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

2023-02-05

一、好意施惠的概述

(一) 概念

好意施惠是德国判例学说上的概念, 我国还未有明确的定义。德国梅迪库斯教授认为:“有些行为方式在法律层面之外, 因此它们不能产生法律后果。这类行为没有统一的名称, 学者称之为纯粹的‘情谊行为’或‘社会层面上的行为’” (1) ;具体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约定, 而非设定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惠的非法律行为, 是意在增进情谊的行为。好意施惠主体为施惠人与受惠人, 即有无偿施惠的一方, 也要有接受恩惠的一方。因为提供恩惠是要有一定的对象, 即使接受恩惠一方不是个人, 也会是集体甚至是整个社会。

(二) 构成要件

1. 主观方面:

双方达成一个约定。约定不是指法律上的合意, 而是一种无法效意思的意思表达。例如, 在火车上, 甲请乙到某某站叫醒甲, 甲要下车, 乙答应甲了。这就是好意施惠, 乙答应甲并不是想产生法律效果, 而是出于好心而无任何法律效果的。这与合同达成合意完全不同。

2. 施惠人无偿对受惠人施加恩惠。

双方的约定内容一定是对受惠人有益的, 而不是对受惠人的权利加以限制或是为受惠人设定义务。好意施惠基于双方对具体恩惠的约定而展开的一种施惠行为, 它是无偿的行为。若是行为与钱财的有偿交换, 则不称之为好意施惠。

二、无因管理的概述

(一) 概念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 为了避免他人利益的损失而自愿对他人事物进行管理的行为。管理事务的人称为管理人, 被管理事务的人称为本人。无因管理在许多国家的民法中都被规定为债的发生依据, 它是一种法定之债。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的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 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二) 构成要件

1. 无因管理发生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即无法律上的缘由。

无因管理的“无因”, 是指无法律缘由或者无法律依据。负有职务义务的人管理他人事务非为无因管理, 如消防员救火, 实为履行因其职务性质产生的公法上的义务。

2. 管理人有为了他人利益着想而管理事务的意思。

这是成立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管理人具有为他人谋利益或避免损害发生的行为, 因为无因管理是事实行为, 所以不问是否达到管理人希冀的结果, 也不要求管理人管理时知道是何人的事务。管理人若为自己的利益, 但被管理人客观上产生利益, 同样认定为无因管理。

3. 无因管理需是管理他人事务。

“管理”必须是一个积极作为, “事务”须能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关于道德, 情谊, 习俗的事务不属于无因管理的事务, 且事务必须是合法事务。

三、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的比较

(一) 相同点

1. 二者都不是法律行为, 属于事实行为。

所以限制行为能力人与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实施这两种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主体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并追求该意思表示中所含效果在私法上的实现的行为。好意施惠当事人虽然达成了相关的意思一致, 但是双方缺乏缔约的意思, 纯属于道德行为或是情谊行为;而无因管理中, 管理人并没有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意思, 只不过法律为鼓励管理行为而对其特别规定, 因此它不是法律行为。

2. 施惠人与管理人都无法律上的根据, 自愿发出意思表示施惠或者管理。

施惠人与管理人是自愿为他人提供帮助, 或许是出于道义或许是出于私心, 但以第三人的标准来看是善举。好意施惠与无因管理行为是无偿行为, 行为人不能要求奖励, 但可以要求对方支付相应的对价。

(二) 不同点

1. 双方是否都做出意思表示。

在好意施惠中, 施惠人与受惠人达成某项约定, 但是缺乏缔约的意思。而无因管理行为中, 管理人为他人谋利益而提供管理, 在事务管理前管理人与被管理人无意思联络, 但是管理人在管理行为发生后负有通知被管理人义务 (管理人知道被管理人的情况下) 。

2. 是否发生法律效果。

好意施惠是事实行为, 双方所做的意思表示缺乏追求某种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意思表示, 仅仅是基于道德或情谊而达成某项约定, 因此好意施惠行为是没有法效的。而无因管理虽然当事人之间未达成合意, 但是法律为了保护和鼓励这种高尚的行为, 所以规定无因管理行为可以产生债权债务关系, 因此无因管理行为会产生法律效果。

3. 承担责任不同。

好意施惠行为中双方虽有意思联络, 达成某项约定。但是好意施惠缺乏缔约的意思, 所以好意施惠行为不同于合同行为, 如果一方当事人违反约定自然也就不构成违约责任。然而在许多情况下, 好意行为会越界, 如没有驾照的丙同意丁搭自己的顺风车, 在行驶过程中, 由于丙的疏忽发生了车祸致丁严重损伤。显然丁不可以基于违约提出赔偿请求, 但是丁可基于侵权行为提起赔偿请求。虽然好意行为基于双方无法效的约定, 但好意行为已超出好意范围造成他人的精神财产上的损害, 施惠人要承担侵权责任。在无因管理中, 被管理人对管理人负无因管理之债, 即偿还管理人因管理行为支付的必要费用, 同时管理人对自己重大过失和故意的行为所引起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好意施惠行为与无因管理行为越来越常见。它们都是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 人们经常会将其混淆, 本文力图通过分析两者的概念、构成要件来分析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好意施惠,无因管理,事实行为

注释

11[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148.

上一篇:八珍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下一篇:雾化吸入令舒、爱全乐、喘乐宁治疗轻中度哮喘发作患儿疗效观察