育下一篇:客运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