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例案例

2023-03-26

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课例案例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摘要:美妙的旋律不但没有给她带来愉悦,反而让她痛苦,使一个少女失去了自我,严重的心理矛盾冲突让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师通过分析、了解、观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与系统脱敏法相结合,从求助者的认知入手,改变错误的认知想法,引领求助者摆脱紧张、害怕的心理,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一、 一般资料与主诉

苏某,女,12岁,初中一年级学生,身高1.54米,体态正常,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去年下岗现做点小生意,经济不宽裕,无老人同住。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庭无精神病历史。

家住苏北某市,在幼儿园时老师夸奖有音乐天赋,上小学父母为其买了钢琴并请了老师学习,父母教育严格,希望她能考上名牌大学。小学成绩较好,并通过了钢琴六级考试,受到邻里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上初中转到一所较好的学校,自我感觉学习任务加重没精力再学钢琴,后听父母说钢琴考过十级,升重点高中时可优先入取,(当地学校规定有音、体、美特长的考生优先入取)如能考入重点高中才有希望考上名牌大学,为此就没再想不学钢琴的事。

近来学习成绩不很理想,自己特别着急,上钢琴课也不专心,受到钢琴老师的批评,事后很后悔、自责,每想到两年内要考过十级,心理就紧张、害怕,担心考不过去,不能优先入取重点高中,对不起下岗的父母,近4个多月来,心情一直很烦躁,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无心学习,不愿意上钢琴课,担心自己弹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想到考级,弹琴时手心冒汗,心里发慌,不能放松,文化课也受到影响,这样下去成绩会很快滑落下去,不仅考重点高中没希望,将来也考不上大学了,想到这些心理就难受,白天晚上都在想,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为此非常痛苦,不知道怎么办,特来求助。

二、观察了解

求助者由母亲陪伴而来,衣着整洁,说话时一直低着头,叙述时不停的流泪。从其母亲处了解到:求助者从小听父母老师的话,做事认真,非常懂事,要强,很体谅父母的难处,父母下岗后家里经济不宽裕,为了多赚钱让她学钢琴,起早贪黑的忙生意,无暇顾及她,只对他学钢琴和考试成绩过问较多,近来发现她钢琴练的比较少,问她也不说,再问就是哭。从老师同学处了解到:求助者性格内向,平时很少和同学来往,下课不喜欢活动,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胆量小,做事追求完美。

三、心理测验结果

1、《SCL-90》总分179分,超出分界值160分。其中抑郁因子 2.4焦虑因子2.8 躯体症状2.3 人际关系2.2分,均大于因子分2分。

2、EPQ(幼年版)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35 分, P:70 分 N:68 分。

四、评估与诊断 a、 症状鉴别

1、 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按照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并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 与神经症相鉴别

求助者虽然存在焦虑,紧张害怕,失眠等症状,但从时间持续短(4个多月),内容未充分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明显的道德性质,与神经症的心理冲突变形不同,按照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不够6分,所以可以排除神经症。

3、据分析求助者有较强烈的现实刺激,要参加钢琴考

级,内心冲突属于道德性质的并具有现实意义,求助者有求助的愿望,想摆脱心理的痛苦,病程4个多月,已经出现泛化及回避,影响了社会功能,已经不属于一般的心理问题,综合以上分析考虑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b、主要表现:

1、对是否能考过钢琴十级过分担心、害怕,产生不良情绪。

2、想到钢琴考级就紧张、心慌,伴有一定的躯体反应。

3、对钢琴考级的过分害怕是表层出现的情绪反映,实 则是对未来升学的担心。

c、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该求助者为女性,12岁,已来月经,刚 步入青春期。

2、社会因素:

(1)家庭经济不富裕,父母对其期望值过高(名牌大 学)。(2)父母对求助者关心、沟通不够,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未得到正确的指导。

3、心理因素:

(1)认知出现偏差,认为考不过十级就不能优先入取 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不能上名牌大学。

(2)对学习钢琴缺乏正确的理解。

(3)求助者从小学到初中心理过度出现了断层,由“突

出” (受到邻里表扬,同学的羡慕)到“一般” (成绩不很理想、受到钢琴老师的批评等)造成不自信的心理。

(4)求助者的性格内项,缺少交往,做事追求完美也 是造成心理困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本人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分析产生钢琴考级紧张的原因,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解决求助者的不合理想法。

(2)增进与父母、同学的交流沟通,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 (3)通过系统脱敏法帮助求助者治疗钢琴考级的紧张害怕心理。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提高求助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全面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的咨询方法与适应原理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法相结合 首先通过改变求助者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分析产生紧张的原因调整不良的情绪。

该求助者是以“钢琴考级”而产生紧张、害怕为中心的心理问题,心理负担太重造成的,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就是: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我认为采取这两种方法比较合适是可以达到预期的咨询效果的。

2、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权利和义务权利: 权利:

(1)有权选择更换咨询师

(2)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3)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方法、过程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咨询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资格相关的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果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心理咨询师应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和收费

咨询时间:共7次左右,每周1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30元人民币。

心理测量收费:《SCL—90》40元/次 《EPQ》50元/次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三个阶段的咨询自2005年12月20日开始,前两次属于诊断阶段,其中四次为心理帮助阶段,后两次属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 (2005年12月20日) 主要包括: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咨询关系;

(3)初步探寻心理发生问题的原因; (4)进行心理测验《SCL-90》 《EPQ》

(5)介绍咨询涉及的相关事项,协商咨询时间。

第二次 (2005年12月27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继续查找引起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2)进行心理诊断 (3)确定并商讨咨询目标及实施方案,并调整求助者的学琴动机,帮助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

过程: (1)助者的父母交谈,对产生钢琴考级害怕心理等问题进行分析。 (2)求助者简单讲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让求助者自己分析认知方面出现了那些偏差。寻找不合理的思维观念,改变错误的认知。

(3)助者学会沟通交流,能借助社会系统的支持来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

(4)作业:每天要和父母交流10分钟,在校尽量主动和老师、同学一起参加活动

第三次 (2006年元月4日) 目的:

(1)过系统脱敏的训练解决对钢琴考级紧张、害怕的心理。 (2)实施系统脱敏治疗

过程:

(3)上次咨询后留的作业

(4)介绍放松的方法,并在咨询师的引领下反复练习,直到掌握放松的技巧

(5) 系统脱敏治疗的原理方法,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建构焦虑等级。

苏某在第三次来访时,自诉通过两次的交谈,许多的道理已经想明白了,还是对钢琴考级一事不能消除紧张、害怕心理,因此我们本次应用系统脱敏法来治疗。

放松指导:让求助者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的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放在沙发的扶手上,让求助者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咨询师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部、面部、颈、肩、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的放松。

反复练习三次求助者基本掌握了放松。

咨询师引导求助者把引发焦虑(钢琴考级)的情景归纳整理,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排一个顺序,并为每个情景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小为0,最大为100。构成一个焦虑等级表。 (1)考试前的三天 10 (2)考试前一夜 20 (3)走在钢琴考级路上 30 (4)走向考级教室门外等候 40 (5)离自己钢琴考试还有10分钟 50 (6)离自己钢琴考试还有5分钟 60 (7)离自己钢琴考试还有2分钟 70 (8)听到老师在叫自己的名字 80 (9)走向钢琴,坐在琴凳上 90 (10)开始弹奏考试曲目 100 建立了这样一个等级表,准备开始脱敏。并鼓励她尽量忍耐治疗中产生的焦虑情绪体验,能和我密切配合。

这次咨询师为求助者只做了前两个等级的脱敏,因时间关系,其它等级的系统脱敏安排在下三次咨询时做。结束前安排求助者回家要反复练习放松。(将放松具体方法的材料给求助者按其要求来做)

第四次 (2006年元月11日)

继续实施系统脱敏治疗,咨询地点改在钢琴室进行。

目的:让求助者置身其中,感受到实际的刺激,在出现相应的情绪变化时,通过放松达到不再焦虑紧张为止。

过程: 咨询师(以下简称咨):上次布置的放松作业你在家里练习了吗? 求助者(以下简称求):练习了,我每天放学后按您教的每次练20分钟

咨:效果怎么样?

求:还行,比这里练的差一些。

咨:现在开始放松,你觉得全身肌肉都放松了之后,举起右手食指,让我知道。(过了几秒钟,苏某举起了右手食指)

现在我们进行第三个等级的脱敏治疗,你闭上眼睛想象正走在参加考级去的路上,想象的画面尽量清晰,情景在脑海里出现时,举起你的右手食指告诉我,(过了十几秒钟,求助者:举起右手食指,咨询师:停顿了5秒)

咨:停止想象那个情景,告诉我你的焦虑增加了多少? 求:大约10分

咨:现在继续想象刚才那个情景。程序同上,(第二次的焦虑分数大约5分,反复训练,第三次分数降到0分。等级表第三项结束,可以进入下一项)程序同上,逐级脱敏。

经过三次,以后又进行了两次(元月18日,元月25日)的系统脱敏,苏某基本不在害怕钢琴考级了,虽然想起钢琴考级还会紧张不安10单位,但通过放松能自行解决。

结束:

1、求助者谈收获。

2、咨询师谈求助者前后的变化。

3、为求助者再次测试SCL-90 总分下降到正常,其他指数一切正常。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在求助者积极配合下治疗有了明显的效果,求助者学习钢琴参加考级不再感到是负担。在半学期后随访证实已无考级前的情绪反应,并顺利考过钢琴8级。咨询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05)

第二篇: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 李某,女,16岁,高三学生,从小生长在澳大利亚,3岁时父母离异,8岁时母亲再婚。近半年多来,与母亲关系紧张,常常因为一些事,母女之间发生争执、愤怒争吵、威胁等行为。出现争吵之后情绪不稳、焦虑、行为冲动、不能安心学习、情绪低落浮动较大、身体不适等症状。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并且母女之间水火不容、情感冷漠,心理痛苦6个多月。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认知疗法结合行为疗法及主客观分析进行心理咨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情感、关系、沟通模式、文化

一、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李某,女,16岁,未婚,高三学生,在澳大利亚长大,父母为科学家,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2、个人成长史: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略偏外向,特别追求完美,争强好胜。父母要求极严,甚至苛求。亲生父亲与母亲在她3岁时离异,母亲单独带到8岁,8年前与现在的父亲结婚直到现在。(父亲为英国人)。从小到大一直很乖,学习成绩非常好。

3、精神状态:

着装整洁,年貌相称,谈话中大都是对母亲的控诉与痛斥,情绪激动、气愤,情绪低落。知道与母亲生气并不好但当时不能克制并找不到宣泄方式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4、身体状态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与同学交往良好。情绪激动时觉得胃部、身体不舒服,食欲降低。

5、社会功能:

与人交往较正常,学习状态不好但成绩影响不大。行为易冲动有些过头,甚至过激,但大部分仅仅限于与母亲关系上。

6、印象:

外表:很漂亮,在人群中很显眼、与众不同,典型东方人面孔。很有灵气的女孩。

表现:语速很快,领悟力很强,表情丰富。

性格:追求完美、自尊心强、嫉妒心强、自我为中心。

二、主诉:

与母亲冲突时很难控制情绪,气得要死,想尽办法气母亲,自己也非常气愤,情绪久久平静不下来,情绪低落,无法宣泄6个多月,严重影响母女关系及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个人陈述:

认为妈妈对自己要求苛刻,经常讲道理,因为很小的事就教训自己,说自己这不对那不对,不许我这样那样(坐姿、卫生等要求都很苛刻),小时候只能忍着,乖乖听话,可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所以很逆反,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她说的并不都对。并不想与母亲的关系这样敏感,可因为一点小事都会大吵,克制不了,只有让妈妈越生气自己才舒服。想改变这样的相处模式,因为觉得很影响学习和心情尤其会觉得在家里会感到压力。可只有自己改变而父母不改变,对他们的方式和态度觉得很不平衡很委屈。哭述:“我很矛盾、很痛苦,医生您帮帮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四、 观察和他人反映:

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说她性格比较外向,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常常是第一名,很刻苦很聪明,有上进心,学习认真,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家人介绍,在家发脾气时有过激行为如:骂人、摔东西甚至烧房子。

五、 心理测验结果:

(1)做SCL-90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其它分值均为正常范围。

(2)EPQ测验结果:P-45,N-55,E-45。

六、 诊断

1、诊断结果: 严重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来说是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现实刺激。母女冲突关系使求助者有着痛苦情绪体验,如恼怒、怨恨、情绪差等。

(3)与母亲关系冲突较大矛盾较深,反应强烈。有短暂地失去理智控制,如气愤、争吵;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都难以解脱;对生活有一定影响。并长期得不到改善。

(4)根据求助者情绪起伏较大、焦虑、行为冲动等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为6个月以上,时间较长,出现泛化已经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所以考虑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3、鉴别诊断:

(1)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问题等症状但内容未充分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2) 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焦虑症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求助者不同。形成焦虑是有特定的情绪或处境所产生的,焦虑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不安的心情。而本求助者却是对母女关系冲突中出现焦虑状态,因此排除焦虑症。

(3)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虽存在情绪问题,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且无自我评价低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好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4、病因分析:

(1)生物性原因:求助者女性,16岁,处在青春期,是各类心理问题的好发年龄。且比较叛逆。既往健康,现在除去与母亲冲突激烈常常争吵外无其他躯体疾病。可以排除躯体精神的原因。 (2)社会性因素:

①家庭教养严厉,父母要求甚高。母亲本身特别追求完美强制性很突出。

②由于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强制性的管制,在物质方面父母比较宠爱,到了青春反抗期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强烈的逆反,想摆脱被控制,爆发压抑的情绪并获得父母的关注。进一步发展为只要母女之间讲话就会引发一场争吵甚至“战争”。 ③异国文化的差异导致西方的教养模式与中国家庭的教养模式的不同。而李某母亲是很传统的中国人又受西方的环境、教育影响形成了李某矛盾的人格特征。 (3)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

①成长中认为妈妈很优秀但不肯承认,家长有很多意志都强加在自己身上。

②个性特征:性格略偏外向,追求完美,敏感。

③来访者的年龄正处于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自我意识独立、逆反强烈的时期,特

别关注自己的想法和家长的对错。特别是自幼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爱,而妈妈很少表达爱,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来访者内心情感很难得到满足。

七、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母女之间的交流模式“讲大道理式的无效沟通”克服求助者对母亲的敌对性与攻击性。逐步的改善母女关系。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交往技巧,培养求助者独立自理的能力,改变对亲情的错误认知,克服难以控制的不良情绪,注重自身有关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完善自己的个性,最终养成求助者健康的心理,掌握并灵活运用情感交流的模式、方法和正确途径,提高求助者的亲情意识及正向的情感解读与表达,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

八、咨询方案的制定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母女交流障碍上,这是人际关系中最亲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处在青春逆反期,与母亲冲突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且母亲也没意识到改变教育方式的情况下,这样的心理问题影响了求助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是造成求助者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和自身素质方面,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较好、情绪不稳定、性格略外向。由于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时期,身心变化巨大,一方面十分渴望获得母亲的关爱与照顾;另一方面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性,加之对母亲权利的反抗,缺乏情感的心理支撑,而求助者的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自我调整能力差,以致形成不正确的认识、观念,所以难以建构新的更有效的沟通模式改善母女关系,导致冲

突叠加发生并经常争吵。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与来访者的沟通和对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介绍,与来访者协商决定:采用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相合,门诊咨询与来访者资助的方式开展咨询。

九、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评估阶段:

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李某的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尤其是重大事件,并协助李某作相关的心理测验,确定主要问题,作出评估和诊断,与李某商定咨询目标方案。

2、心理帮助阶段

通过交流之后,我认为她的情况可通过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予以改变,首先为她作了原因分析:

①父母对你有很多要求与限制,这对你追求的自我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而没有良好有效的通过沟通达成一致,却采取了无效的反抗。

②少儿时,你母亲较高的要求尤其在学习方面,导致你对自已也有较高的要求与追求完美倾向,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允许自己成绩不好,表现不好” 的心理印痕。这种印痕随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或情绪而被激活表现认知偏激,对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

③现在还有两岁就成年了,一方面有着独立希望摆脱家长的愿望;另一方面你已经内化了母亲的要求与管制,并形成依赖与习惯。有意无意地使你想冲破父母的管制有依赖于父母的照顾,还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因而,常常处在一种想摆脱母女矛盾又不断制造矛盾的心理冲突之中。

④具有追求完美、不认输、不服气的个性是影响母女关系的内在因素,在与母亲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在母亲的斥责中;失去了母亲爱自己的信心,也强化了对母亲的愤怒,淡化了母女之间的感情。形成“妈妈越生气我就越高兴”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导致了你情绪难以控制、失去自我,感觉恶化,“症状”便日益严重。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认为小时自己一直逆来顺受)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爱母亲又恨母亲不想“战争”又避免不了“战争”的缘故。由此我建议李某接受

认知疗法(主要从情感认知入手)和系统脱敏法系统性咨询,她愿意接受,并约定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首先向其介绍艾理斯的ABC理论,启发她认识到她的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她对母亲的理解出现偏差所导致的,引导其母亲教训我,我就要对立的教训她,“她越生气我就越高兴摆脱妈妈的教训就是独立”的错误观念和认知,树立尊重自己的想法也要理解母亲的用意,积极发展建立有效沟通的意识,直至能够自主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及情感交流的模式。

其次给李某留有家庭作业《每天写五条从小到大妈妈爱自己让自己感动的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动摇了李某的“敌对、抵抗”观念,认为“妈妈是爱我的,只是她不会表达。妈妈也是为我好。只要我改变还是可以与妈妈友好相处的”。同时让她清楚情绪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去改变,而感情是发自心底的,特别母女之间的亲情是割舍不断的。以平和态度面对与妈妈的沟通。

最后对她的思考、领悟及行为上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对心理问题原因,

对人感情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作出必要的指导。根据李某的实际情况,帮助她去掉一个“道理”,母女之间不能光讲道理,要讲“情” 。

在咨询过程中为其布置了“大目标小步走”的情感认知、与母亲交流的家庭作业;加深对母女冲突产生原因的认识,淡化负性心理痕迹,提高挫折承受力,构建正确的沟通模式。要求其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由于自己认知的改变给与母亲相处中有哪些愉悦的感受与新的变化及母亲的变化。

在进行认知疗法咨询的同时,配合使用系统脱敏疗法,首先在门诊教会来访者全身深度放松(渐进性放松),要求其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通过放松,使情绪和肌体产生由紧张到松驰的反应,在想象中将想爆发的冲突,与母亲的分歧,争辩等依据自己对这些状况的焦虑程度依次从引起轻微担心、焦虑到最焦虑的顺序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通过反复训练最后达到在想象中能够自如的与妈妈进行任何沟通交流。并使每天的生活愉悦轻松。

通过使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的进一步帮助与指导,以及李某的积极配合,经过11次咨询,李某与母亲的关系有显著改善,主动开始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能主动与母亲进行情感交流,原来的争吵及过头的情绪反应也逐步减轻直至消失。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咨询第11次时,李某自述“妈妈越生气我就越高兴,她教训我,我就反抗”的错误认知和观念已经改变,认识到母亲很爱自己,与母亲之间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自已也很爱母亲。继续坚持放松训练,巩固新的认知与沟通模式,逐步达到与母亲发生分歧也会以一种互相尊重平和的方式处理的方法与心态。

十、 评估:

李某自述“让妈妈生气摆脱妈妈教训就是对立”的错误认知和观念已经改变,认识到与母亲的冲突并不是大的原则性问题,只是对妈妈的不理解缺乏沟通,对母亲控制的反感等。通过咨询已达到预期目标;我同李某交流时发现她不再像开始的时候一见面交谈,就不停的控诉母亲对她这样那样,要求这要求那,与母亲吵架时的激烈言辞,妈妈生气自己得意的心情,自己生气无法宣泄的愤怒。做SAS量表、SDS量表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情绪均已达到正常常摸以下,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两个月后电话随访,已没有原来争吵,可以随心所欲与妈妈交流,相处和谐感情更好。可以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咨询效果得到很好的巩固。 案例分析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侯沂、舒良,《现代精神病学诊疗手册》,山东,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

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王长虹、丛中主编.临床心理治疗学[C].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5、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钟友彬.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行为治疗的现状和趋向.梁宝勇.医学与哲学1984.5

7、唐登华:《与烦恼相处(精神的主客观分析)》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8、http:///QK/80481A/2004033/10866164.html《主客观心理治疗》

第三篇:一例失恋抑郁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求助者因失恋及对失恋的不合理认知导致抑郁情绪的一般心理问 题。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了 5 次咨询,求助者抑郁情绪得到 缓解,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失恋 抑郁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27 岁,独生子,汉族,天津某大学硕士毕业,现为某设计院 助理工程师,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父、母退休,大专文化 水平,对求助者教养方式民主,家庭和睦。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2010 年 3 月 2 日,SCL-90 测试结果:

总分 157;总均分 1.74;阳性项目数 46;阳性症状均分 2.46。

各项因子分: 躯体化 1.17; 强迫症状 1.90; 人际关系敏感 1.67; 抑郁 2.23; 焦虑 1.60;敌对 1.67;恐怖 1.00;偏执 1.83;精神病性 1.9;其他 2.43。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 总粗分 43,标准分 54(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 53 分)为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心情苦闷、抑郁,想哭,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约 3 公斤,伴有睡眠障碍一 个半月,工作效率下降, 。

(二)个人陈述:

2005 年本科毕业时,我选择在本校读研,初恋女友为出国深造还是同我在 一起犹豫不决,为了不耽误女友前途,我主动提出分手,之后失去联系。我努 力学习,硕士毕业后工作很顺心,待遇较好。2008 年初谈过一次恋爱,半年后 分手。2010 年 1 月中旬,同学聚会见到了女友,她却告诉我已经结婚,与我只 是朋友,希望我幸福。我极度失望,这么多年很努力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得 上女朋友,期盼很多年的梦想破灭了,以后的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我真后悔 当时分手的决定,以为那样才是爱她的表现。

现在白天工作忙的时候还可以,独处时,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过去,非常想 念女友,一闭上眼睛就是分手时她哭泣的表情,心里有很多话要对她说,很担 心她过得好不好,经常想到

2、3 点才能入睡,睡眠质量不好。不想让父母担心, 在家不表露出来。除了一个好朋友之外,没有对人说过这件事情。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发现:求助者眼睛红肿,神情悲伤,愁眉不展,衣着整洁,体 态匀称,外表较好,思维清晰,语速较缓慢常叹气,态度谦逊有礼,求助愿望 较强烈。

其朋友表示求助者最近一个半月沉默寡言,经常叹气,平时喜欢的运动也 不参加,喜欢独处,但工作仍能顺利完成,上班出勤准时。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 大疾病史,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异常三原则判 断,可排除有重性精神病,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抑郁情绪的一般心理问题。 其问题是由恋爱挫折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反应强度可以理解,不良情绪持续 一个半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 题的诊断。

主要表现为:

1、睡眠不好、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2、对未来的婚恋生活失去信心,工作效率下降;

3、情绪低落,消沉,想哭。

(二)诊断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行统一,自知心理问题,主动求 治,逻辑清晰,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无家族精神病史,可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较强大,反应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 响,病程大于 2 月。该求助者的症状是近期发生的,强度并不太重,未出现内 容泛化,对社会功能也未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根据 CCMD-2 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 床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并无此类反应,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具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但这些症状 是在近期发生,病程较短,程度不严重,语言流畅,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 辑思维活动,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三)诊断依据

1、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以抑郁、自责、悲伤为主,有自知力。 3

2、排除了精神病、焦虑症、抑郁症、也排除了严重心理问题。

3、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为轻度抑郁。

4、病程未超过 2 个月。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的抑郁情绪。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无明显生物因素。

2、社会原因:失恋,倾诉对象少。

3、心理原因:

(1)无法接受失恋的现实; (2)不合理信念的困扰;

(3)情绪抑郁的困扰。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调整心情,接受失恋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和生活, 改善睡眠。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技术

1、合理情绪疗法:

ABC 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 表示诱发性事件,B 表示个体针对 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 表示自己产生 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 起的,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所造成的。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理性的分 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 的问题。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恋爱受挫才导致了抑郁情绪。 实际上,真正原因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 4 求助者认为只有和女友在一起的人生才会幸福,努力学习、工作的是完全 为了女友,因此失去了女友,一切失去意义。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喜欢其他女孩 子等一些绝对化思维,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导致自我挫败感与抑郁情绪。因 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以合理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 代替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

2、厌恶疗法:

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 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 在求助者手臂上缚上一圈粗橡皮筋,松紧适宜,要求求助者每当回忆那些 不愉快的事情时,立即拉开橡皮筋,弹击手臂造成疼痛,提醒自己不再去想相 关的内容,使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或当前所做的事情上,思维不转换弹击不止。

3、放松训练:

依据交互抑制原理,教求助者做放松训练。每晚睡前一次,30 分钟左右。

4、运动:

让求助者每日都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一方面用以帮助求助者宣泄抑 郁情绪,另一方面可使其兴奋起来,调节内分泌,使体内多巴胺分泌趋于正常。

(二)双方责任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 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 理;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知情 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 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 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 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三)时间和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 50 分钟,共 5 次,免费。

七、咨询阶段与实施过程:

本案例咨询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分为四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

1、目的:

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 愿;进行咨询分析。

2、过程:

⑴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⑵做心理测验; ⑶通过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⑷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确定咨询目标; ⑸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 (6 )对求助者介绍放松的方法; 鼓励求助者每日进行适当运动。

3、布置咨询作业。

为了强化对 ABC 理论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所学模式,尝试 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写出来。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二)咨询阶段——领悟(第2次咨询)

1、目的: 加深咨询关系;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 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2、过程:

求助者表示每日下班去游泳,睡前进行了放松训练,睡眠质量稍有改善, 同时,求助者的抑郁情绪仍比较强烈,依旧非常思念女友,在独处时会不停的 回忆过去,希望女友在自己身边。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但是求助者没有列 出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阻抗。

在本次咨询中,共同列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如下:

①失去女友以后再也没有快乐可言;

②女友不和我重归于好是因为我不够优秀;

③我工作的动力和乐趣是为了得到女友的肯定; ④我是个失败者,以后不会有人喜欢我这样的失败者。 ①和②为其核心不合理信念。

通过思考,求助者认为自己对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业绩很好,受到领导赏识,并不是完全失败。另外,求助者表示自己在母亲强烈要求下曾数次相亲,女方都对其比较满意,希望继续交往,只因自己态度冷淡而不了了之, 说明自己还是有一定的魅力。

3、布置作业:

请求助者在每日特定几个观察点进行记录,记下他每天想到对 方的次数和时间长度;推荐其看《苏格拉底与失恋青年的对话》;继续思考自 己的第

一、第二条不合理信念;坚持游泳及睡前做放松训练。

(三)咨询阶段——修通(第3、4次咨询)

1、目的:

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 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2、过程:

⑴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震惊于自己的记录,在重复性的,循环而用无用的想法当中投入了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求助者:现在我还是很痛苦。

咨询师:你是什么时候与她正式结束恋爱关系的?

求助者:5年前。

咨询师:所以你并不是现在才失恋,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这 5 年当中你就一点快乐都没有吗?

求助者:不是。

咨询师:只是偶尔才会想她,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你这五年的生活过得也很好,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而且在这段时间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认定没有她就没有快乐了?

求助者:是呀!只是重新看到她,又燃起了我当初的情感。 咨询师:你当初能够痊愈,现在你比以前成熟,肯定能够更好的处理自己 的情感问题。

求助者:应该是这样。

咨询师:你是一个对待感情很认真的人,她呢?

求助者:她也是。

咨询师:那你觉得她不与你重归于好,还是因为你不如她的丈夫优秀吗?

求助者:是因为她要对自己的婚姻负责。其实我也知道这么多年我们都有 了很大的变化,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咨询师:错过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不合适的。无论如何,至少 现在相遇的时间是最不合适的。

求助者:对,我应该振作起来。

咨询师:希望你向前看,相信时间会化解一切。

8 在第3次和第4次咨询之间要求咨询者每当回忆或幻想时运用橡皮筋阻断 思维。

(四)巩固阶段——再教育(第5次):

1、目的:

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 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

2、过程:

⑴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 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鼓励求助者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婚恋事情, 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的含义。

⑵心理测验:

2010 年4月2日, SCL-90 测试结果:

总分 112;总均分 1.24;阳性项目数 21;阳性症状均分 2.05。 各项因子分:躯体化 1.08;强迫症状 1.30;人际关系敏感 1.44;抑郁 1.38;焦虑 1.00;敌对 1.00;恐怖 1.00;偏执 1.67;精 神病性 1.30;其他 1.29。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

总粗分 28,标准分 35(低于中国常模的分界值 53 分)。 将测验分数反馈给求助者,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

自述情绪稳定多了,可以在午夜之前入睡,5月初准备参加英语口译考试, 正在备考,偶尔会思念女友,但是不再像过去那样心痛,会按照女友希望的那 样也要幸福,目前对其他女孩子确实没有热情,但是相信时间会带走所有伤痛。

(二)他人评估:

1、咨询师的评估 该求助者领悟能力较强,意志坚强,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 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得到了缓解,能恰当地评价自己,身体症状减轻。 2、心理测验评估 SCL-90 与 SDS 测试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经明显缓解。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钱名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 1 版.

【4】Irvin D.Yalom.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 1 版. 10

第四篇:一例焦虑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焦虑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一名刚步入职场工作的新人焦虑情绪的咨询,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和诊断等方法,发现其焦虑来源于新环境的不适应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让其能正确看待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问题。最终于某的心态得以改善,于某的情绪趋于平稳。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咨询案例。

关键词:焦虑情绪;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

一、 一般资料

于某,女,26岁,未婚,大学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三个月,月收入2000元。身高1.65米,体重50公斤,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性格内倾,独生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是公务员。经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病史。 成长经历:从小一直都很听父母话,对其要求严格。最近2个月,于某情绪变化较大,睡眠质量有所下降,到了单位就精神紧张,于某前来咨询。

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工作精力减退,注意力容易分散;能正常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思维活动正常,睡眠饮食正常。

二、 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最近感觉注意力不像以前那样集中,容易走神;情绪低落,空虚;心情烦闷,自责,失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对未来很迷茫。 个人陈述:一个月的前的一天早晨,因为疏忽大意把一份重要的会议文件忘在家中,导致了会议的延误。领导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由于平时不怎么会和领导打交道,被领导一批评更不知道怎么办了,当时脸特别红,情绪也紧张起来。事后自己非常后悔,担心就此得罪了领导。从此认为自己能力低,素质差。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走出困境。

三、 观察情况:

咨询师观察:于某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是低着头,有些拘谨,言谈羞怯,说话声音不大,语速快,自卑、言语思维逻辑正常。

四、 评估与诊断

收集临床资料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求助者进行测试。

心理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为53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0分)。

根据临床观察和心理测验的结果诊断为焦虑性一般心理问题。

(一) 诊断依据

1、根据判断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反应程度不强烈,只局限在工作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只有两个多月。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判断,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情绪有波动,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心理异常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二)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困惑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人格及焦虑症鉴别: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史、典型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品行障碍。

3、严重心理问题鉴别:该情绪问题是有因而发,时间较短,强度并不严重,内容尚未泛化,有求治愿望,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消除求助者焦虑状态;帮助求助者正视其职场中遇到的困难;让求助者学会怎样处理和化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最终目标:求助者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处理各种工作问题的能力;恢复积极的工作态度。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使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歪曲认知和不合理信念,达到改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求助者原本错误的认知模式,改善现有的心理状态。

(二)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1、 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 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 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和协商权。

4、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5、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6、 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 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 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 心理咨询师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6、 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三) 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咨询收费:120元/小时。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 心理帮助阶段;

3、 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次 2011年3月3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通过测验辅助评估诊断;

4、确定咨询目标;

5、用心理学原理解释于某问题存在的原因。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定。

2、让求助者做了焦虑自评量表(SAS),询问咨询的目的,询问于某对工作问题的看法。

3、收集临床资料,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4、交谈后,运用心理学原理解释问题存在的原因。由于于某刚从大学校园步入职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咨询作业:回家后找出自己的10个优点,写在纸上,每天大声朗读10遍。从而帮助于某恢复自信心,为下次咨询做好基础。

第二阶段:第二次 2011年3月10日

目的:

1、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咨询作业反馈;

3、深入咨询。

方法:咨询性会谈、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通过会谈帮助于某认识到自己不自信的缺陷,加强于某对工作应激问题的处理能力。

于某如约来访,询问咨询作业的实施情况,于某讲述:“刚一开始,我想找出自己的10个优点很是困难。通过询问了家人、朋友和同事后,我发现自己的优点还是很多的。如果不是完成这次作业,我还停留在我自己的思维模式里,总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几天我才觉得自己还是很优秀的,”

我借势问道:“你说说为什么会产生对工作的自卑心理?。” 于某说道:“其实,我从小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没有吃过

什么苦。步入到社会以后,我发现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主了,很多事情都让我搞砸了,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

封闭的心扉已经慢慢打开,于某通过交流变得更加自信和对工作更加积极的态度。

咨询作业:

1、尝试自己要经常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尽管有不成熟的观念和做法,可以询问家人、朋友和同事其正确的建议。告知于某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冲突和困难都是正常的,这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过程。重要是你该如何让问题化解。比如通过适当解释的方式私下找领导说明那天的情况。

2、继续朗读自己的优点并积极体会。

第三阶段:第三次 2011年3月17日

目的:建立积极的认知

方法:咨询性会谈、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于某认识到自己到焦虑情绪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致。

于某如约来访,询问这一周的表现,于某高兴地说:“现在状态好多了,工作也有活力了,同事之间和我说的话也多了,甚至主动和我说他们家里的事情了。领导对我的工作也非常满意,那天晨会上还点名表扬了我。”

我说道:“于某,我们每个人都有工作,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顺心。假如一个领导对员工不闻不问,我们就会怀疑他是否在工作。与领导、朋友、家人发生从突,这是不能说明什么,我们既不要忌讳它,人际冲突经常会发生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只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够化解矛盾,并可能成为我们改善关系的一个契机。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你不认为更好吗?”

于某露出了笑容。

第四阶段:第四次 2011年3月24日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于某主动说:“我现在工作效率高多了,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我指出,这种状态要继续保持下去。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你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你要相信“我能行”。

八、咨询效果评估

在于某的主动配合下,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于某自述情绪稳定,工作状态不错,和领导、同事的关系很融洽。 会谈结束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求助者进行测试。 心理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为45分,求助者已经恢复正常水平。咨询是成功的,效果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 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 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增刊。

第五篇: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环境的变化打破来访者原有的依赖模式,为了获得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来访者将情感转移他人,继而造成自身的情感困惑。在系统的了解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后,咨询师运用“现实疗法”,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真正需求,认识到只有自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帮助来访者找出满足需求的具体方式和计划。咨询效果尚可。

关键词:爱和归属感 现实疗法 选择理论

一、一般资料

来访者张某,女,1987年出生。

二、主诉

主诉:心里困惑,情绪低落

个人陈述:我出生于农村,在权威型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生活中从小不敢与父亲亲近。父母亲的脾气都十分急躁,经常当着我的面吵架。上大学以后,我与父母的关系逐渐亲近,但是,也未曾向父母袒露过自己的心声。父亲的个性踏实认真,凡事追求完美;母亲有些斤斤计较、爱钻牛角尖。我从六年级开始住校,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与父母的交流很少。受家庭的影响,我的性格偏于内向。大二开始,我喜欢上一个男孩A,男孩A也喜欢我,于是,我们迅速确定为男女朋友关系。在A的影响下,我的性格开始变的活泼开朗。两年来,我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我也越来越依恋A,他是我唯一的知心朋友,在感觉上和我的亲人一样。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老家上班,他到外地上班。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任何时候都能联系上A,而A忙于工作也没时间和我有过多交流。两三个月后,我在网上遇到同学B,我们开始在网上交流频繁。

但是,这两个星期,我十分困扰,不知道是不是喜欢上了B。每当上QQ看见他在线,就禁不住去和他打招呼;当他不在线时,我还会有点小失落。但是,我不能喜欢他,我还有男朋友。我男朋友对我很好,平时我有什么心事都会和他说,他也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只是

现在他刚上班,有很多事情要忙,稍微忽略了我,我相信过段时间就会好的。所以,我不能喜欢B,这样对我男朋友相当于是一种背叛。但是,我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而且,B好像也很喜欢我,可能知道我有男朋友,才压抑了他的感情。这段时间,我一直纠缠于这些事情,睡眠不好,工作效率也大大下降,也不想和男朋友联系太多,但又感觉很愧疚,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三、观察、了解和他人反应的情况

张某的精神状态尚可,给人的感觉是偏于文静的,面部表情有些凝重,眉头紧锁。语速适中,语调很轻柔。刚开始时有些胆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在咨询师的引导下,逐步进入主题。据张某的同学反应,张某性格极其温柔,脾气很好,偏于内向,加上现在在农村上班,生活圈很小,她很少会主动和其他的同事接触,交际圈子极其狭窄。如果有什么心事的话,她会选择藏在心里,不会主动和我们说。她男朋友对她很关心,每天至少通一次电话,只是感觉现在她对她男朋友有些不耐烦,有时候很爱找茬。

据了解其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无家族精神病史。

四、心理测验的结果

SDS: 57分; SAS: 54分。

五、评估与诊断

1)根据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来访者主客观统

一、心理活动内在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良好的自知力,主动求助,希望解除困扰,无逻辑混乱,无知觉异常,无妄想。2)根据对来访者的初步观察及来访者在面谈过程中的表现,来访者情绪低落,情绪波动,情感纠结,并且出现此种情况的时间只有二周,无泛化现象。3)社会调查显示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正常。4)鉴别诊断:本案例应与严重心理问题相区别的基础是:无退缩行为,无自杀倾向,无泛化现象,社会功能良好。5)由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来访者的主要问题为:对男朋友过度依恋,新环境的改变导致依恋的原方式改变,引起不适应,导致来访者将情感依托转移到他人身上;人际交往意识淡薄。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评估和诊断,并与来访者的沟通与协调,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鼓励来访者结合各个方面认真思考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逐步引导来访者认识到其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

最终目标和长期目标:健全人格,在情感上增强自主独立性,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1、 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来访者表面上在情感上有了困惑,但是实际上是由于新环境的改变导致依恋模式发生变化,致使来访者情感发生转移。因此,我先从了解她的种种想法入手,通过一些方式让其看清现实,然后慢慢在咨询过程中帮助其理清思路,了解其整个思想的发展动态,继而拟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逐步修改和完善。帮助来访者慢慢地从困惑中解脱出来,达到援助以求自助的目的。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现实疗法”。“现实疗法”是威廉姆·格雷瑟于1962年创建,基于选择理论,他认为我们的需要不是直接得到满足的,我们所做的事情,从出生开始一直持续下去,记录的都是自己所做的感觉良好的事情。基本假设为生活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人就是我们自己。现实疗法强调当事人的责任和力量,重视当前的行为,协助当事人拟定明确的行为改变计划并切实执行,以尊重为基础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强调当事人自身的优点和潜能,避免当事人对咨询者产生依赖心理。治疗主要是教给来访者在对待生活中所需要之人时做出更有效的选择,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满意的咨询关系是关键。现实疗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来访者与他们世界中的人联系起来或重新联系起来,除了满足其对爱和归宿的需要,最基本的是帮助来访者学会满足其需要的更好方式。

该治疗方法的首要的要求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我们咨询开始的第一步。咨询之前简要地给来访者介绍一下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咨询开始后,首先要和当事人建立信赖关系,寻求来访者的需要并使其明确。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注意行为,延缓对来访者的判断,做出非预测的行为,恰当的使用幽默,坚持自我,促进自我表述,在来访者进行自我表述时注意表述中的主题、总结和聚焦。当来访者开

始认识到他们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就主要集中于怎么样可以做出最好的选择。

2、双方义务和权利 来访者的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来访者的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来访者的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 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一周一次,每次1个小时左右,共3次, 收费标准:每次60元。

八、咨询过程

共有三个咨询阶段:

1、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任务: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了解基本情况,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3)确定主要问题,探寻其基本需要及其改变意愿; 4)进行咨询分析。 完成情况:

1)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相关事项与规则; 2)倾听求助者的诉说,鼓励其宣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获取了求助者的信任和理解;

3)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了解其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布置咨询作业,要求来访者自己把三人关系用关系图表示,并尽可能的将自己对A、B的感觉一一列出,对比结果。

2、心理咨询阶段 任务:

1)进一步加强咨询关系,引导来访者找出自己的真实需要; 2)决定自己要什么,并自己对其进行评价; 3)商定行动计划。 完成情况:

1)来访者清楚意识到自己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 2)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交往模式;

3)制定了逐步改变交往模式的步骤,逐步扩大交际圈。 附部分咨询过程对话:

咨询师:在你们相隔异地之前,你对你和你男朋友间的关系有什么感觉?仔细回忆一下,详细谈谈你的具体感受。

来访者:很好,我们经常在一起,有什么问题他都帮我解决,我有任何事情都会告诉他。那时,我无时无刻都会感觉到他的存在,我把他当成我的靠山,他也很呵护我(面带微笑)。

咨询师:那时,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很依恋他?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现在你觉得你们关系怎么样?

来访者:感觉淡了好多,他要上班,压力大,就顾不上我了,他那上网也不方便,我们很久才视频一次。现在,很多事情我都憋在心里,不告诉任何人。有时候想和他聊天的时候,他都没时间。现在,我都不知道要男朋友有什么用了(情绪低落)。

咨询师:如果他和你在同一个地方,你希望从他那得到什么? 来访者:当然还是想以前那样,得到他足够多的关注、关心、爱护。

咨询师:那你现在从B那能得到这些感觉吗?

来访者:能感受到一些吧,至少能从他那得到一些关注。 咨询师:那我可不可以说,你是为了得到关注,而期望与他的联系?

来访者:恩(思考了一会)。

咨询师:但是你觉得这种与他的交往是能让你心里更舒服吗? 来访者:和他聊天挺开心的,时间会过的很快。

咨询师:设想一下,如果不是他而是其他人,你觉得会不会有同样的结果?

来访者:应该会吧。

咨询师:那我们结合关系图总结一下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你是不是觉得你期望从他们身上得到一种感觉,就是得到他们的关注或者说是爱。当男朋友给你的不足的时候,你又转向他人,这就让你对他产生了一些特别感觉。

来访者:好像是(貌似明白状)。

咨询师:如果交往的对象换成其他的人,比如,室友、同学,会

不会获得你期望得到的感觉?

来访者:可能吧。

3、结束与巩固阶段 任务:

1)学习如何建立人际关系; 2)开始实施计划; 3)加强与男朋友的交流。 完成情况:

1)来访者意识到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满足归属感的需要,学习了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 2)来访者下定决心做出改变; 3)重新决定了与男朋友交往的模式; 4)再次强调了以后的改变。

九、咨询效果评估

1)来访者的评估

我找到了自己问题的所在了,清楚了以后应该改变的方向。这些困扰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自己可以改变。

2)来访者的同学评估

她变的开朗了一些,会主动的和我们交流,不再像以前一样闷着一张脸。

3)咨询师的评估

来访者已经清楚看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可以自己解决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面对自己的需要。

4)咨询测量的结果正常 SDS:48分;SAS:46分。

参考文献:

(1)郭念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第1版. (2)郭念锋主编.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第1版. (3) [美] Gerald Corey著. 石林等译. 心理咨询及治疗的理论实践.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9第1版,215-225. 7

上一篇:学雷锋公益活动计划书下一篇:学雷锋活动反思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