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员观后感

2022-07-17

第一篇:天气预报员观后感

《我是天气预报员》的教案

【主题名称】主题三次主题一《秋景》【活动名称】《我是天气预报员》

【课程设计人】宋小丽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目标】

1、能关注天气的变化,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天气变化。

2、了解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服。

【活动准备】

1、提醒幼儿观看电视及其它媒体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相关经验。

2、每人一份纸和笔,幼儿用书第2册第10页

3、自制气温统计表如下: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气温 天气(符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天天看天气预报吗?那么你们是怎样来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哦,有的通过看电视,有的通过看报纸,还有的通过听收音机,还有的浏览爸爸妈妈的手机上短消息……看来天气预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今天我们都来当天气预报员。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播报天气,说出天气预报的作用。

(1)下边去请一位小朋友当小小播报员,报一报今天的天气情况。教师纠正不恰当的地方。

(2)教师:小朋友能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天气预报吗?

幼儿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原因:天气预报关系到农民伯伯的粮食的种、收、存放;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到人们的旅游、出行;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安排,;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及对疾病的预防;穿衣服的多少。

(3)、那么天气不同,温度不同,我们应该怎么样根据天气预报来准备每天穿的衣服呢?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2、让幼儿设计天气预报表,尝试用数字符号表示各种天气情况。

(1)、请小朋友讨论一下你设计的天气预报表的内容,说说风向,温度等分别应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教师:大家注意观察我写的符号°C,我们通常用它来表示气温。

(2)、下边请小朋友设计天气预报表,记录今天天气情况。注意,要将今天的风向、温度等气象元素设计齐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小朋友看我做的气温统计表,看我记录的气象元素。小朋友要象我这样,每天观察天气情况,做好一个周的记录。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到外边(阳台上)观察今天的天气情况,学习怎样用气温表测量气温。

幼儿在幼儿用书第二册第10页进行记录。

第二篇: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大纲(试

行)

中国气象局 2010年9月

目 录

第一章 考试性质 ................................... 4 第二章 考试要求 ................................... 4

一、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要求 ........................ 4

二、考查要求 ..................................... 5 第三章 天气预报基础理论考试内容 .................... 6

一、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 ........................ 6

二、 大气探测 .................................... 7

三、动力气象学 ................................... 8

四、天气学 ...................................... 10

五、卫星气象应用 ................................ 12

六、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 13

七、气候学 ...................................... 15

八、气象灾害 .................................... 16 第四章 天气预报技能考试内容 ........................ 17

一、天气图分析 .................................. 17

二、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台—MICAPS和(SWAN)的使用 ... 18

三、 业务数值预报产品应用 ........................ 20

四、天气预报基本技能 ............................. 20 第五章 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内容 .................... 21 第六章 考试内容的比例 ............................. 22第七章 考试方式与题型结构 ......................... 23第八章 考试成绩的统计 ............................. 2

4 第一章 考试性质

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是在气象部门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的资格性考试。气象部门未取得天气预报员资格证书且需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以及具有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参加过气象基础知识培训的数学、物理等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进入气象部门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应参加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并取得天气预报员资格证书。考试由中国气象局统一组织,根据考试成绩,对通过考试的人员统一颁发资格证书。

第二章 考试要求

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以“兼顾天气预报基础理论知识和预报基本技能考查,注重理论知识应用和预报实际操作”为原则,确立以实际运用能力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理论基础知识、预报理论应用能力和预报基本技能的考查相融合,全面检验考生的预报素质。

一、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要求

1.基础理论知识要求

基础理论知识是指教育部《大气科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以及其中的思想和方法。

4 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内容,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

(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稍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能力要求

能综合应用所学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思想和方法,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初步形成天气预报思路,能根据预报业务规范,用正确的术语表述和说明。较熟练使用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完成天气图分析和常规天气预报的制作。

二、考查要求

预报员资格考试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预报思路的考查,注重对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预报操作能力的考查,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素养的要求。

5 第三章 天气预报基础理论考试内容

一、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

1. 考试内容

地球大气成分;大气分层和结构;大气静力学;辐射过程;大气的热力学;大气边界层。

2. 考试要求

(1)了解大气的基本组成;理解大气水汽的重要性;了解气溶胶粒子在大气过程中的作用。

(2)了解大气的分层;掌握对流层的基本特征;理解温度、气压、湿度、风、云、降水、水平能见度等主要气象要素的概念;掌握大气温度、湿度的表示方法。

(3)理解重力与地心引力的概念;理解重力位势和位势米的概念;理解大气静力学方程的意义;了解均质大气的概念;了解均质、等温及多元大气中压高公式的区别;掌握等压面、等高面的概念;掌握气压梯度的概念;理解气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

(4)了解大气辐射、太阳常数、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了解辐射的基本原理和定律;理解地气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及地气之间的辐射交换过程。

(5)掌握干绝热过程、湿空气的绝热过程、位温和假相当位 6 温、逆温层的概念;理解干绝热、湿绝热递减率;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大气中的表达式;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定义;掌握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掌握影响空气温度局地变化的因素;掌握T-logP图的结构。

(6)掌握大气边界层的基本概念;了解边界层的基本组成结构;了解湍流通量、热平衡的概念;掌握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的概念。 3.参考书目

《大气物理学》盛裴轩、毛节泰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气象学》陈佑淑、蒋瑞宾,气象出版社,1988。

《边界层气象学导论》R.B.斯塔尔编,徐静琦、杨殿荣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二、 大气探测

1.考试内容

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常规高空气象观测;现代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2.考试要求

(1)了解云、气象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降水等的观测原理和方法;理解各种云和天气现 7 象的特征;了解地面观测资料准确的局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

(2)了解高空风的观测方法;了解高空温、湿、压的无线电探空仪探测法;了解高空探测资料准确的局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

(3)了解现代气象综合观测业务系统的组成;了解天基大气探测系统;了解空基大气探测系统;了解地基遥感大气探测系统。

3.参考书目

《现代气象观测》张蔼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三、动力气象学

1.考试内容

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大气运动的尺度分析与基本方程组的简化;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环流与涡度;大气能量;大气中的基本波动。

2.考试要求

(1)理解作用于空气微团上的各种基本力及其物理意义;了解旋转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即运动方程(牛顿第二定律)、连续方程(质量守恒定律)、状态方程(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其中各项的物理意义;了解坐标转 8 换公式;了解局地直角坐标系和P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

(2)了解天气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的概念;理解大气运动尺度分类;了解大气运动的尺度分析方法;理解简化后的大气运动方程组;理解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了解主要的特征无量纲参数。

(3)理解地转风、热成风、梯度风的应用;掌握地转偏差与垂直运动的关系。

(4)了解环流定义及其变化;理解绝对涡度、相对涡度、地转风涡度、地转涡度、曲率涡度、切变涡度的概念;理解涡度方程;掌握涡度方程应用;了解位势涡度及其变化;了解散度方程及其简化形式。

(5)了解大气中的主要能量形式及其意义;了解保守系统中大气的能量守恒;了解有效位能的概念;了解平均能量方程的定性结果及大气平均能量循环的定性结论。

(6)了解波数等基本概念;了解波群、群速度的概念;了解方程组线性化方法;理解大气长波(水平无辐散的Rossby 波)的意义。

3.参考书目

《天气学原理方法和方法》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气象出版社,2007。

9 《动力气象学引论》霍尔顿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训练部译,科学出版社,1986。

四、天气学

1.考试内容

大气环流;气团和锋;西风带大型扰动和大型天气过程;降水天气过程;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及对流性天气;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天气系统。

2.考试要求

(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和科学假设;了解极地环流的状况;了解冬夏季全球平均纬向风分量和经向风分量分布;掌握大气活动中心的概念;了解对流层和平流层各个层次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掌握高空急流的概念和形成原理;了解东亚地区的地形特征和热力特征,掌握东亚环流的特点。

(2)掌握气团的概念、气团变性和气团的分类方法;掌握锋面、锋区和锋线的概念,掌握锋面的热力分类方法,掌握锋面附近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的特征;掌握锢囚锋的概念,掌握各类锋面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特别是锋面降水的特征;掌握锋生的概念,理解锋生公式的意义;了解我国主要锋生带。

10 (3)理解准地转理论,掌握位势倾向方程和ω方程的应用。理解温带气旋和温带反气旋的概念,了解温带气旋和温带反气旋的分类方法;了解温带气旋生成和发展的生命史,掌握锋面气旋天气;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概念,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建立过程,掌握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产生的天气。

(4)理解云的形成过程,了解暖云降水、冷云降水特征;理解形成降水的基本原理和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掌握水汽方程和降水率的意义;了解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在降水中的作用;理解低空急流的概念及其对暴雨所起的作用;了解地形和摩擦对降水的影响;了解江淮切变线、西南涡的概念和特征。了解中国暴雨的类型及其各个类型的主要特征。

(5)理解寒潮的概念,了解寒潮强度划分和天气特点,掌握寒潮爆发路径、爆发过程和条件;掌握寒潮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掌握寒潮爆发的关键区的位置和作用。

(6)了解中小尺度概念,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和分类;理解大气不稳定性与对流性天气形成的条件;理解引起稳定度的局地变化的原因;理解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

(7)了解热带地区气象要素水平分布特征,了解冬夏季热带对流层高低层大气环流的特点;理解热带气旋和台风的概念,掌握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了解热带气旋的分类方法,了解热 11 带气旋带来的天气,以及影响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大型环流系统;了解赤道辐合带的概念、分类和生成机制,了解它的季节变化特点;掌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概念、成因,以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掌握南亚高压的概念、分类和生成机制,理解南亚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3.参考书目

《天气学原理方法和方法》(第四版)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气象出版社,2007。

五、卫星气象应用

1.考试内容

气象卫星探测原理;气象卫星图像的识别;气象卫星图像上的云和天气系统。

2.考试要求

(1)了解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基本特点)和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基本)特点及互补性,理解遥感、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含义,了解电磁波谱及其划分;掌握基本辐射定律;了解太阳和地球大气系统辐射光谱,了解吸收带和大气窗;了解卫星资料准确的局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

(2)了解红外通道探测的特点,掌握红外通道云图的图像特 12 征;了解可见光通道探测特点,掌握可见光通道的云图图像特征;了解水汽通道探测的特点,掌握水汽通道的云图图像特征;了解红外分裂窗通道探测的特点,了解红外分裂窗通道的云图图像特征;了解近红外通道探测的特点,了解近红外通道的云图图像特征。

(3)掌握气象卫星图像上识别云的六条判据,能正确区分云与地表;了解水体、雾、积雪、沙漠、沙尘和植被的识别方法;掌握高、中、低云类云型和云系的识别。

(4)理解大尺度云系,如:气旋云系、梅雨锋切变线云系、高空急流云系、台风云系、冷涡云系,它们与天气图上天气系统的配置关系;理解中尺度天气系统云系,如:中尺度暴雨云团(MCC和MCS)、强对流云团(飑线云系、强雷暴云团和冰雹云系)、山脉背风波云系等各种天气系统的云型特征及其演变,以及它们与雷达回波的对应关系。

3.参考书目

《卫星气象学》陈渭民,气象出版社,2003。

六、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

1.考试内容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天气雷达图像识别;对流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

13 2.考试要求

(1)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三个组成部分和功能;了解电磁波的散射、衰减、折射,了解雷达气象方程,了解距离折叠,理解雷达探测原理。了解雷达资料准确的局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

(2)掌握多普勒效应;了解多普勒天气雷达测量反射率因子、平均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的主要技术方法;理解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的概念;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工作方式;了解数据的质量控制原理和方法。

(3)了解层状云降水、积云降水和积云层状云混合降水的反射率因子图像主要特征;理解边界层辐合线的识别;理解风随高度变化的径向速度图主要特征;了解锋面的径向速度图像特征;理解中γ尺度系统的径向速度特征。

(4)理解对流单体的概念模型;了解对流风暴的分类;理解影响雷暴生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诊断方法;了解风暴相对螺旋度的概念和物理含义;掌握脉冲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理解中气旋的定义;掌握超级单体风暴的定义和雷达回波特征;掌握飑线的雷达回波特征。

(5)理解基本反射率、平均径向速度、组合反射率、垂直累计液态水含量、回波顶高、1小时降水估测、中气旋、冰雹指数、 14 龙卷涡旋特征等常用产品;了解降水估测的原理。

3.参考书目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俞小鼎,姚秀萍,熊廷南等,气象出版社,2005。

七、气候学

1.考试内容

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中国气候;季风 2.考试要求

(1)了解气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全球四个降水带名称及其地理分布,降水分布的影响因子,气候分类的概念和世界气候分类法(分别说出一种代表性气候分类法);了解全球四个降水带的降水特征,气候地带性规律,各种气候分类法的基本气候类型。

(2)了解海陆表面热力性质差异,沃克环流、南方涛动、EL Nino和La Nina的概念,沃克环流、南方涛动、EL Nino和La Nina对气候尤其是中国气候的影响;了解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特征及其分布;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3)了解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掌握季风的概念和定义,东亚季风系统的成员,东亚季风的建立、维持和撤退的气候学日期及 15 其相应的气候特征,东亚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了解东亚季风的环流背景,东亚夏季风建立、维持和撤退相应的环流特征,近年来对东亚季风的研究概况;了解我国气候分区及其气候特征。

3.参考书目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李爱贞等,气象出版社,2004。 《天气学原理方法和方法》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气象出版社。

八、气象灾害

1.考试内容

气象灾害的种类,气象灾害的影响因子和致灾临界气象条件。 2.考试要求

了解灾害性天气与气象灾害的定义,气象灾害等级划分原则;理解致灾气象条件,了解确定致灾临界气象条件的常用方法。

3.参考书目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章国材,气象出版社,2010。

第四章 天气预报技能考试内容

一、天气图分析

1.考试内容

基本天气图分析;辅助天气图分析;锋面分析;温压图(T-LogP)分析和应用;

2.考试要求

(1)了解不同投影底图的用途;熟悉地面、高空天气图填图符号的气象意义;掌握地面、高空天气图分析的原则、内容与方法;识别长波、短波的槽脊,识别阻塞高压、切断低压;分析涡度平流、温度平流,判断槽脊的变化以及次级环流、尤其是上升运动;识别非对称的槽脊及其变化;理解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

(2)了解剖面图的制作,掌握剖面图的分析,确定锋区位置、高空急流位置及大小、对流层顶位置;了解高空风图的制作,掌握高空风图的分析,掌握两层之间的垂直风切变和热成风方向的分析,掌握冷、暖平流的分析,掌握两个厚度层在哪个方位上大气静力稳定性/或不稳定结构随时间加强/减弱;掌握流线图分析,识别气旋、反气旋、变形场、辐合线;了解等熵面的分析。

(3)掌握锋面分析方法和原则,尤其是我国特有锋面的分析;了解地形对锋面的影响。

17 (4)分析和理解T-LOGP图上的各种特征量;理解大气不稳定的概念,掌握大气的不稳定性判据及其应用;了解CAPECINSiKLiSweat等常用大气对流参数的概念,掌握这些参数的应用。

3.参考书目

《天气学分析》寿绍文,气象出版社,2006。

二、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台—MICAPS和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的使用

1.考试内容

MICAPS结构;MICAPS3系统主窗口;资料检索与图形调阅;图形显示设置;底图操作与图层编辑;图形保存;基于MICAPS的图形分析;MICAPS3的其它功能。SWAN的产品调阅,SWAN系统中预报工具的操作和文字产品制作。

2.考试要求

(1)了解天气预报所用到的数据(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诊断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业务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传真图、国外降水预报资料、雷达资料等)及数据目录,如surface、high、ecmwf、卫星云图目录、fax、typhoon、grapes等。

(2)掌握MICAPS3的启动;了解MICAPS3主窗口的各个部件及 18 其功能。

(3)掌握MICAPS3文件名检索、综合图检索、菜单检索、参数检索、翻页检索、动画;了解Internet和FTP服务器资料检索。

(4)掌握MICAPS3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填图、TLOGP图、探空资料的空间、时间剖面图、卫星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等的显示与设置;了解其它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的显示与设置。

(5)掌握MICAPS3底图的操作;掌握交互式编辑功能;掌握编辑结果的保存。

(6)了解MICAPS3图片的后台生成;掌握图片保存;了解图片批量生成及批量文件的编辑。

(7)了解MICAPS3数据监视的配置;掌握计算累积降水量;了解动画制作。

(8)了解SWAN系统输入资料和产品集以及目录结构。 (9)掌握SWAN菜单和产品调阅。

(10)掌握SWAN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操作。 (11)掌握SWAN三维拼图的剖面和垂直高度更换操作。 (12)掌握SWAN系统的TREC风、雷达组合反射率拼图,回波顶高拼图、雷达一小时QPE拼图等实况分析产品的调阅和使用。

(13)了解回波预报,QPF,风暴追踪,TITAN等预报产品的预报时效,图形表现形式并掌握产品使用。

19 (14)掌握SWAN文字产品的制作和文字模板的修改。 3.参考书目

《MICAPS 3.0系统培训教材》吴洪,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SWAN用户手册》,SWAN项目开发组。

三、 业务数值预报产品应用

1.考试内容

数值模式基本情况;预报业务中常用的数值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技术。

2.考试要求

(1)了解我国主要业务模式的特点;了解国际主要模式的发展趋势。

(2)了解ECMWF、GRAPES、T213/T6

39、MM

5、WRF、日本、德国等业务数值模式常用的输出产品及其应用。

(3)了解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技术方法。

四、天气预报基本技能

1.考试内容

0—24小时降水落区预报;0—24小时要素预报

20 2.考试要求

(1)总体要求:比较清楚地、有条理地分析天气形势;比较科学合理地分析、诊断、预报天气系统发展演变趋势;能够综合使用多种资料和预报工具;能够基本做出合理的短期天气预报。

(2)掌握高空槽脊(含低涡、切变线、阻塞高压、切变低压等)系统演变的基本预报要点;掌握地面高压、低压、锋面演变的基本预报要点;掌握热带气旋移动的基本预报要点;了解中期天气预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掌握降水预报(含暴雨、暴雪)的基本要点。 (4)掌握大风预报(含沙尘暴)的基本要点。

(5)掌握温度预报(含寒潮、高温和低温、霜冻)的基本要点。

(6)掌握大雾的基本预报要点。

(7)掌握台风路径和风雨预报的基本要点。 (8)了解强对流天气潜势的短期预报。

第五章 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内容

1.考试内容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6号令);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气预函[2005]53号);全国 21 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气办发[2010]19号);精细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试行)(气发[2006]147号)。

2.考试要求

(1)掌握气象灾害的分类,掌握预警信号的名称、图标、标准、防御指南;了解预警信号的发布。

(2)掌握天气预报等级用语。

(3)理解短时、临近预报的时效定义;掌握监测预警短历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是短时临近预报的工作重点;了解业务分工和责任区;掌握值班制度;了解预报预警的制作与发布。

(4)了解精细化预报的原则;理解精细化预报的内涵;掌握常规天气要素、灾害性天气及气象灾害的精细化预报制作;了解检验方法。

第六章 考试内容的比例

天气预报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占55%,天气预报基本技能考试占40%,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占5%。

在天气预报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内容中,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内容占10%,大气探测内容占2%,天气学内容占18%,动力气象学内容占10%,卫星气象应用内容占5%,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内 22 容占5%,气候学内容占3%,气象灾害内容占2%。

在天气预报技能考试内容中,天气图分析内容占15%,天气预报基本技能内容占18%,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台内容占7%。

第七章 考试方式与题型结构

天气预报基础理论知识和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天气预报基本技能考试采用上机操作形式。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际操作题等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选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简答题是根据提问或所列图表,进行书面回答或分析问题;实际操作题包括天气图分析,短期天气预报的制作等,实际操作题应写出文字说明、预报理由等。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总体难度要适当,并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第八章 考试成绩的统计

考生综合成绩=天气预报基础理论知识和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成绩×0.6+天气预报基本技能考试成绩×0.4。

23 其中,考生的天气预报基本技能考试成绩不得低于25分。

24

第三篇:天气预报

入伏几天来,我市持续炎热,昨天下午,市气象台发布了本月第三个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不过,从明天开始,高温天气将告一段落,我市将迎来连阴雨天气。气象专家提醒,由此我市也将由防暑转变为防汛。

【原标题:青岛天气:明起气温回落迎连阴雨 将有雷雨大风】

昨日,我市天空依然晴朗无比,北部内陆也继续维持高温天气,平度的蓼兰最高39.8℃,其他区市最高也在37℃以上,高温天气对居民生活有不利影响。不过,沿海地区,由于南风加大,市区最高气温仅为27.6℃,略低于前天。另外,由于副高控制的缘故,昨天沿海一带的雾气完全消散,能见度升高到10千米以上。昨天下午,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这已是市气象台连续三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了。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预计今天我市内陆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局部可达37℃,沿海地区最高气温28~32℃,请注意防范。 “副高持续控制,高温天气也就没有太大变化。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说,此次高温天气,呈现出明显的沿海和内陆差别,海边受大雾影响,气温始终在30℃上下徘徊,郊区市则接近40℃了。

最新天气预报显示,从明天起,受冷空气影响,副高撤退,我市云量增多,并开始有雷阵雨产生。而且,接下来的几天,降雨带有可能在我市附近来回摆动,从而造成连续降雨的天气格局。今年7月上、中旬,副高持续偏南,雨带停留在长江流域,这几天又突然北跳并控制岛城,给我市带来了高温和晴热少雨的天气。不过,明天起副高回退过程中,我市将迎来一次连续的降雨天气,高温闷热将暂告一段落。此次降雨天气过程,预计全市有雷雨或阵雨,雷雨时阵风7—8级。(记者 徐美中)

新闻链接

中国多地持续“蒸烤”

7月20日,北京市气象台持续第四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最高温可达36℃,天气湿度较大,体感闷热。当日,华北中东部、黄淮、江淮、江汉中东部、江南大部,以及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广东东北部、重庆、新疆北部及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西北部和东北部、江西中部、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达40℃。

第四篇:天气预报教案

天气预报

一、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一些生活中基本的天气情况,并能学写有关汉字。 2.激发幼儿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二、准备

1.有关图片、水彩笔、剪刀、蜡笔、图书。 2.多媒体教学用具。 3.头饰、木偶。

三、过程 (一)引发兴趣

用木偶引起幼儿兴趣,并引出活动主题。 (二)分组活动

1.听――小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说――小动物天气预报员 3.读――图书《下雨的时候》 4.写――看图写字或看字画图 5.美工――制作天气预报角

6.字词联想――有关特殊天气的用具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玩的情况,重点指导“听”。要求幼儿仔细地听小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三)分享交流

1.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木偶小猫说“喵、喵,小朋友快来和我说说心里话!” 2.重点讲评:“你听到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预报的?”

四、提示与建议

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选择重点指导内容或随机进行调整。

第五篇:《天气预报》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天气的两个特点;

2、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读懂电视天气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读懂电视天气预报。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能够观测到我们当时的天气情况,可是我们想知道未来的天气状况要怎么办呢? 新课讲解:

一、怎样看天气

神舟六号就带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带着中国人民的骄傲顺利地升上太空。 就在那一天的早上,神舟六号差点不能升空,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答:天气,因为那天下雪了如果雪再大一点恐怕就飞不上了。

1、天气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谈一谈)

2、你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

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拔气象预报电话,查互联网。 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3、展示书本上关于上海的天气预报(上海明天阴到多云,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3级,15℃~23℃)。从中你知道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你知道他们的含义吗?

二、天气的用语

介绍各种天气用语的含义及符号。

答:一般天气预报包含了五个要素:云量、降水量、降水概率、风向风速以及气温。

三、小知识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公元前650年左右巴比伦人使用云的样子来预测天气。公元前34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天象论》中描写了不同的天气状态。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有进行天气预报的纪录。古代天气预报主要是依靠一定的天气现象,比如人们观察到晚霞之后往往有好天气。这样的观察积累多了形成了天气谚语。不过许多这些谚语后来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从17世纪开始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仪器(比如气压表)来测量天气状态,并使用这些数据来做天气预报。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只能使用当地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快速地将数据传递到远处。1837年电报被发明后人们才能够使用大面积的气象数据来做天气预报。

20世纪气象学发展迅速。人类对大气过程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确。1970年代数字天气预测随电脑硬件发展出现并且发展迅速,今天成为天气预报最主要的方式。1853~1856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沙皇俄国同英法两国爆发了克里木战争,结果沙俄战败,正是这次战争,导致了天气预报的出现。

上一篇:脱贫攻坚工作讲话下一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